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俄烏關系的歷史演變及其地緣政治的影響導言自蘇聯解體后,烏克蘭的地緣政治經濟形勢產生了重大演變,其地緣政治重要性凸顯出來。這些變化也使烏克蘭成為美國與俄羅斯競相拉攏、爭奪的對象。作為中間地帶國家的烏克蘭,一方面面臨美俄兩國的連環夾擊,另一方面限于國內政治沖突的重重困擾,如此內憂外患的復雜局面最終導致了烏克蘭危機的爆發。俄烏關系,特別是俄烏政治和經濟關系的變化,直接關系到獨聯體的存亡。俄羅斯與西方國家在烏克蘭地位上的看法是一致的,即烏克蘭影響著歐洲的穩定和歐洲的格局。布熱津斯基在其著作《大棋局》中寫道:“如果沒有烏克蘭的話,俄羅斯無論是用獨聯體的名義,還是用歐亞主義的名義去建造帝國都是不可能實現的。沒有烏克蘭的參與,即便建造起一個帝國也只能是屈居一隅的偏向亞洲的,或者說離歐洲越來越遠的俄羅斯?!倍砹_斯與歐洲國家的能源交易中超過八成要從烏克蘭運輸。于俄羅斯而言,烏克蘭是最重要的能源過境國。但是烏克蘭卻在對俄的政策上存在著相當大的變數,由于烏克蘭獨特的地緣政治地位,對烏克蘭來說有兩種選擇:一是與俄羅斯抗衡,二是與俄羅斯合作,這兩種選擇都是烏克蘭的生存之道。但影響俄烏關系及烏克蘭戰略的因素還在于俄羅斯與烏克蘭有著三百多年的共同歷史。2014年3月21日俄羅斯總統普京在俄議會的相關草案上簽字,這一草案便是涉及批準克里米亞共和國和塞瓦斯托波爾加入俄羅斯聯邦,這就使俄羅斯在法律意義上正式接納了克里米亞共和國和塞瓦斯托波爾。俄羅斯政府的這一舉動會促使烏克蘭加速融入歐洲,俄烏雙方以及俄歐之間在各自道路上漸行漸遠。烏克蘭危機前的俄烏關系簡要回顧從歷史上看,烏克蘭命運多舛并多次成為大國角逐的犧牲品。冷戰結束后,由于自身的特殊地緣戰略位置,面對俄羅斯與以美國為首的西方之間的博弈,烏克蘭自然也是難以置身事外。從烏克蘭獨立近三十年來的外交戰略來看,其一直是在“疏俄”與“近俄”這樣一個周而復始的軌道上艱難前行。與此相應,俄烏關系也隨之呈現一種波浪狀起伏不定發展態勢。特別是進入新世紀以來,兩國關系的發展更是“一波三折”。2004年“橙色革命”后上臺執政的尤先科政府,奉行疏俄親歐政策,特別是在安全問題上積極向北約靠攏,導致此前相對穩定的俄烏關系急轉直下,兩國由原來的“自家兄弟”很快變成了事實上的“敵手”。2010年春季,“親俄”的烏克蘭新當選總統亞努科維奇大幅度調整對俄政策并成功促使“睦鄰、友好與合作”重新成為俄烏關系發展的主基調。然而好景不長,以2013年末亞努科維奇拒絕與歐盟簽署聯系國協定為契機,烏克蘭國內“親西方”與“親俄羅斯”兩派政治勢力的矛盾急劇升級并最終“攤牌”,烏克蘭危機由此全面爆發,俄烏兩國關系也隨之急劇惡化并很快陷入“冰點”。烏克蘭危機的爆發是烏克蘭國內外各種因素綜合作用的結果。就外部因素而言,烏克蘭危機乃是俄羅斯與美國為首的西方地緣政治博弈的必然結果,即歐盟與北約試圖將烏克蘭拉向自己陣營,而俄羅斯則“不放手”并極力避免其倒向西方?!氨l烏克蘭危機的基本因素在于莫斯科與華盛頓對于俄羅斯勢力范圍的合法性抱有完全不同的看法。莫斯科認為,俄羅斯有權對自己近鄰的政策發揮決定性作用,而華盛頓則堅持,俄羅斯在地區事務中的影響不應超過其他后蘇聯國家?!睆膬炔恳蛩貋碚f,一部分烏克蘭人支持進行民主改革并在經濟及安全上分別融入歐盟與北約而與西方實現一體化,但另有部分烏克蘭人,特別是在俄羅斯族占多數的烏克蘭東部地區居民卻反對面向西方的一體化方針,主張繼續保持與俄羅斯的傳統聯系。換言之,烏克蘭危機的發生與烏克蘭國內嚴重兩極化的政治和社會分裂,或者說“親歐”與“親俄”兩大勢力不可調和的矛盾也息息相關。