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歸去來兮辭(并序)》學案+統編版高中語文選擇性必修下冊_第1頁
《歸去來兮辭(并序)》學案+統編版高中語文選擇性必修下冊_第2頁
《歸去來兮辭(并序)》學案+統編版高中語文選擇性必修下冊_第3頁
《歸去來兮辭(并序)》學案+統編版高中語文選擇性必修下冊_第4頁
《歸去來兮辭(并序)》學案+統編版高中語文選擇性必修下冊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歸去來兮辭》學案

【文本復習】

《飲酒》其五

結廬在人境,而無車馬喧。問君何能爾?心遠地自偏。

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山氣日夕佳,飛鳥相與還。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歸園田居?其一

少無適俗韻,性本愛丘山。誤落塵網中,一去三十年。

羈鳥戀舊林,池魚思故淵。開荒南野際,守拙歸園田。

方宅十余畝,草屋八九間。榆柳蔭后檐,桃李羅堂前。

曖曖遠人村,依依墟里煙。狗吠深巷中,雞鳴桑樹顛。

戶庭無塵雜,虛室有余閑。久在樊籠里,復得返自然。

五柳先生傳

先生不知何許人也,亦不詳其姓字,宅邊有五柳樹,因以為號焉。閑靜少言,不

慕榮利。好讀書,不求甚解;每有會意,便欣然忘食。性嗜酒,家貧不能常得。親舊

知其如此,或置酒而招之;造飲輒盡,期在必醉。既醉而退,曾不吝情去留。環堵蕭

然,不蔽風日;短褐穿結,簞瓢屢空,晏如也。常著文章自娛,頗示己志。忘懷得失,

以此自終。

贊曰:黔婁之妻有言:"不戚戚于貧賤,不汲汲于富貴。"其言茲若人之偌乎?

銜觴賦詩,以樂其志,無懷氏之民歟?葛天氏之民歟?

桃花源記

晉太元中,武陵人捕魚為業。緣溪行,忘路之遠近。忽逢桃花林,夾岸數百步,

中無雜樹,芳草鮮美,落英繽紛,漁人甚異之。復前行,欲窮其林。

林盡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從口入。初極狹,才通

人。復行數十步,豁然開朗。土地平曠,屋舍儼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屬。阡陌交通,

雞犬相聞。其中往來種作,男女衣著,悉如外人。黃發垂髻,并怡然自樂。

見漁人,乃大驚,問所從來。具答之。便要還家,設酒殺雞作食。村中聞有此人,

咸來問訊。自云先世避秦時亂,率妻子邑人來此絕境,不復出焉,遂與外人間隔。問

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漢,無論魏晉。此人一一為具言所聞,皆嘆惋。余人各復延至其

家,皆出酒食。停數日,辭去。此中人語云:"不足為外人道也。”

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處處志之。及郡下,詣太守,說如此。太守即遣人隨

其往,尋向所志,遂迷,不復得路。

南陽劉子驥,高尚士也,聞之,欣然規往。未果,尋病終,后遂無問津者。

【文本梳理】

1.本文在序言中,交代辭官原因有四點,請你根據文本概括。

2.辭的開端,"歸去來兮,田園將蕪胡不歸",用了什么抒情方式,表達了什么

情感?第1自然段,還表達了什么情感?

3.第2自然段,描寫初到家的情景。作者選取了幾個典型生活場景,表現了歸家

后的生活情趣,請簡要分析。

4."三徑就荒,松菊猶存""云無心以出岫,鳥倦飛而知還。景翳翳以將入,撫

孤松而盤桓。"松、菊、云、鳥寄托了作者怎樣的情懷?

5.第3自然段,再以"歸去來兮"引出描寫和感嘆。請概述此段描述的內容和感

嘆的情感。

6.《序言》稱《辭》作于十一月,還是冬天,怎么會有"農人告余以春及,將有

事于西疇”這樣的人事?又怎么有"木欣欣以向榮"這樣的物色呢?

7.第4自然段,"已矣乎!寓形宇內復幾時?曷不委心任去留?"抒發了什么情

感?

"富貴非吾愿,帝鄉不可期。”表達了作者怎樣的人生態度?

"聊乘化以歸盡,樂夫天命復奚疑「‘抒發了作者怎樣的人生哲學?

