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第1頁(共1頁)2019-2020學年河北省唐山市豐南區八年級(上)期末語文試卷一、1.(8分)閱讀下面文字,完成各小題。①蘇州博物館新館門前的東北街是一條寬闊平整的石板路,往東便是四大名園之一的拙政園,南側則是以假山聞名的獅子林。日日夜夜,東北街上行人摩肩jiēzhǒng,川流不息,好一個鬧中取靜的意味。②在蘇州,人們會不經意間【甲】在生活的點滴中,興許在一條小巷中,或是在一間老宅里,抑或于一盞路燈下……蘇州博物館的每一處細節都承載著這種【乙】的淡雅氣質。③蘇州博物館主庭院的設計中最吸引眼球的是片石假山。建筑師貝聿銘從米芾的書法中獲取靈感,將三十多塊石頭切割堆疊,以壁為紙,以石為繪,_______。④走在場館的走廊,你也會被頭頂巧妙juélún的天花板所驚艷。留心觀察,原來整個博物館大廳不需要人工照明。貝聿銘不愧為“光影魔術師”,他用玻璃【丙】傳統材料,再用金屬條拱起構成極具設計感的幾何圖形。⑤博物館的許多細節設計可謂自出xīncái獨具匠心。在寶幢展廳,貝聿銘特地安排了一處特殊的紗窗,游人在這里拍照可以攝出極具美感的剪影。紗窗的巧妙運用,將屋外的風景營造出一種朦龐的煙雨江南之感。(1)給文中加點字注音,根據拼音寫漢字。承載摩肩jiēzhǒng巧妙juélún自出xīncái(2)依次填入文中【甲】【乙】【丙】處的詞語,最合適的一項是A.沉迷與生俱來取締B.沉醉與生俱來取代C.沉醉與日俱增取代D.沉迷與日俱增取締(3)在文中第③段橫線處填入語句,銜接最恰當的一項是A.不僅還原了蘇式園林里奇山怪石的神韻,更將水墨畫的色彩與空間變化表現入微。B.不僅將水墨畫的色彩與空間變化表現入微,更還原了蘇式園林里奇山怪石的神的。C.不僅還原了水墨畫里奇山怪石的神韻,更將蘇式園林的色彩與空間變化表現入微。D.不僅將蘇式園林的色彩與空間變化表現入微,更還原了水墨畫里奇山怪石的神的。(4)下列說法錯誤的是A.“蘇州博物館新館門前的東北街是一條寬闊平整的石板路”一句,句子的主干是“東北街是石板路。”B.“建筑師貝聿銘從米芾的書法中獲取靈感”一句中,“獲取”是謂語,“靈感”是賓語。C.“蘇州博物館主庭院的設計中最吸引眼球的是片石假山。”一句是感嘆句。D.選文第②段第一句運用了排比的修辭手法。2.(6分)在下列橫線上填寫相應的句子(1)如果美是專指,那么,白楊樹算不得樹中的好女子。《白楊禮贊》(2)以天下之所順,,固君子有不戰,戰必勝矣。《孟子》(3)中原亂,簪綏散,幾時收?。(朱敦儒《相見歡》)(4),自將洗認前朝。(杜牧《赤壁》)(5)李清照《漁家傲》中“”一句,寫的是云濤翻滾的壯美景象,“”一句,表明詞人要像大鵬鳥那樣乘風高飛。3.(3分)思源中學文學社準備邀請市文化館張老師做專題講座,下面是邀請函草稿的正文部分,其中畫線詞語表達都不得體的一項是()張老師您好。我校文學社擬邀請您于6月20日9點在學校報告廳為我們做“文學與文化”專題報告。您學富五車,①久聞大名,如果能來我校對我們②不吝賜教,將是我們的莫大③榮幸。本應④光臨寒舍向您表達我們的愿望,無奈學習時間太緊,不能成行,敬希⑤見諒。屆時我們一定洗耳恭聽,⑥不恥下問。A.①③⑤ B.①④⑥ C.②③⑥ D.②④⑤4.本學期,我們讀了《昆蟲記》,了解了昆蟲生活的奧秘,也被(作者)積極探索,求真務實的精神感動。他在對昆蟲的描述中,處處洋溢著對的尊重,對自然萬物的贊美。這種情懷,為這部著作注入了靈魂和生氣。5.(4分)名著閱讀,判斷對錯。A.《昆蟲記》中,作者不但仔細觀察食糞蟲勞動的過程,而且不無愛憐的稱這些食類蟲為清道夫。B.蟋蟀在《昆蟲記》中被稱為不會迷失的精靈。6.(6分)回憶《春望》《雁門太守行》兩首古詩詞,完成各題。(1)兩首詩都反映了戰爭的內容,但表達的主旨不同,《春望》表達了《雁門太守行》表達了。(2)“國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這一名句有何妙處?請簡要賞析。(3)下面選項中,對《雁門太守行》一詩理解有誤的一項是A.“雁門太守行”是古樂府曲名,“行”是古詩體裁,本詩借用它作詩題寫當時戰事。B.“黑云壓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鱗開”寫景也是寫事,渲染戰前敵軍壓境,我軍英勇應戰的危急、緊張氣氛:暗示戰斗的殘酷,為下文描寫戰斗的慘烈做鋪墊。C.“半卷紅旗臨易水,稻重鼓寒聲不起”,此句中“鼓寒”指的是戰鼓的聲音低沉重濁,“不起”指的是戰士們在這樣沉重的鼓聲中無力擊鼓,斗志難振。D.“報君黃金臺上意,提攜玉龍為君死”引用典故,表達了守城將士們誓死報效君王的決心。7.(12分)閱讀下面兩則文言文,完成各題(甲)富貴不能淫《孟子》景春曰:“公孫行、張儀豈不誠大丈夫哉?一怒而諸侯懼,安居而天下熄。”孟子曰:“是焉得為大丈夫乎?子未學禮乎?丈夫之冠也,父命之;女子之嫁也,母命之,往送之門,戒之曰:“往之女家,必故必戒,無違夫子!’以順為正者,妾婦之道也。居天下之廣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得志,與民由之;不得志,獨行其道。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謂大丈夫。”