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四五規劃和2035目標中能源電力內容_第1頁
十四五規劃和2035目標中能源電力內容_第2頁
十四五規劃和2035目標中能源電力內容_第3頁
十四五規劃和2035目標中能源電力內容_第4頁
十四五規劃和2035目標中能源電力內容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8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十四五規劃和2035目標中能源電力內容2021年3月13日凌晨2點31分,新華社公開了正式版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綱要》。第一篇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第三章主要目標第二節“十四五”時期經濟社會發展主要目標——生態文明建設實現新進步。國土空間開發保護格局得到優化,生產生活方式綠色轉型成效顯著,能源資源配置更加合理、利用效率大幅提高,單位國內生產總值能源消耗和二氧化碳排放分別降低13.5%、18%,主要污染物排放總量持續減少,森林覆蓋率提高到24.1%,生態環境持續改善,生態安全屏障更加牢固,城鄉人居環境明顯改善。專艇】“十四五”時期投疥社會發展立愛指標類利指標2020年2025年年均『期討屬性蛭濟堂展1.國內生產藕值(GDP)增氏(%)2.3保持在舍理區|、川.杵年-度視情抿M期期性工全局若動生一產率增長(%)2.5—躅JGDP增長蒯m王常住人11城鎮化率「%)60.6*65—陽期性創新驅動4.各社會研發緯賀投入港氏;%)——>7力爭投入強.度高于“十三時期實際前期性文年打入J1疝價li'i發明專利擁:ii(件)6312——償期性6,數字拜濟核心產北增加色占GDP比M(%)7.S10——預期忤民生福祉7.居-式人均同支配.收入增氏1%)2.1與GDP增匚站大14步預期忤乩城館湍筐失業方(%)5.2——<5.5預期性見芳渤年齡人11平均受數仃年限1年)108113=—妁束性10,每千人口擁有執業《助理)醫師數<人)上。3.2—?預期性工些本格忐保除挈保率(%)9195—預期性12M「AI&用有3歲以2嬰幼兒在:位數(T)I.S43——■■預則性13一人均領則壽命(歲)773*⑴倒町性綠色生態14.單位.GBP亞陶消耗降低")————口35〕約束性15,單位GDP一館化娛小放降吐(%)———:18J妁束性E6,地級裊以上城市空氣晚歌優良天數席率(%)S7S7.5——用束性1工地衣水達到成時于川?婚水體比例(W)K3.4K5約束i"=一森林糧出■率(%)23.2*Ml—約束也安全保躥疆趣函含生產能翦(億噸)—>rs5——約束忤之0.能睥綜價生產他力1億噸標游煤)——>4(i——赳j束愷:注:①口內為5年累計數4②帶*的為2。1◎年數據,③能源綜衿生產能力指理炭、石油、天然氣、出化石能源生產晚力之和.為202。年地緞及以k蚓曄、:與他情供應天數出率利地表水達到送好?尸Ill類水體比例指標位愛?新冠幃愛疫情蹲因般影響,明顯高于正常印借,⑤須加年余員筲切生產率夠女25%為預即數.第三篇加快發展現代產業體系鞏固壯大實體經濟根基第八章深入實施制造強國戰略第二節提升產業鏈供應鏈現代化水平立足產業規模優勢、配套優勢和部分領域先發優勢,鞏固提升高鐵、電力裝備、新能源、船舶等領域全產業鏈競爭力,從符合未來產業變革方向的整機產品入手打造戰略性全局性產業鏈。第三節推動制造業優化升級培育先進制造業集群,推動集成電路、航空航天、船舶與海洋工程裝備、機器人、先進軌道交通裝備、先進電力裝備、工程機械、高端數控機床、醫藥及醫療設備等產業創新發展。