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江蘇省泰興市、興化市2023-2024學年高一上學期期中考
試試題
注意事項:
1.所有試題的答案均填寫在答題卡上,答案寫在試卷上的無效。
2.考試時間:75分鐘;滿分:100分
可能用到的相對原子質量:H:1C:12O:16S:32Ca:40Fe:56
一、單項選擇題:共13題,每題3分,共39分。每題只有一個選項最符合題意。
1.我國提出2060年實現碳中和的目標,體現了大國擔當。碳中和中的碳是指()
A.碳原子B.二氧化碳C.碳元素D.含碳物質
【答案】B
【解析】
【詳解】碳中和中的碳是指二氧化碳,減少二氧化碳的排放和充分利用二氧化碳轉化為其
他物質是碳中和的核心,故選B。
2.碳納米管可看作片層石墨烯(能導電)無縫卷曲而成的直徑為10~20nm的中空管狀結構。
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石墨烯碳納米管
A.石墨烯是電解質B.碳原子的結構示意圖:282
,//
C.碳納米管是一種膠體D.石墨烯和碳納米管互為同素異形體
【答案】D
【解析】
【詳解】A.石墨烯是單質,電解質屬于化合物,所以石墨烯不是電解質,A錯誤;
B.碳原子的質子數為6,所以其原子結構示意圖為:4,B錯誤;
C.碳納米管屬于碳元素形成的單質之一,而膠體是混合物,C錯誤;
D.石墨烯和碳納米管均為碳元素組成的不同單質,所以兩者互為同素異形體,D正確;
故選Do
3.室溫下,下列各組離子在指定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是()
A.pH=l的溶液中:NH:、Na+、Cr>SO:
B.c(Fe2+)=0.1mol-I7i的溶液中:短、H+>MnO:、SO:
C.pH=12的溶液中:Na+、NH:、C「、HCO;
D.O.lmollTK2cO3溶液中:Ba?+、Na+、OH->NO;
【答案】A
【解析】
【詳解】A.pH=l的溶液顯酸性,此時NH:、Na+、C「、SO:相互之間不能反應,和
氫離子也不反應,可以共存,A正確;
B.二價鐵可以被高鎰酸鉀氧化為三價鐵,不能共存,B錯誤;
C.pH=12的溶液顯堿性,此時氫氧根離子可以和鍍根反應,也可以和碳酸氫根離子反
應,不能共存,C錯誤;
D.0.10101-17火2cO3溶液中含有碳酸根離子,其中碳酸根離子可以和領離子反應生成沉
淀,不能共存,D錯誤;
故選Ao
4.鈉及其化合物的部分轉化關系如圖所示,下列說法不亞建的是()
H.0
A.實驗室里Na保存在煤油中B.NaH中氫元素化合價為-1
C.①?④反應都屬于氧化還原反應D.Na2。屬于堿性氧化物
【答案】C
【解析】
【詳解】A.鈉易與空氣中的氧氣、水反應且鈉的密度比煤油大,實驗室常將Na保存在煤
油中,A正確;
B.NaH中Na為+1力口,則H的化合價為-1價,B正確;
C.氧化鈉和水反應生成氫氧化鈉的反應中,沒有元素化合價變化,不是氧化還原反應,C
錯誤;
D,氧化鈉可以和酸反應生成鹽和水,是酸性氧化物,D正確;
故選Co
5.下列關于鐵及其化合物說法中正確的是()
I
:NaOH
J溶液
1?FeSC^溶液
A.自然界中不存在游離態的鐵
B.紅熱的Fe能與水蒸氣發生反應,生成FelOH%和H?
