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資產計價與收益決定_第1頁
第5章 資產計價與收益決定_第2頁
第5章 資產計價與收益決定_第3頁
第5章 資產計價與收益決定_第4頁
第5章 資產計價與收益決定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47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會計學原理AccountingPrinciples

5資產計價與收益決議第一節資產計價一、資產計價的根本原那么與內容〔一〕資產計價的根本原那么1.以歷史本錢作為根本的計量屬性2.堅持資產計價方法的一致性會計學原理5資產計價與收益決議〔二〕資產計價的內容會計學原理5資產計價與收益決議資產〔如資料、商品等〕獲得〔如購買、制造〕耗用〔如銷售、耗費〕結存〔期末持有〕歷史本錢歷史本錢歷史本錢■資產數量變動的根本規律會計學原理5資產計價與收益決議期初持有資產數期內添加資產數期內耗用資產數期末持有資產數+—=期初持有資產數期內添加資產數期內耗用資產數期末持有資產數=++二、債務計價〔一〕應收賬款計價涉及的主要問題1.應收賬款的界定2.應收賬款計價方式應收賬款賬面數—壞賬=應收賬款凈額■中心問題:壞賬確實認與計量■壞賬及其計量□壞賬〔BadDebts〕的含義——“不能收回的應收款項〞□壞賬構成的主要緣由——債務人消逝——債務人破產——債務人無力償債會計學原理5資產計價與收益決議〔二〕債務計價方法1.應收賬款余額百分比法計量原理:壞賬損失數=應收賬款期末賬面余額×壞賬率■留意應收賬款余額:當期期末數壞賬率:根據近幾年閱歷確定會計學原理5資產計價與收益決議2.賒銷凈額百分比法

計算原理:當期賒銷凈額×壞賬率=壞賬損失■留意當期賒銷凈額:當期;賒銷;凈額〔扣除折讓等〕壞賬率:根據近幾年閱歷確定會計學原理5資產計價與收益決議3.賬齡分析法思緒:根據應收賬款欠款期的長短確定壞賬比例,進而計算壞賬損失數額。會計學原理5資產計價與收益決議例:瀾湖公司06年度應收賬款情況及壞賬損失計算結果如下表。會計學原理5資產計價與收益決議組別欠款期應收賬款余額壞賬率壞賬損失數11-3個月9000000%023-12個月1200000.5%60031-3年600005%300043年—1400050%7000合計109400010600三、存貨計價〔一〕存貨及其特點

1.含義“企業在日常消費運營過程中持有以備出賣,或者依然處在消費過程,或者在消費或提供勞務過程中將耗費的資料或物料等,包括各類資料、商品、在產品、半廢品、產廢品等〞

2.特點——主要流動資產——流動性強會計學原理5資產計價與收益決議〔二〕獲得存貨的計價

1.外購資料實踐本錢確實定〔1〕買價〔2〕采購費用〔含運費、裝卸費、保險費等〕

2.產品消費本錢確實定〔計量〕〔1〕直接資料費〔2〕直接人工費〔工資及福利費〕〔3〕制造費用會計學原理5資產計價與收益決議

例:瀾湖公司7月5日購入甲、乙兩種資料。甲資料2000公斤,單價10元;乙資料4000公斤,單價8元。貨款52000元用銀行存款付清。7月5日用銀行存款支付甲資料運輸保險費2000元。7月8日用銀行存款支付甲乙資料運輸費3000元。7月9日兩種資料全部驗收入庫。計算甲、乙兩種資料的實踐采購本錢。〔假設按甲、乙資料的分量比例分攤運輸費〕會計學原理5資產計價與收益決議例:朗能公司6月初投產A、B產品各500件。A產品耗用甲種資料15000公斤〔實踐單位本錢4元〕,B產品耗用乙種資料6000公斤〔實踐單位本錢8元〕。消費A產品工人的工資費用20000元、福利費用2800元,B產品工人的工資費用30000元、福利費用4200元。兩種產品應負擔的全部制造費用為10000元〔按消費工人工資比例分配〕。A、B產品全部完工,并驗收入庫。計算A、B產品的實踐消費本錢。會計學原理5資產計價與收益決議〔三〕期末持有存貨與期內耗用存貨的計價1.存貨盤存制度——存貨數量確定方法〔1〕賬面盤存制〔PerpetualInventorySystems〕——平常在賬戶中延續地記錄存貨的添加和減少,并隨時計列其結存數的方法。■根本原理:會計學原理5資產計價與收益決議+期初存貨結存數本期存貨添加數-本期存貨減少數=期末存貨結存數上期轉入平常在賬面記錄中反映平常在賬面記錄中反映期末實地清點的結果核對〔2〕定期盤存制〔periodicinventorysystem〕

