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專題一運動的描述直線運動謝謝欣賞12019-7-9專題一運動的描述直線運動謝謝欣賞12019-7-9謝謝欣賞22019-7-9謝謝欣賞22019-7-9第1講描述運動的基本概念
考點1參考系、質點
1.參考系:為了研究物體的運動而_________的物體.
(1)描述一個物體是否運動,決定于它相對于所選的參考系的位置是否發生變化,由于所選的參考系并不是真正靜止的,所以物體運動的描述具有_______.
(2)描述同一運動時,若以不同的物體作為參考系,描述的結果可能不同.
(3)參考系的選取原則上是任意的,但是有時選取運動的物體作為參考系,可能會給問題的分析、求解帶來簡便.一般情況下如無說明,通常都是以____作為參考系來研究物體的運動.相對性地面假定不動謝謝欣賞32019-7-9第1講描述運動的基本概念 考點1參考系、質點相對性地2.質點(1)定義:用來代替物體的有___________的點.質點是一個理想化的模型,現實中并不存在.(2)可視為質點的兩種情況.①物體的形狀和大小在所研究的問題中可以忽略,則可以把物體當做質點.
②做平動的物體由于各點的運動情況相同,可以選物體上任意一個點的運動來代表整個物體的運動,此時可將物體當做質點處理.質量謝謝欣賞42019-7-92.質點(1)定義:用來代替物體的有___________的考點2時間和時刻、位移和路程1.時間和時刻點段謝謝欣賞52019-7-9考點2時間和時刻、位移和路程點段謝謝欣賞52019-72.位移和路程無軌跡有初末矢標單向直線謝謝欣賞62019-7-92.位移和路程無軌跡有初末矢標單向直線謝謝欣賞62019-7考點3瞬時速度、平均速度、速率和平均速率時刻位置位移大小速率路程謝謝欣賞72019-7-9考點3瞬時速度、平均速度、速率和平均速率時刻位置位移大考點4速度、速度變化量和加速度度變化量速運動速度變化量謝謝欣賞82019-7-9考點4速度、速度變化量和加速度度變化量速運動速度變化量續表m/s2謝謝欣賞92019-7-9續表m/s2謝謝欣賞92019-7-9題組1對應考點1
1.兩輛汽車在平直的公路上勻速并排行駛,甲車內一個人看見窗外樹木向東移動,乙車內一個人發現甲車沒有動,以大地為參考系,上述事實說明()A.甲車向西運動,乙車不動B.乙車向西運動,甲車不動C.甲車向西運動,乙車向東運動D.甲、乙兩車以相同的速度同時向西運動謝謝欣賞102019-7-9題組1對應考點1 1.兩輛汽車在平直的公路上勻速并排行駛,甲
解析:乙車內的人發現甲車不動,說明甲、乙兩車速度相同,甲車內的人看見樹木向東移動,說明甲車在向西運動,故選D.答案:D謝謝欣賞112019-7-9 解析:乙車內的人發現甲車不動,說明甲、乙兩車速度相答案:D2.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A.質點一定是體積、質量都極小的物體
B.當研究一列火車全部通過橋梁所需的時間時,可以把火車視為質點
C.研究自行車的運動時,因為車輪在轉動,所以無論研究哪方面,自行車都不能視為質點
D.地球雖大,且有自轉,但有時仍可被視為質點謝謝欣賞122019-7-92.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A.質點一定是體積、質量都極小的
解析:不是質量小或體積小的物體都能看做質點,比如研究分子運動的時候就不能看做質點,故A錯誤;列車長度對過橋時間的影響很大,不能忽略,故B錯誤;在研究自行車的宏觀運動時可以看做質點,故C錯誤;能否把某物體看做質點,關鍵要看忽略物體的大小和形狀后,對所研究的問題是否有影響,地球繞太陽公轉時可忽略地球的大小和形狀,故D正確.答案:D謝謝欣賞132019-7-9 解析:不是質量小或體積小的物體都能看做質點,比如研答案:D題組2對應考點2
3.(雙選)在2008年央視開年大戲《闖關東》中,從山東龍口港到大連是一條重要的闖關東路線.假如有甲、乙兩船同時從龍口出發,甲船路線是龍口——旅順——大連,乙船路線是龍口——大連.兩船航行兩天后都在下午三點到達大連,以下關于兩船全航程的描述中正確的是()
A.兩船的路程相同,位移不相同
B.“兩船航行兩天后都在下午三點到達大連”一句中,“兩天”和“下午三點”都指的是時間
C.“兩船航行兩天后都在下午三點到達大連”一句中,“兩天”指的是時間,“下午三點”指的是時刻
D.在研究兩船的航行時間時,可以把船視為質點謝謝欣賞142019-7-9題組2對應考點2 3.(雙選)在2008年央視開年大戲《
解析:在本題中路程是船運動軌跡的長度,位移是龍口指向大連的有向線段,兩船的路程不相同,位移相同,故