C.圖中的實驗現象:生成的白色絮狀沉淀迅速變成灰綠色,過一段時間后還會有紅褐色物
質生成
D.Fe(0H)3受熱分解生成的FezOj,俗稱磁性氧化鐵
【答案】C
【解析】
【詳解】A.來自太空中的隕鐵是自然界中的鐵單質,屬于游離態的鐵,A錯誤;
B.紅熱的Fe能與水蒸氣發生反應,生成的是四氧化三鐵與氫氣,B錯誤;
C.氫氧化鈉與硫酸亞鐵發生反應生成白色的氫氧化亞鐵沉淀,氫氧化亞鐵沉淀易被氧
化,最終轉化為氫氧化鐵,所以生成的白色絮狀沉淀迅速變成灰綠色,過一段時間后還會
有紅褐色物質生成,C正確;
D.Fe(0H)3受熱分解生成的FezC>3和水,俗稱鐵紅,磁性氧化鐵為四氧化三鐵,D錯誤;
故選C。
6.實驗室制取Cl2時,下列裝置能達到相應實驗目的的是(
濃鹽酸
CI2(HCI)C1,
1=^1品、——
嗎—飽和
2M封食鹽水J水
X.___/
B.除去Cl?中的
A.制備C"C.收集。2D.尾氣處理
HC1
【答案】B
【解析】
【詳解】A.實驗室用二氧化鎬和濃鹽酸在加熱條件下制取氯氣,A錯誤;
B.飽和食鹽水幾乎不溶解氯氣,可以溶解氯化氫,則應用飽和食鹽水除去氯氣中的氯化氫,
B正確;
C.收集氯氣應用向上排氣法,應該長管進短管出,C錯誤;
D.氯氣有毒,與氫氧化鈉反應,所以尾氣用氫氧化鈉吸收,防止污染,D錯誤;
故選B。
7.CIO?可用于處理含CN-的污水,其反應方程式為:
2C1O2+2CN-=2CO2+N2+2C1~,CW中N元素為-3價。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該反應中CIO?被氧化
B.該反應中氧化產物只有N2
C.由該反應可判斷還原性強弱:CN<C1
4e
f--------1
D.如圖可表示反應中電子轉移情況:2C1O.*2CN=2CO.+N,+2CI
4I
6e
【答案】D
【解析】
【分析】反應2CK)2+2CN-=2CO2+N2+2C「中,CN「中N元素為-3價,貝ICICk中
Cl由+4價降低到-1價,化合價降低5x2,CN-中C由+2價升高到+4價,N由-3價升高到
0價,化合價升高(2+3)義2,據此分析解答。
【詳解】A.根據上述分析可知,該反應中CIO?化合價降低,被還原,A錯誤;
B.結合上述分析可知,化合價升高,被氧化為的產物為氧化產物,所以上述反應中二氧
化碳和氮氣均為氧化產物,B錯誤;
c.還原劑的還原性大于還原產物的還原性,結合分析可知,還原性:cN>cr-c錯
誤;
4e
_I?
D.結合分析可知,可表示反應中電子轉移情況為:”|()\—二(3X1I,D正確;
?I
6e
故選D。
8.Cl2易溶于有機溶劑CC1,沸點約76℃),常溫下可溶于水和燒堿(反應①)溶液。電解飽
電解
和食鹽水可制得CL(反應②:2NaCl+2H,0—2NaOH+H2T+C12T),C%可用于生產
“84”消毒液,“84”消毒液(主要成分是NaClO)和“潔廁靈”(主要成分是稀鹽酸)不能混合使
用,否則會產生有毒氣體CL(反應③)。Cl2。易溶于水且會與水反應生成HC1O(反應
④);CIO2可用于處理含CN-的污水(反應⑤:2C1O2+2CN^=2CO2+N2+2CF)o用
義表示阿伏加德羅常數的值。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常溫下,ImolC"與足量NaOH溶液充分反應,轉移電子數為NA
B.標準狀況下,22.4LCC14的物質的量為Imol
C.500mL0.20mol-V1NaCl溶液中C「的物質的量濃度為O.lOmol-I71
D.hnolCIO2處理污水中的CN1可以生成33.6L的氣體
【答案】A
【解析】
【詳解】A.常溫下,ImolCU與足量NaOH溶液會發生歸中反應,生成氯化鈉、次氯酸
鈉和水,轉移電子數為NA,A正確;
B.標準狀況下,四氯化碳不是氣體,不能利用氣體摩爾體積進行計算,B錯誤;
C.氯化鈉在溶液中發生電離,生成鈉離子和氯離子,所以500mL0.20mol-匚1NaCl溶
液中C廠的物質的量濃度為0.20mol/L,C錯誤;
D.沒有指明是否是標準狀況,所以不能利用氣體摩爾體積進行計算產生的氣體的體積,D
錯誤;
故選A?