(乙)與元九書(節選)白居易古人云:“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濟天下。”仆雖不肖①,常師此語。大丈夫所守者道,所待者時②.時之來也,為云龍,為風鵬,勃然突然,陳力③以出;時之不來也,為霧豹④,為冥鴻,寂兮寥兮,奉身而退。進退出處⑤,何往而不自得哉?故仆志在兼濟,行在獨善、奉而始終之則為道,言而發明⑥之則為詩。謂之諷諭詩兼濟之志也謂之閑適詩獨善之義也。故覽仆詩,知仆之道焉。注釋:①仆雖不肖:我雖不賢。②所守者道,所待者時:所堅守的是大道,所等待的是時機。③陳力:盡全力、④霧豹:藏在深山的豹,與“冥鴻”均喻指隱退的賢人,⑤出處:出,出仕;處,隱。⑥言而發明:用語言闡發清楚。(1)下列加點詞語解釋有誤的一項是A.往送之門,戒之曰戒:告誡。B.丈夫之冠也,父命之命:教導,訓誨。C.以順為正者,妾婦之道也正:準則,標準D.得志,與民由之由:緣由,理由。(2)下列各組中加點詞的意義和用法不相同的一項是A.一怒而天下懼/學而不思則罔B.公孫衍、張儀豈不誠大丈夫哉/孤豈欲卿治經為博士邪C.妾婦之道也/不聞天子之詔D.是焉得為大丈夫乎/且焉置土石(3)下面對甲文理解表述有誤的一觀是A.文章開篇擺出景春的觀點,用一個設問句表現他對張儀、公孫衍的歆羨甚至崇拜之情。B.孟子用一個反問句表明自己的態度,也包含對張儀之流的不屑和鄙視。C.古代讀書人的理想是“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濟天下”與文中“得志,與民由之;不得志,獨行其道”意思相近。D.結尾部分運用排比句,增強文章的氣勢和感染力,揭示了大丈夫的內涵。(4)對《與元九書》理解有誤的一項是A.首句引用孟子的話,統領全段,也明確地表達了自己的行事準則。B.作者寫閑適詩是表達“兼濟之志”,寫諷諭詩是表達“獨善之義”。C.白居易奉行孟子思想,認為大丈夫要做到獨善其身、兼濟天下。D.選文提出了“志在兼濟,行在獨善”的人生觀、價值觀和創作觀。(5)請用“/”給下面的句子斷句。謂之諷諭詩兼濟之志也謂之閑適詩獨善之義也。(6)用現代漢語翻譯下面的句子。居天下之廣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8.(8分)閱讀下文,完成問題。人類的體溫為何是37攝氏度?①我們已經習慣自己的體溫,以至對它視若無睹,除非中暑、發燒、寒冷,才會關注它。如果靜下來思考我們的體溫為何如此,會發現其中暗含著更加久遠的故事:恒溫動物異軍突起,與變溫動物爭奪天下。這是一場考驗能源獲取、動員效率、反應速度,甚至需要抵御生化武器的持久戰爭。最終,恒溫動物完成了改朝換代的壯舉,徹底占據了天空和大地。②我們都知道人類的體溫是37攝氏度,其實人類的體溫會因為身體部位和時間的不同而有所差別。③然而,恒定的體溫并非理所當然。當體溫高于環境溫度,身體因為熱傳導與輻射持續喪失熱量,且溫差越大,熱量損失越快。若要維持體溫不變,就必須在體表建立有效的隔熱層,同時在體內源源不斷地制造熱量,才能平衡損失。這意味著人類必須頻繁地進食、進水,才能保證體溫不會大幅變化。相比之下,對體溫不那么講究的變溫動物,在相同的體重下,對能量的需求只有恒溫動物的,這讓它們更加容易在食物匱乏的環境中生存下來。④這樣看來,變溫動物的生存策略似乎更加高明。但實際情況是,奢侈消耗熱量的哺乳類和鳥類,反而完全占據了大地與天空、高山與兩極,它們才是當今世界占統治地位的物種。⑤這是因為,恒溫動物具有明顯的生存優勢。⑥當氣溫太高,缺乏體溫調節能力的變溫動物必須躲藏起來,防止體溫過高導致死亡;當氣溫太低,它們又需要尋找外部熱源,或者進行休眠。恒溫動物受氣溫影響更小,因而能適應更多變的環境,搶占更多生態位。這也就解釋了為何在南北兩極有很多哺乳動物和鳥類,卻沒有爬行動物。⑦變溫動物在外界氣溫變化較大時,還會行動緩慢、反應遲鈍。這是因為動物體內控制所有生化反應速率的酶,對溫度變化非常敏感,相差10攝氏度,都會帶來2到3倍的變化。而恒溫動物總是保持在自己的最佳溫度,生化反應速率更高,因而擁有更加出色的反應和運動能力。⑧然而問題還沒有解決,雖然恒溫具有這些優勢,人類為何會停留在37攝氏度?⑨其實不止是人類,一些常見的哺乳動物的體溫也都非常接近這個數值。鳥類的體溫更高一點,不過一般也相差不大。⑩如果我們把常溫、常壓下水的冰點和沸點及其之間的溫度,看作一條線段,那么就會發現,黃金分割的另一端是38.2攝氏度,非常接近于我們的平均體溫。大概這只是一個美妙的巧合。但生物學家卡薩德瓦利發現,黃金體溫確實存在,而問題的關鍵與毫不起眼的真菌有關。自然界存在著種類繁多的真菌,其中不乏致命的殺手。比如蛙壺菌,對幾種蛙類來說,感染就意味著死亡。熊蜂微孢子蟲,會在熊蜂體內大量繁殖,導致它們肚子太大無法彎腰交配。盡管能接觸到超過4000種真菌,哺乳類動物卻只會感染其中不到500種,大部分也不會致病。對鳥類的研究也同樣顯示,真菌能引發的鳥類疾病非常少。這讓它們相對于容易感染真菌的動物,具有很大生存優勢。除了免疫系統的功勞,體溫也在其中發揮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因為大多數真菌的活動溫度在4到30攝氏度,只有不到三分之一的真菌能在37攝氏度以上的環境中存活。提高體溫可以殺滅更多真菌,但是更高的體溫也消耗更多熱量,在不生病和不餓死之間,人類或是其他動物必須選擇一個平衡點。卡薩德瓦利對這兩者進行建模和計算,發現存在一個投入與收益的最優解:36.7攝氏度。