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美版四年級美術下冊教學計劃及全冊教案_第1頁
人美版四年級美術下冊教學計劃及全冊教案_第2頁
人美版四年級美術下冊教學計劃及全冊教案_第3頁
人美版四年級美術下冊教學計劃及全冊教案_第4頁
人美版四年級美術下冊教學計劃及全冊教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58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人美版四年級美術下冊教學計劃及全冊教案一、教材分析:本教材共分為九個單元。每個單元都把相互之間的內容緊密的聯系在了一起,并且單元與單元之間也有一定的知識延伸,或者是與前面幾冊知識的聯系。同時本書充分體現了生活中的藝術,使學生的學能結合在自己的生活體驗中。其次,書中的大量圖片給學生帶來了豐富的課外知識,和參考的范圍更廣了,同時在教學上給老師帶來了更多的難度,驗證了一句話“教給學生一滴水,老師要有一桶水”。本書充分的體現了學生的主體地位,給藝術教育指明了發展的方向。二、學生情況分析:1、四年級學生的自我意識日趨形成,繪畫水平處于半抽象半具象的階段,學生繪畫能力相差比較大。2、學生觀察力也日趨成熟,對周圍的事物有感性的認識了,所以在繪畫中已經體現出了自己的情感。但對一些優秀的美術作品的欣賞能力還必須進一步提高。3、生對于繪畫比較感興趣,但由于寫實期的學生往往回認為畫的越來越好,這種意識往往束縛他們大膽的創作欲望,變得越來越小,束手束腳,唯恐別人說畫的不好。三、教學目標:1、總目標:學生以個人或集體合作的方式參與各種美術活動,嘗試各種美術材料與工具的制作過程,學習美術欣賞和評述的方法,根據視覺的審美經驗,體驗美術活動的樂趣,獲得對美術學習的持久興趣,了解基本美術術語的意思和一般的表達方式,激發創造精神,發展美術實踐能力。2、教學要求、1)、嘗試運用多種材料、工具、體驗造型樂趣,感受廢舊材料的制作樂趣。2)、在美術教學中看、畫、做、說、玩融為一體,體驗造型活動的樂趣,產生對美術的興趣。3)、了解物以致用的設計思路,發展創新意識。4)、感受各種材料的特點,提高動手能力,了解藝術形式美感與設計功能的統一。5)、激發參與欣賞、評述活動的興趣,學習多角度欣賞,提高視覺感受能力、6)、形成崇高文明,珍惜優秀民族藝術與文化遺產的態度。四、教學措施:1、認真鉆研教材,備可行有效的教學內容。繼續學習美術課程標準精神、積極參與教育改革,全面推進素質教育。2、注意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采用多種教育形式,使學生積極參與教學活動。3、充分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培養學生的形象思維能力和發揮學生的創造力。4、充分利用圖片和多媒體設施,以直觀的教學手段進行教學。5、注意輔導學生,要發揮學生的各種繪畫特點,選擇優秀作業進行展覽或投稿,以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

五、教學進度周次內容第一周鳶尾花、植物寫生第二周巧用對稱形第三周放學了第四周設計生活標志第五周生命之源第六周材質的美第七周用彩墨畫鳥第八周用彩墨畫魚第九周刻印的樂趣第十周學畫農民畫第十一周提袋的設計第十二周降落傘第十三周別致的花瓶第十四周艷麗的大公雞第十五周把自己的畫制成拼圖第十六周畫家凡高第十七周大師畫我也畫第十八周電腦美術第十九周精彩的戲曲1、植物寫生課時2課時課型繪畫教學目標知識:通過植物線描寫生,練習寫生的技法。要求學生仔細觀察、分析植物的形象特征,用線描的形式把自己的感受表現出來。能力:培養學生的觀察、分析、造型能力。情感:激發學生熱愛大自然、熱愛生活的情感。內容分析1.重點:正確的觀察方法和直接以線作畫的能力。2.難點:植物的結構與特征。教學方法講解教學手段演示、講解板書設計1、植物寫生一、導入公園、植物園里、花壇里、我們的家里,都有各種各樣的植物。它們有高有矮、有疏有密、枝葉旺盛、千姿百態,給我們的生活帶來了豐富的色彩。二、新課1、提問:你認識這些植物嗎?它們叫什么名字?它們有什么特征,有什么樣的姿態?你喜歡哪種植物?你知道一些植物的寓意嗎?2、欣賞美術作品:中國畫《君子蘭》介紹作者小朋友的線描畫植物寫生畫3、選擇幾種植物請學生進行分析特征、姿態,培養正確的觀察方法。引導學生先觀察它們的全貌,說出它們的特征。糾正那種上來只看植物細節的錯誤方法。(1)、說一說,所觀察的植物的生長特點。(2)、不同角度的花和葉各有什么不同?(3)、植物的前后關系如何表現?五、學生作畫、教師輔導作業提示:認真觀察植物的特征、姿態,用線描的方法寫生一種植物。注意線條的繁簡、疏密、長短、曲直、穿插等變化。六、小結、展示展示優秀作業,并簡評。教學后記:2、巧用對稱形課時2課時課型繪畫教學目標知識:使學生掌握對稱的規律,運用對稱的規律。能力:提高學生剪、貼的制作能力。情感:在制作過程中體驗生活的快樂,學會欣賞對稱的美,增強學生的審美能力及熱愛生活的情感。內容分析1.重點:利用剪對稱形的方法,制作一件小裝飾品。2.難點:具有創造性的制作。教學方法講解教學手段示范板書設計2、巧用對稱形一、組織教學:按課堂常規坐好,穩定情趣,查學具。二、講授新課1、你知道在生活中有什么對稱現象嗎?給你什么樣的感受?2、介紹對稱知識教師:所謂對稱,一般是指軸對稱,即以對稱形的中線為軸,將圖形半側旋轉180度后左右完全重合。提問:你發現蝴蝶有什么特點?教師小結:同學們剛才深入觀察研究,發現了蝴蝶的結構、外形、花紋、色彩,都是對稱的。教師:觀察研究蝴蝶對稱的特點后,我們再來觀察這只具有對稱特點的蝴蝶,看看它給我們什么樣的美感?學生:具有平衡、穩定的美感。教師:這就是對稱的美。3、制作一只蝴蝶:1、選一張彩色紙對折后依折線處畫出半只蝴蝶紋樣。2、依輪廓線剪下圖形。3、剪出蝴蝶的花紋。4、整理。三、作業提示1、教師:再回憶、想象一下,生活中有什么樣的物品用對稱的花紋裝飾?你能巧用對稱形,把我們的生活裝飾的更美嗎?2、作業提示:利用剪對稱形的方法,制作一兩件小裝飾品。四、學生創作,教師輔導。五、小結1、學生自評、互評。2、選出優秀的作品,給予表揚。教學后記:3、放學了課時2課時課型繪畫教學目標知識目標:通過這幅創作畫,表現自己喜歡的課余生活,并使學生進一步掌握人物動作的畫法。能力目標:用繪畫形式表現自己的想法,培養學生的創造性。