9.Cl2易溶于有機溶劑CC1,沸點約76℃),常溫下可溶于水和燒堿(反應①)溶液。電解飽
電解
和食鹽水可制得CL(反應②:2NaCl+2H2O—2NaOH+H2T+C12T),可用于生產
“84”消毒液,“84”消毒液(主要成分是NaClO)和“潔廁靈”(主要成分是稀鹽酸)不能混合使
用,否則會產生有毒氣體CU(反應③)。C4。易溶于水且會與水反應生成HC1O(反應
④);CIO2可用于處理含CN-的污水(反應⑤:2ClO2+2CN^=2CO2+N2+2Cr)?±
述材料中相關反應的離子方程式書寫不正卿的是()
A,反應①:Cl2+2OH=CIO^+Cl+H2O
電角軍
B,反應②:2cr+2H?o201r+H2T+ci2T
+
c.反應③:cio+cr+2H=ci2T+H2O
+
D.反應④:C12O+H2O=2H+2C1O-
【答案】D
【解析】
【詳解】A.氯氣溶于燒堿生成氯化鈉、次氯酸鈉和水,其離子方程式為:
Cl2+2OH=CIO-+cr+H2O,A正確;
電解
B.根據信息可知,反應②的化學方程式為:2NaCl+2H2O=2NaOH+H2t+C12T,則
其離子方程式為:2CF+2H2O==2OH-+H2T+C12T,B正確;
C.“84”消毒液(主要成分是NaClO)和“潔廁靈”(主要成分是稀鹽酸)發生歸中反應會產生有
+
毒氣體cu,其離子方程式為:CIO-+cr+2H=ci2T+H2O,c正確;
D.CL。易溶于水且會與水反應生成HC1O,次氯酸為弱酸,在離子方程式中不能拆分,
所以其離子方程式為:C12O+H2O=2HC1O,D錯誤;
故選D。
10.下列物質的性質與用途具有對應關系的是()
A.FeCX,具有氧化性,其溶液可用于蝕刻銅制印刷電路板
B.Fes。,可溶于水,可用作食品抗氧化劑
C.Na?。?是淡黃色固體;可用作呼吸面具中的供氧劑
D.NaHCC>3受熱易分解,可用于制胃酸中和劑
【答案】A
【解析】
【詳解】A.氯化鐵可氧化銅單質生成氯化亞鐵和氯化銅,利用氯化鐵的氧化性,可做“腐
蝕液”,將覆銅板上不需要的銅腐蝕,A符合題意;
B.Fes。,具有還原性,可作食品抗氧化劑,B不符合題意;
C.Na?。?與二氧化碳、水蒸氣反應產生氧氣,可用作呼吸面具中的供氧劑,這一用途與
其狀態和顏色無關,C不符合題意;
D.NaHCC>3顯弱堿性,可中和胃酸,這一用途與碳酸氫鈉的穩定性無關,D不符合題意;
故選Ao
11.在給定條件下,下列選項所示的物質間轉化能實現的是()
