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音樂 人音版《音樂鑒賞》家國情懷的民族樂派(單元教學設計)_第1頁
高中音樂 人音版《音樂鑒賞》家國情懷的民族樂派(單元教學設計)_第2頁
高中音樂 人音版《音樂鑒賞》家國情懷的民族樂派(單元教學設計)_第3頁
高中音樂 人音版《音樂鑒賞》家國情懷的民族樂派(單元教學設計)_第4頁
高中音樂 人音版《音樂鑒賞》家國情懷的民族樂派(單元教學設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32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音樂鑒賞》(人民音樂出版社普通高中教科書下篇)第十五單元

家國情懷的民族樂派

單元教學設計

第一部分單元設計

一、單元教學目標

(一)審美感知:聆聽幾首浪漫樂派的音樂作品(《捷克的原野和森林》、《芬

蘭頌》、《荒山之夜》、《卡瑪琳斯卡亞》),從旋律、和聲、織體、調式、配器等方

面感受、體驗作品的音樂情緒,初步感受民族樂派的藝術特點。

(二)藝術表現:通過演唱、哼唱幾部音樂作品中的主題旋律或樂段,嘗試

聯(lián)想音樂場景和故事情節(jié),進一步體驗與感知民族樂派的風格特征和藝術表現力。

(三)文化理解:通過學習和聆聽,理解每一位作曲家的生平及所處時代的

環(huán)境,理解音樂與作曲家創(chuàng)作意圖之間的關系,體會民族樂派藝術創(chuàng)作的內涵。

二、單元教學框架

—?斯美塔那―?《捷克的原野和森林》

—西貝柳斯—?《芬蘭頌》

“交響詩”

—*格林卡《卡瑪琳斯卡亞》

—穆索爾斯基—?《荒山之夜》

三、單元學習活動

本單元教學中,可以設計如下問題鏈:

1、斯美塔那、西貝柳斯、格林卡、穆索爾斯基這四位民族樂派作曲家各自

突出的成就是什么?

2、斯美塔那為什么被稱為捷克民族樂派的創(chuàng)始人?交響詩的概念是什么?

為什么說西貝柳斯為芬蘭音樂開拓了一個新的時代?格林卡為什么被稱為“俄羅

斯民族樂派之父"?作為“強力集團”中最重要的作曲家,穆索爾斯基為什么是

俄羅斯近代音樂現實主義的奠基人?

3、這四位作曲家分別表現出民族樂派的哪些特點?他們的音樂怎樣凸顯家

國情懷?

