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課《飛向藍天的恐龍》(類文閱讀)【要點精編+拓展提升】四年級語文下冊閱讀理解(統編版)_第1頁
第6課《飛向藍天的恐龍》(類文閱讀)【要點精編+拓展提升】四年級語文下冊閱讀理解(統編版)_第2頁
第6課《飛向藍天的恐龍》(類文閱讀)【要點精編+拓展提升】四年級語文下冊閱讀理解(統編版)_第3頁
第6課《飛向藍天的恐龍》(類文閱讀)【要點精編+拓展提升】四年級語文下冊閱讀理解(統編版)_第4頁
第6課《飛向藍天的恐龍》(類文閱讀)【要點精編+拓展提升】四年級語文下冊閱讀理解(統編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9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飛向藍天的恐龍》類文閱讀《飛向藍天的恐龍》類文閱讀一、知識要點二、基礎鞏固(一)(2023下·四年級課時練習)課內閱讀。①早在19世紀,英國學者赫胥黎就注意到恐龍和鳥類在骨骼結構上有許多相似之處。在研究了大量恐龍和鳥類化石之后,科學家們提出,鳥類()和恐龍有親緣關系,()很可能就是一種小型恐龍的后裔。根據這一假說,一些與鳥類親緣關系較近的恐龍應該長有羽毛,但一直沒有找到化石證據。②20世紀末期,我國科學家在遼寧西部首次發現了保存有羽毛的恐龍化石,頓時使全世界的研究者們欣喜若狂。遼西的發現向世人展示了恐龍長羽毛的證據,給這幅古生物學家們描繪的畫卷涂上了點睛之筆。1.在選段中的括號里填上恰當的關聯詞語。2.科學家們提出的“鳥類和恐龍有親緣關系”這一假說的依據是()A.研究了大量的恐龍和鳥類化石,發現恐龍和鳥類在骨骼結構上有許多相似之處。B.有的恐龍和鳥一樣會飛。C.恐龍和鳥一樣,在地球上很早就出現了。3.選段中的“點睛之筆”指的是()A.鳥類和恐龍有親緣關系的假說。B.恐龍和鳥類在骨骼結構上有許多相似之處。C.我國科學家在遼寧西部發現了保存有羽毛的恐龍化石。4.讀完選段,寫下自己不懂的問題,并試著解決。問題:答案:【答案】1.不僅而且2.A3.C4.科學家們是通過研究什么提出鳥類和恐龍有親緣關系的?通過研究大量恐龍和鳥類的化石。【解析】1.本題考查關聯詞。讀文章句子,可知兩個半句之間是遞進關系,因此使用表示遞進關系的關聯詞語:不僅而且。添加后的句子為:鳥類不僅和恐龍有親緣關系,而且很可能就是一種小型恐龍的后裔。2.本題考查提取關鍵信息。從第①自然段句子“早在19世紀,英國學者赫胥黎就注意到恐龍和鳥類在骨骼結構上有許多相似之處。在研究了大量恐龍和鳥類化石之后,科學家們提出,鳥類不僅和恐龍有親緣關系,而且很可能就是一種小型恐龍的后裔”,因此科學家們提出的“鳥類和恐龍有親緣關系”這一假說的依據是研究了大量的恐龍和鳥類化石,發現恐龍和鳥類在骨骼結構上有許多相似之處。故選A。3.本題考查字詞理解。結合第②自然段句子“遼西的發現向世人展示了恐龍長羽毛的證據,給這幅古生物學家們描繪的畫卷涂上了點睛之筆”可知點睛之筆指的是遼西的發現,聯系上文是20世紀末期,我國科學家在遼寧西部首次發現了保存有羽毛的恐龍化石。