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屆遼寧省沈陽市五校語文八年級第二學期期末達標測試試題含解析_第1頁
2024屆遼寧省沈陽市五校語文八年級第二學期期末達標測試試題含解析_第2頁
2024屆遼寧省沈陽市五校語文八年級第二學期期末達標測試試題含解析_第3頁
2024屆遼寧省沈陽市五校語文八年級第二學期期末達標測試試題含解析_第4頁
2024屆遼寧省沈陽市五校語文八年級第二學期期末達標測試試題含解析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8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2024屆遼寧省沈陽市五校語文八年級第二學期期末達標測試試題請考生注意:1.請用2B鉛筆將選擇題答案涂填在答題紙相應位置上,請用0.5毫米及以上黑色字跡的鋼筆或簽字筆將主觀題的答案寫在答題紙相應的答題區內。寫在試題卷、草稿紙上均無效。2.答題前,認真閱讀答題紙上的《注意事項》,按規定答題。一、語文基礎知識(12分)1.(2分)依次填入下列橫線處的詞語,恰當的一組是()老屋離我愈遠了;故鄉的山水也都漸漸遠離了我,但我卻并不感到怎樣的。我只覺得我四面有看不見的高墻,將我隔成孤身,使我非常;那西瓜地上的銀項圈的小英雄的影像,我本來十分清楚,現在卻忽地了,又使我非常的。A.留戀氣憤模糊悲傷B.留戀氣悶模糊悲哀C.流連氣憤迷糊悲傷D.流連氣悶迷糊悲哀2.(2分)對語法知識分析正確的一項是()隱士是士階層的重要組成部分,甚至是其中最優秀的組成部分。在此必須指出的是,隱士是一個復雜的概念,絕不僅僅指那些嘯傲山林而不問世事的人,更重要的是指隱逸傳統、隱逸文化,凡是具有濃郁的隱逸意味的人在此都應被當作隱士來看待,因為隱逸思想使他們升華了人格,豐富了社會價值。隱士人格的強勁的輻射力和隱逸文化的強勁的張力使任何板結頑固的社會土壤都不能不為之松動,從而為歷史文化灌注新鮮。A.“甚至”是副詞;“豐富”是形容詞;“復雜的概念”“升華了人格”均是偏正短語。B.“凡是具有濃郁的隱逸意味的人在此都應被當作隱士來看待。”這個句子中“被當作隱士”作定語。C.“絕不僅僅指那些嘯傲山林而不問世事的人,更重要的是指隱逸傳統、隱逸文化。”表示并列關系。D.劃浪線的句子有語病,應該在結尾處加上“的活力”。3.(2分)下列各句中,沒有語病,句意明確的一項是()A.總書記在慶祝改革開放40周年大會上回顧了改革開放一路走來的光輝歷程,總結改革開放的偉大成就。B.在高速公路上行駛,雙手要保持握在方向盤上,切記不要一手握方向盤,一手做其他事。C.全體教職工大會通過表決、推舉和討論等一系列程序,選出了學校中層領導。D.通過開展經典誦讀等活動,讓我們從中深切領悟到了傳統文化的魅力。4.(2分)下列對詩作賞析有誤的一項是()送友人李白青山橫北郭,白水繞東城。此地一為別,孤蓬萬里征。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揮手自茲去,蕭蕭班馬鳴。A.首聯詩筆揮灑自如,描摹出一幅寥廓秀麗的圖景。“橫”字勾勒青山的靜姿,“繞”描畫白水的動態,一靜一動,相映成趣。B.頷聯意思是此地一別,“我”就要像蓬草那樣隨風飛轉,到萬里之外去了。此二句表達了朋友對“我”漂泊生涯的深切關懷。C.頸聯巧妙的用“浮云”“落日”作比,來表明作者心意,渲染出濃郁的離別氛圍,卻點到即止,毫無纏綿悱惻的哀傷情調。D.