A.Na-^->Na2OB.Fe^?-?FeCl3
c.co,(g)—^^^-?NaHCO3(aq)D.HClO(aq)^->C12(g)
【答案】B
【解析】
【詳解】A.鈉與氧氣在加熱條件下發生反應生成的是過氧化鈉,A錯誤;
B.氯氣氧化性較強,鐵與氯氣在加熱條件下發生反應生成氯化鐵,B正確;
C.二氧化碳與足量氫氧化鈉溶液發生反應生成的是碳酸鈉和水,與少量氫氧化鈉發生反
應才生成碳酸氫鈉,C錯誤;
D.次氯酸受熱分解產生HC1和而不是氯氣,D錯誤;
故選B。
12.室溫下,下列實驗探究方案能達到探究目的的是()
選項探究方案探究目的
A向某溶液中滴入AgNC)3溶液,觀察是否有沉淀生成溶液中是否有C「
溶質是否為
B向某鉀鹽中加入稀鹽酸,觀察有無氣泡產生
K2CO3
用潔凈的鉗絲蘸取某無色溶液,在酒精燈外焰上灼燒,溶液中是否含有
C
觀察火焰顏色Na+
向含有酚髓的NaOH溶液中滴加新制氯水,觀察溶液
D氯水是否有酸性
顏色變化
【答案】C
【解析】
【詳解】A.向某溶液中加入AgNCh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此白色沉淀有可能是氯化銀,
也有可能是硫酸銀,也有可能是碳酸銀,該溶液中不一定含有C「,A不符合題意;
B.向某鉀鹽中加入稀鹽酸,觀察有無氣泡產生,該鹽可能碳酸鉀,也可能為碳酸氫鉀,
B不符合題意;
C.鈉的焰色試驗為黃色,則用潔凈的伯絲蘸取某無色溶液,在酒精燈外焰上灼燒,觀察
火焰顏色,可以確認溶液中是否含有Na+,C符合題意;
D.氯氣和氫氧化鈉反應,另外氯水有漂白性,則溶液褪色不一定是因為氯水有酸性,D
不符合題意;
故選Co
13.某種天然堿的化學式為aNa2cO3-bNaHCO3-cH2。,取一定質量該天然堿溶于水,
逐滴加入稀鹽酸,溶液中的NaHCC>3的物質的量與加入HC1的物質的量關系如圖所示。
下列說法不E卿的是()
Aa:b=l:2
B.P點處溶液中c(Na+):c(C「)=2:l
C.若Q點時溶液體積為5L,溶液中Na+濃度為0.8mol-Iji
D.將該天然堿溶液和一定量鹽酸混合,發生反應的離子方程式不可能是:
+
2c0:+3HC0;+7H=5CO2T+5H2O
【答案】D
【解析】
【分析】天然堿溶于水,加入稀鹽酸,先發生①Na2cCh+HCUNaHCCh+NaCl,當Na2cO3
消耗完后,繼續加入稀鹽酸,發生②NaHCO3+HCl=NaCl+CO2f+H2O,根據圖象可知,0?