體溫低于這個“黃金體溫”的哺乳動物,都更易感染真菌。比如在北美,異溫性的蝙蝠在休眠時體溫會下降到環境溫度,這讓它們很容易感染真菌,引發白鼻子綜合征,并大批死亡。于是,在殘酷的自然選擇和簡單的數學原理之下,人類的體溫就固定為37攝氏度。(1)根據語境,解釋第①自然段中“改朝換代”的意思。(2)第⑦自然段運用了列數字、作比較的說明方法,它們分別有什么作用?(3)結合全文,說說人類的體溫為何是37攝氏度。(4)下列關于原文內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確的一項是。A.恒溫動物與變溫動物不同地位的形成,經歷了一個漫長的過程。B.在食物匱乏的環境中,變溫動物對能量的需求少,生存能力更強。C.哺乳類動物和鳥類之所以很少受到真菌感染,應完全歸功于體溫。D.37攝氏度是恒溫動物在不生病和不餓死之間選擇的一個平衡點。9.(13分)閱讀下面文字,完成各題。書房的窗子楊振聲①唉,先生,我是連一間書房都沒得,你可別見笑,正因為沒得,才想得厲害,我不但想到書房,連書房里每一角落,我都布置好了,今天又想到了我那書房的窗子。②說起窗子,那真是人類穴居之后一點靈機的閃耀才發明了它,它給你清風與明月,它給你晴日與碧空,它給你山光與水色,它給你安安靜靜地坐窗前,欣賞著宇宙的一切,一句話,它打通你與天然的界限。③但窗子的功用,雖是到處一樣,而窗子的方向,卻有各人的嗜好不同,陸放翁的“一窗晴日寫黃庭”,大概指的是南窗,我不反對南窗的光朗與健康,特別在北方的冬天,南窗放進滿屋的晴日,你隨便拿一本書坐在窗下取暖,書頁上的詩句全浸潤在金色的光浪中,你書桌旁若有一盆臘梅那就更好,臘梅在陽光的照耀下蕩漾著芬芳,把幾枝疏脫的影子漫畫在新灑掃的藍磚地上,如漆墨畫,天知道,那是一種清居的享受。④東窗在初紅里迎著朝瞰,你起來開了格扇,放進一屋的清新,朝氣洗滌了昨宵一夢的荒唐,使人精神清振,與宇宙萬物一體更新,假設你窗外有一株古梅或是海棠,你可以看“朝日紅妝”;有海,你可以看“海日生殘夜”;一無所有,你還可以看朝霞的艷紅。⑤“掛起西窗浪接天”這樣的西窗,不獨坡翁喜歡,我們誰都喜歡。然而西窗的風趣,正不止此,壓山的紅日徘徊于西窗之際,照出書房里一種透明的寧靜。蒼蠅的搓腳,微塵的輕游,都帶些倦意了。人在一日的勞動后,帶著微疲放下工作,舒適地坐下來吃一杯熱茶,開窗西望,太陽已隱到山后了,田間小徑上疏落地走著荷鋤歸來的農夫,隱約聽到母牛哞哞的在喚著小犢同歸。山色此時已由微紅而深紫,而黝藍。蒼然暮色也漸漸籠上山腳的樹林。西天上獨有一縷鑲著黃邊的白云冉冉而行。⑥然而我獨喜歡北窗。那就全是光的問題了。⑦說到光,我有一種偏向,就是不喜歡強烈的光而喜歡清淡的光,不喜歡敞開的光而喜隱約的光。不喜歡直接的光而喜歡反射的光。就拿日光來說罷,我不愛中午的驕陽,而愛“晨光之熹微”與落日的古紅,縱使光度一樣,也覺得一片平原的光海,總不及山陰水曲間光線的隱翳,或枝葉扶疏的樹蔭下光波的流動,至于反光更比直光來得委婉,“殘夜水明樓”是那般的清虛可愛,而“明月照積雪”使你感到滿目清暉。至于拿月光與日光比,我當然更喜歡月光,在月光下,人是那般隱藏。天宇是那般的素凈。“疏影橫斜水清淺,暗香浮動月黃昏”比之“晴雪梅花”更為空靈,更為生動;“無情有恨何人覺,月曉風清欲墮時”比之“枝頭春意”更富深情與幽思。⑧這里不止是光度的問題,而是光度影響了態度。強烈的光使我們一切看得清楚,卻不必使我們想得明透;使我們有行動的愉悅,卻不必使我們有沉思的姻緣;使我們像春草一般的向外發展,卻不能使我們像夜合一般的向內收斂。強光太使我們與外物接近了,留不得一分想象的距離。強烈的光與一切強有力的東西一樣,它壓迫我們的個性。⑨以此,我便愛上了北窗,南窗的光強。因不必說:就是東窗和西窗也不如北窗。北窗放進的光是那般清淡而隱約,反射而不直接。說到反光,當然便到了“窗子以外”了,我不敢想象窗外有什么明湖或青山的反光,那太奢望了,我只希望北窗外有一帶古老的粉墻。你說古老的粉墻?一點不錯,最低限度地要老到透出點微黃的顏色;假如可能,古墻上生幾片清翠的石斑。這墻不要去窗太近,太近則逼窄,使人心狹;也不要太遠,太遠便不成為窗子屏風;去窗一丈五尺左右便好。如此古墻上的光輝反射在窗下的桌上,潤澤而淡白,不帶一分逼人的霸氣,這種清光絕不會侵凌你的幽靜,也不會擾亂你的運思。它與清晨太陽未出以前的天光,及太陽初下夕露未溢時湖面上的水光,同是一樣的清幽。⑩假如,你嫌這樣的光太樸素了些,那你就在墻邊種上一行疏竹。有風,你可以欣賞它婆娑的舞容;有月,你可以欣賞窗上迷離的竹影;有雨,它給你平添一番清凄;有雷,那素潔,那清勁,確是你清寂中的佳友。即使無月無風,無雨無雪,紅日半墻,竹蔭微動,掩映于你書桌上的清暉,泛出一片清翠,幾紋波痕,那般的生動而空靈。你書桌上滿寫著清新的詩句。你坐著那兒,縱使不讀書也“要得”。(有刪改)(1)作者筆下不同朝向的窗給人帶來的感受是不同的,閱讀全文,補寫下面的表格。窗戶的朝向給人帶來的感受南窗光朗,溫暖,給人以清居的享受東窗①西窗寧靜、舒適,讓人感到愜意北窗②(2)作者在想象中把書房里的每一個角落都布置好了,請問作者是如何布置他書房的窗子在的?結合文本簡要回答。(3)本文的語言極具特色,結合上下文,從修辭的角度分析下列句子的表達效果。①蒼蠅的搓腳,微塵的輕游,都帶些倦意了。②有風,你可以欣賞它婆娑的舞容;有月,你可以欣雪窗上迷離的竹影有雨,它給你平添一番清凄;有雪,那素潔,那清勁,確是你清寂中的佳友。(4)作者獨喜歡北窗,卻花大量筆是寫了南窗、東窗、西窗,這樣有何好處?請結合文本簡要分析。(5)作家彭定安說,本文作者對窗子的認識“已經進入審美的態度和境界,而不是純實際的和實用的”,你同意這個觀點嗎?請結合全文簡要分析。10.(60分)請以“鄰居”為題,寫一篇文章要求:(1)不得套作,不得抄襲,要有真情實感;(2)語言要連貫,表達要得體;(3)不少于500字;(4)不得出現真實的人名、校名和地名。
