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屆寧夏銀川市一中高三上學期第三次月考語文試題(解析版)_第1頁
2024屆寧夏銀川市一中高三上學期第三次月考語文試題(解析版)_第2頁
2024屆寧夏銀川市一中高三上學期第三次月考語文試題(解析版)_第3頁
2024屆寧夏銀川市一中高三上學期第三次月考語文試題(解析版)_第4頁
2024屆寧夏銀川市一中高三上學期第三次月考語文試題(解析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4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付費下載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銀川一中2024屆高三年級第三次月考語文試卷注意事項:1.答卷前,考生務必將自己的姓名、準考證號填寫在答題卡上。2.作答時,務必將答案寫在答題卡上,寫在本試卷及草稿紙上無效。3.考試結束后,將本試卷和答題卡一并交回。一、現代文閱讀(36分)(一)論述類文本閱讀(本題共3小題,9分)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題。①美好生活是中國式現代化建設的應有之義。黨的二十大報告指出,要“把實現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作為現代化建設的出發點和落腳點”。追求“美好生活”是中國人民對未來理想生活狀態的向往和追求,帶領廣大人民群眾實現“美好生活”是中國共產黨人的責任與使命。要實現美好生活,必須要弄清楚實現美好生活的邏輯起點,而這一起點就是人的現實勞動。②首先,“美好生活”的主體在勞動中形成。馬克思認為,“勞動這種生命活動、這種生產生活本身對人說來不過是滿足他的需要即維持肉體生存的需要的手段”。在馬克思看來,“勞動這種生命活動”是專屬于人的特性,是人與動物相區別的標志之一。所以,馬克思針對人類歷史的產生,強調“整個所謂世界歷史不外是人通過人的勞動而誕生的過程”。美好生活以發達的生產力和堅實的物質基礎為前提,但是生活是否美好首先關乎的就是人的主觀感受。而人的主觀感受也會由于個體參與勞動的差異性和特殊性而不同。隨著生產力的不斷發展,制約美好生活的客觀物質因素逐漸降低,但是人與人之間的主觀感受無法調節和把握。因此,人的真正主體生成是實現美好生活的關鍵,如果真正的主體缺失,那么豐厚的物質基礎也就成為擺設,美好生活也就無從談起。人的主體性不是天生的,更不是上帝賦予的,而是在勞動的過程中生成的。③其次,“美好生活”的愿景在勞動中產生。在中國的歷史發展中,我們曾經產生過無數關于美好生活的期盼,早在《尚書·洪范》中就提出了長壽、富足、康寧、攸好德、考終命等關注個人福壽安康的生活理想。而“大同社會”作為傳統中國社會對理想社會的追求的代名詞,也無疑表現了中國人對人類社會未來美好生活的向往與追求。在古代西方社會,從柏拉圖提出“理想國”到空想社會主義的理論與實踐,人類社會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從未停止過。但是,過去的各種美好的設想卻因為歷史和階級的局限性并沒能夠成為現實。其根本原因就是忽略了人的現實勞動才是實現“美好生活”的邏輯起點。就人從動物界分化出來的基本標志來講,生產和使用勞動工具從事勞動活動,以得到所需要的生活資料,是人區別于動物的根本標志。正是在勞動中,人類認識到自己與動物的區別,并為自己定義新的不同于動物的生活方式。④其三,“美好生活”的實現通過勞動獲得。馬克思主義哲學以“人”為起點,又以“人”為歸宿,人不僅僅是手段,更是目的。在資本主義社會中,私有制和舊式分工將勞動置于維持肉體生存需要的地位,否定了勞動創造美好生活的價值,因此,勞動也就成為被迫的、不自由的活動,無法成為無產階級追求美好生活的真正手段。在共產主義社會里,先進的社會關系將勞動組織起來,脫離了私有制和舊式分工的束縛,從而發展為創造性的勞動,實現了個人的自由,勞動本身成為展現個體創造性和自我性的活動,給主體帶來精神的愉悅和升華。人在勞動中形成的創造性主體才是美好生活的真正主體,人的勞動真實地成為人自身追求“美好生活”的手段。新時代的機遇與挑戰并存,需要我們腳踏實地,真正地崇尚勞動、熱愛勞動、辛勤勞動,讓每個人的勞動如涓涓細流,匯聚成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的磅礴力量。(摘編自徐春艷《人的現實勞動是實現美好生活的邏輯起點》)1.下列關于原文內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確的一項是()A.“美好生活”寄托著中國人民的美好愿景,要在實現“美好生活”的基礎上落實好中國式現代化建設。B.生活是否美好由人的主觀感受決定,因為存在個體參與勞動的差異性和特殊性,所以主觀感受無法調節。C.在歷史長河中,人們通過現實勞動不斷改變生活方式,曾經產生的無數關于美好生活的期盼也能得以實現。