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2023-2024學年河南省南陽市臥龍區七年級(上)月考歷史試卷(10
月份)
一、單選題(本大題共20小題,共20.0分)
1.我國境內目前已確認的最早的古人類是()
A.元謀人B.山頂洞人C.北京人D.藍田人
2.考古發現是了解原始社會歷史的重要依據。以下為北京周口店龍骨山出土的考古遺存,其中可以作為北
京人用火證據的是()
①燒骨
②石器
③洞穴中的灰燼
④骨針
A.①④B.②③C.③④D.①③
3.2022年4月2日,歷經兩年半的開發、4個半月籌備的紀錄電影《北京人:人類最后的秘密》圓滿殺青,
該記錄電影將在全球各大影院、法國國家電視二臺以及中國中央廣播電視總臺紀錄頻同步播出。北京人是
世界上最重要的原始人類之一,下列表述能證明北京人已經是人的主要根據和理由是()
A.生活在距今約70萬-20萬年B.使用天然火燒烤食物、照明、防寒
C.北京人已經能夠制造和使用工具D.體質特征上腦、腦容量與現代人一致
4.1930年,我國學者在山頂洞人遺址中發現了很多獸牙、石珠、項鏈等裝飾品,從中可以看出山頂洞人()
A.使用打制石器B.具有愛美意識C.過集體生活D.懂得交換物品
5.考古工作者在河姆渡遺址發現多處稻谷、稻草的堆積層,層厚20-50厘米,最厚處超過1米,若折算成稻
谷,可達12噸以上。這可用于印證河姆渡居民()
A.已經從事農業生產B.初步產生物品交換C.廣泛使用青銅工具D.開始推廣牛
耕技術
6.半坡遺址和河姆渡遺址都地處大河流域,這主要是因為大河流域()
A.交通便利,利于商業發展B.便于生活取水
C.土質肥沃,適宜農耕生產D.戰略地位重要
7.下列現象是原始農業出現的重要標志()
①農作物的種植
②家畜的飼養
③城市的出現
④聚落發展
⑤磨制石器的發展
A.①②③④B.②③④⑤C.①③④⑤D.①②④⑤
8.從“盤古開天”“女蝸造人”“三皇五帝”“河圖洛書”等神話傳說,到早期的裴李崗文化、仰韶文化
等考古學文化,都發生在河南。這反映出()
A.神話傳說,源自河南B.考古研究,探索文明
C.神話傳說,精彩粉呈D.中華文明,發端中原
9.歷史興趣小組制作了一幅阪泉大戰的示意圖,應該選擇圖中的()
C.CD.D
10.海內外華人以炎黃子孫自稱。每年,滿懷虔誠與崇敬的中華兒女會以多種形式祭祀炎帝和黃帝。其原因
是()
A.他們創造了使用至今的漢字B.他們帶領人們根治了水患
C.他們是中華民族的人文初祖D.他們建立了我國歷史上第一個國家
11.在我國古代的神話傳說中有“神農氏教民播種五谷”、“黃帝教民養蠶緘絲”。這些神話傳說反映出中
華文明的核心是()
A.農耕文明B.和諧平等的社會秩序
C.神話傳說D.采集、狩獵的游牧文明
12.下列傳說中的發明與人物搭配搭配組合錯誤的一項是()
A.發明文字一一倉頡B.制作音律一一伶倫C.養蠶繚絲一一嫖祖D.發明弓箭
----炎帝
13.《史記》記載,禹年老時推薦伯益為繼承人。禹的兒子啟卻舉兵殺死伯益,繼承了父親的位置,開始了
“家天下”的歷史。材料所反映的是我國哪個王朝的事件?()
A.夏朝B.商朝C.西周D.東周
14.“周武王遂率諸侯伐紂。紂亦發兵距之牧野。甲子日,紂兵敗?!辈牧嫌涊d的歷史事件是()
A.夏朝滅亡B.商朝建立C.商朝滅亡D.西周滅亡
15.西周末年周幽王為博妃子一笑,演繹了“烽火戲諸侯”的故事。最初幾次周幽王派人點燃報警的烽火后,
諸侯都會帶兵前來,保衛周王,諸侯這樣做,是因為分封制下()
A.諸侯具有較大的獨立性B.諸侯必須向周王進納貢物
C.諸侯必須服從周王調兵D.諸侯可在自己封地內進行再分封
16.如今,越來越多的人們使用鍵盤書寫,手寫漢字的能力慢慢下降了。針對漢字手寫危機,央視科教頻道
推出了全新節目《中國漢字聽寫大會》,在全國引發了書寫漢字的熱潮,下列屬于文字可考(有文字記載)
