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海淀區八年級練習物理
一、單項選擇題(下列各小題均有四個選項,其中只有一個選項符合題意。共
30分,每小題2分)
1.在國際單位制中,質量的單位是()
A.米(m)B.千克(kg)
C.千克/米3(kg∕m3)D.米/秒(m∕s)
2.用溫度計測量燒杯中液體的溫度,如圖所示的方法中正確的是()
D.
3.如圖所示的物態變化實例中,由于熔化形成的是()
立春時節冰化成的水
B.白露時節草葉上的露珠
大雪時節落在地上的雪
D.冬至時節房檐上的冰掛
4.如圖所示的四種現象中,屬于光的折射現象的是()
A.墻上的手影
鏡中的景物
在水面“折斷”
水中的倒影
5.“稻花香里說豐年,聽取蛙聲一片”是宋朝詩人辛棄疾的詩句。詩人能分辨出是蛙聲,主
要依據的是聲音的()
A.音調B.響度C.音色D.頻率
6.隨著經濟的發展,我國的國防事業得到了相應的發展.如圖所示為我國空軍戰機空中加
油時的情景
A.以地面為參照物,加油機是靜止的
B.以加油機為參照物,戰機是運動的
C.以地面為參照物,加油機和戰機都是靜止的
D.以戰機為參照物,加油機是靜止的
7.關于聲音的產生和傳播,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A.只要物體振動,人耳就一定能聽到其發出的聲音
B.聲音只能在空氣中傳播,不能在固體中傳播
C.考場附近禁止車輛鳴笛,是從聲源處防止噪聲的產生
D.航天員能在太空與地面交流,說明真空也能傳播聲音
8.航天器外殼需要使用既輕巧又耐高溫的材料?下列對幾種材料特性的描述中,適合作為
航天器外殼的材料是()
A.密度大、熔點高B.密度小、熔點高
C.密度大、熔點低D.密度小、熔點低
9.下列有關熱現象的歸納不合理的是()
A.所有氣體在其溫度降到足夠低的條件下都可以液化
B.實驗室常用的液體溫度計是利用液體熱脹冷縮的原理制成的
C.液體的沸點除了跟液體種類有關外,還跟氣壓有關
D.在1.01xl()5pa大氣壓下,(TC的冰比0。C的水溫度低
10.下列與物態變化相關的說法,正確的是()
A.用壺燒開水時,壺噴冒出來的“白氣”是水蒸氣
B.抹在黑板上的水跡過段時間會消失,與冬天人呼出的“白氣”形成原理相同
C.放在衣柜里的腦丸消失過程中,需要吸熱
D.因為雪的形成過程中要吸收熱量,所以下雪時天氣變冷
11.關于光的反射,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A.入射光線與反射面夾角為15。時,反射角也為15°
B.入射角增大5。時,反射光線與入射光線夾角也增大5。
C.入射光線靠近法線的過程中,反射光線也靠近法線
D.電影幕布選用粗糙布料,目的是讓光發生鏡面反射
12.在2021年奧運會田徑男子百米半決賽中,中國選手蘇炳添以9.83s的成打亞洲紀錄,成
為了首位闖進奧運男子百米決賽的中國人。我們通常說“蘇炳添比你跑得快”,這句話的物
理含義是()
A.通過相同的路程,蘇炳添比你用的時間短
B.通過相同的路程,蘇炳比你用的時間長
C.在相同的時間內,蘇炳添通過的路程比你的短
D.蘇炳運動的速度比你運動的速度小
13.學校教學樓的大廳里豎直放置著一塊平面鏡,小明同學直立行走逐漸靠近平面鏡的過程
中,關于他在平面鏡中所成的像的情況,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A.像變大,像到鏡面的距離變大B.像變小,像到鏡面的距離變小
C.像的大小不變,像到鏡面的距離不變D.像的大小不變,像到鏡面的距離變
小
14.關于質量和密度,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A.質量越大的物體,它的密度就越大
B.體積越小的物體,它的密度就越大
C.密度與物質所處狀態無關
D.物體的質量不隨它的形狀、狀態和所處空間位置的改變而改變
15.在測量液體密度的實驗中,測得液體和燒杯的總質量機與液體體積V的關系如下圖所示,
則空燒杯的質量和液體的密度分別為()
A.158g,0.75g∕cm3B.90g,0.9g∕cm3
C.140g,0.9g∕cm3D.248g,1.4g∕cm3
二、多項選擇題(下列各小題均有四個選項,其中符合題意的選項均多于一個,
共10分,每小題2分。每小題選項全選對的得2分,選對但不全的得1分,有
錯選的不得分)
16.下列是小偉對生活中的一些常見物理量的估計值,其中基本符合實際情況的是()
A.一枚雞蛋的質量約為50g
