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級上冊1.1《我三十萬大軍勝利南渡長江》名師優質課導學案_第1頁
八年級上冊1.1《我三十萬大軍勝利南渡長江》名師優質課導學案_第2頁
八年級上冊1.1《我三十萬大軍勝利南渡長江》名師優質課導學案_第3頁
八年級上冊1.1《我三十萬大軍勝利南渡長江》名師優質課導學案_第4頁
八年級上冊1.1《我三十萬大軍勝利南渡長江》名師優質課導學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題目《我三十萬大軍勝利南渡長江》九年級上冊第五單元:9《我三十萬大軍勝利南渡長江》(2課時)課前預習:1.閱讀本單元“‘表達·交流’綜合實踐”的相關內容,再通讀課文,梳理本文的“五要素”。

2.從互聯網搜索、瀏覽關于渡江戰役的資料,理解戰役的意義。

3.完成《語文助學》“預習積累”部分。相關課程標準陳述:《語文課程標準》指出:“閱讀新聞和說明性文章,能把握文章的基本觀點,獲取主要信息。”教學目標:1.了解新聞基本常識,理解消息寫作的“五要素”和“倒金字塔式”結構。2.明確本文的“五要素”和結構層次,領會本文短小精粹、一氣呵成的語言特點。

3.關注時事新聞,培養讀報習慣。教學重點:了解新聞基本常識,掌握消息的基本特點。教學難點:領會本文短小精粹、一氣呵成的語言特點,以及作者的情感。評價任務:

1.了解消息的特點和結構形式,學會迅速抓住消息的主要信息。

2.培養新聞意識和對社會生活的敏感。

3.能夠運用所學的知識、撰寫各類消息。

4.體會消息精練、簡潔的語言特點,并在新聞寫作中加以運用。教學過程:一、導入新課(從“中國共產黨第十八次全國代表大會”的一則消息導入)“新華社北京11月14日電中國共產黨第十八次全國代表大會在選舉產生新一屆中央委員會和中央紀律檢查委員會,通過關于十七屆中央委員會報告的決議、關于中央紀律檢查委員會工作報告的決議、關于《中國共產黨章程(修正案)》的決議后,14日上午在人民大會堂勝利閉幕。”隨著科技的發展,人們的視野越來越開闊,報紙、廣播、電視、互聯網構筑成了一個龐大的視聽世界。翻開報紙,打開電視,撲面而來的就是國內外各種剛剛發生的新聞的報道。新聞便成了我們了解世界,日常接觸最多的文體之一,它使我們足不出戶,可遍知天下事。那么,同學們對新聞又了解多少呢?今天,就和大家一起學習消息的閱讀和寫作。多媒體展示課題和目標引領板書課題:《我三十萬大軍勝利南渡長江》二、預習展示:學新聞(一)學生根據多媒體提示完成閱讀本單元“‘表達·交流’綜合實踐”的相關內容。1.消息的概念廣義的新聞報道包括消息、通訊、特寫、人物專訪、調查報告、新聞評論等多種體裁。狹義的新聞報道專指的就是“消息”,即用簡明扼要的文字,迅速及時地向公眾告知新近發生的有價值的事實。2.新聞結構:標題、導語、主體、背景、結語

標題:高度概括已經發生的新聞事實,一般包括引標、主標、副標

導語:是消息的第一段或者第一句話。是消息中最主要的事實,是最重要、最有影響力的材料,是本則消息報道的價值所在。

主體:承接導語、揭示主體,對消息事實做具體的敘述與展開。

背景:是新聞事實發生的歷史條件或現實環境。

結語:是消息的最后一段落或最后一句話。3.新聞的特點:傳播性、真實性、時效性。4.新聞在表達方式上的特點:以記敘為主,可適當議論5.新聞一般須具備“五要素”,稱為“五個W”:When(何時)、Where(何地)、Who(何人)、What(何事)、Why(何故)。有的還加上How(如何),即“五個W加一個H”,成為新聞“六要素”。

(二)多媒體展示1.給加點字注音

蕪湖:wú摧枯拉朽:kū荻港:dí2.解釋詞語多媒體展示

經營:籌劃、組織、管理。

摧枯拉朽:枯指枯草,朽指爛了的木頭,比喻腐朽勢力很容易打垮,這里指解放軍攻勢凌厲,不可阻擋。潰退:潰敗后退。三、自主學習:析新聞1.閱讀課文,找出這則新聞的“五要素”。明確:(該問題檢測學生對新聞“五要素”知識的掌握情況)

教師明確:在這條消息中,何時,是1949年2月10日午夜開始的不到二十四小時之內;何地,在蕪湖和安慶之間的長江水面上;何人,人民解放軍,三十萬之眾;何事,我三十萬大軍勝利南渡長江(一看標題便知);為何,人民解放軍攻破國民黨反動派防線,占領長江南岸(從“人民解放軍”和“國民黨反動派”的命名中,確定戰爭的性質。)

