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福建省中考歷史總復習知識點總結學案-七年級上冊第四單元三國兩晉南北朝時期-政權分立與民族交融_第1頁
2022年福建省中考歷史總復習知識點總結學案-七年級上冊第四單元三國兩晉南北朝時期-政權分立與民族交融_第2頁
2022年福建省中考歷史總復習知識點總結學案-七年級上冊第四單元三國兩晉南北朝時期-政權分立與民族交融_第3頁
2022年福建省中考歷史總復習知識點總結學案-七年級上冊第四單元三國兩晉南北朝時期-政權分立與民族交融_第4頁
全文預覽已結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第四單元三國兩晉南北朝時期:政權分立與民族交融考點一三國鼎立1.過程:(1)官渡之戰:200年,曹操以少勝多打敗袁紹,為以后統一北方奠定了基礎。(2)赤壁之戰:208年,孫劉聯軍以少勝多打敗曹操。對當時整個局勢有關鍵性的影響,為三國鼎立局面的形成奠定了基礎。2.形成:220年,曹丕廢掉漢獻帝,在洛陽稱帝,國號魏。221年,劉備在成都稱帝,國號漢,史稱蜀漢。229年,孫權在建業稱帝,吳國建立。三國鼎立的局面形成。考點二西晉的短暫統一和北方各族的內遷1.西晉的建立:266年,司馬炎自立為帝,改國號為晉,以洛陽為都,史稱西晉。2.統一:280年,西晉滅吳,統一了全國。3.八王之亂:晉惠帝時,為爭奪中央政權,手握重兵的八個封王,在洛陽一帶展開混戰。對社會造成巨大災害,人民飽受痛苦,西晉從此衰落。中原人口大量死亡,幸存者逃往南方,形成了我國古代歷史上第一次大規模的人口遷徙高潮。4.北方游牧民族的內遷:東漢、魏、晉時期,內遷少數民族有氐族、羌族、匈奴族、羯族和鮮卑族。考點三東晉南朝時期江南地區的開發1.東晉的興亡:316年,內遷的匈奴人滅掉西晉,317年司馬睿重建晉王朝,以建康為都城,史稱東晉。420年,東晉滅亡。2.南朝:420—589年,中國南方相繼出現宋、齊、梁、陳四個王朝,都在建康定都,歷史上統稱為“南朝”。3.江南地區的開發:(1)原因。①北方人的南遷,給江南地區輸送了大量的勞動力,帶來了中原先進的生產工具和生產技術。②江南地區自然條件優越,社會比較安定。③南下移民和南方當地民眾的共同努力。(2)表現。①農業:大量荒地被開墾,耕地面積增加,興修很多水利工程;農業生產技術有很大改進;實行農業多種經營。②手工業:快速進步,繅絲、織布、制瓷、冶鑄、造船、造紙、制鹽等有顯著發展。③商業交流和城市繁榮:建康是南朝時商業最為活躍的大都市。考點四北魏政治和北方民族大交融1.北魏孝文帝改革:(1)背景:4世紀后期,鮮卑族拓跋部建立北魏。439年,北魏統一北方;北方出現了民族交融的趨勢。(2)目的:為治理好廣大的北方地區,孝文帝立志用文治移風易俗。(3)措施:①遷都:494年遷都洛陽。②推行漢化措施:規定官員在朝廷中必須使用漢語,禁用鮮卑語;以漢服代替鮮卑服;改鮮卑姓為漢姓;鼓勵鮮卑貴族與漢人貴族聯姻等。(4)影響:促進了民族交融,也增強了北魏的實力。2.北方地區的民族交融:(1)表現:北朝后期,我國北方出現了各民族的大交融。經濟上密切交往,文化上的交流也日益頻繁。尤其是民族心理上,思想感情日益溝通,以往的“胡”“漢”觀念逐漸淡薄,民族之間的隔閡與偏見逐漸減少。(2)影響:北方地區民族的交往、交流與交融,為中華民族的發展注入了新的活力,進一步豐富了中華民族的物質文化和精神文化,并為隋唐時期多民族國家的繁榮與發展奠定了基礎。考點五魏晉南北朝的科技與文化類別人物朝代成就科技農學賈思勰南北朝撰寫的《齊民要術》,是我國現存最早的一部完整的農書。該書總結了農、林、牧、副、漁等方面的生產技術,強調農業生產要遵循自然規律等。這部農書對后世農學的發展有深遠的影響,在世界農學史上占有重要地位數學祖沖之①數學:祖沖之運用劉徽的方法,把圓周率精確到小數點后第七位數字,該成果領先世界近千年②歷法:創制出當時最先進的歷法《大明歷》文化藝術書法王羲之東晉當時人們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