B.做一節保健操所用的時間約為IOmin
C.教室中課桌的高度約為80Cm
D.健康成年人的體溫約為36?5°C
17.下列場景與所含的物理知識,對應的解釋完全正確的是()
A.初春,小明體育訓練后滿頭大汗,回到教室用電扇吹風感到涼爽——是因為液體溫度升
高,加快了液體蒸發
B.盛夏,小明手拿著一瓶冰凍的礦泉水,隨著冰的質量減少,手感到涼——是因為冰熔化
從手吸收了熱量
C.深秋,小明發現操場的雙杠上有一層霜——是因為空氣中的水蒸氣發生了凝華
D.寒冬,戴眼鏡的小明從寒冷的室外走進溫暖的室內,鏡片上出現一層水珠——是因為空
氣吸熱發生了液化
18.我國有著燦爛的詩詞文化,很多詩詞中蘊含著物理知識。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A.“坐地日行八萬里”,這是對人隨地球一起運動快慢的描述
B.“不疑行船動,唯看遠樹來”,其中的“遠樹來”所選擇的參照物是行船
C.“潭清疑水淺”,這是由于光的折射形成的
D.“樓臺倒影入池塘”,樓臺倒影是由于光的折射形成的
19.小利和小松兩人同時從同一起跑線向東出發進行競走比賽,若他們的運動可視為勻速直
線運動,記錄下他們通過的路程S和運動的時間?,并畫出了如圖所示的Sr圖像。由圖像
可知()
B.小利和小松的速度大小之比為2:1
C.若以小松為參照物,小利向東運動
D.在f=4s時,小利在小松前面12m處
20.下表給出了一些物質在常溫常壓下的密度值和在LOIXlO‘Pa大氣壓下的熔點,根據所
學知識和表中的數據判斷,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物質酒精冰鋁銅
密度∕kg?r∏-30.8XIO30.9×1032.7×IO38.9XIO3
熔點/℃-11706601083
A.一定質量水凝固成冰,體積比原來大
B.在寒冷的北極地區室外,氣溫可達-50C,此時酒精是液態的
C.把一杯水放到的冷藏室,杯中的水一定會凝固
D.可以用銅制的鍋來熔化鋁
三、實驗解答題(共44分,21、22題各2分,25、26題各3分,23、27、28、
31題各4分,24、29、30題各6分)
21.如圖所示,物體A長度的測量值是cm。
唧唧唧IIIllIIIIiulIIIl
0123cm
22.如圖所示,在揚聲器的紙盆上撒些紙屑,當揚聲器放音樂時,原來靜止在紙盆上的紙會
跳動起來,而且聲音越大,紙屑跳動得越劇烈。根據紙屑跳動的劇烈程度可以說明聲音的
(選填“音調”“響度”或“音色”)與發聲物體的振幅的關系。
23.小利同學用托盤天平測物體質量的步如圖所示。小利的操作有兩處錯誤,請你指出他操
24.如圖甲所示為探究某固體物質熔化過程中溫度隨時間變化關系的實驗裝置,實驗中某時
刻溫度計的示數如圖乙所示,則此時溫度計的示數是記錄不同時刻該物質的溫度
值,并依據實驗數據描繪出了該物質的溫度隨加熱時間變化的關系圖像,如圖丙所示,由圖
像可知該物質是(選填“晶體”或“非晶體”),在第4min時,該物質處于
(選填“液態”“固態”或“固態和液態共存的狀態”)。
≡-
-≡
--
--
-70
-?
-60
-
-?
-
匚-
甲
25.小利要測量某種石塊的密度,他把托盤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調節橫梁水平平衡時,若
觀察到指針如圖甲所示,應將天平的平衡螺母向(選填“左”或“右”)移動,才能
使天平橫梁水平平衡。小利調好天平后,將石塊放在天平的左盤中,右盤中放跌碼,當天平
平衡時,右盤中的祛碼以及游碼在標尺上的位置如圖乙所示,則此石塊質量的測量值為
g?將此石塊放入盛水的量筒中,放入前、后量筒中水面位置如圖丙所示,通過計算
可知該石塊密度的測量值是kg∕m3。
26.在觀察水沸騰的實驗中,當水溫升到89C時,小紅開始計時,每隔Imin記錄一次水的
溫度。然后,小紅根據實驗數據繪制了如圖所示的溫度隨加熱時間變化的關系圖像。由圖像
可知:
(2)把水從91℃加熱到97℃所需時間約為min;
(3)如果在其它條件不變情況下,從第8min之后繼續對水加熱Imin,則水的溫度將
(選填“升高”“降低”或“不變”)。
27.如圖所示為測小車平均速度的實驗情景,圖中秒表的設置是“時:分:秒”,三塊表所
指示的時間分別對應了小車經過路程起點、中點和最后終點位置時的時刻。已知小車運動通
過總路程s=1.2m,起點到中點的距離是s∣=0.6m°由此可知,小車在計時的全過程中的平均
速度測量值J=m∕s,小車從路程中點位置運動至最后終點的過程中,其平均速度的
測量值V2=m/s?