故選C。4.本題考查文章內容理解。結合選段內容,寫下自己不懂的問題,并寫出答案。如問題:20世紀末期,我國科學家在遼寧西部首次發現了保存有羽毛的恐龍化石,全世界的研究者們為什么欣喜若狂?答案:因為遼西的發現向世人展示了恐龍長羽毛的證據,給這幅古生物學家們描繪的畫卷涂上了點睛之筆。(二)(2022下·河北邯鄲·四年級校考階段練習)閱讀短文,回答問題。飛向藍天的恐龍(節選)地球上的第一種恐龍大約出現在兩億四千萬年前。(a)它和狗一般大小,兩條后腿粗壯有力,能夠支撐起整個身體。數千萬年后,它的后代繁衍(yānyǎn)成一個形態各異的龐大家族。有些恐龍像它們的祖先一樣用兩足奔跑,有些恐龍則用四足行走。(b)有些恐龍身長幾十米,重達數十噸;有些恐龍則身材小巧,體重只有幾千克。有些恐龍兇猛異常,是茹毛飲血的食肉動物;有些恐龍則溫順可愛,以植物為食。其中,一些獵食性恐龍的身體逐漸變小,越來越像鳥類:骨骼中空,身體輕盈;腦顱(yèlú)膨(péngbéng)大,行動敏捷;前肢越來越長,能像鳥翼一樣拍打;體表長出美麗的羽毛,不再披著鱗片或鱗甲。它們中的一些種類可能為了躲避敵害或尋找食物而轉移到樹上生存。這些樹棲(xīqī)的恐龍在樹木之間跳躍、降落,慢慢具備了滑翔能力,并最終能夠主動飛行。不過,另一種看法是,飛行并非始于樹棲生活。有些科學家推測,一種生活在地面上的帶羽毛的恐龍,在奔跑過程中學會了飛翔。不管怎樣,科學家們認為:原本不會飛的恐龍最終變成了天之驕子——鳥類,它們飛向了藍天,從此開辟(pìbì)了嶄(zǎnzhǎn)新的生活天地。5.給文中加點字選擇正確讀音,畫√。6.請將恐龍中的一支飛向藍天的演化過程補充完整。身體→體表→轉移到→在樹林間→具備→最終7.文中句子(a)把恐龍和進行比較,形象地寫出了恐龍的大小;句子(b)用具體的數字寫出了。8.用準確的語言來說明事物特點,是說明文的一大特點。如選文中“一些”這個詞語說明了不是所有的獵食性恐龍的身體都逐漸變小。從選文中再找出一個這樣的詞語,說一說自己的體會。【答案】5.yǎn

péng

qīpì

zhǎn6.逐漸變小長出美麗的羽毛樹上生存跳躍滑翔能力能夠主動飛行7.狗恐龍的身長、體重。8.文中還有“可能”這個詞語用得比較準確。如“它們中的一些種類可能為了躲避敵害或尋找食物而轉移到樹上生存。”“可能”這個詞語說明了恐龍轉移到樹上生活的原因是為了躲避敵害和尋找食物是一種推斷,或許還有其他原因,或者這并不是主要原因。體現了說明文語言的準確性。【解析】5.本題考查對字音的辨析。要注意區分的是聲調、聲母、平翹舌等。繁衍:[fányǎn]解釋:(動)逐漸增多或擴大。腦顱:[nǎolú]腦顱由8塊骨組成,包括成對的顳骨和頂骨,不成對的額骨、篩骨、蝶骨和枕骨。膨大:[péngdà],脹大。樹棲:[shùqī]樹棲生活指以樹上為生活據點,并適應于樹上的生活。開辟:[kāipì]開拓發展。嶄新:[zhǎnxīn]形容非常新。6.本題考查對文章內容的理解。要找到所對應的原文的內容,恐龍中一支飛向藍天的演化過程是選段的第七、八、九句。7.