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福建省漳州市華安縣2023-2024學年高三上學期開學
考試語文試卷
姓名:班級:___________座號:
一、非連續性文本閱讀
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題。
我曾經寫過一篇小文《糖史上的蔗漿時代》,討論唐代以及唐以前的時
期,蔗糖的主要形式是“蔗漿”,但是,當時我誤以為進入宋代以后,
固體的砂糖便成為主流。直到讀到北宋王辟之《澤水燕談錄》里的一則
材料,我才意識到,以為宋人消費以固體蔗糖為主,這是一個普遍流傳
的誤會。這里有必要提及《糖霜譜》。宋人王灼的《糖霜譜》是一部嚴
謹驚人的科學史著作,由之后人知道,在北宋時代,固體的糖已經出現
了。但是,很多人從自己的生活經臉出發,進而望文生義,對這一著作
有很多誤解,包括以為“糖霜”指的是我們今天生活中看到的砂糖,即
細粒狀的糖粉。其實,王灼講解得非常清楚:糖霜之稱,是指這種產品
經歷結晶的過程,近似自然界中的結霜現象。至于糖霜的形態,則是大
大小小的不規則團塊,所以宋人亦稱之為“糖冰”或“冰糖”。
當時甘蔗種植在宋朝的境內非常普遍,質量也很好,然而掌握了糖霜技
術的地方卻不多,僅僅局限在福唐(位于福建)、四明(浙江)、番禺
(廣東)以及廣漢、遂寧(二者皆在四川),可是前四個地方都產量小,
1
質量也遜色,因此實際上只有遂寧一處為主力。即使在遂寧,也只是集
中在傘山周圍,這里制糖霜的家庭作坊稱為“糖霜戶”,其中大致有三
百家的出品為優等貨,大戶每年能動用三百多只缸制糖,而小戶不過只
有一兩缸。另外還有將近百家制糖作坊,但是只能生產中下等的產品。
附近雖然也有很多甘蔗田,那里的農戶們卻沒有掌握做糖霜的技術,只
能把甘蔗汁加工成糖水,作為原料賣給傘山前的制糖坊。
這些糖霜戶所掌握的技術相當簡單,無法完全控制生產過程,導致每年
的產量不穩定。從耕田到曬霜,歷時長達一年半,最終可能一缸出幾十
斤乃至上百斤糖霜,也可能完全沒有任何糖霜形成。
宣和初年,北宋朝廷要求遂寧每年進貢數千斤糖霜,結果當地將近半數
產家破產,到王灼寫《糖霜譜》時還沒有恢復元氣。在最大的生產地遂
寧,尚且無法承受一年多出幾千斤固體糖的負擔,那么其他四個地方只
會更弱。另外,《糖霜譜》介紹,當時邊境以外的很多地區都出產好甘
蔗,但卻沒聽說有糖霜的生產,連王灼都覺得奇怪。
《糖霜譜》記錄了當時糖霜與沙糖的制作工藝。前者的生產過程辛苦漫
長,而且出品率很低,大致是把甘蔗榨出的汁在火上熬,熬到類似麥芽
飯的黏稠度,然后把若干竹條插在大缸里,再將熬好的蔗漿倒入,以竹
藤編的蓋子罩合。接下來,便是等著蔗漿析出結晶,附著在竹條以及缸
壁上。到農歷五月,把這些結晶取出,這個程序稱為“瀝缸”。“瀝”
出的糖晶再經陽光下暴曬,才得到最終的糖霜。不過,一缸糖漿不會全
2
部結晶成霜,會留下相當比例的“糖水”,也就是余漿。這些糖水有兩
種去處,直接賣掉,”或自熬沙糖”。很清楚,在王灼時代的制糖體系
里,沙糖與糖霜是截然不同的兩種商品。
實際上,王灼非常了不起,在卷二清楚地勾勒了中國古人在蔗糖消費上
的不同階段:第一個階段為蔗漿,乃是甘蔗壓榨成的汁。第二個階段為
“蔗餉”,即經過初步簡單加工的甘蔗飴漿,很可能是把甘蔗榨汁在陽
光下曬,蒸發掉水分,由此形成濃縮稠漿。第三個階段,則是加入了把
蔗漿汁在火上熬煉的程序。文獻記載,唐太宗派人從印度的摩接陀國學
會了“熬糖法”,很多后代學者誤以為,這次引入的新技術是直接制作
固體糖,但事實絕非如此。王灼推測,熬糖法是“熬糖浦作劑,似是今
之沙糖也”,接下來他明確道:“蔗之技盡于此,不言作霜,然則糖霜
非古也。”他指出,三個階段里都沒有提到固體糖的制作工藝,所以糖
霜的歷史并不長。同時,他認為,唐初從印度引入的熬糖法,制成的產
品就是沙糖。所以,在王灼那里,沙糖不是固體糖,尤其不是今天的砂
糖。
《糖霜譜》指出,沙糖是用甘蔗漿就,元代官修的《農桑輯要》收編了
詳細的“煎熬法”,其工藝說來相當簡單:
把甘蔗汁于大鍋內溫火熬煮,熬到變為黑棗合(疑通“褐”)色;在一
只大盆的底部鑿一個小眼,然后把大盆架在一只罐子上,將煮好的稠漿
倒入盆內,任其從小孔內一點點滴落,用這種方法來進行澄清,分離糖
3
蜜。最終,落入罐底的糖蜜在品質上比較差,只能用于制作“渴水”這
類飲料。留在盆內的部分才是質量好的沙糖,貯存起來,供隨時食用。
《農桑輯要》中很明確她展示了“熬沙糖”的技術過程,也清楚地告訴
我們,簡單分離過糖蜜的稠漿就是沙糖的最終形態,并沒有進一步曬干
