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流配電系統培訓課程_第1頁
交流配電系統培訓課程_第2頁
交流配電系統培訓課程_第3頁
交流配電系統培訓課程_第4頁
交流配電系統培訓課程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91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目錄一、一般通信局站供電系統簡介二、交流電源系統及設備配置三、直流供電系統及設備配置四、電源線的設計五、防雷與接地

六、其他一、一般通信局站供電系統簡介1.通信電源的重要性2.一般通信局站供電系統方框圖3.常用通信電源設備簡介目錄一、一般通信局站供電系統簡介1.通信電源的重要性通信電源是局站通信的基礎,沒有通信電源,局站的通信就無法實現。通信電源也是局站通信的‘心臟’,在通信工作中占用極其重要的地位。如通信電源設備一旦發(fā)生事故,中斷供電,將會使整個通信局站陷于癱瘓,甚至造成全程全網通信中斷。而通信電源設備和供電系統的質量不符合技術指標的話,就會引起電話串雜音的增大,通信質量下降、誤碼率增加,造成通信的延誤和差錯等。通信局站供電系統設計應重點考慮的三個原則問題是:安全可靠性、技術先進性、經濟合理性。一、一般通信局站供電系統簡介市電油機轉換屏專用變壓器低壓配電屏柴油發(fā)電機組照明,電梯,水泵等電力穩(wěn)壓器進口空調等交流配電屏交流配電屏直流配電屏開關電源通信設備電源架交流不間斷電源UPS交流逆變器蓄電池組市電引入(10KV)380V/220V非保證設備用電交換,數據,傳輸等網管計費、終端等網管、計費、終端等-48V2.一般通信局站供電系統方框圖(高壓設備一般由地方電力部門實施)直流變換器通信設備一、一般通信局站供電系統簡介3.常用通信電源設備簡介(1)電力變壓器主要作用:是將變電站送來的高壓如10KV交流電源變換為我們能夠使用的380V/220V交流電源,是各通信局站的主用交流電源。主要原理:通過初、次級線圈實現變壓。變壓器初級電壓等級越高,電力傳送過程中消耗的能源就越少,但相應的防護等級要求就越高。主要常用的有油浸變壓器和干式變壓器。一、一般通信局站供電系統簡介(2)發(fā)電機組主要作用:是提供我們所需要的三相或單相(一般小容量的情況下采用)交流電源,是各通信局站的備用交流電源。主要有柴油發(fā)電機組、汽油發(fā)電機組、燃汽輪發(fā)電機組、風力發(fā)電機組等。容量小于10KW的可選用便攜式汽油發(fā)電機組。通信中常用的一般為柴油發(fā)電機組。陸用固定式柴油發(fā)電機組主要由柴油機、發(fā)電機、開關屏、調壓器、散熱水箱、聯軸器和公共底盤幾部分組成。另外還有油箱、啟動用蓄電池或氣瓶、消音器、排氣管等附件。一、一般通信局站供電系統簡介(3).低壓交流配電設備主要作用:計量(照明、動力等)、避雷、市電及油機電源接入并轉換、測量(電壓、電流、頻率、功率因數)、告警(電壓過高、電壓過低)、保護(過流、短路、缺相)以及連接分配各用電設備等。

通信中常用的有市電引入低壓進線柜、市電及油機電源轉換柜、低壓配電柜、交流配電屏(箱)等。一般由隔離開關、負荷開關(斷路器)、轉換開關、面板儀表等組成。

一、一般通信局站供電系統簡介(4)交流不間斷電源設備即UPS主要作用:滿足交流供電系統中要求不間斷供電的通信設備如計算機、服務器等設備用電。對于通信設備要求穩(wěn)壓、穩(wěn)頻和防止電壓瞬變的,一般也采用交流不間斷電源設備供電。所謂交流不間斷電源系統是指當市電突然停電時,仍能保證交流電源不間斷地供電。主要由整流器、逆變器、交流靜態(tài)開關和蓄電池組等組成。(5)逆變器將直流電變成各種所需電壓和頻率的交流電叫做逆變,如-48V/~220V單相逆變器。主要作用同UPS。要求交流不間斷電供電的通信負荷,應采用UPS供電系統供電,當容量小于10KVA以下時,可采用逆變器供電系統供電。一、一般通信局站供電系統簡介(6)其它交流設備電力穩(wěn)壓器作用是提供穩(wěn)定的交流電源電壓,保證通信設備、照明設備、電梯、空調等設備的正常運行、啟動以及延長其壽命。無功功率補償柜作用是提高電力系統發(fā)電設備利用率和輸送能力及降低輸配電線路中無功功率的損耗。防雷器(柜)作用是保護設備以及維護人員的安全。一、一般通信局站供電系統簡介(7)整流設備將交流電變換成各種通信設備所需的直流電壓電源叫做整流。整流設備主要為相控整流器、高頻開關電源等。相控(主要為可控硅)整流器工作原理:先將380V/220V50Hz交流電經工頻變壓器降壓,然后再進行整流。整流電路主要分為單相半波、單相全波、單相橋式、三相半波、三相橋式、六相全波、十二相全波等形式。一、一般通信局站供電系統簡介高頻開關電源工作原理:先將380V/220V50Hz交流電經全波整流、濾波,得到(近600V)直流高壓,此高壓經過功率管轉換為高頻(約20KHz),再進行降壓、整流,即直流-直流變換的過程獲得直流輸出。直流輸出電壓的控制是由變換開關級的脈沖寬度來實現的。高頻開關電源與可控硅整流器比較,節(jié)省了笨重的主變壓器,具有體積小、重量輕、無噪聲、效率高(滿載時可達90%)、可靠性高、功率因數高和對電網的波形反饋影響極小等優(yōu)點。一、一般通信局站供電系統簡介(8)蓄電池是儲存電能的一種設備。它能將充電時得到的電能轉變?yōu)榛瘜W能儲蓄起來,需用電能時,又能及時將化學能變?yōu)殡娔茚尫懦鰜恚┯秒娫O備使用。可反復循環(huán)多次。主要作用:是保證直流供電系統中對通信設備不間斷的供電,還可以起到降低直流供電系統的輸出雜音及脈動作用。分類:一般分為酸性蓄電池和堿性蓄電池兩大類,還可按用途分為固定式與移動式(硅膠電池)等。通信上常用的蓄電池一般為鉛酸蓄電池。其充、放電化學反應方程式如下:

PbO2+2H2SO4+PbPbSO4+2H2O+PbSO4(正極)(電解液)(負極)(正極)(電解液)(負極)放電充電一、一般通信局站供電系統簡介(9)直流配電設備主要作用:是連接整流設備、蓄電池組,把集中的直流電能分配到各通信用電設備上去,并起到如過流、短路保護等作用。還裝有必要的監(jiān)測儀表(電壓、電流)和告警(電壓過高、過低)裝置,來反映各種電源設備的工作狀態(tài)。電力機房內一般為主配電設備,各專業(yè)機房內一般為分配電設備(對電能進行二次分配,直接對用電設備)。(10)直流變換器將直流電逆變(升壓或降壓)變成交流電,再將交流電整流變成所需的直流電叫直流變換器。作用:可簡化直流供電系統,減少電源設備,節(jié)省投資。

目錄二、交流電源系統及設備配置1.市電分類2.通信局站供電系統及制式3.通信局站的交流負荷4.有功功率、無功功率、視在功率及之間的關系5.交流電源設備配置原則

1.市電分類根據通信局站所在地區(qū)的供電條件、高壓線路引入方式及運行狀態(tài),將市電供電分為四種類別:(1)一類市電:供電為從兩個穩(wěn)定可靠的獨立電源各自引入一路供電線。該兩路電源不應同時出現檢修停電,平均每月停電次數不應大于1次,平均每次故障時間不應大于0.5h。兩路供電線宜配置備用市電電源自動投入裝置。(2)二類市電:供電由兩個以上獨立電源構成穩(wěn)定可靠的環(huán)行網上引入一路供電線。或由一個穩(wěn)定可靠的獨立電源或從穩(wěn)定可靠的輸電線路上引入一路供電線。允許有計劃檢修停電,平均每月停電次數不應大于3.5次,平均每次故障時間不應大于6h。(3)三類市電:供電為從一個電源引入一路供電線。供電線路長、用戶多。平均每月停電次數不應大于4.5次,平均每次故障時間不應大于8h。(4)四類市電:供電由一個電源引入一路供電線,經常晝夜停電,供電無保證。或有季節(jié)性長時間停電或無市電可用。二、交流電源系統及設備配置二、交流電源系統及設備配置2.通信局站供電系統及制式(1)通信用交流電源宜利用市電作為主要電源,油機發(fā)電機組作為保證用電設備部分的備用電源。重要局站柴油發(fā)電機組一般按二臺配置,要求為自動化機組,市電與油機的轉換在市電油機自動轉換屏上自動實現。(2)通信局站供電宜采用專用變壓器。二、交流電源系統及設備配置(3)低壓交流供電系統制式:TN-S系統.三相五線、單相三線220V380V二、交流電源系統及設備配置

3.通信局站的交流負荷(1)交流負荷主要有通信負荷、建筑設備負荷、弱電負荷等。如:需要交流供電的通信設備、開關電源設備(由直流折算)、空調、通風、采暖、水泵、電梯、照明、動力、消防、煙霧告警等。

二、交流電源系統及設備配置(2)交流供電電源分類交流供電電源分為一般市電電源與油機發(fā)電機組保證電源兩類。A.一般市電電源的供電范圍:市電電源應供給全局通信生產供電系統中的各種交、直流電源設備的用電、通信生產樓的正常照明、電梯、采暖、通風、空調、消防和給排水等設備用電以及局內其它用電。即應包括全局的所有各種設備用電。B.油機發(fā)電機組保證電源的供電范圍:在一類或二類市電供電方式下,應供給通信生產供電系統中的各種直流電源的浮充用電、蓄電池組的充電用電、交流供電的通信設備用電、保證空調用電、保證照明及其它必須保證的設備等用電。三類市電供電方式下,除上述供電范圍外,還應包括部分生活設備用電。四類市電供電方式下,除上述供電范圍外,還應包括全部生活設備用電。二、交流電源系統及設備配置

4.有功功率、無功功率、視在功率及之間的關系在交流用電負荷中,負荷的性質一般分為電阻性、電感性和電容性三種。如白熾燈為電阻性負載;整流設備、電梯、水泵、空調、日光的鎮(zhèn)流器等為電感性負載。有功功率單位為KW,用P表示。純電阻性負載占用的是有功功率,它消耗電能。無功功率單位是Kvar,用Q表示。純電感性負載或純電容性負載占用的是無功功率,它不消耗電能,但要占用電站的容量,消耗的是無用功(線路上要消耗能量)。視在功率單位是KVA,用S表示。由有功功率部分和無功功率部分混合組成。用公式表示為:S2=P2+Q2電力變壓器、UPS等設備的容量表示一般為視在功率(KVA)。油機發(fā)電機組等設備的容量表示一般為有功功率(KW)。功率因數cosφ=有功功率P視在功率S二、交流電源系統及設備配置SPQC0LS’有功功率、無功功率、視在功率及功率因數補償關系圖電站(變壓器)容量由補償前要求的S降低到為S’。如某局感性負荷S無功功率L有功功率P電容C補償無功功率降為Q視在功率降為S’二、交流電源系統及設備配置根據《全國供用電規(guī)則》的要求,100KVA及以上的電力用電大戶,應安裝無功功率補償裝置。需將功率因數提高到0.85以上(供電部門對通信企業(yè)的功率因數要求達到為0.9以上)。凡功率因數達不到規(guī)定的新用戶,供電局可拒絕接電。無功功率補償一般是對電感性負載的補償,無功功率自動補償設備能根據負荷情況自動的投入和切換電容器的數量,實現自動補償功率因數。二、交流電源系統及設備配置5.交流電源設備配置原則(1)電力變壓器

電力變壓器應結合全局市電電源用電負荷情況分期配置,專用變壓器的容量按滿足近期負荷并考慮一定的發(fā)展負荷需要配置,并使經常運行負荷不宜小于其額定容量的50%(變壓器的負載率一般為75%~80%比較合適)。當季節(jié)性負荷(如中央空調)較大時,宜設二臺或多臺變壓器,其中一臺承擔季節(jié)性負荷,其余應能承擔長期性負荷。在季節(jié)性負荷不用電時,可讓該變壓器停止運行,以減少變壓器的空載損耗費用。地市級以上通信局站變壓器宜設二臺或多臺變壓器,在其中一臺變壓器故障或檢修時,其余的變壓器可滿足保證負荷用電。二、交流電源系統及設備配置(2)油機發(fā)電機組油機發(fā)電機組一般要求配置主備用二臺(具體需查對設計規(guī)范)。在一類或二類市電的通信局站,遠期發(fā)展負荷較大時,可按滿足近期負荷并考慮一定的發(fā)展負荷需要配置;遠期發(fā)展負荷不大時,可按滿足遠期負荷配置。三類市電的通信局站,宜按近期負荷配置;遠期發(fā)展負荷不大時,可按滿足遠期負荷配置。四類市電的通信局站,應按近期負荷配置。通信局站所配置的自備發(fā)電機組,宜采用自動投入、自動切除、自動補給并具有遙信、遙測、遙控性能和標準的接口及通信協議的自動化機組。