2019-2020學年河北省唐山市豐南區八年級(上)期末語文試卷參考答案與試題解析一、1.(8分)閱讀下面文字,完成各小題。①蘇州博物館新館門前的東北街是一條寬闊平整的石板路,往東便是四大名園之一的拙政園,南側則是以假山聞名的獅子林。日日夜夜,東北街上行人摩肩jiēzhǒng,川流不息,好一個鬧中取靜的意味。②在蘇州,人們會不經意間【甲】在生活的點滴中,興許在一條小巷中,或是在一間老宅里,抑或于一盞路燈下……蘇州博物館的每一處細節都承載著這種【乙】的淡雅氣質。③蘇州博物館主庭院的設計中最吸引眼球的是片石假山。建筑師貝聿銘從米芾的書法中獲取靈感,將三十多塊石頭切割堆疊,以壁為紙,以石為繪,_______。④走在場館的走廊,你也會被頭頂巧妙juélún的天花板所驚艷。留心觀察,原來整個博物館大廳不需要人工照明。貝聿銘不愧為“光影魔術師”,他用玻璃【丙】傳統材料,再用金屬條拱起構成極具設計感的幾何圖形。⑤博物館的許多細節設計可謂自出xīncái獨具匠心。在寶幢展廳,貝聿銘特地安排了一處特殊的紗窗,游人在這里拍照可以攝出極具美感的剪影。紗窗的巧妙運用,將屋外的風景營造出一種朦龐的煙雨江南之感。(1)給文中加點字注音,根據拼音寫漢字。承載zài摩肩jiēzhǒng接踵巧妙juélún絕倫自出xīncái心裁(2)依次填入文中【甲】【乙】【丙】處的詞語,最合適的一項是BA.沉迷與生俱來取締B.沉醉與生俱來取代C.沉醉與日俱增取代D.沉迷與日俱增取締(3)在文中第③段橫線處填入語句,銜接最恰當的一項是AA.不僅還原了蘇式園林里奇山怪石的神韻,更將水墨畫的色彩與空間變化表現入微。B.不僅將水墨畫的色彩與空間變化表現入微,更還原了蘇式園林里奇山怪石的神的。C.不僅還原了水墨畫里奇山怪石的神韻,更將蘇式園林的色彩與空間變化表現入微。D.不僅將蘇式園林的色彩與空間變化表現入微,更還原了水墨畫里奇山怪石的神的。(4)下列說法錯誤的是CA.“蘇州博物館新館門前的東北街是一條寬闊平整的石板路”一句,句子的主干是“東北街是石板路。”B.“建筑師貝聿銘從米芾的書法中獲取靈感”一句中,“獲取”是謂語,“靈感”是賓語。C.“蘇州博物館主庭院的設計中最吸引眼球的是片石假山。”一句是感嘆句。D.選文第②段第一句運用了排比的修辭手法。【解答】(1)本題考查字音字形。“載”讀作“zài”,“jiēzhǒng”應寫作“接踵”,“juélún”寫作“絕倫”,“xīncái”寫作“心裁”。(2)本題考查根據語境選擇詞語。甲處,“沉迷”指深深的迷戀,“沉醉”比喻深深地渲染在某種氣氛或思想活動中。聯系下文“一條小巷中”“一間老宅里”“一盞路燈下”的語境可知,此處應用“沉醉”。排除了AD.乙處,“與生俱來”意思是從一生下來就有,天生的。“與日俱增”指隨著時間的推移而不斷增長,此處應用“與生俱來”。排除C。故選:B(3)本題考查根據語境補寫句子。解答這類題目,關鍵是認真分析空白處上下句的內容,通過對材料的勾畫歸納等物段,確定補寫句子的內容。聯系上下文內容可知,此處要表現蘇州博物館的怪石之美和水墨畫之美,并且后者意思更深一層。故選:A(4)本題考查句子成分、修辭方法、句式。ABD.正確。C.有誤,這個句子并沒有感嘆的語氣,只是平實的說明。所以并不是一個感嘆句。故選:C答案:(1)zài;接踵;juélún;心裁。(2)B(3)A(4)C2.(6分)在下列橫線上填寫相應的句子(1)如果美是專指是“婆娑“或“旁逸斜出“之類而言,那么,白楊樹算不得樹中的好女子。《白楊禮贊》(2)以天下之所順,攻親戚之所畔,固君子有不戰,戰必勝矣。《孟子》(3)中原亂,簪綏散,幾時收?試倩悲風吹淚過揚州。(朱敦儒《相見歡》)(4)折戟沉沙鐵未銷,自將洗認前朝。(杜牧《赤壁》)(5)李清照《漁家傲》中“天接云濤連曉霧”一句,寫的是云濤翻滾的壯美景象,“九萬里風鵬正舉”一句,表明詞人要像大鵬鳥那樣乘風高飛。【解答】答案:(1)是“婆娑“或“旁逸斜出“之類而言(重點字:娑)(2)攻親戚之所畔(重點字:畔)(3)試倩悲風吹淚過揚州(重點字:倩)(4)折戟沉沙鐵未銷(重點字:戟)(5)天接云濤連曉霧,九萬里風鵬正舉(重點字:鵬)3.(3分)思源中學文學社準備邀請市文化館張老師做專題講座,下面是邀請函草稿的正文部分,其中畫線詞語表達都不得體的一項是()張老師您好。我校文學社擬邀請您于6月20日9點在學校報告廳為我們做“文學與文化”專題報告。您學富五車,①久聞大名,如果能來我校對我們②不吝賜教,將是我們的莫大③榮幸。本應④光臨寒舍向您表達我們的愿望,無奈學習時間太緊,不能成行,敬希⑤見諒。屆時我們一定洗耳恭聽,⑥不恥下問。A.①③⑤ B.①④⑥ C.②③⑥ D.②④⑤【解答】通讀文段,運用不得體的是:①“久聞大名”意思是早就聽到對方的盛名,多用作初見面時的客套話。不帶感情色彩的詞,只是表示自己聽聞已久,而自己沒有任何感情的投入;本句語境是要表達對張老師的仰慕之心,用“久仰大名”更恰當。④“光臨寒舍”是在別人到自己家來的時候,為表謙虛和歡迎。