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上海物理競賽分類試題一:聲光學(87-99)(87)如圖2所示,兩個相互垂直的平面鏡,在其中任一位置放置光源S,那么它所成的像共有A1個。B2個。C3個。D4個。.圖5圖5中光線由玻璃進入水中時,折射線只可能通過圖5AA點。BB點。CC點。DD點。3.某人從平面鏡里看到臺鐘的鐘面如圖1所示,這表明當時的準確時間是 ()圖1A.6點55分;B.10點40分;C.5點05分;D.5點20分。4.已知凸透鏡的焦距為f,那么符合成象規律的是(多選) ()A.如果得到倒立的像,則物距u必須大于焦距f才有可能;B.如果得到正立的像,則物距u必須小于焦距f才有可能;C.如果在屏上得到縮小的像,則物距u必須大于兩倍焦距才有可能;D.如果得到與物同側的縮小的像,則物距u必須等于焦距f才有可能。5.關于物體顏色的正確說法是(多選) ()A.白紙能反射各種單色光,而黑紙能吸收各種單色光;B.由紅、橙、黃、綠、藍、靛、紫等七種顏色混在一起就得到白顏料;C.白光是由各種單色光混合而成的;D.紅色透明體只能吸收紅色光。6.用一個凸透鏡使一個明亮的物體成象在光屏上,如果用一張卡片遮住凸透鏡的上半部分,結果是 ()A.像的上半部分消失;(B)像的上半部分消失;(C)像仍是完整的,但比不遮卡片時暗些;(D)像仍是完整的,完全不受影響。7。(88)在下列光學元件中,能對光線起會聚作用的是(多選)A.凸面鏡;(B)凹面鏡;(C)凸透鏡;(D)凹透鏡。8.透過藍色透光玻璃,進行下列觀察,所得結論正確的是(多選)A.觀察白色物體,可以看到藍色;(B)觀察黃色物體,可以看到綠色;(C)觀察紅色物體,可以看到黑色;(D)觀察任何顏色的物體,看到的都是藍色。9.圖2中的O1-O2代表透鏡的主軸,S表示點光源,S'表示該點光源所成的像。據此能判斷是凸透鏡的圖是(多選)圖210.如果在圖10所示方框內放上甲、乙兩個光學元件。一束平行入射光ab射入,經過甲、乙的作用后,出射光為a'b'仍是平行光。則甲、乙兩光學元件的名稱分別為A.甲為凸透鏡,乙為凹透鏡;(B)甲為凹透鏡,乙為凸透鏡;(C)甲、乙均為凸透鏡;(D)甲、乙均為凹透鏡;11.一柱形物體直立在平靜、清徹的水面上空而靜止不動。位于水中C點的觀察者,正好看到了這一柱形物體所成的像,如圖11所示。那么,他看到的可能是A.與物體原來位置相同、大小一樣的像;B.與物體位于同一位置,大小一樣、倒立的像;C.在ab右上方、傾斜的像;D.在ab左上方、傾斜的像;12.圖5中的容器內有一個凹面鏡,平行于主軸的光線經凹面鏡反射后會聚于焦點。如果在容器內注滿水,其它條件不變,則焦點位置將比不注水時A.向上移動;B向下移動;C水平移動;D保持不動。13.某甲利用平面鏡反射看到了某乙的眼睛,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A.某乙一定也能從同一平面鏡同時看到某甲的眼睛;B.某乙一定不能從同一平面鏡同時看到某甲的眼睛;C.A和B兩種結論都有片面性,結論和平面鏡的質量有關;D.A和B兩種結論都有片面性,結論和某甲隱藏得是否巧妙有關。14.下大雨時,雨看上去連成一條條線,這是因為A.雨太大時,雨水本身就是連續的水柱;B人眼的視覺暫留作用;C空氣中有霧,看不清楚;D上面的雨滴比下面的雨滴下落速度快。15.在一個物體和平面鏡之間放一個不透光的屏,屏的高度只有物體高度的一半,那末平面鏡前的觀察者將()A.只能看到一小半物體的虛像;B只能看到一大半物體的虛像;C一定能看到整個物體的虛像;D以上情況都有可能發生。16.(89)關于小孔成像,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A.像和物上下、左右都不顛倒;(B)像和物上下顛倒,左右不顛倒;(C)像和物上下不顛倒,左右顛倒;(D)像和物上下、左右均顛倒。17光從空氣射到水面時,有一部分反射,一部分折射。