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地球運動與海陸分布-2021-2022學年八年級地理上冊(中圖版)_第1頁
第一章地球運動與海陸分布-2021-2022學年八年級地理上冊(中圖版)_第2頁
第一章地球運動與海陸分布-2021-2022學年八年級地理上冊(中圖版)_第3頁
第一章地球運動與海陸分布-2021-2022學年八年級地理上冊(中圖版)_第4頁
第一章地球運動與海陸分布-2021-2022學年八年級地理上冊(中圖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46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2021年八年級地理上冊(中圖版)

單元復習課件第一章地球運動與海陸分布課程標準解讀Curriculumstandardinterpretation海陸分布Distributionofthelandandsea一三目錄CONTENTS地球的自轉和公轉Theearth'srotationandrevolution二Changethelandandsea四海陸變遷課程標準解讀Curriculumstandardinterpretation一節名小標題課程標準內容標準活動建議第一節地球的自轉和公轉地球的自轉用簡單的方法演示地球的自轉,用地理現象說明地球的自轉開展地理觀測等活動,例如,觀察不同季節(或一天內)太陽光下物體影子方向和長度的變化地球的公轉用簡單的方法演示地球的公轉,用地理現象說明地球的公轉第二節海陸分布三分陸地,七分海洋應用地圖和數據,說出地球表面海、陸所占比例,描述海陸分布的特點開展拼圖游戲。例如:開展七大洲、四大洋拼圖游戲。七大洲運用世界地圖,說出七大洲的分布四大洋運用世界地圖,說出四大洋的分布第三節海陸變遷海陸的運動和變化距離說明地球表面海洋和陸地處在不斷地運動和變化之中開展模擬演示等活動。例如:自選實驗材料或使用計算機,模擬海底擴張、大陸漂移。大陸漂移與板塊運動知道板塊構造學說的基本觀點,說出世界著名山系及火山、地震分布與板塊運動的關系地球的自轉和公轉Theearth'srotationandrevolution二1知識結構圖表地球的自轉和公轉Theearth'srotationandrevolution二2地球自轉的基本特征①定義:地球繞著地軸不停地旋轉,這種運動叫做地球的自轉。②周期:西東逆順③方向:地球自轉的周期是一天(即24小時)。地球的自轉和公轉Theearth'srotationandrevolution二3地球自轉產生的現象:

由于地球是一個不透明的球體,太陽在同一時間只能照亮地球的一半,因此就有了晝和夜;由于地球不停地自轉,因此就有了①晝夜更替現象。地球的自轉和公轉Theearth'srotationandrevolution二3地球自轉產生的現象:②時差一般來說,地球上同緯度地區位置偏東的地方,要比位置偏西的地方先看到日出,這樣地球上的時間就有了早晚,不同經度的地方也就出現了時間的差異。地球的自轉和公轉Theearth'srotationandrevolution二3③日月星辰的東升西落地球自轉產生的現象:地球的自轉和公轉Theearth'srotationandrevolution二4地球公轉的基本特征:①定義:地球按一定的軌道圍繞太陽運動,叫做地球的公轉。②周期:③方向:自西向東地球自轉的周期是一年,大約365天。地球的自轉和公轉Theearth'srotationandrevolution二5地球公轉產生的現象:①四季的變化12月2月1月3月4月5月6月7月8月9月10月11月春分春季夏至夏季秋分秋季冬至冬季地球的自轉和公轉Theearth'srotationandrevolution二5地球公轉產生的現象:①四季的變化地球的自轉和公轉Theearth'srotationandrevolution二5地球公轉產生的現象:二分二至日節氣日期春分日3月21日前后夏至日6月22日前后秋分日9月23日前后冬至日12月22日前后地球的自轉和公轉Theearth'srotationandrevolution二5地球公轉產生的現象:②晝夜長短的變化地球的自轉和公轉Theearth'srotationandrevolution二5地球公轉產生的現象:②晝夜長短的變化節氣日期晝夜長短情況春分日3月21日前后全球晝夜平分夏至日6月22日前后北半球晝長夜短

,北極圈以北出現極晝現象;南半球與之相反秋分日9月23日前后全球晝夜平分冬至日12月22日前后北半球晝短夜長,北極圈以北出現極夜現象;南半球與之相反地球的自轉和公轉Theearth'srotationandrevolution二5地球公轉產生的現象:③太陽直射點位置的移動春分日(3月21日前后)太陽直射點在赤道、夏至日(6月22日前后)太陽直射點移動到北回線、秋分日(9月23日前后)太陽直射點回到赤道、冬至日(12月22日前后)太陽直射點繼續南移到北回線。地球的自轉和公轉Theearth'srotationandrevolution二5地球公轉產生的現象:③太陽直射點位置的移動節氣日期太陽直射點位置晝夜長短情況春分日3月21日前后赤道或0°緯線全球晝夜平分夏至日6月22日前后北回歸線或23.5°N北半球晝長夜短