28.實驗桌上有兩塊完全相同的玻璃板,用滴管向玻璃板上分別滴加相同質量的水,通過如
圖所示的三個實驗過程,探究影響玻璃板上水蒸發快慢的因素。其中甲圖所示實驗探究的問
題是:水蒸發的快慢與水的是否有關。乙、丙兩圖的實驗中都需要控制不變的量
是水的質量和水的o
甲乙丙
29.如圖所示,在探究光的反射規律的實中,先把一個平鏡M放在水平桌面上,再把一個
可折疊的半圓形的屏(由兩個大小相同的扇形E,F連接而成,用來顯示光的傳播路徑)豎
直地立在平面鏡上,屏上的豎直線ON為屏F可繞其轉動的軸線。使一束光貼著屏E沿AO
射到。點,經平面鏡反射,就可以通過研究反射光OB的情況來探究光的反射規律了;
(1)在圖甲所示的情景中,使一束光貼著屏E沿AO射到。點,則經鏡面反射后的光沿OB
射出。己知此時入射光A。與ON(法線)之間的夾角為50。,則反射光OB與ON之間的夾
角為°;若保證入射光Ao的入射點不變,將Ao順時針向ON(法線)轉過10。,則
反射光OB與入射光40之間的夾角將減小°;
(2)在圖甲所示的情景中,若使一束光貼著光屏F沿8。射向。點,可看到反射光沿OA
方向射出,這說明在光的反射現象中光路是;
(3)如圖乙所示,若以ON(法線)為軸,將屏F向后轉動,發現在屏F上不能看到反射
光。在屏E上改變入射光AO的入射角度,在屏F上仍不能看到反射光,這說明反射光線與
______在同一平面內。
30.水平實驗桌上有如圖所示的實驗裝置,其中用支架固定的透明玻璃板作為平面鏡,還提
供了A、B、C三只粗細相同的蠟燭,其中A、B長度相同,C較短。小文想用這些器材探
究物體通過平面鏡所成像的大小與哪些因素有關。
(1)小文在實驗中將蠟燭A豎直立在玻璃板前適當位置,將蠟B豎直置于玻璃板后方,調
節它的位置,發現無論怎樣移動蠟燭B的位置,在玻璃板前面透過玻璃板觀察時;都不能
使蠟燭B與燭A的像完全重合。發生這一現象的可能原因是(選填選項前的字母);
A.玻璃板與白紙面不垂直
B.透明玻璃板太薄
C.人不應在玻璃板前面透過玻璃板觀察
(2)小文調整好實驗裝置后,再次將蠟B豎直置于玻璃板后方,調整它的位置,并在玻璃
板前面透過玻璃板從不同角度觀察,使其都能與蠟燭A的像完全重合,這說明物體通過平
面鏡所成像的大小與物體的大小(選填“相等”或“不相等”)。將蠟燭B從上述調
整好的位置移開,將一光屏放在剛才蠟燭B調整好的位置,光屏上觀察不到蠟燭A的像,
這說明物體通過平面鏡所成的像是(選填“實”或“虛”)像;
(3)用如圖所示實驗器材,小文還可以探究的問題是o
31.小紅想測量土豆的密度,現只有天平和祛碼、一個燒杯和足量的水;
(I)她設計了如下實驗步驟,請你帶她補充完整;
①將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調節平衡后測量土豆的質量為
②向燒杯中加入適量的水,把土豆浸沒在水中,在水面到達的位置做上標記;
③取出土豆,測得燒杯和水的總質量為根2;
④向燒杯中加水,直到水面達到處,再測出此時燒杯和水的總質量為《13;
(2)若已知水的密度為。水,則根據上述測量可知,所量的土豆體積的測量值為,
其密度的測量值為o(用已知量和測量量的符號表示)
四、科普閱讀題(共6分)
32.閱讀《美麗的虹和霓》,回答問題。
美麗的虹和霓
太陽發出的光經三棱鏡折射后,可以形成紅、橙、黃、綠、藍、靛、紫等色光組成的光帶,
這是光的色散現象,如圖1甲所示。這一色散現象說明太陽發出的白光是由不同色光組成的。
自然界大部分彩色的光都可以通過紅、綠、藍三種顏色的光按不同比例混合而成,所以這三
種色光又被稱為光的“三原色”。
自然界中的虹與霓是太陽光發出的白光射入空中的小水珠,經折射和反射后又自水珠射出發
生的色散現象,地面上的人看到的出射光呈紅、橙、黃、綠、藍、靛、紫等色光依次排列的
圓弧形彩色光帶,如圖1乙所示。虹和霓出現在和太陽相對的方向上,它們常常同時出現,
但霓的亮度比虹要暗淡一些。
如圖2甲是入射光通過小水珠發生折射和反射的光路圖。虹是太陽光由大量小水珠的上部射
入,經折射一反射一折射后,從小水珠下部射出時產生的,由于紫光的偏折更顯著,所以逆
著光的傳播方向看去,太陽光通大量小水珠的折射一反射一折射后,形成彩色光帶的內圈為
紫色、外圈為紅色。霓是太陽光由大量小水珠的下部射入,折射一反射一反射一折射后,從
小水珠射出時產生的,由于紫光的偏折更著,所以逆著光的傳播方向看去,太陽光通過大量
小水朱的折射一反射一反射一折射后,形成彩色光帶的內圈為紅色、外圈為紫色。根據上述
材料,回答下列問題:
乙
(1)雨后天空出現彩虹,這表明太陽光是由紅、橙、黃、綠、藍、靛、紫等不同色光組成
的,其中紅、綠、三種顏色的光被稱為光的“三原色”;
(2)圖2甲中,/1和N2兩個角的關系是:Z2Nl(選填“大于”“小于”或“等
于“);
(3)圖2乙、丙兩圖中,圖是霓形成的原理圖(選填“乙”或“丙”)。
五、計算(共10分,每小題5分)
33.為了測一塊體積為IOm3石碑的質量,取一小塊該石碑同種材質的樣品,測出它的質量
為140g,體積為50Cm3,求:
(I)石碑的密度是多少g/cn?;
(2)這塊石碑的質量是多少kg。
34.2021年5月15El,天問一號成功著陸火星,我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取得圓滿成功。火
星的質量約為6.4XIO?'kg,體積約為1.6x102。rn3,火星離地球的距離大約為6χi()7km。
假如在火星與地球間架設一條光速“高鐵”,我們就能夠乘坐光速列車去火星旅游。若光速
列車的速度是3.0xl08m∕s,求:
(I)火星的密度:
(2)乘坐光速列車從地球到火星大約需要多長時間.
