2024年阿拉善職業技術學院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概論(期末考試題+答案)0_第1頁
2024年阿拉善職業技術學院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概論(期末考試題+答案)0_第2頁
2024年阿拉善職業技術學院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概論(期末考試題+答案)0_第3頁
2024年阿拉善職業技術學院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概論(期末考試題+答案)0_第4頁
2024年阿拉善職業技術學院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概論(期末考試題+答案)0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4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阿拉善職業技術學院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概論(期末考試題+答案)0姓名:________得分:________一、單選題1.俄國十月社會主義革命的勝利,開創了世界歷史的新紀元,使科學社會主義開始()。A.從空想變為科學B.從理論變為現實C.從一國變為多國的實踐D.從一種模式變為多種模式的轉變2.“馬克思主義的最本質的東西,馬克思主義的活的靈魂:具體地分析具體情況”。這就是要人們在實踐中學會運用()。A.矛盾普遍性原理B.運動、發展的原理C.普遍聯系的原理D.矛盾特殊性原理3.勞動生產率變化與商品價值量變化的關系是()A.與單位時間內所形成的價值總量成正比B.與單位時間內所形成的價值總量成反比C.與單位商品的價值量成正比D.與單位商品的價值量成反比4.辯證唯物主義認為實踐作為檢驗真理的標準()。A.既是絕對的,又是相對的B.是相對的C.是絕對的D.既不是絕對的,也不是相對的5.現實中的社會主義社會本來就是共產主義社會的()。A.初級階段B.同時階段C.演習階段D.高級階段6.人民群眾是歷史的創造者。這是因為人民群眾是社會變革的決定力量,還因為()A.人民群眾是社會物質財富和精神財富的創造者B.人民群眾的一切活動都能推動歷史進步C.人民群眾的愿望要求都是天然合理的D.人民群眾的活動是不受歷史條件制約的7.馬克思把社會比喻為一座大廈,并把社會關系區分為()。A.生產力和生產關系B.生產關系和上層建筑C.經濟基礎和上層建筑D.人與自然的關系和人與人的關系8.在歷史創造者問題上,馬克思主義哲學產生以前,占統治地位的歷史觀是()。A.群眾史觀B.神學史觀C.英雄史觀D.唯物史觀9.“有一千個讀者,就有一千個哈姆雷特”,這說明了()。A.哈姆雷特會在不同人的頭腦中顯現不同形狀B.人的個體差異性C.人的意識的個體差異性D.人的意識的能動性10.杰出人物的產生是()。A.完全必然的B.偶然的機遇C.有的是必然的,有的是偶然的D.必然性與偶然性的辯證統一11.把科學的實踐觀第一次引入認識論是()A.費爾巴哈哲學的功績B.馬克思主義哲學的功績C.黑格爾哲學的功績D.康德哲學的功績12.馬克思主義革命性與科學性統一的基礎是()A.戰斗性B.理論性C.實踐性D.邏輯性13.“機不可失,時不再來”指的是()。A.時間的連續性B.時間的一維性C.時間的間斷性D.時間的重復性14.在資本主義社會的商品價值中,既是新創造價值一部分,又是生產成本一部分的是()。A.C+VB.V+MC.VD.M15.先進的社會意識之所以對社會存在起促進作用,是因為()。A.它不完全受社會存在的制約B.社會意識具有相對獨立性C.