A錯誤;時刻是指某一瞬間,時間是兩時刻間的間隔,故B錯誤,C正確;在研究兩船的航行時間時,船的大小和形狀對所研究的問題的影響可以忽略不計,故D正確.答案:CD謝謝欣賞152019-7-9 解析:在本題中路程是船運動軌跡的長度,位移是龍口指答案:C4.(雙選)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位移是矢量,路程是標量
B.取定正方向,做直線運動的甲、乙兩物體的位移s甲=3m、s乙=-5m,故甲的路程大于乙的路程
C.在直線運動中,位移與路程相同
D.只有在質點做單向直線運動時,位移的大小才等于路程謝謝欣賞162019-7-94.(雙選)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位移是矢量,路程是標量
解析:位移描述物體位置的變化,它是從物體初位置指向末位置的物理量,是矢量;路程是從物體初位置到末位置所經過的路徑軌跡長度,是標量,A正確.矢量的正負表示方向,不表示大小,B錯誤.位移和路程是兩個不同的物理量,前者是矢量,后者是標量,即使大小相等也不能說兩者相同,C錯誤,D正確.答案:AD謝謝欣賞172019-7-9 解析:位移描述物體位置的變化,它是從物體初位置指向答案:A題組3對應考點35.(雙選)有關瞬時速度、平均速度和平均速率,以下說法正確的是()
A.瞬時速度是指物體在某一位置或某一時刻的速度
B.平均速度是物體在一段時間內的位移與所用時間的比值
C.做變速運動的物體,平均速率就是平均速度的大小
D.物體做變速運動時,平均速度是指物體所通過的路程與所用時間的比值
解析:瞬時速度與某一位置或某一時刻相對應,平均速度與一段時間和一段位移相對應,平均速率與一段時間和一段路程相對應.
答案:AB謝謝欣賞182019-7-9題組3對應考點35.(雙選)有關瞬時速度、平均速度和平均速率
6.騎自行車的人沿直線以速度v行駛了三分之二的路程,接著以5m/s的速度跑完其余三分之一的路程.若全程的平均)速度為3m/s,則v
為( A.4m/s C.2.5m/sB.3m/s D.2m/s謝謝欣賞192019-7-9 6.騎自行車的人沿直線以速度v行駛了三分之二的路程,)答案:C謝謝欣賞202019-7-9答案:C謝謝欣賞202019-7-9題組4對應考點47.(2011年廣東三校聯考)關于加速度與速度的關系,正確的說法是()
A.速度越大,加速度也越大
B.速度不變,加速度一定為零
C.速度的改變量越大,加速度一定越大
D.速度為零,加速度一定為零
答案:B謝謝欣賞212019-7-9題組4對應考點47.(2011年廣東三校聯考)關于加速度與8.(2011年湛江二中期末)下列關于速度和加速度的說法正確的是()A.加速度表示物體增加的速度B.速度大時加速度必定大,速度小時加速度必定小C.速度的方向就是加速度的方向D.加速度在數值上等于單位時間內速度的變化量答案:D謝謝欣賞222019-7-98.(2011年湛江二中期末)下列關于速度和加速度的說法正熱點1判斷物體能否看成質點)【例1】做下列運動的物體,能當做質點處理的是( A.自轉中的地球
B.旋轉中的風力發電機葉片
C.在冰面上旋轉的花樣滑冰運動員
D.勻速直線運動的火車謝謝欣賞232019-7-9熱點1判斷物體能否看成質點)【例1】做下列運動的物體,
解析:A、B、C選項中物體各部分的運動情況不一樣,如果把物體當做質點就無法研究我們要研究的問題,所以不能看做質點.只有D選項,火車做勻速直線運動,各點運動情況相同,可以當做質點,故選D.答案:D
備考策略:判斷物體可不可以看做質點的方法是:逆向思維,如果把物體看做了質點,還可以解決所要研究的問題,或者對所研究的問題影響很小,就可以看做質點,反之則不可以.謝謝欣賞242019-7-9 解析:A、B、C選項中物體各部分的運動情況不一樣,如答案
1.(雙選,惠州2012屆高三二模)2011年,在深圳世界大學生運動會上,各國代表團參加了包括田徑、體操、柔道在內的所有28個大項的比賽,下列幾種比賽項目中的研究對象可視為質點的是()
A.在撐桿跳高比賽中研究運動員手中的支撐桿在支撐地面過程中的轉動情況時
B.帆船比賽中確定帆船在大海中的位置時
C.跆拳道比賽中研究運動員的動作時
D.鉛球比賽中研究鉛球被擲出后在空中的飛行時間時謝謝欣賞252019-7-9 1.(雙選,惠州2012屆高三二模)2011年,在深
解析:能否把某物體看做質點,關鍵要看忽略物體的大小和形狀后,對所研究的問題是否有影響.顯然A、C選項中的研究對象的大小和形狀忽略后,所研究的問題將無法繼續,故A、C錯誤;而B、D選項中的研究對象的大小和形狀忽略后,所研究的問題不受影響,故B、D正確.答案:BD謝謝欣賞262019-7-9 解析:能否把某物體看做質點,關鍵要看忽略物體的大小答案:B