則A入射角大于反射角;(B)入射角等于折射角;(C)入射角小于折射角;(D)折射角小于反射角。18.下列所述光學儀器中所使用的透鏡,不是凸透鏡的是A.放大鏡;(B)照相機鏡頭;(C)近視眼鏡;(D)遠視眼鏡。19.關于平面鏡成像,下列說法中不正確的是A.像位于鏡后,鏡后的像和鏡前的物與鏡面距離相等;B.像的顏色和物的顏色相同;C.像的大小和物的大小相等;(D)在看不到物的地方,一定看不到像。20.物體經凸透鏡在屏幕上成清晰的像,若將黑紙遮去透鏡的下半部,這時屏上的像將A.沒有任何變化;(B)變暗,但大小不變;(C)上半部消失,下半部不變;(D)下半部消失,上半部不變。21.凹鏡是球面鏡的一種,如果在球心放一個點光源,那么光源發出的光經凹鏡反射后將A.經原路射回;(B)會聚在焦點;(C)成平行光線:(D)成發散光線。22.人們在電影院里觀看銀幕上出現的情景,這些情景對人的眼睛而言A.它是物;(B)是放大正立的實像;(C)是放大、正立的虛像;(D)是放大、倒立的實像23.白天室內的人覺得光線明亮,而室外的人觀看建筑物時總覺得窗口是黑洞洞的,這是因為窗玻璃的透明度不高;窗玻璃把入射光反射出去;進入房間的光線經多次反射很少從窗口射出;D.房間內和房間外的人對光的感受能力有差異24.一個直立的物體放在凸透鏡的兩倍焦距處,物體的中點恰在透鏡的光軸上,后來,透鏡被一割為二,對稱地拉開,兩個半透鏡間距離等于物體高度,如圖5所示。則此時光屏上的像應該是圖6中的圖5圖625.圖9一塊矩形玻璃磚,切割成圖9中形狀后拉開一段距離出,平行于光軸的光線從左面射入,右邊射出的光線圖9仍然保持平行;B.一定是發散光線;C.一定是會聚光線;結論與d有關,以上均有可能。26。(90)關于光的傳播,正確的答案是A.在任何情況下,光都是沿直線傳播的;B.光在水中傳播的速度比在空氣中的速度小;光在真空中的速度相當于1分鐘饒地球赤道七圈半的速度;傳播同樣的距離,光所需要的時間比無線電波短。27.入射光線與反射面的夾角是15°,則入射光線與反射光線的夾角是A.30°;(B)15°;(C)75°;(D)150°。28.關于凸鏡和凹鏡的應用,正確的是(A)凸鏡用于汽車頭燈;(B)凹鏡用于太陽灶;(C)凹鏡可用作觀后鏡;(D)凹鏡用于放大鏡。通過透鏡觀察到一個放大的像,則物體應放在(A)1倍焦距和2倍焦距之間;(B)1倍焦距之間;(C)2倍焦距之外;(D)2倍焦距處。當光線從一種透明物體進入另一種物體時,下列說法正確的是光線的傳播方向一定發生改變;當光線的傳播方向有時不發生改變;當光線從水斜射入空氣時,折射角小于入射角;當光線從玻璃斜射入空時,入射角大于折射角。圖一所示是光線經過凹透鏡前后的方向,其中正確的是圖1把一頁物理教科書全部攝入一張135底片上,則底片離鏡頭的距離應(A)小于1倍焦距;(B)在1倍焦距到2倍焦距之間;(C)等于2倍焦距;(D)大于2倍焦距。33.圖4根據圖四的光線可知:使光線傳播方向發生改變的一個光學器件應是圖4A.平面鏡;(B)凸透鏡;(C)凹鏡;(D)凸鏡34.就人們在電影院內看到的銀幕上的畫面,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對人眼與放映機來說,畫面都是像;對人眼而言它是物而不是像,只對放映機的鏡頭而言才是像;對人眼與放映機而言,整個畫面是放大的實像;對人眼與放映機而言都是物。35.平面鏡玻璃厚5毫米,反射膜在玻璃的后表面,一個發光點S距前表面4毫米,則所成的像離前表面(A)14毫米;(B)13毫米;(C)9毫米;(D)4毫米。36.一物體經凸透鏡成像于光屏上,現用一小圓紙片遮住該凸透鏡的中心部位,則實驗結果是仍能成完整的像,但像的亮度降低;像的中心部位消失,其余部位保存;根本不能成像;D.與原來所成的像完全一樣,沒有發生任何變化37.平面鏡前有4個發光點,如圖8所示。圖中眼睛不能看到其虛像的發光點是A.a點;(B)b點;(C)c點;(D)c、d點;38.用照相機拍攝人物照片時,人立在鏡頭的一倍焦距之內;B.