情感目標:培養學生熱愛生活的美好情感。內容分析重點:人體的各種動態特點。難點:畫面的構思和組織。教學方法講解教學手段示范板書設計3、放學了一、導入啟發同學談:放學了,打鈴了,小伙伴們放學后最喜歡去什么地方?最愛干什么呢?二、講授新課1、能模仿一下你參加的活動的動作嗎?請學生用速寫的方式,畫下同學的動作。教師可以示范,同學配合,用互相做模特的辦法解決。2、欣賞課本上的照片,討論照片上的活動內容。3、聯系自己的實際說說自己喜歡的活動。4、欣賞作品:畫面畫了什么內容?怎樣去表現的?教師總結:人物動態:小作者畫的動作都不是簡單的動作,可是畫得很生動,這說明小作者基本上掌握了人物動作的畫法。背景:有復雜的背景,也有比較簡練的。復雜的背靜可以把環境交代清楚,像人物所處的位置在哪里;簡單的背靜有利于突出主要人物。三、作業提示1、主要人物要突出,畫得較大。2、畫面畫得不宜太復雜。四、學生創作,教師輔導用繪畫形式表現自己喜歡的課余生活。教學后記:4、設計生活標志課時2課時課型繪畫教學目標知識目標:通過分析不同類型的生活標志,理解它的造型特點、色彩和所表達的含義。能用不同的表現形式進行設計和制作。能力目標:培養學生的創作設計能力。情感目標:欣賞不同類型的生活標志,了解標志在生活中所起的作用,知道生活標志用來指導和規范人們的行為活動,養成自覺使用標志的習慣。內容分析重點:通過欣賞生活標志圖例,了解標志的藝術特色,學習設計適用的標志,嘗試用多種表現形式設計制作標志。難點:標志的圖案造型要生動、簡單、寓意明確、色彩醒目。教學方法講解教學手段示范板書設計4、設計生活標志一、組織教學檢查學生用具準備情況。二、引入新課1、出示學校的校徽,請學生欣賞。說說你還見過什么樣的標志,它在生活中有什么作用?按名稱、特征、意義及作用進行分類:天氣標志、安全標志、生活標志、交通標志、體育標志、包裝標志等。2、出示課題:設計生活標志。(標志是由形象的幾何圖形組合而成的,它以自己獨特的圖形語言告訴人們該做什么,不該做什么,以圖形代表語言。)三、講授新課1、提出問題、小組討論:(1)標志有哪些種類?(2)標志有哪些用途?(3)標志有幾種表現形式?符號、圖形2、小組展示課前收集的有關標志的資料,共同欣賞,進行分類,說說它們的含義。3、欣賞課件,介紹一些常見的生活標志的特點和作用。小組討論我們的學校都需要什么樣的標志?四、學生作業(老師指導)根據自己的設計、構思,選擇合適的制作方法進行設計制作生活標志。五、小結組織交流。把設計制作好的標志做成頭飾進行展示,明確標志的含義。六、課后拓展在以后的生活中看一看還有哪些生活標志,你可以繼續收集和設計。教學后記:5、生命之源——水課時2課時課型繪畫教學目標知識目標:學習設計制作有主題小報的方法。能力目標:培養學生制作隊報的能力情感目標:通過這節課的學習,讓大家對水資源有一個更深刻的認識,同時也號召大家平時在生活中要珍惜水和節約用。內容分析重點:通過收集資料、相關圖案、版面設計,學習有主題宣傳小報的設計、制作方法。難點:主題突出與布局的設計。教學方法講解教學手段示范板書設計5、生命之源——水一.課前收集1、查一查我國的節水標志含義是什么?“世界水日”和“中國水周”各是哪一天?2、收集有關地球水資源的資料和我國目前水資源的情況。二、組織教學做好課前的一切準備工作。三、講授新課1、了解有關水資源的知識:(1)播放課件:了解水的作用、水資源現狀。(2)提出問題:你能想象嗎,假如沒有水,地球將是什么樣?(3)說一說,我們的生活中有哪些浪費水、污染水的現象?(4)小組討論:怎樣才能更有效地保護水資源,維持生態平衡?2、欣賞有關水資源的圖片資料和藝術作品。3、展示課前收集的相關資料。4、欣賞學生作品,分析不同的表現形式。激發創作靈感。小報的組成包括:(1)主題:文字清晰、醒目、突出。(2)裝飾圖案:色彩鮮艷、形象生動。(3)文字介紹:內容具有科學依據、真實、概括。四、學生作業小組合作形式完成。五、小結1、生作品,說說你有什么好的節約用水的建議?2、我們珍惜、愛護水資源,廣開水源,們的子孫后代就不必再為缺水而發愁,寶貴的水資源也就能為我們永續利用了!教學后記:6、材質的美課時2課時課型繪畫教學目標知識目標:能從材質、造型、色彩方面對作品作簡單的描述,發表自己的看法。能力目標:欣賞了解運用不同材質的藝術品的藝術特色,提高欣賞能力。情感目標:培養學生了解古代藝術的情感。內容分析重點:了解不同時期、不同材質的藝術品的藝術特色,學習觀察作品、分析材料,從中獲取信息的方法,大膽談自己的感受。難點:不同材質的作品帶給人的不同美感和感受。教學方法講解教學手段示范板書設計6、材質的美一、組織教學語言組織教學。二、導入課題1、欣賞課件,感受生活中不同材質的藝品帶給人的不同感受。2、出示課題:材質的美感。三、講授新課在中國古代早期的工藝美術中,陶器、玉器、石雕等工藝品,不僅雕刻技藝精湛,造型優美,各有民族特色,是我國具有悠久歷史的傳統工藝。欣賞課件。1、玉器漢代由于出產玉石的西域通道暢通,玉料來源增多,玉品的琢制與使用更為普遍。秦、漢、魏晉南北朝時期,是玉器發展的強盛時期。許多玉器近似石雕風格,制作非常精致。人物、動物形玉器,重在揭示對象的精神世界,對其形體采取夸張手法以突出關鍵部位,使用較密集的陰線裝飾細部,類似繪畫上的鐵線描,注重起伏,使玉器渾厚自然,氣韻生動。玉器在中國光輝的歷史文化中,是一顆燦爛的明星,在世界藝術中獨樹一幟,具有鮮明的民族特色。我國的玉器自公元前五千年左右河姆渡文化出現始,一直不間斷地綿延發展了七千余年。玉器在中國的歷史上流傳之所以久遠,除因玉材豐富、質地優良、品種繁多、制作技術先進、造型美觀外,最主要的是由于玉在中國一直被奉若神明,被認為是一種吉祥的象征,2、石材《馬踏匈奴》(高168厘米,花崗巖)歷來被公認為是霍墓石刻群的代表作。作品表現了一匹昂首挺立的戰馬,安詳而不失警惕,端莊肅穆中馬踏匈奴》(高168厘米,花崗巖)歷來被公認為是霍墓石刻群的代表作。作品表現了一匹昂首挺立的戰馬,安詳而不失警惕,端莊肅穆中蘊含著力量。馬腿粗壯結實,四足踩踏著手持弓箭的匈奴首領。掙扎的匈奴人露出絕望的神色,形容委瑣,面目可憎。馬腿如四根巨柱,與馬身渾然一體,顯得堅實穩固。作者運用了浮雕與線刻相結合的手法,造型古勁樸拙,風格沉著渾厚,尤其是象征手法的運用使之極具藝術感染力。公元前117年,年僅24歲的霍去病不幸英年早逝,漢武帝及全國人民都十分惋惜悲痛。為紀念這位杰出的軍事將領,決定舉行隆重的葬禮,并在武帝陵址旁不遠處修建氣勢宏大的墓冢,即今天的霍去病墓。霍墓石刻不僅反映了那個時代的精神,更體現了人們對這位保家衛國的民族英雄的深切情念與崇高敬意。