1發生反應①,1?4發生②,據此分析;
【詳解】A.MN段發生Na2cCh+HCkNaHCCh+NaCl,消耗鹽酸的物質的量為Imol,生
成n(NaHCO3)=lmol,原溶液中n(Na2co3)=lmol,1?4發生NaHCO3+HCl=NaCl+CO2f+
H2O,該段消耗鹽酸的物質的量為3mol,消耗碳酸氫鈉的物質的量為3mol,則原溶液中
NaHCO3的物質的量為2mol,天然堿中碳酸鈉與碳酸氫鈉的物質的量之比為1:2,即a:
b=l:2,A正確;
B.由圖可知,該樣品中碳酸氫鈉為2mol,當加入鹽酸為Imol時碳酸氫鈉為3mol,此時氯
化鈉為Imol,當時鹽酸為2moi時,碳酸氫鈉為2mol,氯化鈉為2mol,此時
c(Na+):c(Cr)=2:l,B正確;
C.根據選項B分析可知,溶液中鈉離子總量為4mol,則當溶液體積為5L時,溶液中的
Na+濃度為0.8mol-lji,C正確;
D.天然堿含ImolNa2cO3、2moiNaHCCh,當Na2co3、NaHCCh按物質的量之比為1:1.5
反應時,離子方程式為311(20]+2(20,+711+=5(:02個+51^0,D錯誤;
故選D。
二、非選擇題:共4題,共61分。
14.Na2C03和NaHCC>3是生活中常見的鹽,通過實驗制備并探究它們的性質。
I,物質制備:“侯氏制堿法”為世界制堿工業做出了突出貢獻。下圖為模擬該工藝制備
NaHCOs的實驗裝置(圖中夾持、固定儀器未畫出)。已知:NH3極易溶于水,溶液呈堿
a.電解質b.非電解質c.既不是電解質也不是非電解質
(2)裝置n的作用是o
(3)裝置III中試管里生成NaHCC)3化學方程式為o
(4)裝置UI中生成的固體經過濾、洗滌后放入(填序號)中灼燒得產品純堿。
①②③
II.性質探究:
(5)甲同學認為不能用澄清石灰水鑒別Na?C03和NaHCOs兩種溶液,并做如下實驗驗
證自己的觀點。
2滴2滴
一澄清石灰水/澄清石灰水
試管①試管②
ImLO.ImolL'1ImLO.lmolL-1
Na2cO3溶液NaHCC>3溶液
寫出兩支試管中發生反應的離子方程式:①
(6)乙同學將室溫下的下列三組溶液分別混合,觀察并記錄實驗產生的現象。
序
第一組第二組第三組
號
-1-1-1
溶lmL0.5molLCaCl2lmL0.5mol-LCaCl2,lmL0.5mol-LCaCl2
液-11
lmL0.5mol?LNaHCO3ImLO.lmoLLNaHCC^ImLO.OlmobI7NaHCO3
現
有沉淀,有大量氣泡有渾濁無明顯現象
象
①第一組實驗中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o
②第二組實驗中只觀察到渾濁現象,若用60℃水浴適當加熱,能觀察到極少量細小氣泡,
其可能的原因是。
根據上述實驗現象:乙同學認為,可用OSmoLLTCaCL溶液鑒別Na?CO3和NaHCC>3
兩種溶液。
【答案】(1)b
(2)除去CO2中的HC1
(3)NaCl+NH3+CO2+H2O=NaHCO3J+NH4C1
(4)③
2+
(5)CO|"+Ca=CaCO3i
2+
②.Ca+2OH+2HCO;=CaCO3J+CO7+2H2O
(6)①.CaCl2+2NaHCO3=CaCO3+CO2T+H2O+2NaCl②.生成的CO2較
少,溶解在溶液中未有CC)2逸出,水浴加熱后CC)2的溶解度減小
【解析】
【分析】碳酸鈣和稀鹽酸制取二氧化碳,經飽和碳酸氫鈉溶液除去混在二氧化碳中的氯化
氫后,通入NaCl、NH3的飽和食鹽水中,生成的碳酸氫鈉在達到飽和之后析出,過濾后灼
燒即可得到純堿碳酸鈉。
(1)二氧化碳溶于水生成的碳酸能電離出離子,從而導電,但不是二氧化碳本身電離產生
的,所以二氧化碳是非電解質,故選b。
(2)二氧化碳中混有氯化氫,裝置II的作用是除去二氧化碳中的氯化氫,裝有飽和碳酸氫
鈉溶液。
(3)裝置III中生成碳酸氫鈉的化學方程式為:
NaCl+NH3+CO2+H2O=NaHCO3J+NH4C1?