油機發(fā)電機組的功率同時應滿足UPS容量的1.5~2倍(當輸入諧波含量在5%~30%時)。二、交流電源系統及設備配置(3)低壓交流配電設備市電引入低壓進線柜一般與電力變壓器的容量配套配置(低壓配電屏一般按遠期考慮)、市電油機電源轉換柜與油機發(fā)電機組或電力變壓器的容量配套配置、低壓配電柜一般為非標,應根據所需負荷分路數及各分路的電流負荷確定。低壓配電屏容量計算公式如下:

Ie>Sex1000/(1.732x380)

式中:Ie―低壓配電屏的額定電流(A) Se―變壓器或負荷的額定容量(KVA)熔斷器熔體電流的確定:熔體額定電流應同時滿足正常工作電流和啟動尖峰電流兩個條件,并按短路電流校驗其動作靈敏性。交流熔斷額定電流值的選擇應不大于最大負載電流的2倍,照明回路熔斷器按實際負荷配置。低壓配電屏輸出三相用電負荷分配要力求平衡。三相供電電壓不平衡度不大于4%。

二、交流電源系統及設備配置低壓電器中常用的熔斷器、空氣開關、刀開關的作用:刀開關及轉換開關主要作為不頻繁地手動接通和分斷交直流電路和作隔離開關用。空氣開關主要用于配電線路電氣設備的過載、欠壓、失壓和短路保護。熔斷器主要用于配電線路電氣設備的過載和短路保護低壓市電間,市電與油機之間采用自動切換方式時必須采用具有電氣和機械聯鎖的切換裝置;采用手動切換方式時,應采用帶滅弧裝置的雙擲刀閘。自動運行的變配電系統應具備手動操作功能。二、交流電源系統及設備配置熔斷器熔體動作選擇型的配合:在低壓供電系統中,當電源側與負荷側均設有短路保護時,同型號熔體材料的上下級熔斷器之間熔體電流等級相差2~4級,一般就能滿足選擇型要求。

能保證選擇性的上下級RT0系列熔斷器級間配合表

負荷側熔體電流(A)

5080100120150200250電源側熔體電流(A)

120150150200250300400級差

4322223二、交流電源系統及設備配置(4)電力穩(wěn)壓器當市電電壓超出設備允許輸入電壓范圍時,宜采用調壓設備。穩(wěn)壓器的容量按滿足近期負荷并考慮一定發(fā)展負荷的需要配置,容量不宜超過200KVA,若超過時可采用有載調壓變壓器。

二、交流電源系統及設備配置(5)無功功率自動補償屏無功功率自動補償屏的容量配置,應先計算出全局站的交流負荷平均功率因數數值,按照水電部“供用電規(guī)則”規(guī)定要求,100KVA及以上的電力用電大戶,應考慮功率因數補償,需將功率因數提高到0.9以上,即無功功率自動補償屏的補償容量(按近期負荷配置):

Qc≥Pjs×qc(千乏)

式中Pjs為總的有功功率計算負荷,qc為補償率需查電源設計手冊。

二、交流電源系統及設備配置(6)UPS設備容量按近期配置A.UPS電池備用供電時間通常為15~30min(具體可根據實際情況確定)。蓄電池組一般為每臺UPS一組。B.UPS旁路開關切換時間:一般UPS電源在長期運行的過程中,對可能產生的任何瞬態(tài)供電中斷應控制在5ms的范圍之內。對于要求嚴格的場地,其瞬態(tài)供電中斷應控制在2ms的之內。一般的微機和服務器所允許的瞬態(tài)供電中斷時間在8-10ms的范圍。

二、交流電源系統及設備配置C.UPS設備分類a.后備式方波輸出UPS:當市電供電正常時,它將原來電壓變化起伏很大的市電電源經過一種簡易的交流穩(wěn)壓器穩(wěn)壓處理后向負載供電。當市電供電不正常時,由它的逆變器電源向負載提供50Hz的方波穩(wěn)壓電源。穩(wěn)壓精度為交流220V±4~7%;允許市電電壓波動范圍為170~255V即220V,-23%,+15%。特點:整流器、逆變器不需長期工作,線路簡單,可靠性高。電源易受電網波動影響,供電質量不高,存在切換時間。b.后備式正弦波輸出UPS:輸出為正弦波,其它同上。c.在線互動式UPS:在市電正常時,它向外提供的是僅對市電電網的電壓稍加穩(wěn)壓處理過的質量偏低的正弦波市電電源。相反,當市電不正常時,由它的逆變器向外提供質量較高的正弦波電源。穩(wěn)壓精度為交流220V±20%;允許市電電壓波動范圍為150~276V即220V,-31%,+25%。特點:結構簡單,可靠性高、供電質量較高、價格低。通常為小功率產品。

二、交流電源系統及設備配置d.雙變換式在線式UPS:首先利用AC-DC變換將普通的市電交流電源變成直流穩(wěn)壓電源,然后再將直流電源經脈寬調制處理后,就能在逆變器內經DC-AC變換重新變成穩(wěn)定的、純凈的正弦波電源。因此,它可以解決來自市電電源的電壓不穩(wěn)、頻率不穩(wěn)、波形畸變及各種電磁干擾等的所有電源問題。穩(wěn)壓精度為交流220V±1%;允許市電電壓波動范圍當采用可控硅整流技術時為220V±15%;當采用脈寬調制IGBT整流器時為220V-27%,+25%。特點:逆變器始終處于運行狀態(tài)、切換時間為零、提供穩(wěn)壓、穩(wěn)頻優(yōu)質的正弦波電源。對電池的管理較好。電能轉換效率低、成本高。

后備式UPS簡圖二、交流電源系統及設備配置交流接觸器交流輸入電池組充電器電池組逆變器靜態(tài)開關交流輸出二種情況下的工程過程:(1)交流輸入電源正常、UPS設備也正常時:交流輸入-交流接觸器-靜態(tài)開關-交流輸出(2)當交流輸入電源停電、UPS設備正常時:電池組-逆變器-靜態(tài)開關-交流輸出二、交流電源系統及設備配置三種情況下的工程過程:(1)市電輸入交流電源正常、UPS設備也正常時:市電輸入-整流器-逆變器-靜態(tài)開關-交流輸出(同時對電池組補償充電)。(2)當UPS輸入交流電源正常、UPS設備出現故障時:市電旁路-旁路開關-靜態(tài)開關-交流輸出(3)當UPS輸入交流電源停電、UPS設備正常時:電池組-逆變器-靜態(tài)開關-交流輸出旁路開關二、交流電源系統及設備配置D.在線式UPS電源的冗余配置方案:a.主機-從機型串聯(空載)熱備份UPS供電方式。b.直接并機冗余供電方式。c“熱同步”并機冗余供電方式。UPS冗余并機廠家可做到8臺并機。目錄三、直流供電系統及設備配置1.直流供電系統2.直流電源設備的計算與配置