人立在鏡頭的一倍焦距之外與兩倍焦距之內;C人離鏡頭越近,得到的照片越小;人必須立在兩倍焦距之外。39.圖3中點劃線表示某一凸透鏡的主軸,但未標出透鏡位置。一物體放在a、b兩點間,某觀察者觀察到放大正立的像。當物體從a移向b時,發現正立的像逐漸增大。下列關于凸透鏡L的位置及焦點F的位置,判斷正確的是圖3A.L位于b、N間,其左焦點F位于a、b間;圖3B.L位于b、N間,其左焦點F位于M、a間;C.L位于M、a間,其右焦點F位于a、b間;D.L位于M、a間,其右焦點F位于b、N間。40.一塊長方體玻璃磚內有一個呈雙凸面(球面)的空氣泡,可以看作透鏡。一束平行光束按圖6所示方式射向氣泡,則這束平行光將穿過氣泡后仍保持平行;(B)穿過氣泡后會聚;(C)穿過氣泡后發散;(D)不能穿過氣泡,全部被反射。41.如圖8所示,一盛水容器的底部放有一塊平面鏡,它與容器底部的夾角為15°。一條光線以45°入射角從空氣射向水面,折射角為30°,進入水中的折射光線能夠射到平面鏡的表面,那么,這條光線經過平面鏡反射后再從水中射入空氣的折射角是A.9O°;(B)75°;(C)30°;(D)0°。42.(91)發散光束經過凸透鏡折射后(A)一定變成會聚光束;(B)一定變成平行光束;(C)一定變成發散光束;(D)以上情形都有可能。43.如果幻燈機在銀幕上放映出字母F,那末幻燈片在幻燈機中正確放置應是A.;(B);(C);(D)。44.在凸透鏡成像實驗中,當物距u=20厘米時得到一個和物體一樣大的像,那么正確的結論是A.當物距v=20厘米時,得到一個縮小的像;B.當物距v=15厘米時,得到一個正立的像;C.當物距v=25厘米時,得到一個倒立的像;D.當物距v=30厘米時,得到一個放大的像。45.通過放大鏡看書上的字,如果放大鏡向書漸漸靠近,那么我們看到的字符A.越來越小;(B)越來越大;(C)先變大,后變小;(D)先變小,后變大。46.兩個互相垂直的平面鏡組成了激光反射器,如圖2所示。如果入射光線方向不變,反射器繞O點向順時針方向轉過30°,那么經過反射器兩次反射的光線將轉過A.90°;(B)15°;(C)30°;(D)0°。47.說明光在同一種媒質中不是沿直線傳播的例子是(A)平面鏡成像;(B)凸透鏡成像;(C)光導纖維傳播光;(D)海市蜃樓。48.會聚光束經過一塊平面鏡反射后A.變成發散光束;(B)變成平行光束;(C)仍是會聚光束;(D)可能成為會聚光束,也可能成為發散光束。49.圖5圖5A.Ⅰ;(B)Ⅱ;(C)Ⅲ;(D)Ⅰ、Ⅱ、Ⅲ。50.有人用照相機對著平面鏡拍照,想攝出平面鏡內的人物,結果A.他不會成功,因為平面鏡成的像是虛像;B.他能攝出鏡內的人物,而且和照相機直接對著人物拍攝沒有區別;C.他能攝出平面鏡內的人物,但照片的左右與實際相反;D.他能攝出平面鏡內的人物,但照片的上下、左右都與實際相反。51.為了使光路按圖8示要求改變,方框內的一個光學器件應該是A.凸透鏡;(B)凹透鏡(C)平面鏡;(D)凹面鏡。52.圖9中S表示發光點,S’表示它的像,方框內的光學器件應是A凸透鏡;(B)凹面鏡;(C)凹面鏡;(D)凹透鏡。53.圖13中表示了光通過三種透明媒質的光路,可知媒質1和媒質3相比較A媒質1是光密媒質;B媒質3是光密媒質;C媒質1和媒質3都是光密媒質;D無法比較。54.路燈高度為6.8米,人的高度為1.A.人不可能勻速行走;(B)人以0.(C)人以4米/秒的速度勻速行走;(D)人以0.55.平面鏡前有一個發光點S沿鏡面成30°的方向,以速度v向鏡面運動,如圖16所示。則S和它的像之間的接近速度是A.2v;(B)v;(C)v/2;(D)3v。56.(92)光在真空中的傳播速度是:A.3×105米/秒;(B)3×105千米/秒;(C)3×109米/秒;(D)357.小孔成像中所成的像是A.倒立的虛像;(B)倒立的實像;(C)正立的實像;(D)正立的虛像。58.與電影放映機的成像原理相類似的是A.照相機;(B)幻燈機;(C)望遠鏡;(D)放大鏡。59.當光線從玻璃斜射向空氣時,正確的結論是A.