本句語境是要表達到老師家里去,因此不恰當。⑥“不恥下問”意思是不以向不如自己的人請教為恥,用于向老師請教不恰當。對照四個選項,B與之一致。故選:B。4.本學期,我們讀了《昆蟲記》,了解了昆蟲生活的奧秘,也被法布爾(作者)積極探索,求真務實的精神感動。他在對昆蟲的描述中,處處洋溢著對生命的尊重,對自然萬物的贊美。這種情懷,為這部著作注入了靈魂和生氣。【解答】法國著名昆蟲學家法布爾耗盡了一生的精力來研究昆蟲,并寫出了《昆蟲記》。他對于昆蟲的描述處處洋溢著對生命的尊重,對自然萬物的贊美。答案:法布爾;生命5.(4分)名著閱讀,判斷對錯。A.《昆蟲記》中,作者不但仔細觀察食糞蟲勞動的過程,而且不無愛憐的稱這些食類蟲為清道夫。√B.蟋蟀在《昆蟲記》中被稱為不會迷失的精靈。×【解答】A.正確B.有誤,被稱為不會迷失的精靈的是蜜蜂。答案:A.√B.×6.(6分)回憶《春望》《雁門太守行》兩首古詩詞,完成各題。(1)兩首詩都反映了戰爭的內容,但表達的主旨不同,《春望》表達了詩人憂國傷時、念家悲己的感情《雁門太守行》表達了詩人忘身報國之情(或立志報國或奮勇殺敵、精忠報國的愿望)。(2)“國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這一名句有何妙處?請簡要賞析。(3)下面選項中,對《雁門太守行》一詩理解有誤的一項是CA.“雁門太守行”是古樂府曲名,“行”是古詩體裁,本詩借用它作詩題寫當時戰事。B.“黑云壓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鱗開”寫景也是寫事,渲染戰前敵軍壓境,我軍英勇應戰的危急、緊張氣氛:暗示戰斗的殘酷,為下文描寫戰斗的慘烈做鋪墊。C.“半卷紅旗臨易水,稻重鼓寒聲不起”,此句中“鼓寒”指的是戰鼓的聲音低沉重濁,“不起”指的是戰士們在這樣沉重的鼓聲中無力擊鼓,斗志難振。D.“報君黃金臺上意,提攜玉龍為君死”引用典故,表達了守城將士們誓死報效君王的決心。【解答】(1)本題是對詩歌主旨的理解。在把握詩歌內容的基礎上,區分兩首詩主旨的不同之處。《春望》這首詩的前四句寫春日長安凄慘破敗的景象,飽含著興衰感慨;后四句寫詩人掛念親人、心系國事的情懷,充溢著凄苦哀思。頷聯分別以“感時花濺淚”應首聯國破之嘆,以“恨別鳥驚心”應頸聯思家之憂,尾聯則強調憂思之深導致發白而稀疏,聲情悲壯,表現了詩人愛國之情。《雁門太守行》中“角聲滿天”,勾畫出戰爭的規模。敵軍依仗人多勢眾,鼓噪而前,步步緊逼。守軍并不因勢孤力弱而怯陣,在號角聲的鼓舞下,他們士氣高昂,奮力反擊。戰斗從白晝持續到黃昏。“半卷紅旗臨易水”,“半卷”二字含義極為豐富。黑夜行軍,偃旗息鼓,為的是“出其不意,攻其不備”:“臨易水”既表明交戰的地點,又暗示將士們具有“風蕭蕭兮易水寒,壯士一去不復還”那樣一種壯懷激烈的豪情。面對重重困難,將士們毫不氣餒。“報君黃金臺上意,提攜玉龍為君死。”詩人引用這個故事,寫出將士們報效朝廷的決心。所以這是將士有著誓死報國、英勇赴戰的精神。(2)本題考查詩歌關鍵句賞析。詩歌句子賞析需要我們在了解詩歌的結構和作者思想情感的基礎上作答,常見的答題格式:本句運用了什么修辭或寫作方法,寫出來什么內容,表達了什么感情。可從手法、情感、語言等方面任選一面作答,言之有理皆可。國都淪陷而山河依舊,春天來臨卻荒草滿目,這種反差強烈的景物描寫手法,痛徹地表達了詩人憂國傷時的思想感情。此題抓住“國破”(國都被攻陷)、“草木深”情景交融進行作答或描繪。該句描繪了國都淪陷,城池殘破,山河依舊,草木叢生的滿目凄涼景象,表現了詩人深重的憂傷和無限的感慨。(3)本題考查內容賞析,通讀全詩,把握詩意。揣摩選項正誤。ABD.正確;C.有誤,“無力擊鼓,斗志難振”錯誤,不起:是說鼓聲低沉不揚。夜寒霜重,連戰鼓也擂不響。面對重重困難,將士們毫不氣餒。故選:C。答案:(1)詩人憂國傷時、念家悲己的感情;詩人忘身報國之情(或立志報國或奮勇殺敵、精忠報國的愿望)。(2)國都淪陷而山河依舊,春天來臨卻荒草滿目,這種反差強烈的景物描寫手法,痛徹地表達了詩人憂國傷時的思想感情。(3)C譯文:《春望》國家淪陷只有山河依舊,春日的城區里荒草叢生。憂心傷感見花開卻流淚,別離家人鳥鳴令我心悸。戰火硝煙三月不曾停息,家人書信珍貴能值萬金。愁悶心煩只有搔首而已,致使白發疏稀插不上簪。《雁門太守行》敵兵滾滾而來,猶如黑云翻卷,想要摧倒城墻;我軍嚴待以來,陽光照耀鎧甲,一片金光閃爍。秋色里,響亮軍號震天動地;黑夜間戰士鮮血凝成暗紫。紅旗半卷,援軍趕赴易水;夜寒霜重,鼓聲郁悶低沉。只為報答君王恩遇,手攜寶劍,視死如歸。7.(12分)閱讀下面兩則文言文,完成各題(甲)富貴不能淫《孟子》景春曰:“公孫行、張儀豈不誠大丈夫哉?一怒而諸侯懼,安居而天下熄。”孟子曰:“是焉得為大丈夫乎?子未學禮乎?丈夫之冠也,父命之;女子之嫁也,母命之,往送之門,戒之曰:“往之女家,必故必戒,無違夫子!’以順為正者,妾婦之道也。居天下之廣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得志,與民由之;不得志,獨行其道。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謂大丈夫。”(乙)與元九書(節選)白居易古人云:“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濟天下。”仆雖不肖①,常師此語。