三、直流供電系統及設備配置1.直流供電系統指直流電源設備及其相互間的連接導線構成的、按一定的方式運行能為通信等用電設備提供合乎要求的直流電源總體。直流電源設備包括整流設備、配電設備、蓄電池組、直流變換器、太陽能電池等。(1)直流基礎電源(如下圖):由整流設備、配電設備、蓄電池組等組成。現在主要采用-48V直流基礎電源,少量的、負荷較小的其它種類直流電源則采用直流變換器解決。交流配電屏直流配電屏開關電源通信機房電源架直流變換器蓄電池組-24V通信設備通信設備-48V三、直流供電系統及設備配置(2)直流基礎電源的工作方式:a.充放電工作方式:兩組蓄電池組交替對通信設備放電,當其中一組電池對設備放電時,另一組電池脫離系統由整流設備對其進行充電。b.半浮充工作方式:白天實行浮充供電,整流設備除對通信設備供電外,還要對蓄電池組補充充電。晚上由兩組蓄電池組并聯放電。c.全浮充工作方式:平常由市電供電,整流設備、蓄電池組并聯對設備供電,市電停電時由蓄電池組放電。蓄電池放電供電或自放電引起的容量損失在浮充時全部補足。(蓄電池充電時采用恒流充電方式,整流器只對蓄電池單獨充電,脫離負載,即不能帶通信設備供電)目前通過對蓄電池充電方式的改進,通信局站主要采用低壓在線恒壓充電工作方式。與全浮充工作方式基本相同。在整流器對蓄電池充電時,可帶負載即通信設備供電。全浮充工作方式,與前兩種工作方式比較,有如下優(yōu)點:電池組充放電循環(huán)次數大為減少;電能利用率高;電池壽命長;維護工作量小。而且,蓄電池經常處在滿容量狀態(tài),能更可靠的起到備用的作用。缺點:對市電電源要求較高,要求市電停電次數要少,每次停電時間不能太長。三、直流供電系統及設備配置(3)整流設備對蓄電池組的充電方式:(a)恒流充電方式:(b)低壓在線恒壓充電方式(帶負荷對蓄電池組充電,):充電初期電流很大,整流設備需采取限流降壓手段,整流設備的電流應為負荷電流加對蓄電池組的均充電流(10小時率充電電流)。低壓恒壓充電方式與恒流充電方式比較的優(yōu)點:充電電壓低,降低蓄電池的充電溫度,使電解水的電流分量大大減小,提高用電效率,酸霧溢出量下降,改善維護人員的勞動條件,簡化供電系統結構及操作(不采用任何調壓方式),使供電系統可靠性得以提高,降低機房標準(可與電力室合用機房)等。三、直流供電系統及設備配置(4)-48V直流基礎電源電壓變動范圍和雜音電壓要求:(a)-48V直流基礎電源標準電壓為-48V;要求通信設備受電端子上電壓變動范圍為-40~-57V。-48V閥控式密封鉛酸蓄電池組的浮充電壓為52.8~54.48V;再充電或均衡充電電壓為55.2~56.4V;初充電電壓為56.4V。(b)-48V直流基礎電源雜音電壓要求衡重要求≤2mV峰-峰值雜音0~300kHz≤2mV寬頻雜音(有效值)3.4~150kHz≤10mV150~30000kHz≤30mV離散雜音(有效值)3.4~150kHz≤5mV150~200kHz≤3mV200~500kHz≤2mV500~30000kHz≤1mV三、直流供電系統及設備配置2.直流電源設備的計算與配置(1)通信局站的直流負荷負荷的電壓和電流是電源設計的主要原始資料之一,它是選擇電源設備、計算電力導線以及確定機房面積的主要依據。負荷電流預計的準確程度將影響設計方案的合理性及投資。通信設備在一晝夜內的負荷量不是一個常數。電源設備的容量應滿足一天中忙時耗電量的需要。直流負荷主要有交換、傳輸、基站、數據、無線等,一般由各相關專業(yè)提供。負荷分期:由于通信規(guī)模容量是逐年發(fā)展的,故將建設期限分為終局期(遠期)及初裝期(近期)兩期。終期一般考慮15~20年,初期一般考慮投產后5年左右。結合具體的發(fā)展規(guī)劃,有時還應考慮中期負荷。

三、直流供電系統及設備配置(2)蓄電池的配置與計算通信上常用的蓄電池一般為鉛酸蓄電池,現在主要為密封閥控式鉛酸蓄電池,2V電池的使用壽命為8-10年、12V電池的使用壽命為3-5年(電池的壽命不但與電池質量有關,而且與安裝質量和維護水平有關。當電池僅能放出其額定容量的60%時,其壽命即算終止)。根據蓄電池的使用壽命,其容量一般按近(中)期負荷電流配置。B.放電率與電池的容量放電率就是蓄電池額定容量與放電小時數的比值。同一蓄電池隨放電率改變容量會相應變化。蓄電池的額定容量,是指以電解液的溫度為25度時,10小時率下所能放出的容量。三、直流供電系統及設備配置C.蓄電池組容量的計算公式:

式中:Q為蓄電池組的容量(AH);

K為安全系數,取1.25;

I為負荷電流;

T為放電小時數(按市電供電類別及通信局站類型取定);

t為實際電池所在地最低環(huán)境溫度數值。有采暖設備時,按15°C,考慮;無采暖設備時,按5°C,考慮;

α為電池溫度系數(1/°C),當放電小時率≥10時,取α=0.006;當10>放電小時率≥1時,取α=0.008;當放電小時率<1時,取α=0.01。

η為放電容量系數,見下表:密封閥控式鉛酸蓄電池放電容量系數表Q≥η[1+α(t-25)K*I*T電池放電小時數(h)0.512346810≥20放電終止電壓(V)1.71.751.751.81.81.81.81.81.81.8≥1.85放電容量系數0.450.40.550.450.610.750.790.880.9411三、直流供電系統及設備配置A.蓄電池組組成計算鉛酸蓄電池單體電池電壓一般為2V。蓄電池組由單體電池串聯組成。應能保證在放電終了時電池組端電壓送至通信設備受電端子上的部分不低于通信設備對電源電壓要求的下限值。-48V蓄電池組每組電池一般為24只2V電池串聯(200AH以下的小容量電池組可按4只12V的汽車啟動用蓄電池串聯,以便于維護,減少占地)。蓄電池組的取定:考慮到通信電源的不間斷供電,一般根據上面公式計算的總容量Q,按Q/2配置蓄電池組2組,以便于出現故障電池時檢修或更換。不同廠家、不同容量、不同型號、不同時期的蓄電池組嚴禁并聯使用。三、直流供電系統及設備配置注:1.包含大型綜合通信局。