入射角總是大于折射角;(B)入射角總是小于折射角;(C)有時入射角大于折射角;(D)有時入射角等于折射角。60.圖1所示的各圖中,正確的是圖161.關于鏡面反射和漫反射,正確的說法是A.鏡面反射看上去總比漫反射亮;圖3B.在有的地方漫反射看上去比鏡面反射亮;C.漫反射的部分光線不遵守反射定律;D.黑板上的“反光”現象就是漫反射形成的。62.圖3中方框內的一個光學器件應是A.凸面鏡;(B)凸透鏡;(C)凹面鏡;(D)凹透鏡。圖463.一束入射光照到平面鏡上,如圖4所示。當入射光和平面鏡同時繞入射點O沿相同方向轉過10°時,反射光線將A.保持原方向不變;(B)轉過10°;(C)轉過20°;(D)轉過40°。64.在凸透鏡成像的實驗中,光屏上獲得一個放大的像。如果把燭焰向遠離透鏡的方向移動,則光屏上的像和像距的變化情況是A.像和像距越來越小;(B)像和像距越來越大;(C)像距變小、像變大;(D)像距變大,像變小。65.平面鏡前有一個長為30厘米的線狀物體MN,M端離鏡面7厘米,N端離鏡面25厘米,如圖10所示。則N點的像N'到M端的距離是A.20厘米;(B)30厘米;(C)40厘米;(D)50厘米。66.一個物體放在凸透鏡的主光軸上,在離凸透鏡20厘米處可得到一個放大的實像,現將該物體放在離凸透鏡10厘米的主光軸上,則一定得到A放大的虛像;(B)放大的實像;C.縮小的實像;(D)放大或縮小的實像。67.(93)關于光的直線傳播,正確的說法是A.光的反射和折射現象能證明光沿直線傳播;B.光在真空中的傳播速度最大能證明光沿直線傳播;C.光速超過其他物體的速度能證明光沿直線傳播;D.“影子”的形成能證明光沿直線傳播。68.若反射光線跟鏡面成40°角,則入射光線跟反射光線之間的夾角是A.100°;(B)90°;(C)80°;(D)5O°。69.黑板若發生“反光”會造成黑板上的字跡看不清,這是因為“反光”的黑板會發生A.漫反射現象,使光射向四面八方;B.鏡面反射現象,使進入人眼的光線太強;C.漫反射現象,使進入人眼的光線變弱;D.鏡面反射現象,使字跡的光線只射向一個方向。70.某同學站在平靜的水池邊看到了“魚在云中游動”這一現象。對所看到的這一現象,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A.魚是折射形成的實像,云是反射形成的實像;B.魚是折射形成的虛像,云是反射形成的虛像;C.魚是反射形成的實像,云是折射形成的實像;圖1D.魚是反射形成的虛像,云是折射形成的實像。71.在圖1中畫出了光通過某光學器材前后的傳播方向。由圖可知,該光學器材可能是A.凸面鏡;(B)凹面鏡;C.凸透鏡;(D)凹透鏡。72.如圖3所示,在井的上方放置一塊平面鏡,使跟水平方向成40°角的太陽光能豎直照到井底,則平面鏡跟水平方向的夾角θ應是A.25°;(B)40°;(C)60°;(D)65°。73.直線狀物體AB與平面鏡平行,當平面鏡繞跟AB平行的某軸線轉過20°時,AB跟它的像之間的夾角是A.40°;(B)20°;(C)0°;(D)0°與40°之間的某角度。74.光從一個盛有水的薄壁玻璃水缸射出,經過空氣后射入另一個盛有水的薄壁玻璃水缸,若不考慮玻璃水缸壁對光的折射影響,則圖4中正確反映光路的是圖475.平面鏡前有一個發光點S,由發光點到平面鏡的垂線的垂足為O,如圖8所示。當平面鏡繞過O點并與紙面垂直的軸逆時針轉動時,像點A.跟平面鏡的距離保持不變;B.沿一直線越來越接近平面鏡;C.和發光點的距離越來越大;D.按逆時針方向沿一圓弧運動。圖976.在圖9中,P、Q為某凸透鏡主軸[即主光鈾]O1O2上的兩點。若物體放在P點可得到一個放大的實像,放在Q點可得到一個縮小的實像,則下列判斷中正確的是A.凸透鏡可在P點左側,也可在P、Q之間;B.凸透鏡可在P點右側,也可在P、Q之間;C.凸透鏡必須在P、Q之間;D.凸透鏡一定不在P、Q之間。77.凸透鏡前有一個物體,經凸透鏡折射后,在光屏上能成一個縮小的像。若物體以速度v沿垂直于主鈾[即主光鈾]的方向長高,則A.