北約東擴與烏克蘭的戰略選擇冷戰結束后,失去華約這一軍事對手的北約不但沒有解散,反而在新的世界政治軍事格局中扮演十分重要的角色。為了填補蘇聯解體后中東歐地區的安全真空,在1994年12月北約布魯塞爾外長會議上,以美國為首的北約正式提出東擴戰略。在1999和2004年,北約經過兩輪東擴,吸收波蘭、匈牙利、捷克、拉脫維亞、愛沙尼亞、立陶宛、斯洛伐克、保加利亞、羅馬尼亞和斯洛文尼亞等中東歐十國加入。然而,北約并沒有停止東擴的步伐,烏克蘭成為北約繼續東擴的重要目標。早在1994年2月,烏克蘭就加入了北約“和平伙伴關系計劃”,成為原蘇聯15個加盟共和國中最早加入這一計劃的國家。1997年5月29日,烏克蘭與北約簽署《特殊伙伴關系憲章》,從法律上確認了烏克蘭對歐洲安全的特殊作用。2002年5月,烏克蘭總統庫奇馬首次提出加入北約的目標。2002年11月,雙方制定并通過了《烏克蘭—北約行動計劃》。該計劃包括烏克蘭為加入北約制定的戰略目標和優先方向,以及烏克蘭與北約在《特殊伙伴關系憲章》框架內開展戰略合作的主要內容。在政治領域,烏克蘭將按照歐安組織的要求,遵循鞏固民主、保護人權、法律至上、權力制衡、司法獨立等原則來改革本國的法律法規體系,以促進公民社會和法治社會的發展、維護公民的基本權利和自由,保證實行全面行政改革。在外交領域,與歐洲—大西洋機構一體化是烏克蘭對外政策的優先方向和戰略目標,未來烏克蘭內部政策將服務其對外戰略目標。烏克蘭與北約在歐洲安全和自由等方面看法一致,雙方將堅決與恐怖主義、大規模殺傷性武器的擴散、破壞地區穩定和其他安全威脅作斗爭。在經濟領域,與世界經濟空間全面一體化和加強國際經濟合作是烏克蘭對外經濟政策的優先方向。保持烏克蘭經濟的開放性以適應世貿組織的標準,是烏克蘭經濟戰略的重要方面。烏克蘭將使本國立法適應歐洲—大西洋機構的標準和要求,以達到與該機構一體化目的。這將促進國家經濟安全和保證內外經濟政策的緊密協調,促進烏克蘭經濟穩定增長,大幅度提高民眾生活水平,創造必要條件加入世貿組織。支持烏克蘭、北約和伙伴國之間的經濟合作,根據世界銀行、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等機構的建議對烏克蘭經濟結構實行改革。在信息安全和保護領域,烏克蘭支持聯合國安理會有關信息自由是公民基本權利及其他自由標準的決議,保護和改善思想、言論、出版、表達意愿、信仰和獲取信息自由;保證利用大眾傳媒手段自由獲取、公布和傳遞信息,促進烏克蘭與北約在信息領域的合作。該計劃為烏克蘭與北約在《特殊伙伴關系憲章》框架內開展合作提供了戰略基礎。從此,烏克蘭開始了加入北約的準備工作。2004年3月17日,烏克蘭最高拉達通過了《烏克蘭政府和北約歐洲及大西洋盟軍最高司令部關于支持北約行動的備忘錄》。根據這項備忘錄,烏克蘭允許北約軍隊快速進駐烏克蘭領土,并為北約相關軍事行動提供技術、信息、醫療等援助;在雙方同意的情況下,北約的飛機、坦克、艦艇等大型武器裝備可在烏克蘭境內活動。該備忘錄為烏克蘭向北約軍事行動提供支持奠定了法律基礎。2004年底烏克蘭爆發橙色革命,尤先科當選總統。尤先科把加入北約作為烏克蘭外交政策的戰略目標。2005年10月19日,在烏克蘭國家安全與國防委員會和北約理事會會議上,尤先科稱加入北約符合烏克蘭的國家利益,是烏克蘭不變的戰略目標。為此,烏克蘭將對國防、外交、安全等領域進行深刻改革,以達到北約標準。2010年,出于發展俄烏關系的考量,烏總統亞努科維奇宣布烏克蘭為不結盟國家,烏克蘭加入北約問題告一段落。但烏克蘭與北約的合作仍在繼續進行。2010年5月18日,烏議會通過特別法案,允許北約軍隊入境參加聯合軍事演習。