D.美好生活的真正主體是在勞動中形成的,勞動不僅是其實現的邏輯起點,更是追求美好生活的主要手段。2.下列對原文論證的相關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A.第①段先指出美好生活的重要意義,接著明確文章中心觀點:人的現實勞動是實現美好生活的邏輯起點。B.第②段引用馬克思觀點是為論證勞動對人類的重要意義,以此論證美好生活的主體在勞動中形成。C.第③段列舉古今中外多個例子,比較全面地說明了美好生活的理想久已有之,但忽略了邏輯起點。D.全文緊緊圍繞實現美好生活的邏輯起點展開,分別采用引用、舉例等論證方法,周密嚴謹。3.根據原文內容,下列說法不正確的一項是()A.只有在勞動中形成真正的主體,豐厚的物質基礎才不會成為擺設,美好生活才不會成為空想。B.勞動促使美好生活愿景產生,勞動助推美好生活愿景實現,勞動為人類定義不同于動物的生活方式。C.在資本主義社會中,人們僅為維持肉體生存需要而勞動,根本不可能產生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和期盼。D.擁有先進的生產關系,勞動創造美好生活的價值被肯定,勞動才能給主體帶來精神的愉悅和升華。【答案】1.D2.C3.C【解析】【1題詳解】本題考查學生篩選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A.“在實現‘美好生活’的基礎上落實好中國式現代化建設”曲解文意。根據原文第①段“美好生活是中國式現代化建設的應有之義”“把實現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作為現代化建設的出發點和落腳點”可知,選項將“實現‘美好生活’”與“中國式現代化建設”的關系混淆了。B.“因為存在個體參與勞動的差異性和特殊性,所以主觀感受無法調節”選項強加因果。原文第②段的表述是“而人的主觀感受也會由于個體參與勞動的差異性和特殊性而不同。隨著生產力的不斷發展,制約美好生活的客觀物質因素逐漸降低,但是人與人之間的主觀感受無法調節和把握”。C.“能得以實現”分析有誤,曲解文意。原文第③段的表述是“過去的各種美好的設想卻因為歷史和階級的局限性并沒能夠成為現實”。故選D。【2題詳解】本題考查學生分析文章的論點、論據和論證方法的能力。C.“列舉古今中外多個例子”分析有誤。原文第③段中只列舉了古代中國社會和古代西方社會的例子,并沒有涉及“今”。故選C。【3題詳解】本題考查學生根據文章內容進行推斷的能力。C.“根本不可能產生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和期盼”的推論片面、絕對。原文第④段的表述是“否定了勞動創造美好生活的價值,因此,勞動也就成為被迫的、不自由的活動,無法成為無產階級追求美好生活的真正手段”。故選C。(二)實用類文本閱讀(本題共3小題,12分)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題。材料一ChatGPT全稱為"ChatGenerativePre-trainedTransformer"(生成型預訓練變換模型),是人工智能研究實驗室OpenAI推出的一種人工智能技術驅動的自然語言處理工具,使用了Transformer神經網絡架構,這是一種用于處理序列數據的模型,擁有語言理解和文本生成能力。尤其是它會通過連接大量的語料庫來訓練模型,這些語料庫包含了真實世界中的對話,使得ChatGPT具備上知天文下知地理,還能根據聊天的上下文進行互動的能力,做到以與人類幾乎無異的聊天場景進行交流。ChatGPT不單是聊天機器人,還能進行撰寫郵件、視頻腳本、文案、翻譯、代碼等任務。(摘編自《百度百科》ChatGPT詞條)材料二2023年2月10日,南方周末記者與ChatGPT進行了一場對話。ChatGPT已經擁有了強大的中文表達功能,逐條輸入問題,它可以完整、邏輯清晰地回答問題。以下是對話內容(節選):南方周末:你現在這么強大,會讓哪些領域的人失業?ChatGPT:我的強大不會直接導致任何領域的人失業。AI(人工智能)技術在某些領域中可以幫助提高效率,但同時也可能對一些傳統的工作角色造成影響。然而,隨著科技的發展,新的工作機會也會出現,并補充可能因AI技術的應用而減少的工作。在未來,AI技術將在很多領域中發揮重要作用,但它不會完全取代人力,而是和人力相結合;以提高效率和創造更多機會。因此,我認為,如果我們能夠在AI技術的應用過程中正確處理好人力和AI的關系,它不會對就業市場造成更大的負面影響。(摘編自《“請不要對我有過高的期望,我僅是一個AL模型”一對話ChatGPT》,《南方周末》2023年2月)材料三雖然ChatGPT具有優異的對話性能,但我們仍要清醒地認識到,人類對于自然語言的理解,除了依靠語言內部各種關系的知識之外,還需要依靠外部物理世界、外部精神世界和外部社會歷史世界等背景知識。自然語言文本在人腦中與外部的客觀世界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系。