像也以速度v長高;(B)像以大于v的速度長高;(C)像以v的速度縮小;(D)像以小于v的速度長高。78.(94)以下物理量中可以用光年作為單位的是A.時間;(B)長度;(C)速度;(D)面積。79.黑板上發生反光現象時,看不清黑板上的字跡,這是因為A.反光處入射角光太暗了;(B)反光處發生了漫反射;C反光處發生了鏡面反射;(D)反光處表面光滑,反射性能差。80.圖1所示是光線從空氣通過凸透鏡的光路圖,其中有可能正確的光路圖是圖181.把一滴水銀滴在玻璃板上,這滴水銀大致可看成A.凸面鏡;(B)凸透鏡;(C)平面鏡;(D)凹面鏡。82.一束光從真空如射到某一透明物質的表面上后,同時發生了反射和折射現象,如果反射光線跟折射光線之間的夾角為α(α<180°),那么反射光線跟入射光線之間的夾角A.一定小于180°-α;(B)一定等于180°-α;(C)一定大于180°-α;(D)一定大于(180°-α)/2。83.凸透鏡固定不動,當物體向某一位置接近時,凸透鏡所成的像越來越大,這一位置是A.凸透鏡所在的位置;(B)凸透鏡的焦點處;(C)凸透鏡的兩倍焦距處;(D)不存在的。84.圖6所示是一束光線從空氣通過一個均勻玻璃球的光路圖,其中不可能正確的光路圖是圖685.在幻燈機前銀幕上看到了字母"F",如果我們取走凸透鏡,并回過頭逆著光源光線方向觀察幻燈片上的字母,它應呈現的形狀是86.當人在穿衣鏡前照鏡子時,人的左右部位跟像的左右部位對換,而人的上下部位跟像的上下部位保持一致,這是因為A.對鏡面而言,人和像在上下方向對稱,在左右方向不對稱;B.從們判斷上下用同一參照物,而判斷左右用了不同的參照物;C.人體結構左右對稱,而上下不對稱;D.人眼有錯覺。圖1487.在圖14中,MN為一平面鏡,a、b、c、d表示一個不透明正方體的四個側面,其中b面跟平面鏡平行,e是觀察者的眼睛所在位置(位于正方體的正下后方)。則下列結論中正確的是A.圖中觀察者可以觀察到a、b、c、d四個側面;B.圖中觀察者通過平面鏡可以看到a面和d面;C.圖中觀察者通過平面鏡可以看到a面及部分b面;D.圖中觀察者通過平面鏡可以看到a面,不能看到b面的任何部位。88.一塊凸透鏡被剖成對稱的兩半,并按圖15所示對接。一個物體ab置于凸透鏡前3倍焦距處,則對凸透鏡成像的描述中,有可能正確的是圖16中的圖15圖1689.在陽光照射下,豎立的木桿AB在地面上的投影為BC,如圖4所示。圖中M為木桿AB的中點,S3C為∠BCA的角平分線。由圖可知,陽光的照射方向是沿著A.S1A;(B)S4(C)S2M;(D)S390.把兩塊平面鏡豎直放置,并使它們鏡面間的夾角為60°。在它們的夾角的角平分線上放一燭焰,則燭焰在兩個平面鏡里總共可成的虛像數是A.5個;(B)4個;(C)3個;(D)2個。91.(95)在圖2中,凸透鏡不動,一個物體由a向b逐漸靠近的過程中,始終可以在光屏上得到像,而且像不斷變大,由此可以判斷A.透鏡焦點在a點左面;B.透鏡焦點在a、b之間;C.透鏡焦點在b、O之間,而且bO>f>bO/2;D.透鏡焦點在b、O之間,而且bO>f>0。圖392.足夠大的平面鏡前有—個直線狀的物體,該物體與平面鏡既不平行,又不垂直,如圖3所示。我們在平面鏡前任一位置觀察該物體的像,不可能看到的形狀是A.一個點;(B)一條比物體短的直線段;(C)一條與物體等長的直線段;(D)一條比物體長的直線段。圖493.墻基地面上有一盞燈S,墻面前3米的地面上有一個平面鏡,如圖4所示。為使地面燈光能照到墻面上離平面鏡入射點O距離為6米的地方,平面鏡與地面夾角應是A.20°;(B)3O°;(C)45°;(D)6O°。94.圖11中所示是光線通過半圓形玻璃磚的光路圖,正確的光路圖是圖1195.一物體放在凸透鏡前20厘米的主光軸上,在光屏上能得到放大的像,據此可判斷A.物體放在凸透鏡前主光軸上21厘米處,一定能得到放大的實像;B.物體放在凸透鏡前主光軸上10厘米處,一定能得到縮小的像;C.物體放在凸透鏡前主光軸上10厘米處,一定能得到放大的虛像;D.