2012年7月9日,烏克蘭與北約在“和平伙伴關系計劃”框架內在烏克蘭南部城市敖德薩舉行聯合軍演。烏克蘭危機發生后,烏俄關系劍拔弩張,烏克蘭與北約關系峰回路轉。2014年12月23日,烏克蘭議會以303票贊同、9票反對的投票結果通過了關于放棄烏克蘭不結盟地位的法案。烏克蘭總統波羅申科表示,2010年烏克蘭通過有關不結盟地位的法案是一個錯誤,在今后5-6年內烏克蘭將決定是否加入北約問題。從北約與烏克蘭關系回溯中我們可以看出,自1994年北約東擴戰略實施至今,雖然烏克蘭沒有像中東歐十國那樣順利加入北約,但是在雙方合作問題上烏克蘭與北約可謂“你情我愿”。在波羅申科作出烏克蘭將在未來5-6年內決定是否加入北約的表態后,北約方面很快作出回應:“我們的大門敞開著。如果烏克蘭提出申請且滿足入盟標準以及遵循必要原則,就可以成為北約成員?!北奔s和烏克蘭相互合作的戰略考量以美國為首的北約積極發展與烏克蘭合作,主要有以下考慮。第一,適應北約戰略調整需要,確保北約在新歐洲安全體制中的主導地位。冷戰結束、華約解散,北約喪失在歐洲維持軍事存在、主導歐洲事務的理由。以美國為首的北約積極推行東擴戰略,既可以滿足美國繼續在歐洲駐軍、為其稱霸全球戰略服務的需要,也可以實現北約繼續主導歐洲安全事務的戰略意圖。第二,遏制俄羅斯的戰略需要。冷戰結束后,北約始終對俄羅斯心存疑慮:俄羅斯雖然選擇了市場經濟和民主政體,但其政治體制具有明顯的集權色彩,與真正意義上的西方民主制度存在顯著差異;俄羅斯仍然是擁有核武器的大國,其未來國家發展仍存在不確定性。因此,吸收中東歐國家加入北約,不僅可以填補華約解散后的安全真空,也可以通過建立從波羅的海到地中海的防御線,防止新“俄羅斯帝國”向西部擴張。與已經加入北約的中東歐國家相比,烏克蘭地域遼闊、地理位置得天獨厚,在歐洲地緣戰略格局中的地位舉足輕重。如果北約東擴到烏克蘭,北約對俄羅斯地緣戰略上的優勢將更為明顯。第三,滿足烏克蘭等中東歐國家維護安全的需要。出于對俄羅斯的戒備心理,冷戰結束后原華約集團的中東歐國家紛紛加入北約來尋求安全保障。對這些國家而言,如果北約接納烏克蘭,烏克蘭將成為北約新的戰略前沿和對俄羅斯最具威懾力的戰略安全地帶。在接納烏克蘭加入北約問題上波蘭表現最為積極。2014年3月1日,俄總統普京提議在烏克蘭領土上動用武裝力量當天,波蘭總統科莫羅夫斯基發表講話,稱俄羅斯的舉動讓“作為烏克蘭鄰國的波蘭感受到威脅”。2014年12月17-18日,科莫羅夫斯基表示,波蘭支持烏克蘭武裝力量現代化;應盡快組建烏克蘭—波蘭—立陶宛聯合旅,使烏克蘭武裝力量接近北約標準。波蘭還與烏克蘭簽署共建天然氣管道協議,以幫助其擺脫對俄羅斯的能源依賴,實現能源進口渠道多元化。對于波蘭積極支持烏克蘭加入北約的原因,波蘭政治家更是直言不諱:“烏克蘭加入北約符合波蘭利益。俄羅斯所做的一切表明,波蘭需要一個緩沖國。”2015年本來是俄羅斯的波蘭年,但烏克蘭危機使俄波關系急劇惡化,波蘭政府取消了原來計劃好的一系列俄波文化教育合作項目。烏克蘭積極謀求加入北約,也有自身的戰略需要。首先,是烏克蘭回歸歐洲的外交戰略需要。蘇聯解體后,烏克蘭一直把回歸歐洲,實現與歐洲一體化作為外交政策的首要目標。而加入歐盟、北約是烏克蘭回歸歐洲文明大家庭的重要途徑,也是烏克蘭提升自身國際地位的重要手段。北約經過兩輪東擴,吸收烏克蘭周邊很多國家加入。北約強勁擴張勢頭和中東歐鄰國紛紛加入北約使烏克蘭產生強烈的緊迫感,不愿意被排斥在歐洲—大西洋機構之外。2008年6月,烏克蘭總統尤先科在談到烏克蘭加入北約時指出:“烏克蘭與波蘭、捷克、斯洛伐克、保加利亞和波羅的海國家對北約看法基本一致。我們都曾生活在共產主義制度下。這里每天都在進行反對北約的虛假宣傳。