大丈夫所守者道,所待者時②.時之來也,為云龍,為風鵬,勃然突然,陳力③以出;時之不來也,為霧豹④,為冥鴻,寂兮寥兮,奉身而退。進退出處⑤,何往而不自得哉?故仆志在兼濟,行在獨善、奉而始終之則為道,言而發明⑥之則為詩。謂之諷諭詩兼濟之志也謂之閑適詩獨善之義也。故覽仆詩,知仆之道焉。注釋:①仆雖不肖:我雖不賢。②所守者道,所待者時:所堅守的是大道,所等待的是時機。③陳力:盡全力、④霧豹:藏在深山的豹,與“冥鴻”均喻指隱退的賢人,⑤出處:出,出仕;處,隱。⑥言而發明:用語言闡發清楚。(1)下列加點詞語解釋有誤的一項是DA.往送之門,戒之曰戒:告誡。B.丈夫之冠也,父命之命:教導,訓誨。C.以順為正者,妾婦之道也正:準則,標準D.得志,與民由之由:緣由,理由。(2)下列各組中加點詞的意義和用法不相同的一項是AA.一怒而天下懼/學而不思則罔B.公孫衍、張儀豈不誠大丈夫哉/孤豈欲卿治經為博士邪C.妾婦之道也/不聞天子之詔D.是焉得為大丈夫乎/且焉置土石(3)下面對甲文理解表述有誤的一觀是AA.文章開篇擺出景春的觀點,用一個設問句表現他對張儀、公孫衍的歆羨甚至崇拜之情。B.孟子用一個反問句表明自己的態度,也包含對張儀之流的不屑和鄙視。C.古代讀書人的理想是“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濟天下”與文中“得志,與民由之;不得志,獨行其道”意思相近。D.結尾部分運用排比句,增強文章的氣勢和感染力,揭示了大丈夫的內涵。(4)對《與元九書》理解有誤的一項是BA.首句引用孟子的話,統領全段,也明確地表達了自己的行事準則。B.作者寫閑適詩是表達“兼濟之志”,寫諷諭詩是表達“獨善之義”。C.白居易奉行孟子思想,認為大丈夫要做到獨善其身、兼濟天下。D.選文提出了“志在兼濟,行在獨善”的人生觀、價值觀和創作觀。(5)請用“/”給下面的句子斷句。謂之諷諭詩兼濟之志也謂之閑適詩獨善之義也。(6)用現代漢語翻譯下面的句子。居天下之廣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解答】(1)本題主要考查學生對文言實詞的理解能力。解答此類題目,首先要翻譯句子,在理解句意然后再解釋詞語,尤其注意通假字、古今異義、詞類活用等特殊情況。ABC.正確;D.有誤,句意為:能實現理想時,就同人民一起走這條正道。由:遵循;故選:D。(2)本題考查學生對一詞多義現象的理解能力。在平時的學習中,一定要對文言詞語中的一詞多義現象做好積累,聯系詞意和例句進行歸納整理。解答此類問題,首先要明確句意,然后要注意積累詞語的不同用法,最后結合句意理解詞語的不同用法。A.不同,表順承/表轉折;B.相同,均為助詞,的;C.相同,均表反問語氣,難道;D.相同,均為疑問代詞,哪里;故選:A。(3)本題考查學生對文章內容的理解能力。解答此類問題,首先要疏通文意,然后結合文章內容來分析。A.有誤,用一個設問句表現他對張儀、公孫衍的歆羨甚至崇拜之情,是不對的,是反問句;BCD.正確;故選:A。(4)本題考查對文本內容的理解。ACD.正確。B.有誤,作者寫閑適詩是表達“獨善之志”,寫諷喻詩是表達“兼濟之義”。故選:B。(5)本題考查句子停頓。作答時,一定要在正確理解句子意思的基礎上,根據前后詞語之間的語義聯系來劃分停頓。有了一定的積累以后可以根據語感直接作答。這個句子的意思是:所謂諷諭詩,表達的就是造福天下的志向;所謂閑適詩,表達的就是只顧自我修養的思想。故停頓應為:謂之諷諭詩/兼濟志也/謂之閑適詩/獨善之義也。(6)本題考查翻譯語句。解答時一定要先回到語境中,根據語境讀懂句子的整體意思,然后思考命題者可能確定的賦分點,首先要找出關鍵實詞、虛詞,查看有無特殊句式,運用“留”“刪”“調”“換”“補”的方法,直譯為主,意譯為輔。并按現代漢語的規范,將翻譯過來的內容進行適當調整,達到詞達句順。重點詞語:居,住;廣,寬敞的;正,正確的。句意:住在天下最寬廣的住宅里,站在天下最正確的位置上,走著天下最光明的大道。答案:(1)D(3)A(3)A(4)B(5)謂之諷諭詩/兼濟志也/謂之閑適詩/獨善之義也。(6)住在天下最寬廣的住宅里,站在天下最正確的位置上,走著天下最光明的大道。8.(8分)閱讀下文,完成問題。人類的體溫為何是37攝氏度?①我們已經習慣自己的體溫,以至對它視若無睹,除非中暑、發燒、寒冷,才會關注它。如果靜下來思考我們的體溫為何如此,會發現其中暗含著更加久遠的故事:恒溫動物異軍突起,與變溫動物爭奪天下。這是一場考驗能源獲取、動員效率、反應速度,甚至需要抵御生化武器的持久戰爭。最終,恒溫動物完成了改朝換代的壯舉,徹底占據了天空和大地。②我們都知道人類的體溫是37攝氏度,其實人類的體溫會因為身體部位和時間的不同而有所差別。③然而,恒定的體溫并非理所當然。當體溫高于環境溫度,身體因為熱傳導與輻射持續喪失熱量,且溫差越大,熱量損失越快。若要維持體溫不變,就必須在體表建立有效的隔熱層,同時在體內源源不斷地制造熱量,才能平衡損失。這意味著人類必須頻繁地進食、進水,才能保證體溫不會大幅變化。相比之下,對體溫不那么講究的變溫動物,在相同的體重下,對能量的需求只有恒溫動物的,這讓它們更加容易在食物匱乏的環境中生存下來。④這樣看來,變溫動物的生存策略似乎更加高明。但實際情況是,奢侈消耗熱量的哺乳類和鳥類,反而完全占據了大地與天空、高山與兩極,它們才是當今世界占統治地位的物種。⑤這是因為,恒溫動物具有明顯的生存優勢。