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石家莊市辛集市辛集中學2024屆高三第三次測評歷史試卷含解析_第1頁
河北省石家莊市辛集市辛集中學2024屆高三第三次測評歷史試卷含解析_第2頁
河北省石家莊市辛集市辛集中學2024屆高三第三次測評歷史試卷含解析_第3頁
河北省石家莊市辛集市辛集中學2024屆高三第三次測評歷史試卷含解析_第4頁
河北省石家莊市辛集市辛集中學2024屆高三第三次測評歷史試卷含解析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3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河北省石家莊市辛集市辛集中學2024屆高三第三次測評歷史試卷注意事項:1.答卷前,考生務必將自己的姓名、準考證號填寫在答題卡上。2.回答選擇題時,選出每小題答案后,用鉛筆把答題卡上對應題目的答案標號涂黑,如需改動,用橡皮擦干凈后,再選涂其它答案標號。回答非選擇題時,將答案寫在答題卡上,寫在本試卷上無效。3.考試結束后,將本試卷和答題卡一并交回。一.選擇題(12小題,每小題4分,共計48分。在每小題列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是最符合題目要求的。)1.伏爾泰在《禮俗論》談及中國古代一思想流派時嘆言道:“歐洲的王族同商人發(fā)現東方,只曉得求財富,而哲學家則在那里發(fā)現了一個新的精神與物質的世界?!薄靶碌木瘛澜纭笔侵窤.法家的法治思想B.道家的無為思想C.儒家的仁政思想D.墨家的非攻思想2.閱讀如圖:納粹德國入侵波蘭前在歐洲的擴張示意圖,結合所學,分析判斷①德軍占領甲區(qū)域發(fā)生在宣布實行義務兵役制前夕②德軍占領乙國時,英法平靜地接受這一事實③丙城簽訂的協議將丁區(qū)域割讓給德國④西方大國對納粹德國的擴張采取綏靖政策A.①③ B.②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3.梭倫在抒情詩中表達了實行民主改革的原則:“我所給予平民的適可而止,他們的榮譽不減損也不增多:即使是對那些有財有勢的人也一樣,我不使他們遭受不當的損失。”在梭倫看來,政府應當A.捍衛(wèi)平民的權利B.兼顧平民和貴族的利益C.維護貴族的利益D.抑制平民和貴族的要求4.清代中期漢口鎮(zhèn)“商賈數千家,會館公所林立”,其街道命名也頗有特色,諸如新安巷、徽州巷、寶慶街、廣東巷、江蘇街等。由此可見A.漢口是各商業(yè)城市之首 B.漢口城市布局嚴整有序C.漢口商幫活躍貿易興盛 D.漢口手工業(yè)異常發(fā)達5.19世紀六七十年代,在一座城市中同時并存有洋務企業(yè)、外資企業(yè)、民族資本主義企業(yè)三類企業(yè)。這座城市應該是A.蘇州 B.重慶 C.上海 D.沙市6.“在你們面前受審的是個有錢人,他指望以財富來開脫罪名??墒窃谝磺泄裏o私的人心中,他本身的生活和行為就足以給他定罪了。假如今天他不能受到應有的懲處,那不是因為缺乏罪證,也不是因為缺乏檢察官,而是因為司法官失職?!鄙鲜霾牧戏从沉薃.本身生活和行為是定罪主要依據B.自然法精神在實踐中面臨挑戰(zhàn)C.羅馬法的理念在現實中無法實現D.羅馬法不重視證據和法律程序7.1890年,普魯士政府的全部候補官員中有40.4%是貴族,1900年為44.6%,到1914年時,這一比例達到了55.5%。這反映出近代德國A.顯露革命苗頭B.政治近代化滯后C.軍國主義強盛D.沒有代議制特征8.周公平定武庚叛亂后,封少弟康叔于殷故地衛(wèi)。鑒于“酒之失,婦人是用,故紂之亂自此始”,周公要求康叔“剛制于酒”,有敢“群飲”者殺之,“惟殷之迪諸臣惟工,乃湎于酒,勿庸殺之,姑惟敦之。這反映出當時A.儒法兩家學說相融合 B.糧食產量低不應釀酒C.