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技推廣與服務_第1頁
農技推廣與服務_第2頁
農技推廣與服務_第3頁
農技推廣與服務_第4頁
農技推廣與服務_第5頁
全文預覽已結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農技推廣與服務第6期揚州市農業技術推廣站二○○七年九月十一日2007年秋播麥油生產技術意見近年來,由于“政策好、人努力、天幫忙”,我市麥油生產連續四年取得了歷史性的豐收,今年全市256萬畝小麥平均單產379.1公斤/畝,與歷史最高的去年差不多持平;全市44.1萬畝油菜平均單產為164公斤/畝,比上年增3公斤/畝,再創歷史新高。但我市當前麥油生產仍存在綜合經濟效益偏低、播種量偏高、冬前苗體不壯、溝系配套不完善等問題。因此,今年我市秋播麥油生產總的指導思想是:適應市場需求,調優種植結構;發揮區域優勢,優化品種布局;普及適用技術,立足防災抗災。1、調優種植結構,進展高效農業。各地要依照當地生產實際,連續壓縮麥油種植面積,加快進展蔬菜等其它經濟作物,提高種植效益。在夏熟麥油結構中,由于今年油菜籽價格明顯上漲,植油經濟效益明顯超過種麥效益,從長遠市場走勢看,油菜籽價格仍會保持穩中有升。另外,種植油菜還有較好的養地作用,能培肥土壤。因此,今年我市夏熟結構調整還應著眼于壓縮小麥面積,適當擴大油菜面積。全市小麥種植面積,力爭壓縮到230萬畝以內,油菜種植面積應擴大到60萬畝。2、依靠區域優勢,優化品種布局品種是奪取夏熟增產增收的首要因素,各地應充分利用良種推廣補貼的契機,大力推廣應用高產優質新品種,發揮品種增產增收的潛力,全市優質麥油品種利用率力爭達到95%以上。小麥品種利用上,里下河蒸煮類專用小麥優勢區域,應連續以高產、優質品種揚麥11號為主推品種,擴大種植揚麥14和揚麥16,試驗示范種植揚麥17。揚麥14、揚麥16是優質高產抗病的中筋小麥新品種,突出表現粒大、產量高、抗病性強、后期熟相好等優點。今年高郵漢留8.5畝揚麥14超高產攻關田實收單產為571公斤/畝,位居淮南麥區第一。沿江高沙土地區和丘陵山區是弱筋小麥優勢區域,在實行訂單生產的前提下,連續擴大種植揚麥13、積極推廣揚麥15。在小麥梭條花葉病重發地區應選用抗病品種寧麥9號、揚輻麥2號,試驗示范種植新品種揚輻麥3號。關于今年我市部分地區種植的寧麥13,由于表現為抗寒性差、白粉病重等弱點,需進一步試種觀看,不宜大面積推廣。油菜品種利用上,油菜品種仍以高產優質品種秦優7號、史力豐當家,搭配種植揚油6號,擴大示范種植秦優10號。3、推廣輕簡技術,提高種植效益。隨著我市農村勞動力的大量轉移,推廣麥油輕簡栽培技術,既能省工節本、提高種植效益,同時也是當前農業生產的客觀需要。三麥生產上,要連續全面推廣以板茬淺旋種麥為主的免少耕種麥技術,全面實現了三麥生產的輕型化,有體會的地點可適當擴大應用板茬種麥和稻田套麥等簡化栽培方法。三麥輕簡技術應用面積要達到95%以上。油菜生產上重點是推廣直播技術,10月10日前讓茬的田塊可采納稻茬直播或機條播,10月20日前讓茬田塊可進行稻田套播。直播油菜播前3~5天灌一次跑馬水,提高土壤濕度,并施足基肥,播種量一樣每畝0.2~0.3公斤,最終密度操縱在2萬株左右;稻套油在水稻收成前3~4天播種,一樣畝播0.3~0.4公斤,最終留苗2~2.5萬株。4、落實關鍵措施,確保秋播質量。(1)堅持適期播(栽)。既要防止播種過早遭受凍害,又要充分利用好冬前寶貴的溫光資源,防止播期過遲,生長量不足,造成減產。弱筋小麥在10月25-30日范疇內盡量早播,中筋小麥在10月25日-11月5日范疇內適當遲播。移栽油菜的適宜播種期為9月10~20日,適宜移栽期為10月中下旬,直播油菜的適宜播期在9月20日~10月10日之間。