據記載,唐時每逢唐玄宗生日,大宴群僚,有舞馬助興。唐人詩作中,對于舞馬有生動描繪:奮首鼓尾,縱橫應節,“腕足徐行拜兩膝”為玄宗上壽。玄宗賜酒一杯,舞馬自銜自飲。這件皮囊壺舞馬紋為我們提供了當時宮廷舞馬的形象資料。藏陜西歷史博物館。的唐三彩作品,有立體雕塑,有各種形制的器具,最令人贊美的是那些陶塑制品,當我們看到那些神采奕奕的駿馬和被譽為“沙漠之舟”的駱駝、看到那些形態各異的文侍俑、武士俑、仕女俑以及動物、禽鳥等唐三彩精品時,會從心底發出對唐代發達制陶工藝的贊嘆。這些栩栩如生的藝術形象,以普通的黏土制成,運用火的藝術使之成為不朽的藝術品,這是唐代無數不知名的陶藝家藝術和智慧的結晶。唐三彩的制作,使中國古代陶瓷發展史翻開了新的一頁,是人類制陶史上的一個閃光點3、金、銀舞馬銜杯銀壺。唐,公元1970年陜西西安何家村出土。高18.5厘米。錘擊成型,兩半焊接。壺作成皮囊壺的形狀,小圓口,覆蓮形蓋,弧形提梁,扁圓腹,圈足。此壺不僅作出游牧民族便于攜帶的皮囊壺形,而且最令人感興趣的是腹兩面各模沖出一匹舞馬。舞馬前腿直伸,后腿曲跪,長鬃披散,馬尾上翹,頸系綬帶,向上飄舉,口銜金杯。4、陶中堡村出土的三彩馬,頭小,頸短,前胸肌肉發達,腹大,背腰肌肉豐滿,平直,關節、蹄正而適度大小,腰、尻以及肩頸結合良好,復尻,四肢欠結實,顯得有些纖弱,類似新疆馬。四、小組展示各自帶來的不同材質的工藝品和生活用品,討論:1、它們都是用什么材質做的?2、造型上有什么藝術特點?3、你喜歡什么樣的材質做的藝術品?小組介紹自己喜歡的藝術品的材質特點、造型特點?教學后記:7、用彩墨畫鳥課時2課時課型繪畫教學目標知識目標:學習用中國畫形式表現禽鳥的基本方法。能力目標:培養學生中國畫的繪畫能力。情感目標:引導學生發現感受生活中的美。內容分析重點:了解禽鳥的基本結構及用寫意形式概括表現的方法。難點:筆墨與形體結構的關系。鳥的不同動態及畫面構圖。教學方法講解教學手段示范板書設計7、用彩墨畫鳥一、組織教學:提示學生集中注意力。二、講授新課:1、賞析美術作品,引導學生發現、感受生活中的美好事物。用版示或掛圖或標本分析麻鳥的基本結構和形體特點。2、教師用簡練、概括的餓筆墨演示表現鳥形體的全過程。3、起稿領臨兩個動態,突出蘸色、用筆和結構的關系三、學生完成作業,教師巡視指導。四、小結:1、講評展示作業。2、通過本課教學你學到了什么?教學后記:8、用彩墨畫魚課時2課時課型繪畫教學目標知識目標:簡單了解彩墨畫的繪畫形式,初步了解認識中國畫。用裝飾、變形手法畫魚,并添加簡單的環境。能力目標:培養學生對繪畫用具的使用方法及用色。情感目標:喜愛中國繪畫。內容分析2.重點:讓學生發現彩墨與宣紙產生一種特殊變化,魚的變形手法和魚鱗的排列。2.難點:特殊技法的運用。教學方法講解教學手段示范板書設計8、用彩墨畫魚一、組織教學:提示學生集中注意力。二、導入新課展示一幅中國畫彩墨作品讓學生欣賞,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并引入課題。三、講授新課:1、練習用筆、用墨。請你用毛筆蘸上墨,中鋒用筆、側鋒用筆試試,看有什么變化?2、教師演示濃淡、干濕、點染、勾勒、沒骨等技法。3、魚鱗部分的圖案,要求學生認真分析用不同的處理方法。4、想一想,藝術家是這樣畫的。運用了哪些技巧。5、教師及時發現、表揚有創意的作品。6、作業要求:一彩墨的形式,運用多種技法,大膽用筆用墨,合作畫一幅中國畫----魚。7、教師輔導:技法的體驗與運用。四、組織展示,講評作業。五、小結教學后記:9、刻印的樂趣課時2課時課型繪畫教學目標知識目標:通過刻、印花的聯系,使學生初步嘗試刻、印的方法,認識造型藝術手段的多樣性。能力目標:培養學生按程序進行工作的習慣。情感目標:聯系生活實際,感受重復排列的秩序美。內容分析重點:制作程序,刻、印方法,欣賞重復排列的美。難點:刻印的具體方法和要求。教學方法講解教學手段示范板書設計9、刻印的樂趣一、組織教學:提示學生集中注意力。二、講授新課:1、欣賞書中范樣和教具范樣,指出這些作品是通過設計、刻、刷色、印等程序制作出來的。2、設計:在印體的平面上,設計便于刻制的花紋。要簡單、概括。3、刻:用刀把花紋以外的部分刻下去,使花紋鼓出來叫做陽刻。4、印:在印體的花紋上涂上喜愛的顏色,將花紋有秩序地、排列整齊地印在作業紙上。為了使花紋一致,可將“印體”無花紋的一面削平,劃上一個箭頭,作為調整花紋的依據。5、教師及時發現、表揚有創意的作品。a)作業要求:每人刻、印一件作品,要求紋樣邊緣清楚,印紋實在,排列整齊,干凈細致,連續印九個排列的圖形。b)教師輔導:檢查印面是否平正:指導刻花運刀方法。三、小結。教學后記:10、學畫農民畫課時2課時課型繪畫教學目標知識目標:通過欣賞課本的圖版和美術作品,了解農民畫的特征和藝術形式。能力目標:培養學生改畫、添畫的能力。情感目標:使學生感受生活與美息息相關,以及農民畫的鄉土氣息和獨特的審美情趣。內容分析重點:啟發調動學生的主觀能動性,讓學生參與賞析,提高學生的審美能力和興趣。難點:使學生感受生活與美息息相關,根據想法進行改畫、添畫。教學方法講解教學手段示范板書設計10、學畫農民畫一、學生自由欣賞:提示:課本上的農民畫中內容你可曾見過?在日常生活用品中哪一件最美?導入本課的教學目的,并板書課題。二、引導學生欣賞農民畫。農民畫多是以日常勞動生活中所見、所聞、所想為題材進行創作的。作者是沒有受過專門美術訓練的普通農民,他們在勞動、生活之余以自己的體驗和興趣去創作。廣大農民富而求樂、富而求美。濃烈渾厚的用色是他們的審美意識,是他們追求健康、豐富的現代美好生活的強烈反映。這些農民畫的創作既具有我國古老民間藝術的形式風格,又毫不顯得陳舊與俗氣,它大膽、單純=樸素、粗獷=情真,與現代藝術有著同樣的藝術效果和藝術價值。農民畫的創作題材多以各地各民族的風情、習俗、傳說,以有他們的生產活動為主要內容。同時新的生活變化也漸漸出現在他們的畫面中。課本中的農民畫選題也很豐富:農家的爺孫情、有趣的斗雞、寓意年年有余的收魚場面、月下的老少閑情、放牛娃眼中的世界……值得同學們學習的是這些作者獨特的自由藝術構思,大膽自信的畫風,強烈鮮明的用色、飽滿的構圖、豐富多樣的裝飾手法、善于在平凡生活中攝取美的畫面和敏銳觀察力。從這引起具有鄉土風味和勞動人民特有的心靈氣質的畫面,從這些粗放、有力、剛健的藝術特色的畫面,欣賞這些農民畫,我們體味了作者的感情,受到了健康向上的美的陶冶。三、探究實踐1、談談自己喜歡的一幅農民畫。2、根據自己的想法進行改畫、添加等。3、要求:畫面色彩鮮艷、構圖飽滿。