唯一不同的是,波羅的海國家、保加利亞和波蘭在這種暴政下生活了35-37年,而烏克蘭是73年。但是我們有一代新人,這代人除了接受歐洲價值觀外別無選擇。歐洲大西洋一體化—這是新一代烏克蘭人的選擇?!逼浯?,是疏遠俄羅斯,向西方尋求安全保障的需要。盡管烏克蘭與俄羅斯共同生活300多年,但這段扯不清的歷史恩怨使烏克蘭對俄羅斯產生明顯排斥心理,認為俄羅斯是烏克蘭實現國家獨立的絆腳石。因此,一些烏克蘭人把加入北約看成是擺脫俄羅斯控制,維護國家獨立和安全的重要手段。近些年俄羅斯與北約圍繞北約東擴和在新成員國領土上部署反導系統齟齬不斷,這進一步加劇了烏克蘭的不安心理,加入北約的愿望也愈加強烈。2007年6月13日,尤先科在接受加拿大《環球郵報》采訪時表示,烏克蘭應盡快加入北約以保護自己??死锩讈啽徊⑷攵砹_斯后,烏克蘭加入北約的意愿更加強烈。2014年12月28日,烏克蘭前總統克拉夫丘克對烏克蘭廢除不結地位,急于加入北約的原因作出解釋:“烏克蘭深知,只要有俄羅斯這樣的鄰國,除了成為北約成員國,烏克蘭別無選擇。俄羅斯很清楚,如果烏克蘭加入北約和歐盟,俄羅斯將徹底失去占領烏克蘭的希望。普京的某些講話用意是很明顯的。俄羅斯人認為,烏克蘭‘自古就是俄羅斯土地’。因此俄羅斯千方百計阻止烏克蘭成為北約成員國,使其成為俄羅斯的安全屏障。俄羅斯將會像對克里米亞和頓巴斯那樣使用武力占領烏克蘭。如果烏克蘭加入北約,這種可能性就被排除了。”2015年12月烏克蘭民意調查顯示,43%的民眾支持烏克蘭加入北約以尋求安全保障,在西烏克蘭這一比例高達67%。再次,是烏克蘭積極參與歐洲事務的需要。作為歐洲領土面積僅次于俄羅斯的大國,烏克蘭希望在歐洲外交舞臺上發揮重要作用。如果烏克蘭獲得北約成員國資格,就有權參與北約的政治決策,從而影響歐洲政治生活。北約成員國地位和烏克蘭獲取歐盟成員國地位之間是彼此促進關系。亞采紐克曾表示,烏克蘭通過廢除不結盟地位法案和加入北約后,其對外政策最主要目標就是成為歐盟成員國。最后,是烏克蘭獲取經濟利益,包括國防利益的需要。一些積極主張烏克蘭加入北約的專家學者認為,在北約框架內的國防成本要比烏克蘭依靠自身維護國防的成本低。按照烏克蘭現有法律,國防是與醫療和教育一樣的社會福利,其支出應為GDP的3%??紤]到北約成員國國防支出應占GDP的2%,加上北約的國防補貼,烏克蘭實際用于國防的支出約占GDP的1%。一些烏克蘭人還認為,加入北約將增強烏克蘭對外國投資者的吸引力,烏克蘭獲得的外國投資將大幅增加。盡管烏克蘭無法預測獲得外國投資增幅的具體數字,但加入北約的中東歐國家外國直接投資增長的事實讓烏克蘭對吸引外資持樂觀態度。據統計,1997年波蘭的外國直接投資為27億美元,1998年為50億美元,1999年加入北約后這一數字增至80億美元;1997年捷克和匈牙利外國直接投資分別為40億和62億美元,1998年為98億美元和100.2億美元,1999年加入北約后增至128億美元和145億美元;2004年羅馬尼亞加入北約后,外國直接投資比2003年增加了141%。波羅申科上臺伊始,刻意回避了烏克蘭與北約關系問題,但幾個月后即廢除國家不結盟地位,顯然另有考慮。波羅申科深知,烏克蘭加入北約將導致俄烏關系根本惡化。如果無法與俄羅斯達成妥協,烏克蘭東部沖突很可能久拖不決。因此,波羅申科政府試圖通過加入北約這樣的政治表態達到一石三鳥的目的:其一,緩解來自國內民族主義和反俄政黨的壓力。一段時間以來,波羅申科在議會中不時受到這些黨派指責,批評其對俄政策過于軟弱。其二,對俄羅斯發出警告:如果俄羅斯違反新明斯克協議有關規定,繼續支持東部分離主義勢力,烏克蘭會進一步向北約靠攏,屆時俄羅斯在西部面臨的安全環境將更加復雜化。