本題考查對說明文說明方法及其作用的理解。作比較的說明方法是將兩個類似的事物進行比較,作用是形象生動地突出事物的特點。列數字是在說明事物的過程中使用了具體的數字,作用是更加準確地寫出了事物的情況。選段(a)中將恐龍和小狗進行比較,形象寫出了恐龍的大小。選段(b)在寫恐龍身長和體重時用了數字,較為準確地寫出了恐龍的身長和體重。8.本題考查說明文的語言特點。其語言特點主要有準確、嚴謹。文中類似的還有“大約、可能”等詞,表明了還有其它情況。三、類文閱讀(一)(2023上·全國·四年級期中)閱讀短文,完成練習。巨傘下的城市(節選)①如果說,有一座城市要用一把傘蓋起來,你一定會覺得這是無稽之談而付之一笑。大千世界無奇不有,隨著建筑科技、材料工業的飛速進展,這個“神話”已成現實。②威努斯基市是美國佛蒙特州的一座小城,地處美國東北部與加拿大交界的地方,人口不足兩萬,每年入冬,風緊雪驟,奇冷刺骨。可是在1980年,小城上空高高撐起一頂擎天巨傘,市區約3600萬平方米的建筑、房屋、街道、橋梁、廣場、綠地等,全在傘下。居民們有了這頂巨傘的庇護,再也不怕嚴寒的襲擾了。③舉世罕見的巨傘是怎樣撐開的呢?原來這把巨傘的傘柄是全市最高的一座11層的塔樓,樓頂上架起中心鋼軸,在市區周圍地面,深埋了60根合金鋼的樁柱,從中軸縱拉60根高強度尼龍繩索與樁柱連起來,繩索之間串著許多支索,并把透光的有機玻璃塑料膜覆蓋在上面加以固定。全部裝置由電機控制,像傘一樣可張可收,全城猶如一座巨大的玻璃亭子。④寒冬臘月,陽光射入,聚熱不散,溫暖如春。⑤傘面上還分組設置了輕巧的太陽能收集器,充分利用日光為全城供應熱水。太陽能收集器可發揮聚熱功能,雖然整個建“傘”的工程費用高達350萬美元,但只要一個冬天,全城節省下來的取暖費用就可以補償。⑥傘下的威努斯基市因此聞名全球,成為美國一處新的觀光勝地。每到隆冬,各地游人絡繹不絕,會聚于“巨傘”之下。9.根據意思寫出選文中的四字詞語。(1)無法考查,沒有根據的說法。()(2)什么奇怪的事物都有。()(3)形容行人、車馬、船只等來往頻繁,連續不斷。()10.“這個‘神話’已成現實”中的“神話”是指:。11.文中用數字來說明巨傘,請寫出一例,并說說它的作用。12.巨傘給居民帶來的好處有(

)(可多選)A.整個建“傘”的工程費用高達350萬美元。B.巨傘下的小城居民,從此不受氣候劇變之苦。C.全城節省下了很多取暖的費用。13.用一句話概括建傘的原因、時間、地點。【答案】9.無稽之談無奇不有絡繹不絕10.有一座城市要用一把傘蓋起來11.市區約3600萬平方米的建筑、房屋、街道、橋梁、廣場、綠地等,全在傘下。運用數字描寫,具體寫出了巨傘之大。12.BC13.因為美國的威努斯基市冬天奇冷,所以在1980年,小城上空高高撐起一頂擎天巨傘。【解析】9.本題考查的是詞語提取。(1)根據題干中的“無法考查”“沒有根據”可知,這個詞語是第①段的“無稽之談”;(2)根據題干中的“什么奇怪的事物都有”可知,這個詞語是第①段的“無奇不有”;(3)根據題干中的“行人、車馬、船只等來往頻繁”可知,這個詞語是第⑥段的“絡繹不絕”。10.本題考查的是詞語理解。