(2)堅持適量播種。近年來我市部分地區小麥差不多苗偏高,造成群體郁蔽,病害、凍害發生加重,同時埋伏著倒伏的危險,在今年后期氣候條件較好的情形下,許多田塊仍發生了倒伏現象。因此今年秋播要加大群體質量栽培的宣傳力度,立足防災抗倒,降低播量,操縱差不多苗。全市大面積差不多苗,中筋小麥操縱在15-16萬/畝,播量8公斤/畝左右;肥力差、產量低的地區差不多苗不得突破18萬/畝,豐產方差不多苗操縱在12萬/畝左右;弱筋小麥差不多苗應比同期播種的中筋小麥適當增加,播種量9公斤左右,差不多苗操縱在20萬/畝左右。移栽油菜的每畝苗床播種量操縱在0.5公斤左右,大田移栽密度8000株/畝左右;直播油菜播種量操縱在0.2公斤/畝左右,最終留苗密度在2.5萬/畝左右。(3)堅持做到一播(栽)就管。一是播(栽)后,按照密、深、直、通的要求,高標準建設麥田水系,確定保及時窨水,保證一播(栽)全苗、齊苗,同時有效地提高抗漬能力;二是抓好移苗補缺,對顯現明顯斷行斷壟的或堆子苗的,要及時進行移苗補缺或補種補苗;三是早施苗肥,對白田種麥栽菜和基肥施用不足的田塊,應在麥子出苗、油菜活棵后及早追施苗肥,加快麥油生長;四是及時化學除草,專門是直播油菜和稻套麥等輕型栽培田塊,草害較重,要選準高效藥劑,在雜草的出草高峰選擇晴天中午溫高光強時用藥防治,以提高化除成效,操縱雜草為害。(4)堅持科學肥料運籌。弱筋小麥畝產350~400公斤的高產優質栽培應操縱施氮量,增施磷鉀肥,降低中后期施氮比例,一樣畝施純氮14~15公斤,五氧化二磷6公斤左右,氧化鉀7~8公斤;氮肥中基苗肥、平穩肥、拔節肥的運籌比例為7:1:2,磷鉀肥70%作基肥,30%作返青拔節肥。中筋小麥畝產400公斤以上的適宜施肥量和肥料運籌為畝施純氮量18公斤左右,磷鉀肥8~10公斤;氮肥運籌為基肥、分蘗肥、拔節肥之比為5:1:4,磷肥基施為主,鉀肥基施和返青拔節期各50%。油菜上,應在增加氮肥投入的同時,大幅度增加磷、鉀肥的用量,要求畝施純氮達16公斤以上,按1:0.5:0.6的比例配施磷鉀肥,并畝施1公斤左右硼肥;肥料運籌上,氮肥基施60%,苔花期追施40%,磷鉀肥及硼肥以基施為主。有條件的地點,要結合測土配方施肥技術,依照不同田塊的具體情形,決定肥料用量。(5)堅持適當耕翻。由于連續多年淺旋種麥,使犁底層抬高、地力下降,同時造成稻田“雜草稻5、搞好技術服務,促進科技入戶。一要加強技術宣傳培訓,努力提高農民的科技素養。各地在秋播前要組織農技人員,采取廣播講座、版面展覽、印發技術資料、逢集趕會宣傳、現場示范演講、物資配套服務等形式,舉辦多種形式的秋播技術培訓,使先進適用的科學技術能夠入戶、到田;二要連續辦好高產示范方。要圍繞優質標準化生產示范要求,抓好核心示范方建設,加快新品種新技術的推廣速度;

三要搞好試驗研究。各地要積極抓好麥油優質新品種的引進試驗和示范工作,認真選擇適合當地有進展潛力的麥油接班品種,為我市農業的連續高產穩產提供切實可行的技術支撐。6、推進訂單生產,增加農民收入。近幾年,我市通過優質專用小麥聯合體和以及江都市優質油菜生產協會、儀征弱筋小麥產業協會等組織,積極進展訂單種植,對推廣優質品種、增加農民收入起到了一定的促進作用。然而,由于目前相關的法律法規不健全,對訂單違約行為尚無有力的約束機制,無法規范訂單市場,導致訂單的履約率低,不能較好地實現優質優價,不能充分調動農民的種植積極性,阻礙產業化進展進程。今年秋播各地要連續加快訂單生產的進展,擴大弱筋小麥種植面積,實現產銷銜接,大力推進農業產業化進程。農技部門要主動和諧龍頭企業與農戶之間的關系,積極參與到農業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