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職應用語文教程(第二版)課件 4登高_第1頁
高職應用語文教程(第二版)課件 4登高_第2頁
高職應用語文教程(第二版)課件 4登高_第3頁
高職應用語文教程(第二版)課件 4登高_第4頁
高職應用語文教程(第二版)課件 4登高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4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高杜

甫九月九日望鄉臺,他席他鄉送客杯。

王勃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

王維登高壯觀天地間,大江茫茫去不還。

李白目錄壹貳叁肆作家作品文本解讀藝術特色課后作業01THEONE作家作品01作家作品

杜甫(712—770),字子美,祖籍湖北襄陽,生于河南鞏縣。曾居長安城南少陵以西,自稱少陵野老,世稱杜少陵。一度任劍南節度使參軍,檢校工部員外郎,世稱杜工部。唐朝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他的詩歌廣闊地映了當時的社會面貌,被稱為“詩史”,明清文人推崇他為“詩圣”。風格多樣,而以沉郁頓挫為主。代表作有“三吏”“三別”(即《新安吏》《石壕吏》《潼關吏》和《新婚別》《無家別》《垂老別》)。著有《杜工部集》。

杜甫前半生懷才不遇,后半生漂泊流浪。這首詩就作于他流落夔州期間,夔州就是現在的重慶奉節縣。(談談夔州)02THEONE文本解讀02解讀文本——朗讀文本登

甫風急天高猿嘯哀渚清沙白鳥飛回無邊落木蕭蕭下不盡長江滾滾來萬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獨登臺艱難苦恨繁霜鬢潦倒新停濁酒杯02解讀文本初讀本詩,你有怎樣的感受?悲

《登高》一詩,閱罷尤覺“悲愁”鋪天蓋地,無一景不如此,無一語不如此,頓覺無處遁逃之感。——王國維02解讀文本首聯、頷聯寫了哪些意象,有怎樣的特點?風——急天——高猿——嘯哀木——落、無邊渚——清沙——白鳥——飛回長江——不盡02解讀文本急風天高鳥飛回木落、無邊——生命凋殘,漫無邊際蕭瑟悲涼的秋景圖——寒冷——身體和心里——遼闊——沒有依靠——盤旋悲哉,秋之為氣也!蕭瑟兮草木搖落而變衰。——宋玉《九辯》——孤獨02解讀文本小組討論:詩人以怎樣的手法寫登高所見之景?俯仰動靜視聽遠近色彩風急天高猿嘯哀,渚清沙白鳥飛回。無邊落木蕭蕭下,不盡長江滾滾來。02解讀文本萬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獨登臺暮年之嘆羈旅之思高迥處也地之遠也時之凄慘也久旅也羈旅也朗讀頸聯,思考其中有哪些悲情?疾病之痛孤獨之愁遲暮也無親朋也衰疾也02解讀文本結合注釋,理解“艱難”一詞的含義。詩人自身國運艱難

本詩是大歷二年(公元767年)作者寄寓夔州所作。此時“安史之亂”已結束四年,但地方軍閥乘機爭奪地盤,國家仍是一片混亂,而且,唐朝和吐番之間也接連爆發戰爭,百姓流離失所。艱難苦恨繁霜鬢,潦倒新停濁酒杯。02解讀文本

貧苦無依、艱難潦倒的杜甫還不忘推己及人,關懷身處困境的百姓,擔憂國家的前途命運。我們作為當代大學生,更應該肩負起社會賦予的責任和使命,做將眼望向天下、望向黎民的愛國人。感悟03THEONE藝術特色03藝術特色視聽結合、動靜結合、對比、情景交融。1.視聽結合、動靜結合:從視覺和聽覺的角度寫了天空高遠、猿嘯哀鳴等,生動地將凄清渚沙和飛舞盤旋鳥兒結合在一起,描繪了一幅凄清的冷色調畫面,從而營造詩歌悲涼的意境。2.對比:將落木之短暫渺小與長江之永恒無窮形成對比,將人生之短暫生命之渺小與長江與無窮永恒形成對比。3.詩人運用了情景交融的表現手法,用落木飛鳥等意象描繪了一幅雄渾悲涼的圖景,由此營造了凄涼、肅穆的意境,最后通過這樣的意境抒發了自己長年漂泊、孤老多病、憂國傷時的思想情感。04THEONE課后作業04課后作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