第四節實施制造業降本減負行動允許制造業企業全部參與電力市場化交易,規范和降低港口航運、公路鐵路運輸等物流收費,全面清理規范涉企收費。專整4制造業穩心競爭力提升。1高端新材料灘動高端稀土功能村料、高品質特殊鉀林、高性能合金、高溫合金、高ft稀有金屬材料、高性能陶疊、電子玻璃等先進金屬和無機非金屬耕狎取得突破,加強瞬纖脩、芳綸等詼性他奸雅展共更合材料,生物基和生甥醫同校神明發校用,加快選金屬藏乙烯等而性能樹鹿和集成電路用光弱膠等電子高姐材料?犍技術突破n 02重大技術裝標推進CR黠口疝速度等級中國標狀功率絹、諳系比中題標準地鐵列車、而撼機床裝密、免費工程機械、核電機蛆關帝部件、郎輪、大遛LNG解題和深海油與生產平臺等研發電.用.推動 大型客機赤壺運營郛ARJ3I支就客機系列化發展』 03智能制造均仙器人技術空點研賽分散式控制系統、可策桎耀輯控制器、的據辣爽和說就監控系統等工業控制凌器,突破先叫控制涔、高精度伺服驅動系雁、高程能域建器等劈,機器人共上歧術。發展增材制造口 I04岐空發動機及燃氣輪機加快先進航空發動機關鍵材料等技術樂發敕注.推遞民用.大涵道比漏萌發動機CJIM0產品班制,突虢寬體客機發動機關域技術,實現先轉民用滿軸發,機產也化口建里上海重型邀星輪物式承電站y I■05北平產業化應冏突破遮信導航一薄化強合等技術,建諛北斗應用產業創新平臺,在遹信、金黠、能源.民航等行也開展典型示慈.推動北斗在空翼導蚯、智施手機.穿冀談備等消費瓠域市場化規模化肥用。 06新能源汽車和若能(網艇)汽埠英磁新施源汽車商安全動力電漁”高效驅動電機、新性能行力妥統等關鍵技術.加快研發督能C網聯)汽車蓄礎技術乎合及軟硬件柔統、線控底就和智能終揣笨弟鍵部件, I07高病醫療親齊和創新藥突轅腔跳手術機罌人、體外膜的氧合機羊核心技術,研制高端影像.放射治療等大型醫疔謾群及關虢零趣作發展㈱起描器、全浮器血管史架等植入介入產品.推動康復輔勵器具提旗升斑,稀度重大傳鎏性疾病所騎疫苗,開發治療惡性腫編、心肺血喈等疾病轉敕藥口加強中醫藥關鍵技術轅備砰發二_OS農業機虢裝備開發得熊型大耳力施挖機、精量[免耕)播種機、噴桿費算機、哥溝通把機、高效聯合收割機、果裴采收機、甘薄收獲機、果捕機等先進適.用農業機裱.發靛丘陵山區或業生產班效專用農機.推動先進藤洎加工裝備研發和產也化,冊發綠色智能養殂貨喂、環控、采集、泉污利用等裝備。鼾發迪林和他,機[慮蓑密* 第九章發展壯大戰略性新興產業著眼于搶占未來產業發展先機,培育先導性和支柱性產業,推動戰略性新興產業融合化、集群化、生態化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增加值占GDP比重超過17%。第一節構筑產業體系新支柱聚焦新一代信息技術、生物技術、新能源、新材料、高端裝備、新能源汽車、綠色環保以及航空航天、海洋裝備等戰略性新興產業,加快關鍵核心技術創新應用,增強要素保障能力,培育壯大產業發展新動能。推動生物技術和信息技術融合創新,加快發展生物醫藥、生物育種、生物材料、生物能源等產業,做大做強生物經濟。深化北斗系統推廣應用,推動北斗產業高質量發展。深入推進國家戰略性新興產業集群發展工程,健全產業集群組織管理和專業化推進機制,建設創新和公共服務綜合體,構建一批各具特色、優勢互補、結構合理的戰略性新興產業增長引擎。鼓勵技術創新和企業兼并重組,防止低水平重復建設。發揮產業投資基金引導作用,加大融資擔保和風險補償力度。第二節前瞻謀劃未來產業在類腦智能、量子信息、基因技術、未來網絡、深海空天開發、氫能與儲能等前沿科技和產業變革領域,組織實施未來產業孵化與加速計劃,謀劃布局一批未來產業。在科教資源優勢突出、產業基礎雄厚的地區,布局一批國家未來產業技術研究院,加強前沿技術多路徑探索、交叉融合和顛覆性技術供給。實施產業跨界融合示范工程,打造未來技術應用場景,加速形成若干未來產業。