等更多步驟,因此成品是流質的膠飴。賀威、劉偉榮在《宋元時代福建
制糖技術的影響》一文中指出,宋代限于技術條件,主要生產“液態糖”,
而福建的液態糖產量極大,“仙游縣田耗于蔗糖,歲運入浙淮者,不知
其幾萬壇”,這一繁榮一直持續到元代。從《糖霜譜》可知,不僅福建,
同時期的其他蔗糖產地也是如此,這就顯示了宋人消費蔗糖的情況。如
此重要的歷史情況,卻在糖史研究中常受忽略。同樣受到忽略的是,有
一個非常漫長的時期,作為糖制品主力的液態糖,擁有一個指定專用名
稱——沙糖。
季羨林先生《蔗糖史》中關于唐代的一章讓我們明白,宋代并非沙糖的
起點,唐人對這種形式的蔗糖頗為了解,在日常生活中也有各種應用。
真正驚人的是,如《演繁錄》指出,早在東漢時,張衡《七辯》里已然
提到:“沙場石蜜,遠國儲珍。”原來,至晚在公元一世紀時,就出現
了沙糖(飭)這個專稱,它來自遠方,稀少而昂貴,很顯然只有上層社
會才有機會接觸到。賦中與沙糖并列的尚有“石蜜”,這是漢唐時代對
異國所產固體糖的叫法。
(摘編自孟暉《宋人的沙糖》)
4
1.下列對材料相關內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宋代的"糖霜”在形態上呈現為不規則的團塊,與今天生活中看到的
砂糖并不相同。
B.宋代遂寧的傘山周圍集中了許多糖霜戶,他們的"糖霜"的生產能力
并不是相同的。
C.中國古人對蔗糖的消費進入第三個階段,與摩接陀國"熬糖法"的傳
人有密切關系。
D.作者孟暉經過詳細的考證,認為宋代流行的是液態糖,唐代之前
并沒有出現固體糖。
2.下列對材料相關內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唐代以及唐以前消費蔗糖的主要形式是"蔗漿",這屬于王灼提出的
中國古人在蔗糖消費上的第一階段。
B.宋人生產"糖霜"存在"瀝缸"和"曬霜"這兩道程序。前者是指在農歷
的五月將蔗漿析出的結晶取出。
C.較之糖霜,宋代熬制沙糖的工藝相當簡單,因為其使用的原材料
主要來自糖霜生產后遺留下來的糖水。
5
D.若研究中國蔗糖史,學者可以參考《糖霜譜》《農桑輯要》等古
籍,也可以參考季羨林先生的《蔗糖史》。
3.根據材料內容,下列說法不正確的一項是()
A.在宋代,掌握了制作糖霜技術的有福唐、四明、番禺、廣漢、遂
寧,這說明宋代的甘蔗種植只集中在這五個地方。
B.宋代的"糖霜戶"運用所掌握的技術生產"糖霜",但并不能完全控制
生產過程,這可推斷出他們所掌握的技術存在一定的缺陷。
C.南宋醫學家寇宗爽《本草衍義》的記載"甘蔗……石蜜、沙糖、糖
霜皆自此出”可以佐證宋代的"沙糖"與"糖霜"不是同一種商品。
D.”仙游縣田耗于蔗糖,歲運人浙淮者,不知其幾萬壇”,由此可以推
斷出宋代浙淮地區對沙糖的消費量是巨大的。
4.作者運用哪些證據推翻了“進入宋代以后,固體的砂糖便成為主流”"宋
人消費以固體蔗糖為主”的結論?請結合材料加以說明。
5.孟暉對宋人所消費的蔗糖的研究能給從事相關學術研究的學者哪些啟
示?請簡要說明。
二、文學類閱讀一單文本
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題。
6
慢先生的秋天
蔣一談
噴泉是向上流的瀑布。在噴泉的右前方,幾只鳥排成斜線滑行。秋天的
光線散發出沉靜之美,這些鳥被它們自己的影子引向動物園的湖泊深處,
綠藻雖然衰敗,依舊將湖水襯綠。其中的兩只鳥,合力抓住一根斷枝,
輕盈地站在上面,尾翼低垂,脖頸纏繞,甜蜜地戀愛。
這些鳥很美,可是在慢先生心里,鶴最美。鶴園還在前面,掩映在樹林
深處。他想象著鶴在假山和池塘旁漫步的樣子,一只腳落下,另一只腳
隔一會兒才落下,一只腳抬起,另一只腳隔一會兒才抬起,這不是鶴的
做作,而是鶴的優雅。中國古代文人建造房屋和墓穴時,會依據鶴的步
幅來測量尺寸。想到這些,他的嘴角浮現出笑意。
認識他的人稱呼他“慢先生”,他的慢超乎尋常:走路的時候,他的手
臂和腿腳關節好像被空氣暫時抓住了,說話的節奏也是慢的。第一次看
見他的人,會以為他肢體殘疾,或者精神上出了問題。他經常被圍觀,
引來眾人議論:這個男人慢得離譜,慢得讓人心慌,他在表演嗎?他笑
而不語。有人說他像機器人,他慢慢搖了搖頭,有些氣惱。
他在石頭上慢慢坐下,慢慢取出水杯,慢慢擰開杯蓋,慢慢張開嘴唇,
喝了第一口水。一個肥胖的男人舉起自己的水杯,嬉笑著模仿他的動作,
最后累得氣喘吁吁。他早已習慣這樣的模仿與戲謔。
7
他抬頭看湖泊里的鳥,鳥消失了,那是短暫的消失,它們飛不出動物園。