四、評價展示1、學生展示自己優秀的美術作品2、談談自己對農民畫的理解怎樣應用到我們的生活、學習當中。3、收集更多的優秀農民畫作品并不斷研究學習,提高自己的審美能力。五、教學小結教學后記:11、提袋的設計課時2課時課型繪畫教學目標知識目標:通過欣賞精美的手提袋,初步認識設計應用學習領域,陶冶審美情趣。能力目標:通過學習手提袋設計,培養動腦動手能力。情感目標:培養學生美化生活的能力以及對生活的熱愛。內容分析重點:學習提袋的設計,初步認識設計與應用這一藝術形式。難點:能根據材料選擇適當的形式或根據表現形式選擇適當的材料進行設計制作。教學方法講解教學手段示范板書設計11、提袋的設計一、組織教學。檢查學生的材料并組織學生以小組學習方式分配位置。二、導入新知:1、談話:學生說說自己喜歡的提袋,展示自己的特色提袋,并介紹給大家你的提袋的特點!2、欣賞:展示提袋成品。三、探究提袋設計。提示:你一定見過許多漂亮的手提袋,它們既方便了我們的購物,又展示了商品的品牌形象。好的手提袋就是一件藝術品。1、說說平時見過的印象最深、最喜歡的手提袋。2、探究教材及教具實物的手提袋,選擇哪些材料,運用什么形式制作的。3、講解、演示手提袋的制作過程:設計——材料——剪裁——折疊——裝飾四、學生進行包裝設計嘗試。1、讓部分學生說說他所帶的材料,適合以何種方式進行設計,說說大致的作法。2、小組討論怎樣才能制作出實用美觀的手提袋?3、用所選材料設計制作一個新穎、時尚的手提袋。五、展示作品,交流互動。1、組內選評平優秀學生作品并展示。2、談談你設計的手提袋在生活中更多的用途。教學后記:12、降落傘課時2課時課型繪畫教學目標知識目標:了解有關降落傘的原理,并設計制作降落傘。能力目標:培養動腦動手的能力,激發創造精神,進行綜合學習的嘗試。情感目標:欣賞各種形式的降落傘,進行生活美與藝術美的審美教育。內容分析教學重難點:通過學習制作降落傘,培養動腦動手能力,激發學生創造力,進行綜合學習的嘗試,通過學習拓展,進行跨學科學習的嘗試,提高學生藝術素養。教學方法講解教學手段示范板書設計12、降落傘一、組織教學。了解學生學習準備情況,將學生分成若干小組。二、游戲互動,導入新課。提出問題:你們喜歡放風箏或者在戶外放飛嗎?(為什么?)接下來請大家欣賞一段降落傘高空翱翔的片段。三、新知探究1、欣賞美麗的降落傘后,你知道降落傘的原理嗎?2、學生探究有關降落傘的知識。3、教師講解:降落傘是一個一度空間有阻力的自由落體運動系統。傘面的設計由于空氣阻力的關系,降落傘就能緩緩的降落在地面上了。四、探究實踐:1、想一想,用什么材料做降落傘?傘面如何設計得美觀?2、降落傘的制作:設計——美化傘面——折疊——連接——安裝墜3、傘的各部分如何連接,應注意什么?五、自主嘗試,協作互動,完成制作。1、了解了制作方法,同學們想不想露一手?且慢,大家先理清思路。2、自主嘗試,有困難可以找同學或老師尋求幫助。(鼓勵學生標新立異,大膽表現。)六、互動學習,促進發展。讓一些制作速度快的同學上臺展示他的作品,大家來說說做得好的和做得不夠的地方,提出改進意見。使其他同學從中獲得啟迪。七、教學小結:教學后記:13、別致的花瓶課時2課時課型繪畫教學目標知識目標:利用泥巴的可塑性,制作簡單的立體造型。能力目標:培養學生的動手能力和泥塑能力。情感目標:培養學生的立體美感。內容分析重點:泥的制作技巧和方法的運用。難點:對設計的花瓶的獨創性。教學方法講解教學手段示范板書設計13、別致的花瓶一、組織教學二、情境導入教師拿出課前準備的泥塑花瓶。問:這是什么?今天我們就來制作一個新穎的花瓶。(通過老師的課件,學生的創作積極性被調動從而導入到新課中來。)三、課上活動1、出示課題2、了解泥塑藝術的淵源。(課件出示)問:同學們你們想想,我們以前學習的時候用到了哪些方法?學生針對老師的提問同桌之間討論并回憶以前學過的泥塑的制作方法回答老師提出的問題。老師針對以上方面進行總結。3、傳統的泥塑在民間深受人民的喜愛它的應用也十分的廣泛(打開課件),今天我們就來繼續學習泥塑的知識。同學們欣賞泥塑種類和泥塑的多種形式。4、欣賞同學們的作品。老師展示書中圖片,你還知道哪些花瓶?把你帶來的圖片拿到前面的實物投影上來。學生欣賞,從中體會美感;給書中作品提建議;拿出自己搜集的圖片,師生共同欣賞。(鍛煉學生收集資料的自學能力。)四、學生創作1、要求:根據學過的花瓶的制作方法制作一個造型新穎的花瓶。小組合作,組內研究吉祥圖案的制作步驟,產生自己的設計思路。2、教師參與,給予指導。學生小組分工,拿出設計思路,進行創作。五、作品展示學生將自己組的作品高舉,進行互相欣賞。六、總結教學后記:14、艷麗的大公雞課時2課時課型繪畫教學目標知識目標:學習冷暖色彩的基本知識,體驗色彩的基本知識,并有目的的加以運用。能力目標:通過對色彩知識的學習,培養學生的想象力和創造力。情感目標:在繪畫中體驗艷麗的色彩給他們帶來的快感。內容分析重點:學習色彩的搭配,在此基礎上對學生進行創造力的培養。難點:冷暖對比和冷暖搭配。教學方法講解教學手段示范板書設計14、艷麗的大公雞一、組織教學二、情境導入1、今年是什么年呀?請看這幅畫,問:作者怎樣用顏色表現出這么艷麗的大公雞的?學生帶著老師的問題欣賞書中的《金雞展翅》,并回答老師的問題。三、課上活動1、出示課題2、你知道大公雞有哪些生活習性嗎?學生根據自己在生活中得到的經驗與同學之間交流3、請看老師給你們帶來的美麗的大公雞的圖片。問:a)在這些作品中,哪些顏色用的有規律?學生針對老師的提問小組之間討論并得出結論b)哪些顏色用的隨意性較強?c)哪些顏色用的最精彩?四、學生創作創作要求:1、用艷麗的色彩畫一幅大公雞的創作。2、畫中要用冷暖對比的方法。3、教師指導4、作品展示根據自己的和別人的作品你能總結出如何運用冷暖色才能使畫面更好看?五、小結教學后記:15、把自己的畫制成拼圖課時2課時課型繪畫教學目標知識目標:采用造型游戲的方式,根據所用材料的特點,進行有主題的藝術創作。能力目標:培養學生的動手能力情感目標:把美術運用到生活中,提高學生的審美情趣。內容分析重點:了解拼圖的主要特點,設計制作過程中的獨創性。難點:創造性思維的培養和動手動腦能力的結合。教學方法講解教學手段示范板書設計15、把自己的畫制成拼圖一、組織教學二、情境導入教師帶來課前準備的拼圖的教具。學生也帶來他們準備的拼圖的玩具,師生交流自己的拼圖的圖案和玩法。(通過學生收集資料,培養學生自學的能力。)三、課上活動出示課題小組研究:1、什么樣的畫適合做拼圖?學生針對老師的提問同做之間討論。(激發學生的創作欲望,產生創作靈感。)2、拼圖的圖案應該選擇什么樣的適合?3、討論后將你們組要做拼圖的樣式想老師匯報。