四、單元教學重點與難點

重點:通過聆聽和學習,感受民族樂派音樂作品的風格特點和藝術表現力。

難點:嘗試比較民族樂派音樂與浪漫主義音樂在文化追求上的不同。

五、教材分析

第三十節(jié)《斯美塔那與西貝柳斯》

斯美塔那創(chuàng)作交響詩《我的祖國》。作品創(chuàng)作于1874—1879年間,在音樂史

上有著很高的地位,歷來被認為是捷克民族交響音樂的起點。作品中充滿了愛國

的熱情,樂曲結構宏偉絢麗,音樂形象富有詩意。由六首獨立的交響詩構成:《維

謝格拉德》、《沃爾塔瓦河》、《沙爾卡》、《捷克的原野和森林》、《塔波爾》和《勃

蘭尼克》。第四首交響詩《捷克的原野和森林》,是作曲家對捷克美麗山河的贊頌,

表現了對家鄉(xiāng)和祖國的熱愛和贊美。

《芬蘭頌》是西貝柳斯的代表性作品,創(chuàng)作于1899年。樂曲由銅管群在低

音區(qū)的怒吼開始,以AndanteSOStenUto的速度,奠定的全曲不屈、戰(zhàn)斗的基調。

隨后以木管模仿管風琴,弦樂則作出莊嚴的應答,表現了芬蘭民族抗擊外侮,爭

取解放的決心。小號以一個固定的同音反復節(jié)奏型,向民眾發(fā)起了號召,民族的

情緒更趨濃烈。最后《芬蘭頌》的曲調奏起,在小號的召喚下,全曲在贊歌聲中

結束。《芬蘭頌》的旋律是被限定在一個相當窄的范圍內,相同旋律的反復出

現以及持續(xù)低音的運用使得這首樂曲更加感人肺腑、深入人心,甚至能夠打動全

人類。整個樂曲由若干個性格突出的主題動機及其展開構成。音樂一開始的銅管

合奏有力地呈現出主題,粗獷、強烈而沉重,被稱為“苦難的動機”,表達出一

種受禁錮的人民所蘊藏的反抗力量和對自由的強烈渴望。

第三十一節(jié)《格林卡與穆索爾斯基》

《卡瑪林斯卡亞幻想曲》作于1848年,是一部俄羅斯化的交響樂作品。作

曲家采用了兩首俄羅斯民歌作主題,寫成了一部民族風格濃郁的雙主題變奏

曲。兩個主題在性格、體裁、結構、調式等各個方面都不同,但通過二者的交

替對比和變奏,通過威嚴莊重、活潑歡快等不同情緒的變化,勾畫出一幅生動

的俄羅斯民間生活風俗畫。樂曲以俄羅斯民歌《從山上,高高的山上》和舞曲

《卡瑪林斯卡亞》為素材創(chuàng)作而成。該曲被視為俄國管弦樂創(chuàng)作的奠基之作。

《荒山之夜》是俄國作曲家穆索爾斯基的代表作之一,作于1867年。其構

思出自俄國作家果戈理的小說《圣約翰之夜》中對巫婆安息日的描寫。這是在19

世紀歐洲民族樂派興起后,俄國民族樂派利用本民族民間音樂、傳說等素材勾勒

出的一部杰出的交響音畫。《荒山之夜》是交響音畫作品中非常具有代表性的作

品,各種樂器色彩鮮明,在作品中我們可以明顯感受到配器所帶來的不同音色對

比,是一部長演不衰的經典之作。

六、學情分析

按照人音版《音樂鑒賞》章節(jié)排列順序來看,截止到本單元,學生們應該通

過前兩個單元(十三、十四單元)的學習和聆聽,已經初步了解或掌握了浪漫主

義音樂時期和古典音樂時期的音樂風格和藝術表現手法。通過聆聽莫扎特和貝多

芬、肖邦、柏遼茲的音樂作品,感受到古典主義音樂和浪漫主義音樂的風格和魅

力,并能夠在對比中,進一步感受到浪漫主義音樂和古典音樂之間的聯(lián)系與區(qū)別,

而這些知識的學習和積累,都為本單元,即民族樂派的學習和掌握提供了極有利

的條件,讓學生能夠在了解了古典主義和浪漫主義風格之后,更好地對比感受到

民族樂派音樂的特點。

七、教學策略:

(一)引導學生仔細聆聽音樂作品,聆聽過程中特別關注:

1、作品的旋律、調式及和聲色彩、音色、配器、伴奏及音樂情緒。

2、引導學生根據音樂特點聯(lián)想或想象音樂形象。

3、作品蘊含的深層次內容。

(二)哼唱或演唱主題旋律或片段,熟悉音樂主題,提高對主題的辨識度。

(三)鼓勵學生進行即興表演,重在參與、體驗和表現,而不對其表演提出過高

要求,保留學生積極性和自信心。

(四)在每節(jié)課學習的基礎上,適當拓展、延伸與其相關的音樂知識。

(五)在以上教法和學法的基礎上,靈活運用講授法、提問法、演示法、談論法、

啟發(fā)法等教學方法,同時,運用多媒體、微課、課件等現代教學手段完成每一節(jié)

音樂課。

(單課題+大單元的任務單、課后練習(評價))

(四個層次:初識、感受、體會、理解)

(單課題之間的聯(lián)系,形式可多樣)

(民族樂派特點側重點,總結共同藝術風格)

(每部作品主題不需要都全部剖析)

2022年安徽省高中音樂

新教材優(yōu)質課評選

普通高中教科書?音樂?音樂鑒賞

(人民音樂出版社)

第十五單元家國情懷的民族樂派

第三十節(jié)捷克的原野和森林

執(zhí)教者:丁智勇

單位:安徽省無為中學

時間:2022年11月

教材分析:

交響詩《捷克的原野和森林》選自民族樂派作曲家斯美塔那的交響詩套曲《我

的祖國》的第四樂章,它是斯美塔那在1875年夏天從布拉格來到東北部山區(qū)他

女兒家時創(chuàng)作的。每天同大自然接觸,喚醒了他早日的愿望——運用歌曲和舞曲

以構思反映捷克人民生活的交響詩。

《捷克的原野和森林》由引子和三個主題材料發(fā)展而成。引子是廣闊而莊嚴

的,表現了捷克陽光燦爛、廣袤無垠的原野景象;第一主題是五個聲部的賦格,

旋律輕盈美妙,表現了樹葉沙沙作響的場景;第二主題是廣闊的、深情的,先由

圓號奏出,接著由木管和銅管在不同調上演奏,描繪了廣闊的森林美景;主題三

是具有捷克民族特性的波爾卡舞曲,描繪了民族節(jié)日舞會的場景。全曲蘊涵著作

者對祖國山河的贊美之情。

學情分析:

經過一學期音樂課的學習,大部分學生已經適應了鑒賞音樂的一般程序和方

法,積累了音樂流派、音樂類型等方面的知識,特別是在前三個單元基礎上,以

對巴洛克、古典、浪漫樂派的作曲家的生平及其作品有了初步的了解。但他們對

民族樂派還很陌生,對民族樂派的風格特征并不太了解,所以本課側重于引導學

生感受、體驗民族樂派的風格特征,拓展學生視野。通過對民族樂派的學習,激

發(fā)學生對音樂的喜愛和探索熱情,提高鑒賞能力和表現能力。

教學目標:

一、審美感知:聆聽《捷克的原野和森林》,感受、體驗民族樂派的風格特

征;熟悉《捷克的原野和森林》的主要音樂主題;了解作曲家斯美塔那。

二、藝術表現:通過有表情的哼唱主題二,跟著主題三的音樂節(jié)奏學跳簡單

的波爾卡舞步,感受音樂,進一步體驗民族樂派的風格特點。

三、文化理解:了解交響詩《捷克的原野和森林》的創(chuàng)作背景及文化內涵,初

步感知民族樂派的概況以及產生的歷史、文化背景。

教學重點:

賞析《捷克的原野和森林》,感受旋律、節(jié)奏、創(chuàng)作手法等音樂要素特征,

主動參與演唱、舞蹈等音樂實踐活動,體驗民族樂派的風格特征。

教學難點:

通過音樂要素的分析,去感受理解民族樂派音樂作品的風格特征。

教學用具:

多媒體課件、鋼琴

課時安排:

一課時

教學對象:

高中一年級

教學過程:

教學教師活動學生活動設計意圖

環(huán)節(jié)

課前播放主題二音樂片段在音樂聲中營造音樂氛圍,自然

就座帶入教學情境

準備

1.組織教學,師生問好。朗誦、聆聽、1.通過朗誦總譜前

2.請學生朗誦總譜前的一段話,思考、回答的一段話,在激起興

導并播放兩段不同風格的音樂。趣的同時,為后面欣

設問:哪段音樂更合適?賞樂曲做鋪墊。

入為什么?2.浪漫樂派和民族

3.引入本節(jié)課內容。樂派的兩段音樂對

比自然引入本節(jié)課。

一.賞析《捷克的原野和森林》

(一)賞析片段一(主題二)

1.播放片段一(主題二)欣賞、思考、

.通過欣賞同學、老

思考:音樂是怎樣的?回答1

新(從速度、情緒上分析)學唱師的演奏、演唱,激

2.教師彈唱發(fā)學習興趣。

3.帶領學生學唱片段一、分析片2.循序漸進的引導

段一的旋律。學生分析主題二的

4.播放片段一聆聽、思考、音樂,了解表現的場

景和表達的情感,提

思考:主奏樂器是什么?回答

表達了怎樣的情感?高演唱能力和鑒賞

5.播放片段一變奏視頻,思考:欣賞、思考、能力。

出現了幾次變奏?回答3了解民族樂派作曲

情緒上都一樣嗎?家風格特點之一:注

小結:重表達強烈的愛國

6.聆聽

作曲家注重表達強烈的愛國心心和民族自豪感。

和民族自豪感。

4.鞏固音樂主題,加

7.引導學生深情演唱片段一。深情演唱深理解_____________

(二)欣賞片段二(主題一)

1.教師彈奏片段二1.通過比較加深理

思考:與片段一有什么不同?讓聆聽、思考、解,發(fā)揮學生主動

你聯(lián)想到怎樣的場景?性。

2.復彈片段二回答2.通過想象、聯(lián)想及

3.播放音樂片段音樂要素的分析,理

思考:片段二的主題出現了幾解主題所描繪的場

次?每次主題呈現的主奏樂器是聆聽、思考、景。

什么?3.通過記主題、判斷

回答

4.出示譜例主題出現次數、比較

思考:各聲部之間是并列還是主觀察、思考、各聲部之間的關系,

次關系?是主調音樂還是復調音了解主題一是復調

樂?回答音樂的創(chuàng)作手法。感

知作曲家對歐洲優(yōu)

5.小結:聆聽

由片段二可感知作曲家對歐秀音樂文化傳統(tǒng)的

洲優(yōu)秀音樂文化傳統(tǒng)的繼承。繼承。______________

(三)欣賞片段三(主題三)

1.播放無聲舞蹈視頻,播放兩段

音樂(A段和B段),觀看、思考、1.通過給無聲舞蹈

設問:哪段音樂更合適?為什視頻配樂激發(fā)了學

么?回答生的興趣。

2.介紹波爾卡。2.發(fā)揮學生主動性,

3.播放波爾卡教學視頻,讓學生讓其主動參與藝術

跟著做。體驗舞蹈動表現。

教4.師生互動:邀請一位學生和老3.理解B段音樂表

師隨音樂學跳舞蹈。現的場景。

5.請學生思考:B段的音樂你能聯(lián)思考、回答4.了解民族樂派作

想到什么場景?歡快的情緒說明曲家風格特點之一:

了什么?作曲家的創(chuàng)作具有

6.小結:鮮明的民族音調和

聆聽

由B段可感知作曲家的創(chuàng)作節(jié)奏,具有獨特的民

具有鮮明的民族音調和節(jié)奏,具族風格和氣派。

有獨特的民族風格和氣派。

(四)欣賞片段四(引子)1.思考引子和各片

1.播放音樂段的關系,提高鑒賞

問:這個片段有前面三個片段的聆聽、思考、能力。

哪些特點?