其三,烏克蘭通過廢除不結盟地位法案消除了烏克蘭加入北約的法律障礙,向北約表明其完全轉向西方的堅定決心。烏克蘭會藉此要求北約繼續向烏克蘭提供援助,包括軍事援助。俄羅斯為何反對烏克蘭加入北約對于烏克蘭議會通過廢除不結盟地位法案、為加入北約大開綠燈的行為,俄羅斯方面作出強硬回應。俄羅斯國防部副部長安東諾夫表示,北約試圖“把烏克蘭變成與俄羅斯對抗的前沿。烏克蘭議會有關廢除不結盟地位的法案暫時不會威脅俄羅斯的安全,因為這一決定是政治性的。如果接下來這一決定具有軍事意義,俄羅斯將作出積極回應。屆時俄羅斯與北約關系將完全破壞,重新恢復實際上是不可能的?!崩鋺鸾Y束后,俄羅斯對北約及其東擴的態度幾經轉變,這既與俄羅斯面臨的國內外形勢息息相關,也與俄羅斯對北約看法的變化緊密相連。蘇聯解體后,葉利欽政府把以美國為首的西方國家當作俄羅斯的天然盟友,希望借助西方大量的資金援助,盡快擺脫國內政治、經濟危機,成功實現向自由市場經濟、民主政治體制的過渡。俄羅斯采取了對西方一邊倒的外交政策。在處理與北約關系上,葉利欽政府試圖加強俄羅斯和北約間的對話和合作。1991年12月,葉利欽致函北大西洋合作委員會,提出加入北約是俄羅斯長期政治目標。對于原華沙條約組織成員國加入北約問題,俄羅斯并沒有表示反對。1993年夏,葉利欽訪問波蘭時曾表示:“加入北約是波蘭自己的問題,而不是俄羅斯的問題?!比~利欽的上述表態被國際輿論理解為俄羅斯與北約戰略利益并不存在矛盾。1994年1月,北約“和平伙伴關系計劃”開始實施。葉利欽認為這是北約既回應中東歐國家加入北約以獲取安全保障的要求,又避免北約東擴的安排。由于對北約戰略意圖認識模糊,1994年6月22日俄羅斯加入了北約“和平伙伴關系計劃”。直至1994年12月北約外長會議明確將東擴提上議事日程,俄羅斯對北約的幻想才徹底破滅。1994年12月5日,在歐安會首腦會議上,葉利欽堅決反對北約東擴,稱北約東擴“播下了不信任的種子,并且使歐洲面臨冷和平的危險”。為了抗衡北約東擴,俄羅斯開始從地緣政治角度重視獨聯體國家,試圖通過一體化來整合獨聯體,使其成為對抗北約東擴的重要手段。1999年3月是俄羅斯與北約關系的分水嶺。3月12日,波蘭、捷克、匈牙利正式成為北約成員國。3月24日,以美國為首的北約在未經聯合國授權的情況下向南聯盟發起大規??找u。北約隨后出臺了《北約戰略新概念》,規定了冷戰后北約軍事行動的重要變化:北約可以以捍衛民主價值觀為借口,或以周邊危機和沖突影響其安全為由,突破“集體防御”限制,在防區以外采取軍事行動。北約不顧俄羅斯反對空襲南聯盟導致俄羅斯與北約關系的凍結。此后,無力抗衡北約的俄羅斯從實用主義原則出發雖然恢復與北約關系,卻提出附加條件,即北約應當遵循1997年雙方簽署的《俄聯邦與北約相互關系、合作和安全基本文件》的規定,在對外政策上考慮俄羅斯的利益。2000年普京當選總統后,俄羅斯與北約關系有所改善。九一一事件后,俄羅斯對美國在阿富汗的反恐行動積極給予支持,得到美國方面的積極回報。美國將俄羅斯看成反恐的重要盟友,在車臣問題上弱化了對俄羅斯的指責,承認俄羅斯為市場經濟國家,并支持俄羅斯加入世貿組織。盡管俄羅斯與北約關系明顯改善,但雙方仍存在深刻分歧。2004年3月28日,北約吸收波羅的海三國、羅馬尼亞、保加利亞、斯洛伐克和斯洛文尼亞加入,直逼俄羅斯西部邊境,俄羅斯西部安全環境更為復雜化。更讓俄羅斯無法接受的是,北約違背對俄羅斯承諾,要在新成員國領土上建立反導系統,并有意吸收烏克蘭和格魯吉亞加入北約。2008年6月2日,時任俄總理的普京在接受法國《世界報》采訪時對北約東擴提出質疑:北約是在與蘇聯對抗的背景下成立的。蘇聯解體,北約面臨的威脅已經消失?!