4、打開書30-31看書中同學們做的拼圖的圖案和樣式。學生欣賞,從中體會美感;給書中作品提建議;產生自己的設計思路。四、學生創作要求:1、小組合作學生小組分工,拿出設計思路,進行創作。2、總結五、作品展示學生創作六、教師小結教學后記:16、畫家凡高課時2課時課型繪畫教學目標知識目標:簡單了解畫家凡?高的一生,及他生平的作品。能力目標:提高學生的欣賞能力和審美能力情感目標:培養學生學習凡?高對繪畫對藝術的一種執著精神。內容分析重點:了解凡高一生及其部分代表性作品難點:對作品的理解教學方法講解教學手段示范板書設計16、畫家凡高一、組織教學二、導入欣賞凡高的《向日葵》問你們還記得這幅畫的名字嗎?那他的作者是誰還記得嗎?今天我就來認識一下凡?高及他的作品。三、講授新課。1、老師以故事的形式介紹凡高文森特?凡高VincentvanGogh(1853~1890年)出生于荷蘭贊德特鎮一個新教牧師之家,24歲之前,曾在海牙、倫敦、巴黎等地的古匹爾畫店當店員。后來成為傳教士,在比利時西南部的博里納日礦區傳教,由于同情和支持窮苦礦工的要求而被解職。在度過了一段極度失望和貧困的生活后,他決定在藝術的探求中完成自我的解脫。他和高更這時已經同印象主義的觀點發生分歧,卻同時對表現主義或者象征主義發生濃厚的興趣。因此,曾經有過建立“南方印象主義”或者“印象主義分離派”的打算。后來因為2人的關系惡化,高更離去,凡?高在發生割下自己耳朵的事件之后精神逐漸分裂。因此,他們沒有結成任何團體。1890年,經過圣雷米的德莫索爾精神病院的長期住院治療,病勢稍有好轉后,凡?高回到巴黎,住在瓦茲河畔的奧韋爾,接受伽塞醫生的專門治療,并勤奮作畫,作有《伽塞醫生肖象》、《奧韋爾的教堂》等。但是,在1890年十月27日,在同伽塞醫生發生爭吵之后,突然開槍自殺,結束了自己的生命。2、欣賞凡?高的作品教師播放課件,讓學生欣賞。3、學生談感受通過聽凡高的故事,欣賞凡高的作品,現在就請你來談一談你對位杰出的畫家及他的作品的感受。4、選擇一幅你印象深的作品試著用一段文字把它簡單地描述下來。5、教師小結通過學習本課希望同學們能學習凡高多藝術事業的這種執著精神。教學后記:17、大師畫我也畫課時2課時課型繪畫教學目標知識目標:通過欣賞大師的作品,讓學生了解著名畫家的繪畫風格,并通過學習欣賞進行創作。能力目標:培養學生對抽象藝術的又一種認識欣賞能力情感目標:通過學習讓學生喜愛繪畫藝術。內容分析教學重點:欣賞大師作品,學習其繪畫風格教學難點:繪畫風格的把握及運用。教學方法講解教學手段示范板書設計17、大師畫我也畫一、組織教學二、導入上節課我們認識了一位著名的大畫家,他的名字是?凡?高。今天我們就緒認識幾位藝術大師。出示課題:大師畫我也畫。三、新授1、欣賞大師作品。2、讓學生談一談欣賞后的感受,并說一說這些藝術作品是用什么方式表達的?3、你喜歡哪幅畫?為什么?4、繪畫大師凡高和畢加索都有自己獨到的藝術見解。他們敢于“異想天開”,凡高畫出的星星好象在天上旋轉,留下一條條的軌跡;畢加索從多角度觀察人物,把幾次觀察的結果畫在一幅畫上……他們的畫給人以神奇和力量,給人以美的感受和豐富的想象。5、小組討論:畢加索畫中人物的各部分分別是從哪個角度觀察的?凡高的《星月夜》在表現手法上有什么特點?給你什么感受?5、學生創作在大師創新精神的啟發下,你一定有新的想法,請你學著用這樣的表現方法畫一幅畫。6、教師小結教學后記:18、精彩的戲曲課時2課時課型繪畫教學目標知識目標:通過學習使學生了解中國戲曲人物及臉譜藝術的特點、譜式、色彩等方面的基礎知識,并加以學習和運用。能力目標:培養學生對戲曲臉譜的欣賞能力情感目標:通過學習激發學生的關心、熱愛中國臉譜藝術的情感,了解中國戲曲藝術獨特的美。內容分析教學重點:培養學生對祖國傳統藝術的認識的熱愛。教學難點:對中國戲曲人物的了解及特征的抱窩。教學方法講解教學手段示范板書設計18、精彩的戲曲一、組織教學二、導入播放一段學生最喜歡的“孫悟空大鬧天宮”的戲曲片段讓學生欣賞。并問戲中的人物是誰?演的是哪段戲曲?同學們回答的真不錯,那你還想了解更多的戲曲人物嗎?出示課題:精彩的戲曲(契合學生生活的案例學生很容易被這段戲曲所吸引,并有很濃厚的興趣)三、新授(一)了解中國戲曲1、中國戲曲,是一種綜合舞臺藝術樣式。2、中國戲曲之特點(二)、中國戲曲史(三)中國戲曲特有的角色。生、旦、凈、末、丑是中國戲曲中特有的角色行當。它既是戲曲中藝術化、規范化的性格類型,又是帶有性格色彩的表演程式分類。(四)京劇中的臉譜京劇臉譜就是在演員臉上涂上某種顏料,用以象征角色的性格、品質、命運。一般紅臉含有褒義,代表忠勇者;黑臉為中性,代表猛智者;藍臉、綠臉也為中性,代表草莽英雄;黃臉和白臉多含貶義,代表兇詐者;金臉和銀臉表示神秘,代表神妖。(五)中國戲曲的曲目及故事黃梅戲:優秀劇目有《天仙配》、《牛郎織女》、《女駙馬》。豫劇:《小二黑結婚》、《人歡馬叫》、《試夫》、《紅果,紅了》。京劇:《《牡丹亭》、《白蛇傳》、《百劫同心》、《貴妃醉酒》。故事:《白蛇傳》(六)學生制作1、說一說,你還熟悉哪個神話故事中的戲曲人物。2、你能根據人物的特點和身份制作出道具嗎?(七)教師小結教學后記:1、植物寫生課時2課時課型繪畫教學目標知識:通過植物線描寫生,練習寫生的技法。要求學生仔細觀察、分析植物的形象特征,用線描的形式把自己的感受表現出來。能力:培養學生的觀察、分析、造型能力。情感:激發學生熱愛大自然、熱愛生活的情感。內容分析1.重點:正確的觀察方法和直接以線作畫的能力。2.難點:植物的結構與特征。教學方法講解教學手段演示、講解板書設計1、植物寫生一、導入公園、植物園里、花壇里、我們的家里,都有各種各樣的植物。它們有高有矮、有疏有密、枝葉旺盛、千姿百態,給我們的生活帶來了豐富的色彩。二、新課1、提問:你認識這些植物嗎?它們叫什么名字?它們有什么特征,有什么樣的姿態?你喜歡哪種植物?你知道一些植物的寓意嗎?2、欣賞美術作品:中國畫《君子蘭》介紹作者小朋友的線描畫植物寫生畫3、選擇幾種植物請學生進行分析特征、姿態,培養正確的觀察方法。引導學生先觀察它們的全貌,說出它們的特征。糾正那種上來只看植物細節的錯誤方法。(1)、說一說,所觀察的植物的生長特點。(2)、不同角度的花和葉各有什么不同?(3)、植物的前后關系如何表現?五、學生作畫、教師輔導作業提示:認真觀察植物的特征、姿態,用線描的方法寫生一種植物。注意線條的繁簡、疏密、長短、曲直、穿插等變化。六、小結、展示展示優秀作業,并簡評。人美版四年級美術下冊教案(I)課時2課時課型繪畫教學目標知識:使學生掌握對稱的規律,運用對稱的規律。