海淀區八年級練習物理
一、單項選擇題(下列各小題均有四個選項,其中只有一個選項符合題意。共
30分,每小題2分)
1.在國際單位制中,質量的單位是()
A.米(m)B.千克(kg)
C.千克/米3(kg∕m3)D.米/秒(m∕s)
【答案】B
【解析】
【詳解】A.在國際單位制中,米是長度的基本單位,故A不符合題意;
B.在國際單位制中,千克是質量的基本單位,故B符合題意;
C.在國際單位制中,千克/米3是密度的基本單位,故C不符合題意;
D.在國際單位制中,米/秒是速度的基本單位,故D不符合題意。
故選Bo
2.用溫度計測量燒杯中液體的溫度,如圖所示的方法中正確的是()
D.
【答案】C
【解析】
【詳解】A.溫度計的玻璃泡接觸了容器底部,故A錯誤;
B.溫度計的玻璃泡與液體接觸的太少,故B錯誤;
C.溫度計的玻璃泡與液體充分接觸,故C正確;
D.溫度計的玻璃泡接觸了容器壁,故B錯誤。
故選C。
【答案】A
【解析】
【詳解】A.冰化成水,由固態變為液態,屬于熔化現象,故A符合題意;
B.露是空氣中的水蒸氣遇冷液化形成的小水滴,故B不符合題意;
C.雪是空氣中的水蒸氣凝華形成的固態小冰晶,故C不符合題意;
D.冬至時節房檐上的冰掛,水結成冰,是凝固現象,故D不符合題意。
故選Ao
4.如圖所示的四種現象中,屬于光的折射現象的是()
C.在水面“折斷”
D.水中的倒影
【答案】C
【解析】
【詳解】A.手影是光的直線傳播形成的,故A不符合題意;
B.鏡中的景物是平面鏡成像,屬于光的反射現象,故B不符合題意;
C.在水面折斷是光的折射現象,故C符合題意;
D.水中的倒影屬于平面鏡成像,屬于光的反射現象,故D不符合題意。
故選C。
5.“稻花香里說豐年,聽取蛙聲一片”是宋朝詩人辛棄疾的詩句。詩人能分辨出是蛙聲,主
要依據的是聲音的()
A.音調B,響度C.音色D.頻率
【答案】C
【解析】
【詳解】音調、響度、音色是從不同角度描述聲音的,音調指聲音的高低,由振動頻率決定;
響度指聲音的強弱或大小,與振幅和距離有關;音色是由發聲體本身決定的一個特性,所以
詩人能分辨出是蛙聲,主要依據的是聲音的音色,故ABD不符合題意,C符合題意?
故選Co
6.隨著經濟的發展,我國的國防事業得到了相應的發展.如圖所示為我國空軍戰機空中加
油時的情景
A.以地面為參照物,加油機是靜止的
B.以加油機為參照物,戰機是運動的
C.以地面為參照物,加油機和戰機都是靜止的
D.以戰機為參照物,加油機是靜止的
【答案】D
【解析】
【詳解】AC.加油過程中,若以地面為參照物,加油機、戰機和地面的位置在不斷發生變
化,所以說它們是運動的.AC不符合題意.
B.以加油機為參照物,戰機與加油機之間位置沒有發生變化,戰機是靜止的,B不符合題
τ?*.
后、;
D.以戰機為參照物,加油機與戰機之間的位置沒有發生變化,加油機是靜止的,D符合題
意.