動物園管理處發布過公告,說他們引進了世界上最先進的虛擬天空裝置。
這樣一來,動物園里的鳥能生活在鐵籠和柵欄之外,在另一個空間里自
由飛行,想飛多久就飛多久。不過,如果那些鳥飛得過高,虛擬天空里
的電光屏障會自動阻攔它們,強迫它們飛落下來。面對電子牢籠這種高
科技新玩法,慢先生心里五味雜陳。他心里有隱憂,他聽別人說起過,
動物園里的這些動物死亡之后,會被機器動物取代。如果真是這樣,那
只鶴怎么辦?想到這兒,他的神情有些黯然。
現在是秋天,其實夏天就在不遠處。夏季的某一天,慢先生在圖書館典
藏室中清理藏品,在箱柜最里面發現了古籍善本《鶴譜》。他拂去上面
的灰塵,被里面的圖畫和文字深深吸引。中國古代文人以鶴為師,言行
舉止皆依照鶴的節奏和氣韻,力圖做一個緩慢的不慌不忙的人。
他去動物園觀察鶴,一邊觀察一邊模仿,動作既夸張又滑稽,摔倒過很
多次,胳膊和腿腳被石頭劃傷過。周圍的游客舉起手機拍照,還有人笑
話他,他提醒自己不要在意。半個月之后,他掌握了慢的要領,身體也
越來越自如。再后來,他已經能真切感覺到自己的呼吸和肢體的慢動作、
語言表達的慢節奏協調在了一起,能讓陌生人以為他原本就是這樣的
“慢”人。他心里高興但沒有滿足,他覺得自己應該再慢一些,他期待
那種真正的緩慢,比自然而然的慢再慢一些,他相信只有這樣的慢才能
讓自己體會到獨屬于自己的那份篤定,找到新的自我。
8
妻子最先發現了異常,喳大眼睛看著他,以為他在單位受了什么刺激。
一家人坐在一起吃飯,他慢慢享用飯菜,妻子看著他舉筷端碗和嘴巴咀
嚼的怪異動作,忍不住噴了飯。兒子完成了一半作業,他還沒吃完,妻
子站在廚房門口,臉上有迷惑,更有不悅。有一次,兒子這樣問他:“你
是慢爸爸嗎?"他慢慢點頭,慢慢露出微笑,慢慢伸出手撫摸兒子的腦
袋,兒子躲開了。
還有一次,上級領導來圖書館考察工作,大家列隊歡迎,領導滿面春風
地和大家握手,走到他面前了,領導伸出去的手已經在他胸前停留了兩
秒鐘,他才慢慢抬起手臂,慢慢伸出右手,領導顯然感受到了怠慢,錯
過他同下一位工作人員握手。這一幕被攝像機拍了下來。此后的情形可
想而知,他提醒自己,這是必須經歷的考驗。
他的工作崗位從典藏部調到了借閱室。他原已是典藏部里的怪人,現在
到了借閱室,又變成了多余的人,因為機器人能負責完成讀者借閱圖書
的所有工作流程。他最主要的工作就是擦拭機器人身上的灰塵。成為機
器人清潔工的確出乎預想,但他能夠接受,這不過是一個秘密,不讓妻
子和兒子知道就行了。他再次提醒自己,這是必須經歷的考驗。
他沒想到兒子也開始模仿他的慢,模仿得惟妙惟肖,且有自己的創造,
這讓他深感意外,同時又有些不安。兒子寫作業時,一個簡簡單單的漢
字十幾秒才能寫完,早晨洗臉刷牙耗時二十分鐘,晚飯時父子倆相互觀
察,看誰吃得慢,誰最后吃完誰才是慢冠軍。妻子忍無可忍,發了幾次
9
火。父親的所作所為不能妨礙孩子的學業和成長,他試圖調快肢體動作
節奏和語言表達速度,可是調整到最后,他的身體出了虛汗,心跳明顯
紊亂,眼神開始發虛,連續幾晚失眠。妻子沒有辦法,只好把兒子送到
了外婆家,她自己也開始收拾東西準備搬過去住。
“我能容忍你不賺錢,窮日子別人能過,我們也能過。我不理解你為什
么突然間變得怪里怪氣的,你這是做給誰看?"妻子摔打著衣物,滿臉
迷惑。
“我……”他慢慢搓著手,手上的灰變成一個泥團,他把泥團揉搓成一
個蝸牛。蝸牛的慢是好的,鶴的慢也是好的,他想。“一切都太快了……
還沒仔細感受就過去了我做給自己看”他喃喃低語,心里輕松
了很多。
“等你慢夠了,我們再回來。”
他點點頭,沒有說話。
(有刪改)
6.下列對文本相關內容和藝術特色的分析鑒賞,不正確的一項是()
A.文章開篇寫了噴泉、滑行的鳥、綠藻,通過對這些景物的細致描
寫表現了慢先生眼里的世界的美好和他對慢生活的崇尚。
10
B.文章使用夸張的手法正面描繪了慢先生走路的時候的樣子,同時
通過眾人的議論側面襯托并突出了慢先生超乎尋常的慢。
C.文章通過細節描寫,情景化地再現了慢先生喝水的情形,并通過
肥胖男人的模仿具體地表現了慢先生所受到的質疑和嘲諷。
D.文章通過對慢先生的心理描寫,表達了對設置虛擬天空電光屏障
阻攔、囚禁鳥兒的做法的否定,語言委婉含蓄,引人思考。
7.關于文中慢先生與鶴的關系,下列說法不正確的一項是()
A.文中通過介紹鶴的步幅在中國古代建筑中的重要性,強調了鶴在
慢先生心中的地位。
B.古籍善本《鶴譜》的圖畫和文字吸引了慢先生,使他想做一個緩
慢的不慌不忙的人。
C.慢先生認為鶴是優雅的,因此,即使在模仿鶴的過程中被人笑話,
他也毫不在乎。
D.慢先生非常努力地模仿鶴的動作,而在模仿中產生的對慢的感受