學2.請學生思考:你能聯(lián)想到怎樣回答2.理解引子表現的

的場景?場景培養(yǎng)想象力。

(五)給作品一個標題。

說明四個片段源于同一部作品。

T播放其他班同學起名的視頻。觀看、起名激發(fā)學生想象力和

T啟發(fā)學生起名字T出示曲名創(chuàng)造性思維

字__________

(六)簡介交響詩

聆聽、瀏覽了解交響詩

(七)完整欣賞第四樂章1.首尾呼應,理解這

1.出示總譜前的一段話。聆聽、思考、段話所表達的情感,

按各片段先培養(yǎng)情感體驗。

2.播放全曲,要求學生思考:片后出現順序2.完整聆聽加深對

段一、二、三、四在作品中出現舉相應的牌作品的理解,讓學生

的先后順序。要求學生聽到相應子帶著問題聆聽能更

音樂時請舉相應顏色的牌子。好的發(fā)揮學生的主

動性,同時也檢驗了

學生對各個主題的

掌握情況。__________

二.作曲家簡介了解作曲家和作品

觀看

播放微課,介紹作曲家斯美塔那創(chuàng)作背景

一.民族樂派1.了解民族樂派的

聆聽、瀏覽、

(-)簡介民族樂派風格特征及風格特征及代表人

代表人物。思考、回答物。

(二)探討:《捷克的原野和森2.培養(yǎng)學生學習的

林》具有民族樂派的哪些明顯風主動性。

格特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思考:作為21世紀的新青年,你

拓思考、回答德育滲透,激發(fā)學生

們會用什么方式表達對祖國的愛

對祖國的熱愛之情。

展呢?

作栗求學生課下聆聽交響詩套曲聆聽培養(yǎng)自學習慣

《我的祖國》其它樂章。

業(yè)

斯美塔那用音樂謳歌自己的

小聆聽總結本課內容、升華

祖國,用鮮明的民族風格將民族

結音樂發(fā)揚光大,并影響后人的民新知

族意識。

板書:

捷克的原野和森林

3片段一森林

2片段二樹葉____________

4片段三舞會____________

1片段四原野

教學反思:

本課主要是賞析交響詩《捷克的原野和森林》,引導學生感受,體驗作品的

風格特征,了解作曲家斯美塔那,歸納總結民族樂派的風格特征,對于學生來說

難度較大。我采用了講授法、分析法、歸納法等多種教學方法,由淺入深,引

導學生進入教學情境。課堂上學生回答問題較積極,歌曲學唱情況良好,師生互

動環(huán)節(jié)氣氛活躍。學生在輕松愉快的氛圍中掌握了本課的內容。

2022年安徽省高中音樂

新教材優(yōu)質課評選

普通高中教科書?音樂?音樂鑒賞

(人民音樂出版社)

第十五單元家國情懷的民族樂派

第三十節(jié)西貝柳斯

芬蘭頌

執(zhí)教人:汪玨

單位:蕪湖縣第一中學

時間:2022年11月

教材分析:

《芬蘭頌》人民音樂出版社普通高中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音樂鑒賞》第十

五單元家國情懷的民族樂派第三十節(jié)斯美塔那和西貝柳斯中的內容。本單元《家

國情懷的民族樂派》繼承和借鑒了西歐古典樂派和浪漫樂派的優(yōu)良傳統(tǒng)和創(chuàng)作成

果的同時,懷著強烈的愛國心和民族自豪感,立志于發(fā)展民族音樂文化。

本節(jié)課重點分析西貝柳斯的作品《芬蘭頌》。19世紀90年代,芬蘭遭受帝俄

的統(tǒng)治。具有強烈愛國主義思想的西貝柳斯,當時擔任芬蘭赫爾辛基音樂學院作

曲教師。西貝柳斯在這個時期的音樂作品多采用歷史故事、民間傳說、間接地表

達渴望民族獨立的心情,著名的《芬蘭頌》就是表現強烈愛國主義思想的最好例

證。

學情分析:

高一年級的學生已經有了一定的知識和情感積累,對音樂作品有了更深入的

探討能力和愿望。但就這部作品而言,無論從作曲家到作品背景,學生都很陌生,

需要教師激發(fā)他們的聆聽、鑒賞的欲望,引導學生運用已有的認知能力、感悟作

品、理解作品。

教學目標:

一、審美感知:欣賞民族樂派代表性音樂作品《芬蘭頌》,感受、體驗民族

樂派的風格特征;熟悉主要音樂主題;知道作曲家西貝柳斯。

二、藝術表現:通過演唱音樂主題,能享受音樂實踐活動的樂趣,豐富情感、

陶冶情操。

三、文化理解:初步知道《芬蘭頌》產生的歷史、文化背景以及本首作品中

民族樂派的風格特征。

教學重點:

初步知道民族樂派的風格特征。

教學難點:

熟悉《芬蘭頌》主要音樂主題,感受作品的音樂表現要素。

教學用具:

多媒體課件、鋼琴

課時安排:

一課時

教學年級:

高中一年級

教學過程:

教學教師活動學生活動設計意圖

過程

導回顧上節(jié)課《捷克的原野和森林》回顧上節(jié)課內緊密聯(lián)系本單元的教

入容學,承上啟下

1.引子(譜例)讓學生帶著問題欣賞

(1)提問:這個動機營造了怎樣的音聆聽、思考作品,養(yǎng)成良好的聆

樂情緒?聽習慣,培養(yǎng)主動思

(2)講解“苦難動機”考問題的能力。

(3)提問:你聽到了哪些主奏樂器?培養(yǎng)學生聽辨樂器音

(4)播放視頻。(提示學生注意指揮觀看視頻色的能力

家力度變化)

(5)活動:

師生一起模仿指揮家的動作,感受隨教師一起模師生互動,提高學生

力度的變化。仿指揮動作上課的積極性。

提問:為什么要用強勁的力度來表思考并回答問

現壓抑的情緒?題

新2.圣詠主題(譜例)

(1)提問:在這樣苦難的氛圍下,思考問題體驗作品的音樂情緒

人們會想要和誰傾訴呢?提高審美感知

(2)師生一起學唱主題旋律。哼唱主題旋律哼唱主題可以激發(fā)學

課(3)講解旋律走向。聆聽講解生音樂聽賞參與感,

體驗作品的音樂情

3.戰(zhàn)斗號角(譜例)感,加深音樂的理解

(1)提問:它是用什么樂器來表現聆聽、回答

教反抗的?

(2)師生隨樂哼唱旋律隨樂哼唱培養(yǎng)學生對音樂作品

(3)講解芬蘭民間音樂的特點:同聆聽講解的分析能力、理解能

音反復力。

學(4)對比聆聽:

提問:有沒有聽到熟悉的旋律?使認真聆聽并思

用什么樂器組演奏?考問題

(5)活動:體驗兩個動機師生互動,提高學生

師生一起感受“苦難動機”和“號帶來的不同感上課的積極性。

角動機”的碰撞。(二聲部)受

4.慶典動機(譜例)

(1)提問:你認為這場戰(zhàn)爭勝利的思考、回答問題通過音樂要素分析作

理由是什么呢?結合音樂,你在音品,了解在作品中起

樂中聽到了哪些音樂要素?到的作用,加深對作

(2)提問:你們能想象出他們慶祝展開聯(lián)想品的理解。

的場面嗎?

(3)引出民間舞蹈旋律

5.贊美詩(譜例)

(1)師:戰(zhàn)爭勝利后,人們心情愉聆聽音樂

悅,聆聽他們是怎么贊美祖國的?

(2)播放合唱視頻觀看合唱視頻

(3)芬蘭民間音樂的特點:五拍的聆聽講解

節(jié)奏

(4)聆聽并引導學生學唱贊美詩主隨樂哼唱熟悉主要音樂主題,

題。培養(yǎng)學生的演唱能

6.賞析全曲。相互交流力,進一步感受作品

7.播放微課講解作品創(chuàng)作背景、觀看微課的魅力。

交響詩、西貝柳斯讓學生了解作品的背

景拓展學生的知識

8.談一談學生們對這部作品印象最深自由討論并相面,豐富情感體驗。

的是什么?互交流培養(yǎng)思考問題的能力

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拓1.總結本課民族樂派(微課)總結檢驗學生對于本節(jié)課

展2.引導學生選擇本課對應的題材、表選擇適合本節(jié)家國情懷的民族樂派

延達情感、素材。課的答案的知識的掌握情況,

伸鞏固所學知識。

課后搜集作為侵略者的俄國還有哪課后搜集鞏固本節(jié)課所學習的

作些作曲家也和西貝柳斯一樣,懷著熾內容,并與他人進行

熱的愛國熱情和濃厚的民族特色,創(chuàng)分享,為下節(jié)課的學

作了大量的愛國主義作品,搜集相關習打下基礎。

業(yè)的資料。下節(jié)課進行分享。

板書設計:

家國情懷的民族樂派-芬蘭頌

苦難動機

圣詠主題

斗爭動機

慶典動機

贊美詩

教學反思:

本課主要是聆聽西貝柳斯的作品《芬蘭頌》,熟悉主要的音樂主題、知道作

曲家西貝柳斯、歸納總結民族樂派的風格特征,對于學生來說難度較大。通過講

授、對比、探究等多種教學方法,由淺入深,激發(fā)他們的聽賞興趣。課堂上學生

回答問題準確率高,師生互動環(huán)節(jié)氣氛活躍。學生在輕松愉快的氛圍中掌握了本

課的內容。

2022年安徽省高中音樂

新教材優(yōu)質課評選

普通高中教科書?音樂?音樂鑒賞

(人民音樂出版社)