穩(wěn)定政局為首要任務 D.重視私營手工業(yè)發(fā)展9.蔣經國(蔣介石的兒子)在《國民革命戰(zhàn)史第三部抗日御侮》記載:“……發(fā)動全面游擊與反擊,戰(zhàn)火遍及晉綏兩省,牽制日軍約達四個師團之兵力,并使平漢路方面之日軍始終未能越過黃河,對徐州會戰(zhàn)及爾后之武漢會戰(zhàn)協力甚大。"發(fā)動全面游擊與反擊的軍隊指A.新四軍 B.國民黨軍 C.八路軍 D.工農紅軍10.2012年9月10日,日本政府最終通過對釣魚島實施所謂“國有化”的方針。隨后,人民日報發(fā)表論:二戰(zhàn)歷史不容翻案。從國際法層面看,日本“國有化”釣魚島違反了①《聯合國家宣言》②《開羅宣言》③《雅爾塔協議》④《波茨坦公告》A.①②③④ B.①③ C.②④ D.②③④11.1949年,中共七屆二中全會規(guī)定了干部必須閱讀的12本馬列主義著作,其中包含《政治經濟學》《社會主義從空想到科學的發(fā)展》《列寧斯大林論社會主義經濟建設》等。這說明中國共產黨A.確立毛澤東思想為指導思想B.取得了新民主主義革命勝利C.加強對民眾的馬列主義教育D.積極為新政權建設培養(yǎng)人才12.獨立后的美國確立了聯邦體制,這一政治架構的理念主要源自A.盧梭 B.霍布斯 C.伏爾泰 D.孟德斯鳩二、非選擇題(2小題,共52分)13.(32分)(歷史選修4:中外歷史人物評說)材料伍連德,1879年出生于馬來西亞,1903年獲劍橋大學醫(yī)學博士學位,1907年回國。1910年11月,東三省鼠疫大流行,清政府命伍連德前往東北主持瘟疫撲滅工作。伍連德經過科學調查,查清了此次瘟疫的原因。他大力破除舊的習俗,采取科學的方法,經過三個多月的努力,東北瘟疫得到控制。此后,清政府決定成立由伍連德負責的東三省防疫事務總處,這是我國最早的防疫機構,培養(yǎng)了第一支預防鼠疫的專業(yè)隊伍。鑒于當時國內缺少專業(yè)的醫(yī)學刊物,1915年,伍連德創(chuàng)辦了我國醫(yī)學界的權威刊物《中華醫(yī)學雜志》,次年成立中華醫(yī)學會。1930年,全國防疫總所在上海成立,在伍連德的努力下,接收了全國各地海關的防疫站,從而結束了由西方人擔任中國檢疫機構領導的時代。伍連德在數十年的醫(yī)療衛(wèi)生生涯中,發(fā)表論文上百篇,出版專著多部,享譽海內外?!幾渣S増章《中國流行病學的開拓者——伍連德》(1)根據材料,概括伍連德的歷史貢獻。(2)根據材料和所學知識,分析伍連德取得上述歷史貢獻的原因。14.(20分)晚清外交的變局材料一乾隆五十年,我為上國,率土皆臣,無所謂外交也,理藩而已……國朝尚遣使冊封朝鮮、琉球、越南等國矣,此自撫其藩屬,非外交也。——《清朝續(xù)文獻通考》材料二南京條約之所以為不平等,主要是三項內容:一、割地(第三款);二、賠款(第四、六、七、十二款及第五款后半部分);三、赦免“漢奸”(第九款)。——《天朝的崩潰》材料三通商五口留駐外國領事后,1844年后清朝正式確立五口通商大臣,先后由兩廣總督和兩江總督兼任,負責執(zhí)行對西方的外交。1860年,外國公使正式入京。次年,總理各國事務衙門建立,接管禮部和理藩院的夷務(改稱洋務),這是清朝第一個正式外交機構。1866年,五口通商大臣改名南洋通商大臣,歸屬總理衙門。不久,在總理衙門下又設北洋通商大臣,由直隸總督兼任?!幾浴痘I辦夷務始末》《近代中國外交史資料輯要》材料四1901年,清政府將總理衙門改為外務部,班列各部之前,以全力應對列強要求。部門官佐逐漸專職,有品秩。關稅、郵政、游學、機器、商務、軍火、新軍等事務,劃歸稅務處、郵傳部、學部、農工商部和海陸軍等部門。外務部專注駐外使領館的派設與管理?!幾浴督袊饨皇贰穯栴}(1)依據材料一,指出清朝處理涉外事務的主要方式和觀念。(2)依據上述材料,概括清朝外交發(fā)生的變化。(3)根據材料及所學,你如何看待晚清外交與時局變遷的關系?

