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會計師事務所合并問題研究 開題報告_第1頁
我國會計師事務所合并問題研究 開題報告_第2頁
我國會計師事務所合并問題研究 開題報告_第3頁
我國會計師事務所合并問題研究 開題報告_第4頁
我國會計師事務所合并問題研究 開題報告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0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PAGEPAGE13哈爾濱理工大學MBA論文開題報告學院管理學院學科、專業工商管理碩士導師研究生入學時間2011年9月開題報告日期2012年4月5日論文題目太平洋保險公司客服中心人員績效考核研究研究生部說明開題來源應包括下列主要內容:(一)課題來源及研究的目的和意義;(二)國內外在該方向的研究現狀及分析(文獻綜述);(三)主要研究內容;(四)研究方案及進度安排,預期達到的目標;(五)預計研究過程中可能遇到的困難和問題以及解決的措施;(六)主要參考文獻(應在30篇以上,其中外文資料不少于三分之一,參考文獻中近五年內發表的文獻一般不少于三分之一,且必須有近二年內發表的文獻資料)。開題報告字數應不少于5000字開題報告時間最遲應于第三學期結束前完成若本次課題的開題報告未通過,需在一個月內再次進行開題報告。第二次學位論文開題報告仍未通過者,不能繼續進行學位論文工作。開題報告結束后,評議小組要填寫《碩士學位論文開題報告評議結果》報院研究生教學秘書備案。此表不夠填寫時,可另加附頁。一、課題來源及研究的目的和意義(一)課題背景在經濟全球化的大背景下,為了積極順應飛速增長的經濟趨勢,無論是企業還是注冊會計師行業都逐步擴大規模并增強實力,而實施規模化經營在全球注冊會計師行業也早己成為發展的主流。規模化經營的實現方法主要有兩種:企業外部擴張與內部自我發展。大多數的會計師事務所都選擇通過合并的方式來實現自身的規模化發展從而適應市場環境的變化。從理論上講,合并對會計師事務所而言是其實現規模化擴張的快速途徑之一,在一定程度上能有效提高事務所抵御風險能力和審計質量,提高審計效率,并降低審計成本。現實中也確實有許多的會計師事務所選擇強強聯合或兼并等形式擴大規模,實現規模經濟效益,增強市場競爭力以便謀求更大的發展空間。自1980年恢復重建以來,我國注冊會計師行業在短短20年中,不斷上下求索,取得了迅速發展。但“零、散、小”的格局至今尚未得到根本性改觀,這種審計市場現狀和國內外環境的變化以及其自身的發展使得走合并之路己非常必要。如今我國加入WTO的五年過渡期己然結束,與此同時,我國在2006年2月15日正式建立了與國際慣例趨同的注冊會計師審計準則體系,這都意味著我國審計市場國際化進程逐步加快,以國際“四大”為代表的國外會計公司更為直接的搶占中國市場,使得我國本土會計師事務所面臨著更為激烈的市場競爭。因此,我們相信實施規模化戰略有利于提升我國國內會計師事務所的核心競爭力,提高國際競爭力,參與國際競爭,爭奪國際市場。我國為達到注冊會計師行業做大做強的目的,相關行業管理部門頒布了一系列政策法規,以鼓勵支持國內會計師事務所通過合并實現規模化經營。在政策方面,2007年5月13日,中國注冊會計師協會印發了《中國注冊會計師協會關于推動會計師事務所做大做強的意見》。合并對國際大所的規模化發展具有巨大地推動作用,而對我國會計師事務所的發展卻還遠未發揮出其應有的作用。就總體而言,我國會計師事務所與國際。四大。相比仍然存在巨大的差距,如自身規模、管理水平、人員執業水平和市場占。(二)研究的目的和意義1、研究目的:通過會計師事務所的合并整合,實現其規模化的發展,通過執業能力強的事務所帶動執業能力弱的事務所的方式,來實現審計市場結構的優化,以及審計市場集中。這是解決我國當前會計師事務所審計質量差、業務勝任能力低的一個有效途徑。