“這個‘神話’已成現實”這句話位于文章第①段。聯系第①段的句子“如果說,有一座城市要用一把傘蓋起來,你一定會覺得這是無稽之談而付之一笑”可知,“神話”在這里指有一座城市要用一把傘蓋起來。11.本題考查的是找關鍵句子。“用數字來說明巨傘”即用列數字的方法,來說明巨傘之大。通過讀短文,我們可以找出用數字來說明巨傘的句子有:小城上空高高撐起一頂擎天巨傘,市區約3600萬平方米的建筑、房屋、街道、橋梁、廣場、綠地等,全在傘下。原來這把巨傘的傘柄是全市最高的一座11層的塔樓,樓頂上架起中心鋼軸,在市區周圍地面,深埋了60根合金鋼的樁柱,從中軸縱拉60根高強度尼龍繩索與樁柱連起來,繩索之間串著許多支索,并把透光的有機玻璃塑料膜覆蓋在上面加以固定。作答時,可以畫出其中一句即可。12.本題考查的是內容理解。根據第②段句子“居民們有了這頂巨傘的庇護,再也不怕嚴寒的襲擾了”和第⑤段句子“太陽能收集器可發揮聚熱功能,雖然整個建“傘”的工程費用高達350萬美元,但只要一個冬天,全城節省下來的取暖費用就可以補償”可知,巨傘帶給人們的好處有不拍季節變換和節省了取暖費用。故選BC。13.本題考查的是內容概括。讀短文,根據第②段內容“威努斯基市是美國佛蒙特州的一座小城,地處美國東北部與加拿大交界的地方,人口不足兩萬,每年入冬,風緊雪驟,奇冷刺骨。可是在1980年,小城上空高高撐起一頂擎天巨傘,市區約3600萬平方米的建筑、房屋、街道、橋梁、廣場、綠地等,全在傘下。居民們有了這頂巨傘的庇護,再也不怕嚴寒的襲擾了”可知,建傘的時間是1980年,地點是美國的威努斯基市,原因是“每年入冬,風緊雪驟,奇冷刺骨”。把這些用自己的語言連成一句話來回答即可。(二)(2022上·河南洛陽·四年級統考期中)課外閱讀。蒼蠅與宇宙飛船①令人討厭的蒼蠅,與宏偉的航天事業似乎風馬牛不相及,但仿生學卻把它們緊密地聯系起來了。②蒼蠅是聲名狼藉的“逐臭之夫”,凡是腥臭污穢的地方,都有它們的蹤跡。蒼蠅的嗅覺特別靈敏,遠在幾千米外的氣味也能嗅到。但是蒼蠅并沒有“鼻子”,它用什么來充當嗅覺器官呢?原來,蒼蠅的“鼻子”——嗅覺感受器分布在頭部的一對觸角上。③每個“鼻子”只有一個“鼻孔”與外界相通,內含上百個嗅覺神經細胞。若有氣味進入“鼻孔”,這些神經立即把氣味刺激轉變成神經電脈沖,送往大腦。大腦根據不同氣味物質所產生的神經電脈沖的不同,就可區別出不同氣味的物質。因此,蒼蠅的觸角像是一臺靈敏的氣體分析儀。④仿生學家由此得到啟發,根據蒼蠅嗅覺感受器的結構和功能,仿制了一種十分奇特的小型氣體分析儀。這種儀器的“探頭”不是金屬,而是活的蒼蠅。就是把非常纖細的微電極插到蒼蠅的嗅覺神經上,將引導出來的神經信號經電子線路放大后,送給分析器;分析器一經發現氣味物質的信號,便能發出警報。這種儀器已經被安裝在宇宙飛船的座艙里,用來檢測艙內氣體的成分。⑤這種小型氣體分析儀,也可檢測潛水艇和礦井里的有害氣體……14.短文中有一個設問句,請你找出來寫在下面的橫線上,并仿寫一個句子。15.聯系短文,給“風馬牛不相及”選擇恰當的解釋(

)A.風和馬、牛彼此顧及不到。B.瘋了的馬和牛跑不到一塊兒。C.比喻事物彼此毫不相干。16.下列不屬于小型氣體分析儀的作用的一項是(