能力:提高學生剪、貼的制作能力。情感:在制作過程中體驗生活的快樂,學會欣賞對稱的美,增強學生的審美能力及熱愛生活的情感。內容分析1.重點:利用剪對稱形的方法,制作一件小裝飾品。2.難點:具有創造性的制作。教學方法講解教學手段示范板書設計2、巧用對稱形一、組織教學:按課堂常規坐好,穩定情趣,查學具。二、講授新課1、你知道在生活中有什么對稱現象嗎?給你什么樣的感受?2、介紹對稱知識教師:所謂對稱,一般是指軸對稱,即以對稱形的中線為軸,將圖形半側旋轉180度后左右完全重合。提問:你發現蝴蝶有什么特點?教師小結:同學們剛才深入觀察研究,發現了蝴蝶的結構、外形、花紋、色彩,都是對稱的。教師:觀察研究蝴蝶對稱的特點后,我們再來觀察這只具有對稱特點的蝴蝶,看看它給我們什么樣的美感?學生:具有平衡、穩定的美感。教師:這就是對稱的美。3、制作一只蝴蝶:1、選一張彩色紙對折后依折線處畫出半只蝴蝶紋樣。2、依輪廓線剪下圖形。3、剪出蝴蝶的花紋。4、整理。三、作業提示1、教師:再回憶、想象一下,生活中有什么樣的物品用對稱的花紋裝飾?你能巧用對稱形,把我們的生活裝飾的更美嗎?2、作業提示:利用剪對稱形的方法,制作一兩件小裝飾品。四、學生創作,教師輔導。五、小結1、學生自評、互評。2、選出優秀的作品,給予表揚。課題3、放學了課時2課時課型繪畫教學目標知識目標:通過這幅創作畫,表現自己喜歡的課余生活,并使學生進一步掌握人物動作的畫法。能力目標:用繪畫形式表現自己的想法,培養學生的創造性。情感目標:培養學生熱愛生活的美好情感。內容分析重點:人體的各種動態特點。難點:畫面的構思和組織。教學方法講解教學手段示范板書設計3、放學了一、導入啟發同學談:放學了,打鈴了,小伙伴們放學后最喜歡去什么地方?最愛干什么呢?二、講授新課1、能模仿一下你參加的活動的動作嗎?請學生用速寫的方式,畫下同學的動作。教師可以示范,同學配合,用互相做模特的辦法解決。2、欣賞課本上的照片,討論照片上的活動內容。3、聯系自己的實際說說自己喜歡的活動。4、欣賞作品:畫面畫了什么內容?怎樣去表現的?教師總結:人物動態:小作者畫的動作都不是簡單的動作,可是畫得很生動,這說明小作者基本上掌握了人物動作的畫法。背景:有復雜的背景,也有比較簡練的。復雜的背靜可以把環境交代清楚,像人物所處的位置在哪里;簡單的背靜有利于突出主要人物。三、作業提示1、主要人物要突出,畫得較大。2、畫面畫得不宜太復雜。四、學生創作,教師輔導用繪畫形式表現自己喜歡的課余生活。課題4、設計生活標志課時2課時課型繪畫教學目標知識目標:通過分析不同類型的生活標志,理解它的造型特點、色彩和所表達的含義。能用不同的表現形式進行設計和制作。能力目標:培養學生的創作設計能力。情感目標:欣賞不同類型的生活標志,了解標志在生活中所起的作用,知道生活標志用來指導和規范人們的行為活動,養成自覺使用標志的習慣。內容分析重點:通過欣賞生活標志圖例,了解標志的藝術特色,學習設計適用的標志,嘗試用多種表現形式設計制作標志。難點:標志的圖案造型要生動、簡單、寓意明確、色彩醒目。教學方法講解教學手段示范板書設計4、設計生活標志一、組織教學檢查學生用具準備情況。二、引入新課1、出示學校的校徽,請學生欣賞。說說你還見過什么樣的標志,它在生活中有什么作用?按名稱、特征、意義及作用進行分類:天氣標志、安全標志、生活標志、交通標志、體育標志、包裝標志等。2、出示課題:設計生活標志。(標志是由形象的幾何圖形組合而成的,它以自己獨特的圖形語言告訴人們該做什么,不該做什么,以圖形代表語言。)三、講授新課1、提出問題、小組討論:(1)標志有哪些種類?(2)標志有哪些用途?(3)標志有幾種表現形式?符號、圖形2、小組展示課前收集的有關標志的資料,共同欣賞,進行分類,說說它們的含義。3、欣賞課件,介紹一些常見的生活標志的特點和作用。小組討論我們的學校都需要什么樣的標志?四、學生作業(老師指導)根據自己的設計、構思,選擇合適的制作方法進行設計制作生活標志。五、小結組織交流。把設計制作好的標志做成頭飾進行展示,明確標志的含義。六、課后拓展在以后的生活中看一看還有哪些生活標志,你可以繼續收集和設計。課題5、生命之源——水課時2課時課型繪畫教學目標知識目標:學習設計制作有主題小報的方法。能力目標:培養學生制作隊報的能力情感目標:通過這節課的學習,讓大家對水資源有一個更深刻的認識,同時也號召大家平時在生活中要珍惜水和節約用。內容分析重點:通過收集資料、相關圖案、版面設計,學習有主題宣傳小報的設計、制作方法。難點:主題突出與布局的設計。教學方法講解教學手段示范板書設計5、生命之源——水一.課前收集1、查一查我國的節水標志含義是什么?“世界水日”和“中國水周”各是哪一天?2、收集有關地球水資源的資料和我國目前水資源的情況。二、組織教學做好課前的一切準備工作。三、講授新課1、了解有關水資源的知識:(1)播放課件:了解水的作用、水資源現狀。(2)提出問題:你能想象嗎,假如沒有水,地球將是什么樣?(3)說一說,我們的生活中有哪些浪費水、污染水的現象?(4)小組討論:怎樣才能更有效地保護水資源,維持生態平衡?2、欣賞有關水資源的圖片資料和藝術作品。3、展示課前收集的相關資料。4、欣賞學生作品,分析不同的表現形式。激發創作靈感。小報的組成包括:(1)主題:文字清晰、醒目、突出。(2)裝飾圖案:色彩鮮艷、形象生動。(3)文字介紹:內容具有科學依據、真實、概括。四、學生作業小組合作形式完成。五、小結1、生作品,說說你有什么好的節約用水的建議?2、我們珍惜、愛護水資源,廣開水源,們的子孫后代就不必再為缺水而發愁,寶貴的水資源也就能為我們永續利用了!課題6、材質的美課時2課時課型繪畫教學目標知識目標:能從材質、造型、色彩方面對作品作簡單的描述,發表自己的看法。能力目標:欣賞了解運用不同材質的藝術品的藝術特色,提高欣賞能力。情感目標:培養學生了解古代藝術的情感。內容分析重點:了解不同時期、不同材質的藝術品的藝術特色,學習觀察作品、分析材料,從中獲取信息的方法,大膽談自己的感受。難點:不同材質的作品帶給人的不同美感和感受。教學方法講解教學手段示范板書設計6、材質的美一、組織教學語言組織教學。二、導入課題1、欣賞課件,感受生活中不同材質的藝品帶給人的不同感受。2、出示課題:材質的美感。三、講授新課在中國古代早期的工藝美術中,陶器、玉器、石雕等工藝品,不僅雕刻技藝精湛,造型優美,各有民族特色,是我國具有悠久歷史的傳統工藝。欣賞課件。1、玉器漢代由于出產玉石的西域通道暢通,玉料來源增多,玉品的琢制與使用更為普遍。秦、漢、魏晉南北朝時期,是玉器發展的強盛時期。許多玉器近似石雕風格,制作非常精致。