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人教版初中物理(包含八年級上下冊、九年級全一冊)全冊導學案_第1頁
新人教版初中物理(包含八年級上下冊、九年級全一冊)全冊導學案_第2頁
新人教版初中物理(包含八年級上下冊、九年級全一冊)全冊導學案_第3頁
新人教版初中物理(包含八年級上下冊、九年級全一冊)全冊導學案_第4頁
新人教版初中物理(包含八年級上下冊、九年級全一冊)全冊導學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06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課題:科學之旅序號:01姓名班級導學目標知識點:1、知道物理學研究的內容;2、認識到物理學是有趣和有用的一門自然學科;3、知道學習物理的一般方法。導學方法:實驗觀察法、聯想討論法課時:1課時導學過程課前導學學生閱讀課文并完成以下內容。1、物理是一門有趣的學科,它研究等物理現象。2、結合日常生活,舉例說明物理是一門有用的學科:3、學習物理的方法有:課堂導學1、演示1-1,停止沸騰的水,澆上冷水后會,以上現象屬于現象;2、演示1-2,小人跳舞的原因是,以上現象屬于現象;3、演示1-3,用放大鏡看物體,總是放大的嗎?,以上現象屬于現象;4、演示1-4,乒乓球會下落嗎?,以上現象屬于現象;5、用塑料筆在頭發上或是衣服上摩擦,觀察塑料筆能否吸引小紙屑?,以上現象屬于現象。6、物理學是一門以為根底的科學,實驗觀察,必須是有目的的,讓我們帶著“目的”進行以下觀察:(1)圖1-7中,要想省力,后軸齒輪應換用較大的還是較小的?(2)圖1-8中,冰棍“冒”出的“白氣”向下飄還是向上飄?,這與吹肥皂泡發生的現象類似嗎?(3)圖1-9中,觀察杯中雞蛋會發生什么現象?(4)圖1-10中,氣球能把杯子吸住的原因是什么?,你見到過與此類似的現象嗎?試舉一例教師引導,學生歸納小結課外作業試用質量不同的小物體〔如小石子〕、長度不同的細線、秒表、模仿伽利略的實驗方法驗證單擺的等時性原理。預習《聲現象》第一節“聲音的產生與傳播”。課后反思

課題:長度、時間及其測量序號:02姓名班級導學目標知識點:1、會使用適當的工具測量長度和時間。2、知道測量有誤差,誤差和錯誤有區別。導學方法:討論、實踐法。課時:1課時導學過程:一、課前導學1、長度的單位、測量工具、測量方法以及刻度尺的使用:____________________。2、時間的單位、測量工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課堂導學1、長度的測量〔1〕長度單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測量工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刻度尺的使用:①使用前觀察②使用時注意 〔4〕測量長度的方法①一般方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特殊方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時間的測量〔1〕時間單位:________________〔2〕測量工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秒表的使用方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誤差:〔1〕定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誤差與錯誤的區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減小誤差的方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學生練習1、四位同學分別用同一把最小刻度為毫米的刻度尺測量同一支鉛筆的長度,記錄的數據如下,其中錯誤的選項是〔〕A、171.2mm B、1.712dm C、0.172km D、1712m2、以下測量數據中根本符合事實的是〔〕A、一張試卷紙的厚度約為0.6mm B、課桌的高度約為0.8cmC、中學生的身高約為1.65m D、文具盒的寬度約為35cm3、如下圖,物體A的長度為__________cm。4、如下圖是“秒表”的示意圖,請觀察后答復:〔1〕“秒表”的量程是__________;〔2〕“秒表”的分度值是__________;〔3〕圖中“秒表”的示數是__________。6、如果我們用被拉長的皮卷尺去測量某一物體,測量結果會〔〕A、偏大 B、偏小 C、無影響 D、都可能8、第46屆世乒賽已于5月6日在日本大阪閉幕,這是改用“大球”后世界乒壇上首次高水平較量,這里所說的“大球”是把乒乓球的直徑增加了〔〕A、2nm B、2mm C、2cm D、2dm9、一位同學想要測物理書一面紙的厚度,采取以下的步驟:A、量出100頁的厚度L B、選用三角板,檢查零刻度線是否完整C、計算每張紙的厚度D=L/100 D、取物理書讀出100頁壓緊請將上述操作按合理的步驟排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小明在“測小車的平均速度”的實驗中,設計了如下圖的實驗裝置:小車從帶刻度的斜面頂端由靜止下滑,圖中圓圈是小車到達A、B、C三處時電子表的顯示〔數字分別表示“小時:分:秒”〕〔1〕該實驗是根據公式____________進行測量的。〔2〕實驗中為了方便計時,應使斜面的坡度較____________。〔3〕請根據圖表中所給信息答復:,,。〔4〕實驗前必須學會熟練使用電子表,如果讓小車過了A點后才開始計時,會使所測AC段的平均速度偏____________〔填“大”或“小”〕。2、小明利用如下圖的裝置進行物理實驗時,發現小球每擺一個來回的時間似乎都相等,于是小明想到這樣一個問題:小球來回擺動一次所用的時間〔稱周期T〕跟哪些因素有關呢?猜測1:可能跟小球擺動的幅度有關;猜測2:可能跟小球的質量有關;猜測3:可能跟繩子的長度有關。為驗證自己的猜測,小明用秒表測出了不同條件下,小球來回擺動屢次所用的時間,算出平均擺動一次所用的時間,請答復:〔1〕小明采用測量小球來回擺動屢次的時間取平均值的方法,而不是測量小球來回擺動一次所用的時間來確定周期T,目的是為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為了驗證猜測2是否正確,小明同學已準備了:秒表、刻度尺,還缺少一種實驗室常用的測量儀器,它的名稱是__________。〔3〕大量的實驗說明,同一個地點小球擺動一次的周期T只跟繩子的長度有關,且繩子越長,周期T越大。擺鐘就是根據這個原理制成的。有一次小明發現家里的擺鐘變慢了,要把它調準,小明應將擺鐘的擺長__________〔填“調長”或“調短”〕。課后反思:

課題:運動的描述序號:03姓名班級導學目標知識點:1、知道參照物的概念。2、知道物體的運動和靜止是相對的。導學方法:觀察討論法。課時:1課時導學過程:一、課前導學1、什么是機械運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什么是參照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如何選取參照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課堂導學1、我們日常生活中見到的飛機、船只、太陽、房屋、樹木:運動的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靜止的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再觀察教材圖12.1-1,討論它們有什么共同點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學生舉出一些運動的例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歸納:〔1〕機械運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運動是宇宙中的__________現象。4、討論:既然運動具有普遍性,為什么說房屋、橋梁是靜止的,河水、船只是運動的?歸納:〔2〕參照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同一物體是運動還是靜止,取決于所選的__________、__________不同,所得出的結論也不同,這就是運動和靜止具有__________,處于相對靜止的物體它們的__________、__________都一致自然界中一切物體都在運動,絕對靜止物體__________。由上面的內容歸納:〔3〕如何選擇參照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課堂練習:1、請你根據下面的描述,判斷下面標點的物體分別是以什么作為參照物,并把它寫在后面的橫線上:〔1〕夜晚,小明抬頭仰望天空,發現月亮在云中穿行____________________。〔2〕小玲乘飛行旅行,在飛機降落時,看到地面正向她撲來__________________。〔3〕唐代詩人李白在《望天門山》的詩中寫道:“兩岸青山相對出,孤帆一片日邊來”,這兩句優美的詩句中,分別是以什么作為參照物呢?____________________。〔4〕小華看著窗外路邊的白楊樹,它們正急速地向后退去____________________。〔5〕清晨,太陽從東方地平線上冉冉升起____________________。2、某同學坐在行駛的列車內,假設論他是靜止的,那么所選的參照物是〔〕A、鐵軌 B、在車內行走的乘務員 C、車窗 D、路邊的樹3、以下關于運動和靜止的說法中正確的選項是〔〕A、在地球同步衛星圍繞地球飛行時,以地面為參照物,衛星是運動的B、月亮在云中穿行時,以云為參照物,月亮是運動的C、飛機在空中加油時,以地面為參照物,受油機是靜止的D、漂流而下的小船,以沙岸為參照物,小船是靜止的4、“小小竹排江中游,巍巍青山兩岸走”,根據歌詞中描述的情況,先后選取的參照物是〔〕A、竹排、青山 B、青山、江水 C、青山、竹排 D、江水、青山5、在人民公園的湖面上,小剛同學坐在航行的游船里觀光,假設說他是靜止的,所選的參照物是〔〕A、湖岸 B、湖水 C、游船 D、岸上的建筑物6、小明騎自行車在長江沙堤上沿河岸向下游行駛,感覺無風,但堤上柳樹的枝葉卻在隨風飄動,此時的風向是〔〕A、向下游 B、向上游 C、向沙對岸 D、從對岸吹過來7、蹦極是一種極富挑戰的活動,蹦極者在上升過程中,看到地面越來越遠,所選的參照物是〔〕A、他自己 B、地面 C、正在下落的另一個蹦跳者 D、跳臺8、孝感謝火車站并列停著兩列客車,突然,坐在甲車上的小穎看到乙車正在后退,那么以下判斷中一定錯誤的選項是〔〕A、甲乙兩車都靜止原位置不動 B、甲車靜止不動,乙車正在后退C、甲車正在前進,乙車靜止不動 D、甲車正在前進,乙車正在后退9、觀光電梯從1樓上升到6樓的過程中〔〕A、相對于電梯來說,乘額是運動的 B、相對乘客來說,樓房的窗口是向上運動的C、以乘客為參照物,電梯是靜止的 D、以電梯為參照物,樓房的窗口是靜止的10、明代詩人曾寫下這樣一首詩:“空手把鋤頭,步行騎水牛,人在橋上走,橋流水不流”。其中“橋流水不流”一句應理解為其選擇的參照物是〔〕A、水 B、橋 C、人 D、地面課后反思:

課題:運動的快慢序號:04姓名班級導學目標知識點:1、能用速度描述物體的運動。2、能用速度公式進行簡單的計算。3、知道勻速直線運動的概念。導學方法:觀察比擬法,練習法。課時:1課時導學過程:一、課前導學1、速度及其物理意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勻速直線運動的概念、特點及圖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變速運動及平均速度: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課堂導學生活中我們常說“跑比走快,乘坐火車比汽車快,坐飛機比坐火車快”,這說明了一個客觀事實,物體運動有快有慢,討論描述物體運動的快慢有哪些方法,例如:百米賽跑歸納:〔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如果兩個物體運動路程和時間都不同,通過什么方法比擬他們運動的快慢?歸納:〔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速度:〔1〕定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物理意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公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單位:m/s,km/h,1m/s=___________km/h,1km/h=_________m/s。練習:108km/h=__________m/s,10m/s=__________km/h。2、運動形式〔1〕勻速直線運動:①概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特點: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③圖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變速運動及平均速度:①變速運動概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平均速度公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③注意:平均速度不是速度的平均值。④⑤三、課堂練習1、如圖是利用每秒閃光10次的照相裝置分別拍攝到的四個小球的頻閃照片,其中哪幅照片表示小球在做勻速直線運動〔〕2、為了趕去坐火車,大人牽著小孩一起快走了30m,其中大人共走了50步,小孩共走了110步,那么走得較快的是〔〕A、大人 B、小孩 C、一樣快 D、無法確定3、物體做勻速運動時,路程與時間的關系為,在圖中是甲、乙兩物體的路程s和時間t的關系的圖象,由圖象可知物體的速度大小關系是〔〕A、 B、C、 D、無法判斷4、甲、乙兩小車同時同地同方向做勻速直線運動,它們的圖象如下圖,經過6s,兩車的位置關系是〔〕A、甲在乙前面0.6m處 B、甲在乙前面1.2m處C、乙在甲前面0.6m處 D、乙在甲前面1.2m處5、〔〕A、1.33m/s B、7.2km/h C、2.5m/s D、4.8km/h6、一個物體做勻速直線運動,10s內通過路程為200m,那么,它在第1s內通過__________m,第2s內通過__________m,前5s內通過__________m。3、體育課上,同學們用刻度尺和秒表測平均速度,由四位同學分別測出李軍跑步經過10m、20m、30m、40m處的時刻,并記錄在下表:路程/m010203040時間/s03.25.36.89.2根據表中數據,計算李軍跑步的平均速度〔結果保存一位小數〕:〔1〕從起點到10m處的平均速度為________m/s。〔2〕全程的平均速度為________m/s。〔3〕分析表中數據和你計算所得的數據,可以發現李軍跑步有什么規律___________7、小明家距學校600m遠,某天他上學時,以1m/s的速度走完前一半路程,為了不遲到,他改以1.5m/s的速度走完了后一半路程,他上學的平均速度為多少?8、小明從家到學校前一半時間的平均速度為1m/s,后一半時間平均速度為1.5m/s,求他的全程平均速度。9、一列火車以36km/h的速度,用了3min穿過長度為1600m的一座大橋,求這列火車的長度是多少?課后反思:

課題:測量平均速度序號:05姓名班級導學目標知識點1.學會使用秒表、刻度尺正確地測量時間、距離,并會求平均速度.2.體會設計實驗、實驗操作、記錄數據、分析實驗結果的總過程.3.通過實驗激發學生的興趣,培養學生認真仔細的科學態度,正確、實事求是記錄數據的作風.導學方法:觀察實驗法課時:1課時導學過程:一、課前導學1.平均速度反映的是物體在﹙﹚運動過程中的運動快慢2.在“龜兔賽跑”這個故事中,說烏龜勝了兔子,是指烏龜的()速度快;而在它們比賽開始時,又說兔子跑得真快,是指兔子的_____速度快。3.聲音的速度是340m/s,人喊話后0.2s能聽到回音,人離山多遠?4.物體做變速運動,前10min走了3km,停止5min后,又以240m/min的速度運動了5min求;前10min的平均速度;(2)整個路程的平均速度課堂導學1.實驗原理;2.測量平均速度需要測量哪些物理量?3.測量路程需要什么儀器?測量時間需要什么儀器?4.分析自己跑步〔競走、行走〕的三個階段的平均速度特點,比擬哪一段最大?為什么?s金屬片圖75.為測量運發動短跑時的平均速度.在室外測出40m的路程,每隔10m作一記號.選出4位記時員分別站在10m、20m、30m、40m處;讓該運發動跑完s金屬片圖7(1)實驗中所用的主要器材是_______和_______;(2)實驗原理是__________;(3)設計出實驗記錄表格。三.課堂練習1.小明在利用圖7進行“測平均速度”實驗時,他記錄的實驗表格如下,請根據這些數據把表格填完整。實驗次數路程運動時間平均速度1S1=75cmt1=2.6sV1=28.85cm/s2S2=75cmt2=2.5sV2=_____cm/s3S3=75cmt3=2.4sV3=______cm/sv=______cm/s2.〔3分〕小明同學想利用圖8中的器材探究:改變斜面的坡度,小車沿斜面由頂端運動到底端的平均速度是否發生變化?圖8圖8012345678910猜測:〔1〕你的猜測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請利用圖7中所給器材來驗證你的猜測,具體實驗步驟是:3.如圖9所示,一列長為120m的火車勻速通過一座3000m長的大橋,火車完全通過大橋所用的時間是100s,求火車過橋時的速度是多少?圖9圖94.在火車站,通常可看到列車運行時刻表。T13列車由北京開往上海,T14列車由上海開往北京,這兩次列車每天各發一列車。自北京到上海鐵路線長1462km,請根據下表提供的信息進行分析:北京與上海之間往返的T13、T14列車運行時刻表如下:北京天津西濟南上海T13到站時間……16:1120:118:04發車時間14:4016:1620:23……T14到站時間9:037:233:14……發車時間……7:283:2615:45(1)T13、T14列車運行時間是否相同?這兩次車全程運行時間差是多少?(2)計算列車由北京駛往上海全程行駛〔不包括列車在中途站停車的時間〕的平均速度多大?〔用km/min做單位〕〔3〕根據列車運行時刻表估算,T13與T14列車相遇地點距北京大約多遠〔鐵路線長〕?大約什么時間相遇?5.小高參加學校田徑隊進行短跑訓練,王老師為了幫他進一步提高成績,對他的百米成績進行了分析測試.在每隔20m處安排了一個計時員,各計時員在發令員鳴槍時起動秒表,跑經指定位置時按停秒表,他們的讀數分別是2.9s、5.5s、7.9、10.7s、12.8s.通過這些數據可知道:〔1〕小高跑100m的平均速度是 ;〔2〕小高在第 個20m速度最快,平均速度是 ;〔3〕小高在哪幾個階段的速度低于全程的平均速度?為了提高成績,你對他有什么建議?課后反思:課題:聲音的產生與傳播序號:06姓名班級導學目標知識點:1、知道聲音產生與傳播的條件2、知道聲音以聲波進行傳播,不同介質中的聲速不同;導學方法:實驗探究法、歸納法課時:1課時導學過程課前導學1、一切正在發聲的物體都在,停止,發聲也停止。2、演奏小提琴時,琴弦在,打鼓時,在振動;敲擊瓷碗邊緣后聽到的聲音是由振動發出的;吹笛子時,笛子發聲是由發出的。3、聲音靠傳播,聲音以的形式傳播,聲速大小與有關,15℃時空氣中的聲速是。4、不能傳聲,一般情況下,聲音在固體、液體和氣體中的速度大小規律是課堂導學1、設計多個實驗方案,探究聲音是由于物體振動產生的(1)實驗器材:(2)研究方法:(3)實驗過程:2、如P14圖1-4所示,用實驗驗證聲音的傳播需要介質(真空不能傳聲),你還有其它的實驗方案嗎?3、設計實驗方案:分別探究固體、液體和空氣可以傳聲。教師引導、學生歸納小結課堂練習1、如下圖,敲擊右邊的音叉,會看到泡沫小球,如將上述裝置帶到月球上做實驗,那么會看到小球,這說明。2、假設兩次聲音到達人耳的時間間隔不少于0.1秒,人耳就能把兩次聲音區分開。〔1〕要能區分自己的拍手聲和高墻反射回來的回聲,你至少要離高墻多遠?〔2〕甲在長鐵管的左端敲擊一下,乙在鐵管右端感覺到二次聲音,那么鐵管至少多長?3、一列火車以72km/h的速度駛向前方崖壁下的隧道口,距崖壁720m時,火車鳴笛,司機鳴笛后經過多少時間聽到回聲?課后練習1、利用聲學知識測定海洋的深度(或測量閃電處離地面的高度),需要先知道哪些數據,需要測出那個物理量,試畫出記錄實驗數據的表格。2、小明走近魚缸拍手,金魚備嚇跑,小麗耳朵貼在桌面上,輕敲桌面遠端,小麗聽見敲擊聲。魚兒究竟是被拍手聲還是拍手動作嚇跑的?敲擊聲是通過空氣還是桌面傳入人耳?針對以上問題,提出實驗改良意見,解答上述問題。3、利用火車車輪與鐵軌接頭處撞擊發出的聲音可以粗測火車運行的平均速度,說出你的測量方案和需要的器材。課后反思課題:聲音的特性序號:07姓名班級導學目標知識點:1、了解聲音的特性及其影響因素。2、通過做音調與頻率有關的實驗和響應與振幅有關的實驗進一步了解和學習物理學研究問題的方法。導學方法:實驗探究法、比照歸納法課時:1課時導學過程課前導學1、叫音調,頻率表示,叫頻率;2、人的發生頻率范圍是,多數人能聽到的聲音頻率范圍是,叫超聲波,叫次聲波。3、叫響度,叫振幅,響度與和有關。4、樂音的特性包括、、,不同物體即使發出音調和響度相同的聲音,仍能夠分辨,說明。課堂導學1、探究音調與頻率的關系(實驗方法)(1)按課文P19圖3-1方案進行;(2)用硬紙片在鋼鋸齒上滑動,改變滑動速度…………(3)實驗結論:2、探究響度與振幅的關系(實驗方法)(1)按課文P21圖3-4方案進行;(2)將鋼尺的一端按壓在桌沿上,在另一端用大小不同的力撥動鋼尺,觀察鋼尺的振幅,聽其響度;(3)實驗結論:3、知識延伸管樂器考空氣柱振動發聲,空氣柱的長短決定音調的上下;弦樂器通過弦的振動發聲,音調的上下決定于弦的材料、長短、粗細和松緊程度等因素,試設計不同實驗對以上問題進行探究教師引導,學生歸納小結課堂練習1、女高音歌唱家和男低音歌唱家中的“高”與“低”是指,震耳欲聾是指聲音的,引吭高歌和低聲細語中的“高”與“低”是指,男中音放聲高歌,女高音小聲伴唱,的響度大,音調高。2、醫生聽病人心臟跳動的聲音時,要利用聽診器來減少聲音的,使聲音的增大些。3、一種聲音從水中傳入空氣時,一定不變的特性是;4、新買的瓷碗常要敲一下,判斷是否破損,這是因為,使用“聲控門鎖”時。須先輸入自己的聲音程序,才能使用,是應用了聲音特性中的。課后練習1、小明將甲、乙兩音叉發出的聲音信號輸入到示波器上,得到甲、乙兩種波形,從波形上可以看出甲的音調乙的音調,甲的響度乙的響度。2、如圖三支相同的試管內裝有質量不同的水,用嘴貼著管口吹氣,發出聲音由低到高的順序是,用棒輕敲擊試管底部,那么發出的聲音由高到低的順序是3、很多同學身邊都有一把鋼尺,它的作用大著呢,既可以用來畫圖,還是很好的實驗器材,能否利用它設計幾個有關聲現象的小實驗?課后反思