第十一章建設現代化基礎設施體系統籌推進傳統基礎設施和新型基礎設施建設,打造系統完備、高效實用、智能綠色、安全可靠的現代化基礎設施體系。第一節加快建設新型基礎設施圍繞強化數字轉型、智能升級、融合創新支撐,布局建設信息基礎設施、融合基礎設施、創新基礎設施等新型基礎設施。建設高速泛在、天地一體、集成互聯、安全高效的信息基礎設施,增強數據感知、傳輸、存儲和運算能力。加快5G網絡規模化部署,用戶普及率提高到56%,推廣升級千兆光纖網絡。前瞻布局6G網絡技術儲備。擴容骨干網互聯節點,新設一批國際通信出入口,全面推進互聯網協議第六版(IPv6)商用部署。實施中西部地區中小城市基礎網絡完善工程。推動物聯網全面發展,打造支持固移融合、寬窄結合的物聯接入能力。加快構建全國一體化大數據中心體系,強化算力統籌智能調度,建設若干國家樞紐節點和大數據中心集群,建設E級和10E級超級計算中心。積極穩妥發展工業互聯網和車聯網。打造全球覆蓋、高效運行的通信、導航、遙感空間基礎設施體系,建設商業航天發射場。加快交通、能源、市政等傳統基礎設施數字化改造,加強泛在感知、終端聯網、智能調度體系建設。發揮市場主導作用,打通多元化投資渠道,構建新型基礎設施標準體系。第三節構建現代能源體系推進能源革命,建設清潔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體系,提高能源供給保障能力。加快發展非化石能源,堅持集中式和分布式并舉,大力提升風電、光伏發電規模,加快發展東中部分布式能源,有序發展海上風電,加快西南水電基地建設,安全穩妥推動沿海核電建設,建設一批多能互補的清潔能源基地,非化石能源占能源消費總量比重提高到20%左右。推動煤炭生產向資源富集地區集中,合理控制煤電建設規模和發展節奏,推進以電代煤。有序放開油氣勘探開發市場準入,加快深海、深層和非常規油氣資源利用,推動油氣增儲上產。因地制宜開發利用地熱能。提高特高壓輸電通道利用率。加快電網基礎設施智能化改造和智能微電網建設,提高電力系統互補互濟和智能調節能力,加強源網荷儲銜接,提升清潔能源消納和存儲能力,提升向邊遠地區輸配電能力,推進煤電靈活性改造,加快抽水蓄能電站建設和新型儲能技術規模化應用。完善煤炭跨區域運輸通道和集疏運體系,加快建設天然氣主干管道,完善油氣互聯互通網絡。專欄6現代能獨體系建設工程01大型清潔能源基地建設雅魯藏布江下游水電基地,建設金沙江上下游、雅若江流域、黃河上游和幾字灣,訶西走廊、新疆,冀北,松遼等清潔能凝基地,建設廣東、福建,浙江,江蘇、山東等海上風電差地0 02沿海核電建成華龍一號、國和一號、高溫氣冷堆示范工程,積極有序推進沿海三代核電建設口推動模塊式小型堆,60萬千瓦級商用高溫氣冷堆、海.匕浮動式核動力平臺等先進堆型示范」建設核電站中低放廢物處置場,建設乏燃料后處理廠「開展山東海陽等核能粽合利用示范.核苴運行裝機容量達到7000萬千瓦一 03電力外送通道建設白鶴灘至華東、金沙江上游外送等特高壓輸電通道,實施閩卑聯網、川渝身高壓交流工程,研究論證隴東至山東、哈密至竄慶等特高壓輸電通遒口04電力系統調節建設桐城、磐安、泰安二期、渾源,莊河,安化、貴汨、南寧等抽水蓄能電站,實施電化學、壓縮空氣、飛輪等儲能示范項目口開展黃河承級電站大型儲能項目研究口 05油氣儲運能力新建中俄東線境內段、川氣東送二線等油氣管道口建設石油儲備重大工程口加快中原文23、與河儲氣庫群等地下儲氣庫建設,圖1十四五”大型清潔能源基地布局示意圖第十四章加快培育完整內需體系第二節拓展投資空間面向服務國家重大戰略,實施川藏鐵路、西部陸海新通道、國家水網、雅魯藏布江下游水電開發、星際探測、北斗產業化等重大工程,推進重大科研設施、重大生態系統保護修復、公共衛生應急保障、重大引調水、防洪減災、送電輸氣、沿邊沿江沿海交通等一批強基礎、增功能、利長遠的重大項目建設。