人物、動物形玉器,重在揭示對象的精神世界,對其形體采取夸張手法以突出關鍵部位,使用較密集的陰線裝飾細部,類似繪畫上的鐵線描,注重起伏,使玉器渾厚自然,氣韻生動。玉器在中國光輝的歷史文化中,是一顆燦爛的明星,在世界藝術中獨樹一幟,具有鮮明的民族特色。我國的玉器自公元前五千年左右河姆渡文化出現始,一直不間斷地綿延發展了七千余年。玉器在中國的歷史上流傳之所以久遠,除因玉材豐富、質地優良、品種繁多、制作技術先進、造型美觀外,最主要的是由于玉在中國一直被奉若神明,被認為是一種吉祥的象征,2、石材《馬踏匈奴》(高168厘米,花崗巖)歷來被公認為是霍墓石刻群的代表作。作品表現了一匹昂首挺立的戰馬,安詳而不失警惕,端莊肅穆中馬踏匈奴》(高168厘米,花崗巖)歷來被公認為是霍墓石刻群的代表作。作品表現了一匹昂首挺立的戰馬,安詳而不失警惕,端莊肅穆中蘊含著力量。馬腿粗壯結實,四足踩踏著手持弓箭的匈奴首領。掙扎的匈奴人露出絕望的神色,形容委瑣,面目可憎。馬腿如四根巨柱,與馬身渾然一體,顯得堅實穩固。作者運用了浮雕與線刻相結合的手法,造型古勁樸拙,風格沉著渾厚,尤其是象征手法的運用使之極具藝術感染力。公元前117年,年僅24歲的霍去病不幸英年早逝,漢武帝及全國人民都十分惋惜悲痛。為紀念這位杰出的軍事將領,決定舉行隆重的葬禮,并在武帝陵址旁不遠處修建氣勢宏大的墓冢,即今天的霍去病墓。霍墓石刻不僅反映了那個時代的精神,更體現了人們對這位保家衛國的民族英雄的深切情念與崇高敬意。據記載,唐時每逢唐玄宗生日,大宴群僚,有舞馬助興。唐人詩作中,對于舞馬有生動描繪:奮首鼓尾,縱橫應節,“腕足徐行拜兩膝”為玄宗上壽。玄宗賜酒一杯,舞馬自銜自飲。這件皮囊壺舞馬紋為我們提供了當時宮廷舞馬的形象資料。藏陜西歷史博物館。的唐三彩作品,有立體雕塑,有各種形制的器具,最令人贊美的是那些陶塑制品,當我們看到那些神采奕奕的駿馬和被譽為“沙漠之舟”的駱駝、看到那些形態各異的文侍俑、武士俑、仕女俑以及動物、禽鳥等唐三彩精品時,會從心底發出對唐代發達制陶工藝的贊嘆。這些栩栩如生的藝術形象,以普通的黏土制成,運用火的藝術使之成為不朽的藝術品,這是唐代無數不知名的陶藝家藝術和智慧的結晶。唐三彩的制作,使中國古代陶瓷發展史翻開了新的一頁,是人類制陶史上的一個閃光點3、金、銀舞馬銜杯銀壺。唐,公元1970年陜西西安何家村出土。高18.5厘米。錘擊成型,兩半焊接。壺作成皮囊壺的形狀,小圓口,覆蓮形蓋,弧形提梁,扁圓腹,圈足。此壺不僅作出游牧民族便于攜帶的皮囊壺形,而且最令人感興趣的是腹兩面各模沖出一匹舞馬。舞馬前腿直伸,后腿曲跪,長鬃披散,馬尾上翹,頸系綬帶,向上飄舉,口銜金杯。4、陶中堡村出土的三彩馬,頭小,頸短,前胸肌肉發達,腹大,背腰肌肉豐滿,平直,關節、蹄正而適度大小,腰、尻以及肩頸結合良好,復尻,四肢欠結實,顯得有些纖弱,類似新疆馬。四、小組展示各自帶來的不同材質的工藝品和生活用品,討論:1、它們都是用什么材質做的?2、造型上有什么藝術特點?3、你喜歡什么樣的材質做的藝術品?小組介紹自己喜歡的藝術品的材質特點、造型特點?課題7、用彩墨畫鳥課時2課時課型繪畫教學目標知識目標:學習用中國畫形式表現禽鳥的基本方法。能力目標:培養學生中國畫的繪畫能力。情感目標:引導學生發現感受生活中的美。內容分析重點:了解禽鳥的基本結構及用寫意形式概括表現的方法。難點:筆墨與形體結構的關系。鳥的不同動態及畫面構圖。教學方法講解教學手段示范板書設計7、用彩墨畫鳥一、組織教學:提示學生集中注意力。二、講授新課:1、賞析美術作品,引導學生發現、感受生活中的美好事物。用版示或掛圖或標本分析麻鳥的基本結構和形體特點。2、教師用簡練、概括的餓筆墨演示表現鳥形體的全過程。3、起稿領臨兩個動態,突出蘸色、用筆和結構的關系三、學生完成作業,教師巡視指導。四、小結:1、講評展示作業。2、通過本課教學你學到了什么?課題8、用彩墨畫魚課時2課時課型繪畫教學目標知識目標:簡單了解彩墨畫的繪畫形式,初步了解認識中國畫。用裝飾、變形手法畫魚,并添加簡單的環境。能力目標:培養學生對繪畫用具的使用方法及用色。情感目標:喜愛中國繪畫。內容分析2.重點:讓學生發現彩墨與宣紙產生一種特殊變化,魚的變形手法和魚鱗的排列。2.難點:特殊技法的運用。教學方法講解教學手段示范板書設計8、用彩墨畫魚一、組織教學:提示學生集中注意力。二、導入新課展示一幅中國畫彩墨作品讓學生欣賞,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并引入課題。三、講授新課:1、練習用筆、用墨。請你用毛筆蘸上墨,中鋒用筆、側鋒用筆試試,看有什么變化?2、教師演示濃淡、干濕、點染、勾勒、沒骨等技法。3、魚鱗部分的圖案,要求學生認真分析用不同的處理方法。4、想一想,藝術家是這樣畫的。運用了哪些技巧。5、教師及時發現、表揚有創意的作品。6、作業要求:一彩墨的形式,運用多種技法,大膽用筆用墨,合作畫一幅中國畫----魚。7、教師輔導:技法的體驗與運用。四、組織展示,講評作業。五、小結課題9、刻印的樂趣課時2課時課型繪畫教學目標知識目標:通過刻、印花的聯系,使學生初步嘗試刻、印的方法,認識造型藝術手段的多樣性。能力目標:培養學生按程序進行工作的習慣。情感目標:聯系生活實際,感受重復排列的秩序美。內容分析重點:制作程序,刻、印方法,欣賞重復排列的美。難點:刻印的具體方法和要求。教學方法講解教學手段示范板書設計9、刻印的樂趣一、組織教學:提示學生集中注意力。二、講授新課:1、欣賞書中范樣和教具范樣,指出這些作品是通過設計、刻、刷色、印等程序制作出來的。2、設計:在印體的平面上,設計便于刻制的花紋。要簡單、概括。3、刻:用刀把花紋以外的部分刻下去,使花紋鼓出來叫做陽刻。4、印:在印體的花紋上涂上喜愛的顏色,將花紋有秩序地、排列整齊地印在作業紙上。為了使花紋一致,可將“印體”無花紋的一面削平,劃上一個箭頭,作為調整花紋的依據。5、教師及時發現、表揚有創意的作品。a)作業要求:每人刻、印一件作品,要求紋樣邊緣清楚,印紋實在,排列整齊,干凈細致,連續印九個排列的圖形。b)教師輔導:檢查印面是否平正:指導刻花運刀方法。三、小結。課題10、學畫農民畫課時2課時課型繪畫教學目標知識目標:通過欣賞課本的圖版和美術作品,了解農民畫的特征和藝術形式。能力目標:培養學生改畫、添畫的能力。情感目標:使學生感受生活與美息息相關,以及農民畫的鄉土氣息和獨特的審美情趣。內容分析重點:啟發調動學生的主觀能動性,讓學生參與賞析,提高學生的審美能力和興趣。難點:使學生感受生活與美息息相關,根據想法進行改畫、添畫。