(4)灼燒固體應使用用煙,故選③。
(5)碳酸鈉和氫氧化鈣反應生成碳酸鈣沉淀和氫氧化鈉,離子方程式為
2+
CO|+Ca=CaCO3J,過量的碳酸氫鈉溶液和少量的石灰水反應生成碳酸鈣沉淀、碳
酸鈉和水,反應的離子方程式為:Ca"+2OH-+2HCO]=CaCC)3J+CO:+2H2。。
(6)①第一組實驗是氯化鈣和碳酸氫鈉反應,生成的沉淀是碳酸鈣,氣體是二氧化碳,反
應的化學方程式為:CaCl2+2NaHCO3=CaCO3J+CO2T+H20+2NaCl。
②第二組實驗的碳酸氫鈉溶液濃度小,只觀察到渾濁現象,用水浴加熱,能觀察到極少量
的細小氣泡,可能是因為生成的C02較少,溶解在溶液中未有C02逸出,水浴加熱后C02
的溶解度減小而逸出。
15.人體血液里Ca?+濃度的計量單位用mg-cm-3表示。某研究性學習小組設計如下實驗
測定血液樣品中Ca?+的濃度。
步驟1:配制100mL0.02001-171KMnO4溶液。
(1)需用的儀器有電子天平、藥匙、燒杯、玻璃棒、量筒、膠頭滴管、。
(2)請補充完整實驗操作:
①計算并稱量0.316gKMnO4固體。
②將KMnC>4固體粉末放入燒杯中,加入適量蒸儲水,攪拌至完全溶解。
③冷卻至室溫后,沿玻璃棒將溶液轉移至容量瓶中,0輕輕搖動容量瓶,使溶
液混合均勻。
④將蒸儲水注入容量瓶,當液面離容量瓶頸部的刻度線1?2cm時,改用o
⑤蓋好瓶塞,反復上下顛倒,搖勻。
⑥將配好的溶液倒入試劑瓶中,并貼好標簽。
步驟2:測定血樣中Ca?+的濃度。
(3)取20.00mL血樣,將其中的Ca?+轉化為草酸鈣(CaCzC^)沉淀,過濾洗滌后將此沉
淀溶于過量稀硫酸,力口入21.00mL0.02moi-LTKM11O4溶液充分反應,再加入
1
0.03mol.U(NH4)2Fe(SOj溶液30.00mL能與過量的KMnO4溶液恰好完全反應。
已知:CaC2O4+H2SO4=CaSO4+H2C2O4,
+
MnO;+H2C2O4+H->Mn"+CO2T+H2O(未配平),
2++2+3+
5Fe+MnO;+8H=Mn+5Fe+4H2O,則血液樣品中Ca?+的濃度為
mg-cm"(寫出計算過程)。
【答案】(1)100mL容量瓶
(2)①.用少量蒸儲水洗滌燒杯內壁和玻璃棒2?3次,將洗滌液也都注入容量瓶
②.膠頭滴管滴加蒸儲水至溶液的凹液面與刻度線相切
(3)1.2
【解析】(1)配制一定物質的量濃度的溶液,所需的步驟有計算、稱量、溶解(冷卻)、轉
移、洗滌、定容、搖勻、裝瓶貼簽,所以配制100mL0.02moi[TKM11O4溶液需用的儀
器有電子天平、藥匙、燒杯、玻璃棒、量筒、膠頭滴管和100mL容量瓶;
(2)冷卻至室溫后,沿玻璃棒將溶液轉移至容量瓶中,再用少量蒸儲水洗滌燒杯內壁和玻
璃棒2?3次,將洗滌液也都注入容量瓶;
④將蒸儲水注入容量瓶,當液面離容量瓶頸部的刻度線1?2cm時,改用膠頭滴管滴加蒸儲
水至溶液的凹液面與刻度線相切;
(3)方法一:由電子得失守恒,
n(KMnO4)^=0.02molU'xZl.OOmLxlO^L/mL^^ZxlO^mol,
1-3
n[(NH4)2Fe(SO4)9]=O.OSmolKx30.00mLxl0L/mL=9xl0^mol,
2+
n(H2C2O4)x2xl+n(Fe)xl=n(KMnO4)x5,
44
2w(H2C2O4)+9xl0-mol=5x4.2xl0~*mol,n(H2C2O4)=6X10-mol,
2+2+