7.關于聲音的產生和傳播,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A.只要物體振動,人耳就一定能聽到其發出的聲音
B.聲音只能在空氣中傳播,不能在固體中傳播
C.考場附近禁止車輛鳴笛,是從聲源處防止噪聲的產生
D.航天員能在太空與地面交流,說明真空也能傳播聲音
【答案】C
【解析】
【詳解】A.人耳能夠聽到的聲音頻率范圍為20~20000Hz,物體振動發聲頻率不一定在這
個范圍,故A錯誤;
B.聲音不僅能在空氣中傳播,也能在固體、液體中傳播,故B錯誤;
C.減弱噪聲的途徑:在聲源處減弱、在傳播過程中減弱、在人耳處減弱。考場附近禁止車
輛鳴笛,是從聲源處防止噪聲的產生,故C正確;
D.航天員在太空與地面交流,是通過電磁波與地面交流的,而不是通過聲波,聲音在真空
中不能傳播,故D錯誤。
故選C。
8.航天器外殼需要使用既輕巧又耐高溫的材料。下列對幾種材料特性的描述中,適合作為
航天器外殼的材料是()
A.密度大、熔點高B.密度小、熔點高
C.密度大、熔點低D.密度小、熔點低
【答案】B
【解析】
【詳解】對于航天器來說,外殼要輕巧,即相同體積的材料,質量小,故其密度必須小;同
時耐高溫,即必須熔點高,不易熔化,故航天器外殼材料應具有的特性是密度小,熔點高。
故選B。
9.下列有關熱現象的歸納不含季的是()
A.所有氣體在其溫度降到足夠低的條件下都可以液化
B.實驗室常用的液體溫度計是利用液體熱脹冷縮的原理制成的
C.液體的沸點除了跟液體種類有關外,還跟氣壓有關
D.在1.01xl()5pa大氣壓下,0。C的冰比OC的水溫度低
【答案】D
【解析】
【詳解】A.液化有兩種方式,降低溫度和壓縮體積,所有氣體在溫度降到足夠低時都可以
液化,故A不符合題意;
B.一般物體有熱脹冷縮性質,實驗室常用的液體溫度計是利用液體熱脹冷縮的原理制成
的,故B不符合題意;
C.不同的液體沸點一般不同,同種液體的沸點與氣壓有關,氣壓增大,沸點升高,氣壓減
小,沸點降低,故C不符合題意;
D.溫度表示物體的冷熱程度。在LOlXlO5pa大氣壓下,0℃的冰和0℃的水溫度相同,故
D符合題意。
故選D。
10.下列與物態變化相關的說法,正確的是()
A.用壺燒開水時,壺噴冒出來的“白氣”是水蒸氣
B.抹在黑板上的水跡過段時間會消失,與冬天人呼出的“白氣”形成原理相同
C.放在衣柜里的腦丸消失過程中,需要吸熱
D.因為雪的形成過程中要吸收熱量,所以下雪時天氣變冷
【答案】C
【解析】
【詳解】A.用壺燒開水時,壺嘴周圍的溫度很高,水蒸氣在稍微遠離壺嘴的地方遇冷會液
化成小水珠,形成肉眼可見的“白氣”,故A錯誤;
B.抹在黑板上的水跡過段時間會消失,是因為黑板上的水蒸發成了水蒸氣,屬于汽化;冬
天人呼出的水蒸氣遇冷會液化成小水珠,形成“白氣”,屬于液化,二者形成原理不同,故
B錯誤;
C.放在衣柜里的腦丸過一段時間會“消失”,是因為樟腦丸直接升華成了樟腦氣體,升華
會吸熱,故C正確;
D.雪是天氣較冷的時候,水蒸氣在空中凝華成固態,為六角形的小冰晶(或叫雪花),在
降落時互相結合形成雪片或雪團,凝華放熱,故D錯誤。
故選C。
11.關于光的反射,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A.入射光線與反射面的夾角為15。時,反射角也為15°
B.入射角增大5。時,反射光線與入射光線的夾角也增大5。
C.入射光線靠近法線的過程中,反射光線也靠近法線
D.電影幕布選用粗糙布料,目的是讓光發生鏡面反射
【答案】C
【解析】
【詳解】A.入射角是入射光線和法線形成的夾角,反射角是反射光線和法線形成的夾角,
反射角和入射角的大小相同。當入射光線與反射面的夾角為15。時,入射角和反射角均為75。,
故A錯誤;
B.反射角和入射角的大小相同,當入射角增大5。時,反射角也增大5。,則反射光線與入射
光線的夾角會增大10°,故B錯誤;
C.由于反射角和入射角的大小相同,入射光線靠近法線的過程中,入射角會減小,反射角
也會相應減小,則反射光線也靠近法線,故C正確;
D.光照到粗糙的布料表面會發生漫反射,反射光線會射向不同方向,使在一定范圍內不同
座位的觀眾都能看到電影,故D錯誤。
故選C。
12.在2021年奧運會田徑男子百米半決賽中,中國選手蘇炳添以9.83s的成打亞洲紀錄,成
為了首位闖進奧運男子百米決賽的中國人。我們通常說“蘇炳添比你跑得快”,這句話的物
理含義是()
A.通過相同路程,蘇炳添比你用的時間短
B.通過相同的路程,蘇炳比你用的時間長
C.在相同的時間內,蘇炳添通過的路程比你的短
D.蘇炳運動的速度比你運動的速度小
【答案】A
【解析】
【詳解】我們通常說“蘇炳添比你跑得快”,這句話的物理含義是通過相同的路程,蘇炳添
比你用的時間短,所以,蘇炳運動的速度比你運動的速度大,故A符合題意,BCD不符合
題意。
故選A0
13.學校教學樓的大廳里豎直放置著一塊平面鏡,小明同學直立行走逐漸靠近平面鏡的過程
中,關于他在平面鏡中所成的像的情況,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A.像變大,像到鏡面的距離變大B.像變小,像到鏡面的距離變小