教學方法講解教學手段示范板書設計10、學畫農民畫一、學生自由欣賞:提示:課本上的農民畫中內容你可曾見過?在日常生活用品中哪一件最美?導入本課的教學目的,并板書課題。二、引導學生欣賞農民畫。農民畫多是以日常勞動生活中所見、所聞、所想為題材進行創作的。作者是沒有受過專門美術訓練的普通農民,他們在勞動、生活之余以自己的體驗和興趣去創作。廣大農民富而求樂、富而求美。濃烈渾厚的用色是他們的審美意識,是他們追求健康、豐富的現代美好生活的強烈反映。這些農民畫的創作既具有我國古老民間藝術的形式風格,又毫不顯得陳舊與俗氣,它大膽、單純=樸素、粗獷=情真,與現代藝術有著同樣的藝術效果和藝術價值。農民畫的創作題材多以各地各民族的風情、習俗、傳說,以有他們的生產活動為主要內容。同時新的生活變化也漸漸出現在他們的畫面中。課本中的農民畫選題也很豐富:農家的爺孫情、有趣的斗雞、寓意年年有余的收魚場面、月下的老少閑情、放牛娃眼中的世界……值得同學們學習的是這些作者獨特的自由藝術構思,大膽自信的畫風,強烈鮮明的用色、飽滿的構圖、豐富多樣的裝飾手法、善于在平凡生活中攝取美的畫面和敏銳觀察力。從這引起具有鄉土風味和勞動人民特有的心靈氣質的畫面,從這些粗放、有力、剛健的藝術特色的畫面,欣賞這些農民畫,我們體味了作者的感情,受到了健康向上的美的陶冶。三、探究實踐1、談談自己喜歡的一幅農民畫。2、根據自己的想法進行改畫、添加等。3、要求:畫面色彩鮮艷、構圖飽滿。四、評價展示1、學生展示自己優秀的美術作品2、談談自己對農民畫的理解怎樣應用到我們的生活、學習當中。3、收集更多的優秀農民畫作品并不斷研究學習,提高自己的審美能力。五、教學小結課題11、提袋的設計課時2課時課型繪畫教學目標知識目標:通過欣賞精美的手提袋,初步認識設計應用學習領域,陶冶審美情趣。能力目標:通過學習手提袋設計,培養動腦動手能力。情感目標:培養學生美化生活的能力以及對生活的熱愛。內容分析重點:學習提袋的設計,初步認識設計與應用這一藝術形式。難點:能根據材料選擇適當的形式或根據表現形式選擇適當的材料進行設計制作。教學方法講解教學手段示范板書設計11、提袋的設計一、組織教學。檢查學生的材料并組織學生以小組學習方式分配位置。二、導入新知:1、談話:學生說說自己喜歡的提袋,展示自己的特色提袋,并介紹給大家你的提袋的特點!2、欣賞:展示提袋成品。三、探究提袋設計。提示:你一定見過許多漂亮的手提袋,它們既方便了我們的購物,又展示了商品的品牌形象。好的手提袋就是一件藝術品。1、說說平時見過的印象最深、最喜歡的手提袋。2、探究教材及教具實物的手提袋,選擇哪些材料,運用什么形式制作的。3、講解、演示手提袋的制作過程:設計——材料——剪裁——折疊——裝飾四、學生進行包裝設計嘗試。1、讓部分學生說說他所帶的材料,適合以何種方式進行設計,說說大致的作法。2、小組討論怎樣才能制作出實用美觀的手提袋?3、用所選材料設計制作一個新穎、時尚的手提袋。五、展示作品,交流互動。1、組內選評平優秀學生作品并展示。2、談談你設計的手提袋在生活中更多的用途。課題12、降落傘課時2課時課型繪畫教學目標知識目標:了解有關降落傘的原理,并設計制作降落傘。能力目標:培養動腦動手的能力,激發創造精神,進行綜合學習的嘗試。情感目標:欣賞各種形式的降落傘,進行生活美與藝術美的審美教育。內容分析教學重難點:通過學習制作降落傘,培養動腦動手能力,激發學生創造力,進行綜合學習的嘗試,通過學習拓展,進行跨學科學習的嘗試,提高學生藝術素養。教學方法講解教學手段示范板書設計12、降落傘一、組織教學。了解學生學習準備情況,將學生分成若干小組。二、游戲互動,導入新課。提出問題:你們喜歡放風箏或者在戶外放飛嗎?(為什么?)接下來請大家欣賞一段降落傘高空翱翔的片段。三、新知探究1、欣賞美麗的降落傘后,你知道降落傘的原理嗎?2、學生探究有關降落傘的知識。3、教師講解:降落傘是一個一度空間有阻力的自由落體運動系統。傘面的設計由于空氣阻力的關系,降落傘就能緩緩的降落在地面上了。四、探究實踐:1、想一想,用什么材料做降落傘?傘面如何設計得美觀?2、降落傘的制作:設計——美化傘面——折疊——連接——安裝墜3、傘的各部分如何連接,應注意什么?五、自主嘗試,協作互動,完成制作。1、了解了制作方法,同學們想不想露一手?且慢,大家先理清思路。2、自主嘗試,有困難可以找同學或老師尋求幫助。(鼓勵學生標新立異,大膽表現。)六、互動學習,促進發展。讓一些制作速度快的同學上臺展示他的作品,大家來說說做得好的和做得不夠的地方,提出改進意見。使其他同學從中獲得啟迪。七、教學小結:課題13、別致的花瓶課時2課時課型繪畫教學目標知識目標:利用泥巴的可塑性,制作簡單的立體造型。能力目標:培養學生的動手能力和泥塑能力。情感目標:培養學生的立體美感。內容分析重點:泥的制作技巧和方法的運用。難點:對設計的花瓶的獨創性。教學方法講解教學手段示范板書設計13、別致的花瓶一、組織教學二、情境導入教師拿出課前準備的泥塑花瓶。問:這是什么?今天我們就來制作一個新穎的花瓶。(通過老師的課件,學生的創作積極性被調動從而導入到新課中來。)三、課上活動1、出示課題2、了解泥塑藝術的淵源。(課件出示)問:同學們你們想想,我們以前學習的時候用到了哪些方法?學生針對老師的提問同桌之間討論并回憶以前學過的泥塑的制作方法回答老師提出的問題。老師針對以上方面進行總結。3、傳統的泥塑在民間深受人民的喜愛它的應用也十分的廣泛(打開課件),今天我們就來繼續學習泥塑的知識。同學們欣賞泥塑種類和泥塑的多種形式。4、欣賞同學們的作品。老師展示書中圖片,你還知道哪些花瓶?把你帶來的圖片拿到前面的實物投影上來。學生欣賞,從中體會美感;給書中作品提建議;拿出自己搜集的圖片,師生共同欣賞。(鍛煉學生收集資料的自學能力。)四、學生創作1、要求:根據學過的花瓶的制作方法制作一個造型新穎的花瓶。小組合作,組內研究吉祥圖案的制作步驟,產生自己的設計思路。2、教師參與,給予指導。學生小組分工,拿出設計思路,進行創作。五、作品展示學生將自己組的作品高舉,進行互相欣賞。六、總結課題14、艷麗的大公雞課時2課時課型繪畫教學目標知識目標:學習冷暖色彩的基本知識,體驗色彩的基本知識,并有目的的加以運用。能力目標:通過對色彩知識的學習,培養學生的想象力和創造力。情感目標:在繪畫中體驗艷麗的色彩給他們帶來的快感。內容分析重點:學習色彩的搭配,在此基礎上對學生進行創造力的培養。難點:冷暖對比和冷暖搭配。教學方法講解教學手段示范板書設計14、艷麗的大公雞一、組織教學二、情境導入1、今年是什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