尾聯寫了分離時的動作,詩人內心的感受沒有直說,只寫了“蕭蕭班馬鳴”的動人場景,借馬鳴之聲猶作別離之聲,襯托離情別緒。5.(2分)下列詞語中,加點字的讀音全都正確的一組是()A.蘆薈(huì)云翳(yì)緘(xián)默頷(hán)首低眉B.朔方(shuò)稽(qǐ)首裸(ɡuǒ)露觥(ɡuāng)籌交錯C.媲(bǐ)美招徠(lán)荸薺(bíqí)眾目睽睽(kuí)D.執拗(niù)瀚(hàn)海干涸(hé)鳶(yuān)飛戾天6.(2分)請選出下列說法不正確的一項()A.“你們看著我們人少,沒有力量?告訴你們,我們的力量大得很,強得很!”這句話運用了設問的修辭手法,增強了演講的氣勢。B.“《優秀傳統文化進社區》系列活動,體現了南山區對傳統文化教育的重視。”這個句子的標點使用有誤。C.《詩經》是我國最早的一部詩歌總集,收錄了西周到從春秋的詩歌305篇,有風、雅、頌三個部分。“風”又稱“國風”,是各地的民歌民謠。D.《小石潭記》是宋代文學家柳宗元遭受貶謫后所寫成的游記名篇,他是“唐宋八大家”之一。二、古詩文閱讀與積累(20分)7、(10分)閱讀甲、乙兩篇文言文,完成后面題目。(甲)晉太元中,武陵人捕魚為業。緣溪行,忘路之遠近。忽逢桃花林,夾岸數百步,中無雜樹,芳草鮮美,落英繽紛。漁人甚異之。復前行,欲窮其林。

林盡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從口入。初極狹,才通人。復行數十步,豁然開朗。土地平曠,屋舍儼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屬。阡陌交通,雞犬相聞。其中往來種作,男女衣著,悉如外人。黃發垂髫,并怡然自樂。

見漁人,乃大驚,問所從來。具答之。便要還家,設酒殺雞作食。村中聞有此人,咸來問訊。自云先世避秦時亂,率妻子邑人來此絕境,不復出焉,遂與外人間隔。問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漢,無論魏晉。此人一一為具言所聞,皆嘆惋。余人各復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數日,辭去。此中人語云:“不足為外人道也。”

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處處志之。及郡下,詣太守,說如此。太守即遣人隨其往,尋向所志,遂迷,不復得路。

南陽劉子驥,高尚士也,聞之,欣然規往。未果,尋病終。后遂無問津者。(乙)陶潛字元亮,少懷高尚,博學善屬文,穎脫不羈,任真自得,為鄉鄰之所貴。嘗著《五柳先生傳》曰:“環堵蕭然,不蔽風日;短褐穿結,簞瓢屢空,晏如也。”其自序如此,時人謂之實錄。其親朋好事,或載酒肴而往,潛亦無所辭焉。每一醉,則大適①融然②。時或無酒,亦雅詠不輟。性不解音,而畜③素琴一張,弦徽④不具,每朋酒之會,則撫而和之,曰:“但識琴中趣,何勞弦上聲!”①適:滿足②融然:和悅快樂的樣子③畜:同“蓄”④弦徽:琴弦與琴徽,琴徽即琴弦音位的標志。1.解釋下列句中畫線的詞(1)屋舍儼然(2)黃發垂髫(3)穎脫不羈(4)亦雅詠不輟2.寫出下列詞語的古今意義(1)鮮美古義:今義:(2)交通古義:今義:(3)妻子古義:今義:(4)絕境古義:今義:3.翻譯下列句子(1)問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漢,無論魏晉。(2)但識琴中趣,何勞弦上聲!4.