總結:作者辭官是因為官場的黑暗,但文章中只字未提,只言自己“惆悵而獨悲”;

他決定今后不再跟達官貴人來往,僅用"息交以絕游"一語輕輕帶過,胸懷是何等灑

脫。

寫田園生活的樂趣,看起來都是一些極為平常的細節,處處顯示作者"曠而且真"

的感情,句句從肺腑流出,不見斧鑿之痕。

這樣淡遠瀟灑的文風,跟作者安貧樂道、超然物外的處世態度是完全一致的。

【語言鑒賞】

1.請體會以下語句的表達效果。

(1)悟已往之不諫,知來者之可追。實迷途其未遠,覺今是而昨非。

(2)舟遙遙以輕跑,風飄飄而吹衣。問征夫以前路,恨晨光之熹微。

(3)倚南窗以寄傲,審容膝之易安。園日涉以成趣,門雖設而常關。

(4)云無心以出岫,鳥倦飛而知還。景翳翳以將入,撫孤松而盤桓。

2.請概述本文的語言特色,并簡要分析。

【對比閱讀1]

讀山海經(其十)

精衛銜微木,將以填滄海。刑天舞干戚,猛志固常在。

同物既無慮,化去不復悔。徒設在昔心,良辰說")可待。

大意:精衛銜著微小的木塊,要用它填平滄海。刑天揮舞著盾斧,剛毅的斗志始

終存在。同樣是生靈不存余哀,化成了異物并無悔改。如果徒然胸懷昔日的雄心,美

好的時光又怎么會到來呢?

請問此詩歌頌了什么精神?寄托了作者怎樣的情感?

始作鎮軍參軍經曲阿作

弱齡寄事外,委懷在琴書。被褐欣自得,屢空常晏如。

時來茍冥會,宛轡憩通衢。投策命晨裝,暫與園田疏。

眇眇孤舟逝,綿綿歸思纖。我行豈不遙,登降千里余。

目倦川途異,心念山澤居。望云慚高鳥,臨水愧游魚。

真想初在襟,誰謂形跡拘。聊且憑化遷,終返班生廬。

譯文:

年少寄情人事外,傾心只在琴與書。身穿粗衣情自樂,經常貧困心安處。

機會來臨且迎合,暫時棲身登仕途。棄杖命人備行裝,暫別田園相離去。

孤舟遙遙漸遠逝,歸思不絕繞心曲。此番行程豈不遠?艱難跋涉千里余。

異鄉風景已看倦,一心思念園田居。看云羞對高飛鳥,臨河愧對水中魚。

真樸之念在胸中,豈被人事所約束?且順自然任變化,終將返回隱居廬。

請問此詩反應了作者怎樣的矛盾心情?

請你結合讀過的陶淵明作品,以《我熟知的陶淵明》為題,寫一寫陶淵明是怎樣

的人。

【對比閱讀2】

歸田賦

張衡

游都邑以永久,無明略以佐時;徒臨川以羨魚,俟河清乎未期。感蔡子之慷慨,從

唐生以決疑。諒天道之微昧,追漁父以同嬉;超埃塵以遐逝,與世事乎長辭。

于是仲春令月,時和氣清。原隰郁茂,百草滋榮。王雎鼓翼,鴿鵬哀鳴;交頸頡頒,

關關嚶嚶。于焉逍遙,聊以娛情。

爾乃龍吟方澤,虎嘯山丘。仰飛纖繳,俯釣長流;觸矢而斃,貪餌吞鉤;落云間之逸

禽,懸淵沉之觸螭。

于時曜靈俄景,系以望舒。極般游之至樂,雖日夕而忘助。感老氏之遺誡,將回

駕乎蓬廬。彈五弦之妙指,詠周孔之圖書;揮翰墨以奮藻,陳三皇之軌模。茍縱心于物

外,安知榮辱之所如?