第十五單元家國情懷的民族樂派

第三十一節(jié)格林卡與穆索爾斯基

卡瑪林斯卡亞幻想曲

執(zhí)教人:劉雅琴

單位:蕪湖市湯溝中學

時間:2022年11月

教材分析:

本節(jié)課選自人民音樂出版社普通高中教科書?音樂(必修)《音樂鑒賞》第十

五單元《家國情懷的民族樂派》第三十一節(jié)格林卡與穆索爾斯基。本單元是整個

西方專業(yè)音樂發(fā)展脈絡的重要組成部分。

1.作品分析

《卡瑪林斯卡亞幻想曲》是格林卡于1848年間在華沙寫成。樂曲的原名是

《以兩首俄羅斯民歌一婚禮歌和舞曲為主題的幻想曲》,后來根據俄羅斯著名音

樂評論家奧多耶夫斯基的建議,改為《卡瑪林斯卡亞幻想曲》。這是格林卡最著

名的一首管弦樂作品,也是俄羅斯交響音樂的奠基之作,為俄羅斯民族樂派的產

生和發(fā)展起到了無窮的影響。

樂曲采用兩首俄羅斯民歌——婚禮歌曲《從山后,從高高的山后》和舞蹈歌

曲《卡瑪林斯卡亞》的主題,不論是體裁或是風格都迥然相異:一個抒情、富于

歌唱性、若有所思,另一個則歡樂而活躍;一個速度緩慢,另一個則相當快速。

這兩個對比強烈的主題又有著旋律結構的共同特點——四度音程范圍內的下行

音階式進行,這一點使兩個旋律在發(fā)展過程中能相接近并相結合。格林卡運用這

兩個音樂主題,找到了足以反映俄羅斯人民生活的最本質的內涵,同時用交響音

樂的形式把它體現了出來。這首幻想曲鮮明地描繪出俄羅斯農村生活的一面,揭

示了俄羅斯人民無盡豐富的創(chuàng)造性和想象力,體現了他們的一些典型性格特征一

一沉思與別開生面的幽默感。

2.作者介紹

米哈伊爾?伊萬諾維奇?格林卡(MLGlinka,1804—1957),作曲家,俄羅斯民

族樂派的奠基者,被尊稱為“俄羅斯民族樂派之父”,從小學習鋼琴和小提琴,

喜愛、熟悉當地民歌。在他的創(chuàng)作中,歌劇占有相當重要的地位,兩部不同題材

的歌劇《伊萬?蘇薩寧》和《魯斯蘭與柳德米拉》,開辟了俄羅斯歌劇的發(fā)展道路,

不僅是俄羅斯歌劇寶庫中的珍品,更是世界歌劇史上的杰作。他的交響音樂作品

不多,而且篇幅也不大,但都稱的上是經典的范例。他創(chuàng)作的《卡瑪林斯卡亞幻

想曲》奠定了俄羅斯交響樂的基礎,樹立起運用民間交響化自由變奏的典范。格

林卡在俄羅斯音樂史上的地位,常被同普希金在俄羅斯文學上的地位相提并論O

學情分析:

本單元為教材中的第十五單元,按照章節(jié)排列順序來看,學生們通過前三個

單元的學習,已經初步了解或掌握了巴洛克時期、古典主義時期、浪漫主義時期

的音樂風格和藝術表現手法,通過巴赫的音樂作品,了解了復調音樂與主調音樂

的異同,通過莫扎特和貝多芬的音樂作品,感受到古典主義音樂的風格,通過聆

聽舒伯特、肖邦、柏遼茲、威爾第的音樂作品,見識到浪漫主義音樂不同領域的

魅力。這些知識的學習與積累,都為本節(jié)課的學習和掌握提供了極有利的條件,

讓學生可以對比感受到民族樂派作曲家的音樂風格特點。

此外,通過第一學期《音樂鑒賞》課的學習,進入第二學期的學生都能有標

好的音樂形象思維能力和抽象思維能力,具備通過聽覺、視覺等強化音樂認知的

能力和跟蹤音樂基本要素的能力,能根據較明顯的音樂要素記憶音樂片段,能因

帶有故事情節(jié)的音樂內容提高學習興趣。

教學目標:

一、審美感知:欣賞俄羅斯民族樂派代表性音樂作品《卡瑪林斯卡亞幻想曲》,

嘗試模唱其音樂主題,感受、體蹌作品所蘊含的音樂情緒起伏;初步感受《卡瑪

斯卡亞幻想曲》中管弦樂的配器色彩與藝術表現;初步了解變奏曲式的基本變奏

手法和作品的結構特征。

二、藝術表現:通過哼唱、聽辨、比較、分析和婚禮過程設定等手段,熟悉

《卡瑪林斯卡亞幻想曲》兩個主題,也可根據《卡瑪林斯卡亞幻想曲》的音樂背

景邊跟唱邊做角色模仿,體會管弦樂的魅力。

三、文化理解:通過學習和聆聽,感受和體驗俄羅斯民族樂派的主要風格特

征,簡單了解作曲家格林卡和俄羅斯民族樂派的概況;對俄羅斯人民的典型性格

特征有一定了解。

教學重點:

賞析《卡瑪林斯卡亞幻想曲》,從旋律、速度、配器等音樂要素上感受其風

格特征,通過模唱、表演等音樂實踐活動表現音樂。

教學難點:

如何在一課時的有限時間內,理解作品的曲式結構及簡單的變奏手法。

教學用具:

多媒體、課件、鋼琴

課時安排:

一課時

教學對象:

高中一年級

教學過程:

教學教師活動學生活動設計意圖

過程

導L回顧上節(jié)課所學內容《芬蘭頌》。回憶上節(jié)課內容通過學生熟悉的樂曲

入引人入勝,讓學生熟

新2.播放瓦格納的《婚禮進行曲》聽辨樂曲悉課程主題內容,為

課后續(xù)設定婚禮環(huán)節(jié)做

鋪墊。

1.初步感受主題一、主題二。聆聽音樂、判斷選通過設定婚禮的四個

師:(1)設定婚禮四個環(huán)節(jié)。擇、討論、回答問環(huán)節(jié)和提出任務,引

(2)提出學習任務:為婚禮環(huán)題。導學生初步感受兩個

節(jié)選擇音樂片段。音樂主題的情感特

(3)播放音樂。征,激發(fā)學生參與鑒

賞的熱情。

2.第一次完整聆聽《卡瑪林斯卡

亞幻想曲》。

師:(1)完整播放音樂,讓學生完整聆聽和感受培養(yǎng)學生的音樂聽辨

循著婚禮的環(huán)節(jié)聆聽。音樂;分辨和示力和想象力。

(2)引導學生在每個婚禮環(huán)節(jié)意出“主題一、

的音樂中找出“主題一、主題主題二”;隨著

-?

新-O音樂展開想象;

(3)布置任務,引導學生隨著音回答問題。讓學生了解和熟悉這

樂想象婚禮的場景。部作品創(chuàng)作素材的由

3.理解作品名稱;理解幻想曲體來,對他們體會作品

課裁的主要特征。的民族特征會有直接

師:(1)播放幻燈片,出示作品幫助。增加學生相關

現名《卡瑪林斯卡亞幻想曲》和觀看感受;了解音樂體裁的知識。

原名《以兩首俄羅斯民歌——婚作品名稱,與老

教禮歌和舞曲為主題的幻想曲》。師交流幻想曲體

(2)和學生交流有關幻想曲體裁裁的特征問題。

的特征問題。

4.感受婚禮歌《從山后,從高高哼唱《從山后,進一步熟悉主題一,

學的山后》(主題一)。從高高的山感受俄羅斯民間音樂

師:(1)帶領學生哼唱婚禮歌后》;感受和體的特色,認識俄羅斯

《從山后,從高高的山后》O驗旋律要素、情民族深沉的性格。

(2)和學生交流旋律要素、情感色彩和性格特

緒情感、性格特征。征。

5.分析婚禮歌《從山后,從高高的培養(yǎng)學生感受、聽

山后》;了解變奏曲式和變奏手法聆聽、感受,回辨、理解和判斷音樂

的有關知識。答問題,初步了的能力。了解音樂發(fā)

師:(1)播放主題一的第一組變解變奏曲式和變展的有關手法,增加

奏。奏手法的知識。對交響音樂的興趣。

提問:主題一(婚禮歌)共出現

了幾次?每次都是一樣的嗎?

(2)講授有關變奏曲式和變奏手

法的知識。

6.感受舞曲《卡瑪林斯卡亞》(主通過感受主題二,讓

題二),探究變奏,簡單了解變變聆聽感受《卡瑪學生更好地體會俄羅

奏手法。林斯卡亞》;比斯人樂觀的民族性格

師:(1)帶領學生感受舞曲《卡較分析,回答問和歡樂的生活情趣,

瑪林斯卡亞》,引導學生與主題題;初步了解襯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感

一進行比較,尋找不一樣的要腔和加花變奏;受、比較、聽辨、理

素、情緒、性格特征。聽辨主題二變奏解和判斷音樂的能

(2)彈奏襯腔旋律和播放加花變的次數。力。通過分析探究,

奏。具體了解兩種變奏手

(3)播放主題二,引導學生找出法及其對音樂發(fā)展所

變奏的次數。起的作用,有利于提

高學生理性的音樂認

知水平。

7.聽賞和了解雙主題變奏和二重比較的方法非常有利

變奏知識。聽辨、判斷;在于聽辨能力的提高。

師:講授雙主題變奏的知識;播聽賞音樂的基礎作曲家用兩個主題進

放主題一和主題二的第二組變奏上獲得雙主題變行二重變奏成就一部

的片段,學生聽辨;講授二重變奏和二重變奏的動聽的交響音樂作

奏的知識。小知識。品,促使學生信服格

林卡創(chuàng)作的奇妙以及

俄羅斯人民豐富的創(chuàng)