這些復雜聯系不僅以語言數據中的符號形式表現出來,還具有更深入的心理感情表征以及社會文化背景。然而,ChatGPT使用生成式預訓練模型從大規模語言數據中獲取的大量參數,基本上都是基于自然語言數據的參數,還沒有這些語言數據與語言外部的客觀世界的千絲萬縷聯系的參數。所以,我們認為,TChatGPT盡管已經取得了很大進步,已經具有強大的處理人類語言數據的能力,但是它處理外在世界的普通常識以及社會歷史背景的能力還十分有限。從本質上說,ChatGPT具備的智能還不是完善的人類智能,只是初級階段的人類智能。(摘編自)《從圖靈測試到ChatGPT——人機對話的里程碑及啟示》,《語言戰略研究》2023年2月)材料四從ChatGPT現有能力來看,它還有很多局限。即使是它能夠替代的那些工作,也并不是所有職位都可以被替代。它仍需要人來控制和下達指令,人工智能仍是以人為中心的。但是需要注意的是,AI和ChatGPT還在發展,在不斷成長中,它可能在已經觸及的領域發揮更大的影響,同時將觸角深入一些新的領域。面對ChatGPT,人類不需要恐慌。在人類歷史長河里,機器替代人由來已久。但人類從來沒有被完全替代,反而利用機器使自身生活更加美好。但人類需要警惕,在ChatGPT觸及以及未觸及的領域,人類需要更多發揮自身優勢。人類能夠提出新的想法、創新、發明新技術和解決問題,這是ChatGPT所無法取代的。如果沒有人的參與,ChatGPT無法進行從無到有的創新和創造。雖然ChatGPT可以處理自然語言并與人類進行交互,但它無法感受到快樂、悲傷、恐懼或愛,也就無法理解和回應情感上的需求。社會中每個崗位不僅有工作內容,還有與之相匹配的責任感,勞動者不僅要按時完成工作,還要對其工作負起責任,而ChatGPT顯然無法對其所完成的工作負責,相反,它的工作責任會落在人的身上。人類有時會依賴經驗和直覺做出決策,或者考慮道德和倫理原則,這也是ChatGPT無法實現的。(摘編自《ChatGPT可能替代誰的工作》,《第一財經》2023年2月)4.下列對材料相關內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A.雖然ChatGPT功能強大,但它本質上仍然是人工智能技術在自然語言處理領域的應用。B.ChatGPT已經擁有強大的中文表達功能,它可以完整、邏輯清晰地回答逐條輸入的問題。C.人類對于自然語言的理解主要依靠外部物理世界、精神世界和社會歷史世界等背景知識。D.ChatGPT在不斷成長中可能在已經觸及的領域擴大影響,同時將觸角深入一些新的領域。5.下列對材料相關內容的分析和評價,不正確的一項是()A.由于使用了Transformer神經網絡架構,ChatGPT能做到以與人類幾乎無異的聊天場景進行交流。B.雖然ChatGPT可以幫助提高某些領域的效率,但同時也可能會對一些傳統的工作角色造成影響。C.自然語言文本在人腦中與外部客觀世界的緊密聯系具有更深入的心理感情表征以及社會文化背景。D.面對ChatGPF,人類不必恐慌,但是需要警惕,應該正確處理和它的關系,加深認識,合理利用。6.請結合材料簡要概括ChatGPT等人工智能尚無法完全取代人類的原因。【答案】4.C5.A6.①人類具有創新能力,可以理解和回應情感,能夠承擔責任,依據經驗直覺或倫理道德進行決策。②ChatGPT具備的只是初級階段的人類智能,即使是它能夠替代的那些工作,也仍需人類的干預。③隨著科技的發展,新的技術會帶來新的工作機會并補充可能因Al技術的應用而減少的工作崗位。【解析】【4題詳解】本題考查學生理解文章內容,篩選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C.“主要依靠”錯誤,材料三“人類對于自然語言的理解,除了依靠語言內部各種關系的知識之外,還需要依靠外部物理世界、外部精神世界和外部社會歷史世界等背景知識”是說,人類對于自然語言的理解既要依靠語言內部各種關系的知識,也要依靠外部物理世界、外部精神世界和外部社會歷史世界等背景知識。故選C。【5題詳解】本題考查學生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觀點態度的能力。A.“由于使用了Transformer神經網絡架構”錯誤,原因是使用了Transformer神經網絡架構并通過連接大量的語料庫來訓練。故選A。【6題詳解】本題考查學生對多個信息進行比較、辨析的能力。結合材料四“人類能夠提出新的想法、創新、發明新技術和解決問題,這是ChatGPT所無法取代的”“雖然ChatGPT可以處理自然語言并與人類進行交互,但它無法感受到快樂、悲傷、恐懼或愛,也就無法理解和回應情感上的需求”“社會中每個崗位不僅有工作內容,還有與之相匹配的責任感,勞動者不僅要按時完成工作,還要對其工作負起責任,而ChatGPT顯然無法對其所完成的工作負責”“人類有時會依賴經驗和直覺做出決策,或者考慮道德和倫理原則,這也是ChatGPT無法實現的”可知,人類具有創新能力,可以理解和回應情感,能夠承擔責任,依據經驗直覺或倫理道德進行決策。結合材料三“ChatGPT具備的智能還不是完善的人類智能,只是初級階段的人類智能”材料四“從ChatGPT現有能力來看,它還有很多局限。