意識形態諸形式間相互協調D.它反映了社會發展的趨勢和要求16.通過實踐和調查,獲得十分豐富的感性材料,然后運用科學的思維方法對這些感性材料進行加工制作,透過現象,抓住本質。從認識發展過程看,這是()。A.從感性認識到理性認識的飛躍B.從感覺到知覺的飛躍C.從意識到物質的飛躍D.從認識到實踐的飛躍17.壟斷和競爭的關系是()。A.壟斷消除了競爭B.壟斷緩和了競爭C.壟斷和競爭并存D.壟斷保護了競爭18.否認思維和存在的同一性,必然導致()。A.詭辯論B.二元論C.唯心論D.不可知論19.資本積累的源泉是()A.不變資本B.可變資本C.全部預付資本D.剩余價值20.矛盾的特殊性是指()。A.每一事物的矛盾都不包含共性B.構成一切事物的總和C.每一事物內部所包含的矛盾及其各個方面都有其特點D.矛盾斗爭的對抗形式21.哲學的兩大基本派別是()A、唯物主義和唯心主義B、辯證法和形而上學C、可知論和不可知論D、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22.蘇聯第一個五年計劃重點發展()。A.農業B.輕工業C.重工業D.第三產業23.在()的領導下,第二國際誕生。A.馬克思B.恩格斯C.列寧D.斯大林24.馬克思主義誕生于()。A.19世紀20年代B.19世紀30年代C.19世紀40年代D.19世紀50年代25.對哲學基本問題第一個方面內容的不同回答是劃分()。A.唯物主義和唯心主義的標準B.辯證法和形而上學的標準C.可知論和不可知論的標準D.辯證唯物主義和形而上學唯物主義的標準26.由生產的技術水平所決定的生產資料和勞動力之間的比例,叫作資本的A.結構構成B.價值構成C.技術構成D.有機構成27.()是我們黨的生命線和根本工作路線。A.群眾觀點B.唯物主義認識路線C.群眾路線D.群眾史觀28.資本主義再生產的特征是()A.簡單再生產B.擴大再生產C.粗放型再生產D.集約型再生產29.馬克思主義最本質的特征是()。A.革命性B.實踐性C.階級性D.科學性30.理論創新是社會發展和變革的先導。這說明()A.要通過理論創新推動制度創新、科技創新、文化創新以及其他多方面的創新B.先有理論創新,后有實踐創新C.理論創新是社會發展和變革的決定因素D.理論創新無止境31.馬克思主義認為,世界的真正統一性在于它的()。A.實踐性B.運動性C.物質性D.客觀性32.物質的唯一特性是()A.不可逆性B.客觀現實性C.可知性D.伸張性33.意識產生的決定性環節是()。A.人腦的進化B.動物心理的形成C.語言的產生D.勞動34.在客觀規律面前,人的主觀能動性表現在()。A.人可以改變規律B.人可以創造規律C.人可以消滅規律D.人可以認識和利用規律35.1993年國家發行了5年期的國債,1998年5月1日到期,還本付息,利率86%。這里還本付息貨幣是在執行:()。A.支付手段B.價值尺度職能C.流通手段職能D.貯藏手段職能36.1848-1849年革命的性質是()》A.資產階級性質B.無產階級性質C.地主階級性質D.工人階級性質37.“解放生產力,發展生產力,消滅剝削,消除兩極分化,最終達到共同富裕。”這句話揭示的是()。A.社會主義的本質B.目前我國社會的性質C.我國的基本經濟制度D.社會主義的根本任務38.第一國際的靈魂是A.圣西門B.傅里葉C.馬克思D.恩格斯39.現代資本主義社會的經濟制度是()。A.前資本主義B.自由競爭的資本主義C.壟斷資本主義D.后資本主義40.產業資本循環中實現價值增殖的階段是()A.購買階段B.生產階段C.銷售階段D.運輸階段二、多選題1.價值的特點是()。A.具有客觀性B.具有主體性C.具有社會歷史性D.具有多維性E.具有虛假性2.關于人的屬性問題,下列屬于唯物史觀的觀點是(