歷史的史實有()
A.黃帝造指南車B.夏啟成為夏朝國王C.大禹治水D.武王伐紂
17.夏、商、西周這三個朝代滅亡的根本原因是()
A.諸侯的反叛B.統治者殘暴昏庸,失去民心
C.“國人暴動”D.牧野之戰的影響
18.商周時期的青銅器紋飾繁復。最具代表的紋飾為三層花式,第一層是幾何紋,第二層是獸面紋,第三層
主要是利用立體突起的紋飾進行裝飾,如圓雕的獸首等。這說明商周時期青銅器()
A.種類十分豐富B.體現等級的差異C.制作工藝精湛D.是國家權力象征
19.以下是漢字“中國”演變的歷程,據此可知()
甲骨文金文小篆隸書楷書
軻廄幗中國相
A.漢字的傳承發生異變B.漢字的演變趨勢由簡到繁
C.漢字的發展一脈相承D.象形是漢字唯一造字方式
20.在央視播出的《探索?發現》考古專題節目中,一組與生產工具相關的文物激發了觀眾的興趣。以下是
觀眾按照生產工具出現的時間先后進行的排序,正確的是()
A.打制石器T磨制石器T青銅農具T鐵制農具
B.磨制石器一打制石器T青銅農具T鐵制農具
C.打制石器T磨制石器T鐵制農具T青銅農具
D.青銅農具一打制石器一磨制石器一鐵制農具
二、材料解析題(本大題共5小題,共30.0分)
21.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
材料一:上古之時,人民少而禽獸眾,人民不勝禽獸蟲蛇。
----《韓非子》
材料二:
北京人發原頭像山頂洞人復原頭像
材料三:1929年,中國的青年學者裴文中發現了第一個北京人頭蓋骨化石,同年又發現用火遺址。此后北
京人遺址又相繼發掘出土5個頭蓋骨化石,共出土40多個個體的直立人化石……為復原北京人的特征和生
活狀況提供了最重要證據。
(1)為了應對材料一中描述的情況,遠古人類過著怎么樣的生活?
(2)結合材料二圖片,分別說出北京人和山頂洞人的面部特征?
(3)根據材料三并結合所學知識,說出北京人發現的意義有哪些?
22.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
材料一:
圖一圖二
材料二:彩陶形制精美,花紋亦多殊。或則呈人面,或則呈魚紋……奈何遺址中,獨不見文書。
一一郭沫若
(1)根據材料一圖片,說出圖一居住的是哪一原始居民?圖一居民種植的農作物是什么?圖二房屋屬于什么
類型的房屋?
(2)結合材料二指出郭沫若認為該遺址的最大遺憾是什么?
(3)圖一、圖二原始居民房屋樣式不同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23.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
材料一:中華開國五千年,神州軒轅自古傳,創造指南車,平定蚩尤亂。世界文明,唯有我先。
----孫中山
材料二:堯知子丹朱之不肖,不足授天下,于是乃權授骨,則天下得其利而丹朱??;授丹朱,則天下病而
丹未得其利。堯曰“終不以天下之病而利一人”,而卒授丹以天下。
——《史記》
材料三:“(他)勞身焦思、居外十三年,過家門不敢入,疏三江五湖,注之東海”。
(1)材料一中的“軒轅”指哪位歷史人物?“平定蚩尤亂”的戰役是指什么?
(2)材料二反映的是一種什么制度?這種制度下哪三位人物依次成為首領?
(3)材料三記述的是哪一歷史傳說?我們應該學習他什么精神?
24.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
材料一:今天下即隱,天下為家,是謂大同。
材料二:封建,詞本義為封邦建國。《禮記》中載“王者之制祿爵,公、侯、伯、子、男凡五等、天子之
田方千里,公、侯田方百里,伯七十里,子、男五十里”。
材料三:如圖。
fAM
(i)材料一中“天下為家”說的是哪種制度?
(2)材料二反映了西周的什么制度?實行這一制度的目的是什么?