參考答案一.選擇題(12小題,每小題4分,共計48分。在每小題列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是最符合題目要求的。)1、C【解析】依據題意可知伏爾泰非常認可哲學家在東方發(fā)現的新的精神世界,結合所學知識可知,伏爾泰很推崇中國的儒家仁政思想,利用仁政思想抨擊法國的封建君主專制,故正確答案為C項。2、B【解析】

依據圖示,結合所學可知,甲區(qū)域是萊茵非軍事區(qū),1936年德軍占領該區(qū)域,而1935年德軍就已經宣布實行了義務兵役制,故①錯誤;乙國是奧地利,德軍占領后,英法平靜地接受了這一事實,故②正確;丁區(qū)域所在國家是捷克斯洛伐克,慕尼黑會議割讓的是蘇臺德區(qū),非丁區(qū)域,故③錯誤;西方大國對納粹德國的擴張采取的是綏靖政策,故④正確,故B項正確,排除ACD。故選B。3、B【解析】

根據“我所給予平民的適可而止,他們的榮譽不減損也不增多:即使是對那些有財有勢的人也一樣,我不使他們遭受不當的損失?!笨芍牧戏从沉怂髠惛母镎壑械奶攸c,兼顧了平民和貴族的利益,B正確;AC不能全面反映材料信息,排除;梭倫改革兼顧了平民和貴族的利益,并非抑制平民和貴族的要求,排除D?!军c睛】解答本題的關鍵信息是“我所給予平民的適可而止,他們的榮譽不減損也不增多:即使是對那些有財有勢的人也一樣,我不使他們遭受不當的損失”,結合所學梭倫改革的特點分析解答。4、C【解析】

漢口是清代興起的工商業(yè)市鎮(zhèn),因為其地理位置重要,“九省通衢”,故商業(yè)貿易興盛。漢口有大量的商幫活動,從事區(qū)域性長途貿易,故漢口會館林立,街巷命名也多與商幫有關,C正確;題干未對漢口和其它商業(yè)城市對比,排除A;題干主旨是關于漢口工商業(yè)發(fā)達,而非城市布局,B脫離主旨,排除;題干反映的是漢口因交通位置而商業(yè)發(fā)達,而非手工業(yè)發(fā)達,排除D。5、C【解析】

根據“19世紀六七十年代”并結合所學可知,上海是中國最早被開放為通商口岸的城市之一,故此時同時存在三類企業(yè)的城市應該是上海,選C項;“19世紀六七十年代”是中國民族資本主義起步的年代,ABD中都沒有同時存在此三類企業(yè),排除。6、B【解析】

由材料“可是在一切公正無私的人心中,他本身的生活和行為就足以給他定罪了。假如今天他不能受到應有的懲處,那不是因為缺乏罪證,也不是因為缺乏檢察官,而是因為司法官失職”可知,在人們心中按照自然法原則對這一案件已作定性,但是在實際操作層面卻因為司法官失職導致結果變化,故選B。材料強調的是自然法的精神原則是定罪的依據,而不是他本身的生活和行為,排除A;材料說的是遭遇到現實挑戰(zhàn),而不是無法實現,C項以偏概全,排除;結合所學可知,羅馬法非常重視證據和法律程序,排除D。7、B【解析】本題主要考查德意志帝國君主立憲制的確立,旨在考查學生對材料有效信息的準確解讀能力。根據材料文字“全部候補官員中有40.4%是貴族”到“44.6%”再到“55.5%”可知,近代德國政治民主化的滯后。A項表述中“專制統(tǒng)治”不符合題意,排除;B項表述符合題意,正確;C、D兩項表述都不符合題意,均排除。8、C【解析】

周公認為酒色是導致商朝滅亡的原因之一,因此要求康叔不得沉湎于飲酒,其主要目的在于穩(wěn)定政局,鞏固統(tǒng)治,故選C;周公要求康叔不沉湎酒色并未體現儒法學說的融合,排除A;BD項與材料無關,排除。故選C。9、C【解析】

據材料“……發(fā)動全面游擊與反擊,戰(zhàn)火遍及晉綏兩省,……對徐州會戰(zhàn)及爾后之武漢會戰(zhàn)協力甚大。"可知,發(fā)動全面游擊與反擊,戰(zhàn)火遍及晉綏兩省,這反映的是八路軍在抗日戰(zhàn)爭中的所為,C正確;據所學可知,新四軍在南方,A錯誤;國民黨軍主要是陣地戰(zhàn),打的是大兵團的大會戰(zhàn),與材料的“游擊戰(zhàn)”不符,B錯誤;抗日戰(zhàn)爭時期工農紅軍的稱號已改為八路軍,故D錯誤。10、C【解析】

根據所學知識可知,二戰(zhàn)后期的《開羅宣言》、《波茨坦公告》等國際文件,宣布釣魚島等為中國領土,日本將其國有化違背了這些國際法,②④符合題意,C項正確;《聯合國家宣言》和《雅爾塔協議》沒有專門明確釣魚島等是中國領土,①③不符合題意,與之組合的ABD三錯誤。11、D【解析】