第五篇加快數字化發展建設數字中國第十五章打造數字經濟新優勢第二節加快推動數字產業化培育壯大人工智能、大數據、區塊鏈、云計算、網絡安全等新興數字產業,提升通信設備、核心電子元器件、關鍵軟件等產業水平。構建基于5G的應用場景和產業生態,在智能交通、智慧物流、智慧能源、智慧醫療等重點領域開展試點示范。鼓勵企業開放搜索、電商、社交等數據,發展第三方大數據服務產業。促進共享經濟、平臺經濟健康發展。專槎g數字化應用場景01智能交通發展自動駕駛和車路協同的出行服務片推廣公路智能管理、交通信號聯動,公交優先遒行控制」建設智能鐵路、智慧國航■,期就港己■,敵字航道,智慧停車樂02智慈能iff掂動娓礦、油氣田、電廠等智能化升皴.開展用能信息廣泛采集、能效在線分析,實現源網荷精互動,多能協同互補、用能需求智能避按:。3智能制造促進i殳備聯網.生產環節數字化連接和供應鏈協同響應,推迸生產數據貫通化、制造柔性化、產品個性化、管理智能化。04智慈農業及水軻般廣大田作物精準播種、精準盛肥施藥.精準收獲,推動世施因藝、畜禽水產養殖智能化應用口構建智鑒水利侔系.以流域為單元提升木話潰報和智能謝度能力口05相然教育推動社會化商質意在緞理福密源弟入公共教學體系,推進優質教育資源在線鞫射宋楠和邊遠幽區薄弱學校.發展場景式.、體段咒學習和智能化教育管理評價。 06樗意醫笄完善電子健廉檔案和病歷、電子處方等數據庫,加快醫療衛生機構數據共享。推廣遠程醫療,推進醫學影便輔助判讀、牖床輔助珍斷等應用。運用大數據提升時醫疔機構和醫療行為的監管能力。 07智慈文旅推動量區-博物僚等發展線上數字化體驗產品.建設景區黃期設施加大數據平臺T愛展沉浸式體驗、虛擬煨廳、高清直播等新型文旅服務。0S智慧社區推動政務屐泰平臺、社區感知設施和家娓終端暇通,發展智能預警、應急救援救護和揩戢養老等社區惠民服辦,建立無人物流配送體系小 09智慈家居應用感施控制■,語音控制、遠程控制等技術手段,發展得觸家電.智能照明、智能安防驗控,智能音鼾、新型穿戴設備、服擰機器人等g10智建政務推進政務腰務1網通辦,推廣應用電子證照、電子合同、電子簽章.電子發票、電子檔案,錠全政務服芬“好差評”評價體系口第六篇全面深化改革構建高水平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第二十章建設高標準市場體系第三節強化競爭政策基礎地位推進能源、鐵路、電信、公用事業等行業競爭性環節市場化改革,放開競爭性業務準入,進一步引入市場競爭機制,加強對自然壟斷業務的監管。第八篇完善新型城鎮化戰略提升城鎮化發展質量第二十九章全面提升城市品質第二節推進新型城市建設順應城市發展新理念新趨勢,開展城市現代化試點示范,建設宜居、創新、智慧、綠色、人文、韌性城市。提升城市智慧化水平,推行城市樓宇、公共空間、地下管網等“一張圖”數字化管理和城市運行一網統管。科學規劃布局城市綠環綠廊綠楔綠道,推進生態修復和功能完善工程,優先發展城市公共交通,建設自行車道、步行道等慢行網絡,發展智能建造,推廣綠色建材、裝配式建筑和鋼結構住宅,建設低碳城市。第十一篇推動綠色發展促進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第三十八章持續改善環境質量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建立健全環境治理體系,推進精準、科學、依法、系統治污,協同推進減污降碳,不斷改善空氣、水環境質量,有效管控土壤污染風險。第一節深入開展污染防治行動堅持源頭防治、綜合施策,強化多污染物協同控制和區域協同治理。加強城市大氣質量達標管理,推進細顆粒物(PM2.5)和臭氧(03)協同控制,地級及以上城市PM2.5濃度下降10%,有效遏制03濃度增長趨勢,基本消除重污染天氣。持續改善京津冀及周邊地區、汾渭平原、長三角地區空氣質量,因地制宜推動北方地區清潔取暖、工業窯爐治理、非電行業超低排放改造,加快揮發性有機物排放綜合整治,氮氧化物和揮發性有機物排放總量分別下降10%以上。