即使是它能夠替代的那些工作,也并不是所有職位都可以被替代。它仍需要人來控制和下達指令,人工智能仍是以人為中心的”可知,ChatGPT具備的只是初級階段的人類智能,即使是它能夠替代的那些工作,也仍需人類的干預。結合材料二“隨著科技的發展,新的工作機會也會出現,并補充可能因AI技術的應用而減少的工作。在未來,AI技術將在很多領域中發揮重要作用,但它不會完全取代人力,而是和人力相結合”可知,隨著科技的發展,新的技術會帶來新的工作機會并補充可能因Al技術的應用而減少的工作崗位。(三)文學類文本閱讀(本題共3小題,15分)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題。南漳的前世今生彭程在鄂西北南漳縣,我走入了漢語成語的一處源頭。歷史文化名城襄陽轄下的這個地方,是楚國的發源地。公元前一千年左右,西周王室封熊繹為楚子,都城荊山丹陽,據考證地點就在今天的縣城外不遠。幾代之后,隨著部族實力加強,開始不斷開疆拓土,逐步滅掉了周邊的多個諸侯國,數百年間,從受封之初一處極其狹小的區域,出荊山,越漢水,崛起為“地方五千里、帶甲百萬”的泱泱大國。一直到楚文王遷都郢之前,楚國八百年的時光,有三百五十年是以此地作為中心,十七代國君都在這個“荊棘圍而城之”的簡陋之處,教民稼穡,籌謀攻伐。如果以人生作為譬喻,這一時期的楚國歷史,仿佛一個人從幼年成長為青年。這一處楚國立國的封邑,當年是窮邊僻壤,自然環境惡劣。《左傳·昭公十二年》中這樣記載:“昔我先王熊繹辟在荊山,篳路藍縷,以處草莽。跋涉山川,以事天子,唯是桃弧棘矢以共御王事”。作為后世人們常用的一個成語,“篳路藍縷”最初卻是楚國先民艱辛而堅韌的生存境況的寫照。戰國群雄逐鹿,楚國最終還是被更為強大的秦國翦滅。一條流經縣境的百里長渠,見證了秦楚之間的爭逐征戰。南漳之行的第一天,我們來到了武安鎮謝家臺,這里就是長渠的渠首。長渠又稱白起渠,以當時秦國最高軍事首領白起的名字命名,他率大軍攻打百里之外的楚國鄢郢,久攻不下,便在此處的蠻河河段上筑壩挖渠,引水破鄢。北魏酈道元的《水經注》中記載了這場殘酷的戰爭:“水潰城東北角,百姓隨水流,死于城東者數十萬”。時光移易,曾經戕害無數生靈的軍事工程,在此后世代中變成了一條效益良好的灌渠,造福流域內一代代的百姓。干戈化為玉帛,歷史又一次顯現了其吊詭之處。新中國成立后的第一項重大水利工程,就是整修恢復白起渠,讓自晚清以來逐漸荒廢的古渠重新煥發了活力。就在幾年前,它還入選了“世界灌溉工程遺產名錄”。時值仲夏,南方熾熱的陽光噴灑下來,汗流浹背。停下腳步稍作歇息,手扶在身邊墻垛粗糙堅硬的條石上,目光投向一河之隔的對面山峰。青翠蓊郁的坡面仿佛一面巨大的屏風,又在下方幽深清澈的河水中投下倒影,綠意沉沉,望上去心中似乎驟然被注入了一絲清涼。這個地方,是一個叫作春秋寨的古寨。崇山峻嶺,地勢險峻,讓南漳擁有多達上千座古山寨,集防御與居住功能為一體。春秋寨據稱最早筑建于楚國時代,現存遺址為明清時當地山民為躲避戰亂重建,主體結構保存尚好,有一百五十多間石頭房屋,城門、碉樓、祠堂、居室、瞭望臺等依次排列,清晰可辨。寨子依鯉魚山山脊走勢迂回而建,呈條形布局,長約一公里,一面臨山,三面被茅坪河環繞,從高處寨墻垛口探頭俯瞰,但見斷崖陡立,絕壁如削,令人膽寒。我沒有想到的是,在如此逼仄的空間中,卻有兩間石屋被作為學堂,大約分別相當于初級班和提高班,教老幼寨民鄉親識字習文,通書達禮。可見在至為艱苦的境遇中,文化和倫理在人們心中也一直占據著極其崇高的位置。隔著一道茅坪河,對面山巔處矗立著一座巨大的關公塑像。相傳三國時關羽曾經在這里苦讀《春秋》,春秋寨名由此得來。這個中國民間最為知名的戰神的名字,將我的思緒向后推進了數百年,歷史的眉目更為清晰。襄陽這一帶,是公元三世紀三國時代群雄角逐的重要戰場,而南漳可以說是三國故事的源頭。在縣城外不遠的玉溪山下,一個地方叫作水鏡莊,名士司馬徽當年就在此隱居和講學。他向前來拜訪的劉備舉薦了自己的弟子諸葛亮和龐統,稱許兩人為“伏龍”和“鳳雛”。得到良材輔佐,劉備羽翼日漸豐滿,終于得以三分天下有其一。如今的水鏡莊遺址始建于清乾隆年間,背倚一面數仞高的陡壁,濃蔭匝地,流水潺潺,清幽絕塵。庭院內分布著薦賢堂、水鏡祠、三國故事碑廊等漢代建筑風格的景點,附會著史書里的種種記載。我們一行是在高鐵南漳站開通的第三天,從北京乘車來到這里的。從燕趙北地到荊楚南國,僅僅用了五個小時,這是三國時代的人們做夢都想不到的。幾天中不間斷的行走,讓有關變化的感受變得具體而尋常。頭一天,在春秋寨所在地的東鞏鎮,我們參觀了一個占地約三百畝的食用菌種植基地,一眼望不到頭的溫室大棚中,一截截大小尺寸相同的椴木菌棒,被整齊地排列好,層層疊疊摞放在一個個木架上,鱗次櫛比,橫平豎直,仿佛一壟壟的莊稼。距此不遠,是這家菌業公司的加工車間,所生產的干制香菇、干制黑木耳、食用菌醬等,大部分都外銷東南亞。主人端出烘烤的香菇請大家品嘗,拈起一顆投進嘴里,酥脆可口,香味濃郁醇厚。如果不是聽人介紹,我們無法想象,眼前秀麗恬靜的田園景色,曾經千瘡百孔,創痕累累。這里煤炭資源豐富,采礦曾經長期作為鎮上的支柱產業。很多年中,裸露的礦坑仿佛是一張張漆黑的大口,吞噬了周邊的山林農田。