課題:聲的利用序號:08姓名班級導學目標知識點:1、知道聲能傳遞信息,也能傳遞能量。2、區分實際事例屬于哪方面的應用。3、了解現代技術中與聲有關的知識的應用導學方法:實驗觀察法、討論法課時:1課時導學過程課前導學1、聽到雷聲就知道馬上要下雨利用了聲音傳遞,鐵路工人敲擊鐵軌可知道是否有松動的螺栓是利用了聲音傳遞2、蝙蝠飛行時發出,這些碰到墻壁或昆蟲時回,根據回聲到來的和,蝙蝠第一確定目標的位置和距離,這種方法叫做,科學家根據這個原理創造了。3、B超向病人體內發射,同時接收體內臟器的,超聲探傷對人體傷害。4、超聲波清洗精密儀器時,超聲波穿過液體并引起劇烈的,把物體上的污垢敲擊下來而不會損壞被洗的物體,,使用超聲波是因為它產生的振動比可聞波更加;外科醫生利用除去人體內的結石。課堂導學提問:深海底的深度怎樣測出?測量方法:1、通過這說明聲音是可以傳遞的如:(1)醫生通過聽診器來了解病人的病情,利用了聲音;(2)小明向較遠的高山大喊一聲,經過1.2s聽到回聲,那么小明距離高山m遠?〔當時氣溫是15℃2、演示課本聲波傳遞能量的實驗,學生自主學習聲波傳遞能量的實際應用。教師引導,學生歸納小結課堂練習1、在日常生活中,人們常根據敲打物體發出的聲音來鑒別物體的質量,以下做法用以到達這一目的的是()A.鐵匠用小錘敲打燒紅的毛坯;B.瓜農用手拍打西瓜;C.顧客用手輕輕敲打瓷器;D.瓦匠用瓦刀敲打紅磚;2、海豚有完善的聲納系統,它們能在黑暗的海水中準確而快速的捕捉食物,避開敵害,遠遠優于現代的無線電定位系統。(1)它利用了自身發出的()A.沖擊波B.水波C.次聲波D.超聲波(2)海豚的聲納系統遠遠優于無線電定位系統,你認為這在于海豚發出的波比無線電波()A.速度快B.抗干擾能力強C.發出的能量大,傳播的遠D.在水中傳播的能量損失小,傳播的遠3、2008年5月12日,我國汶川發生了8.0級的大地震,給人民群眾造成了重大損失,因為地震產生的聲波屬于(填‘次聲波’或‘超聲波’),所以地震前人們并沒有感覺到,倒塌的房屋中的一些被困人員,通過敲擊物體使其產生聲音而及時獲救。課后練習1、超聲波清洗及超聲啐石是利用聲能的性質工作的,而回聲定位那么是利用了聲能的性質。2、以下哪些信息不是通過聲音獲得的()A.古代戰爭中的偵查員把耳朵貼在地面上,可以判斷是否有敵人的騎兵來偷襲;B.救護車急促的鳴笛聲,是行人讓出一條通道C.蝙蝠的回聲定位D.看見閃電,就知道有可能有一場大雨3、某人對高山喊話,0.2秒后聽到回聲,問該人據山有多遠?課題:噪聲的危害和控制序號09姓名班級導學目標知識點:1、了解噪聲的來源和危害。2、通過自身體會并實際操作,知道防治噪聲的途徑,增強環境保護意識。3、通過討論,知道保護環境對我們的好處。導學方法:學生自主學習、討論法課時:1課時導學過程課前導學噪聲從物理學角度講是從環保的角度講噪聲強弱等級的單位是,符號是;人剛能聽到的最微弱的聲音是dB,較為理想的安靜環境是dB,為了保護聽力,聲音不能超過dB,為了保證工作和學習,聲音不能超過dB,為了保證休息和睡眠,聲音不能超過dB。3、減弱噪聲的途徑有、、。課堂導學1、小實驗:先敲擊音叉發聲,并用示波器顯示其波形;再用鐵釘刮擦玻璃,用示波器顯示波形,把兩種聲音的波形作一比照,得出噪聲的物理學含義:從物理學的角度來看噪聲是思考討論:發聲體做規那么振動時發出的聲音一定是樂音嗎?師生共同討論并得出從環境保護角度來看噪聲是2、學生自己閱讀噪聲強弱的等級和危害,了解不同等級的噪聲對人的危害是什么。(1)噪聲強弱等級的單位是,符號是;(2)對人的危害:如90dB以上的會150dB會3、控制噪聲:同學們從聽到聲音的條件討論減弱噪聲的方法,歸納如下:聽:聲源的振動產生聲音——空氣等介質的傳播——鼓膜的振動控制:————教師引導,學生歸納小結課堂練習1.以下減小噪聲的措施中,屬于在傳播過程中減弱的是()A.建筑工地上噪聲大的工作要限時 B.市區里種草植樹C.戴上防噪聲的耳塞 D.市區內汽車喇叭禁鳴2.以下措施不能減弱噪聲的是()A.摩托車上安裝消聲器B.機場工作人員佩戴有耳罩的頭盔C街頭設置噪聲監測儀D.高架道路兩側安裝透明板墻圖13、在我國的許多地方,過春節人們喜愛放鞭炮〔如圖1所示〕,下面是四位同學關于這件事的觀點,你覺得誰的觀點最正確()圖1A.小明:放鞭炮能增加節日的喜慶氣氛,鞭炮聲不能算作噪聲。B.小華:放鞭炮沒有任何好處。C.小軒:放鞭炮雖然可以襯托節日氣氛,但它會產生噪聲、空氣污染問題。D.小新:只要用收錄機播放鞭炮的錄音,就不存在噪聲污染問題了。課后練習4、以下減弱噪聲的方法中,屬于在聲源處減弱的是()A.影劇院的墻面用吸音材料制成B.在飛機旁的工作人員佩帶有耳罩的頭盔C.城市某些路段禁鳴喇叭D.高架道路兩側某些路段設有隔音板墻為了使教室內的學生上課免受周圍環境的噪聲干擾,采取以下的那些方法是有效、合理的?〔〕老師講話聲音大一些。B.每個學生都帶一個防噪聲耳罩。在教室周圍植樹。C.教室內安裝噪聲監測裝置。6、在工廠里,噪聲主要來源于在公路上,噪聲主要來源于課后反思課題:溫度計(一)序號:11姓名班級導學目標知識點溫度的概念;攝氏溫度的規定方法、溫標符號、單位符號、認讀方法;了解生活中常見的溫度;能正確使用溫度計測量液體的溫度并正確讀數。導法:實驗法、歸納法、討論法導學時間:1課時導學過程課前導學