對會計師事務所合并后整合問題進行探究,對資源整合、執業規范的研究對于指導會計師事務所合并后有效的執業和規范審計服務具有較好的指導作用,也有利于促進和加快我國會計師事務所合并后真正的做大做強的步伐、從理論上找到一條較為完善的合并后整合以及管理之路對于提高會計師事務所的整體執業能力,以及通過會計師事務所規范的審計服務來間接地規范上市公司的資本市場的信息披露義務顯得尤為重要。2、研究意義:面對新世紀、新形勢,會計師事務所通過合并方式“做大做強”、實現良性的規模化發展,已成為政府主管部門、行業組織、執業界以及理論界的共識。但是我國對事務所合并的這方面的理論研究關注度還不夠,缺乏系統深入的研究。因此,本文的選題具有一定的理論意義。另外,由于我國本土會計師事務所通過合并走規模化發展之路起步時間短,雖經過幾年的不懈探索,仍然存在規模小、專業化水平低、競爭能力弱等問題,從而制約著行業核心競爭力和國際競爭力的提高。為了迎接挑戰,必須呼喚和催生一批規模大、實力強的本土大型會計師事務所來肩負起歷史責任。因此,深入研究和剖析我國本土會計師事務所合并現狀及存在的問題,具有十分重要的實踐意義,有利于促進整個注冊會計師行業的結構調整與健康發展。二、國內外研究現狀及評述(一)國外相關研究現狀從20世紀七、八十年代開始國外出現了有關會計師事務所合并的大量研究文獻,主要集中在以下兩個方面:(1)會計師事務所合并對審計市場集中度和市場競爭的影響。TongeWootton利用CR度量市場集中度,對1988年由八大合并為六大后的美國審計市場進行了研究,結果表明,CR4為70%,CR8已經為96%,也就是國際八大在審計市場中的市場份額占據絕大部分,同時他們也發現,合并為六大后每一家的市場份額都小于20%[1]。Minyard和Tabor改用Hl度量市場集中度也得出類似結論:八大合并為六大對于審計市場的競爭性幾乎沒有影響[2]。Choi和Zeghal針對1986和1991年北美洲和歐洲10個國家的審計市場集中度研究發現,在1986年,厄恩斯特·惠特尼公司與阿瑟·揚會計公司(合并后為安永公司)、塔奇·羅斯公司與德洛伊特·哈斯金斯·塞爾斯國際會計公司(合并后為德勤公司)合并之前,大事務所在審計市場中占據主導地位,而在他們合并后的1991年,大事務所的主導地位進一步擴大[3]。Owen對英國審計市場研究后發現,事務所合并顯著提高了審計市場的集中度,并提高了大事務所的邊際利潤[4]。Lee對我國臺灣地區KPMG與Cooper&Lybrand合并(1999年)、勤業會計師事務所與臺灣德勤(2003年)合并兩起合并案研究后發現,這兩次合并對于提高四大的市場集中度具有重要影響[5]。Francis,etal.檢驗了安永與德勤兩起合并案(1989年)對于這兩家事務所在不同美國城市中的市場份額的影響。結果發現,在不同城市中,六大的聲譽、市場份額以及合并的后果是不同的;就全美來看,合并并沒有提高六大的集中度[6]。Dunn研究了八大變為四大的影響,發現合并前市場份額較大的事務所,合并后其市場份額有所增加,而合并前市場份額較低的事務所,合并后其市場份額并沒有提高,即變為四大后審計市場集中度提高了,但并不是所有的事務所都獲得了相同的收益[7]。因此,合并在一定程度上拉大了事務所之間的市場份額,提高了審計市場集中度,加劇了審計市場的競爭。MaryW.Suthvan研究八大事務所合并對審計服務的影響,發現事務所的合并有利于審計成本的降低以及更能有效的應對客戶的審計需求[8]。RajivD.Banker,HsihuiChang,RamNatarajan會計師事務所行業產出變化、技術的進步,以及相對效率提高的研究發現,除了審計效率的提高外,審計技術進步是會計師事務所回報率增長的主要原因[9]。Ashkanasy,NealM,Holmesseott利用定性和定量的研究方法對兩家進行合并的會計師事務所進行了2年半的追蹤研究,并提出會計師事務所合并過程一般要經歷震動、回避、快速的適應以及改變等四個階段的觀點[10]。(2)會計師事務所合并對自身審計效率的影響,能否獲得規模經濟。一些學者經過研究發現,合并有助于降低成本、提高事務所的審計效率,存在規模經濟效應。