近年來,生態環保理念的大力踐行,催生了食用菌種植等綠色產業。轉型發展帶來的好處,以真切生動的方式呈現在我們眼前,印證了“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這一顛撲不滅的理念。(有刪改)7.下列對文本相關內容和藝術特色的分析鑒賞,不正確的一項是()A.文中引《左傳》的記載交代楚國立國的歷史,是為了表現楚國雖環境惡劣,但歷史悠久、百姓堅韌,同時解釋了“漢語成語的一處源頭”。B.白起渠由戰爭工具變成造福百姓的灌渠到入選“世界灌溉工程遺產名錄”,這些敘述隱含作者對南漳擺脫過去艱辛、創造美好生活的欣喜。C.春秋寨雖逼仄仍建有學堂,寨名由關羽在此讀《春秋》而來,這表明南漳是個在困苦中仍尊崇文化倫理、文化香火綿延不絕的地方。D.文章對春秋寨和水鏡莊進行了生動傳神的描寫,展現了這兩處遺址或險峻雄奇或清幽深沉的自然風貌,凸顯了它們深厚的歷史底蘊。8.文中第二段畫線部分體現了哪些語言特色?請加以分析。9.請根據文本,分析標題中“前世”“今生”各自的含意。【答案】7.A8.①句式長短交錯、整散結合,使語言錯落有致,音韻和諧。②運用比喻修辭,用人生比喻楚國歷史,生動形象,表意準確。③語言風格典雅凝練,用詞書面化、文言化,給人典雅凝練之感。9.①“前世”:指南漳的先民篳路藍縷、堅韌不拔開國的歷史;指南漳經歷過戰爭的災難,也曾受惠于白起渠;指南漳歷史文化悠久,名人輩出;指南漳曾交通不便;指南漳曾生態破壞嚴重。②“今生”:指南漳如今經濟發展,人民生活幸福;指南漳如今交通便利;指南漳如今生態優美。【解析】【7題詳解】本題考查學生對文本相關內容的理解和分析及對文本藝術特色的分析鑒賞能力。A.“文中引《左傳》的記載”不是為了表現楚國“歷史悠久”,而是為了突出強調楚國先民在惡劣的環境中所體現出來的堅韌的生存品質和奮發圖強的精神。故選A。【8題詳解】本題考查學生品味精彩語言表達藝術的能力。由原文中“幾代之后”“數百年間”“從受封之初一處極其狹小的區域”“崛起為‘地方五千里、帶甲百萬’的泱泱大國”“出荊山,越漢水”可見,此處句式長短交錯、整散結合,使語言錯落有致,音韻和諧。由原文中“如果以人生作為譬喻,這一時期的楚國歷史,仿佛一個人從幼年成長為青年”可見,此處運用比喻修辭,用人生比喻楚國歷史,生動形象,表意準確。由原文中“出荊山,越漢水”“地方五千里、帶甲百萬”“荊棘圍而城之”“教民稼穡,籌謀攻伐”可見,此處語言風格典雅凝練,用詞書面化、文言化,給人典雅凝練之感。【9題詳解】本題考查學生分析文章標題的含義的能力。“前世”,以前的時代。此處指的是南漳以前的時代。由原文“這一處楚國立國的封邑,當年是窮邊僻壤,自然環境惡劣”“‘篳路藍縷’最初卻是楚國先民艱辛而堅韌的生存境況的寫照”可知,“南漳的前世”指南漳的先民篳路藍縷、堅韌不拔開國的歷史;由原文“一條流經縣境的百里長渠,見證了秦楚之間的爭逐征戰”“北魏酈道元的《水經注》中記載了這場殘酷的戰爭:‘水潰城東北角,百姓隨水流,死于城東者數十萬’”“時光移易,曾經戕害無數生靈的軍事工程,在此后世代中變成了一條效益良好的灌渠,造福流域內一代代的百姓”可知,“南漳的前世”還指南漳經歷過戰爭的災難,也曾受惠于白起渠;由原文“隔著一道茅坪河,對面山巔處矗立著一座巨大的關公塑像。相傳三國時關羽曾經在這里苦讀《春秋》,春秋寨名由此得來”“在縣城外不遠的玉溪山下,一個地方叫作水鏡莊,名士司馬徽當年就在此隱居和講學”可知,“南漳的前世”還指南漳歷史文化悠久,名人輩出;由原文“從燕趙北地到荊楚南國,僅僅用了五個小時,這是三國時代的人們做夢都想不到的”可知,“南漳的前世”還指指南漳曾交通不便;由原文“如果不是聽人介紹,我們無法想象,眼前秀麗恬靜的田園景色,曾經千瘡百孔,創痕累累”可知,“南漳的前世”還指南漳曾生態破壞嚴重。“今生”,現在的一生。此處指的是南漳現在。由原文“在春秋寨所在地的東鞏鎮,我們參觀了一個占地約三百畝的食用菌種植基地,一眼望不到頭的溫室大棚中,一截截大小尺寸相同的椴木菌棒,被整齊地排列好,層層疊疊摞放在一個個木架上,鱗次櫛比,橫平豎直,仿佛一壟壟的莊稼。距此不遠,是這家菌業公司的加工車間,所生產的干制香菇、干制黑木耳、食用菌醬等,大部分都外銷東南亞”可見,“南漳的今生”指南漳如今經濟發展,人民生活幸福;由原文“我們一行是在高鐵南漳站開通的第三天,從北京乘車來到這里的。從燕趙北地到荊楚南國,僅僅用了五個小時,這是三國時代的人們做夢都想不到的”可見,“南漳的今生”還指南漳如今交通便利;由原文“眼前秀麗恬靜的田園景色”“近年來,生態環保理念的大力踐行,催生了食用菌種植等綠色產業”可見,“南漳的今生”還指南漳如今生態優美。二、古代詩文閱讀(34分)(一)文言文閱讀(本題共4小題,19分)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題。材料一:貞觀十四年,特進魏征上疏曰:“臣聞知臣莫若君,知子莫若父。父不能知其子,則無以睦一家;君不能知其臣,則無以齊萬國。故堯舜文武見稱前載,咸以知人則哲,多士盈朝,元凱①翼巍巍之功,周召光煥乎之美。然則四岳、九官、五臣、十亂,豈唯生之于曩代,而獨無于當今者哉?