C.像的大小不變,像到鏡面的距離不變D.像的大小不變,像到鏡面的距離變
小
【答案】D
【解析】
【詳解】AB.小明同學逐漸靠近平面鏡的過程中,其大小不變,根據平面鏡成像特點知物
像大小相等,故小明的像大小不變,故AB錯誤;
CD.根據平面鏡成像特點知,物像到平面鏡的距離相等,小明同學逐漸靠近平面鏡的過程
中,物距減小,所以像到鏡面的距離減小,故C錯誤,D正確。
故選D。
14.關于質量和密度,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A.質量越大的物體,它的密度就越大
B.體積越小的物體,它的密度就越大
C.密度與物質所處的狀態無關
D.物體的質量不隨它的形狀、狀態和所處空間位置的改變而改變
【答案】D
【解析】
【詳解】AB.密度是物質的一種特性,與物質的種類有關,不隨物質的質量、體積而改變,
故AB錯誤;
C.同種物質,質量一定時,如果狀態發生改變,其體積可能相應增大或縮小,所以密度一
般也會發生改變,如水凝固成冰,質量不變,體積增大,密度會減小,故C錯誤;
D.質量是物體本身的一種屬性,與物體所含物質的多少有關,和物體的形狀、狀態、位置
無關,故D正確。
故選D。
15.在測量液體密度的實驗中,測得液體和燒杯的總質量”與液體體積V的關系如下圖所示,
C.140g,0.9g∕cm3D.248g,1.4g∕cm3
【答案】C
【解析】
【詳解】由圖可知,液體的體積增加
ΔV=120Cm3-20cm3=IOOcm3
液體的質量增加
△m=248g-I58g=90g
所以液體的密度為
p-包?=9°g[=0.9g∕cm,
ΔVIOOcm3
當液體體積為20cm3時,液體的質量為
m=pJz≈0.9g∕cm3×20cm3=18g
則空燒杯的質量為
燼林=158g-18g=140g
故C符合題意,ABD不符合題意。
故選C。
二、多項選擇題(下列各小題均有四個選項,其中符合題意的選項均多于一個,
共10分,每小題2分。每小題選項全選對的得2分,選對但不全的得1分,有
錯選的不得分)
16.下列是小偉對生活中的一些常見物理量的估計值,其中基本符合實際情況的是()
A.一枚雞蛋質量約為50g
B.做一節保健操所用的時間約為IOmin
C.教室中課桌的高度約為80Cm
D.健康成年人的體溫約為36.5。C
【答案】ACD
【解析】
【詳解】A.根據常見物體的質量可知,一枚雞蛋的質量約為50g,故A符合題意;
B.中小學課間活動時間一般為Iomin,做一節保健操所用的時間約為5min,故B不符合題
忌;
C.中學生的身高在160Cm左右,課桌的高度大約是中學生身高的一半,在80Cm左右,故
C符合題意;
D.正常情況下,人的體溫在36°C~37°C之間,變化幅度不大,故D符合題意。
故選ACD。
17.下列場景與所含的物理知識,對應的解釋完全正確的是()
A.初春,小明體育訓練后滿頭大汗,回到教室用電扇吹風感到涼爽——是因為液體溫度升
高,加快了液體蒸發
B.盛夏,小明手拿著一瓶冰凍的礦泉水,隨著冰的質量減少,手感到涼——是因為冰熔化
從手吸收了熱量
C.深秋,小明發現操場的雙杠上有一層霜——是因為空氣中的水蒸氣發生了凝華
D.寒冬,戴眼鏡的小明從寒冷的室外走進溫暖的室內,鏡片上出現一層水珠——是因為空
氣吸熱發生了液化
【答案】BC
【解析】
【詳解】A.小明體育訓練后滿頭大汗,回到教室用電扇吹風,汗液表面的空氣流速增大,
可以加快汗液的蒸發,蒸發可以吸熱,使人皮膚表面的溫度降低,感到涼快,故A不符合
題意;
B.盛夏,小明手拿著一瓶冰凍的礦泉水,冰凍的礦泉吸熱熔化,手放出熱量,所以握著冰
凍礦泉水的手會感到涼快,故B符合題意:
C.深秋,操場的雙杠上有一層霜是由于空氣中的水蒸氣遇冷凝華成小冰晶附著在雙杠上形
成的,故C符合題意;
D.寒冬,戴眼鏡的小明從寒冷的室外走進溫暖的室內,室內的水蒸氣遇到冰冷的眼鏡會放
熱液化成小水珠附著在鏡片上,所以鏡片上會出現一層水珠,故D不符合題意。
故選BCo
18.我國有著燦爛的詩詞文化,很多詩詞中蘊含著物理知識。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A.“坐地日行八萬里”,這是對人隨地球一起運動快慢的描述
B.“不疑行船動,唯看遠樹來”,其中的“遠樹來”所選擇的參照物是行船
C.“潭清疑水淺”,這是由于光的折射形成的
D.“樓臺倒影入池塘”,樓臺倒影是由于光的折射形成的
【答案】ABC
【解析】
【詳解】A.“坐地日行八萬里”表示人和地球的自轉一天可行駛八萬里,可推斷以地球的
地心為參照物,“一日”“八萬里”分別指明時間、路程,由此可說明運動快慢,故A正
確;
B.以行船為參照物,遠處的樹和行船之間的位置不斷發生變化,樹是運動的,所以會感到
“遠樹來”,故B正確;
C.”潭清疑水淺”指的是,水比較清澈,水底看起來比較淺,這是由于光的折射形成的,
看水底是逆著光的傳播方向看的,即逆著折射光線看,由于錯覺,我們始終認為光是沿直線
傳播的,所以看到的位置比實際位置淺,故C正確;