RobertA.Liberty指出會計師事務所合并過程中如何選擇合并方的、合并雙方的現有資源以及合并后事務所的目標等因素都會影響事務所合并后的整合計劃的實施效果[11]。Doogar,等發現,合并不僅提高了事務所的市場份額,而且提高了每個合伙人的獲利數[12]。Baskervilie和Hay對新西蘭的會計師事務所合并研究后未發現合并會降低成本[13]。Iva[14]。Ivanceich和Zardkoohi對美國審計市場進行了實證研究,研究結果表明合并不僅提高了事務所的審計效率還使他們獲得了壟斷能力[15]。Carpenter和Strawser選擇IPO公司為樣本,對這些公司申請上市時事務所變更進行了研究,研究結果表明這些IPO公司更傾向于將事務所變更為大型事務所為公司提供IPO審計服務[16]。這說明事務所規模已經在向社會公眾傳遞一種類似擔保的信號,需要審計服務的企業和社會公眾很難去評價事務所的審計質量的高低,只能憑規模去判斷,雖然規模大不一定代表審計質量一定會高,但是規模大的事務所相對規模較小的事務所能夠提供一種無形的擔保,另外,企業聘請大型事務所也向社會公眾傳遞這樣一種信息:財務報告是經過大型事務所審計的,可靠性及公允性更高。因此,為了得到這種信息效應,他們愿意支付更高的審計費用聘請大型事務所。從另一個角度來講,大規模會計師事務所較小規模會計師事務所,獲得更高的審計收費,存在一定程度的規模經濟,而合并是事務所擴大規模實現規模經濟的重要方式。(二)國內相關研究現狀相對國外研究來說,我國對會計師事務所合并的研究開始較晚,自2000年后:我國理論界開始對會計師事務所規模化以及合并問題展開研究,相關研究主要集:中于會計師事務所合并的動機、合并后的績效以及會計師事務所的規模與審計市:場結構、審計質量、審計收費的關系等方面。歸納如下:楊學華以資源為基礎的戰略理論分析了我國會計師事務所戰略合并的發展趨勢,提出會計師事務所大、中、小三個層次的合并趨勢,即通過大型事務所的強強聯合,逐漸培養國際化的事務所;中小型事務所通過提高事務所的執業能力和服務創新能力等亞核心能力,擴大會計師事務所的規模;小型事務所建立自己的特色服務,提供專業化服務。這樣不同層次的事務所能夠更好地滿足不同層次客戶的需要[17]。胡淑英對我國會計事務所合并整合問題進行了探討,主要對一體化合并整合模式以及集團化整合模式進行介紹和對比分析,認為兩種整合模式搭配選擇會獲得較大的益處[18]。陽昌云(2008)通過對美國會計師事務所合并整合問題研究,對合并中應該注意的問題進行特別研究,從文化融合、選擇能力匹配的合作伙伴、如何保持服務的連續性等方面進行探索研究[19]。孫娜(2008)按照合并動機的標準,從1998年至今,把我國會計師事務所合并主要歷程分為資格導向的合并階段、聲譽導向的合并階段、危機導向的合并階段三個階段[20]。朱贏(2008)對我國本土會計師事務所的人力資源、財務狀況、增長方式以及執業水平現狀進行了分析,并對本土性會計師事務所的做大做強提出了政策性的建議[21]。劉明輝、李黎和張羽以1998—2000年A股上市公司為樣本,通過實證分析結果表明,我國會計師事務所的審計質量隨著審計市場集中度的提高先提高,而后達到一定的規模后又下降,并提出我國應該大力培育大規模的事務所,增強事務所的競爭的能力[22]。郝銀輝對目前我國審計市場上規模經濟實證考察表明,合并對我國事務所規模化發展起了一定的作用,但相比國際大所,這樣規模化發展能力相對遜色很多[23]。蔣力、劉爾奎和崔宏利用Simunic審計收費模型并加以修正,分別就內資所與內資所合并、內資所與外資所合并進行實證研究,對內資所與內資所合并檢驗結果表明,事務所合并使得審計收費顯著增長,是因為合并產生了規模經濟效應[24]。吳溪以1999年末的市場份額為基礎進行了實證研究,結果表明,2000年較1999年前10位事務所的市場份額增加了4.41%,合并使得事務所的市場份額總體上得以提高[25]。吳溪對中天勤合并失敗案例就合并前與合并后的情況進行了詳細分析,指出合并前他們在客戶群質量(代表業務風險)與執業質量控制方面存在很大差異,合并后也未存在質量控制等管理整合的跡象[26]。