2.無人通信站的電池放電小時數應根據以下因數考慮確定

(1)使用無人值守柴油發(fā)電機的站:

(a)

接到故障信號后應有一定的準備時間(一般不超過1小時)。

(b)從維護點到無人站的行程時間(按正常汽車行駛速度計算)(c)故障排除時間(一般不超過3小時)。

(d)一般深夜不派技術人員檢修(最長等待時間不超過12小時)。

(e)對配備具有延時啟動性能的自備發(fā)電機組的局站,延時時間應保證電池放出容量不超過20%的儲備容量。

(2)使用太陽能供電的站,放電小時數按當地連續(xù)陰雨天數計算。

3.采用無太陽能電池等新能源時,可視維護條件多站共用一臺移動發(fā)電機組。

4.在三類市電時,山區(qū)的移動通信基站宜每5個站配置一臺移動發(fā)電機,平原宜每10個站配置一臺移動發(fā)電機,在電力資源供應緊張或交通不便的地區(qū)可適當調整。

5.在四類市電的基站至少每站應配置一臺固定使用的發(fā)電機組,另外每5個站配置一臺移動發(fā)電機組。三、直流供電系統及設備配置(3)-48V整流設備即開關電源配置與計算-48V整流設備的容量可按滿足通信直流負荷電流加上對-48V蓄電池組的均充電流(10小時率充電電流)之和考慮(無人站除外),即:

開關電源的整流模塊按n+1冗余方式配置,即主用模塊為n只,備用模塊為1只(n>10時,每10只備用1只)。Ic=I+10Q三、直流供電系統及設備配置(4)直流配電設備一般按遠期配置,與開關電源設備配套的直流配電屏有1600A、2000A、2500A、3000A等(擴容時可多臺并機使用)。直流熔斷器的額定電流值應不大于最大負載電流的2倍。各專業(yè)機房熔斷器的額定電流值應不大于最大負載電流的1.5倍。

三、直流供電系統及設備配置(5)組合開關電源集交流配電模塊、直流配電模塊、開關電源模塊于一個機架上。適用于小型通信局站。直流配電容量(滿架容量)按遠期考慮,開關電源模塊按近期配置。低電壓二級切斷功能:移動基站組合開關電源直流配電輸出端一般采用低電壓二級切斷功能(交換局禁止采用此功能)。即當市電停電后蓄電池放電過程中,當蓄電池組電壓降到某一數值后,自動切斷基站無線負荷(一級切斷),蓄電池只供傳輸負荷,保障傳輸網絡正常運行,當蓄電池電壓降到終止電壓時切斷所有負荷(二級切斷),保護蓄電池。目錄四、電源線的設計1.電源線的分類及分色2.敷設方式3.選用電源線規(guī)格應滿足的要求4.直流電源線的選擇原則5.交流電源線的選擇原則

四、電源線的設計1.電源線的分類(1)按絕緣材料分類:常用的有如BV、BX、XQ、VV、VLV、VV22、VLV29、RVVZ、RVVZ22、銅鋁匯流排等;(2)按絕緣等級分類:根據使用電壓,一般常用的有500V、600V、1KV、10KV等;(3)按電纜芯數分類:單芯、雙芯、三芯、四芯、五芯等;(4)按不同的環(huán)境及敷設方式分類:分有不同型號的電纜:如防腐、防爆、耐油、抗拉、抗壓、阻燃等。電源線的分色要求直流電源線:正極為紅色,負極為藍色;交流電源線:A相為黃色,B相為綠色,C相為紅色,不接地中性線為紫色(淺藍或黑色);接地線為黑色或黃綠相間色。

四、電源線的設計2.敷設方式電源線的敷設方式主要有架空、沿墻或沿支架明敷、穿管、PCV線槽、走線架、槽道(橋架)、直埋、地溝等。不同的敷設方式需選擇不同類型的電纜。通信機房內一般要求交流電源線、直流電源線、通信線分開走線,采用走線架上走線方式;室外交流電源線一般采用地下直埋、穿管、地溝等方式敷設。電纜的彎曲直徑應滿足相應電纜的規(guī)定要求。如:RVZ、RVVZ不大于其電纜外徑的6倍;RVVZ22不大于其電纜外徑的12倍。出入通信局站的低壓供電線路不宜采用架空線路。四、電源線的設計信號電纜與電力電纜間距規(guī)定(供參考)

建筑物電子信息系統防雷技術規(guī)范規(guī)定,電力電纜與電子信息系統線纜間的凈距:在380V容量小于2KVA,平行敷設時為130mm;當有一方在接地的金屬線槽和鋼管中時為70mm;在380V容量小于2~5KVA,平行敷設時為300mm;當有一方在接地的金屬線槽和鋼管中時為150mm;在380V容量大于5KVA,平行敷設時為600mm;當有一方在接地的金屬線槽和鋼管中時為300mm。四、電源線的設計3.選用電源線規(guī)格應滿足的要求:一般是根據使用電壓、敷設條件和使用環(huán)境條件并結合導線性能和用途選定導線型號。而后計算選擇斷線截面,以確定導線規(guī)格。采用電源饋線的規(guī)格,應符合下列要求:(1)通信用交流中性線應采用與相線相等截面的導線。(2)當近期負荷與遠期負荷相差較大時,可按分期敷設的方式確定,設計時應考慮擴裝的條件。(3)接地導線應采用銅芯導線;有腐蝕的環(huán)境條件下,應采用銅芯導線;機房內的導線應采用阻燃型電纜或耐火型;機房內電力電纜中間一般不允許有接頭。

四、電源線的設計4.直流電源線的選擇原則:對于直流通信電源,特別是低電壓大電流的直流來說,主要是為了保證供電質量,滿足通信設備受電端子上的電壓要求。(1)直流供電回路電力線的截面根據允許電壓降計算選擇有三種方法,即電流矩法、固定分配壓降法和最小金屬用量法。第三種方法計算復雜,一般不采用。電流矩法與固定分配壓降法計算方式相近,電流矩法較細化精確(需查相應的電流矩表),固定分配壓降法比較簡化但不很精確,計算后需按經驗調整。計算公式:

式中:S為電纜截面面積(mm2);

I為流過該段導線的電流即負載電流(A);

L×2為導線回路長途(m);

Δu為導線上的電壓降(V);

γ為導線的電導率(電阻率的倒數),γ銅=57,γ鋁=34。

I×L×2γ×ΔuS=四、電源線的設計(2)固定分配壓降法各段落壓降分配參考:根據電信、移動等運營公司電源、空調維護規(guī)程規(guī)定,-48V放電回路全程壓降為3V(電信設備受電端子上電壓變動范圍為-40~-47V,當通信設備受電端子上電壓變動范圍不同時,-48V放電回路全程壓降應不同)。各段落放電回路壓降分配參照如下(可根據具體情況進行調整):

3V四、電源線的設計5.交流電源線的選擇原則首先要根據導線使用環(huán)境條件、敷設方式、使用電流和電壓等條件,確定導線的型號,再計算選擇導線的規(guī)格截面。計算選擇導線截面有四種方法:(1)按發(fā)熱情況選擇導線截面;(2)按電壓損失選擇導線截面;(3)按機械強度選擇導線截面;(4)按經濟電流密度選擇導線截面。常用的方法是按長期允許電流即按發(fā)熱情況選擇導線截面,其它方法在必要時用于校驗。四、電源線的設計(1)按發(fā)熱情況選擇導線截面:各類導線通過電流時,由于導線電阻功率損耗使其發(fā)熱,溫度升高,會導致絕緣損壞,引起火災、爆炸,也會使導線變軟,導線機械強度降低,接頭處氧化加劇等。因此,制造廠家對各種導線連續(xù)發(fā)熱的容許溫升都作出了規(guī)定,并且根據散熱條件制定了各類導線的持續(xù)容許電流及各種敷設條件下的修正系數。計算公式如下:

KI≥IJS

式中:IJS為最大計算負荷電流

I為考慮標準敷設條件(空氣溫度為25°C,土壤溫度為15°C)及導線連續(xù)發(fā)熱的允許溫升而制定的導線持續(xù)允許電流(A)(查相應廠家導線手冊表);

K為考慮不同敷設條件的修正系數,主要有Kt為溫度校正系數,K1為電纜直接埋地敷設多根并列校正系數,K2為電纜穿管多根并列在空氣中敷設校正系數。(Kt、K1、K2均需查相應表格)交流單相220V電路中,電流IJS為:IJS=P/(220×cosφ)交流三相電路中,電流IJS為:IJS=P/(380或400×1.732×cosφ)例:RVZ、RVVZ、RVVZ22電力電纜在各種敷設環(huán)境條件下每相允許最大長期載流量(環(huán)境基準溫度+25℃,電纜最高工作溫度90℃):

(1)額定電壓0.6/1kVRVZ、RVVZ電纜在空氣中的載流量表

標稱截面mm2最大載流量A標稱截面mm2最大載流量A1芯2芯3芯4芯5芯1芯2芯3芯4芯5芯1.52.5461016253550304050628311315118824425334359719813316220721283651638812114518818263346578211313417013182443527510312215570951201501852403004005003043364174675456287449091065248275361427487522---234264323370412489---210238294349385457---191217268314347411---四、電源線的設計四、電源線的設計RVZ、RVVZ、RVVZ22電力電纜在各種敷設環(huán)境條件下的校正系數

(1)環(huán)境溫度校正系數:

因電纜的載流量是以環(huán)境溫度+25℃為基準,當環(huán)境溫度>+25℃或<+25℃時,應根據下表的環(huán)境溫度校正系數,分別乘上前面各表的載流量,即得電纜實際載流量值。

環(huán)境溫度校正系數表

電纜最高工作溫度℃環(huán)境溫度℃51015202530354045505560校正系數901.141.111.071.041.000.960.920.880.830.780.730.68四、電源線的設計(2)敷設狀態(tài)校正系數:

不同的敷設情況會產生不同的溫度,因此,各種敷設狀態(tài)的溫度也相應變化,同樣必須按下表內的系數進行校正。

敷設狀態(tài)校正系數表

電纜中心距離單根二根水平排列三根水平排列四根水平排列六根水平排列四根上下兩層排列六根上下兩層排列S=dS=2dS=3d1.001.001.000.901.001.000.850.981.000.820.950.980.800.900.960.800.901.000.750.900.96注:S-電纜的中心距;d-電纜外徑

四、電源線的設計(3)土壤熱阻溫度校正系數:

根據各種不同土壤熱阻溫度,對實際載流量進行校正,土壤熱阻溫度系數見下表所示。

土壤熱阻溫度校正系數表

標稱截面mm2土壤熱阻溫度系數g(℃?cm/W)各地區(qū)、各種土壤熱阻系數劃分6080120160200校正系數潮濕地區(qū):60~80普通土壤:120干燥土壤:160~2002.5~1625~9595以上1.061.081.091.001.001.000.900.880.860.830.800.780.770.730.71四、電源線的設計(2)按電壓損失選擇導線截面:由于線路具有一定的阻抗,在電流流經線路時必然產生電壓降,即電壓損失,用相對于額定電壓的百分數表示。在對通信設備直接采用交流電源供電的設備來說,當線路較遠時,需保證通信設備受電端子上的電壓能滿足要求。必要時需進行校驗。(3)按機械強度選擇導線截面:是為了保證導線有必要的機械強度,避免運行中電力網有斷線問題發(fā)生。一般線徑較細時選用1.5mm2以上截面導線;架空敷設時,線纜的自重加冰雪等重量,鋁芯線選16mm2以上截面導線。(4)按經濟電流密度選擇導線截面:主要在長距離的高壓線路中采用,考慮的因素主要是降低電能損耗、節(jié)約有色金屬、減少線路投資。