,北極圈以北出現極晝現象;南半球與之相反秋分日9月23日前后赤道或0°緯線全球晝夜平分冬至日12月22日前后南回歸線或23.5°S北半球晝短夜長,北極圈以北出現極夜現象;南半球與之相反地球的自轉和公轉Theearth'srotationandrevolution二5地球公轉產生的現象:北回歸線南回歸線赤道春分夏至秋分冬至次年春分23.5°N23.5°S太陽直射點的回歸運動地球的自轉和公轉Theearth'srotationandrevolution二5地球公轉產生的現象:太陽直射次數①南北回歸線(23.5°N和23.5°S)一次;②南北回歸線之間的地區每年直射2次;③其他地區0次。地球的自轉和公轉Theearth'srotationandrevolution二④正午太陽高度的變化5地球公轉產生的現象:隨緯度變化(1)夏至日:由北回歸線向南、北兩側遞減(2)東至日:由南回歸線向南、北兩側遞減(3)春、秋分日:由赤道向南、北兩側遞減隨季節變化(1)北回歸線及以北地區:夏至日太陽高度最大,冬至日最小(2)南回歸線及以南地區:冬至日太陽高度最大,夏至日最小(3)南北回歸線之間地區:當太陽直射時,太陽高度最大,為90°,太陽每年直射兩次地球的自轉和公轉Theearth'srotationandrevolution二5地球公轉產生的現象:④正午太陽高度的變化距離太陽直射點越近,正午影子越短,距離太陽直射點越遠,正午影子越長。地球的自轉和公轉Theearth'srotationandrevolution二5地球公轉產生的現象:⑤五帶的劃分無無無有有有無無無無終年炎熱四季分明四季分明終年寒冷終年寒冷南北回歸線之間

23.5°N—23.5°S北回歸線和北極圈之間

23.5°N—66.5°N南回歸線和南極圈之間

23.5°S—66.5°S北極圈以北

66.5°N---90°N南極圈以南

66.5°S---90°S地球的自轉和公轉Theearth'srotationandrevolution二5地球公轉產生的現象:⑤五帶的劃分海陸分布Distributionofthelandandsea三1知識結構圖表海陸分布Distributionofthelandandsea三1三分陸地七分海洋:

地球表面積約

億千米2,其中陸地的面積

億千米2,只占地球表面積的

%,海洋的面積為

億千米2,則占地球總表面積的

%。概括地說,地球表面

分是海洋,

分是陸地。5.11.49293.6171七三海陸分布Distributionofthelandandsea三2海陸分布:

任何半球內,都是海洋面積大于陸地面積海陸分布Distributionofthelandandsea三3七大洲:亞洲非洲北美洲南美洲南極洲歐洲大洋洲面積由大到小排列:亞非北南美,南極歐大洋海陸分布Distributionofthelandandsea三4大洲分界線:海陸分布Distributionofthelandandsea三4大洲分界線:烏烏里大黑土白令海峽巴拿馬運河蘇伊士運河直布羅陀海峽德雷克海峽123456海陸分布Distributionofthelandandsea三5四大洋:深度口訣:太印大北面積口訣:太大印北海陸分布Distributionofthelandandsea三6七大洲和四大洋的分布:亞洲非洲大洋洲北美洲南美洲南極洲太平洋大西洋太

洋印度洋北冰洋歐洲1234567AABCD海陸分布Distributionofthelandandsea三6七大洲和四大洋的分布:AEFDCBG亞洲南極洲大洋洲非洲歐洲北美洲南美洲HIJK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北冰洋B北冰洋亞洲南極洲BK海陸分布Distributionofthelandandsea三6七大洲和四大洋的分布:亞洲非洲北美洲南美洲南極洲大西洋太平洋大

西

洋印度洋北冰洋歐洲1234567AABCD大洋洲海陸分布Distributionofthelandandsea三6七大洲和四大洋的分布:海陸分布Distributionofthelandandsea三6七大洲和四大洋的分布:亞洲非洲大洋洲南美洲南極洲大西洋太

洋歐洲1234567ABCD北冰洋印度洋北美洲豎版世界地圖海陸變遷Changethelandandsea四海陸變遷Changethelandandsea四1海陸變遷的原因:海洋變陸地海洋變陸地陸地變海洋地殼運動海平面升降人類活動海陸變遷Changethelandandsea四2大陸漂移學說:①提出者:德國的魏格納②內容:陸地和海洋的相對位置是不斷變化的海陸變遷Changethelandandsea四2大陸漂移學說:①南美洲大陸和非洲大陸輪廓可以拼接到一起②南美洲大陸和非洲大陸古老地層的相似性③南美洲大陸和非洲大陸古生物的相似性③證據:海陸變遷Changethelandandsea四3板塊構造理論(重點):①哪一個板塊幾乎是海洋?

②美洲板塊包含了哪些大洲?③印度洋板塊包含了哪些大陸、半島?太平洋板塊北美洲、南美洲、亞洲的東北部澳大利亞大陸、印度半島、阿拉伯半島1海陸變遷Changethelandandsea四3板塊構造理論(重點):碰撞擠壓張裂拉伸海陸變遷Changethelandandsea四①板塊碰撞擠壓產生的現象及原因:喜馬拉雅山脈①喜馬拉雅山脈是由亞歐板塊與印度洋板塊碰撞擠壓形成的海陸變遷Changethelandandsea四②板塊碰撞擠壓產生的現象及原因:②阿爾卑斯山脈是由亞歐板塊與非洲板塊碰撞擠壓形成的阿爾卑斯山脈海陸變遷Changethelandandsea四③板塊碰撞擠壓產生的現象及原因:③落基山脈和安第斯山脈組成的科迪勒拉山系是由太平洋板塊與美洲板塊碰撞擠壓形成的落基山脈安第斯山脈海陸變遷Changethelandandsea四④板塊碰撞擠壓產生的現象及原因:地中海④地中海是由于亞歐板塊與非洲板塊碰撞擠壓正在不斷縮小,不久的將來有可能變成陸地。海陸變遷Changethe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