1、溫度是表示的物理量;2、液體溫度計是利用的性質制成的;玻璃泡中的液體一般是、、。3、常用的表示溫度的方法是。溫度計上有一個字母℃,表示的是。4、攝氏溫度是這樣規定的:在一個標準大氣壓下,把溫度規定為0攝氏度,溫度規定為100攝氏度。分成100等分,每一等分叫,寫作。5、在使用溫度計時,首先要看清它的,然后看清它的;課堂導學1、溫度概念:2、師生共同做4.1–1實驗,實驗說明:憑感覺判斷物體溫度是的,要準確地判斷和測量溫度,就要用。3、探究溫度計的工作原理:演示課本4.1--2(1).液體溫度計是根據的規律制成的;(2).玻璃泡內的液體一般是等。4、攝氏溫度:規定5、37℃讀作;—4.7讀作6、指導學生閱讀課本的小資料,了解自然界的一些溫度,并將空的填完整。7、探究溫度計的使用:將溫度計分給學生,測量所給的燒杯中水的溫度,總結歸納正確使用溫度計的方法:教師引導、學生歸納總結課堂練習右圖中幾個溫度計的讀數分別是甲:乙:丙:丁:2.零下35攝氏度還可以讀作_______,可以寫作_____;-275℃3.有三支溫度計,其中甲溫度計的測量范圍是35℃~42℃,乙溫度計的測量范圍是-30℃~50℃,丙溫度計的測量范圍是課后練習4.該選哪一項?(1)溫度反映的是物體的()A.體積大小B.運動快慢C.冷熱程度D.振動快慢(2)-20℃A.零下20度B.零下攝氏20度C.負攝氏20度D.零下20攝氏度(3)下面關于常用液體溫度計的使用方法中,錯誤的選項是()A.溫度計不能用來測量超過它所能測量的最高溫度B.讀溫度計示數時,視線要跟液柱的上外表相平C.測量液體溫度時,溫度計玻璃泡要完全浸沒在液體中D.讀數時為求準確,應把溫度計從液體中拿出來仔細觀察5.以下是使用溫度計的操作步驟,請將各步驟的標號按正確的操作順序填寫在下面橫線上。A.選取適當的溫度計;B.估計被測物體的溫度;C.使溫度計和被測物體接觸幾分鐘;D.觀察溫度計的讀數;E.取出溫度計;F.讓溫度計的液泡與被測物體充分接觸.操作步驟的正確順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圖23020℃甲乙圖23020℃甲乙3040℃A圖1BCD用溫度計分別測得的冰和水的溫度,那么冰的溫度是℃,水的溫度是℃。課后反思課題:溫度計(二)序號:12姓名班級導學目標知識點知道體溫計與實驗室溫度計的區別即使用方法;能從溫度計上正確讀數導學方法:實驗法、討論法、歸納法導學時間:1課時導學過程課前導學1、體溫計的量程℃、分度值℃,2、、體溫計在讀數時,(填“能”或“不能”)離開人體,因為在體溫計的玻璃泡和玻璃直管之間有;3、體溫計在每次使用前,都要用力的;其它溫度計(“能”或“不能”)甩。課堂導學用掛圖結合實際的體溫計了解體溫計的構造、量程、分度值等。體溫計的量程℃、分度值℃,玻璃泡里的液體是;2、測體溫時、水銀隨著溫度的升高,發生,當體溫計離開人體時,水銀變冷,細管內的水銀,直管內的水銀(填“能”或“不能”)退回玻璃泡內,所以他表示的仍然(“是”或“不是”)人體的溫度。3、歸納一下體溫計與普通溫度計的相同點與不同點有哪些:例1:給體溫計消毒的正確方法是()A.放在沸水中煮幾分鐘B.用自來水加以沖刷C.用酒精燈烘烤D.用醫用酒精擦抹例2:簡要答復以下問題(1)“為測量一杯熱水的溫度,在把溫度計插入熱水后應何時讀數據?”對于這個問題有三種不同的意見:甲認為應立即讀數;乙認為應該在溫度計示數穩定后讀數;丙認為插入時間越久讀數越準確。請你對此發表評論。(2)粗心的護士小張僅對一支體溫計消毒后,就直接用它給幾個病人測體溫,結果發現均是39℃教師引導、學生歸納小結課堂練習1.一位年輕的護士在忙碌中用同一支體溫計連續測了甲、乙、丙三人的體溫,中途沒有將水銀甩回玻璃泡內,結果三人的體溫都是39.5℃A.三個人體溫都是39.5℃B.甲的體溫一定是C.乙、丙兩人的體溫都低于39.5℃D.三個人中有至少一人體溫是2.如下圖四種測量水溫的方法,其中正確的選項是()3.上圖中體溫計的示數是__________℃。4.抗擊“非典”時,我們經常要測量體溫,相信你一定對人體體溫及體溫計有所了解。以下說法中正確的選項是()A.體溫計不能離開人體讀數B.液體體溫計是利用液體熱脹冷縮的性質來測量體溫的C.體溫計在每次使用前都要放在沸水中消毒D.人體口腔正常溫度一定為35.以下圖1是一些物質的凝固點和沸點,根據下表,在我國各個地區都能測量氣溫的溫度計是()A.酒精溫度計B.乙醚溫度計C.水溫度計D.水銀溫度計課后練習6.張迪測量燒杯中熱水溫度時,將少量熱水倒入另一燒杯中,然后像圖2所示的那樣去測量和讀數。她這樣做被李明找出了一些錯誤,但有一條找得有點問題,請你把它挑出來()A.不應倒入另一燒杯,這會使溫度降低B.應該將溫度計取出讀數,而不應該放在水中讀數C.水倒得太少,溫度計玻璃泡不能完全浸沒D.讀數時,視線應該與溫度計玻璃管內液柱上外表相平,而不應斜視7.以下圖中有A、B、C、D四種測量水溫的操作。請你評價這四種操作方法的正誤。如果是錯誤的,指出錯在哪里。A: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B: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C: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D: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9、一支溫度計刻度均勻但示數不準,在一標準大氣壓下,把它放入沸水中,示數為95℃,放在冰水混合物中示數為5℃。現把該溫度計懸掛在教室的墻上,其示數為課后反思課題:熔化和凝固(一)序號:13姓名班級導學目標知識點了解物質存在的三種形態:固態、液態、氣態,物質的固態和氣態可以相互轉化;認識熔化和凝固的含義知道晶體和非晶體的區別,熔化時溫度變化規律;認識熔點,識記冰、固態酒精、固態水銀等幾種常見物質的熔點。導學方法:實驗探究法導學時間:1課時導學過程課前導學1、物質常見的三種狀態是、、;隨著溫度的變化,物質會在、、三種狀態之間變化。2、熔化:物質由變成的過程叫熔化;固體熔化時要(吸熱或放熱)3、固體可分為和,有固定的熔化溫度,這個溫度叫,這類固體物質熔化時不斷,但是溫度。沒有固定的熔化溫度,這類固體物質熔化時不斷,溫度。課堂導學1、探究萘和石蠟這兩種固體熔化時溫度的變化規律:實驗時加熱采用的是法,這樣加熱的目的是。2、實驗記錄表格:時間/min01234567891011萘的溫度/℃萘的狀態蠟的溫度/℃蠟的狀態畫出萘和蠟熔化時溫度隨時間變化的圖像分析萘和蠟的熔化過程知道:(1)萘在熔化前,不斷,溫度;熔化時,不斷,溫度;熔化后繼續加熱時,溫度;(2)蠟在熔化前,不斷,溫度;熔化時,不斷,溫度;熔化后繼續加熱時,溫度;5、師生共同分析得出固體熔化的條件是;6、分析可得出能將固體分為兩類:(1)、晶體:,常見的如:(2)、非晶體:,常見的如:7、熔點:,晶體熔化的條件是;非晶體(“有”或“沒有”)確定的熔點。8、查看幾種物質的熔點(標準大氣壓下):冰;固態水銀;固態酒精教師引導、學生歸納小結課堂練習1.下面幾種說法中錯誤的選項是()A.同一種物質處于哪種狀態與該物質此時的溫度有關.B.晶體熔化時的溫度叫做熔點.C.物質吸收了熱量,溫度一定升高.D.非晶體沒有熔點,所以熔化時不吸熱.2、坩鍋是冶煉金屬用的一種陶瓷鍋,能夠耐高溫.坩鍋內盛有錫塊,坩鍋放在電爐上加熱,錫在逐漸熔化的過程中()A.要不斷吸熱,溫度不斷上升B.要不斷放熱,溫度不斷上升C.要不斷吸熱,溫度保持不變D.要不斷放熱,溫度保持不變3、小明針對本單元所學的知識列出了下面的表格,請幫他填寫完整固體分類舉例熔化過程是否吸熱溫度有無熔點晶體非晶體課后練習4、在圖4—10中,描述晶體熔化的圖象應為()5、在鉛的熔化過程中:〔