請從乙文中摘錄出與“土地平曠,屋舍儼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屬”所表現出的理想生活形成強烈反差的句子。8、(3分)閱讀下面文字,完成小題。送友人入蜀[唐]李白見說蠶從路,崎嶇不易行。山從人面起,云傍馬頭生。芳樹籠秦棧,春流繞蜀城。升沉應已定,不必問君平。[注](1)見說:唐代俗語,即“聽說”。蠶叢:蜀國的開國君王。蠶從路:代稱入蜀的道路。(2)秦棧:由秦(今陜西省)入蜀的棧道。(3)升沉:進退升沉,即人在世間的遭遇和命運。(4)君平:西漢嚴遵,字君平,曾以善卜功名利祿聞名成都。1.本詩題材是(_______),體裁是(______),體現了李白詩歌鮮明的(_______)風格。2.《詩境淺說》評“山從人面起”兩句:“以雄奇之筆,狀雄奇之景”,試從煉字角度分析。3.七八兩句運用了什么表現手法,表達了詩人怎樣的感情?9、(7分)根據課文默寫古詩文。(1)__________,秋天漠漠向昏黑。(杜甫《茅屋為秋風所破歌》)(2)微君之故,__________?(《式微》)(3)八月湖水平,涵虛混太清。__________,__________!(孟浩然《望洞庭湖贈張丞相》)(4)知不足,__________;知困,__________。(《禮記》)(5)全石以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柳宗元《小石潭記》)三、現代文閱讀(25分)10、(10分)閱讀下面文字,完成下面小題。被酸雨毀容的古建筑物①你應該聽說過酸雨吧!它并不是味道酸酸的雨,而是酸性很強的雨。或許你不明白,酸性究竟是什么呢?科學家發現酸性的大小和水溶液中的氫離子濃度有關,氫離子濃度越大,酸性越強,PH就越小。而酸雨就是PH小于5.6的酸性降水。那酸雨究竟有多可怕?讓我們一同來了解一下吧!②近40年來,工業飛速發展,世界各地的文物古跡都不同程度地遭受破壞。希臘帕提儂神廟原本秀美絕倫的女神像現已個個變得衣衫襤褸、蓬頭垢面。據統計,雅典損失的珍貴文物,比過去40年的總和還要多;意大利羅馬的古文物特拉揚石柱上面雕刻了2500個形態各異的人像,如今也變得模糊難辨;埃及金字塔和獅身人面像原本清晰分明的輪廓也變得難以辨認。自從進入20世紀以來,柬埔寨吳哥寺、意大利威尼斯城、英國圣保羅大教堂等歷史悠久的建筑也都紛紛遭到了不同程度的破壞。③然而,被嚴格保護、沒有遭受人為破壞的古建筑是怎么損壞的呢?考古學家經過研究發現,這些建筑物有個共同特點,就是它們都常年暴露在戶外。這樣的損壞與空氣中的酸雨有很大的關系。原來,人們會向空氣中排放大量的二氧化硫、氮氫化合物及酸性顆粒,它們與空氣中的水蒸氣結合,從而生成了酸性的小雨滴。許多古跡都是以大理石為建筑材料建成的,大理石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鈣。當酸雨降落時,建筑表層的碳酸鈣會與硫酸發生反應形成硫酸鈣或硝酸鈣,致使建筑脆裂剝落,變得模糊不堪。1.閱讀選文第①段,簡明解釋什么是“酸雨”。2.第②段畫線句子運用了哪些說明方法?并簡析其表達作用。3.簡明概括第③段的主要內容。11、(15分)成為最好的自己①成功可能是你創造了新的財富或技術,可能是你在工作崗位上得到了別人的信任,也可能是你找到了回歸自我、與世無爭的生活方式……成功是多元化的,每個人都在追求屬于自己的成功,但成功不是要和別人相比,而是要讓自己的每一天都比昨天更好,從這個意義上說,成功就是成為最好的你自己。②怎樣才能成為最好的你自己呢?③要確立自己的人生目標。人生只有一次,只有一個人能告訴你人生的目標是什么,那個人就是你自己;只有一個地方能找到你的目標,那就是你心里。