Ca~CaC2O4~H2C2O4,w(Ca)=n(H2C2O4)=6x1mol,Ca?+的濃度
6xl0-4molx40xl03mg/mol
=1.2mg-cm”;
20cm3
方法二:”(KMIIOJM=O.OZmolL-1x21.00mLx10_3L/mL=4.2xlO^mol,
13
n[(NH4)2Fe(SO4)9]=O.OSmolKx30.00mLxlOL/mL=9x10^mol,
2+
5Fe~KMnO4,與Fe?+反應的
4
n(KM11O4)=《〃(Fe?+)=g義9xIO_mol=1.8x1C)Tmol,與H2C2O4反應的
”(KMnOj=4.2xlOTmol—1.8xl0Tmol=2.4xK)Tmol,
2+
5Ca~5H2C2O4~2KMnO4,
2+-4-42+
?(Ca)=n(H2C2O4)=|H(KMnO4)=1x2.4xIOmol=6xIOmol,Ca的濃度
43
6xl0-molx40xl0mg/mol_3
=1.2mg?cmo
20cm3
16.亞氯酸鈉(Nad。?)是一種殺菌漂白劑,可用于棉紡漂白、食品消毒等,消毒時自身被
還原為C「。無水Nad。?晶體的一種生產工藝如下:
稀硫酸so2空氣濃NaOH溶液
]JJJ
NaCQ固體T溶解—CIO2發生器H吸收塔卜一NaClOz溶液-NaClO2晶體
30%H2O2
已知:①C1C)2(沸點11℃)濃度過高時易發生分解爆炸,可用氣體稀釋至含量10%以下。
②NaC102在溫度高于60℃時易分解生成NaClO3和NaCL
(1)“CIO?發生器”中:
①NaClO3溶液與S02氣體反應生成C1O2和Na2SO4,其離子方程式為。
②CIO?發生器中鼓入空氣的目的是o
(2)“吸收塔”中:
①H2O2作(填“氧化劑”或“還原劑”或“既不做氧化劑也不做還原劑”)。
②吸收過程需控制溫度在10℃以下,其目的是(寫兩點)。
(3)結晶:
NaC102溶解度曲線如圖所示。從Nad。?溶液中獲得無水NaClO2晶體的過程對溫度的
控制要求較高。具體操作:先減壓,將Na。。?溶液加熱到(填字母序號)濃縮
至有晶膜出現,再在常壓下冷卻至__________(填字母序號),過濾,洗滌,干燥。
a.略低于38℃b.略高于38℃c.略低于60℃d.略高于60℃
【答案】⑴①.2C1O;+SO2=SO:+2C1O2②.稀釋C1O2,防止濃度過高時發生
分解爆炸
(2)①.還原劑②.CIO?液化、易被充分吸收;減少(或者防止)Hz。?分解;防止
NaCK)2分解生成NaClC>3和NaCl,影響產品純度
(3)①.c②,b
【解析】
【分析】NaCICh固體中加入稀硫酸溶解,向溶液中通入SO2和空氣混合氣,NaCICh被SO2
還原生成C102,C102濃度過高時易發生分解爆炸,空氣的作用是將C102稀釋,防止發生爆
炸,然后在堿性條件下用過氧化氫還原,得到NaCKh溶液,并從溶液得到NaCICh晶體。
(I)①在"C1O?發生器”中,NaClO3與S02反應生成C1O2和Na2sO,,氯化合價從+5降
低到+4、硫化合價從+4升高到+6,則該反應的離子方程式為2C1O]+SO2=SOj+2CK)2;
②C1O2濃度過高時易發生分解爆炸,因此向“CIO?發生器”中通入空氣的作用是:稀釋
C1O2,防止爆炸;
(2)①“吸收塔”中H2O2的作用是將產生的反應C1O2轉化為Nad。?,氯化合價從+4
降低到+3被還原,則加入的H2O2作還原劑;
