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地理一輪復習 第十五章 流域開發建設與綜合治理單元質檢卷 新人教版-新人教版高三地理試題_第1頁
高考地理一輪復習 第十五章 流域開發建設與綜合治理單元質檢卷 新人教版-新人教版高三地理試題_第2頁
高考地理一輪復習 第十五章 流域開發建設與綜合治理單元質檢卷 新人教版-新人教版高三地理試題_第3頁
高考地理一輪復習 第十五章 流域開發建設與綜合治理單元質檢卷 新人教版-新人教版高三地理試題_第4頁
高考地理一輪復習 第十五章 流域開發建設與綜合治理單元質檢卷 新人教版-新人教版高三地理試題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5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第十五章流域開發建設與綜合治理(時間:45分鐘滿分:100分)一、選擇題(每小題4分,共56分)(2018四川廣安、眉山、內江、遂寧三診)某流域洪澇多發,為治理災害,當地在該河一條支流的河口修建了水閘。下圖示意某年6月26日至9月24日該水閘上下游水位(水面海拔)變化。據此完成1~3題。1.在該河支流河口修建水閘的主要目的是()A.阻止支流洪水匯入干流 B.防止干流洪水進入支流C.減輕干流河床泥沙淤積 D.減輕支流河床泥沙淤積2.為有效防御洪澇,在支流河口附近地區可以()A.建蓄洪區 B.裁彎河道C.植樹造林 D.河道清淤3.根據資料推測,該河流可能是()A.遼河 B.黃河 C.淮河 D.珠江答案1.B2.A3.C解析第1題,讀圖可知,水閘上下游水位關系洪水期閘下水位高于閘上水位,故在該河支流河口修建水閘的主要目的是防止干流洪水進入支流。故選B項。第2題,為有效防御洪澇,通過工程措施,進行分洪、蓄洪工程與水庫的建設等攔蓄洪水,以減輕洪水災害。在支流河口附近地區可以建蓄洪區,故選A項。第3題,讀圖文材料可知,該地警戒水位出現在6、7月份,8月份低于警戒水位,出現水位低的極值,說明6月份多雨,8月份少雨,該河位于江淮流域,排除A、B、D三項,故選C項。(2018山東聊城一模)陂,是一種古代水利工程,木蘭陂位于福建省莆田木蘭山下,木蘭溪與興化灣海溯匯流處,是世界灌溉工程遺產,已有900多年的歷史,至今仍保存完整,并發揮著水利效用。攔河壩是木蘭陂的主體工程,壩上設水閘,可按需求提閘、落閘,配套部分為輸水溝渠和海堤。木蘭陂建成前,木蘭溪下游平原受溪洪和海潮之患,是一片荒原,木蘭陂建成后才成為“魚米之鄉”。為了發揮綜合效益,當地政府正在新建寧海閘水利工程。結合下圖完成4~6題。4.當地古代人民先建了錢陂,但毀于洪水。與錢陂相比,木蘭陂選址的優勢區位條件是()A.位于錢陂的下游,河道較寬B.地形較平坦,落差較小,水流較緩C.位于錢陂下游,水量大,泥沙沉積少D.距海較近,受興化灣海水的影響小5.寧海閘建成后對木蘭陂的影響,正確的是()①阻擋海潮上溯,減少海水對木蘭陂的破壞②抬升木蘭陂附近地下水位,緩解木蘭陂附近地面下沉③抬升木蘭陂以上河段水位,減少木蘭陂以下河段泥沙淤積④降低木蘭陂上下游水位差,減弱泄洪和放水對木蘭陂的沖刷作用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6.木蘭陂對當地農業發展的影響包括()①減小灌溉面積②減少洪澇造成的損失③改良土壤,增加耕地④發展漁業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答案4.B5.C6.B解析第4題,讀圖可以看出,錢陂位于河流上游低山丘陵處,落差大,水流速度快;而木蘭陂位于錢陂下游地區,地形較平坦,落差較小,水流較緩,洪水的破壞力較小。第5題,寧海閘位于河流入海口,建成后可以阻擋海潮上溯,減少海水對木蘭陂的破壞;木蘭陂地表水豐富,地下水位高,附近沒有地面下沉問題;寧海閘建設無法影響木蘭陂以上河段水位;寧海閘到木蘭陂河段水流減緩,木蘭陂以下河段泥沙淤積增加;寧海閘建成后,寧海閘到木蘭陂河段水位抬高,降低木蘭陂上下游水位差,減弱泄洪和放水對木蘭陂的沖刷作用。第6題,木蘭陂對當地農業發展的影響包括擴大灌溉面積,減少洪澇損失,改良土壤,還能發展漁業。(2018湖南永州三模)為了發揮三峽水庫在長江防洪方面的重大作用,每年要依據長江不同時段的水量變化來調整庫容。下圖為三峽水庫防洪庫容示意圖,水庫設計的正常運行水位是175米,防洪限制水位是145米。據此完成7~8題。