列夫·托爾斯泰曾說過:“目標是指路明燈。沒有目標,就沒有堅定的方向;沒有方向,就失去前進的力量。”偉大的音樂家貝多芬,雖然他的聽覺不斷喪失,但他始終未放棄自己的音樂夢想,堅持自己的目標,所以在耳聾后依然創作出膾炙人口的樂章;而如今社會上有一些年輕人,今天想干這個,明天又腦瓜一熱有了新的打算。他們總是一時沖動,卻從未真正深入分析自己的優勢,了解自己的喜好。由于缺乏明確的人生目標,所以他們很難朝著一個方向持久的努力,要想取得成功,簡直是天方夜譚。可見,要想成為最好的自己,最重要的是,要有自己的人生目標并為之而努力奮斗。④要做感興趣和有激情的事。()當你對某個領域感興趣,對該領域有激情時,你就可能為它廢寢忘食,發揮出所有的潛力。這時候,你已經不再是為了成功而工作,而是為了“享受”而工作了。毫無疑問,你將會得到成功。⑤2002年,比爾?蓋茨在領導微軟25年后,毅然把首席執行官的工作交給了鮑爾默,因為只有這樣他才能投身于他最喜歡的工作——擔任首席微軟架構師,專注于軟件技術的創新。此后,他對公司的技術方向做出了重大貢獻。⑥要不斷調整自己的目標。制定目標的目的是為了進步,我們要把抽象的大目標簡化成實際的小目標,目標設定過高固然不切實際,但目標也不可定得太低,在了解自己能力的基礎上對目標進行及時調整:如果超出自己的期望,可以把期望提高;如果未達到自己的期望,可以把期望調低。達成一個目標后,可以再制定更有挑戰性的目標。⑦美國作家威謙?福克納說過:“你應該在乎的是,你要比現在的你強。”了解自己,努力不懈地追求進步,讓自己的今天勝于昨天,這樣才能獲得成功,才能成為更好的你自己。1.本文的中心論點是什么?2.作者從哪三個方面論述了自己的主張?3.第段畫線句子運用了什么論證方法?有什么作用?4.請從A、B兩個句子中選擇一句作為第④段中的()處的論據,并簡述理由A.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B.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四、名著閱讀與綜合性學習(10分)12、(5分)依據下面情節,說說保爾讀的是什么小說?他從中受到了什么有益影響?保爾參加紅軍后,成為了一名勇猛的騎兵。一天夜晚,戰士們在篝火旁休息,保爾湊著火光專心讀小說,保爾還給戰友們講了書中故事的大意:一個革命者,為了真理忍受著巨大的痛苦戰斗。大家都被書中主人公英勇就義的壯舉所感動。(節選自《鋼鐵是怎樣煉成的》)13、(5分)閱讀下面材料,按要求答題。材料一世界上每一個國家總是以本民族的經典文化來教育國民與后代。那么,中國有哪些最基本的、源泉性的民族文化經典呢?比較一致的意見是:《論語》、《莊子》、《紅樓夢》、唐詩等。讓這些文化經典作為每一個中國國民精神發展的“底子”,已經成為一項民族精神建設的基本工程。材料二閱讀經典,會在潛移默化中讓人習得珍貴的思維方式和價值觀念,尤其是在童年、少年和青年時期。比如讀四大名著,孩子首先會為故事所吸引,而這些故事本身,卻深深鐫刻著中國人在漫長歷史過程中總結出來的思維模式和價值觀念。故事的演進,會幫助孩子們辨別正邪、建立是非觀念,也使他們從中感受到扶危濟困、除暴安良的快樂和堅忍不拔的精神,燃氣追求正義的熱情等等,而這些,都是生活的精神原動力。材料三學校在推進閱讀經典活動中,學生的閱讀方式呈現紙質閱讀量和數字閱讀量雙升的趨勢。紙質閱讀是一種主動性行為,能調動多種感官參與其中,有利于進行深度閱讀和持續性閱讀。