完善水污染防治流域協同機制,加強重點流域、重點湖泊、城市水體和近岸海域綜合治理,推進美麗河湖保護與建設,化學需氧量和氨氮排放總量分別下降8%,基本消除劣V類國控斷面和城市黑臭水體。開展城市飲用水水源地規范化建設,推進重點流域重污染企業搬遷改造。推進受污染耕地和建設用地管控修復,實施水土環境風險協同防控。加強塑料污染全鏈條防治。加強環境噪聲污染治理。重視新污染物治理。第二節全面提升環境基礎設施水平構建集污水、垃圾、固廢、危廢、醫廢處理處置設施和監測監管能力于一體的環境基礎設施體系,形成由城市向建制鎮和鄉村延伸覆蓋的環境基礎設施網絡。推進城鎮污水管網全覆蓋,開展污水處理差別化精準提標,推廣污泥集中焚燒無害化處理,城市污泥無害化處置率達到90%,地級及以上缺水城市污水資源化利用率超過25%。建設分類投放、分類收集、分類運輸、分類處理的生活垃圾處理系統。以主要產業基地為重點布局危險廢棄物集中利用處置設施。加快建設地級及以上城市醫療廢棄物集中處理設施,健全縣域醫療廢棄物收集轉運處置體系。第三節嚴密防控環境風險建立健全重點風險源評估預警和應急處置機制。全面整治固體廢物非法堆存,提升危險廢棄物監管和風險防范能力。強化重點區域、重點行業重金屬污染監控預警。健全有毒有害化學物質環境風險管理體制,完成重點地區危險化學品生產企業搬遷改造。嚴格核與輻射安全監管,推進放射性污染防治。建立生態環境突發事件后評估機制和公眾健康影響評估制度。在高風險領域推行環境污染強制責任保險。第四節積極應對氣候變化落實2030年應對氣候變化國家自主貢獻目標,制定2030年前碳排放達峰行動方案。完善能源消費總量和強度雙控制度,重點控制化石能源消費。實施以碳強度控制為主、碳排放總量控制為輔的制度,支持有條件的地方和重點行業、重點企業率先達到碳排放峰值。推動能源清潔低碳安全高效利用,深入推進工業、建筑、交通等領域低碳轉型。加大甲烷、氫氟碳化物、全氟化碳等其他溫室氣體控制力度。提升生態系統碳匯能力。錨定努力爭取2060年前實現碳中和,采取更加有力的政策和措施。加強全球氣候變暖對我國承受力脆弱地區影響的觀測和評估,提升城鄉建設、農業生產、基礎設施適應氣候變化能力。加強青藏高原綜合科學考察研究。堅持公平、共同但有區別的責任及各自能力原則,建設性參與和引領應對氣候變化國際合作,推動落實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及其巴黎協定,積極開展氣候變化南南合作。第五節健全現代環境治理體系建立地上地下、陸海統籌的生態環境治理制度。全面實行排污許可制,實現所有固定污染源排污許可證核發,推動工業污染源限期達標排放,推進排污權、用能權、用水權、碳排放權市場化交易。完善環境保護、節能減排約束性指標管理。完善河湖管理保護機制,強化河長制、湖長制。加強領導干部自然資源資產離任審計。完善中央生態環境保護督察制度。完善省以下生態環境機構監測監察執法垂直管理制度,推進生態環境保護綜合執法改革,完善生態環境公益訴訟制度。加大環保信息公開力度,加強企業環境治理責任制度建設,完善公眾監督和舉報反饋機制,引導社會組織和公眾共同參與環境治理。(注:PM2.5為PM右下角加2.5,O3為。右下角加3)第三十九章加快發展方式綠色轉型堅持生態優先、綠色發展,推進資源總量管理、科學配置、全面節約、循環利用,協同推進經濟高質量發展和生態環境高水平保護。第一節全面提高資源利用效率堅持節能優先方針,深化工業、建筑、交通等領域和公共機構節能,推動5G、大數據中心等新興領域能效提升,強化重點用能單位節能管理,實施能量系統優化、節能技術改造等重點工程,加快能耗限額、產品設備能效強制性國家標準制修訂。實施國家節水行動,建立水資源剛性約束制度,強化農業節水增效、工業節水減排和城鎮節水降損,鼓勵再生水利用,單位GDP用水量下降16%左右。