)A.檢測宇宙飛船艙內氣體的成分。B.檢測潛水艇和礦井里的有害氣體。C.優化飛機的飛行速度。17.蒼蠅的嗅覺感受器在頭部的上,它像靈敏的儀。仿生學家根據蒼蠅嗅覺感受器的結構和功能,仿制了,造福于我們人類。從中我得到的感想是:。18.請根據文本內容提出一個自己感興趣的問題,并嘗試解答:【答案】14.但是蒼蠅并沒有“鼻子”,它用什么來充當嗅覺器官呢?原來,蒼蠅的“鼻子”——嗅覺感受器分布在頭部的一對觸角上。是誰在呼風喚雨呢?當然是人類。15.C16.C17.一對觸角氣體分析小型氣體分析儀我們要多觀察身邊的事物,探索自然之道。這樣才能有所發現,有所創造。18.為什么說蒼蠅的觸角像是一臺靈敏的氣體分析儀?因為蒼蠅的頭上有嗅覺感受器,在頭部的觸角上,每個“鼻子”只有一個“鼻孔”與外界相通,內含上百個嗅覺神經細胞。若有氣味進入“鼻孔”,這些神經立即把氣味刺激轉變成神經電脈沖,送往大腦。大腦根據不同氣味物質所產生的神經電脈沖的不同,就可區別出不同氣味的物質。【解析】14.本題考查尋找關鍵句子。結合所給要求,找出文中的設問句,設問是為了引起別人注意,故意先提出問題,自己提問自己回答;結合文章內容,從文段中找出設問句,第②自然段句子“但是蒼蠅并沒有‘鼻子’,它用什么來充當嗅覺器官呢?原來,蒼蠅的‘鼻子’——嗅覺感受器分布在頭部的一對觸角上。”為設問句。仿寫時,自問自答即可。今天我要去哪里?當然是去奶奶家。15.本題考查俗語解釋。結合所給俗語和文章第①自然段句子“令人討厭的蒼蠅,與宏偉的航天事業似乎風馬牛不相及,但仿生學卻把它們緊密地聯系起來了。”可知蒼蠅非常令人討厭,和航天事業似乎毫不相干,因此風馬牛不相及的意思是比喻事物彼此毫不相干。故選C。16.本題考查文章內容理解。結合文章第④自然段句子“分析器一經發現氣味物質的信號,便能發出警報。這種儀器已經被安裝在宇宙飛船的座艙里,用來檢測艙內氣體的成分。”和文章第⑤自然段句子“這種小型氣體分析儀,也可檢測潛水艇和礦井里的有害氣體……”可知小型氣體分析儀可以檢測氣體的成分和有害氣體;C.優化飛機的飛行速度文中并沒有涉及,說法不正確;故選C。17.本題考查文章內容理解。結合文章第②自然段句子“但是蒼蠅并沒有‘鼻子’,它用什么來充當嗅覺器官呢?原來,蒼蠅的‘鼻子’——嗅覺感受器分布在頭部的一對觸角上。”可知蒼蠅的嗅覺感受器在頭部的一對觸角上;結合文章第③自然段句子“因此,蒼蠅的觸角像是一臺靈敏的氣體分析儀。”可知蒼蠅的觸角像一臺靈敏的氣體分析儀;結合文章第④自然段句子“仿生學家由此得到啟發,根據蒼蠅嗅覺感受器的結構和功能,仿制了一種十分奇特的小型氣體分析儀。”可知仿生學家根據蒼蠅嗅覺感受器的結構和功能,仿制了小型氣體分析儀,造福人類;結合科學家的發明過程,想想對自己的啟發和感想,組織語言表達,如:我們要留心觀察身邊的事物,認真思考,從中有所發現。18.本題考查閱讀方法和策略。結合文章內容,根據文章內容提出自己感興趣的問題,組織語言進行解答,如:仿生學是怎么把蒼蠅和航天事業聯系在一起的?科學家根據根據蒼蠅嗅覺感受器的結構和功能,仿制了一種十分奇特的小型氣體分析儀。