數字閱讀有利于迅速獲取信息,能對信息資源進行有效的整合和管理,還有利于進行搜尋式閱讀。(1)為閱讀經典活動擬一條宣傳口號。(2)用一句話概括材料二的內容。(3)受閱讀經典活動的影響,你買了一部《水滸傳》準備暑假閱讀。你的同學張方看到后對你說:網絡閱讀那么方便,你還買紙質書?你將怎么回答?請結合所給材料,寫一段話來表達你對紙質閱讀方式的態度。要求:觀點鮮明,理由充分,不少于50個字。五、書寫與作文(53分)14、書寫(3分)15、作文(50分)閱讀下面材料,按要求作文。傾聽,就是集中精力,開動腦筋,認真聽取。一個謙虛好學的人,一個懂得善待他人的人,一個善于反思、自強不息的人,永遠懂得傾聽。傾聽,是親近自然的方式;傾聽,是接受信息的渠道;傾聽,是凈化心靈的藝術……傾聽自然的聲音,傾聽美妙的音樂,傾聽師長、朋友、同學真摯溫暖的話語……我們在傾聽中成長。請以“傾聽”為話題寫篇文章。要求:1、文章不能離開話題范圍;2、立意自定,題目自擬;3、文體不限(詩歌除外);4、字數不少于600字,文中不得出現真實的校名、人名。

參考答案一、語文基礎知識(12分)1、B【解題分析】本題考查學生選詞填空的能力。選詞填空首先要明確詞語的意義和用法,然后再結合具體的語言環境來分析。可以從使用范圍和語意側重點角度來辨析。B項正確,學生熟悉原文就能準確填入合適的詞語,本題注意“清楚”對應的反義詞應該是“模糊”。2、D【解題分析】

本題考查學生對漢語語法知識的掌握能力。語法知識是學好漢語、運用漢語進行表達的基礎,對學生辨析病句、仿寫句子、改寫句子有很大的幫助。A項錯誤,“升華了人格”是“動賓短語”;B項錯誤,“被當作隱士”作賓語;C項錯誤,這句話表示“遞進關系”;D項正確。故選D。3、A【解題分析】

B.“切忌”“不要”重復;C.語序不當,應調整為推舉、討論和表決;D.缺主語,“通過”“讓”任意刪去一個。故選A。4、B【解題分析】

這里是離人就要像蓬草那樣隨風飛轉,到萬里之外去了。此二句表達了“我”對朋友漂泊生涯的深切關懷。所以選項“‘我’就要像蓬草那樣隨風飛轉”錯。故選B。5、D【解題分析】試題分析:D項加點字的讀音全都正確。A緘(jiān)默;頷(hàn)首低眉。B裸(luǒ)露;觥(gōng)籌交錯。C媲(pì)美;招徠(lái)。6、D【解題分析】

D.柳宗元是唐代文學家。故D不正確。二、古詩文閱讀與積累(20分)7、1.(1)整齊的樣子(2)特指小孩(3)束縛、約束(4)停止2.(1)古義:新鮮美好今義:食物滋味好(2)古義:交錯相通今義:運輸事業的總稱(3)古義;妻子和兒女今義:特指男子的配偶(4)古義:與人世隔絕的地方今義:沒有出路的境地3.(1)問現在是什么朝代,竟然不知道有漢朝,不用說,更不必說魏代和晉代。(2)只要懂得琴中的真意所在,何必非要在琴上奏出美妙的音樂呢!4.環堵蕭然,不蔽風日;短褐穿結,簞瓢屢空,【解題分析】(甲)選自《陶淵明集》作者:陶淵明年代:東晉(乙)選自《晉書》作者:房玄齡年代:唐參考譯文:(甲)東晉太元年間,武陵有個人以打漁為生。(一天)他沿著溪水劃船,忘記了路程的遠近。忽然遇到一片桃林,在小溪兩岸幾百步之內,中間沒有別的樹,花草鮮嫩美麗,地上的落花繁多交雜。漁人對此感到十分詫異。便繼續往前走,想要走到林子的盡頭。桃林的盡頭就是溪水的源頭,漁人發現了一座小山,山上有個小洞口,洞里隱隱約約的好像有點光亮。(漁人)便舍棄了船,從洞口進去。最初,山洞很狹窄,只容一個人通過;又走了幾十步,突然變得開闊明亮了。(呈現在漁人眼前的是)一片平坦寬廣的土地,一排排整齊的房舍,還有肥沃的田地、美麗的池塘,有桑樹、竹林這類的植物。