本文的重點,在“如何”上:

⑴一方面是解放軍不到二十四小時,突破敵陣,摧枯拉朽,渡江后乘勝追擊;

⑵另一方面是國民黨軍,經營了三個半月的防線,軍無斗志,土崩瓦解。

2.找出新聞的各個組成部分。明確:標題:我三十萬大軍勝利南渡長江。導語:英勇的人民解放軍……渡過長江。主體:渡江戰斗……諸城進擊中。結語:人民解放軍……的命令。3.“新華社長江前線1949年4月22日2時電”屬于新聞的什么?在新聞中起什么作用?明確:是新聞的電頭。交代了通訊社名稱、發電地點和發電時間。電頭的作用:表明材料真實,報道及時。四、合作探究:議新聞研讀課文,質疑、探究。1.這篇消息報道都是一場大戰,只用不到二百字,你覺得效果如何,請說出自己的感覺。作者為什么不詳細寫渡江戰斗的和情景?明確:本文不足二百字,卻簡而不陋,是大手筆,堪稱經典。對于渡江和戰斗的情景,作者沒有詳細描寫,只是幾筆勾勒,粗線條的介紹了渡江的時間、地點及事件的結局。因為敵人“摧枯拉朽,軍無斗志,紛紛潰退”,再三十萬大軍面前簡直不堪一擊,所以也不值得去詳細介紹。2. 討論:有人認為,消息是客觀公正的報道新近發生的事情。既然是客觀報道,就不應在字里行間帶有感情色彩。找一找本文中的帶有感情色彩的詞語,品味一下,說說理由。明確:①其實,這是對新聞語言的片面理解。作者在寫作新聞時,總是在文章中凝聚自己的感情的。②本文中的一些句子中的詞語(課本p148頁“詞句品味積累”)包含了作者對解放軍的高度贊揚,也充滿了對敵人的嘲笑和諷刺。作者愛憎分明的感情,也起到了很好的宣傳效果。3. 細讀課文,列舉文中表達準確的詞語,分析其效果;列舉文中用語的精煉、鏗鏘處,說說精妙處。英勇的人民解放軍二十一日已有大約三十萬人渡過長江。”“已”和“大約”能否去掉?明確:不能去掉,“已”是“已經”,表明解放軍三十萬人已經渡過長江;“大約”表明有三十萬人是一個概數,不是確數。“國民黨反動派經營了三個半月的長江防線,遇著人民解放軍好似摧枯拉朽,軍無斗志,紛紛潰退。”“經營”能否換成“構筑”,“潰退”能否換成“敗退”,為什么?明確:不能,因為“經營”有精心籌劃和準備之意,更能夠說明解放軍的英勇。“潰退”更能說明國民黨軍隊敗退的程度。從詞語的意義和表達的情感入手。這句話表達了對人民解放軍贊美的情感,字里行間透出了豪邁的情懷。教師總結:本文短小精粹、一氣呵成。本文所反映的是一個重大的歷史事件,我軍南渡長江,揭開了解放全中國的序幕。這一戰役聲勢浩大,人民解放軍百萬大軍,從1000余華里的戰線上,沖破敵陣,橫渡長江。可以想見,這場戰役歷經大小戰斗無數,值得報道的動人事跡無數,但是,作者正文只用了區區199字(含標點),便做了簡潔而不失完整的報道。全文氣韻生動,令人嘆為觀止。五、目標檢測:練新聞中考常見題型:1.新聞概括類。2.新聞標題擬寫類。(一)請用簡潔的語言給下面的消息加一個標題(出自八年級期中考試第5題)9月27日晚上,,第五屆山東省花卉博覽會在滕州開幕,十余項主題活動將在花博會期間進行。本屆花博會突出“花開齊魯幸福滕州”的主題,充分展示全省現代花卉產業蓬勃發展的良好態勢,著力打造“墨子魯班故里濕地紅荷之都”的知名度和美譽度。通過舉辦花博會,進一步弘揚花卉文化,壯大花卉產業,增加花農收入,推動區域協調發展,努力把滕州打造魯南花卉產業發展高地,成為魯、豫、皖、蘇現代花卉產業發展中心、現代花卉交易中心、現代花木物流中心,促進花卉產業成為我市社會經濟發展的新引擎、新亮點、新平臺,為全面建設實力、活力、魅力、生態、文化、和諧的幸福滕州作出更大貢獻。(二)用一句話概括下面一段話的主要信息。(不超過10個字)(山東省威海市中考題)

目前,全球已有85個國家的2300余所高校開設了漢語課程,3000萬外國人正在學習中文。許多外國人為留學、就業、投資、貿易等,苦學“方塊字”,苦練“中國話”。英國計劃在未來五年內撥款100萬英鎊普及中文學習;美國將漢語納入國民教育體系;韓國不少企業都開設中文學習班。參考答案:全球掀起漢語學習熱。六、布置作業:寫新聞1.就校園內新近發生的事情擬寫一則消息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