氨奔s的擴張只能在歐洲建立新的分界線、新的柏林墻,這一次是無形的柏林墻,但是更危險?!倍砹_斯外長拉夫羅夫也指責北約多次違背對俄羅斯作出的承諾:“北約最初表示不向東擴,然后又表示不在新成員國建立軍事設施,但是這一切都發生了,北約先后在羅馬尼亞和保加利亞設立了軍事基地?!倍砹_斯堅決反對北約東擴至烏克蘭有幾點原因。第一,北約東擴烏克蘭將進一步改變歐洲戰略平衡與穩定。冷戰時期,在常規武裝力量方面,華約對北約占據絕對優勢。蘇聯解體、華約解散,隨著北約不斷東擴,俄羅斯在與北約軍力對比方面明顯處于劣勢。目前北約武裝力量人數是俄羅斯的7倍;軍艦數量是俄羅斯的10余倍;飛機和直升機數量是俄羅斯的5倍;坦克數量是俄羅斯的9倍;北約預備役人數340萬,俄羅斯70萬。如果北約繼續東擴,俄羅斯與北約軍力對比將更加失衡,因此俄羅斯多次發出警告:如果北約執意吸收烏克蘭和格魯吉亞加入,俄羅斯要退出《歐洲常規武裝力量條約》。第二,北約東擴至烏克蘭主要針對俄羅斯。冷戰后北約與俄羅斯關系演變的諸多事實令俄羅斯相信:北約不會改變其軍事性質,未來北約仍將根據自身需要,繞過聯合國采用軍事手段來解決地區和國際沖突,實現以北約主導的歐洲乃至世界軍事、政治秩序。北約不會給歐洲和世界帶來真正的和平。盡管俄羅斯政府一直致力于民主政治建設,但西方國家始終對俄羅斯政治體制存在質疑,經常批評俄羅斯在對內政策上的集權主義傾向和在國際事務中“特立獨行”的帝國作派。2014年8月29日,北約秘書長拉斯穆森指責俄羅斯軍隊越境進入烏克蘭,并向烏分離主義勢力提供軍火援助,他表示,北約將“采取一切措施來提高烏克蘭軍隊的國防潛力”。由于俄羅斯與北約存在明顯分歧,近些年俄羅斯對北約始終存在負面看法。2009年5月13日,俄時任總統梅德韋杰夫簽署了《2020年前俄聯邦國家安全戰略》文件,指出:“北約主導的全球及歐洲—大西洋地區安全架構存在缺陷、國際法律制度及機制的不完善等因素對國際安全保障構成威脅?!睘蹩颂m危機后,俄羅斯政府公布了新版《俄羅斯聯邦軍事學說》,將以美國為首的北約東擴、不斷增加軍事潛力、在靠近俄羅斯邊境地區部署軍事設施、建立反導系統、賦予北約全球職能、破壞全球戰略平衡與穩定視為俄羅斯國家安全的主要外部威脅。第三,俄烏深厚的歷史文化淵源以及烏克蘭的重要戰略地位,使俄羅斯民眾難以接受烏克蘭脫離俄羅斯勢力范圍的客觀現實。基輔羅斯是東斯拉夫民族的搖籃,承載著俄羅斯、烏克蘭和白俄羅斯民族關于昔日家園的輝煌記憶。俄羅斯族約占烏克蘭總人口的近20%,與俄羅斯聯系緊密,俄羅斯不能不考慮這些親俄民眾的利益和政治訴求。從地緣軍事、政治角度看,烏克蘭是俄羅斯西南部的安全屏障。冷戰時期,東歐是蘇聯抗衡北約的第一道戰略防線,烏克蘭、白俄羅斯以及波羅的海國家是第二道戰略防御屏障。東歐巨變和蘇聯解體使俄羅斯喪失了第一道戰略防線,波羅的海國家加入北約使俄羅斯第二道戰略防御屏障變得支離破碎,烏克蘭成為俄羅斯與北約之間的重要緩沖區。如果烏克蘭和格魯吉亞加入北約,北約勢力將深入黑海和高加索地區,俄羅斯西南部的防御地帶幾乎喪失殆盡,俄羅斯在歐洲地緣軍事、政治格局中的影響力將受到嚴重削弱。此外,烏克蘭融入歐盟和北約意味著俄羅斯以歐亞聯盟為基礎,整合后蘇聯空間的戰略意圖徹底破產。“沒有烏克蘭的俄羅斯將不再是一個歐亞帝國”是各國政治學者普遍認同的觀點,也是大多數俄羅斯民眾的共識。為阻止烏克蘭加入北約,俄羅斯采取了一系列行動。第一,通過外交途徑向北約和烏克蘭發出嚴厲警告。2008年2月12日,普京在記者招待會上當面向烏總統尤先科表示:“一旦烏克蘭領土上部署了導彈防御系統,在理論上不能排除俄羅斯將導彈對準烏克蘭。”