(三)(2022上·江蘇泰州·四年級校考期中)閱讀理解。建個臨時倉庫來過冬①植物也會建倉庫“存糧”過冬的。在倉庫里“存糧”過冬的植物有很多。不過,它們的倉庫有的是永久的,有的則是臨時的。這些臨時倉庫的“材料”和“形態”千奇百怪。比如,馬鈴薯的臨時倉庫是塊莖,紅薯的臨時倉庫則是貯藏根,雖然它們的模樣相似,卻是不同的器官,很快你就會發現它們的不同:馬鈴薯的塊莖上有一個個的小芽眼,而紅薯的表面卻是光溜溜的。大蒜蒜瓣也是一種臨時倉庫,被稱為鱗莖。②等到冬天過去春天來臨時,植物又恢復了生機,開始發芽、成長、開花。幫助它們過冬的那些臨時倉庫,都會慢慢被“拆除”,逐漸變得干癟,直至消失。③儲備著豐富營養的倉庫,讓土壤中那些小蟲子和細菌嘴饞得很。為了保護倉庫中的營養物質不被偷吃,蒜瓣準備了厲害的化學武器——大蒜素。我們吃大蒜時那種辣辣的辣覺,嘴巴里留下的那種難聞的味道,都是大蒜素帶來的。④和大蒜類似,芋頭的臨時倉庫準備了又苦又澀的草酸鈣,土豆準備了可以毒殺害蟲的龍葵素,這些臨時倉庫就可以安然度過冬天,來年為植物供應營養了。19.短文描寫了、、、和土豆的過冬臨時倉庫。20.短文③、④兩段中的“化學武器”指的是、和。21.判斷下列說法是否正確,正確的打“√”,錯誤的打“×”。(1)馬鈴薯、紅薯都是植物的莖。(2)“存糧”指的是植物的營養成分,“拆除”指的是過冬后植物的臨時倉庫會逐漸變得干癟,直至消失。(3)短文多處使用了比喻、擬人的修辭手法,如“存糧”“臨時倉庫”“拆除”“嘴饞”“偷吃”“防身”等詞語,顯得生動形象。

22.請針對短文的內容提出一個有價值的問題并回答。問題:回答:【答案】19.馬鈴薯紅薯大蒜芋頭20.大蒜素草酸鈣龍葵素21.×√√22.馬鈴薯和紅薯的“臨時倉庫”有什么不一樣?馬鈴薯的臨時倉庫是塊莖,紅薯的臨時倉庫則是貯藏根,馬鈴薯的塊莖上有一個個的小芽眼,而紅薯的表面卻是光溜溜的。【解析】19.本題考查文章內容的理解。通讀文章,第①自然段寫了馬鈴薯和紅薯的臨時倉庫;第③自然段寫了大蒜的臨時倉庫;第④自然段寫了芋頭、土豆的臨時倉庫。所以本文主要介紹了馬鈴薯、紅薯、大蒜、芋頭和土豆過冬的臨時倉庫。20.本題考查詞語理解。“化學武器”出現在第③自然段,從“蒜瓣準備了厲害的化學武器——大蒜素”可知,“化學武器”指的是“大蒜素”。再結合第④自然段“和大蒜類似,芋頭的臨時倉庫準備了又苦又澀的草酸鈣,土豆準備了可以毒殺害蟲的龍葵素”可知,“化學武器”還指草酸鈣和龍葵素。21.本題考查內容理解。(1)從第①段中“馬鈴薯的臨時倉庫是塊莖,紅薯的臨時倉庫則是貯藏根”可知說法錯誤。(2)從第②段中“幫助它們過冬的那些臨時倉庫,都會慢慢被‘拆除’,逐漸變得干癟,直至消失”可知說法正確。(3)“存糧”比作“臨時倉庫”運用比喻的說明方法,“拆除”“嘴饞”“偷吃”“防身”等詞語則把植物擬人化,故說法正確。22.本題考查提問能力。針對文章內容提出一個有價值的問題并回答即可。如:儲備著豐富營養的倉庫如何保護倉庫中的營養物質不被土壤中的蟲子和細菌偷吃?回答:蒜瓣準備了厲害的大蒜素,芋頭的臨時倉庫準備了又苦又澀的草酸鈣,土豆準備了可以毒殺害蟲的龍葵素,這些臨時倉庫這樣就可以安然度過冬天了。