田間小路交錯相通,雞鳴狗吠的聲音此起彼伏。在田野里來來往往耕種勞作的人們,男女的穿著打扮和外面的人都一樣。老人和小孩,都怡然并自得其樂。(村里的人)看見了漁人,感到非常驚訝,問他是從哪兒來的。(漁人)把自己知道的事都詳細的一一作了回答。村中人就邀請漁人到自己家里去,擺了酒、殺了雞做飯來款待他。村子里的人聽說來了這么一個人,都來打聽消息。他們自己說他們的祖先為了躲避秦時的戰亂,領著妻子兒女和鄉鄰們來到這個與世人隔絕的地方,不再從這里出去,所以跟桃花源外面的人斷絕了來往。(這里的人)問如今是什么朝代,他們竟然不知道有過漢朝,更不用說魏、晉兩朝了。漁人把自己所知道的事一一詳細地告訴了他們。聽完,他們都感嘆惋惜。其余的人各自又把漁人邀請到自己家中,拿出酒菜來款待他。漁人逗留了幾天后,向村里人告辭。村里的人告訴他:“(這里的情況)不值得對桃花源外的人說啊。”(漁人)出來以后,找到了他的船,就順著來時的路回去,處處都做了記號。他到了郡城,去拜見太守,說了這番經歷。太守立即派人跟著他去,尋找先前所做的記號,最終迷路了,再也找不到通往桃花源的路了。南陽有個名叫劉子驥的人,是位高尚的讀書人,他聽到這個消息,高興地計劃著前往桃花源。但是沒有實現,他不久就病死了。后來就再也沒有探訪桃花源的人了。(乙)陶潛,字元亮,年少時便志向高遠,學識淵博又善于寫作。天資聰明而不拘小節,追求真性率直而自得其樂,被鄉里鄰居所看重。曾寫過一篇《五柳先生傳》說:“(我的住所)四壁破敗蕭然,不能擋風遮陽。穿著簡陋粗布衣服,糾結破敝,盛食的簞瓢常常是空的,還是安然自若。”他自己這么說,當時的人也說確實是這樣。他的親朋有時帶著酒菜去找他,他也不推辭。每當喝醉的時候,就十分滿足地酣睡。從沒有高興或生氣的樣子,只要遇到酒就喝。有時沒酒,也照樣不停地吟誦。他天生不懂音樂,卻收藏有一張素琴,琴弦和琴徽都不齊備,每當參與朋友們喝酒的活動,也撫著琴一起唱和,還說:“只要懂得琴中的真意所在,何必非要在琴上奏出美妙的音樂呢?”1.本題考查重點文言詞語的意義。解答此類題目時,應先理解詞語所在句子的意思,然后根據句子的翻譯推斷詞語的意思。課外文言文的詞語解釋既要充分調動知識積累,回憶該詞的常用義,還要結合上下文來判斷。其中“輟”是“停止”的意思。2.本題考查學生對文言文中古今異義詞的理解能力。現代漢語和古代漢語有著繼承和發展的關系,有些詞義一直沿用下來,有些詞義已經發生了變化,概括起來,大致有以下幾種變化情況:詞義擴大、詞義縮小、詞義轉移、感情色彩發生變化等。其中“妻子”今義專指男子的配偶,古義是“妻子和兒女”。3.本題考查學生對文言文句子的翻譯能力。文言文的翻譯一般有直譯和意譯兩種方法,具體到某一句子時要注意通假字、詞類活用、一詞多義、特殊句式等情況,如遇倒裝句就要按現代語序疏通,如遇省略句翻譯時就要把省略的成分補充完整。其中“乃”是“竟然”的意思,“無論”是“不要說,更不必說”的意思,“但”是“只”的意思。點睛:翻譯語句時一定要先回到語境中,根據語境讀懂句子的整體意思,思考命題者可能確定的賦分點。具體的方法是:首先找出關鍵實詞、虛詞,查看有無特殊句式,運用“留”“刪”“調”“換”“補”的方法,直譯為主,意譯為輔;然后按現代漢語的規范,將翻譯過來的內容進行適當調整,達到詞達句順。4.本題考查學生對文言文內容的理解與分析的能力。首先要仔細閱讀文章,通曉全文大意。從乙文中摘錄出與“土地平曠,屋舍儼然,有良田、美池、桑麻之屬”所表現的理想生活形成強烈反差的句子是“環堵蕭然,不蔽風日,短褐穿結,簞瓢屢空”。8、1.送別詩、五言律詩、浪漫主義2.