)。A.人的本質屬性是精神和理性B.人的本質屬性是社會屬性C.人的本質屬性表現在各種社會關系中D.吃喝拉撒睡這些需要表明人的本質屬性是不變的E.人的本質屬性是變化的、發展的3.產業資本循環的形式有()。A.固定資本的循環B.流動資本的循環C.貨幣資本的循環D.生產資本的循環E.商品資本的循環4.在人的認識活動中,反映特性與能動的創造特性的關系是()。A.是不可分割的B.是人類認識的兩種不同的本質C.是同一本質的兩種不同的功能,是一個硬幣的兩面D.創造離不開反映,創造存在于反映之中E.反映也離不開創造,反映是在創造過程中實現的5.馬克思主義創立時,資本主義的發展已經經歷過()。A.14世紀末至15世紀初,資本主義生產關系在西歐封建社會內部孕育B.18世紀60年代至19世30年代末,資本主義工業革命推動資本主義社會生產力發展C.多次經濟危機,給資本主義經濟造成極大破壞D.壟斷資本主義E.福利主義6.從19世紀40年代后半期起馬克思與恩格斯一起先后改組和創建了共產主義組織()。A.共產主義者同盟B.正義者同盟C.第一國際D.第二國際E.第三國際7.下列不屬于科學社會主義一般原則的有()。A.建立和完善生產資料公有制,逐步消滅剝削,消除兩極分化,達到共同富裕B.解放和發展生產力,創造比資本主義更高的勞動生產率C.堅持無產階級政黨領導D.聯合社會各個階級把經濟建設搞上去E.沒有階級對立和階級差別,國家開始消亡但尚未完全消亡8.20世紀社會主義制度的巨大歷史貢獻是()。A.社會主義開始作為一種新的社會制度發揮出歷史作用B.社會主義改變了世界的政治格局C.社會主義力量堅定地支持被壓迫民族和被壓迫人民,推動著世界和平與發展的時代潮流D.社會主義在當代引導著世界人民的前進方向E.社會主義最終戰勝了資本主義9.關于國體和政體的關系,以下說法正確的有()。A.國體決定政體,政體服從于國體B.政體為國體服務,并對保證國家的性質起重要作用C.政體決定國體,國體反作用于政體D.同一國體的國家可能采取不同的政體E.不同國體的國家可能采取相同的政體10.要加快資本周轉速度,獲得更多的剩余價值,就要()。A.縮短資本周轉時間B.加快流動資本的周轉速度C.擴大資本周轉時間D.降低流動資本的周轉速度E.降低不變資本的成本11.馬克思關于資本積累的學說是剩余價值理論的重要組成部分,它()A.揭露了資本主義制度下貧富兩極分化的原因B.揭示了資本主義失業現象的本質C.闡明了資本主義制度必然走向滅亡的歷史命運D.分析了剩余價值的來源E.論證了歷史發展的基本動力12.認識的主體具有()。A.自然性B.意識性C.社會性D.實踐性

E.創造性13.以下對馬克思的勞動價值論的說法正確的是()A.是對古典政治經濟學勞動價值論的批判、繼承和發展B.是剩余價值理論的基礎C.揭示了商品經濟的一般規律D.為揭示資本主義生產方式的本質奠定了理論基礎E.對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具有指導意義14.主觀和客觀、認識和實踐的統一是()。A.抽象的B.具體的C.歷史的D.不變的E.不可能的15.關于歷史人物,以下說法正確的是()。A.歷史人物是一定社會歷史事件的主要倡導者、組織領導者或思想理論、科學文化的代表人物B.歷史人物有時也能夠決定個別歷史事件的結局C.有的歷史人物屬于杰出人物D.有的歷史人物阻礙歷史的前進E.評價歷史人物要堅持歷史分析方法16.在人的實踐活動中,客觀世界和主觀世界對立統一的關系。表現為()。A.客觀世界與主觀世界具有不同的存在方式B.客觀世界與主觀世界的發展具有不完全同步性C.客觀世界與主觀世界在反映與被反映的意義上具有同構性D.客觀世界的運動規律與主觀世界的運動規律具有同一性E.客觀世界與主觀世界可以相互轉化17.下列選項中,屬于實踐客體的有()。A.人認識到的自然界B.人尚未觀察到的星球C.社會現實中的事件D.人們閱讀的書籍E.作家創造的文學作品18.馬克思主義是()A.科學的世界觀B.關于自然.社會和思維發展普遍規律的科學C.關于社會主義和共產主義發展普遍規律的科學D.歷史解釋準則E.政治戰略策略原則19.