(四)(2022上·湖北黃石·四年級統考期中)課外閱讀。嬌小的赤條蜂①細細的腰,玲瓏的身材,腹部分成兩節,上面小,中間好像是用一根細線連起來的。②A.赤條蜂通常在泥土里筑一個垂直的洞,好像一口井,口徑只有鵝毛管那么粗,約有兩寸深。赤條蜂建巢的時候,總是靜靜地、慢慢地工作著。每隔短短的十幾分鐘,我們就可以看到赤條蜂在洞口出現,這樣可以保持自己的居所和周圍環境的整潔干凈。③當赤條蜂把洞完全挖好了,它就在附近察看有沒有適合的沙粒。它需要的是一顆扁平的,比它的洞口粗大一些的沙粒,做成一扇門。這門看起來和其他沙粒完全一樣,誰也不會想到門的底下會藏著食物,只有它自己才能辨別出來。④赤條蜂獵取的食物是一種灰蛾的幼蟲。這種蟲大部分都是生活在地底下的,赤條蜂又是怎么把它抓到的呢?讓我們來看看吧。赤條蜂把植物根部的泥土挖去,又把周圍的小草拔掉,向每一條裂縫里張望,活像一只獵狗在尋找洞里的野兔一般。⑤灰蛾的幼蟲覺察到了上面的動靜,決定爬到地面上看看到底發生了什么事。這一念之差就決定了它的命運。“”,灰蛾的幼蟲一露出地面,赤條蜂就立刻沖出去一下子將它抓住了,像一個熟練的外科醫生一樣,不慌不忙地用刺把毛蟲的每一節都刺一下。從前到后一節一節地往下刺,讓人想起了游刃有余的屠夫。(有刪改)23.下列選項適合填入第⑤段橫線處的一項是A.差之毫厘,謬以千里B.病從口入,禍從口出C.機不可失,時不再來24.短文主要介紹了赤條蜂的三方面的內容。25.讀下面的B句,與文中畫線的A句相比意思有什么不同?A句的表達有什么好處?B.赤條蜂通常在泥土里筑一個垂直的洞,好像一口井,口徑只有鵝毛管那么粗,有兩寸深。26.赤條蜂捕食時的順序是怎樣的?請根據短文內容,將正確的序號填在橫線上。①抓住灰蛾的幼蟲②拔掉周圍的小草③用刺刺灰蛾的幼蟲④挖去植物根部的泥土⑤把頭鉆進土塊里⑥伏在灰蛾幼蟲的背上④→→→①→→27.下面對短文內容的理解有誤的一項是A.從第②段中的“每隔短短的十幾分鐘”可以看出,作者對赤條蜂進行了連續的觀察。B.第③段中,赤條蜂用扁平的沙粒當門,突出了赤條蜂的聰明以及巢穴的隱蔽。C.第⑤段中,作者把赤條蜂比作“外科醫生”和“屠夫”,突出了赤條蜂捕食手段的殘忍【答案】23.C24.外形、筑巢過程、捕食25.不同之處:A句中的“約”是大約、估計的意思,一方面體現了作者觀察十分仔細,另一方面體現了作者用詞的準確性。26.②⑤⑥③27.C【解析】23.考查對詞語的理解。差之毫厘,謬以千里:指開始時雖然相差很微小,結果會造成很大的錯誤。病從口入,禍從口出:指病毒常常因飲食不注意而入侵,災禍往往因說話不謹慎而引起。機不可失,時不再來:指時機難得,必需抓緊,不可錯過。從文中“赤條蜂就立刻沖出去一下子將它抓住了”可知,赤條蜂抓住了抓灰蛾的幼蟲的時機,故選C。24.考查對文章內容的理解和概括。根據文章第①自然段“細細的腰,玲瓏的身材,腹部分成兩節,上面小,中間好像是用一根細線連起來的”可知,該段描寫了赤條蜂的外形。根據文章第②自然段“赤條蜂建巢的時候,……這樣可以保持自己的居所和周圍環境的整潔干凈”可知,該段描寫了赤條蜂的筑巢過程。