目錄五、防雷與接地

(一)防雷1.雷電的形成2.雷電活動區(qū)劃分

3.雷電危害的種類

4.通信站的防雷

(二)接地1.接地的必要性和作用2.接地系統的組成3.各類通信局站接地電阻值的要求4.各種設備、設施接地要求5.各種設備、設施接地線的選擇五、防雷與接地(一)、防雷1.雷電的形成雷電的生成始于雷云的生成,雷云是由大氣上空的水滴、冰晶和氣體塵埃等組成的巨大的、不透光的且?guī)щ姾傻臑鹾谏茐K,其形成的根本原因就是含水蒸氣的氣流運動。隨著雷云的不斷聚集,將會引起閃電、雷鳴現象,也就是雷暴。放電:帶有大量電荷的云團對大地產生靜電感應,大地感應出大量異性電荷,使雷云和大地之間形成強大的場強,當某一處的電場強度達到25~30KV/cm時,就會由云向大地產生放電,強烈的放電產生雷擊。同樣,云團之間電場強度達到某一臨界值時也會發(fā)生云間放電。雷電的特點:是放電電壓高(可高達500kV以上)、電流幅值大(可高達100~300kA)、電流變化快,放電過程時間短等。破壞作用強。五、防雷與接地2.雷電活動區(qū)劃分根據年平均雷暴日的多少,雷電活動區(qū)分為少雷區(qū),中雷區(qū)、多雷區(qū)和強雷區(qū)。少雷區(qū):年平均雷暴日數不超過25天的地區(qū);中雷區(qū):年平均雷暴日數在26~40天以內的地區(qū);多雷區(qū):年平均雷暴日數在41~90天以內的地區(qū);強雷區(qū):年平均雷暴日數超過90天的地區(qū)。五、防雷與接地3.雷電危害的種類:直擊雷、感應雷和雷電過電壓。(1).直擊雷:直擊雷是指雷云對大地某點發(fā)生的強烈放電。 雷電直接擊中通信站建筑、鐵塔等時,可能會造成建筑物損毀;雷電直接擊中通信站附近的電力線路、通信線路等時,將有部分雷電流和高電位沿導線和饋線進入到機房內的設備,會造成設備損壞、人員傷亡和電氣短路引起火災等災害。(2).感應雷:感應雷可分為靜電感應和電磁感應。靜電感應:當帶電雷云(一般帶負電)出現在導線上空時,由于靜電感應作用,導線上會聚集大量的相反電荷。一旦雷云對某目標放電,雷云中的負電荷便迅速釋放,此時導線上的大量正電荷依然存在,也會沿導體流動尋找釋放通道,并以雷電波的形式沿著導線經設備入地,引起設備損壞。電磁感應:在雷云放電時,由于它的頻率高、強度大,迅速變化的雷電流在其周圍產生強大的瞬變電磁場,在附近的導體上便產生很高的感生電動勢。與導體相連設備便會被感應出的很高的電壓擊穿損壞。(3).雷電過電壓:通信系統的外引線在距離通信局站稍遠的地方遭到雷擊,部分雷電過電壓將沿著這些外引線進入到機房的設備。五、防雷與接地4.通信站的防雷(1).直擊雷的防護:由房屋建筑設計考慮。其防雷裝置由接閃器、引下線和接地裝置組成。接閃器:是避雷針及其變形產品避雷線、避雷帶、避雷網等統稱為接閃器。任何良好接地的導體都可能成為有效的接閃器,而與它的形狀沒有什么關系(不要求象避雷針一樣頂部一定是尖端的)。有鐵塔的通信站鐵塔本身就是良好的接閃器,如果鐵塔在建筑物頂應將鐵塔四周與屋頂避雷帶作好電氣連接。通信站附近無鐵塔采用避雷網、作為建筑物的接閃器,如果屋面有天線等通信設施可在局部加裝避雷針保護,避雷針應與避雷網可靠連接。引下線:作用是將接閃器接閃的雷電流安全的導引入地,引下線不得少于兩根,并應沿建筑物四周對稱均勻的布置。引下線接長必須采用焊接,引下線應與各層均壓環(huán)焊接,對于框架結構的建筑物,利用建筑物內的鋼筋作為防雷引下線。采用多根引下線不但提高了防雷裝置的可靠性,更重要的是多根引下線的分流作用可大大降低每根引下線的沿線壓降,減少側擊的危險,也就是為了讓雷電流均勻入地,便于地網散流,以均衡地電位。接地體:是指埋在土壤中起散流作用的導體。五、防雷與接地(2).感應雷及雷電過電壓的防護感應雷可以通過電力電纜、通信電纜、光纖和天饋線侵入通信站,由于電力電纜的距離長且對雷電波的傳輸損耗小,所以由電源侵入的感應雷造成的危害十分突出,按原郵電部的統計約占了通信站雷擊事故的80%。因此,對通信站進行感應雷防護時,電源是重點。感應雷還可以通過空間感應侵入通信站的內部線路,雖然經過建筑物和機殼的屏蔽衰減后其能量大為減小,但站內許多電信設備的抗過壓能力也很弱,如果處理不當也可能造成設備故障。五、防雷與接地避雷器:(閥控式、磁吹式、金屬氧化物)是一種過電壓保護設備,用來防止雷電所產生的大氣過電壓沿架空線路侵入變電所或其它建筑物內,也可以限制內部過電壓。避雷器與被保護設備并聯,其放電電壓低于被保護設備的絕緣耐壓值,當過電壓沿線路侵入時,將首先使避雷器擊穿并對地放電,從而保護了后面的設備。五、防雷與接地如氧化鋅限壓型避雷器的工作原理(同壓敏電阻):當加在避雷器兩端的電壓低于某一數值時,避雷器處于開路狀態(tài),呈現高阻,無電流通過,當避雷器兩端的電壓高于某一數值時,避雷器即被擊穿,電阻值急劇下降,即負阻特性,甚至處于短路狀態(tài),泄放電流,保護設備。當電壓恢復正常時,其電阻又呈現高阻狀態(tài)。u1ui2i1i五、防雷與接地防雷器的分類按用途分類電源SPD:交流(三相、單相)、直流天饋SPD:饋電、不饋電信號SPD:E1、RS232、RS422、用戶線、網線…按保護特性分類限壓型SPD:電壓開關型SPD:組合型SPD五、防雷與接地避雷器的部分參數:殘壓:當雷電流流過避雷器時要形成電壓降,這就是殘余的過電壓,稱為殘壓。殘壓要加在被保護的設備上,因此,殘壓不能超過設備絕緣允許的耐壓值,否則可能擊穿設備絕緣,損壞設備。標稱導通電壓:在施加恒定1mA直流電流情況下壓敏電阻

(MOV)的啟動電壓。最大持續(xù)運行電壓Uc:在運行中允許持久地施加在避雷器端子上工頻電壓有效值。SPD的標稱放電電流:用來劃分SPD等級,具有8/20μs波形或10/350μs模擬雷電波的放電電流。沖擊通流容量:SPD不發(fā)生實質性破壞,每線或單模塊對地通過規(guī)定次數,規(guī)定波形的最大限度的電流峰值。沖擊通流容量一般大于標稱放電電流的2.5倍。