加強土地節約集約利用,加大批而未供和閑置土地處置力度,盤活城鎮低效用地,支持工礦廢棄土地恢復利用,完善土地復合利用、立體開發支持政策,新增建設用地規模控制在2950萬畝以內,推動單位GDP建設用地使用面積穩步下降。提高礦產資源開發保護水平,發展綠色礦業,建設綠色礦山。第二節構建資源循環利用體系全面推行循環經濟理念,構建多層次資源高效循環利用體系。深入推進園區循環化改造,補齊和延伸產業鏈,推進能源資源梯級利用、廢物循環利用和污染物集中處置。加強大宗固體廢棄物綜合利用,規范發展再制造產業。加快發展種養有機結合的循環農業。加強廢舊物品回收設施規劃建設,完善城市廢舊物品回收分揀體系。推行生產企業“逆向回收”等模式,建立健全線上線下融合、流向可控的資源回收體系。拓展生產者責任延伸制度覆蓋范圍。推進快遞包裝減量化、標準化、循環化。第三節大力發展綠色經濟堅決遏制高耗能、高排放項目盲目發展,推動綠色轉型實現積極發展。壯大節能環保、清潔生產、清潔能源、生態環境、基礎設施綠色升級、綠色服務等產業,推廣合同能源管理、合同節水管理、環境污染第三方治理等服務模式。推動煤炭等化石能源清潔高效利用,推進鋼鐵、石化、建材等行業綠色化改造,加快大宗貨物和中長途貨物運輸“公轉鐵”、“公轉水”。推動城市公交和物流配送車輛電動化。構建市場導向的綠色技術創新體系,實施綠色技術創新攻關行動,開展重點行業和重點產品資源效率對標提升行動。建立統一的綠色產品標準、認證、標識體系,完善節能家電、高效照明產品、節水器具推廣機制。深入開展綠色生活創建行動。第四節構建綠色發展政策體系強化綠色發展的法律和政策保障。實施有利于節能環保和資源綜合利用的稅收政策。大力發展綠色金融。健全自然資源有償使用制度,創新完善自然資源、污水垃圾處理、用水用能等領域價格形成機制。推進固定資產投資項目節能審查、節能監察、重點用能單位管理制度改革。完善能效、水效“領跑者”制度。強化高耗水行業用水定額管理。深化生態文明試驗區建設。深入推進山西國家資源型經濟轉型綜合配套改革試驗區建設和能源革命綜合改革試點。專欄15環境保書和資源節的工程01大氣污r染物減排實施85億噸水泥熟料、4.6億地焦化產能和4000臺左右有色行業爐窯清治電產改造,完成5J億噸鋼鐵產能趣抵排放政造.開展石化、化工,涂裝、醫藥、包裝印屁等理點行業揮發性有機物治理改造,推進大氣浮染防治垂點區域微操清零口02水污染防治和水生態修復鞏固地級及以上城市黑貿水體治理成效,推進363個縣級城市建成區1500段事臭水體綜合治理,加強大尚.巢湖、滇池、丹江口水庫、洱海、白洋淀、察陽湖、洞庭湖、杳干湖、鳥梁素海等重點湖庫污染防治和生態修耍,實施永定河、木蘭溪等綜合治理.加快華北地區及其他重點區域地下水超梟琮合治理和黃河河口綜合治理口03土壤污染防治與安全利用在土康污染面積我人的1。0個縣推選農用輸安全利用示范,以化工、有色金屬行業為重點.實施100個土壤。染源頭管控項目。 04城鎮污水垃圾處理設施新潮河改淮污水收集管區8萬公里,新增污水處理能力2000萬立方米/日。加快坦圾裝燒設施建設,城市生活垃圾日清運量超過300噸地區實現原生垃圾零攫埋,開心小型生隹垃圾費燒設施建整試點<05醫廢危廢處置和國廢綜合利用補齊醫療康棄物處置設施短楨,建設國家和6個區域性危廢風陛防控技術中心.2O今區域性特殊危廢集中數置中心、以尾礦和共伴生礦,煤軒石、粉煤板、瞪筑垃圾等為重點,開燧KX)個大宗因詼廢棄物綜合利用示范。06資源節的利用實施重大節能低硬技術產業化示范工程,升展近零能超建筑、近零碳排放、碳捕集利用與封存(CCUS)等重大項目示范口開展60個大中城市廢舊物資鐲環利用體系建設『第十五篇統籌發展和安全建設更高水平的平安中國第五十三章強化國家經濟安全保障強化經濟安全風險預警、防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