②H2O2受熱時易分解,另外根據信息可知,Nad。2在溫度高于6。℃時易分解生成
NaClC>3和NaCl,貝『‘吸收塔"中需要控制溫度在10℃以下的原因是CIO?液化、易被充分
吸收;減少(或者防止)應。?分解;防止Nad。2分解生成NaCK)3和NaCl,影響產品純
度;
(3)由NaCICh的溶解度曲線可以看出,溫度低于38℃時,會生成NaClChWIfeO,所以溫
度應控制在38℃以上,從而得出從NaCICh溶液中獲得NaCICh晶體的操作是:將NaCICh
溶液加熱溫度至略低于60℃蒸發濃縮、冷卻至略高于38℃結晶,過濾、洗滌、干燥,故答
案為:加熱溫度至略低于60℃蒸發濃縮;冷卻至略高于38℃結晶;故答案為:c;bo
17.黃鐵礦(主要成分為FeS2,其中S為-1價)的利用對資源和環境具有重要意義。可用
NO在酸性條件下催化浸取黃鐵礦,并可進一步制得有廣泛用途的鐵氧體。
I,浸取黃鐵礦:
(1)浸取過程中相關物質轉化關系如圖所示。
NO
①檢驗浸取后的溶液中存在Fe3+的試劑為(填化學式)。
②反應“I”的離子方程式為o
(2)在其他條件相同時,測得甲、乙、丙三種情況下,浸取過程中Fe?+轉化為Fe3+的轉
〃(反應的Fe?+)
化率[]隨時間變化的關系如圖所示。
〃(總的Fe3+)
80
60
40
20
①乙加入ImolNaNO2,發生反應:2H++3NO£=NO]+2NOT+1^0,用“雙線橋法”
表示該反應中也了轉移的數目0上述反應中氧化劑與還原劑的物質的量之比為
+
②丙加入NaNC)2、KI各Imol,發生反應:4H+2NO-+2I-=2NOT+I2+2H2O0該反
應中還原反應的半反應式為。
③與乙相比,丙在相同時間內Fe?+轉化率更高的原因可能是0
II.制備鐵氧體:
(3)將純凈的FeS2在空氣中加熱可制得某種只含鐵、氧兩種元素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正版授權】 ISO 23225:2025 EN Corrosion control engineering life cycle in nuclear power plants - General requirements
- 2025年夏季廣西農村投資集團校園招聘70人筆試歷年參考題庫附帶答案詳解
- 幼兒普通話教學課件
- 第七章硫酸88課件
- 古詩鑒賞煉句教學課件
- 中職教學利息課件
- 2025年稅法考試引導書試題與答案
- 2025年文化旅游演藝項目市場細分與品牌戰略執行研究報告
- 共享廚房產業鏈上下游協同發展2025年趨勢報告
- 2025年新初三英語人教新版尖子生專題復習《選詞填空》
- 內蒙古地區葡萄醋發酵用優勢醋酸菌的篩選鑒定及應用
- 2025年華僑港澳臺學生聯招考試英語試卷試題(含答案詳解)
- 《國防動員實施》課件
- 三年級 人教版 數學 第六單元《兩位數乘一位數(不進位)口算》課件
- 中國高血壓防治指南(2024年修訂版)
- 廣東發布智慧公路標準體系(2024版)
- 貨物受理驗視制度
- 非法入侵應急預案
- 保利地產在線測評題答案
- 客服專員+云客服入門考試雙12阿里淘寶云客服在線+語音+專項云客服考試試題及答案
- Unit 1 You and Me 單元教學設計 2024-2025學年人教版英語七年級上冊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