李明輝、劉笑霞通過文獻綜述的方式分析了我國會計師事務所合并的動因與經濟后果,指出通過合并,擴大了事務所的規模,實現了做大,但通過合并能否提高事務所的競爭力,實現做強,尚需經驗證據[27]。劉潔、揚愛冬指出我國會計師事務所合并存在為了合并而合并、合并前雙方相互了解的時間不多、合并后對分所的管理經驗不足等問題,致使合并帶來了很多風險,并指出應通過行業監管以及合并后事務所內部的建設等措施來規避合并風險[28]。唐學明剖析了我國會計師事務所合并后出現的問題,指出會計師事務所合并后應該盡快解決合并帶來的問題,制定相關的發展戰略等[29]。王進朝、徐卉以2008-2009年我國會計師事務所合并數據為依據,采用實證研究方法分析了我國會計師事務所合并的政策效應,研究發現,國家政策在會計師事務所加快發展方面的引導作用顯著,讓弱者變為強者成為下一步的重點[30]。楊永森利用函數模型,對事務所規模經濟效應進行了實證研究,研究發現,由于大客戶存在業務復雜、地理區域廣等特征,只有大型事務所才能有能力提供相應的服務。因此,這些事務所在大客戶市場上存在明顯的規模經濟,并指出應通過合并來增加事務所的規模及事務所應加強內部治理[31]。三、主要研究內容(一)研究內容本文共分六部分,按研究問.題的一般邏輯順序展幵,即提出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全文的思路安排如下:第一部分引言:首先闡述了本文的研究背景、選題意義;接著梳理了國內外相關研究理論,介紹了事務所合并目前的研究狀況;最后介紹了本文的研究思路和結構安排。第二部分會計師事務所合并理論概述:介紹了事務所合并的基本內容,我國事務所合并成功的條件,并從委托代理理論、規模經濟理論、效率理論、政府干預理論等方面對會計師事務所合并進行理論分析。第三部分是我國會計師事務所的合并的問題及其原因分析:論述了我國會計師事務所合并的三次浪潮,并列舉了三種合并模式的典型案例,闡述了我國會計師事務所合并中存在的問題,并對其進行原因分析。第四部分是國際會計師事務所合并的歷程及其成功案例的經驗借鑒:闡述了國際“四大”的合并歷程,總結出國際“四大”的合并效果并為我國會計師事務所合并提供借鑒和參考。第五部分提出推動我國會計師事務所合并的對策:在借鑒國際四大合并經驗的基礎上,結合我國會計師事務所的實際情況及其所處環境的特殊性,提出加強政府與行業協會的作用、調整審計市場結構、進行合并后的資源整合工作等等對策。第六部分結論:總結本文的研究結果以及研究的局限性。(二)論文結構0引言 0.1研究的背景和意義0.1.1研究的背景0.1.2研究的意義0.2文獻綜述0.2.1國外研究現狀綜述0.2.2國內研究現狀綜述0.3寫作思路及方法0.4論文的基本框架1會計師事務所合并理論概述1.1會計師事務所合并的定義及類型1.1.1會計師事務所合并的定義1.1.2會計師事務所合并的類型1.1.3會計師事務所合并的效應1.2會計師事務所合并的條件1.2.1市場機制的選擇性1.2.2管理機制的統一性1.2.3資源的可優化性1.2.4企業文化的融合性1.2.5政府政策的驅動性1.3會計師事務所合并的理論基礎1.3.1委托代理理論1.3.2規模經濟理論1.3.3效率理論1.3.4政府干預理論2我國會計師事務所合并存在的問題及其原因分析2.1我國會計師事務所合并歷程2.1.1我國會計師事務所三次合并浪潮 2.1.2我國會計師事務所合并的三種典型模式2.1.3三種模式的優缺點比較2.2我國會計師事務所合并中存在的問題2.2.1合并目標定位不當2.2.2合并前的可行性研究不充分2.2.3合并后審計質量控制弱化212.2.4合并后組織結構整合不到位2.2.5合并對員工心理和行為的不利影響2.2.6合并產生的文化沖突2.3我國會計師事務所合并中存在問題的原因分析2.3.1合并推動的主體力量是政府而非市場2.3.2事務所合并的戰略決策不準確2.3.3合并后事務所的管理機制不匹配2.3.4缺乏有效的合并整合措施3信永中和會計師事務所合并案例分析3.1信永中和事務所合并事件概述3.1.1第一次合并浪潮:脫鉤改制3