在乎求與不求,好與不好耳!況從仕者懷君之榮,食君之祿,率之以義,將何往而不至哉?臣以為與之為孝,則可使同乎曾參、子騫矣;與之為忠,則可使同乎龍逢、比干矣;與之為信,則可使同乎尾生、展禽矣;與之為廉,則可使同乎伯夷、叔齊矣。國家思欲進忠良退不肖十有余載矣徒聞其語,不見其人,何哉?蓋言之是也,行之非也。言之是則出乎公道,行之非則涉乎邪徑。是非相亂,好惡相攻。所愛雖有罪,不及于刑;所惡雖無辜,不免于罰。此所謂‘愛之欲其生,惡之欲其死’者也。或以小惡棄大善,或以小過忘大功。此所謂君之賞不可以無功求,君之罰不可以有罪免者也。若賞不遺疏遠,罰不阿親貴,以公平為規矩,以仁義為準繩,考事以正其名,循名以求其實,則邪正莫隱,善惡自分。”(節選自《貞觀政要·擇官第七》)材料二:自古受命及中興之君,曷嘗不得賢人君子與之共治天下者乎?及其得賢也,曾不出同巷,豈幸相遇哉?上之人求之耳。今天下尚未定,此特求賢之急時也。“孟公綽②為趙、魏老③則優,不可以為滕、薛大夫。”若必廉士而后可用,則齊桓其何以霸世!今天下得無有被褐懷玉而釣于渭濱者乎?又得無有盜嫂受金而未遇無知者乎?二三子其佐我明揚仄陋,唯才是舉,吾得而用之。(節選自曹操《求賢令》)【注】①〔元凱〕也作“元愷”,“八元八愷”的簡稱。相傳高辛氏有才子八人,稱為八元;高陽氏有才子八人,稱為八愷。后泛指賢臣、才士。②〔孟公綽〕魯國人,性寡欲,廉潔有德。③〔老〕指家臣。10.材料一畫波浪線的部分有三處需要斷句,請用鉛筆將答題卡上相應位置的答案標號涂黑。國家思[A]欲[B]進[C]忠良[D]退[E]不肖[F]十有余[G]載矣[H]徒聞其語。11.下列對材料中加點的詞語及相關內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A.“疏”是古代臣子向皇帝陳述自己對某事的意見的一種文體,也稱“奏議”“奏疏”“表”。B.文武,指周文王和周武王,與成語“文武之道”中的“文武”詞義相同。C.“蓋言之是也”中的“是”與《歸去來兮辭》中“覺今是而昨非”的“是”意思相同。D.“唯才是舉”與《鴻門宴》“沛公安在”的句式結構相同。12.下列對材料有關內容的概述,不正確的一項是()A.在魏征看來,君臣關系猶如父子關系,國君要一統天下就要充分了解自己的臣子。B.魏征列舉元、凱、周、召的例子,告訴唐太宗用賢能的人才能更好地治理國家。C.魏征引用《論語》“愛之欲其生,惡之欲其死”,告訴唐太宗要有明辨是非能力。D.曹操認為不能抱有不期而遇的心態招納人才,要積極主動地尋找人才。13.把材料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1)況從仕者懷君之榮,食君之祿,率之以義,將何往而不至哉?(2)若賞不遺疏遠,罰不阿親貴,以公平為規矩,以仁義為準繩。【答案】10.DFH11.A12.C13.(1)況且做官的人都仰慕陛下的盛德,享受君主賜予的俸祿,(如果君主)用道義引導他們,他們怎么會不盡職盡責呢?(2)如果獎賞不遺漏被疏遠的臣子,處罰不偏袒親近的人,把公平當作規矩,把仁義當作準則。【解析】【10題詳解】本題考查學生準確斷句的能力。句意:朝廷想要提攜忠正善良的大臣,貶斥不賢之臣,已經有十幾年了,但是并沒有落實。“國家思欲進忠良退不肖”中,主語是“國家”,“思欲”是謂語成分,而其后的“進忠良”“退不肖”共同作為“思欲”的賓語成分,其中“進忠良”“退不肖”兩者是并列成分,可在其中斷開,即DF處;“十有余載矣”中,“矣”是句末語氣詞,意為“了”,而其后“徒聞其語”表示的則是與此相反的現實情況,故可在中間斷開,即H處。故應在DFH三處斷句。【11題詳解】本題考查學生了解并掌握常見的古代文化常識,辨析一詞多義和特殊文言句式的能力。A.“也稱……‘表’”錯誤。“表”是中國古代向帝王上書陳情言事的一種特殊文體,也是封建社會下臣對皇帝有所陳述、請求、建議時用的一種文體,與“疏”不同。B.正確。C.正確。“是”:正確。句意:他說的對啊。/認識到今天做得正確而過去卻非常錯誤。D.正確。兩者都是賓語前置句,應為“唯舉才”“沛公在安”。句意:只要是有才能的人就薦舉。/沛公在哪里?故選A。【12題詳解】本題考查學生分析理解文章內容的能力。C.“告訴唐太宗要有明辨是非的能力”說法有誤,原文說的是“所愛雖有罪,不及于刑:所惡雖無辜,不免于罰。此所謂‘愛之欲其生,惡之欲其死’者也”,指的是不能因為個人好惡而濫賞濫罰。故選C【13題詳解】本題考查學生準確翻譯文中句子的能力。(1)“懷”,仰慕;“榮”,盛德;“祿”,俸祿;“率之以義”,狀語后置句,應為“以義率之”。(2)“疏遠”,被疏遠的臣子;“阿”,偏袒;“準繩”,準則。參考譯文:材料一:貞觀十四年,特進魏征上疏說:“我聽說,了解臣子莫若君主,了解孩子莫若父親。父親不了解自己的孩子,就無法使家庭和睦;君主不了解自己的臣子,就不能治理國家。所以堯、舜、文王、武王能名存千古,他們都有知人之明,使賢才會聚于朝廷。(舜派八凱管理農耕,制定歷法)讓八元散布教化,使國家內外歸順,建立了赫赫功業。周公、召公輔佐周成王成就一代帝業,美名傳揚。難道‘四岳’‘九官’‘五臣’‘十亂’這樣的賢臣,只能生活在前朝,而當今唯獨沒有嗎?