讓他相信他可以找到新的自我。
8.作者寫動物園的電子牢籠和機器取代動物,看似閑筆,實則大有深意。
請分析作者如此安排的用意。
11
9.文章結尾寫慢先生為兒子改變行為,卻以失敗告終,受到妻子的責難,
怎樣看待這樣的一個結局?請結合文本說說你的看法。
三、古代詩歌閱讀
閱讀下面這首唐詩,完成下列小題。
上禮部李侍郎?白鷺
劉長卿
亭亭常獨立,川上時延頸。秋水寒白毛,夕陽吊孤影。
幽姿閑自媚,逸翩思一騁。如有長風吹,青云在俄頃。
10.下列對這首詩的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從題目看,這首詩是獻給禮部李侍郎的詩;它既是詠物詩,又是
自薦詩。
B."延頸"寫白鷺盼望詩人到來,"寒""孤"二字透出久待不至的凄涼落
寞。
C.頸聯運用擬人手法表現白鷺的心理:自有美姿,渴望振翅長空一
展風采。
12
D.尾聯字面上是說如果有長風吹送,白鷺必能高飛遠舉,實際上另
有深意。
11.詠物詩講究"粘脫"。粘,即筆墨集中在寫物上:脫,即離開此物而
言它。一首好的詠物詩,應該是粘脫自如。請具體分析本詩在這方面的
特點。
四、文言文閱讀
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題。
材料一:
入國而不存其士,則亡國矣。見賢而不急,則緩其君矣。非賢無急,非
士無與慮國。緩賢忘士,而能以其國存者,未曾有也。昔者文公出走而
正天下,桓公去國而霸諸侯,越王勾踐遇吳王之丑而尚攝中國之賢君,
三子之能達名成功于天下也,皆于其國抑而大丑也。太上無敗,其次敗
而有以成,此之謂用民。
材料二:
文公之出也,豎頭須【注】,守藏者也,不從。公入,乃求見,公辭焉
以沐。謂謁者曰:“沐則心覆,心覆則圖反,宜吾不得見也。從者為羈
細之仆,居者為社稷之守,何必罪居者!國君而仇匹夫,懼者眾矣。”
謁者以告,公遽見之。陽人不服,公圍之,將殘其民,倉葛呼曰:“君
13
補王闕以順禮也陽人未狎君德而未敢承命。君將殘之,無乃非禮乎!陽
人有夏、商之嗣典,有周室之師旅,樊仲之官守焉,其非官守,則皆王
之父兄甥劈也。君定王室而殘其姻族,民將焉放?敢私布于吏,唯君圖
之J”公曰:“是君子之言也。”乃出陽人。文公伐原,今以三日之糧,
三日而原不降,公令疏軍而去之。諜出日:“原不過一二日矣!”軍吏
以告,公曰:“得原而失信,何以使人?夫信,民之所庇也,不可失。”
乃去之,及孟門,而原諸降。文公問元帥于趙衰,對口:“鄰毅可,行
年五十矣,守學彌惇。夫先王之法志,德義之府也。夫德義,生民之本
也。能惇篤者,不忘百姓也。請使鄰毅。”公從之。文公學讀書于白季,
三日,曰:“吾不能行也咫,聞則多矣。”對曰:“然而多聞以待能者,
不猶愈也?”文公問于郭偃曰:“始也,吾以治國為易,今也難。”對
日:“君以為易,其難也將至矣。君以為難,其易也將至焉。”文公伐
曹、衛,出谷成,釋宋國,敗楚師于城濮,于是乎遂伯。
(節選自《國語?晉語》)
【注】豎頭須:豎,宮中役使小臣;頭須,人名。
12.文中畫波浪線的部分有三處需加句讀,請用2B鉛筆將答題卡上相
應位置的答案標號涂黑。
君A補B王C闕D以E順F禮G也H陽I人J未K狎L君M德N而
。未P敢Q承R命
14
13.下列對文中加點詞語的相關內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
A.遇,文中指遭遇,與《鴻門宴》中"不如因善遇之"的"遇"字意思相
同。
B.師旅,軍隊通稱,與《論語》中"加之以師旅"的"師旅"一詞意思相
同。
C.篤,指厚道忠誠,與《陳情表》中“則劉病日篤"的"篤"字意思不相
同。
D.釋,指解除,與《庖丁解牛》中"庖丁釋刀對曰"的"釋"字意思不相
同。
14.下列對原文有關內容的概述,不正確的一項是()
A.墨子認為只有國君重視賢士,國家才能生存發展。即使國家陷入
困境,國君遭受恥辱,若重視任用賢人,還是能夠取得成功。
B.陽人不服統治,晉文公率軍包圍陽人,打算殺掉他們。倉葛認為
陽人大多是王室姻族,殺之會喪失民心,于是文公放了他們。
C.晉文公率兵伐原,命令攜帶三天的口糧,三天沒有取勝。兵敗撤
退時得到情報,原人堅持不過兩天,后來原人果然主動請降。
15
D.晉文公與郭偃探討治國難易之道,郭偃指出應辯證看待,國君認
為治國容易,則困難將至;國君認為治國困難,則容易將至。
15.把文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
(1)君定王室而殘其姻族,民將焉?敢私布于吏,唯君圖之!