D.“樓臺倒影入池塘”句中“倒影”與平面鏡成像的原理相同,是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
故D錯誤。
故選ABC。
19.小利和小松兩人同時從同一起跑線向東出發進行競走比賽,若他們的運動可視為勻速直
線運動,記錄下他們通過的路程S和運動的時間f,并畫出了如圖所示的sr圖像。由圖像
可知()
s/m小利
B.小利和小松的速度大小之比為2:1
C.若以小松為參照物,小利向東運動
D.在尸4s時,小利在小松前面12m處
【答案】BCD
【解析】
【詳解】A.如圖所示的s—f圖像可知,小利4s內通過的路程為24m,根據U=—得,小利
t
的速度大小為
5.24m,,
V=—=------=6m∕s
11
Z14s
故A不符合題意;
B.如圖所示的s—f圖像可知,小松6s內通過的路程為18m,根據U=上得,小利的速度大
t
小為
.v218m.,
彩=—=------=3m∕s
t26s
由A選項知,小利的速度為6m∕s,所以小利和小松的速度大小之比為
vl:v2=(6m∕s):(3m∕s)=2:1
故B符合題意;
C.由AB選項分析知,小松的速度小于小利,若以小松為參照物,小利向東運動,故C符
合題意;
D.由圖像知在U4s時,小利通過的路程為24m,小松通過的路程12m,所以小利在小松前
面
24m—12m=12m
處,故D符合題意。
故選BCD0
20.下表給出了一些物質在常溫常壓下的密度值和在LolXlO‘pa大氣壓下的熔點,根據所
學知識和表中的數據判斷,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物質酒精冰鋁銅
密度∕kg?m-30.8×IO30.9×1032.7XIO38.9×IO3
熔點/℃-11706601083
A.一定質量的水凝固成冰,體積比原來大
B.在寒冷的北極地區室外,氣溫可達-5(TC,此時酒精是液態的
C.把一杯水放到0℃的冷藏室,杯中的水一定會凝固
D.可以用銅制的鍋來熔化鋁
【答案】ABD
【解析】
m
【詳解】A.由V=一可得,質量相同的水和冰,密度大的體積小,查表可知水的密度大于
P
冰的密度,所以質量相同的水凝固成冰,體積比原來大,故A正確;
B.由表可知,酒精的凝固點(即熔點)為-117°C,所以氣溫為-50℃時,高于酒精的凝固點,
酒精是液態的,故B正確;
C.水要凝固成冰應該溫度達到凝固點0℃,且持續放熱才會結冰,現在水放到0℃的冷藏
室,當水溫達到0攝氏度時,與冷藏室溫度相同,不存在熱量的傳遞,不會凝固,故C錯
誤;
D.銅的熔點為1083°C,大于鋁的熔點66(ΓC,所以可以用銅制的鍋來熔化鋁,故D正確。
故選ABDo
三、實驗解答題(共44分,21、22題各2分,25、26題各3分,23、27、28、
31題各4分,24、29、30題各6分)
21.如圖所示,物體A長度的測量值是cm。
A
^""∣llll]lψll∣llll∣llll∣llll
OI23cm
【答案】2.20
【解析】
【詳解】有圖可知,刻度尺上ICm之間有IO個小格,所以一個小格代表的長度是0.1cm,
即1mm,則此刻度尺的分度值為1mm;讀數時應估讀至分度值的后一位,物體左側與刻度
尺零刻度線對齊,右側與2.20Cm對齊,所以物體的長度為2.20cm。
22.如圖所示,在揚聲器的紙盆上撒些紙屑,當揚聲器放音樂時,原來靜止在紙盆上的紙會
跳動起來,而且聲音越大,紙屑跳動得越劇烈。根據紙屑跳動的劇烈程度可以說明聲音的
(選填“音調”“響度”或“音色”)與發聲物體的振幅的關系。
【答案】響度
【解析】
【詳解】紙屑跳動得越劇烈,說明紙盒的振幅越大,此時聲音變大,說明聲音的響度隨振幅
的增大而增大,說明了響度與振幅的關系。
23.小利同學用托盤天平測物體質量的步如圖所示。小利的操作有兩處錯誤,請你指出他操
作中的錯誤。錯誤一:;錯誤二:。
【答案】①.調節天平橫梁水平平衡時,沒有將游碼置于0刻度線處②.測量過程
中調節天平平衡應該增減祛碼或撥游碼,不應該調節平衡螺母
【解析】
【詳解】[1]調節天平橫梁水平平衡時,游碼應該置于0刻度線處,而圖乙中,調節天平橫
梁水平平衡時,沒有將游碼置于0刻度線處。
⑵如圖丙,測量過程中調節天平平衡應該增減祛碼或撥游碼,不應該調節平衡螺母。
24.如圖甲所示為探究某固體物質熔化過程中溫度隨時間變化關系的實驗裝置,實驗中某時
刻溫度計的示數如圖乙所示,則此時溫度計的示數是記錄不同時刻該物質的溫度
值,并依據實驗數據描繪出J'該物質的溫度隨加熱時間變化的關系圖像,如圖丙所示,由圖
像可知該物質是(選填“晶體”或“非晶體”),在第4min時,該物質處于
(選填“液態”“固態”或“固態和液態共存的狀態”)o
【答案】①.69②.晶體③.固態和液態共存的狀態
【解析】
【詳解】口]由圖乙可知,實驗所用的溫度計分度值為1℃,溫度計細管內的液柱液面正好在
超過60°C的第9個小格處,故此時溫度計的示數為69℃。
⑵由圖丙可知,該物質在3~8min持續吸熱但溫度保持80°C不變,說明該物質有固定的熔點,
是晶體。