對于烏克蘭通過廢除不結盟地位法案,俄總理梅德韋杰夫直言不諱地表示,此舉使烏克蘭變成了“俄羅斯潛在的軍事對手”。第二,在經貿合作和人員交流領域設置障礙。俄烏關系漸行漸遠,俄羅斯采取“胡蘿卜加大棒”政策,繼續動用經濟手段對烏克蘭施壓。進入2014年4月以來,俄羅斯以烏未履行供氣合同規定,沒有在限期內償還欠下的天然氣債務為由,取消供氣優惠,兩次提高供應烏克蘭的天然氣價格,使天然氣價格達到每千立方米485美元的價位。2015年3月,俄羅斯決定將對烏克蘭出口天然氣價格優惠期延長一個季度至2015年6月。但從6月份起,俄羅斯又表示第二季度出口烏克蘭的天然氣折扣價格為每千立方米247.2美元。第三季度和第四季度氣價不提供折扣,分別為287.15美元和262.5美元。2015年11月底,俄羅斯天然氣工業公司以未收到烏克蘭天然氣預付款為由宣布停止對烏供氣。從2015年1月1日起俄羅斯對入境的烏克蘭移民采取限制措施。前往俄羅斯的烏克蘭移民必須持有勞務許可證。據估計,因失去在俄羅斯的打工收入,烏克蘭民眾將損失110億-130億美元,約為烏克蘭GDP的7%。俄羅斯還以烏克蘭與歐盟之間的聯系國協定會使歐盟產品入侵俄羅斯市場為由,宣布自2016年1月1日起對從烏克蘭進口的商品征收關稅,并禁止從烏克蘭進口農產品和食品。第三,支持烏克蘭東部分離主義勢力。2014年5月,烏克蘭東部的頓涅茨克和盧甘斯克州舉行全民公投,宣布脫離烏克蘭獨立。莫斯科隨后發表聲明,尊重烏克蘭東部兩州參與公投民眾的決定,呼吁烏克蘭政府與兩州進行對話,同時譴責烏克蘭政府對烏東部民眾使用武力。烏克蘭和北約也多次指責俄羅斯對東部分離主義勢力提供政治、軍事和資金援助。第四,加強俄羅斯軍事力量建設。近幾年俄羅斯十分注重加強軍事力量建設。2012年2月20日俄總理普京表示,為發展俄羅斯軍隊和實現國家軍事防務設施現代化,俄政府將撥款23萬億盧布(7730億美元),加強軍隊建設。普京還表示,面對北約在歐洲部署導彈防御系統的計劃,俄羅斯必須采取有力的反制措施。美國和北約部署導彈防御系統迫使俄羅斯采取果斷措施以加強空天防御力量。2015年3月10日,針對北約在靠近俄羅斯邊境的波羅的海計劃增兵3000人,并在黑海舉行軍事演習破壞俄羅斯和北約之間的互信行動,俄羅斯宣布退出《歐洲常規武裝力量條約》。五、2022俄烏軍事沖突—美國地緣政治背后的考量烏克蘭危機的根源與北約東擴有著不可分割的關系。美國推動俄烏安全沖突上升為地緣沖突,其背后還有更深層次的原因。從國內政治看,拜登希望通過這一軍事行動,塑造本身的“強人形象”和危機事態下的政治領導力,這有助于抵消美國社會以及特朗普等政治對手對其“軟弱昏聵”的攻擊和指責。美國2022年中期選舉將在11月份舉行,但民主黨與共和黨的競爭早已開始。由拜登組織對烏克蘭的援助和對俄羅斯的制裁,并脅迫各國根據美國意志與利益進行“選邊站”。這會給選民造成一個鏡像——即美國依然有世界領導力,拜登政府依然擁有全球政治和軍事動員能力,如此,給選民支持民主黨的信心。目前看,由于美國政府宣傳其對俄政策取得了重大的成績,拜登的民意調查支持率出現迅速地上升。美國領導的北約軍事集團一貫以“進攻性現實主義”推動北約東擴,壓縮俄羅斯傳統的“地緣緩沖”帶,通過支持烏克蘭政府,使烏克蘭軍隊獲得了對俄羅斯軍隊的“不對稱優勢”,這種不對稱優勢使俄烏原本在短期內可能結束的軍事沖突或成為曠日持久的“相持戰”。如此,美國可以實現的直觀目標包括:讓俄烏兩個斯拉夫民族的國家產生仇恨,由此或長期影響區域穩定;制造難民危機,危及歐洲的安全和防疫;以霸權手段強迫全球國家“選邊站”,并推動美元回流美國,復興美國備受疫情打擊的經濟等。這被美國政治精英認為是美國領導力的展示。