7.三峽水庫由正常運行水位降到防洪限制水位的時段為()A.1—2月 B.5—6月 C.7—8月 D.10—12月8.三峽水庫蓄水對大壩下游河床、水位變化影響極大。與蓄水前相比,蓄水后大壩下游()A.河床受侵蝕作用加強,河流枯水期水位上升B.河床受堆積作用加強,河流枯水期水位上升C.河床受侵蝕作用加強,河流洪水期水位上升D.河床受堆積作用加強,河流洪水期水位上升答案7.B8.A解析第7題,三峽水庫由正常運行水位降到防洪限制水位的時段應在雨季來臨前,即5—6月,所以B項正確。第8題,與蓄水前相比,蓄水后大壩下游河流水量增加,河床受侵蝕作用加強,河流枯水期水位上升,所以A項正確。(2018湖北八市聯考)隨著三峽水庫蓄水位的逐步上升和水庫運用方式的不斷優化,三峽水庫的實際排沙比和淤積量相對于論證階段出現了明顯減小。下表是某水利工程部依據實測資料求得的三峽水庫2003—2013年入庫及出庫沙量、淤積量和排沙比。結合所學知識完成9~11題。年份入庫/億t出庫/億t淤積/億t排沙比/%20032.080.841.2440.420041.660.641.0238.420052.541.031.5140.6▲20061.020.090.938.720072.200.511.6923.1▲20082.180.321.8614.820091.830.361.4719.7▲20102.290.331.9614.3▲20111.020.070.956.820122.190.451.7420.720131.270.330.9425.82003—201320.284.9715.3124.5▲壩前水位抬升年份9.三峽水庫實際排沙比相對論證階段較低,但淤積量卻大幅度減小的原因最可能是()A.汛期壩前水位抬高 B.入庫流量加大C.來沙量減少 D.河床坡度變緩10.結合材料,判讀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A.排沙比越大,水庫淤積強度越大B.水庫累積淤積量呈穩步增長趨勢C.庫區年度淤積量變化幅度較小D.壩前水位抬升當年的排沙比均比上一年明顯降低11.結合所學的知識,推測影響排沙比的因素有()①河道輸沙能力②水庫蓄水位高低③入庫流量大小④水質富營養化程度⑤入庫泥沙顆粒的大小A.①②③④ B.①②③⑤C.②③④⑤ D.①②④⑤答案9.C10.A11.B解析第9題,三峽水庫實際排沙比相對論證階段較低,但淤積量卻大幅度減小的原因最可能是來沙量減少,C項對。汛期壩前水位抬高、入庫流量加大、河床坡度變緩都與泥沙量減少無關,A、B、D三項錯。第10題,排沙比越大,排出的泥沙越多,水庫淤積強度越小,A項不正確。水庫累積淤積量呈穩步增長趨勢,B項正確。庫區年度淤積量變化幅度較小,C項正確。壩前水位抬升當年的排沙比均比上一年明顯降低,D項正確。第11題,水質富營養化程度與排沙量無關,④錯。故選B項。(2018河南天一聯考)瀾滄江—湄公河發源于我國青海省,流經緬甸、老撾、泰國、柬埔寨及越南5國。瀾滄江干流上所修建的水電站分為兩種類型:蓄掘式水電站(即水庫庫容較大的水電站,如小灣和糯扎渡水電站)和徑流式水電站(即沒有水庫或水庫容量很小的水電站,如漫灣和大朝山水電站)。右圖為瀾滄江部分水電站分布示意圖。據此完成12~14題。12.全流域開發湄公河,實現流域的整體效益,所面臨的主要問題是()A.流經國家經濟落后,資金短缺B.缺乏權威性的開發合作組織C.沿岸森林密布,環保要求高D.基礎設施不足,開發成本高13.在小灣水電站下游建設漫灣徑流式水電站的目的是()A.提高抵御旱澇災害的能力B.改善附近區域的生態環境C.提高對河流徑流量的調控能力D.提高發電效益并節約成本14.湄公河上游修建蓄水式發電站對下游的影響有()①增強農業灌溉能力②改善魚類生存環境③減輕旱澇災害④增加淹沒面積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答案12.B13.D14.C解析第12題,湄公河為國際性河流,流經多個國家,涉及水資源利用、航運、發電、防洪等多方面效益,要實現全流域開發和整體效益,需要建立權威性的開發合作組織,協調流經國家間的關系和利益。第13題,小灣水電站為庫容較大的蓄水式水電站,漫灣水電站為庫容較小的徑流式水電站。小灣水電站在汛期時蓄水,在平水期和枯水期泄水,為下游的漫灣水電站提供發電的水能,可以提高漫灣水電站平水期和枯水期的發電量,且漫灣水電站水庫庫容較小,可以節約建設成本。徑流式水電站水庫庫容小,對調節徑流和減輕旱澇災害的影響較小,對附近區域生態環境的影響較小。