這只是在于國君求與不求、喜好與不喜好而已。況且做官的人都仰慕陛下的盛德,享受君主賜予的俸祿,如果君主用道義引導他們,他們怎么會不盡職盡責呢?我認為如果導之以孝,那么就可以使他們像孝子曾參、子騫那樣加以重用;如果導之以忠,就可以把他們當做龍逢和比干那樣的臣子而加以提拔;導之以信,就可使他們像尾生、展禽一樣;導之以廉,就可以使他們像伯夷、叔齊一樣。朝廷想要提攜忠正善良的大臣,貶斥不賢之臣,已經有十幾年了,但是為什么沒有落實呢?是因為只說不做。表面上是行公道,實際上行為不端。這樣說是因為有公道的需要,而不這樣去做,就涉及外門邪路了。這樣,是與非互相矛盾,好與惡相互攻擊。自己喜歡的人即使有罪,也不會受到處罰,自己不喜歡的人即使清白無辜,總會有罪名上身。這就是所說的‘喜歡他就會使他存活,憎恨他就會將其置于死地’。或者因小小的缺點而忽略良好的品行,因小小的過失而忘記巨大的功勞。這就是所說的君主不可以獎賞無功之人,君主的刑罰不可以漏掉有罪的人。如果賞賜時不忘被疏遠的臣子,處罰時不庇護親近的人,把公平當作規矩,把仁義當作準則。考察實情以定一個人的名位,根據名位來要求一個人的言行。那么邪惡就會無處藏身,善惡自然涇渭分明。”材料二:自古以來開國和中興的君主,哪有不是得到有才能的人和他共同治理國家的呢?當他們得到人才的時候,往往不出里巷,這難道是偶爾僥幸碰到的嗎?只是執政的人去認真訪求罷了!當今天下還未平定,這是特別要訪求人才的最迫切的時刻。“孟公綽做趙、魏兩家的家臣才力有余,卻不能勝任像滕、薛那樣小國的大夫。”如果一定要所謂廉士方可使用,那么齊桓公怎能稱霸當世!現在天下難道沒有身穿粗衣而懷揣真才干像姜子牙那樣在渭水邊釣魚的人嗎?又難道沒有像陳平那樣蒙受“盜嫂受金”污名還未遇到魏無知的人嗎?你們要幫助我發現那些地位低下而被埋沒的人才,只要有才能就推薦出來,讓我們能夠任用他們。(二)古代詩歌閱讀(本題共2小題,9分)閱讀下面這首唐詩,完成下面小題。牡丹韓琮①桃時杏日不爭濃,葉帳陰成始放紅。曉艷遠分金掌露,暮香深惹玉堂風。名移②蘭杜千年后,貴擅笙歌百醉中。如夢如仙忽零落,暮霞何處綠屏空。【注】①大中十二年(858),韓琮被都將石載順等驅逐并失官。②移:改變。14.下列對這首詞的理解和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A.首聯寫牡丹不在桃杏開放的時節與之爭艷,而是葉帳成陰時才綻放花朵。B.“曉艷”“暮香”從視覺和嗅覺兩個角度描寫牡丹花朵凝露、幽香飄溢C.與蘭草杜若相比,牡丹貴為花中之王,擅長在富貴人家的宅第安享榮華。D.尾聯寫暮霞般的牡丹凋零,空留下似屏的綠葉,寄寓了詩人無限的感慨。15.本詩與周敦頤的《愛蓮說》都寫到了牡丹,但寫法與作用不同,請簡要分析。【答案】14.C15.①《愛蓮說》中借牡丹來反襯蓮的美好形象,表達了對“牡丹”這類趨炎附勢、愛慕榮華的人的批判,以及對“蓮”這類堅守高潔人格的人的贊美;②《牡丹》托物言志,通過對牡丹不爭名利的形象,表明對高尚情操的堅守。【解析】【14題詳解】本題考查學生分析理解詩歌內容的能力。C.“擅長”錯誤,“擅”是獨占、專有的意思,是說牡丹獨占尊位。故選C。【15題詳解】本題考查學生鑒賞詩歌事物形象和藝術手法的能力。周敦頤的《愛蓮說》,作者在文中要贊頌的是蓮,但他不是作孤立靜止的描寫,而是在對比描寫中顯示它的高超不凡。如“牡丹,花之富貴者也;蓮,花之君子者也。”把蓮花的高潔從牡丹的反襯中突現了出來。而對牡丹的追慕者甚多,愛蓮者甚少,則又在對比中顯示出不良風尚之盛。作者通過對菊、牡丹、蓮三種花的德性品格的描寫,以牡丹作反襯,用菊花作陪襯,就自然而然樹立了蓮花的美好形象。《牡丹》首聯寫牡丹的品格,寫牡丹不在桃杏開放的時節與之爭艷,而是葉帳成陰時才綻放花朵;頷聯寫牡丹的貢獻;頸聯轉訴牡丹對嫉妒者的蔑視;尾聯寫暮霞般的牡丹凋零,空留下似屏的綠葉,寄寓了詩人無限的感慨。全詩字字寫花,處處喻人,托物言志,通過對牡丹的吟詠,表明對高尚情操的崇奉。(三)名篇名句默寫(本題共1小題,6分)16.補寫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淚水,因為我對這土地愛得深沉。”“淚水”外化為艾青表達誠摯的愛國情感的意象,屈原在《離騷》中,以“淚水”表達深沉的愛國情感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孔雀東南飛》中“便利此月內,六合正相應”所寫婚俗與《詩經·氓》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兩句所寫的做法相似。(3)《醉翁亭記》中以色彩鮮明的語言,描繪春夏之景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①.長太息以掩涕兮②.哀民生之多艱③.爾卜爾筮④.體無咎言⑤.野芳發而幽香⑥.佳木秀而繁陰【解析】【詳解】【分析】本題考查學生準確默寫名句名篇的能力。易錯字詞有:涕、兮、筮、咎、陰。三、語言文字運用(20分)(一)語言文字運用Ⅰ(本題共3小題,11分)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題。