——平常在賬戶中只記錄存貨添加數,期末經過實地盤點確定結存數量,再倒擠期內減少數〔或耗用數〕的方法。■根本原理:會計學原理5資產計價與收益決議期初存貨結存數本期存貨添加數-本期存貨減少數期末存貨結存數=+上期轉入平常在賬面記錄中反映期末實地清點的結果〔3〕兩種盤存制度之比較

①存貨控制效果賬面盤存制:完好、系統的控制造用實地盤存制:應加強對實物的監控

②計算任務量賬面盤存制:任務量大實地盤存制:任務量小會計學原理5資產計價與收益決議2.期末持有存貨與期內耗用存貨的計價方法根本方法:實踐進價法〔SpecificIdentification〕先進先出法〔FirstIn,FirstOutFIFO〕后進先出法〔Lastin,FirstOutLIFO〕加權平均法〔WeightedAverage〕

會計學原理5資產計價與收益決議〔1〕個別計價法

——以某批存貨獲得時的實踐單位本錢確定該批存貨的發出本錢的一種計量方法。會計學原理5資產計價與收益決議

例:某公司對A商品采用賬面盤存制進展核算,12月份A商品的購入、銷售〔銷售單價均為10元/件〕和結存情況如下表所示。

要求:計算本期銷貨本錢、期末結存存貨本錢以及毛利。會計學原理5資產計價與收益決議本期可供銷售A商品總本錢=100×6+100×7+100×8=2100〔元〕本期A商品銷售本錢=期末結存的A商品本錢=注:12月4日銷售的20件A商品屬于期初存貨;12月15日銷售的40件A商品是12月8日購進的;12月25日銷售的120件A商品中有60公斤屬于期初存貨,另外60件是12月18日購入的。即本期期末結存的120件A商品中,有20件系期初存貨,60件系12月8日進貨,40件系12月18日進貨。2005年摘要收入發出結存月日數量單價金額數量單價金額數量單價金額121期初結存10066004銷售208購進100770015銷售4018購進100880025銷售120612080648080648010077007280806480607420806480607420100880020612060742040832020×6+40×7+〔60×6+60×8〕=1240〔元〕2100-1240=860〔元〕或20×6+60×7+40×8=860〔元〕606063608480財務會計學5資產計價與收益決議計量單位:件總賬科目:庫存商品明細科目:A商品明細分類賬毛利=1800-1240=560〔元〕〔2〕先進先出法——在假定先獲得的存貨先行耗用或銷售的條件下對存貨價值進展計量的方法。會計學原理5資產計價與收益決議本期A商品的銷售本錢=期末結存的A商品本錢=2005年摘要收入發出結存月日數量單價金額數量單價金額數量單價金額121期初結存10066004銷售208購進100770015銷售4018購進100880025銷售120612080648080648010077004062401007700624040624010077001008800408020714010088006240756020×6+40×6+〔40×6+80×7〕=1160〔元〕2100-1160=940〔元〕會計學原理5資產計價與收益決議計量單位:件總賬科目:庫存商品明細科目:A商品明細分類賬毛利=1800-1160=640〔元〕〔3〕后進先出法——假定后獲得的存貨先行耗用或銷售的條件下對存貨價值進展計量的方法。會計學原理5資產計價與收益決議本期A商品的銷售本錢=期末結存的A商品本錢=2005年摘要收入發出結存月日數量單價金額數量單價金額數量單價金額121期初結存10066004銷售208購進100770015銷售4018購進100880025銷售1206120806480806480100770080648060742072808064806074201008800100208064804072808800714020×6+40×7+〔100×8+20×7〕=1340〔元〕2100-1340=760〔元〕會計學原理5資產計價與收益決議計量單位:件總賬科目:庫存商品明細科目:A商品明細分類賬毛利=1800-1340=460〔元〕〔4〕加權平均法——把本會計期間全部可供耗用或銷售存貨的總本錢平均分配于一切單位量,即按當期存貨的平均單位本錢計算期末持有存貨及本期耗用或銷售存貨價值的方法。會計學原理5資產計價與收益決議加權平均單位本錢=本期可供耗用或銷售的存貨總本錢本期可供耗用或銷售的存貨總數量=期初存貨本錢+本期購入存貨本錢期初存貨數量+本期購入存貨數量本期耗用或銷售的存貨本錢=本期耗用或銷售的存貨數量×加權平均單位本錢期末存貨本錢=期末存貨數量×加權平均單位本錢會計學原理5資產計價與收益決議加權平均單位本錢=100×6+100×7+100×8100+100+100=7〔元〕本期A商品銷售本錢=180×7=1260〔元〕期末結存的A商品本錢=120×7=840〔元〕毛利=1800-1260=540〔元〕會計學原理5資產計價與收益決議不同存貨計價方法運用結果比較〔物價上漲趨勢環境〕先進先出法加權平均法后進先出法結果本期耗用材料成本116012601340小→大期末結存材料成本(存貨價值)940840760大→小毛利(利潤)640540460大→小四、固定資產計價〔一〕固定資產及其特點1.含義“企業運用期限超越一年的房屋、建筑物、機器、機械、運輸工具以及其他與消費、運營有關的設備、器具、工具等。〞2.特點——運用年限長——單位價值高——價值逐漸轉移與價值逐漸補償會計學原理5資產計價與收益決議3.固定資產計價內容:固定資產原價-累計折舊=固定資產凈值■主要問題:原始價值確定折舊計算會計學原理5資產計價與收益決議〔二〕固定資產原始價值計量1.固定資產原始價值的構成原始價值=實踐本錢〔歷史本錢〕“為獲得某項資產并使其到達可供運用形狀為止所實踐發生的全部合理支出〞2.固定資產的某些后續支出會改動其原價如更新改造支出等資本性支出——資本支出與收益支出劃分!會計學原理5資產計價與收益決議〔三〕固定資產折舊價值計量1.折舊(Depreciation)的含義〔1〕我國“固定資產由于運用發生磨損而逐漸轉移到產品本錢或費用中去的那部分價值。〞〔2〕FASB折舊是“一種本錢分配過程〞。會計學原理5資產計價與收益決議2.折舊的緣由〔1〕有形損耗——實物損耗〔2〕無形損耗——價值貶值會計學原理5資產計價與收益決議3.折舊的相關概念

