厚葉海帶海區栽培技術規程_第1頁
厚葉海帶海區栽培技術規程_第2頁
厚葉海帶海區栽培技術規程_第3頁
厚葉海帶海區栽培技術規程_第4頁
厚葉海帶海區栽培技術規程_第5頁
全文預覽已結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DBFORMTEXT21/TFORMTEXTXXXX—FORMTEXTXXXX厚葉海帶海區栽培技術規程本文件規定了厚葉海帶海區栽培技術的海區選擇、栽培設施、分苗、栽培管理、收獲的技術要點。本文件適用于遼寧省海域厚葉海區栽培技術的應用。2規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內容通過文中的規范性引用而構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條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僅該日期對應的版本適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單)適用于本文件。NY/T394綠色食品肥料使用準則NY5052無公害食品海水養殖用水水質3術語和定義本文件沒有需要界定的術語和定義。4海區選擇4.1底質以平坦的泥底或泥沙底為宜,泥沙底海底可打橛、硬的砂底可采用石砣、鐵錨等固定筏身。4.2水深應選擇水深7m~8m的海域。4.3潮流栽培海區應潮流通暢,流速在大滿潮時應大于0.05m/s、小于1m/s。4.4透明度應選擇透明度冬春季保持在1m~4m的海區。4.5水質選擇遠離河口、周圍無工業污水排入、營養鹽含量豐富的海區,水質應符合NY5052的要求。5栽培設施5.1浮筏結構2DBFORMTEXT21/TFORMTEXTXXXX—FORMTEXTXXXX栽培浮筏主要由橛根(木樁或水泥砣子或鐵錨)、橛纜、浮綆、浮子構成。浮子綁在浮綆上組成筏身,浮在水面上用以懸掛厚葉海帶苗繩,橛纜連接筏身和固定在海底的橛根用以固定筏身。筏身長度一般為80m,材料為直徑3cm的聚乙烯繩。筏距以7m~8m為宜。5.2浮筏設置浮筏的設置分定位置、固定橛根、下筏身等步驟。按浮筏設置方向分橫流筏和順流筏,海區多以橫流筏為主。按浮筏設置方式分單式筏和和大方框兩種方式,單式筏適用在浪大流急的海區,大方框只適合浪小流緩的內灣海區或栽培海區的內區。6分苗6.1分苗時間在11月中下旬,海區水溫下降到15℃時進行分苗。分苗有拔苗、夾苗、掛苗三個工序。6.2拔苗將長度20cm~30cm的幼苗從暫養繩上拔下,應拔大留小,保證假根完整。拔下的幼苗應避免日光直射和干露時間過長,防止凍傷。6.3夾苗夾苗分單夾和簇夾兩種方式:單夾是將20cm~30cm的幼苗,按8cm~10cm的間距單棵夾在栽培苗繩上;簇夾是將3cm~5cm幼苗的苗種繩剪成3cm的小段,按30cm間距夾在栽培苗繩上。6.4掛苗夾好苗的苗繩應及時掛到浮筏上。運輸途中要加蓋草簾,防止幼苗受傷,掛苗操作要求動作迅速。7栽培管理7.1栽培方式厚葉海帶采用將栽培苗繩平掛在兩臺浮筏之間的平掛培育。7.2密度調節7.2.1栽培密度每臺浮筏掛8m長的苗繩60根,每繩夾苗100棵。7.2.2補苗掉苗率超過10%時,應及時進行補苗。7.2.3間苗簇夾幼苗長至20cm~30cm時應及時間苗,每簇保留4棵~5棵苗。3DBFORMTEXT21/TFORMTEXTXXXX—FORMTEXTXXXX7.3水層調節初掛水深1.5m,在12月下旬和2月下旬各上提0.5m,使平掛苗繩中間最深處距水面垂直距離為1.5m左右為宜。7.4施肥因海區含氮量不同而異,含氮量低于50mg/m3的海區應進行施肥。施肥多采用機動船噴肥或潑肥的方法進行,也可采用掛肥料袋或浸肥等方法。肥料使用按NY/T394規定執行。8收獲8.1收獲時間在6月下旬至7月上旬,水溫達到12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