.1.2第二次合并浪潮:行業“抓大”3.1.3第三次合并浪潮:做大做強3.2信永中和事件案例分析3.2.1數據來源3.2.2研究方法設計3.2.3事務所合并前后審計量分析4推動我國會計師事務所合并的對策4.1加強政府與行業協會的共同推動作用4.1.1規范政府制度政策的引導4.1.2強化行業協會的自律作用4.2做好合并前充分的準備工作4.2.1清晰定位合并目標4.2.2加強合并前的可行性研究4.2.3增加合并前雙方對利益分配的交流4.3抓好事務所合并后組織結構整合4.3.1組織結構整合的內容4.3.2有限責任合伙制是合并后的最佳選擇4.3.3選擇合適的組織結構4.3.4整合合伙人管理委員會4.4改進事務所合并后人力資源管理整合4.4.1加強有效溝通4.4.2努力緩解員工壓力4.4.3加大培訓力度,提高員工忠誠度4.4.4建立健全員工激勵機制,留住核心人才4.5推動事務所合并后企業文化整合4.5.1強化高層管理者的文化整合意識4.5.2著力培養合并后事務所的新型文化4.5.3遵循文化整合原則5結論參考文獻致謝四、研究方案及進度安排,預期達到的目標(一)采用的研究方法(1)文獻歸納法。全文在國內外研究的基礎上,歸納總結會計師事務所合并的理論與機理,為深入探討會計師事務所問題做好理論鋪墊。(2)案例分析法。本文選取信永中和會計師事務所合并事件作為分析案例,分析信永中和合并案例的背景、合并的目的以及合并后的效果,為我國會計師事務所的合并提供借鑒。(二)進度安排及預期目標(因答辯時間不確定故而可能需要改進)2012.09~2012.12:資料收集與論文調研。閱讀管理學有關教程,閱讀有關核心競爭力方面的論文,選擇具有研究意義的內容,與導師商議,擬定論文題目,并開始針對所研究的太平洋保險公司客服人員績效考核問題搜集資料。2013.01~2013.05:完成文獻綜述、開題報告。繼續資料的搜集工作,同時認真研讀有關資料,并到太平洋保險公司進行調查,獲取第一手資料;開始開題報告的寫作,列出論文寫作大綱;在導師的指導下完善和修改開題報告,制作PPT。2013.06~2013.07:績效考核的基本理論框架。2013.08~2013.09:撰寫論文主體內容,完成論文初稿。2013.10~2013.11:完成論文終稿,準備論文答辯。在導師指導下,修改論文;完善論文,形成終稿;準備答辯。五、預計研究過程中可能遇到的困難及解決的措施(一)可能遇到的困難和問題(1)合并案例數據搜集。(2)合并案例定性分析。(3)事務所合并問題與建議的提出。(二)解決措施針對資料收集問題,則利用網絡查閱各類期刊資料,如報紙、學術報告、學位論文、學術會議論文、學位論文等。針對案例數據獲取問題,則查閱相關報紙期刊外,可利用工作之便到實地考察,爭取獲得第一手資料。針對提出會計事務所合并建議,則結合國內外研究理論,以太平洋公司實際情況為參考依據,在導師及同學的指導下有針對性的提出報告。六、主要參考文獻[1]TongeSD,WoottonCW.Auditorconcentrationandcompetitionamongthelargepublicaccountingfirms:post一mergerstatusandfutureimplications.JournalofAccountingandpubliepolicy,1991,10(2):157一172.[2]Minyard,D.H.,andR.Tarbor.TheEffectofBigEightMegersonAuditorConcentration.AccountingHorizons.1991.5(4):79一90.[3]Choi,M.S一andD.Zeghal.TheEffectofAccountingFirmMergersonInternationalMarketsforAccountingServices.JournalofIntemationalAccounting,Auditing&JTaxation1999.8(1):1一22.