(2)得原而失信,何以使人?夫信,民之所庇也,不可失。
16.晉文公是怎樣"用民”的?請簡要概括。
五、選擇簡答
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題。
中央廣播電視總臺大型文化節目《典籍里的中國》第二季之《說文解字》,
帶領大家走進中國第一部分析字形、說解字義、辨識聲讀的字書。《說
文解字》搜集9353個正篆作為字頭,收列重文1163個,以五百四十部
首”分別部居、據形系聯”,構建出一個龐大、嚴謹、精妙的漢字說解
體系。這個創立于1900多年前的體系,有著①的價值。時至今日,
我們依然能夠通過它來辨認、釋讀新發現的一些古文字。
節目講述許慎拜師、修書、游歷、講學、獻書的故事,展現了他②的
一生。從意氣風發的少年,到理精竭慮的中年,再到飽受眼疾所困卻依
然努力進行最后一遍校訂的晚年,許慎精益求精,為《說文解字》投注
16
了畢生心血。尤為難得的是,他堅持“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實
有不明之處則稱“闕”,乃空缺之義,體現出③的精神。
本期《典籍里的中國》沿著所展示的漢字文化譜系,觀眾們再一次感動
中華文明始終傳承有序并不斷譜寫嶄新篇章的強大生命力。作為當代中
國人,我們應該讓古老的漢字在這個新的時代煥發出新的活力,讓中華
文明的根脈有力延續!
17.請在文中橫線處填入恰當的成語。
18.文中畫波浪線的句子有語病,請進行修改,使語言表達準確流暢。
可少量增刪詞語,不得改變原意。
19.《說文解字》中說:"玉,石之美者。"玉具有豐富的文化內涵,《紅
樓夢》中和玉相關的內容很多,下列說法不正確的一項是()
A.《紅樓夢》中諸多情節以及人名物名都體現了"玉"元素,可以說,
玉文化是《紅樓夢》的重要主題之一。
B.同輩中唯有賈寶玉以雙"玉”命名,而且被賦予"神瑛侍者"的身份,
銜玉而生,這寄寓了作者的喜愛。
C.以"珍、珠、瑞、環、璉”等寓意美好的字來給賈府第四代男子命
名,蘊含了作者對他們的期待與肯定。
17
D.《說文解字》將"琢"釋為"治玉","切磋琢磨"的"琢"即為此意,香
菱學詩的過程可謂"切磋琢磨"。
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題。
2023兔年春晚,中央廣播電視總臺在內容創新上再次突破,融合創新節
目頻出。在創意節目《滿庭芳?國色》里,從自然萬物、天地四時中選
取了中國傳統中最典型的色彩,用簡約靈動的舞美設計呈現了中國古典
文學詞牌“滿庭芳”的理念,盡展滿庭芳華,如癡如醉。創意節目《當
“神獸”遇見神獸》利用VR三維繪制等新技術,讓上古神獸“走出”文
獻古籍,和孩子們奇妙相遇。微電影《我和我的春晚》,講述了普通觀
眾和春晚之間的感人故事。
春晚官方吉祥物“兔圓圓”的動態形象也首次與觀眾見面,活潑的萌萌
態、亮亮的大眼睛,帶給人滿滿的喜氣吉祥。伴隨“兔圓圓”一起躍然
眼前的,還有春晚主視覺標識。它是由“兔圓圓”奔躍向上的姿態定格
而來的,同時又是草書“卯”字的幻化變體,豐神俊逸,整體設計富有
那厲奮發的動感,彰顯了漢字亦字亦畫的獨特美感,()。
20.文中畫波浪線的句子有三處語病,請選出并進行修改,使語言表達
準確流暢。
①—改為—
②改為___
18
③改為___
21.下列填入文中括號中的語句中,最恰當的一項是()
A."奔躍向上的癸卯兔年"的寓意和祈望被演繹得淋漓盡致
B.將"奔躍向上的癸卯兔年"的寓意和祈望演繹得淋漓盡致
C.使"奔躍向上的癸卯兔年"的寓意和祈望得到淋漓盡致地演繹
D.淋漓盡致地演繹出"癸卯兔年奔躍向上"的寓意和祈望
六、材料作文
22.閱讀下面的材料,根據要求寫作。
一般認為在行動之前應考慮周詳,但是詳盡她考慮行動的一切后果又常
使人不能行動。
對此,你怎么看?請寫一篇文章,談談你的認識和思考。
要求:選準角度,確定立意,明確文體,自擬標題;不要套作,不得抄
襲;不得泄露個人信息;書寫工整;不少于800字。
參考答案:
19
1.D2.C3.A4.①作者考證出宋代存在的固體蔗糖——“糖霜"
和今天的"砂糖”不是同一種事物,所以宋人不可能消費"砂糖";②依據《糖
霜譜》的記載,宋代境內"糖霜”的產量很低,且境外不生產"糖霜",所以