〔1〕應計折舊總額=原始價值—〔估計殘值—估計清理費用〕或=原始價值—估計凈殘值〔2〕年折舊額=應計折舊總額/估計運用年限〔3〕年折舊率=年折舊額/固定資產原始價值會計學原理5資產計價與收益決議4.折舊的計算方法會計學原理5資產計價與收益決議折舊方法平均折舊法加速折舊法年限平均法任務量平均法年數總和法雙倍余額遞減法〔1〕年限平均法會計學原理5資產計價與收益決議固定資產年折舊額=固定資產原值—估計凈殘值估計運用年限固定資產月折舊額=固定資產年折舊額12例:某設備原始價值為641500元,估計殘值2700元,估計清理費用1200元,估計運用年限8年。按年限平均法計算該設備每年折舊費用。〔2〕任務量平均法會計學原理5資產計價與收益決議固定資產原值—估計凈殘值估計的任務量總數=單位任務量折舊額某期應計提折舊額=該期實踐任務量單位任務量折舊額×〔3〕年數總和法會計學原理5資產計價與收益決議估計運用年限-已運用年數估計運用年限×〔估計運用年限+1〕÷2=年折舊率某年折舊額=〔固定資產原值-估計凈殘值〕×該年折舊率不變逐年遞減逐年遞減會計學原理5資產計價與收益決議例:某設備原價為30000元,估計運用5年,估計凈殘值3000元。

應計折舊總額×折舊率=年折舊額第1年〔30000-3000〕×5/15=9000第2年〔30000-3000〕×4/15=7200第3年〔30000-3000〕×3/15=5400第4年〔30000-3000〕×2/15=3600第5年〔30000-3000〕×1/15=1800合計27000〔4〕雙倍余額遞減法會計學原理5資產計價與收益決議固定資產期初凈值×折舊率=年折舊額年折舊率=2估計運用年限逐年遞減不變逐年遞減會計學原理5資產計價與收益決議例:某設備原價為64000元,估計運用5年,估計凈殘值2000元。

年折舊率=2×1/5=40%期初凈值×折舊率=年折舊額第1年64000×40%=25600第2年〔64000-25600〕×40%=15360第3年〔64000-25600-15360〕×40%=9216第4年〔64000-25600-15360-9216-2000〕÷2=5912第5年5912合計620005.折舊方法對資產及收益信息的影響會計學原理5資產計價與收益決議第1年第2年第3年第4年第5年加速折舊折舊費多少利潤少多資產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