(3)材料三中居于周天子之下是哪一階層?該階層向周天子履行什么義務?
(4)分析材料二、材料三并結合所學知識,說明這一政治制度的作用?
25.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
材料一:
材料二:構成中國內聚性的另一重要因素是:存在著一種可以追溯到數千年前、最古老的商朝的書面語……
它山表示意義和物體的漢字組成……這種共同的書面語是為中國提供統一性和歷史連續性的一種重要力量。
(1)材料一青銅器的名稱是什么?它有何地位?
(2)材料二中“商朝的書面語”指的是哪一種文字?聯系所學說說它的意義?
(3)上述材料都在展現商周時期的燦爛文明,我們祖先創造出如此輝煌的成就,對此你有何感想?
答案和解析
1.【答案】A
【解析】生活在距今約一百七十萬年的云南元謀人是我國境內己知的最早人類。
故選:Ao
本題以我國境內目前己確認的最早的古人類為切入點,考查的是元謀人。
本題考查學生對基礎知識的識記能力,需要準確識記元謀人的生活年代。
2.【答案】D
【解析】北京人遺址中發現有灰燼、燒石和燒骨等,這反映出北京人已經學會使用火,還會長時間保存火
種。①③說法,故D符合題意;石器、骨針不能作為北京人用火證據,排除含有②④的ABC。
故選:D。
本題考查北京人,掌握相關的基礎知識。
本題考查北京人,考查學生的識記理解能力,解題關鍵是知道可以作為北京人用火證據的是燒骨和洞穴中
的灰燼。
3.【答案】C
【解析】A.介紹北京人生活距今的時間,與題意不符,排除。
B.使用天然火燒烤食物、照明、防寒,增強了人們適應自然的能力,是人類進化中的一大進步,與題意不
符,排除。
C.據所學可知,一般認為,人與動物的本質區別在于能否制造與使用工具。據此可知,證明北京人已經是
人的主要根據和理由是北京人已經能夠制造和使用工具,符合題意。
D.材料強調的是北京人已經是人的主要根據,而不是強調其體質特征,排除。
故選:Co
本題考查北京人,屬理解層面的要求,熟練記憶基礎知識并準確解讀材料信息即可得出答案。
記憶北京人的生產和生活狀態,做到融會貫通、靈活應答。
4.【答案】B
【解析】據“山頂洞人遺址中發現了很多獸牙、石珠、項鏈等裝飾品”可知,山頂洞人仍使用打制石器,
但已經掌握磨光和鉆孔技術,會用骨針縫制衣服,懂得愛美。考古學家在山頂洞人的遺址中發現了很多獸
牙、石珠等裝飾品。這表明山頂洞人已經有愛美意識,選項B符合題意;使用打制石器、過集體生活和懂
得交換物品在選項ACD沒有體現,不符合題意,排除。
故選:B?
本題主要考查山頂洞人的生活的相關史實?重點掌握遠古人類的生產和生活的相關史實。
本題主要考查學生的識記能力以及分析問題的能力。理解并識記山頂洞人的生活的相關史實。
5.【答案】A
【解析】據題干“河姆渡遺址發現多處稻谷、稻草的堆積層,層厚20-50厘米……”可知,河姆渡人種植水
稻,從事原始農耕生活。
故選:A,
本題考查河姆渡人,知道河姆渡人已經從事農業生產。
本題考查河姆渡人,考查學生的理解和分析能力,解題關鍵是掌握基礎知識。
6.【答案】C
【解析】半坡遺址和河姆渡遺址都地處大河流域,這主要是因為大河流域土地肥沃,灌溉方便,適宜農耕
生產。ABD不符合題意。
故選:C?