"宋人消費以固體蔗糖為主"不可能存在;③賀威、劉偉榮等學者的研究
成果表明:宋代限于技術條件,主要生產"液態糖",所以"宋人消費以固
體蔗糖為主"不可能存在;④作者從《糖霜譜》《農桑輯要》考證出宋代
的"液態糖”的專有名稱是沙糖,可見沙糖不是固體糖,所以"宋人消費以
固體蔗糖為主”不可能存在。5.①從事學術研究,要勇于承認自己的
失誤;②研究中要盡可能研讀更多的文獻資料;③善于借鑒別人的研究
成果;④學術研究要有實事求是的態度,不能只從自己的經驗出發。
【解析】1.本題考查學生對文本相關內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D."唐代之前并沒有出現固體糖"錯。從文章最后"賦中與沙糖并列的尚有
‘石蜜',這是漢唐時代對異國所產固體糖的叫法”可知,唐代之前已經出
現了固體糖。
故選D。
2.本題考查學生篩選并辨析信息的能力。
C."宋代熬制沙糖的工藝相當簡單,因為其使用的原材料主要來自糖霜生
產后遺留下來的糖水"強加因果關系。工藝相當簡單,與其使用的原材料
20
沒有直接關系。且宋代熬制沙糖的原材料"主要來自糖霜生產后遺留下來
的糖水"缺少依據,原文說的是"《糖霜譜》指出,沙糖是用甘蔗漿就"。
故選Co
3.本題考查學生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觀點態度的能力。
A."宋代的甘蔗種植只集中在這五個地方"錯。原文說"當時甘蔗種植在宋
朝的境內非常普遍"。
故選Ao
4.本題考查學生分析論點、論據和論證方法的能力。
由原文"很清楚,在王灼時代的制糖體系里,沙糖與糖霜是截然不同的兩
種商品""所以,在王灼那里,沙糖不是固體糖,尤其不是今天的砂糖"
可知,作者考證出宋代存在的固體蔗糖——"糖霜"和今天的"砂糖"不是同
一種事物,所以宋人不可能消費"砂糖”;
由原文"《糖霜語》記錄了當時糖霜與沙糖的制作工藝。前者的生產過程
辛苦漫長,而且出品率很低""《糖霜語》介紹,當時邊境以外的很多地
區都出產好甘蔗,但卻沒聽說有糖霜的生產"可知,依據《糖霜譜》的記
載,宋代境內"糖霜"的產量很低,且境外不生產"糖霜",所以"宋人消費
以固體蔗糖為主"不可能存在;
21
由原文"賀威、劉偉榮在《宋元時代福建制糖技術的影響》一文中指出,
宋代限于技術條件,主要生產‘液態糖'"可知,賀威、劉偉榮等學者的研
究成果表明:宋代限于技術條件,主要生產"液態糖",所以"宋人消費以
固體蔗糖為主"不可能存在;
由原文"從《糖霜譜》可知,不僅福建,同時期的其他蔗糖產地也是如此,
這就顯示了宋人消費蔗糖的情況。如此重要的歷史情況,卻在糖史研究
中常受忽略。同樣受到忽略的是,有一個非常漫長的時期,作為糖制品
主力的液態糖,擁有一個指定專用名稱——沙糖""《農桑輯要》中很明
確地展示了‘熬沙糖’的技術過程,也清楚地告訴我們,簡單分離過糖蜜的
稠漿就是沙糖的最終形態,并沒有進一步曬干等更多步驟,因此成品是
流質的膠飴"可知,作者從《糖霜譜》《農桑輯要》考證出宋代的"液態
糖”的專有名稱是沙糖,可見沙糖不是固體糖,所以"宋人消費以固體蔗
糖為主"不可能存在。
5.本題考查學生探究文本中的某些問題,提出自己的見解的能力。
由原文"當時我誤以為進入宋代以后,固體的砂糖便成為主流。直到讀到
北宋王辟之《淹水燕談錄》里的一則材料,我才意識到,以為宋人消費
以固體蔗糖為主,這是一個普遍流傳的誤會"可得,從事學術研究,要勇
于承認自己的失誤;
由原文"直到讀到北宋王辟之《涌水燕談錄》里的一則材料,我才意識
到……""這里有必要提及《糖霜譜》。宋人王灼的《糖霜語》是一部嚴謹
22
驚人的科學史著作,由之后人知道,在北宋時代,固體的糖已經出現了"
"季羨林先生《蔗糖史》中關于唐代的一章讓我們明白,宋代并非沙糖的
起點,唐人對這種形式的蔗糖頗為了解,在日常生活中也有各種應用。
真正驚人的是,如《演繁錄》指出,早在東漢時,張衡《七辯》里已然
提到:’沙場石蜜,遠國儲珍。’"可得,研究中要盡可能研讀更多的文獻
資料;
由原文"賀威、劉偉榮在《宋元時代福建制糖技術的影響》一文中指出,
宋代限于技術條件,主要生產‘液態糖季羨林先生《蔗糖史》中關于唐
代的一章讓我們明白,宋代并非沙糖的起點"可得,在考證過程中,作者