人行蜀道,山崖峭壁,迎面而起,云氣翻騰,依傍馬頭,似騰云駕霧,“起”、“生”兩個動詞用得極好,生動地表現了棧道的狹窄、險峻、高危,想象詭異,境界奇美,氣韻飛動。3.借用君平的典故,婉轉勸慰友人隨緣應機(不要沉迷于功名利祿之中),其中又不乏受排擠的身世感慨,含蓄蘊藉,語短情長。【解題分析】1.考查對詩歌相關文學常識的理解。詩歌共有八句,每句五個字,體裁上屬于五言律詩,內容上“送友人入蜀”得知的送別詩。這首詩,風格清新俊逸。頷聯語意奇險,極言蜀道之難,頸聯忽描寫纖麗,又道風景可樂,筆力開闔頓挫,變化萬千。體現了李白浪漫主義的寫作特色。2.考查對詩歌詞語的鑒賞。蜀道在崇山峻嶺上迂回盤繞,人在棧道上走,山崖峭壁宛如迎面而來,從人的臉側重迭而起,云氣依傍著馬頭而升起翻騰,像是騰云駕霧一般。“起”、“生”兩個動詞用得極妙,盡顯蜀道的狹窄、險峻、高危、詭異想象,境界奇美,寫得氣韻飛動。3.考查對詩歌寫作手法的理解。李白了解他的朋友是懷著追求功名富貴的目的入蜀,因而臨別贈言,便意味深長地告誡:個人的官爵地位,進退升沉都早有定局,何必再去詢問善卜的君平呢!西漢嚴遵,字君平,隱居不仕,曾在成都賣卜為生。李白借用君平的典故,婉轉地啟發他的朋友不要沉迷于功名利祿之中,可謂諄諄善誘,凝聚著深摯的情誼,而其中又不乏自身的身世感慨。尾聯寫得含蓄蘊藉,語短情長。9、(1)俄頃風定云墨色(2)胡為乎中露(3)氣蒸云夢澤波撼岳陽城(4)然后能自反也然后能自強也(5)為坻為嶼為嵁為巖【解題分析】試題分析:考查對名句名篇的背誦和默寫。這類試題屬于基礎題,也是語文中考必考題。默寫題不論分幾種類型,都是以識記、積累為根本的。作答時一是要透徹理解詩文的內容;二是要認真審題,找出符合題意的詩文句子;三是答題內容要準確,做到不添字、不漏字、不寫錯字。本題中的“俄頃、撼、坻、嶼、嵁”等字詞容易寫錯。點晴:積累和默寫名句名篇的內容,要做到熟練背誦,默寫正確,這是得分的前提。對于理解性默寫,要認真分析題干,找出題干中的提示語或是限制語,再依據平時對名句的理解進行篩選,就能寫出答案。三、現代文閱讀(25分)10、1.酸雨就是PH小于5.6的酸性降水。2.舉例子、作比較、列數字(答出兩種給);具體說明近40年來,世界各地的文物古跡都不同程度地遭受破壞。3.被嚴格保護、沒有遭受人為破壞的古建筑受損壞的原因。【解題分析】1.本題考查內容概括。給名詞下定義時要抓住關鍵詞句,概括總結。結合“而是酸性很強的雨。或許你不明白”“而酸雨就是PH小于5.6的酸性降水”可概括:酸雨就是PH小于5.6的酸性降水。2.本題考查說明方法。1)手法判斷。結合“2500個”可知運用了列數字,結合“雅典損失的珍貴文物,比過去40年的總和還要多”可知運用作比較,結合“埃及金字塔和獅身人面像原本清晰分明的輪廓也變得難以辨認”可知運用舉例子。2)分析。列出具體數字,舉出雅典、意大利、埃及等文物受損的具體例子,把現在和過去雅典珍貴文物受損情況對比,結合“近40年來,工業飛速發展,世界各地的文物古跡都不同程度地遭受破壞”可知,它們具體突出說明了近40年來,世界各地的文物古跡都不同程度地遭受破壞。3.本題考查內容概括。第三段首句提出了疑問,“被嚴格保護、沒有遭受人為破壞的古建筑是怎么損壞的呢?”,后文則針對這個問題具體分析損壞的原因,“這樣的損壞與空氣中的酸雨有很大的關系”,由此可概括:被嚴格保護、沒有遭受人為破壞的古建筑受損壞的原因。11、1.成功就是成為最好的你自己。2.要確立自己的人生目標;要做感興趣和有激情的事;要不斷調整自己的目標。3.道理論證。引用列夫·托爾斯泰的名言,充分有力的論證了“成為最好的自己要確立自己的人生目標”的觀點,進而論證中心論點,增加的論證的權威性和說服力。