根據文章第④~⑤自然段“赤條蜂把植物根部的泥土挖去,……活像一只獵狗在尋找洞里的野兔一般”“灰蛾的幼蟲一露出地面,……讓人想起了游刃有余的屠夫”可知,這兩段描寫了赤條蜂的捕食方式。故短文主要介紹了赤條蜂的外形、筑巢過程、捕食三方面的內容。25.考查對句子的理解與賞析。B句去掉了“約”。“約”表估計,說明了赤條蜂的洞大概有兩寸深,不是完全確定的數字。如果刪去“約”就是只有兩寸深,與原先語義不同。A句這樣表達可以看出作者觀察細致入微,同時體現了說明文語言的準確性、嚴謹性。26.考查文章內容的理解。根據文章第④自然段“赤條蜂把植物根部的泥土挖去,又把周圍的小草拔掉,向每一條裂縫里張望,活像一只獵狗在尋找洞里的野兔一般”,和第⑤自然段“灰蛾的幼蟲一露出地面,赤條蜂就立刻沖出去一下子將它抓住了,像一個熟練的外科醫生一樣,不慌不忙地用刺把毛蟲的每一節都刺一下。從前到后一節一節地往下刺”可知,赤條蜂的捕食方式是:先挖去植物根部的泥土,然后拔掉周圍的小草,把頭鉆進土塊里,瞅準時機抓住灰蛾的幼蟲后,伏在灰蛾幼蟲的背上,最后用刺刺灰蛾的幼蟲。故答案為:④→②→⑤→①→⑥→③。27.考查對文章內容的理解和分析。C.文章第⑤自然段把赤條蜂比作“外科醫生”和“屠夫”。由“不慌不忙”“游刃有余”等詞句可知,這樣的比喻是為了說明赤條蜂捕食動作的熟練,從而表達出作者對它的贊嘆之情,并不是為了表現它的殘忍和作者對它的厭惡。此項理解有誤,故選C。(五)(2022上·湖北孝感·四年級統考期中)閱讀與理解。指紋的應用①指紋是人類手指末端指腹上由凹凸的皮膚所形成的紋路,指紋能使手在接觸物件時增加摩擦力,從而更容易發力及抓緊物件,它是人類進化過程中自然形成的。②指紋在胎兒第三四個月便開始產生,到六個月左右就形成了。當嬰兒長大成人,指紋也只不過放大增粗,紋樣終生不會發生改變。由于人的遺傳特性,()指紋人人都有,()各不相同。伸出你的手仔細觀察,就可以發現小小的指紋也分好幾種類型:有同心圓或螺旋紋線,看上去像水中漩渦的,叫斗型紋;有的紋線是一邊開口的,即像簸箕似的,叫箕型紋;有的紋形像弓一樣,叫弓型紋。據說,全世界50多億人,還沒有發現兩個指紋完全相同的呢。由于指紋重復率極小,大約150億分之一,故其稱為“人體身份證”。③正因為指紋的這一特性,它很早就引起了人們的興趣。在古代,人們把指紋當作“圖章”,印在公文上。在100多年前,警察就開始借助指紋破案。近年來,科學家將指紋與電腦技術相結合,研制出一種“指紋鎖”,這種鎖的鑰匙就是指紋。開門時,只要用手按一下設在門上的指紋鎖,鎖就能很快識別開門的人是不是主人。如果是的話,門馬上就會自動打開了。④此外,指紋在人們的經濟活動中也越來越多地被使用到,從而大大提高了交易的安全和效率。⑤小小的指紋將來還會有哪些新的用途?這有待我們去探索、去挖掘。28.請在文中第②自然段括號處填上適當的關聯詞語。29.文中沒有介紹到的指紋類型是()A.螺旋紋 B.斗型紋 C.箕型紋 D.弓型紋30.文中的“人體身份證”是指()A.紋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