引用了其他學者的研究成果,善于借鑒別人的研究成果;
作者在文中指出“很多從自己的生活經驗出發,進而望文生義",結果得
出錯誤的觀點,由此可得,學術研究要有實事求是的態度,不能只從自
己的經驗出發。
6.A7.B8.①電子牢籠限制鳥的高飛,意在警示人們高科技或將
摧毀人們的生活。②機器取代動物,預示著人們正在遠離真實的生靈。
③在情節安排上,為慢先生為什么選擇慢生活做了鋪墊和說明。9.①
慢先生為兒子改變行為,體現了人生的無奈,在理想與現實面前,理想
向現實妥協。②慢先生只想做回自己,卻不被妻子理解和接受,文章如
此結尾,體現了人生的困惑。③慢先生選擇慢節奏、慢動作,并從中找
23
回自我,最后卻被拋棄。這樣結尾,凸顯了人在快節奏社會里的被異化,
體現了人的無力,表達了作者的思考。
【解析】6.本題考查學生綜合賞析文學作品的思想內容和藝術手法的能
力。
A.”通過對這些景物的細致描寫表現了慢先生眼里的世界的美好和他對
慢生活的崇尚"錯誤,根據原文"在噴泉的右前方,幾只鳥排成斜線滑行。
秋天的光線散發出沉靜之美,這些鳥被它們自己的影子引向動物園的湖
泊深處,綠藻雖然衰敗,依舊將湖水襯綠""這些鳥很美,可是在慢先生
心里,鶴最美"可知,文章描寫噴泉、綠藻是為了寫"這些鳥",而寫"這些
鳥",是為了突出鶴的美,而非表現"慢先生眼里的世界的美好和他對慢
生活的崇尚"。而且開篇對噴泉、綠藻的描寫也不細致。
故選Ao
7.本題考查學生鑒賞作品的文學形象的能力。
B."使他想做一個緩慢的不慌不忙的人"錯誤,根據原文"認識他的人稱呼
他"慢先生’"可知,慢先生很早就慢,看了《鶴譜》后,更堅定了慢的想
法,而不是才"想做一個緩慢的不慌不忙的人"。
故選Bo
8.本題考查學生分析文章重要情節的作用的能力。
24
"面對電子牢籠這種高科技新玩法,慢先生心里五味雜陳”,作者以慢先
生的“五味雜陳"來警示人們高科技在給人們帶來便利的同時,也可能摧
毀人們的生活。
機器取代動物園里的動物,但機器并不是真正的動物,人們正在逐步遠
離真正的生靈,人們正在逐漸失去靈性。
作者安排的這部分內容,看似閑筆,刪去好像也能讀得通,但刪去以后,
慢先生為何會選擇模仿鶴,為何會選擇慢節奏的生活,就失去了鋪墊和
交代。
9.本題考查學生對作品進行個性化閱讀和有創意的解讀的能力。
由"父親的所作所為不能妨礙孩子的學業和成長,他試圖調快肢體動作節
奏和語言表達速度,可是調整到最后,他的身體出了虛汗,心跳明顯紊
亂,眼神開始發虛,連續幾晚失眠"可知,慢先生崇尚慢生活,為了兒子
的成長不得已改變行為,體現了人生的無奈。
由"我能容忍你不賺錢,窮日子別人能過,我們也能過。我不理解你為什
么突然間變得怪里怪氣的,你這是做給誰看""等你慢夠了,我們再回來”
可知,在快節奏的社會里,人們感受生活快樂的能力正在喪失,所以,
慢先生的慢生活是怪異的,也是不被妻子理解和接受的。
25
"一切都太快了……還沒仔細感受就過去了……我做給自己看……”等可知,
文章如此結尾,表達了作者對社會的思考的同時,也體現了人生的困惑
和人在現實面前的無力感。
10.B11.①這首詩集中筆墨描寫白鷺的動作、神態、心理等,表現
它的孤獨與內心的渴望,這是粘。②詩人的用意卻并不在寫白鷺上,而
是以鷺喻己,表現自己的處境及對李侍郎提攜、舉薦的希望,這是脫。
③全詩句句寫鷺,又句句寫己,粘脫不露痕跡,可謂自如。
【分析】10.本題考查學生綜合賞析詩歌的能力。
B.錯在"盼望詩人到來"。結合全詩應是等待賞識的人到來。
故選Bo
11.本題考查學生鑒賞詩歌表現手法和藝術特色的能力。
全詩筆墨集中在寫白鷺上,"亭亭常獨立,川上時延頸。秋水寒白毛,夕
陽吊孤影","獨立""孤影",表現它的孤獨;"幽姿閑自媚,逸翩思一騁”,
自有美姿,渴望振翅長空一展風采,揭示了白鷺內心的渴望。這是粘的
手法。
詩人的用意卻并不在寫白鷺上,而是以鷺喻己,借白鷺的孤獨來表現自
己的處境,借白鷺的"延頸"以及尾聯如果有長風吹送,白鷺必能高飛遠
舉的假設表達對李侍郎提攜、舉薦的希望,這是這是脫的手法。
26
總之全詩句句寫鷺,可又讓讀者感覺句句在寫詩人自己,粘脫不露痕跡,
可謂自如。
12.DHN13.A14.C15.①您安定周王室卻殘殺周王的姻族,
民眾將依附哪里?我冒昧地向軍吏私下陳述,希望您仔細考慮!