中共七屆二中全會的召開不僅對迎接中國革命的勝利,而且對新中國建設具有重大作用,要求干部閱讀馬列主義著作就是為新中國的成立培養(yǎng)人才的表現,故D正確。毛澤東思想確立為指導思想是1945年的中共七大,故A錯。新中國的成立標志著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基本勝利,故B錯。材料是提到要求干部閱讀書籍而非民眾,故C錯。12、D【解析】

獨立后的美國通過《1787年憲法》確立了總統(tǒng)共和制,其中的三權分立原則來源于孟德斯鳩,答案為D;盧梭主張人民主權說和社會契約論、霍布斯主張國家通過社會契約建立起來的、伏爾泰認為信仰自由和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均不符合題意,排除ABC。二、非選擇題(2小題,共52分)13、(1)撲滅東北鼠疫,挽救人民生命;成立防疫機構,培訓防疫隊伍;創(chuàng)立專業(yè)醫(yī)學機構,創(chuàng)辦醫(yī)學刊物,提高醫(yī)學水平;收回海關檢疫權利,維護國家主權;著書立說,學術成就突出。(2)受到良好的專業(yè)教育;政府的支持;觀念的更新,采取科學的方法;愛國心的驅使;【解析】

本題主要考查學生獲取和解讀信息以及語言表達能力,難度較小。伍連德是我國著名的生理學家,觀其一生,飽含著家國情懷。(1)問提取材料的信息,進行語言概括即可?!皷|三省鼠疫大流行,清政府命伍連德前往東北主持瘟疫撲滅工作……東北瘟疫得到控制”得出撲滅東北鼠疫,挽救人民生命?!扒逭疀Q定成立由伍連德負責的東三省防疫事務總處,這是我國最早的防疫機構”得出成立防疫機構,培訓防疫隊伍?!拔檫B德創(chuàng)辦了我國醫(yī)學界的權威刊物《中華醫(yī)學雜志》,次年成立中華醫(yī)學會”得出創(chuàng)辦醫(yī)學刊物,提高醫(yī)學水平。“結束了由西方人擔任中國檢疫機構領導的時代”得出收回海關檢疫權利,維護國家主權。還有著書立說等。(2)依據材料對伍連德生平的介紹及所作事業(yè)采取的方法進行提煉,結合時代背景進行分析。受到良好的專業(yè)教育;政府的支持;觀念的更新,采取科學的方法;愛國心的驅使。14、(1)朝貢或理藩(冊封、安撫藩屬);天朝上國或華夷之別或歧視外國。(2)由朝貢體系變?yōu)闂l約體系;從自主的通商夷務轉變?yōu)橛狭袕姷难髣?;外交對象從周邊鄰國擴展到西方各國;外交事務從地方官員負責,轉變?yōu)樵O置中央機構統(tǒng)管;外交機構從兼管到專管;人員從兼差到專職。(3)最高層次:能依據材料提取信息,將中國近代外交置于晚清社會轉型的時代背景下,從東西方交往與沖突,博弈與交融視角詮釋和提出較深刻的觀點。在西方殖民侵略和工業(yè)化的雙重沖擊下,固守天朝上國的清廷被動調整與變革,為了維護專制統(tǒng)治,對外政策也要適應現實需要:既要滿足列強侵略者的要求,也要不斷調整以適應本國政治經濟和社會的變遷。從清廷外交的調整中,透視出清廷逐步從閉關鎖國向開放通商,從傳統(tǒng)向現代的艱難轉型(如從中體西用的洋務運動時的局部調整,向變革制度的清末新政的全面變化)。第二層次:能從材料提取直接與間接的信息,結合晚清具體的時代變遷與外交進展雙向關系展開論述。閉關鎖國的清政府因為鴉片戰(zhàn)爭失敗簽署不平等的《南京條約》,被迫接受條約體系的西方外交,設置五口通商大臣處理外交,中國社會被迫開放,自然經濟走向瓦解。第二次鴉片戰(zhàn)爭后簽訂的《天津條約》和《北京條約》,因外國公使進駐北京,清廷被迫創(chuàng)設總理衙門應對西方列強,也推進了洋務運動,西學東漸進一步展開。甲午戰(zhàn)敗,列強掀起瓜分狂潮,服務洋務的外交無以應對。八國聯軍侵華后簽署《辛丑條約》,適應侵略者要求,改總理衙門為外務部,擴大外交對象,外交人員更為專業(yè),也一定程度上影響了清末新政。第三層次:能從材料中提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