根源于社會基本矛盾的社會發展動力有()。A.人民群眾B.階級斗爭C.社會革命D.社會改革E.科學技術20.正確認識當代資本主義的新變化意義在于()。A.有助于我們在深刻洞察資本主義本質B.實事求是地分析和借鑒資本主義發展過程中出現的符合社會化大生產要求的積極因素C.為我所用以進一步完善和發展社會主義制度D.資本主義的不可替代E.資本主義的永恒性三、判斷題1.一切唯物主義都是能動的反映論。()2.在共產主義社會,國家也將消亡,作為階級壓迫工具的軍隊、警察、監獄等將失去作用。()3.被社會公認的思想就是真理。()4.形態各異的使用價值之所有能夠以一定的比例互相交換,就因為在使用價值背后隱藏著一種同質的東西作為互相通約的基礎,這就是價值。()5.唯意志論把自由理解為毫無限制的絕對自由。()6.國家和私人共有的壟斷資本,即國有壟斷資本和私人壟斷資本在一個企業內部的結合。在這種形式中,國家以資本所有者的身份和作為資本所有者的壟斷組織合作經營企業。其形式是股份公司。()7.現實是指相互聯系著的實際存在的事物的綜合。()8.價值規律存在的客觀前提是商品經濟,只要有商品生產、商品交換,價值規律就必然存在并發生作用。()9.既然實踐標準具有相對性,因而認識的正確與否是無法檢驗的。(

)10.經濟全球化的最終結果將不單指經濟生活的全球化,而且也包括政治文化和社會生活的全球化。()11.第二次世界大戰后,發達資本主義國家的相對穩定和發展,表明現代資本主義固有的矛盾正在消失。()12.工人階級的解放和全人類的解放是完全一致的。()13.馬克思主義是真理,因而可以用它來作為判斷認識對錯的標準。()14.不斷提高運用馬克思主義立場、觀點和方法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自覺地辨明和抵制各種不良思想文化的影響。()15.對哲學基本問題的回答不是解決其他一切哲學問題的前提和基礎。()16.商品資本,指的就是以商品形式存在的資本,其職能是通過售賣,把包含剩余價值的新商品轉化為貨幣,實現資本的價值和剩余價值。()17.理論聯系實際要求我們要認真讀書,切實掌握馬克思主義的基本理論、立場、觀點和方法,這是理論聯系實際的必要前提。()18.在資本主義何時走向滅亡的問題上,沒有人能夠未卜先知。()19.商品之所以具有二因素,是由體現在商品中的勞動二重性決定的。()20.經濟全球化就是全球資本主義化。()四、簡答題1.試述資本周轉速度對剩余價值生產的影響。2.中科院院士蔣民華寫給上海長寧中學學生楊陽的信中有這樣一段話:“真正干一番事業,要成才,需千錘百煉。在攀登科學高峰崎嶇的山路上,在生活的激流中尤其要經得起失敗和挫折的鍛煉,才能做到‘有志者,事竟成’。希望你們從身邊小事做起,處處注意鍛煉自己.也從中培養自己的興趣。干事業如入‘萬山圈子’,‘一山方出一山攔’,需要沒完沒了的攀登。”請結合所學的哲學知識分析材料是怎樣體現唯物辯證法的發展觀的?(15分)

一、單選題1.B2.D3.D4.A5.A6.A7.C8.C9.C10.D11.B12.C13.B14.C15.D16.A17.C18.D19.D20.C21.A22.C23.B24.C25.A26.C27.C28.B29.B30.A31.C32.B33.D34.D35.D36.A37.A38.C39.C40.B二、多選題1.ABCD2.BCE3.CDE4.ACDE5.ABC6.AC7.DE8.ABCD9.ABDE10.AB11.ABC12.ABCDE

13.ABCDE14.BC15.ABCDE16.ABCDE17.ACDE

18.AB19.BCD20.ABC三、判斷題1.錯2.對3.錯4.對5.對6.對7.對8.對9.錯10.對11.錯12.對13.錯14.對15.錯16.對17.對18.對19.對2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