⑥當氣溫太高,缺乏體溫調節能力的變溫動物必須躲藏起來,防止體溫過高導致死亡;當氣溫太低,它們又需要尋找外部熱源,或者進行休眠。恒溫動物受氣溫影響更小,因而能適應更多變的環境,搶占更多生態位。這也就解釋了為何在南北兩極有很多哺乳動物和鳥類,卻沒有爬行動物。⑦變溫動物在外界氣溫變化較大時,還會行動緩慢、反應遲鈍。這是因為動物體內控制所有生化反應速率的酶,對溫度變化非常敏感,相差10攝氏度,都會帶來2到3倍的變化。而恒溫動物總是保持在自己的最佳溫度,生化反應速率更高,因而擁有更加出色的反應和運動能力。⑧然而問題還沒有解決,雖然恒溫具有這些優勢,人類為何會停留在37攝氏度?⑨其實不止是人類,一些常見的哺乳動物的體溫也都非常接近這個數值。鳥類的體溫更高一點,不過一般也相差不大。⑩如果我們把常溫、常壓下水的冰點和沸點及其之間的溫度,看作一條線段,那么就會發現,黃金分割的另一端是38.2攝氏度,非常接近于我們的平均體溫。大概這只是一個美妙的巧合。但生物學家卡薩德瓦利發現,黃金體溫確實存在,而問題的關鍵與毫不起眼的真菌有關。自然界存在著種類繁多的真菌,其中不乏致命的殺手。比如蛙壺菌,對幾種蛙類來說,感染就意味著死亡。熊蜂微孢子蟲,會在熊蜂體內大量繁殖,導致它們肚子太大無法彎腰交配。盡管能接觸到超過4000種真菌,哺乳類動物卻只會感染其中不到500種,大部分也不會致病。對鳥類的研究也同樣顯示,真菌能引發的鳥類疾病非常少。這讓它們相對于容易感染真菌的動物,具有很大生存優勢。除了免疫系統的功勞,體溫也在其中發揮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因為大多數真菌的活動溫度在4到30攝氏度,只有不到三分之一的真菌能在37攝氏度以上的環境中存活。提高體溫可以殺滅更多真菌,但是更高的體溫也消耗更多熱量,在不生病和不餓死之間,人類或是其他動物必須選擇一個平衡點。卡薩德瓦利對這兩者進行建模和計算,發現存在一個投入與收益的最優解:36.7攝氏度。體溫低于這個“黃金體溫”的哺乳動物,都更易感染真菌。比如在北美,異溫性的蝙蝠在休眠時體溫會下降到環境溫度,這讓它們很容易感染真菌,引發白鼻子綜合征,并大批死亡。于是,在殘酷的自然選擇和簡單的數學原理之下,人類的體溫就固定為37攝氏度。(1)根據語境,解釋第①自然段中“改朝換代”的意思。(2)第⑦自然段運用了列數字、作比較的說明方法,它們分別有什么作用?(3)結合全文,說說人類的體溫為何是37攝氏度。(4)下列關于原文內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確的一項是A。A.恒溫動物與變溫動物不同地位的形成,經歷了一個漫長的過程。B.在食物匱乏的環境中,變溫動物對能量的需求少,生存能力更強。C.哺乳類動物和鳥類之所以很少受到真菌感染,應完全歸功于體溫。D.37攝氏度是恒溫動物在不生病和不餓死之間選擇的一個平衡點。【解答】(1)本題考查理解詞語的含義。解答此題的關鍵是在理解課文內容的基礎上,結合上下文的內容來分析詞語的語境義即可。閱讀第一段,從“最終,恒溫動物完成了改朝換代的壯舉,徹底占據了天空和大地”中可知,“改朝換代”的意思是:恒溫動物在自然選擇中生存下來。(2)本題考查說明方法及其作用。細讀第七段可知,這一段把變溫動物與恒溫動物做了對比,還用了準確的數字,列數字、作比較兩種說明方法綜合運用,是為了準確地說明變溫動物在外界氣溫變化較大時,還會行動緩慢、反應遲鈍。(3)本題考查理解文意篩選信息。根據“因為大多數真菌的活動溫度在4到30攝氏度,只有不到三分之一的真菌能在37攝氏度以上的環境中存活”“提高體溫可以殺滅更多真菌,但是更高的體溫也消耗更多熱量”“體溫低于這個“黃金體溫”的哺乳動物,都更易感染真菌”等有關語句概括作答即可。(4)本題考查對文章內容的理解和分析。A.正確;B.有誤,原文是“對體溫不那么講究的變溫動物,在相同的體重下,對能量的需求只有恒溫動物的十分之一,這讓它們更加容易在食物匱乏的環境中生存下來”,此項表述不準確;C.有誤,原文是“體溫也在其中發揮著至關重要的作用”,“應完全歸功于體溫”說法太絕對;D.有誤,原文是“卡薩德瓦利對這兩者進行建模和計算,發現存在一個投入與收益的最優解:36.7攝氏度”,此項表述不準確。故選:A。答案:(1)恒溫動物在自然選擇中生存下來,奪得天下。(2)準確地說明變溫動物在外界氣溫變化較大時,還會行動緩慢、反應遲鈍。(3)高于37攝氏度會消耗更多熱量,低于37攝氏度更易感染真菌。(4)A9.(13分)閱讀下面文字,完成各題。書房的窗子楊振聲①唉,先生,我是連一間書房都沒得,你可別見笑,正因為沒得,才想得厲害,我不但想到書房,連書房里每一角落,我都布置好了,今天又想到了我那書房的窗子。②說起窗子,那真是人類穴居之后一點靈機的閃耀才發明了它,它給你清風與明月,它給你晴日與碧空,它給你山光與水色,它給你安安靜靜地坐窗前,欣賞著宇宙的一切,一句話,它打通你與天然的界限。③但窗子的功用,雖是到處一樣,而窗子的方向,卻有各人的嗜好不同,陸放翁的“一窗晴日寫黃庭”,大概指的是南窗,我不反對南窗的光朗與健康,特別在北方的冬天,南窗放進滿屋的晴日,你隨便拿一本書坐在窗下取暖,書頁上的詩句全浸潤在金色的光浪中,你書桌旁若有一盆臘梅那就更好,臘梅在陽光的照耀下蕩漾著芬芳,把幾枝疏脫的影子漫畫在新灑掃的藍磚地上,如漆墨畫,天知道,那是一種清居的享受。