[3]由圖丙可知,該物質在3~8min持續吸熱但溫度保持不變,說明該物質在3~8min處于熔
化過程中,故在第4min,該物質處于固態和液態共存的狀態。
25.小利要測量某種石塊的密度,他把托盤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調節橫梁水平平衡時,若
觀察到指針如圖甲所示,應將天平的平衡螺母向(選填“左”或“右”)移動,才能
使天平橫梁水平平衡。小利調好天平后,將石塊放在天平的左盤中,右盤中放祛碼,當天平
平衡時,右盤中的祛碼以及游碼在標尺上的位置如圖乙所示,則此石塊質量的測量值為
go將此石塊放入盛水的量筒中,放入前、后量筒中水面位置如圖丙所示,通過計算
可知該石塊密度的測量值是kg∕m3。
mL
-
三50
J
=-三W
=
≡
三
』3(1'
三h
≡
三
二
≡20
≡l(f
≡三-
丙
【答案】①.左?.53.6③.2.68x103
【解析】
【詳解】⑴天平使用前的調節:左偏右調,右偏左調,如圖指針右偏,應向左調平衡螺母,
使指針指在分度盤的中線處。
⑵如圖乙,祛碼為50g,標尺分度值為0.2g,游碼刻度為3.6g,所以石塊質量為
m=50g+3.6g=53.6g
⑶如圖丙,量筒內水的體積為20mL,放入石塊后體積為40mL,石塊的體積為
V=40mL-20mL=20mL=20cm,
故石塊的密度為
P=-==2.68g/cm3=2.68×103kg∕m3
V20cm
26.在觀察水沸騰的實驗中,當水溫升到89。C時,小紅開始計時,每隔Imin記錄一次水的
溫度。然后,小紅根據實驗數據繪制了如圖所示的溫度隨加熱時間變化的關系圖像。由圖像
(2)把水從91℃加熱到97℃所需時間約為min;
(3)如果在其它條件不變的情況下,從第8min之后繼續對水加熱Imin,則水的溫度將
(選填“升高”“降低”或“不變”)?
【答案】Φ.99②.3③.不變
【解析】
【詳解】(1)[1]由圖像可知,水加熱到第1分鐘為91℃,加熱到第5分鐘后,水的溫度保
持99℃保持不變,說明這個溫度為水的沸點。
(2)[2]由圖像可知,水溫度為91°C時對應的時間為Imin,97°C時對應的溫度為4min,
則水從91℃加熱到97℃所需時間
∕=4min-1min=3min
(3)[3]水沸騰時吸熱但溫度保持不變,由圖像可知,加熱5min時水已經沸騰,則從第8min
之后繼續對水加熱Imin,則水的溫度仍為99℃不變。
27.如圖所示為測小車平均速度的實驗情景,圖中秒表的設置是“時:分:秒”,三塊表所
指示的時間分別對應了小車經過路程起點、中點和最后終點位置時的時刻。已知小車運動通
過總路程s=1.2m,起點到中點的距離是SI=O?6m0由此可知,小車在計時的全過程中的平均
速度測量值Si=m∕s,小車從路程中點位置運動至最后終點的過程中,其平均速度的
測量值V2-而S。
【答案】φ.0.2②.0.3
【解析】
【詳解】[1]由圖可知,小車在起點時秒表的示數為"10:35:00”,在終點時秒表的示數
為“10:35:06”,小車全程運動了6s,運動距離為1.2m,故小車在計時的全過程中的平
均速度測量值
-s1.2mCC,
v∣=—=------=0.2m∕s
t6s
⑵由圖可知,小車在中點時秒表的示數為“10:35:04”,在終點時秒表的示數為“10:
35:06”,小車后半程運動了2s,運動距離
s,=S-Sl=1.2m-0.6m=0.6m
故小車從路程中點位置運動至最后終點的過程中,其平均速度的測量值
Va=—=-°?6m=0.3m∕s
t22s
28.實驗桌上有兩塊完全相同的玻璃板,用滴管向玻璃板上分別滴加相同質量的水,通過如
圖所示的三個實驗過程,探究影響玻璃板上水蒸發快慢的因素。其中甲圖所示實驗探究的問
題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中海龍灣國際營銷策劃報告24P
- 思科無線解決方案及成功案例
- 2025年對苯二胺項目建議書
- 跨境電商平臺攤位產權分割與跨境電商合作合同
- 新西蘭留學簽證及住宿安排服務協議
- 廣播電視音樂作品版權使用及收益分成協議
- 家庭環保綠化工程責任保證協議
- 子女教育交接及家庭教育資源整合協議
- 游艇碼頭泊位租賃及船舶交易與維修服務合同
- 虛擬主播電商直播內容創作與版權合作合同
- 銷售人員試用期考核表
- 第二單元 水循環-2023-2024學年度五年級科學上冊期中專項復習(青島版)
- 非遺扎染創新創業計劃書
- 超星爾雅學習通《先秦諸子導讀(浙江大學)》2025章節測試附答案
- 江蘇社工考試試題及答案
- 2025年勞務合同模板電子版簡短一點
- 二級建造師繼續教育題庫(帶答案)
- 市場監管投訴舉報培訓
- 《新能源乘用車二手車鑒定評估技術規范 第1部分:純電動》
- 課題申報參考:西藏地方與祖國關系史融入當地高校“中華民族共同體概論”課教學研究
- 【MOOC】《C++程序設計基礎》(華中科技大學)章節作業中國大學慕課答案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