物體放在凸透鏡前主光軸上19厘米處,一定能得到縮小的實像。96.一個身高為h(可看成是眼睛到地面的高度)的人面對豎直墻站立,身后有一棵高為H的樹,人到墻和人到樹的距離相等,在墻面上掛一面鏡子,為了使人能從鏡子中看到樹的最高點,則平面鏡的最高點離地面的最小高度是97.一塊平面鏡玻璃厚薄不等。反射面a與鏡子表面b不平行,如圖18所示。鏡前一個發光點s,正確的結論是:自平面鏡反射面a反射的光線A.都不能返回到光源s;B.只有一條光線可以返回到光源s;C.有一條以上的光線可返回到光源s;D.結論與a、b兩平面間夾角有關。98.巨大的平面鏡中嵌有一凸透鏡,凸透鏡主軸與平面鏡垂直,一直立線狀物體放在凸透鏡右側2倍焦距主軸上,一光屏放在凸透鏡左側2倍焦距處,如圖19所示。現用眼睛在物體右側任一位置向左觀察,可能看到的像應是圖20中的圖19圖2099.燭焰通過凸透鏡恰好在光屏上得到一個縮小的實像。若保持透鏡位置不變,把燭焰和光屏的位置對換,則A.光屏上仍能呈規一個縮小的實像。B.光屏上應該呈現一個放大的實像。C.光屏上不會呈現實像,但通過透鏡能看到虛像。D.光屏上不會呈現實像,但調節光屏位置后能看到實像100.如圖4所示,入射光線SO以45°入射角從空氣射入兩面平行的玻璃磚中,折射角為32°,玻璃磚的CD面上鍍有不透明的反光金屬薄膜。則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A.光線經CD面反射后循原路返回。B.光線經CD面反射后從AB面上發生全反射。C.光線經CD面反射后從AB面射出,折射角為45°。D.光線經CD面從AB面射出,折射角為32°。101.(96)光年是下列哪個物理量的單位A長度;(B)時間;(C)速度;(D)面積。102.站在平面鏡前的人向平面鏡走近時,他在鏡中所成的像A.不斷變大且逐漸靠近鏡面;(B)大小不變且逐漸遠離鏡面;(C)不斷變大且逐漸遠離鏡面;(D)大小不變且逐漸靠近鏡面。103.在研究凸透鏡成像規律的實驗中,要在光屏上得到放大的像A.小于焦距處;(B)小于兩倍焦距大于焦距處;(C)兩倍焦距處;(D)小于兩倍焦距處。104.學生在教室內不同的位置都能看清黑板上的字跡,這是由于光在黑板面發生了A.鏡面反射;(B)會聚作用;(C)發散作用;(D)漫反射。105.初三學生拍集體照時,攝影師發現兩側都有人不在畫面中,而該相機的鏡頭焦距不變,為了使每個學生都能進入畫面,下列措施中符合要求的是A.使照相機鏡頭離人遠些,同時使鏡頭到底片的距離減小些;B.使照相機鏡頭離人遠些,同時使鏡頭到底片的距離增大些;C.使照相機鏡頭離人近些,同時使鏡頭到底片的距離增大些;D.使照相機鏡頭離人近些,同時使鏡頭到底片的距離減小些。106.在點燃的蠟燭與平面鏡之間放上一個帶有小孔的屏,則A.在鏡子里有一個燭焰的實像;(B)在鏡子里有一個燭焰的虛像;(C)在鏡子里有一個小孔的實像;(D)在鏡子里有一個小孔的虛像。107.一束平行光入射到一反射鏡上,經鏡面反射后又射到墻上出現一圓形光斑,當鏡子慢慢向遠離墻面方向平移過程中,墻面光斑逐漸增大,由此可以判斷此鏡為A.凸面鏡或平面靜;(B)平面鏡或凹面鏡;(C)凸面鏡或凹面鏡;(D)一定是凹面鏡。108.兩平面鏡垂直放置(如圖),一人站在鏡前不斷走動,A.在任意位置都只能看到自己的一個像;B.最多看到自己的一個像;C.最多看到自己的兩個像;D.最多只能看到自己的三個像。109.(97)聽音樂時,在眾多的樂器聲中我們能分辨出中同的樂器來,這是因為各種不同的樂器在演奏同一音樂時具有不同的A.音調;(B)響度;(C)音色;(D)音調和音色。110.人在清澈的湖水里潛泳時能看到岸邊的樹,他看到的是A.變矮了的樹的實像;(B)變高了的樹的實像;(C)變矮了的樹的虛像;(D)變高了的樹的虛像。111.(97)關于聲學的下列數據中,正確的是()A.聲音在真空中傳播的速度是340米/秒。B.為了保持安靜的休息環境,周圍的聲響大致不應超過50分貝。C.人發出聲音的頻率約40赫茲~1300赫茲。D.