本題考查河姆渡人、半坡人,知道半坡遺址和河姆渡遺址都地處大河流域,這主要是因為大河流域土質肥
沃,適宜農耕生產。
本題考查河姆渡人、半坡人,考查學生的理解和分析能力,解題關鍵是掌握基礎知識。
7.【答案】D
【解析】農作物的種植、家畜飼養的出現以及聚落、磨制石器的發展,是原始農業興起和發展的重要標志。
原始農業為古代文明社會的形成奠定了重要的物質基礎。故D符合題意;ABC不符合題意,排除。
故選:Do
本題考查原始農業的發展,掌握相關的基礎知識。
本題考查原始農業的發展,考查學生的理解和分析能力,解題關鍵是掌握基礎知識。
8.【答案】D
【解析】根據材料可知,多個神話傳說和考古學文化發源于河南,由此可見,河南的文化歷史悠遠。河南
位于中原地區,由此可見,中原地區是中華文明的重要發源地,故D項符合題意;神話傳說,源自河南,
表述片面,故A項不符合題意;考古研究,探索文明,與題干無關,故B項不符合題意;神話傳說,精彩
紛呈,與題干主旨不符,故C項不符合題意。
故選:D。
本題主要考查中原文明的相關史實。重點掌握中華文明的相關史實。
本題主要考查學生綜合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理解并識記中原文明的相關史實。
9.【答案】A
【解析】依據“一幅阪泉大戰的示意圖”可知,黃帝征服中原各族的過程中,與炎帝兩部落聯盟在阪泉進
行了一次戰爭,使炎帝歸順了他。應該選A。
故選:A?
本題以“一幅阪泉大戰的示意圖”為切入點,考查黃帝與炎帝的相關史實。
本題注重考查學生的分析能力,本題的關鍵點是分析題干,注意準確識記阪泉之戰的相關知識點。
10.【答案】C
【解析】相傳距今約四五千年,生活于黃河流域的黃帝部落和炎帝部落結成聯盟,經過長期的發展,形成
日后的華夏族。因此黃帝和炎帝被稱為中華民族的人文初祖。c符合題意。
故選:Co
本題考查中華民族的“人文初祖”。黃帝和炎帝被稱為中華民族的人文初祖。
本題考查學生識記和分析歷史知識的能力,注意掌握中華民族的起源。
11.【答案】A
【解析】“神農氏教民播種五谷”、“黃帝教民養蠶綠絲”、“神農嘗百草”都是關于農耕文明的神話傳
說。中華文明的核心是農耕文明,半坡原始居民和河姆渡原始居民是農耕文明的杰出代表。
故選:Ao
本題考查人文初祖黃帝,掌握其成就及地位.
掌握黃帝的成就及歷史地位.
12.【答案】D
【解析】相傳發明弓箭的是黃帝,不是炎帝。D搭配錯誤,符合題意;相傳在黃帝時期,倉頡創造文字,
伶倫制作音律,隸首發明算盤。黃帝的妻子嫖祖會綠絲,擅長紡織。ABC搭配正確,排除。
故選:D。
本題考查炎帝和黃帝,掌握相關的基礎知識。
本題考查炎帝和黃帝,考查學生的識記理解能力,解題關鍵是掌握基礎知識。
13.【答案】A
【解析】根據所學知識可知:堯舜禹時期都是采用禪讓制的方式選擇繼承人,約公元前2070年禹建立夏朝,
禹死后,他的兒子啟繼承父位。故材料所反映的是我國夏朝的事件。
故選:A?
本題考查禪讓制到王位世襲制的演變,掌握相關的基礎知識。
本題考查禪讓制到王位世襲制的演變,考查學生的識記和理解能力,解題關鍵是熟練掌握基礎知識。
14.【答案】C
【解析】據題干并結合所學知識可知,公元前1046年周武王通過牧野之戰滅掉商朝,建立西周。故材料描
述的歷史事件是商朝滅亡。
故選:Co
本題考查西周的建立,知道周武王通過牧野之戰滅掉商朝,建立西周。
本題考查西周的建立,考查學生的理解和分析能力,知道周武王通過牧野之戰滅掉商朝,建立西周。
15.【答案】C
【解析】根據材料“……最初幾次周幽王派人點燃報警的烽火后,諸侯都會帶兵前來,保衛周王”,并結
合所學可知,諸侯這樣做,是因為分封制下諸侯必須服從周王調兵,保衛周王,C項正確;材料未體現諸侯
具有較大的獨立性,排除A項;材料未涉及諸侯必須向周王進納貢物,排除B項;材料與“諸侯可在自己
封地內進行再分封”無關,排除D項。
故選:C?