造性和想象力。

8.學習《卡瑪林斯卡亞幻想曲》了解整體結構,有利

曲式結構。隨著微課梳理出于學生加深對作品的

師:聆聽全曲,梳理出《卡瑪林作品的結構,用整體印象,使其對作

斯卡亞幻想曲》的曲式結構。心感受,自由想品情緒情感、脈絡的

象,表達出感變化發(fā)展有更清晰地

受,描述出想認知,更能感受到交

象。響音樂色彩的豐富奇

妙性,更能刺激他們

9.了解作曲家。的想象力。

播放微課(格林卡及代表作品介了解格林卡和俄羅斯

紹)觀看,記憶知識民族樂派基本特點,

點。知道其歷史地位和影

響,有利于學生了解

三、全課小結西方音樂的發(fā)展。

師:(1)課題出示:民族之聲更進一步懂得《卡瑪

“劃時代交響”—《卡瑪林斯觀看思考,理解林斯卡亞幻想曲》的

卡亞幻想曲》。升華。藝術特征和歷史意

(2)播放格林卡一段話。義,明白藝術創(chuàng)作的

(3)提升理解:世界上所有的藝基本規(guī)律和真正藝術

術創(chuàng)作都離不開生活,離不開人作品的價值。

民,離不開民族文化的土壤。讓

我們記住格林卡,記住《卡瑪林

斯卡亞幻想曲》。它是來自俄羅

斯的民族之聲,它是劃時代的交

響。

拓播放“民族樂派”微課。列出民族熟知用表格方式明確呈現

展樂派的藝術風格和特點,學生自我該課“民族樂派”的

延學習和提煉本節(jié)課的側重點。側重內容,提煉精華,

伸有助于學生更好記憶

和理解

作要求搜集相關“民族樂派”的代課后搜集讓學生鞏固本節(jié)課所

表人物和其他音樂作品。(PPT學習的內容,并與他

業(yè)呈現)人進行分享,為下節(jié)

課的學習打下基礎。

板書設計:

待嫁迎親喜宴禮成

1.

2.

3.

4.

教學反思:

本課主要是賞析俄羅斯作曲家格林卡的管弦樂《卡瑪林斯卡亞幻想曲》,通

過欣賞作品A段和B段主題旋律,引導學生感受,體驗作品的風格特征和表達

的情緒情感,并通過作品了解作曲家格林卡,歸納總結民族樂派的風格特征,本

課內容對于高一年級的學生來說來說難度較大。針對學生的知識儲備和現有的

音樂鑒賞能力,我采用了講授法、分析法、歸納法、對比聆聽法、情感陶冶法等

多種教學方法,深入淺出,因材施教,以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自然引導學

生進入教學情境。從課堂上學生回答問題,主題旋律學唱情況以及師生互動環(huán)節(jié)

來看,課堂氣氛活躍,學生完全融入音樂中,在輕松愉快的氛圍中掌握了本課的

內容,從而完成教學目標。

2022年安徽省高中音樂

新教材優(yōu)質課評選

普通高中教科書?音樂?音樂鑒賞

(人民音樂出版社)

第十五單元家國情懷的民族樂派

第三十一節(jié)格林卡與穆索爾斯基

一^場魔鬼的盛宴

AMg奸OH

ModesfMussorgsky

授課人:陶鈞

單位:安徽省南陵中學

時間:2022年∏月

教材分析:

《荒山之夜》是俄國作曲家穆索爾斯基的代表作之一,構思出自俄國作家

果戈理的小說《圣約翰之夜》中對巫婆安息日的描寫。這是在19世紀歐洲民族

樂派興起后,俄國民族樂派利用本民族民間音樂、傳說等素材勾勒出的一部杰

出的交響音畫。同名針幕動畫短片《荒山之夜》是俄裔法國導演亞歷山大?阿

雷克塞耶夫于1933年創(chuàng)作,他將俄國作曲家穆索斯基的音樂交響詩《圣約翰的

荒山之夜》拍成動畫,該動畫片最為實驗性的動畫短片,在動畫史上占有重要

的地位。

樂曲以快板速度為主題,表現了狂歡之夜的情緒,直到結尾處,表現破曉

(豎琴的出現是全曲的轉折)之后的平靜才把速度放緩,樂曲開始于d小調,結束

在D大調上。樂曲開始由第一、第二小提琴引領弦樂組以極低的音量演奏的急

速三連音,起初聲音微弱隨后迅速提高,在弦樂飛速的行進后,木管、銅管樂

器組先后加入,不協(xié)和音程等多次出現,勾畫出荒山之巔群魔亂舞的瘋狂場

景。群魔的出場是為黑暗之王“車爾諾包格”現身所做的鋪墊,長號與大號在

低音聲部的齊奏演繹出威嚴而低沉的旋律。這是一個具有宣敘調一樣悠長的旋

律線條。在這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