人能聽到的聲音頻率約為20赫茲~2000赫茲。112.一個人用平面鏡來成像,要得到他的頭朝下,腳向上的像,則平面鏡應放在他的()A.頭頂上方。(B)左側。(C)右側。(D)任何位置。113.下述光的現象,說法正確的是()A.汽車夜間行駛時車內不開燈,這只是為了節約用電。B.觀察體溫計所示的體溫時,眼睛看到的水銀柱是放大的實像。C.人們看到水中魚的位置,并不是魚的實際位置。D.黑板的“反光”現象是由于光的漫反射造成的。114.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A.光在介質中傳播的速度不可能大于3×105B.光從一種介質射入另一種介質時,折射角一定小于入射角。C.小孔成像得到的像一定是縮小的像。D.只要平面鏡的長度大于觀察者身高的一半,他一定看到自己的全身像。115.光從真空中射到一塊平的透明材料上,設入射角為α,反射光線跟折射光線之間的夾角為β,則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當α=30°時,β角的范圍在120°到150°之間。B.當α=3O°時,β角可能大于150°。C.角將隨角的增大而增大,但最大不會到達180°。D.角將隨角的減小而增大,最大也不會到達180°。116.物體離凸透鏡22厘米時,能在光上屏上得到一個清晰的倒立縮小的像,則下列判斷正確的是()A.如果物距小于11厘米時,一定不能成實像。B.如果物距等于11厘米時,一定成放大的實像。C.如果物距大于11厘米時,一定成放大的實像。D.改變物距,當像距為22厘米時,在光屏上得到的是放大的像。117.如圖18所示,光屏和正在旋轉著的六面鏡都豎直放置,六面鏡的橫截面為正六邊形,一束光垂直通過光屏的小孔,正對六面鏡的轉軸OO'射來。如果鏡與光屏的距離為l,六面鏡的鏡面寬度與l相比可以忽略不計,光屏足夠大,那么這束光經鏡面反射在光屏上所成的光點軌跡,其最大距離是()A.2l。(B)2ltg60。(C)2lctg60。(D)l118.一條光線通過在水中的球形空氣泡,表示出射光線的可能是圖8中的(A.a。(B)b。(C)C。(D)d。119.(98)聽聲音就能區別出熟悉的人誰在說話,主要是因為每個人發出的聲音()A.音調不同。(B)響度不同。(C)音色不同。(D)頻率不同。120.下列現象中屬于光的反射現象是()A.太陽光照到人身上,在地面上出現了人的影子。B.放映機把影片上的畫面投影到銀幕上。C.將筷子插入水中,出現了彎折現象。D.中秋夜晚,明月當空。121.一束光線由空氣斜射入水中,如果入射角逐漸增大,折射角將()A.逐漸增大,且總小于入射角。(B)逐漸減小,且總大干入射角。(C)逐漸增大,且總大于入射角。(D)逐漸減小,且總小于入射角。122.下列各種成像現象中,由光的折射引起的是()A.平靜的露天池水中有朵朵白云。(B)清澈的湖水中游動的金魚。(C)哈哈鏡中自己滑稽的體形。(D)觀后鏡中“后退”的樹木。123.在研究凸透鏡成像的實驗中,量得光屏到透鏡的距離為12厘米,若在光屏上得到的是一個倒立縮小的實像,則該透鏡的焦距可能為A.4厘米。(B)6厘米。(C)8厘米。(D)15厘米。124.已知一點光源S位于凸透鏡一倍焦距內,成一虛像S',則在圖5所示的光路圖中正確的是()圖5125.如圖6所示,在一塊玻璃磚上挖去—塊半圓形的玻璃,如有一條通過圓心的光線射到該玻璃磚上,則正確的光路圖為()圖6126.甲、乙、丙三人并排站在魚塘邊同時正對著前方水下的魚瞄準射擊,結果甲未擊中魚。射在魚的上方;乙也未擊中魚,射在魚的下方;丙剛好射中魚,由此可以推斷()A.甲、乙均未瞄準魚。B.乙、丙均未瞄準魚。(C)甲、丙均未瞄準魚。(D)只有丙一個人瞄準了魚。127.如圖13所示,兩平面鏡鏡面夾角為α(銳角),點光源S位于兩平面鏡之間,在S發出的所有光線中()A.只有一條光線經鏡面兩次反射后經過S點。B.只有兩條光線經鏡面兩次反射后經過S點。C.有兩條以上的光線經鏡面兩次反射后經過S點。D.