4.A.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B.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句子B。句子B突出興趣的重要性,與第④段“要做感興趣和有激情的事”的論點相契合,而句子A則強調擇善而從的重要性,與第④段的論點不相符,故選擇句子B。【解題分析】1.試題分析:閱讀選文首段,找出“這個意義”的上半句,即成功不是要和別人相比,而是要讓自己的每一天都比昨天更好。考點:這是考查指代性詞語指代的內容。點評:感知文本內容,從文章中提煉和概括信息,結合語言環境,聯系上下文,找出稱代性詞語指代的內容。一般指的就是代詞前面的那句話,找最近的一句話。有時要注意可能不是整句話,而是其中的一部分。2.試題分析:找出文中的小分論點,即3、4、5段段首的中心句,即要確定自己的人生目標;要做感興趣和有激情的事;要不斷調整自己的目標。考點:這里對議論文分論點的概括和總結的考查點評:在議論文中,學生應培養尋找中心句,總結概括文章的小分論點的能力。學生能從文章中找出支撐中心論點的分論點,能夠提煉和總結分論點。3.試題分析:從提出觀點“要確立自己的人生目標”;論證觀點,用例證法,舉貝多芬始終堅持目標成為偉大音樂家和當今某些年輕人缺乏明確人生目標難以成功的例子,從正反兩方面繼續證明了這一觀點;最后進行總結得出結論。考點:這是關于論證層次與結構的考查。點評:議論文的結構較為典型,一般層次清晰,結構嚴謹。常用的議論文結構形式有總分式、遞進式、并列式、對照式四種,其遵循的總體原則大致是“提出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學生弄明白各段落的內在聯系,并注意文中承上啟下的過渡段,理解富有概括力的關鍵性詞語。四、名著閱讀與綜合性學習(10分)12、《牛虻》;他具有了牛虻一樣的堅強,和甘于獻身革命事業的精神。【解題分析】

保爾最愛讀英國小說《牛虻》,該書描寫了意大利革命黨人牛虻的。他參與了反對奧地利統治者、爭取國家獨立統一的斗爭,最后為之獻出了生命。他學到了像《牛虻》一樣堅強、甘于獻身革命事業。13、(1)示例一:閱讀經典,浸潤人生。示例二:閱讀經典文化,傳承民族精神。(2)閱讀經典能讓人習得思維方式和價值觀念。(3)示例:我喜歡紙質閱讀方式。因為紙質閱讀能夠調動各種感覺參與閱讀,能讓閱讀融入自己的情感體驗,讀的有深度。這樣才能夠習得經典傳遞的思維方式和民族精神。【解題分析】

(1)宣傳口號,感情要真摯,構思新穎,語言簡明。字數要適中,內容要積極,用語要通俗,句式要整齊,修辭要顯明,讀起來朗朗上口。特別是主題要鮮明,一定不能脫離“閱讀經典”這一主題。如“熱愛書籍,享受閱讀;熱愛母語,享受經典”“與書本為友,與大師對話”“與經典同行,打好人生底色;與名著為伴,塑造美好心靈”等。(2)題干要求用一句話概括材料二的內容。要做到讀懂原材料,答題時內容無損原意,不能丟掉語段中重要的信息;抓住關鍵詞語;語言簡潔明快;言簡意賅。如可分析壓縮“閱讀經典,會在潛移默化中讓人習得珍貴的思維方式和價值觀念”一句,即可整理出正確答案。(3)要求回答張方的話并表達對紙質閱讀方式的態度。首先要亮明自己的觀點:我喜歡紙質閱讀方式。然后給定理由,要結合材料三的“紙質閱讀是一種主動性行為,能調動多種感官參與其中,有利于進行深度閱讀和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