熱點2描述物體運動的物理量
【例2】(2011年安徽卷)一物體做勻加速直線運動,通過一段位移Δx所用的時間為t1,緊接著通過下一段位移Δx所用時間為t2.則物體運動的加速度為()
思路點撥:知道并靈活運用“在勻變速直線運動中某段時間內的中間時刻的速度等于該段時間內的平均速度”這一結論,是解決此題的關鍵.謝謝欣賞272019-7-9 熱點2描述物體運動的物理量為t2.則物體運動的加速度
答案:A謝謝欣賞282019-7-9謝謝欣賞282019-7-9
2.(2010年茂名一模)在2008年北京奧運會中,牙買加選手博爾特是公認的世界飛人.他在男子100m決賽和男子200m決賽中分別以9.69s和19.30s的成績打破兩項世界紀錄,獲得兩枚金牌.關于他在這兩次決賽中的運動情況,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200m決賽中的位移是100m決賽的兩倍B.200m決賽中的平均速度約為10.36m/sC.100m決賽中的平均速度約為10.32m/sD.100m決賽中的最大瞬時速度約為20.64m/s謝謝欣賞292019-7-9 2.(2010年茂名一模)在2008年北京奧運會中,
解析:本題考查位移、路程、平均速度和平均速率的概念.田徑場上200m決賽的跑道是直道加彎道,因此,運動員進行200m跑,路程是200m而位移小于200m,所以A、B錯誤.本題所給信息無法確定博爾特的最大瞬時速度,所以D錯誤.由平均速度的定義式可直接算出100m決賽中的平均速度,C正確.答案:C謝謝欣賞302019-7-9 解析:本題考查位移、路程、平均速度和平均速率的概念.答案:易錯點1加速與減速的判斷【例1】下列運動,不可能出現的是()A.物體的加速度增大,速度反而減小B.物體的加速度減小,速度反而增大C.物體的速度為零時,加速度不為零D.物體的加速度(不為零)始終不變,速度也始終不變謝謝欣賞312019-7-9易錯點1加速與減速的判斷【例1】下列運動,不可能出現的
正確解析:物體有加速度,可能做加速運動也可能做減速運動.當加速度的方向與初速度的方向相同時,物體做加速運動,這時,如果加速度減小,物體仍然做加速運動,只不過速度變化比原來要慢,因此B選項正確;同理,A選項正確;物體的速度為零,但速度變化量不一定為零,因此加速度可以不為零,C選項正確;只要物體有加速度,速度肯定是變化的,加速度不變,說明速度均勻改變,D選項錯誤.故選D.
指點迷津:正確判斷加速與減速的方法為:物體做什么樣的運動一定是由最初的速度和加速度的情況來決定的,若加速度方向與速度方向相同,無論加速度怎么變化,物體都會做加速運動,若加速度方向與速度方向相反,物體做減速運動.謝謝欣賞322019-7-9 正確解析:物體有加速度,可能做加速運動也可能做減速謝謝欣賞1.(雙選)若汽車的加速度方向與速度方向一致,當加速度減小時()A.汽車的速度也減小B.汽車的速度仍在增大C.當加速度減小到零時,汽車靜止D.當加速度減小到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肝與腎中醫課件
- 肛腸健康講座課件
- 關于對稱的數學試卷
- 福建省教招小學數學試卷
- 肌內效貼布技術課件
- 2025年05月浙江麗水市縉云縣衛生健康系統招聘工作人員自愿放棄復審人員及人員筆試歷年專業考點(難、易錯點)附帶答案詳解
- 2025至2030船舶卸貨系統行業市場深度研究與戰略咨詢分析報告
- 2025至2030寵物衣服行業市場深度研究與戰略咨詢分析報告
- 廈門市政投資有限公司招聘考試真題2024
- 2024年商洛山陽縣信毅學校招聘筆試真題
- 莆田市2024-2025學年四年級數學第二學期期末學業質量監測試題含解析
- 氫能加氣站建設與設備租賃合作協議
- 遙感測繪項目的質量管理與保障措施
- GB/T 12008.7-2025塑料聚氨酯生產用聚醚多元醇第7部分:堿性物質含量的測定
- 2025年四川省考選調公務員錄用考試行測真題試題試卷答案解析
- 重癥肌無力小講課
- Unit 3 Family ties Understanding ideas (1)教學設計 -2024-2025學年外研版(2024)七年級英語上冊
- 建筑企業財務管理的風險控制與應對策略
- 基礎會計試題及答案
- 《臨床檢驗尿液分析》課件
- 基于法律法規的網絡輿情風險評估模型-全面剖析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