第14題,蓄水式發電站水庫庫容較大,對徑流的調蓄功能較強,使湄公河下游枯水期水量增加,灌溉用水量增加,旱災減輕;使湄公河下游豐水期水量減少,淹沒農田的面積減少,澇災減輕;水庫蓄水會減少泥沙和營養鹽類的下泄,不利于魚類生存。二、綜合題(共44分)15.(20分)(2018四川成都高三摸底)閱讀圖文資料,完成下列各題。巴拉那河流量居南美洲第二,其河床基巖主要為堅硬的玄武巖,中上游瀑布密布,下游地勢低洼。流經巴西與巴拉圭兩國邊境河段落差達150米,建于此處的伊泰普水電站為世界第二大電站,成為當地著名景點,所發電量由巴西與巴拉圭兩國均分。下圖為巴拉那河流域圖。(1)分析巴拉那河下游沼澤的形成原因。(6分)(2)簡析巴拉那河上游修建伊泰普水電站的有利條件。(6分)(3)簡述修建伊泰普水電站的經濟效益。(4分)(4)簡述修建伊泰普水電站的不利影響。(4分)答案(1)下游地區多條河流交匯,地表水豐富;地勢低平,排水不暢;河床基巖堅硬,地表水不易下滲。(2)流域面積廣,水量豐富;位于高原與平原交界處,河流落差大;距城市較近,市場廣闊。(3)為巴西和巴拉圭兩國提供充足電力;發展庫區養殖;形成新的景點,發展旅游;提高上游航運能力;減輕下游地區洪澇災害。(4)庫區蓄水,淹沒農田,導致移民;生物多樣性減少;庫區泥沙淤積增加;庫區地質災害增加。解析第(1)題,沼澤的成因可從來水量大和排水不暢兩方面來分析。第(2)題,修建水電站的有利條件可從水量大、落差大、市場需求量大三個方面來分析。第(3)題,修建水電站的經濟效益有發電、養殖、旅游、航運、減輕洪澇災害等。第(4)題,修建水電站的不利影響主要有淹沒農田、生物多樣性減少、泥沙淤積、增加地質災害等。16.(24分)(2018山東臨沂高三一模)閱讀圖文資料,完成下列各題。鄱陽湖是長江流域最重要的湖泊之一,長江與其之間的相互作用一直備受關注,2003年之后三峽工程開始調度運行,又增加了人為因素的影響。隨著長江上游地區的開發和整治,三峽庫區來沙量急劇減少,三峽下游的長江河道侵蝕加劇,這深刻改變了長江和鄱陽湖的“江湖關系”,甚至導致鄱陽湖枯水期延長,水位連創新低,湖區面積縮減。針對上述現象,江西省擬在鄱陽湖入江通道最窄處建設開放式全閘水利樞紐工程(下圖):工程功能定位為提高鄱陽湖枯水期水資源和水環境承載能力,改善供水、灌溉、生態環境、漁業、航運、血吸蟲病防治等條件,保護水資源,恢復和科學調整江湖關系等綜合性工程。工程建設基本理念:建閘不建壩;調枯不控洪;攔水不發電;建管不調度;江湖兩利、動態調控。鄱陽湖近20年來水文特征的變化統計年段年平均水位/m年最低水位/m枯水出現時間枯水結束時間1991—200014.1910.0711月4日3月18日2001—201013.129.0210月25日4月26日(1)說明三峽庫區來沙量減少與鄱陽湖枯水期延長的關系。(6分)(2)簡析2000年以來鄱陽湖枯水期的變化對該區域發展的不利影響。(6分)(3)推測鄱陽湖水利樞紐工程建成后閘門開閉的時間安排并說明理由。(6分)(4)與三峽等一般水庫大壩相比,指出擬建的鄱陽湖水利樞紐工程的優點。(6分)答案(1)(三峽庫區泥沙來量減少,清水下泄)導致三峽下游泥沙淤積作用減弱,對長江河床侵蝕加劇;長江水位下降,低于鄱陽湖水位的時間變長;長江補給鄱陽湖的時間縮短,導致鄱陽湖枯水期延長。(2)枯水期水量減少,水質惡化;漁業資源減少;沿湖農業生產供水不足;航運能力下降;生物多樣性減少,生態環境趨于惡化。(3)汛期(或7—9月)打開,江湖連通,利于調蓄長江洪水;枯水期(或12月至次年5月)關閉;緩解湖區水位下降過快,穩定枯水位,尋求洪水的資源化利用。(4)江湖連通,江湖水流、能量自由交換,不改變鄱陽湖作為長江洪水天然調蓄器的功能;有利于水生生物自由洄游;有利于保護濕地生態及越冬鳥類;修建工程量較小,投資少。解析第(1)題,長江水和鄱陽湖水存在互補關系,但一年中大多數時間是鄱陽湖水流入長江,長江水倒灌補給鄱陽湖的時間很短。長江水位較高時會倒灌鄱陽湖,使湖泊水位升高;長江水位持續偏低會使湖泊水位下降。所以,長江水位的高低是影響鄱陽湖水位高低的主導因素。由于2003年之后三峽工程調度運行使得三峽下游泥沙淤積作用減弱,對長江河床侵蝕加劇;長江水位下降,低于鄱陽湖水位的時間變長;長江補給鄱陽湖的時間縮短,這些都導致鄱陽湖枯水期延長。第(2)題,枯水期的延長、水量的減少都會導致鄱陽湖濕地功能的下降即鄱陽湖淡水資源、漁業資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