五、防雷與接地電源感應雷及雷電過電壓的防護:信息產業(yè)部發(fā)布了專門的通信電源防雷標準,對各種通信站的電源防雷提出了具體要求,主要是兩條:一是電力電纜應有金屬屏蔽層,且必須埋地進出通信站。二是在電源上逐級加裝電源避雷器,實現多級防護。即在變壓器的高壓端加裝高壓避雷器,低壓側加裝低壓避雷器,在交流配電屏和直流配電屏分別加裝交、直流避雷器。多級布置避雷器可減小引線電感帶來的額外殘壓,因為前級避雷器已將大部分雷電流泄放入地,在后級的避雷器只泄放少部分雷電流,雷電流的減小必然導致引線上的附加殘壓減小。為保證避雷器由前到后順序泄放,避雷器的動作電壓應是后級不低于前級。五、防雷與接地綜合通信局(站)電源系統防雷接地示意圖五、防雷與接地室內基站配電及防雷系統示意圖五、防雷與接地三相交流電源SPD連接方式對于TN-S接地方式,宜采用“4+0”模式,也可采用“3+1”模式,但在同一配電系統中,上下級間的保護模式應一致。所謂“3+1”模式,即三根相線分別對中性線用限壓型器件保護,中性線對地使用放電管(間隙)保護;“4+0”模式即三根相線和中性線分別對地采用限壓型器件保護。對于單相供電系統,則對應“1+1”模式和“2+0”模式,使用原則如同三相系統。各級浪涌保護器(SPD)之間的距離要求在使用分級保護時,各級浪涌保護器(SPD)之間應保持必要的退耦距離或增設退耦器件,以確保各級浪涌保護器協調工作。氧化鋅SPD與氧化鋅SPD之間的退耦距離(電纜長度)應不小于5米。五、防雷與接地注:外線引入高、低壓電力電纜蓄作防雷處理。其他類型通信局站電源SPD的選擇見規(guī)范。五、防雷與接地二、接地將電力系統或電氣裝置的某一部分經接地線連接到接地極稱為接地。電氣地:大地是一個電阻非常低、電容量非常大的物體,擁有吸收無限電荷的能力,而且在吸收大量電荷后仍能保持電位不變,因此我們將大地作為電氣系統中的參考電位體。五、防雷與接地1.接地的必要性和作用接地系統是通信電源系統的重要組成部分,它直接影響通信的質量和電力系統的正常運行,還起到保護人生安全和設備安全的作用。在電話通信中,將電池組的一個極接地,以減少由于用戶線路對地絕緣不良時引起的串話。利用大地完成通信回路及供電回路。將通信設備的金屬外殼和電纜金屬護套等部分接地,以減小電磁感應,屏蔽設備,防止靜電,減小雜音干擾。在交流電力系統中,將三相四線制的中性點接地,并采用接零保護,可保證電力系統的正常運行,在發(fā)生接地故障時迅速將設備切斷,也可降低人體可能觸及的最高接觸電壓,降低電氣設備和輸電線路對地的絕緣水平。將電源設備不帶電的金屬部分接地或接零,以免產生觸電事故,保護維護人員的人生安全。易燃貯油罐為防止受靜電的影響也需要接地。防雷接地,可避免由于雷電等原因產生的過電壓而危及人生安全和擊毀設備,使雷電流盡快入地。五、防雷與接地2.接地系統的組成接地系統由大地、接地體、接地引入線、地線排等組成接地系統的形式有分離接地和聯合接地。早期的通信局站建設中采用分類地網,要求交流地、直流地、保護地、數據地、防雷地等都采用單獨的接地裝置。其目的是想避免各系統之間干擾,分離地網要求的條件很苛刻,地網之間相距20米以上才認為實現了分離。現在認為聯合地網更經濟有效。所以現在新建機房一般均采用聯合接地方式。從技術角度看,分離地網在泄放雷電流時因接地線和接地電阻的不同,各接地系統會產生電位差,反而可能危害相互連接著的通信設備。聯合地網通過合理的布置接地線可以實現通信設備間的等電位。五、防雷與接地聯合接地網:(1)通信局站的接地方式,按聯合接線方式考慮,即通信設備的工作接地、保護接地以及建筑防雷接地共同合用一組接地體。(2)

通信綜合樓一般為框架結構的機房,其聯合接地裝置利用其建筑物的基礎鋼筋作為接地裝置,即利用大樓的梁、柱內的主鋼筋,將其焊接成為一個整體作為接地裝置,由土建工程在房屋建筑階段實施。通信局站機房、變電房、鐵塔的接地極應連接起來,組成聯合地網。通信站內所有設備的金屬外殼都應接地,金屬走線架、水管等金屬物也必須接地。站內金屬物良好的接地不但是用電安全的要求,也是屏蔽雷電感應、均衡設備電位的重要措施。

五、防雷與接地通信綜合樓接地電阻要求小于1歐姆。五、防雷與接地移動基站地網示意圖根據機房土建條件,由鐵塔地網、機房地網及變壓器地網中的一至三個子網組成。接地引入線與雷電流引下線距離宜按大于5m。接地電阻:移動基站所在地區(qū)土壤電阻率低于700Ω·m時,基站地網的工頻接地電阻宜控制在10Ω以內;當基站的土壤電阻率大于700Ω·m時,可不對基站的工頻接地電阻予以限制,此時地網的等效半徑應≥20m,并在地網四角敷設20~30m的輻射型水平接地體。五、防雷與接地移動基站機房內星形等電位連接示意圖五、防雷與接地移動基站星形等電位接地要求總地線排應設在配電箱和第一級電源SPD附近,當采用單獨一級接地排時,應注意使到一、二級電源SPD的退耦距離不小于5米。如設備機架與總地線排相距較遠時,同時為使到一、二級電源SPD間退耦距離滿足要求,此時推薦采用兩級地線排,第一級地線排靠近第一級SPD,第二級地線排靠近設備機架安裝。第一級電源SPD、交流配電箱及光纖加強芯和金屬護層的接地線,應從總地線排接地;站內其他設備從第二級地線排接地。五、防雷與接地4.各種設備、設施接地要求電力變壓器的高、低壓側的相線應分別對地加裝避雷器,其接地端與變壓器機殼地以及低壓側中性點地匯集后就近接地。當專用變壓器安裝在局(站)院內時,應將變壓器的接地體與通信樓聯合地網接地體連通。當專用變壓器安裝在大樓內時,其接地系統可合用大樓的接地裝置。所有交、直流配電設備的機殼應從接地匯集線上引入保護接地線。交流配電屏的中性線匯集排應與機架絕緣。嚴禁采用中性線作交流保護地線。嚴禁在接地線中加裝開關或熔斷器。通信設備除接到工作接地(即直流電源地)外,其機殼應接保護接地。機房內的空調等金屬設施應從接地匯集線上引入保護接地。地埋電力電纜金屬護套兩端應就近接地。嚴禁利用其它設備作為接地線電氣連通的組成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