②得到原卻失去信用,依靠什么役使人民呢?信用是人民生存的依托,
不可以失去。16.①善于納諫。
②守信于民。
③虛心學習。
【解析】12.本題考查學生文言文斷句的能力。
句意:晉君補周王失位之闕,來順從禮儀。陽人尚未習慣晉君之德,因
而未敢遵命。
"君補王闕"主謂賓完整,其后斷開;
"以順禮也”,句末"也”后斷開;
"陽人未狎君德”主謂賓齊全,"而"有承接之意,其前斷開。
綜上需要加句讀的三處為DHN。
27
13.本題考查學生對文言詞語中的一詞多義現象和了解并掌握常見的文
化常識的能力。
A."意思相同"有誤,"不如因善遇之"的"遇"字意思是"對待"。句意:不如
趁機好好對待他。
B.正確。"加之以師旅”句意:加上有軍隊來攻打它。
C.正確。”則劉病日篤"的"篤":病勢沉重。句意:可是祖母劉氏的病情卻
日漸嚴重。
D.正確。"庖丁釋刀對曰"的"釋":放下。句意:廚師放下刀回答說。
故選Ao
14.本題考查學生理解文章內容的能力。
C."兵敗撤退"錯誤,從原文"得原而失信,何以使人?夫信,民之所庇也,
不可失”來看,晉文公撤兵是為了守信,不是因為失敗。
故選Co
15.本題考查學生理解并翻譯文言文句子的能力。
①"殘",殘殺;"焉附",依附哪里;“敢",冒昧;"圖",考慮。
28
②"何以",賓語前置句,依靠什么,用什么;"使",役使,使喚,驅使,
支使;"庇",依托,寄托;"民之所庇也",判斷句。
16.本題考查學生篩選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
"用民"指善于用人,體現在以下一個方面:
從原文"乃求見,公辭焉以沐。謂謁者曰:‘沐則心覆,心覆則圖反,宜吾
不得見也。從者為羈繼之仆,居者為社稷之守,何必罪居者!國君而仇
匹夫,懼者眾矣。’謁者以告,公遽見之"來看,晉文公原來不想接見頭須,
后經謁者勸誡,他立即接見頭須。這說明他善于納諫;
從原文"文公伐原,令以三日之糧。三日而原不降,公令疏軍而去之""得
原而失信,何以使人?夫信,民之所庇也,不可失"可知,晉文公為了守
信而三天撤兵,看見其守信于民;
從原文"文公學讀書于臼季,三日,曰:’吾不能行也咫,聞則多矣’”來看,
晉文公虛心學習。
參考譯文:
材料一:
治理國家卻不存恤那些賢能的士人,那么國家會滅亡。見到賢德的人卻
不急于任用,那么他們就會怠慢君王。沒有比任用賢人更加急迫的事,
29
沒有賢士,就沒有人能和君王謀劃國家大事。怠慢賢人忘記賢士,卻能
讓他的國家生存的,是不曾有的。從前晉文公出逃避難卻最終成為諸侯
之長,齊桓公逃離國家而最終稱霸諸侯,越王勾踐遭遇吳王的羞辱,卻
最終成為威懾中原各國的賢能之君。這三個人能在天下功成名就,都是
因為他們的國家曾遭遇困境、個人能夠壓抑自己忍受極大恥辱的緣故。
最好的是從不失敗,其次是失敗后仍能有所成就,這就叫善于用人。
材料二:
晉文公流亡期間,宮中供役使小臣頭須是負責看守庫藏的人,沒有跟從
晉文公流亡。晉文公歸國即位,頭須于是來求見,文公以洗頭發為由推
辭不見。頭須對謁者說:“洗頭時心的位置就翻覆,心的位置翻覆那么
考慮事情也就倒過來了,我見不到君王是應該的啊。跟從流亡的人是為
君主奔走的卜役(羈韁:馬籠頭和韁繩。泛指牽引犬馬禽畜的繩索),留
在國內的人是為君王看守國家,何必怪罪留在國內的人!國君如果仇視
普通人,那么害怕的人可就多了。”謁者把頭須的話告訴文公,文公立
即接見頭須。陽人不服從文公,文公率兵包圍了陽地,將要殺掉陽人,
倉葛大叫道:“晉君補周王失位之闕,來順從禮儀。陽人尚未習慣晉君
之德,因而未敢遵命。您要殺陽人,這恐怕不合禮吧!陽人有夏、商的
后嗣遺典,有周王室的軍隊,樊仲這樣的守官,除了守官,其余的人都
是周王室的父兄甥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行政法學議題探討試題及答案
- 2025年VB考試模擬題與詳細試題及答案
- 法學概論考試形式介紹試題及答案
- 突破法學概論難題的試題及答案
- 2025超市供貨合同模板
- 信息處理技術員2025年試題及答案
- 前臺文員如何做好多任務處理計劃
- 二級VB考試分析報告試題及答案
- 行政法中的社會公平與效率的動態平衡試題及答案
- 郵員工考核評語
- 肩周炎的康復PPT通用課件
- GB/T 328.5-2007建筑防水卷材試驗方法第5部分:高分子防水卷材厚度、單位面積質量
- GB/T 15970.6-2007金屬和合金的腐蝕應力腐蝕試驗第6部分:恒載荷或恒位移下預裂紋試樣的制備和應用
- 案款收款賬戶確認書
- 9-馬工程《藝術學概論》課件-第九章(20190403)【已改格式】.課件電子教案
- 施工現場建筑垃圾處置專項方案
- 歡迎新同學幼兒園中小學開學第一課入學準備ppt
- (整理)柴油發電機的檢修
- 2021年肇慶市端州區華佗醫院醫護人員招聘筆試試題及答案解析
- JJG 694-2009 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計-(高清現行)
- DB23∕T 482-1998 主要樹種樹高級立木材積表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