本題考查西周的分封制,知道分封制下諸侯必須服從周王調兵,保衛周王。
本題考查西周的分封制,考查學生的理解和分析能力,解題關鍵是掌握基礎知識。
16.【答案】D
【解析】結合所學可知,殷墟出土的甲骨卜辭記錄了商王的活動和商朝的政治、經濟情況,對研究商朝的
歷史有重要價值,我國有文字可考的歷史,就是從商朝開始的,武王伐紂并建立西周已有甲骨文記載,故D
項正確;黃帝造指南車、夏啟成為夏朝國王、大禹治水均發生在商朝以前,沒有文字記載可考,排除ABC
項。
故選:D。
本題考查甲骨文,屬識記層面的要求,難度不大,記憶基礎知識即可得出答案。
記憶甲骨文的造字特點、記載內容、地位和影響,做到融會貫通、靈活應答。
17.【答案】B
【解析】夏桀是夏朝最后一個王,是歷史上有名的暴君,他建造豪華宮室,強迫人們服勞役,統治非常殘
暴,最終導致了夏朝滅亡;商紂是商朝最后一個王,他修筑豪華宮殿,制作炮烙之刑,鎮壓人民,最終導
致了商朝滅亡;周厲王統治時期,橫征暴斂,加重了對勞動人民的剝削,導致了國人暴動,周幽王烽火戲
諸侯,最終西周滅亡.由此可知,夏、商、西周三個朝代滅亡的共同原因是統治者殘暴,失去民心.
故選B.
本題考查夏商西周的更迭.夏、商、西周三個朝代滅亡的共同原因是統治者殘暴,失去民心.
本題考查學生對歷史史實的準確識記和理解能力.注意掌握夏商西周的更迭.
18.【答案】C
【解析】據“商周時期的青銅器紋飾繁復。最具代表的紋飾為三層花式,第一層是幾何紋,第二層是獸面
紋,第三層主要是利用立體突起的紋飾進行裝飾,如圓雕的獸首等?!笨芍?,這說明商周時期青銅器制作
工藝的精湛,C項正確;青銅器的種類、等級的差異和青銅器是國家權力象征在題干中均未體現,排除ABD
項。
故選:Co
本題主要考查商周時期的青銅器紋飾的相關史實,重點掌握商周時期的青銅器的相關史實。
本題主要考查學生準確解讀題干信息以及理解問題的能力。理解并識記商周時期的青銅器的相關史實。
19.【答案】C
【解析】觀察漢字“中國”字演變過程,漢字“中國”從甲骨文先后演變為金文、小篆、隸書、楷書、簡
化字,其演變歷程由繁到簡,體現了漢字的發展一脈相承,故C符合題意;漢字的傳承發生異變說法錯誤,
排除A;漢字的演變是由繁到簡,排除B;漢字有多種造字方法,排除D。
故選:Co
本題主要考查漢字的演變的相關史實。識讀題干圖片是解答本題的關鍵。
本題主要考查學生綜合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理解并識記漢字的演變的相關史實。
20.【答案】A
【解析】人類最早使用的是打制石器,如元謀人、北京人等;原始農耕時期,人們使用的是磨制石器,如
河姆渡人、半坡人等;夏商周時期,青銅農具出現;春秋時期鐵制農具出現,戰國時期得到進一步推廣。
BCD排列順序錯誤,排除。
故選:A?
本題考查生產工具的改進,掌握相關的基礎知識。
本題考查生產工具的改進,考查學生的理解和分析能力,解題關鍵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2025租賃合同標準范本
- 護理帶教方法規范化培訓體系
- 果酸換膚后續護理
- 人教版小學英語四年級第二冊期末檢測試卷
- 管理學組織結構
- 腦血栓形成護理
- 遺傳性腎炎的臨床護理
- 幼兒園中班家訪工作總結模版
- 高中化學人教版晶體結構與性質知識點總結
- 山東省濟寧市兗州區2024-2025學年高二下學期期中考試英語試題
- 衛星互聯網應用與挑戰
- 《生物醫用陶瓷》課件
- 數據資產入表的探討與思考
- 浙江寧波鄞州區市級名校2025屆中考生物全真模擬試卷含解析
- 國家電網十八項重大反事故措施
- 院感教學課件
- 江蘇省南京市(2024年-2025年小學六年級語文)統編版期末考試(下學期)試卷及答案
- 【MOOC】溫病學-河南中醫藥大學 中國大學慕課MOOC答案
- 中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基層診療指南(2024年)解讀
- 《汽車用改性聚丙烯車門外板》
- 欄桿拆除及更換施工方案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