以上情況由S所處的位置決定。128.如圖1所示是月球的影區分布。當人隨地球運動時,要看到日環食,只有當運動到()A.甲區域。(B)乙區域。(C)丙區域。(D)丁區域。129.如圖9所示在直角坐標系原點O處放置平面鏡MN,它與坐標軸x呈45°。在O點正下方(s=15厘米)處水平放置一焦距為1O厘米凸透鏡。A為一點光源,則關于凸透鏡所成的像正確的是()A.在凸透鏡下方成一個實像,在凸透鏡上方成一個虛像。B.只在凸透鏡下方成一個實像。C.在凸透鏡的下方、y軸的左右兩側各成一個實像,但左邊的實像更靠近凸透鏡。D.在凸透鏡的下方、y軸的左右兩側各成一個實像,但右邊的實像更靠近凸透鏡。130.(99)某同學在觀看平靜的湖水里慢慢游動的魚,同時他還看到湖面上映出了岸旁的大樓,他看到的魚和大樓是()圖4A.大樓是像,魚是實物。(B)大樓是虛像,魚是實像。(C)大樓和魚都是虛像。(D)大樓和魚都是實像。131.如圖4所示,在P點有一發光物體,則在水下觀察者的眼里,該物體的像位于()A.P點之上。B.P點之下。C.P點。D.P點左上方。132.當物體距凸透鏡8厘米時,在透鏡的另一側光屏上成一個清晰放大的像。若只將凸透鏡向光屏方向移動2厘米,則在光屏上又成一個清晰的像,那么該透鏡的焦距f為()A.2厘米<f<4厘米。(B)4厘米<f<5厘米。(C)5厘米<f<8厘米。(D)無法確定。133.把相同的玻璃制成的厚度為d的立方體甲和半徑為d的半球體乙都放在報紙上,且讓半球體的凸面向上,從正上方分別觀察甲、乙中心處報紙上的文字,下面的觀察結論正確的是()A.甲中文字位置和沒有立方體時一樣高,乙中文字位置較沒有半球體時高。甲中文字位置較沒有立方體時高,乙中文字位置和沒有半球體時一樣高。甲、乙中文字位置和沒有玻璃體時都一樣高。甲、乙中文字位置較沒有放置玻璃體時都要高。圖18134.甲、乙兩只機械手表,放在凸透鏡的主光軸上,如圖18所示,手表的表面正對透鏡,跟主光軸垂直,從透鏡的另一側適當位置觀察手表,則下列關于手表秒針旋轉方向說法中正確的是()A.甲表秒針逆時針旋轉。B.乙表秒針順時針旋轉,跟直接看表相同。C.乙表秒針逆時針旋轉,但表面上下左右都顛倒過來了。D.甲表秒針順時針旋轉。135.在凸透鏡主軸上的一物點P,物距大于焦距,如果沿直徑對稱切除透鏡很小一部分,如圖19所示,再把上、下半截透鏡向原主軸位置合攏,則成像情況與原來相比()A.相同。B.成兩個像,上半截透鏡A成像點上移,下半截透鏡B成像點下移。C.成兩個像,上半截透鏡A成像點下移,下半截透鏡B成像點上移。D.不能成像。136.在敲響古剎里的大鐘時,有的同學發現,停止了對大鐘的撞擊后,大鐘仍“余音未絕”,分析其原因是()A.大鐘的回聲。(B)大鐘在繼續振動。(C)人的聽覺發生“暫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耐候性材料在幕墻中的應用考核試卷
- 節能型紡織設備能效提升策略考核試卷
- 淀粉在金屬表面處理中的應用考核試卷
- 蛋品加工設備選型與應用案例分析考核試卷
- 谷物磨制對城市糧食供應的影響考核試卷
- 糕點店顧客體驗與口碑營銷考核試卷
- 選礦廠尾礦資源利用與環境保護考核試卷
- 個案護理演講方法與技巧
- 物流配送車輛租賃與冷鏈物流解決方案協議
- 電競選手直播平臺時長對賭協議范本
- 鄉村助理醫師考試知識運用試題及答案
- 2025年中國商業銀行同業業務行業深度分析、投資前景及發展趨勢預測報告(智研咨詢)
- 中考專項復習訓練:課外古詩詞練習(附答案)
- 2025年高考作文素材積累:熱點人物+小眾金句
- 道路運輸汛期安全教育
- 2025醫療機構數據分類分級規范
- 軟件實施工程師個人述職報告
- 會議資料制作合同范本
- 蘇教版二年級下冊數學口算練習題
- 某中型轎車電動助力轉向系統設計
- 2025年山東產權交易集團有限公司招聘筆試參考題庫含答案解析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