世人都知道赤水河兩岸是美酒的滋生地。隨便扳著手指數一下,就能吐出一串串名酒的名字。二郎鎮人造酒,技法靈活,如有神授。他們在大山里找到一處奇怪的天然洞穴,它竟然分成上下兩層,闊如神仙廳堂;洞內四季常溫,正好用來囤放酒甕。那一排排黑色陶甕就安歇在大山腹中,不管室外風雨吹打,只默默孕育自己。待度過了幾十年上百年,它們才開口吐香,一瞬間熏醉了整個世界。外地人在這里一邊飲酒思源,一邊吃著山菜;喝過酒再來赤水河邊,端量著比它的名聲小了許多倍的深色水流,自然要問來問去。當地人手指兩岸裸出的河道、被流水切割出的道道深痕,言說往昔的戰爭和大水故事。這里是碼頭,那里是航道,首尾不斷是鹽船,欸乃聲聲帆影遠。不遠處的自貢為古老的鹽都,赤水成為要途,所以才有深山的繁華和忙碌。鹽使山地有了重味,酒令人民多了品咂。17.文中畫橫線的部分有語病,請進行修改,使語言表達準確流暢。可少量增刪詞語,不得改變原意。18.請用一組對稱句給二郎古鎮擬寫一則旅游宣傳標語,不超過25個字。19.請指出文中畫波浪線的句子所使用的修辭手法,并簡要分析其構成和表達效果。【答案】17.外地人在這里一邊吃著山菜,一邊飲酒思源;喝過酒再來赤水河邊,端量著比它的名聲小了許多的深色水流,自然要問來問去。18.品二郎古鎮芳香美酒,聽赤水河道往昔故事。19.擬人。作者寫陶甕“安歇”“孕育”“吐”“熏醉”,賦予陶甕以人的行為,生動形象地呈現出二郎鎮人獨特的造酒技法,突出了二郎鎮酒的獨特芬芳和滋味。【解析】【17題詳解】本題考查學生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畫線句語病有:一是語序不當,下文“喝過酒……”與喝酒有關,所以“一邊飲酒思源”應放在后面說,與下文銜接;二是搭配不當,“小了許多倍”不搭配,遞減性質的詞后面不能接倍數,刪掉“倍”。故句子應修改為:外地人在這里一邊吃著山菜,一邊飲酒思源;喝過酒再來赤水河邊,端量著比它的名聲小了許多的深色水流,自然要問來問去。【18題詳解】本題考查學生擬寫宣傳語的能力。解答此題,首先要從文中找出并概括二郎古鎮的特點:“是美酒的滋生地”是二郎鎮最重要的特點,故可得出特點一是有芳香美酒。此外,再結合原文“當地人手指兩岸裸出的河道、被流水切割出的道道深痕,言說往昔的戰爭和大水故事”可知,除了造酒,二郎古鎮邊上的赤水河道,還有非常豐富的往昔故事。故用對稱句表述出來,可以是:品二郎古鎮芳香美酒,聽赤水河道往昔故事。【19題詳解】本題考查學生賞析修辭手法和語句表達效果的能力。畫波浪線句中,主語是“那一排排黑色陶甕”,作為人造物,它們本沒有情感意識,也不可能有行為、語言等。但作者在這里說它們“安歇”“默默孕育”“開口吐香”“熏醉”,這些都是人類獨有的意識形態與行為,可見作者在這里用了擬人手法,賦予陶甕以人的行為。而作者用這一手法,描寫黑色陶甕“就安歇在大山腹中”“默默孕育自己”“待度過了幾十年上百年”,形象生動地呈現出了二郎鎮人獨特的造酒技法。最后“開口吐香,一瞬間熏醉了整個世界”的描寫,則突出了二郎鎮酒的獨特芬芳和滋味。(二)語言文字運用Ⅱ(本題共2小題,9分)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題。①。手機支付、高鐵站安檢、入住賓館,甚至在商場購物時,衣帽間前刷一刷臉,AI(人工智能)導購就能向你精準推薦個性化的服飾搭配。一些地方在執法監督、政務服務、醫療等領域廣泛應用人臉識別系統,“刷臉”掛號、“刷臉”辦理個稅等都已成為現實。然而,這些新技術也引發了一些信息采集與安全性方面的擔憂。尤其是在“刷臉”過程中,用戶的姓名、性別、年齡,甚至用戶在不同情境狀態下的情緒等大量信息都被采集并儲存。②,用戶個人隱私就有可能處于“裸奔”狀態。在人臉識別行業應用方興未艾的當下,必須充分重視和保障用戶的個人信息安全。但在現實的信息收集環節中,還是有一些互聯網企業沒有達到法律法規與國家標準的要求,尤其是在人臉識別環節,更缺少清晰的標準與界定。③,對數據濫用、侵犯個人隱私、違背道德倫理等行為絕不手軟,同時加快制定相關的行業標準。20.下列句子中的“你”和文中畫橫線處的“你”,用法相同的一項是()A.風吼得這么兇,真叫人害怕,我可替你擔心呢!B.你一條,他一條,一共提出了五六十條建議。C.你這沒有骨氣的無恥的文人。D.你只需動動手指即可參與抽獎活動。21.在文中橫線處補寫恰當的語句,使整段文字語意完整連貫,內容貼切,邏輯嚴密,每處不超過20個字。【答案】20.D21.①生活中的“刷臉”應用越來越常見

②這些信息如果得不到妥善保管而被泄露

③這就需要有關部門采取嚴厲的處罰措施【解析】【20題詳解】本題考查學生理解詞語含義的能力。文中的“你”泛指任何一個人。A.第二人稱代詞,用來稱呼說話的對方;B.指團體中的某一個個體;C.第二人稱代詞,用來稱呼說話的對方;D.泛指任何一個人。故選D。【21題詳解】本題考查學生情境補寫的能力。第①處,后文列舉的是生活中多種情況的“刷臉”應用,所以這里可填:生活中的“刷臉”應用越來越常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