A、鉛的溫度升高,同時吸熱

B、鉛的溫度降低,同時放熱

C、鉛的溫度不變,不吸熱也不放熱

D、鉛的溫度不變,同時吸熱6.某固體從200℃開始熔化,直到250℃還未熔化完,那么這種固體物質一定是__________.〔選填“晶體”或“非晶體7、分析以下圖并答復以下問題:〔1〕AB段物體是態,物體熱,溫度;BC段是態,物體,溫度:CD段是態,物體,溫度;B點物體是態,C點是態,E點是態;〔2〕物體從第分鐘開始熔化,到第分鐘熔化完,熔化過程歷時分鐘;(3)該物質是體,熔點是。課后反思課題:熔化和凝固(二)序號:14姓名班級導學目標知識點進一步認識熔化;知道什么是凝固;凝固的條件是什么;知道晶體和非晶體凝固時溫度的變化規律,會畫圖像認識凝固點導學方法:實驗探究法導學時間:1課時導學過程課前導學1、物質從態變成態的過程叫凝固;物質凝固的條件是2、液體凝固成晶體的過程要,溫度非晶體在凝固過程中也要,溫度3、凝固點:,同一種物質的凝固點和它的熔點(填“相同”或“不相同”)。4、標準大氣壓下水的凝固點是,水銀的是,酒精的是。課堂導學將熔化后的石蠟和萘停止加熱,并每隔一定時間記錄一次溫度,觀察它的狀態,并記錄在下表中時間/min01234567891011萘的溫度/℃萘的狀態蠟的溫度/℃蠟的狀態畫出萘和蠟凝固時溫度隨時間變化的圖像3、分析萘和蠟的凝固過程知道:(1)萘在凝固前,不斷,溫度;凝固時,不斷,溫度;(2)蠟在凝固前,不斷,溫度;凝固時,不斷,溫度;4、師生共同分析得出液體凝固的條件是晶體在凝固時要熱,但是溫度,這個溫度叫,晶體凝固的條件是非晶體在凝固時的特點是,非晶體凝固點。教師引導、學生自我小結課堂練習1、根據表中所列的幾種物質的熔點,以下判斷正確的有():物質名稱固態水銀金銅鋼固態氫熔點/℃-39106410831300-259①在-265℃時,氫是固態.②純金掉入鋼水中不會熔化.③水銀溫度計在-40℃時不能使用.2.小明通過學習得到下面幾個結論,請幫他補充完整(1)、物質從__________態變成__________態的現象叫做凝固,晶體凝固時的溫度叫__________.(2)、酒精的凝固點是-117℃,它在-115℃時是__________態,在(3)、鋼塊化成鋼水時,鋼塊要__________熱;水結成冰時,水要__________熱.(4)、冬天北方農村的菜窖里放幾桶水,菜就不易凍壞,這是因為水__________時會__________熱,因此窖內溫度不致太__________.3.該選哪一項?(1)、用銅塊澆鑄銅像的過程,發生的物態變化是()A.一個凝固過程B.一個熔化過程C.先熔化后凝固D.先凝固后熔化(2)、我國首次赴南極考察隊于1984年11月20日從上海啟程,歷時約三個月,橫跨太平洋,穿越南北半球,航程二萬六千多海里,在南極洲南部的高蘭群島喬治島,建立了我國第一個南極科學考察基地——中國南極長城站.南極平均氣溫為-25℃,最低氣溫達-88.3A.凝固點較低B.凝固點較高C.沸點較低D.沸點較高4、以下現象中,不屬于熔化的是:〔