譯文:在京都作官時間已長久,沒有高明的謀略去輔佐君王。只在河旁稱贊魚

肥味美,要等到黃河水清還不知是哪年。想到蔡澤的壯志不能如愿,要找唐舉去相面

來解決疑題。知道天道是微妙不可捉摸,要跟隨漁夫去同樂于山川。丟開那污濁的社

會遠遠離去,與世間的雜務長期分離。

正是仲春二月,氣候溫和,天氣晴朗。高原與低地,樹木枝葉茂密,雜草滋長。

魚鷹在水面張翼低飛,黃鶯在枝頭婉轉歌唱。河面鴛鴦交頸,空中群鳥飛翔。鳴聲吱

喳,美妙動聽。逍遙在這原野的春光之中,令我心情歡暢。

于是我就在大湖旁龍鳴般唱,在小丘上虎嘯般吟詩。向云間射上箭矢,往河里

撒下釣絲;飛鳥被射中斃命,魚兒因貪吃上鉤,天空落下了鴻雁,水中釣起了魚。

時當夕陽西下,皓月升空。嬉游已經極樂,雖然夜來還不知疲勞。想到老子的

告誡,就該駕車回草廬。彈奏五弦琴指法美妙,讀圣賢書滋味無窮。提筆作文,發揮

文采,述說那古代圣王的教范。只要我置身于世人之外,哪管它榮耀與恥辱的所在?

L請你概括這篇賦的內容及作者抒發的情感。

2.也許每一個中國文人都曾有一個隱居夢,在繁華塵囂中,對樸實寧靜、充滿人

間溫情的田園的渴盼。隱居就一定是閑情雅致怡然自得嗎?顯然,并不是!就像淵明,

不通農事,一度窮困潦倒,靠賒酒度日。年邁的身體經受不住疾病折磨,在饑餓病痛

中去世。

然而歷史上,伯夷叔齊,為了“義"隱于山林;子牙臥龍,因為"時”,暫隱民

間;阮籍嵇康,醉于喝酒打鐵;陶弘景,執著于道士心,開創了茅山派;和靖先生,

以梅為妻,以鶴為子……不同形態的“歸隱",源遠流長。”他們在山水田園中保持

了自己的自由的個性。這種潔凈,這種自由個性,不絕如縷地為中華民族提供理想生

活的范式,從而使人知道在‘踐踏人,侮辱人,不把人當人‘(馬克思語)的專制之

外,還有別樣的生活,從而帶著希望去反抗現實,追求未來。”(鮑鵬山)

請你談談你對古代歸隱現象的看法。

【對比閱讀3】

《詠水仙》

英國威廉?華茲華斯

我好似一朵孤獨的流云,高高地飄游在山谷之上,

突然我看見一大片鮮花,是金色的水仙遍地開放,

它們開在湖畔,開在樹下,它們隨風嬉舞,隨風波蕩。

它們密集如銀河的星星,像群星在閃爍一片晶瑩,

它們沿著海灣向前伸展,通往遠方仿佛無窮無盡;

一眼看去就有千朵萬朵,萬花搖首舞得多么高興。

粼粼湖波也在近旁歡跳,卻不如這水仙舞得輕俏;

詩人遇見這快樂的旅伴,又怎能不感到欣喜雀躍;

我久久凝視一一卻未領悟,這景象所給我的精神至寶。

后來我多少次郁郁獨臥,感到百無聊賴心靈空漠;

這景象便在腦海中閃現,多少次安慰過我的寂寞;

我的心又隨水仙跳起舞來,我的心又重新充滿了歡樂。(顧子欣譯)

創作背景:這首詩寫于詩人從法國回來不久。詩人帶著對自由的向往去了法國,

參加一些革命活動。但法國革命沒有帶來預期的結果,隨之而來的是混亂。詩人的失

望和所受的打擊是可想而知的,后在他的妹妹和朋友的幫助下,情緒才得以艱難地恢

復。這首詩就寫于詩人的心情平靜之后不久。

《詠水仙》一詩情景交融,詩人的情感與水仙的景象交互感應。

詩歌前兩節描繪了詩人眼中優美生動的自然景色,他將自己喻為浮云,俯視著大

地上大片的金色水仙,第三節描寫的是詩人愉悅輕快的內心感受,最后一節是詩人在

憂郁孤獨之時回憶起水仙花的感受。

請你閱讀《歸去來兮辭》與《詠水仙》,找出作者抒發情感的相同之處。兩首詩

在處理"物"與"我"關系時,各有側重,請比較分析。

【對比閱讀4】

蘭亭集序(王羲之)

永和九年,歲在癸丑,暮春之初,會于會稽山陰之蘭亭,修禊事也。群賢畢至,

少長咸集。此地有崇山峻嶺,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映帶左右,引以為流觴曲水,

列坐其次。雖無絲竹管弦之盛,一觴一詠,亦足以暢敘幽情。

是日也,天朗氣清,惠風和暢。仰觀宇宙之大,俯察品類之盛,所以游目騁懷,

足以極視聽之娛,信可樂也。

夫人之相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