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課《三顧茅廬(第1課時)》知識導學-2023-2024學年九年級語文上冊精品備課資源(統編版)_第1頁
第24課《三顧茅廬(第1課時)》知識導學-2023-2024學年九年級語文上冊精品備課資源(統編版)_第2頁
第24課《三顧茅廬(第1課時)》知識導學-2023-2024學年九年級語文上冊精品備課資源(統編版)_第3頁
全文預覽已結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初中語文九年級上冊第24課三顧茅廬(第1課時)班級_________姓名_________學習目標學習目標1.了解作者及其作品,掌握本文的故事背景。2.疏通文意,把握小說情節。3.體會劉備求賢若渴、禮賢下士的政治家風度。課前學習任務課前學習任務觀看央視版電視劇《三國演義》(1994)第27集,通過影視劇的形式感知與本課相關的情節。課堂學習任務課堂學習任務一、自主學習1.了解作者。羅貫中,元末明初小說家、戲曲家。生卒年不詳。名本,字貫中,號湖海散人,祖籍山西太原。今存署名由他編著的小說有《三國演義》(全稱《三國志通俗演義》)、《隋唐兩朝志傳》、《殘唐五代史演傳》、《三遂平妖傳》。除小說創作外,羅貫中有著多方面的藝術才能。《錄鬼簿續編》說他“樂府隱語,極為清新”,著錄他創作的雜劇3種:《趙太祖龍虎風云會》《忠正孝子連環諫》《三平章死哭蜚虎子》。其中僅《趙太祖龍虎風云會》流傳了下來。2.了解《三國演義》。《三國演義》是我國第一部章回體長篇歷史演義小說。該書以東漢末年到西晉建立期間的社會歷史為背景,著重敘述魏、蜀、吳三國的興衰過程,反映了東漢末年及三國時期政治腐敗、生靈涂炭、農民起義、諸侯割據的社會現實。該書結構宏大,情節曲折,塑造了數以百計的人物形象,具有很高的藝術成就。3.了解故事背景。《三顧茅廬》選自我國古典長篇小說《三國演義》第三十八回“定三分隆中決策,戰長江孫氏報仇”。東漢末年,劉備攻打曹操失敗,投奔荊州劉表。為了日后成就大業,劉備留心訪求人才,請荊州名士司馬徽推薦。司馬徽說:“伏龍、鳳雛,兩人得一,可安天下。”劉備多方打聽,得知“伏龍”就是諸葛亮,此人隱居在隆中,住茅廬草棚,耕作自養,精研史書,是杰出的人才,便專程到隆中去拜訪。課文講述了劉備第三次前往茅廬,誠心誠意邀請諸葛亮出山輔佐自己完成統一大業的故事。4.朗讀課文,結合課下注釋,借助工具書認識生字詞和解釋詞語的意思。拜謁()拱立()衣襟()叩門()傲慢()茅廬()疏懶()鄙賤()愧赧()傾頹()鶴氅()沔水()迄無所就()存恤()晝寢()頓開茅塞()末胄()衣冠()簞食()拜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傲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綸巾: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鶴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愧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存恤: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屏人促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漢室傾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奸臣竊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武之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思賢如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簞食壺漿: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合作探究1.初步感知課文內容,劃分課文結構。(1)快速瀏覽課文,結合課文內容簡要分析標題。(2)梳理課文故事情節,給課文劃分結構,并簡要概括內容。2.感受劉備對人才的態度。(1)劉備憑借哪一點打動了諸葛亮,使其出山?課文是用哪個字來形容劉備的?(2)劉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