A、-40℃的水銀變成0℃的水銀

B、冰變成水

C、食鹽放入水中化成鹽水

D、玻璃在高溫狀態下變成液態玻璃

5、萘的熔點是80℃,那么80℃的萘:〔

A、一定是固態

6、水結成冰的條件是:〔

A、水和周圍的溫度都是0℃

B、水和周圍的溫度都低于0℃

C、水的溫度是0℃,周圍的溫度低于0℃

D、水的溫度可以高于0℃,周圍的溫度必須不高于0℃

7、在寒冷的北方,使用酒精溫度計而不使用水銀溫度計,是因為:〔

A、酒精的熔點高

B、酒精的沸點低C、酒精的凝固點低

D、酒精可染成紅色

8、水的凝固點是0℃,如果把0℃的冰放在0℃的房間里,那么:〔

A、冰一定會熔化,但不會全變成水

B、冰一定不會熔化

C、冰可能會熔化也可能不會熔化

課后反思:課題:汽化和液化(一)序號:15姓名班級導學目標知識點知道什么是汽化以及汽化的兩種不同方式;蒸發和沸騰的特點及其區別;影響液體蒸發快慢的因素,知道蒸發吸熱致冷導學方法:實驗、分析、比擬法導學時間:1課時導學過程課前導學1、汽化:;2、汽化的兩種方式:和;3、蒸發:在都能發生的汽化現象,蒸發只發生在液體的。4、沸騰:在液體的和同時發生的的汽化現象;5、沸點:各種液體的溫度,一個標準大氣壓下,水的沸點是,水銀的沸點是,酒精的沸點是。課堂導學演示課本實驗4.3—1,并解釋這些變化。1、汽化:物質由態變為態,汽化的兩種方式是2、沸騰:在液體的和同時發生的的汽化現象3、探究水沸騰時溫度的變化規律時間/min0123456789溫度/℃(1)、沸騰前給水加熱時,可看到杯壁有,氣泡,大小變,加熱過程中,沸騰前水的溫度,(2)、沸騰時,看到的現象是,要使水持續沸騰,必須,可見液體沸騰的條件是;(3)、沸點:,1標準大氣壓下,水的沸點是;水的沸點上下受到什么因素的影響;不湯手的“開水”從何而來(4)、查看液體的沸點,記下幾種液體的沸點。液體的沸點跟有關。3、蒸發:在都能發生的汽化現象,蒸發只發生在液體的討論影響液體蒸發快慢的因素?(1)(2)(3)討論:為什么蒸發能夠致冷?教師引導、學生自我小結歸納蒸發和沸騰的異同點:課堂練習1、夏天扇扇子人感到涼快,主要是因為扇來的風()A.降低了周圍的溫度;B.降低了人的溫度;C.加快了人身上的汗水的蒸發;D.趕走了人周圍的熱氣。2、關于蒸發和沸騰,以下說法中不正確的選項是()A.蒸發可以在任何溫度下進行,沸騰必須在一定溫度下進行;B.蒸發不需要吸熱,沸騰需要吸熱;C.蒸發是液體外表汽化的現象,沸騰是在液體內部進行的汽化現象;D.蒸發是緩慢的汽化現象,沸騰劇烈的汽化現象。3.圖中有甲、乙兩容器,裝有相同質量、相同溫度的酒精,過了一會兒,那么()A.甲容器中酒精多B.乙容器中酒精多C.兩容器中一樣多D.無法判斷4.夏天游泳時,在水里不覺得冷,上了岸覺得冷,這是因為()A.水的溫度高,空氣的溫度低B.空氣比水容易傳導熱量C.人體外表的水分蒸發要吸收熱量D.以上都不對5.用苯在1atm下的沸點是111℃,如果在1atm時,甲苯的溫度是111A.甲苯沸騰B.甲苯不沸騰C.甲苯繼續吸熱,那么能沸騰D.以上說法都不正確6.在敞開的水壺里燒水,使水沸騰后再用猛火繼續加熱,那么水的溫度將()A.逐漸升高B.不變C.逐漸降低D.忽高忽低課后練習7.在燒瓶中裝一些剛停止沸騰的水,然后用抽氣機抽去瓶中的空氣,這時水面上的氣壓______〔選填“減小”、“不變”或“增大”〕,可以觀察到瓶中的水又沸騰起來了,可見______液面上方的氣壓可以使水的沸點降低。8、以下措施中為了加快蒸發的是()A.酒精燈不用時蓋上燈帽B.植樹時剪除大量枝葉C.用保鮮袋裝蔬菜放入冰箱D.