事實上,烏克蘭并不涉及美國國家安全核心利益,拜登政府也不敢進行軍事冒險,不敢冒與俄羅斯這一核武大國直接對抗的風險,對烏克蘭的支持主要停留在外交、經濟、援助層面。美國一直將俄羅斯視為國家安全的挑戰者,同作為核大國,美國擔憂俄羅斯龐大的核武庫以及常規軍備升級。為此,美國倡導了多輪核裁軍,開展與俄羅斯的談判,但最終都停留于桌面。在軍事行動展開之前,拜登信誓旦旦承諾不會對烏克蘭派兵,并嚴詞警告俄羅斯開展軍事行動的后果,而其對烏克蘭的支持主要停留在情報及組織北約力量干預上。但2022年2月初,白俄羅斯總統盧卡申科在接受采訪時指出,美國正在慫恿烏克蘭開戰。美國與其軍事盟國長期主導并刺激俄羅斯對烏克蘭采取“預防性打擊”的軍事行動。在開展軍事行動前,美國情報部門即不負責任地向世界發布預測俄羅斯開展軍事行動的時間。盡管事與愿違,但這也反映了美國政府急于推動“戰事”從雙方的“對峙”質變為致命的武裝沖突的目的,這為美國政府與北約盟國早已設計好的制裁措施尋找到了借口。在2月24日,俄羅斯對烏克蘭展開特別軍事行動后,美國及其盟友隨即展開了國際關系史上罕見的經濟制裁。這種制裁的覆蓋之廣、烈度之深、影響之廣以及對國際關系的影響目前還難以完全下結論。最初,美國政府聲稱將對負責建設俄羅斯“北溪2號”天然氣管道的公司“北溪-2AG”實施制裁,這影響了德國政府對這一工程的立場。美國領導的制裁,并沒有顧及歐洲國家與俄羅斯業已存在的深度經貿交融和依存,這使歐洲企業蒙受巨額的損失。美國力求以“俄烏沖突”作為楔子,綜合使用軍事援助、經濟制裁、外交手段、秘密行動等手段實現“弱俄”、“困歐”的目的,推動全球力量重新組合,增強美國的國際領導力。由于美國政府依然把持對全球經濟尤其是金融的控制權,在俄烏沖突中,美國發揮了較強的對金融和跨國公司動員上的“軟實力”——通過不斷釋放威脅信號,使跨國公司規模性的離開俄羅斯,通過將俄羅斯主要金融機構排除出SWIFT系統,美國切斷了俄羅斯的融資渠道,通過脅迫各國站隊,使俄羅斯經濟和政治受到孤立。美不間斷地力求擴大制裁的政治效果,并使俄羅斯的經濟損失出現“倍增”。在北約軍事集團出爾反爾地違背對俄安全承諾,以及美國的步步緊逼之下,使俄羅斯不得不采取措施實施“預防性打擊”。在緊迫的軍事沖突環境下,西歐國家不得不迅速“選邊站”,放棄了可能以本國利益和基于事態本身是非曲折,而進行獨立外交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專業深度有效果的企業管理培訓課件集團財務管控模
- 《胸部特殊CT表現》課件
- 2024紡織品檢驗員考試重點知識試題及答案
- 校慶活動面試題及答案
- 2024年設計師視角建設考題及答案
- 水庫建設實施策劃方案
- 生物制造行業發展趨勢與市場機遇深度解析
- 《詳解帕金森病》課件
- 牛鈴叮當的試題及答案
- 2024年綠色紡織考試試題及答案
- 國家能源集團陸上風電項目通 用造價指標(2024年)
- 【MOOC】跨文化交際-蘇州大學 中國大學慕課MOOC答案
- 國家開放大學一網一平臺電大《可編程控制器應用實訓》形考任務1-7終結性考試題庫及答案
- 農村戶口分戶協議書(6篇)
- (部編版一年級下冊)語文第七單元復習課件
- DB32∕T 1703-2011 科技成果轉化服務規范總則
- SQ-02-綠色食品種植產品調查表0308
- 視頻結構化大數據平臺解決方案
- 麗聲北極星分級繪本第二級上Dinner for a Dragon 教學設計
- 活躍氣氛的開場小游戲「培訓破冰前必備」
- 光伏發電項目安全專項投資估算方案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