④東窗在初紅里迎著朝瞰,你起來開了格扇,放進一屋的清新,朝氣洗滌了昨宵一夢的荒唐,使人精神清振,與宇宙萬物一體更新,假設你窗外有一株古梅或是海棠,你可以看“朝日紅妝”;有海,你可以看“海日生殘夜”;一無所有,你還可以看朝霞的艷紅。⑤“掛起西窗浪接天”這樣的西窗,不獨坡翁喜歡,我們誰都喜歡。然而西窗的風趣,正不止此,壓山的紅日徘徊于西窗之際,照出書房里一種透明的寧靜。蒼蠅的搓腳,微塵的輕游,都帶些倦意了。人在一日的勞動后,帶著微疲放下工作,舒適地坐下來吃一杯熱茶,開窗西望,太陽已隱到山后了,田間小徑上疏落地走著荷鋤歸來的農夫,隱約聽到母牛哞哞的在喚著小犢同歸。山色此時已由微紅而深紫,而黝藍。蒼然暮色也漸漸籠上山腳的樹林。西天上獨有一縷鑲著黃邊的白云冉冉而行。⑥然而我獨喜歡北窗。那就全是光的問題了。⑦說到光,我有一種偏向,就是不喜歡強烈的光而喜歡清淡的光,不喜歡敞開的光而喜隱約的光。不喜歡直接的光而喜歡反射的光。就拿日光來說罷,我不愛中午的驕陽,而愛“晨光之熹微”與落日的古紅,縱使光度一樣,也覺得一片平原的光海,總不及山陰水曲間光線的隱翳,或枝葉扶疏的樹蔭下光波的流動,至于反光更比直光來得委婉,“殘夜水明樓”是那般的清虛可愛,而“明月照積雪”使你感到滿目清暉。至于拿月光與日光比,我當然更喜歡月光,在月光下,人是那般隱藏。天宇是那般的素凈。“疏影橫斜水清淺,暗香浮動月黃昏”比之“晴雪梅花”更為空靈,更為生動;“無情有恨何人覺,月曉風清欲墮時”比之“枝頭春意”更富深情與幽思。⑧這里不止是光度的問題,而是光度影響了態度。強烈的光使我們一切看得清楚,卻不必使我們想得明透;使我們有行動的愉悅,卻不必使我們有沉思的姻緣;使我們像春草一般的向外發展,卻不能使我們像夜合一般的向內收斂。強光太使我們與外物接近了,留不得一分想象的距離。強烈的光與一切強有力的東西一樣,它壓迫我們的個性。⑨以此,我便愛上了北窗,南窗的光強。因不必說:就是東窗和西窗也不如北窗。北窗放進的光是那般清淡而隱約,反射而不直接。說到反光,當然便到了“窗子以外”了,我不敢想象窗外有什么明湖或青山的反光,那太奢望了,我只希望北窗外有一帶古老的粉墻。你說古老的粉墻?一點不錯,最低限度地要老到透出點微黃的顏色;假如可能,古墻上生幾片清翠的石斑。這墻不要去窗太近,太近則逼窄,使人心狹;也不要太遠,太遠便不成為窗子屏風;去窗一丈五尺左右便好。如此古墻上的光輝反射在窗下的桌上,潤澤而淡白,不帶一分逼人的霸氣,這種清光絕不會侵凌你的幽靜,也不會擾亂你的運思。它與清晨太陽未出以前的天光,及太陽初下夕露未溢時湖面上的水光,同是一樣的清幽。⑩假如,你嫌這樣的光太樸素了些,那你就在墻邊種上一行疏竹。有風,你可以欣賞它婆娑的舞容;有月,你可以欣賞窗上迷離的竹影;有雨,它給你平添一番清凄;有雷,那素潔,那清勁,確是你清寂中的佳友。即使無月無風,無雨無雪,紅日半墻,竹蔭微動,掩映于你書桌上的清暉,泛出一片清翠,幾紋波痕,那般的生動而空靈。你書桌上滿寫著清新的詩句。你坐著那兒,縱使不讀書也“要得”。(有刪改)(1)作者筆下不同朝向的窗給人帶來的感受是不同的,閱讀全文,補寫下面的表格。窗戶的朝向給人帶來的感受南窗光朗,溫暖,給人以清居的享受東窗①清新,有朝氣,使人精神清振西窗寧靜、舒適,讓人感到愜意北窗②清淡而隱約的光,使人愉悅自如(2)作者在想象中把書房里的每一個角落都布置好了,請問作者是如何布置他書房的窗子在的?結合文本簡要回答。(3)本文的語言極具特色,結合上下文,從修辭的角度分析下列句子的表達效果。①蒼蠅的搓腳,微塵的輕游,都帶些倦意了。②有風,你可以欣賞它婆娑的舞容;有月,你可以欣雪窗上迷離的竹影有雨,它給你平添一番清凄;有雪,那素潔,那清勁,確是你清寂中的佳友。(4)作者獨喜歡北窗,卻花大量筆是寫了南窗、東窗、西窗,這樣有何好處?請結合文本簡要分析。(5)作家彭定安說,本文作者對窗子的認識“已經進入審美的態度和境界,而不是純實際的和實用的”,你同意這個觀點嗎?請結合全文簡要分析。【解答】(1)本題考查篩選并概括文章信息的能力,根據題目要求篩選正確信息概括。第①問的信息在第四段“東窗在初紅里迎著朝暾,你起來開了格扇,放進一屋的清新,朝氣洗滌了昨宵一夢荒唐,使人精神清振”,由此可以概括出答案“清新,有朝氣,使人精神清振”;第②問的信息在第六段和第七段及第八段“然而我獨喜歡北窗。那就全是光的問題了”“我有一種偏向,就是不喜歡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店鋪禮儀培訓
- 原發性巨球蛋白血癥腎損害的臨床護理
- 關于雙減政策的心得體會模版
- 1《小蝌蚪找媽媽》課件
- 新質生產力農業例子
- 醫學文獻翻譯核心要點解析
- 翡翠知識培訓
- 玉林消防考試題及答案大全
- 幼兒教師資格證考試試題及答案
- 馬克思主義哲學心得體會模版
- 《聲聲慢(尋尋覓覓)》課件
- 2024年高中自主招生考試化學檢測試題
- HG∕T 3792-2014 交聯型氟樹脂涂料
- DL∕T 5342-2018 110kV~750kV架空輸電線路鐵塔組立施工工藝導則
- 門診部職責及管理制度(3篇)
- 榆神礦區郭家灘煤礦(700 萬噸-年)項目環評
- 中醫養生與亞健康防治 知到智慧樹網課答案
- 2024年浙江省杭州市濱江區中考二模數學試題
- 初一語文下冊全冊重點字詞
- 《民航客艙設備操作與管理》課件-項目三 客艙應急設備
- 2022自行車專用道設計標準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