[4]Owen.publicaccountingfirms:mandatedstudyonconsolidationandcompetition.www.Gao.gov,2003一07一30.[5]Chia一ChiLee,2010,AuditmarketstructureandrelatedchangesinTaiwan:theeffectsofCPAqualificationchangesandmergers,Quality&Quantity,Vol.44,Jun,PP:691一712.[6]FrancisJR,StokesDJ,AndersonD.CityMarketsasaUnitofAnalysisinAuditResearchandtheRe-ExaminationofBig6MarketShares.Abacus,1999,35(2):185一206.[7]DunnHillier,AllanHodgson,AccountingWindowDressingandTemplateRegulation:ACaseStudyoftheAustralianCreditUnionIndustryJourualofBusinessEthies,Vol.83,No.3.Dee.,2008,pp.579一593.[8]MaryW.Sullivan,2002,TheEffectoftheBigEightAccountingFirmMergersontheMarketforAuditServices,JournalofLawandEconomies,Vol.45,Oet.,pp:375一399.[9]RajivD.Banker,HsihuiChang,RamNatarajan,2005,ProductivityChange,TechnicalProgress,andRelativeEfficiencyChangeinthePublicAccountingIndustry,ManagementScience,Vol.51,Feb.,pp:291一304.[10]Ashkanasy,Neal.M,HolmesScott,1995,PercePtionsofOrganizationalIdeologyFollowingMerger:ALongitudinalStudyofMergingAccountingFirmsAccounting,Organizations&Society,Vol.20,JanIssuel,pp:19一34.[11]RobertA.Liberty.1981,ToMergeorNotToMerge.,PublicAccountingReport,JournalofAccountaney,pp:37-43.[12]DoogarRobert.Audits:Movingfromatraditionaltoarisk-basedapproach.NorthWesternFinancialReview.2006.16.22-23.[13]Baskerville,R.F.AndD.Hay.TheEffectofAccountingFirmMergersontheMarketforAuditServices:NewZealandEvidence.Abacus.2006.42(l):87一104.[14]TsaiandDonghuiwu.AggregateQuasiRentsandAuditorIndependence:EvidencefromAuditFirmMergersinChinaIR8.WorkingPaper,NingnanUniversityandTheHongKongPolytechnicUniversity.200.[15]IvancevichSH,ZardkoohIA.Anexploratoryanalysisofthe1989accountingfirmmegamergers.AccountingHorizons,2000.14(4):389-401.[16]Carpenter,C,a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