統編版高中語文新教材必修(上)第三單元曹操《短歌行》名師教學設計-_第1頁
統編版高中語文新教材必修(上)第三單元曹操《短歌行》名師教學設計-_第2頁
統編版高中語文新教材必修(上)第三單元曹操《短歌行》名師教學設計-_第3頁
統編版高中語文新教材必修(上)第三單元曹操《短歌行》名師教學設計-_第4頁
統編版高中語文新教材必修(上)第三單元曹操《短歌行》名師教學設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統編版高中語文新教材必修(上)第三單元曹操《短歌行》名師教學設計

【教學目標】

1、通過反復誦讀,感知全文,梳理文意。

2、正確理解詩人的“憂”,感悟詩人的豪情,培養學生積極進取的人生觀。

3、學習本詩比興、用典等藝術手法的運用。

【教學過程】

課前播放《滾滾長江東逝水》。

(解說:《滾滾長江東逝水》豪放、渾厚、悠遠而略帶蒼涼的歌聲,其內容和基調與這首詩的風格、詩人的心境相近,有利于對詩人思想感情的感受、理解。)

一、整體感知

[預設互動1]美美地憶

一提起曹操人們便會脫口說出對他的評價:“挾天子以令諸侯的大奸臣”,“欺君罔上的漢臣賊子”。周瑜說:“操雖托名漢相,實為漢賊。”裴松之認為:“歷觀古今書籍所載,貪殘虐烈無道之臣,于操為甚。”唐太宗如是說:“臨危制變,料敵設奇,一將之智有余,萬乘之才不足。”毛澤東詞:“往事越千年,魏武揮鞭,東臨碣石有遺篇。”易中天說:“曹操是可愛的奸雄,他的奸與雄統一于雄。”

魯迅先生也曾于1927年指出:“我們講到曹操,很容易就聯想起《三國演義》,更而想起戲臺上那一位花面奸臣,但這不是觀察曹操的真實方法。”又說“曹操是一個很有本事的人,至少是一個英雄。”

由于曹操這一歷史人物確實具有多重性,要還其真實面目就不僅僅是一個“是”還是“非”的問題,我們必須用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的思想和觀點對其人及其所處的歷史背景進行系統整體性的分析,才能得出實事求是的結論。

今天我們來學習一首當年曹操夜宴群雄,橫槊賦詩時所吟唱的《短歌行》,從一個側面來了解一下這個有爭議的歷史人物。

二、以學激思

請寫出你的疑惑,由組長整合后交老師。

三、合作學習

[預設互動2]美美地讀

通過各種形式的朗讀感悟詩歌內容和詩人的思想感情。

這首詩是“建安風骨”的代表作,情感真摯,境界開闊,慷慨深沉。

[預設互動3]美美地思

1、通過朗讀我們已經感受到了詩人心中之“憂”,他到底在憂什么?是如何解憂的?

第一步:自己誦讀詩歌,尋找問題關鍵。

第二步:小組交流合作,商定問題觀點。

第三步:小組代表發言,師生共同探討。

板書:憂解憂

人生苦短只爭朝夕

賢才難得禮遇嘉賓

功業未就天下歸心

曹操勾畫了統一天下的宏偉藍圖,他的憂不是簡單消極的悲憫,他憂人生的實質是重人生,憂賢才的實質是重賢才,這種“憂”有一股慷慨之氣。

2、觀看《曹操橫槊賦詩》視頻剪輯,思考幾個問題。

(1)剪輯中曹操所吟唱的《短歌行》與課本上的《短歌行》有幾處不同?

明明如月,何時可掇?——皎皎如月,何時可輟?

何枝可依?——無枝可依。

海不厭深。——水不厭深。

(2)“輟”和“掇”、“無”與“何”在表達效果上有什么不同?我們從中可以分別體會出什么心境呢?

點撥:輟,停止。比喻義為:“我對賢人的思念,何時才能停止呢?”掇,拾取。比喻義為:“皎潔如月的賢才,我什么時候才能擁有呢?”剪輯中呈現的是一個豪情滿懷、壯志凌云的曹操,其行動較思念更進一層,更符合曹操那種想坐擁天下賢才的霸氣。顯然,這是劇作者為劇情需要所塑造的。而原詩表現得更多的是曹操的隱憂。

“無”字,展現的是往南去的人才沒有可依之枝,即沒有接納他們的地方;而“何枝可依”,展現的是亂世當中,往南而去的人才在徘徊、猶豫中進行一種選擇,而此時的曹操恰似那謙虛的山、博大的海、求賢若渴的周公,成為那可供賢才依托的一枝。

[預設互動4]美美地賞

1、“莫道馬上得天下,自古英雄盡解詩。”劉邦、項羽、曹操、毛澤東莫不如此。曹操的抱負情懷是通過哪些藝術手法表現出來的?

(1)用典及其作用

所謂用典,是指在詩詞中通過各種手法,或引用、或化用、或改用前人的成句、故事。

作用:引用典故可以使詩歌典雅耐讀,富于文采,增加詩歌內涵容量。

(2)再次朗讀,并按順序找出用典的詩句,分析其表達效果。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表達詩人念念不忘賢才的一片真情。)

呦呦鹿嗚,食野之蘋。我有嘉賓,鼓瑟吹笙。(表達詩人禮遇賢才的態度。)

山不厭高,海不厭深。(說明自己渴望多納賢才,多多益善。)

周公吐哺,天下歸心。(以周公自比,表達求賢之誠懇,用周公禮賢下士的精神自勵。)

2、比興(在朗讀中找出有關詩句)

明明如月,何時可掇。(以明月喻指賢才并起興,表達賢才難得而憂慮不絕的心情。)

月明星稀,烏鵲南飛。繞樹三匝,何枝可依。(比喻賢才尚在徘徊選擇之意,以此起興流露詩人唯恐賢才不來歸附的焦急心情。)

山不厭高,海不厭深。(以山高海深比喻廣招人才的博大胸懷并以此起興,意在表明詩人以開闊的胸懷接納賢才,唯才是舉。)

四、課堂總結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