將衣服晾在向陽、通風處9、如圖,兩只相同的溫度計,其中包有濕棉球的示數較低,原因是()A.水蒸發放熱B.水蒸發吸熱C.水凝固放熱D.水凝固吸熱10、多油的菜湯不易冷卻,這主要是因為()A.油層阻礙湯的熱輻射 B.油層和湯中的水不易發生熱交換C.油的導熱能力比水差 D.油層覆蓋在湯面,阻礙了水的蒸發11、生活中常用碗燉食物〔碗不與鍋接觸〕,當鍋里的水沸騰后,碗中的湯()A.會沸騰的慢一點B.同時沸騰C.不會沸騰,溫度為100℃D.不會沸騰,溫度低于12.夏天有人用濕毛巾包在牛奶瓶外,希望牛奶不致很快變質。從物理學角度來看,這種做法()A.毫無意義,因為物體間溫度相同時不發生熱傳遞B.錯誤,濕毛巾包裹使奶瓶散熱困難,牛奶反而要變質C.正確,濕毛巾中的水分蒸發,要從奶瓶吸收局部熱,有降溫作用,從而延緩牛奶變質

課后反思課題:汽化和液化(二)序號:16姓名班級導學目標知識點知道液化的概念和氣體液化的條件知道使氣體液化的兩種方式:降溫和壓縮體積認識電冰箱的工作原理;幾種白氣的認識。導學方法:實驗法、討論法導學時間:1課時導學過程課前導學1、液化:物質從變為叫液化;2、液化的條件是:;3、液化的兩種方式:和。課堂導學討論分析:夏天,小草上的露水是怎么來的?從冰箱里拿出來的礦泉水瓶很快就“出汗”是怎么回事?得出液化的意義1、液化:2、液化的條件是3、氣體液化的方式有例1、冬天,從人體的鼻孔呼出的“白氣”是而成的;例2、在在衛生間里洗過澡后,室內的玻璃鏡面變得模糊不清,過一段時間又變得清晰起來。鏡面上發生的這兩種現象的物態變化是()A.先液化,后汽化B.先汽化,后液化C.只有液化D.只有汽化教師引導、學生自我小結課堂練習1、有的同學在擦眼鏡時先向眼鏡“哈氣”,使眼鏡變得潮濕從而更容易擦干凈,這個過程中水蒸氣發生了現象,此現象是一個熱過程。2、有一種氣體打火機,內裝燃料是液態的丁烷,通常情況下,丁烷是氣體,人們用方法將其變為液態的。3、夏天,把一大塊冰放在塑料袋中,過一段時間后,冰變成了水,這是現象,塑料袋沒有漏水,但是塑料袋外面卻出現了一層水珠,這是現象。4、夏天我們吃冰棒時,撕開冰棒包裝紙,會發現冰棒冒“白氣”,這是由于冰棒周圍空氣中水蒸氣遇冷而形成的,據你的觀察,冰棒冒的“白氣”是向(填“上”或“下”)的。5.醫生為病人檢查牙齒時,拿一個“帶把的小鏡子”在酒精燈上燒一燒,然后放入病人口腔內。這樣做的目的是______。6、燒開水時,壺口要冒出“白氣”,“白氣”的構成是()A.水蒸氣B.水蒸氣凝華形成的小冰晶C.水蒸氣液化形成的小水珠D.小冰晶和小水珠的混合課外練習7、以下所述的物態變化中,屬于液化現象的一組是〔〕eq\o\ac(○,1)吃冰棒解熱;eq\o\ac(○,2)燒開水時冒“白氣”;eq\o\ac(○,3)夏天濕衣服晾干;eq\o\ac(○,4)冬天,戴眼睛的人從室外浸入溫暖的室內,鏡片上出現一層霧A.eq\o\ac(○,1)eq\o\ac(○,3)B.eq\o\ac(○,2)eq\o\ac(○,3)C.eq\o\ac(○,2)eq\o\ac(○,4)D.eq\o\ac(○,1)eq\o\ac(○,4)8.對鍋加熱,里面的水持續沸騰時,水面上的“白氣”并不明顯;如突然止火,水面上很快出現很多“白氣”,這是因為〔〕A.沸騰時水不蒸發B.沸騰時水面上的蒸氣高于100℃C.D.止火后水面上的溫度低于100℃;大量水蒸氣液化為小水滴形成“白氣9、被100℃的水蒸氣燙傷往往比被100A.開水的溫度比水蒸氣的溫度低;B.水蒸氣液化時放出大量的熱;C.開水不易散熱;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