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海港城市港口經濟發展報告2023_第1頁
中國海港城市港口經濟發展報告2023_第2頁
中國海港城市港口經濟發展報告2023_第3頁
中國海港城市港口經濟發展報告2023_第4頁
中國海港城市港口經濟發展報告2023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3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Ⅳ 交通運輸部規劃研究院北京北達城市規劃設計研究院一相關概念及方法(一)海港城市范圍本報告所稱海港城市是指我國沿海港口所在的地級市或直轄市,江蘇省長江沿線南京市及下游港口城市亦納入本次海港城市研究范圍。(二)港口經濟概念本報告中所稱港口經濟,是以港口為中心、港口城市為載體,依托和利用港口的各類產業及相關經濟活動的總和,是港口、產業、城市相互聯系、有機結合、共同發展的開放型經濟。(三)港口經濟增加值測算根據港口經濟的概念,不同地區的港口經濟類型、資源稟賦、港口條件、對外開放程度等相差較大,對港口利用程度不盡相同,依托現有統計數據無法確定各個海港城市港口經濟增加值。本次研究利用沿海各個省份、直轄市、各個行業對水運業的投入程度以及當年各個行的基礎。具體測算過程如下。其中,xi表示某地區i部門對水運的投入,Xi表示某地區i部門對鐵路、道路、水上、航空、管道、郵政和其他運輸方式的投入之和,ai表示某地區i部門對水運的依賴程度。li表示其中,bi表示某地區li表示某地區i部門港口經濟的增加值,L表示某地區港口經濟的增加值。二港口經濟發展圖景二港口經濟發展圖景(一)全球港口經濟發展圖景港口經濟起源于16、17世紀,近半個世紀來,經濟全球化的發展促進了鋼鐵、石化、電力、裝備制造等產業向沿海地區轉移,在重化工業形成一定規模后,便吸引其他輕工業在臨港地區集聚。而隨著科技水平的發展,產成品附加值更高的集成電路、海洋生物、電子信息、新能源、新材料等高新技術產業以及金融、貿易、旅游等臨港第三產業逐漸在臨港地區發展壯大。目前,全球經濟總量的60%、全球工業的70%均分布在沿海地區,全球港口經濟主要集中在歐洲地區、亞太地區和北美地區。1.亞太地區亞太地區港口經濟主要分布在中國、新加坡、日本、韓國等地區。其中,中國沿海地區形成了以鋼鐵、石化、裝備制造等產業為主的港口經濟體系,港口經濟規模達到5.4裕廊工業區作為新加坡最大的現代化工業基地,是全球最有影響力的工業園區之一、世界第三大石油煉制中心,貢獻了新加坡超過20%的GDP,引領新加坡港口經濟的快速發展。日本依托東京灣六大港口,聚集了汽車、交通設備制造、石油化工等產業,貢獻了全國40%的工業產值與26%的GDP。韓國在東南沿海和西北部沿海地區大力發展港口經濟,形成了以釜山港為中心的東南沿海產業1交通運輸部規劃研究院北京北達城市規劃設計研究院區和以仁川港為中心的京仁產業區兩大臨港經濟帶,工業產值占全國的80%。2.歐洲地區歐洲地區港口經濟主要分布在英國、荷蘭和比利時附近。英國港口經濟主要產業類型為航運業、港口業、海洋產業。荷蘭鹿特丹港作為曾經的世界第一大港,形成了煉油、造船、石化、鋼鐵、食品加工和機械制造等臨港工業。比利時港口經濟主要產業類型有造船、機械、汽車、電子、照相器材、有色冶金、煉油、石化、紡織、食品加工等。3.北美地區北美地區港口經濟主要分布在美國幾大著名港口附近。其中,西海岸的洛杉磯港依托其優質的港口資源,大力發展石油化工、汽車制造、電子儀器、鋼鐵等臨港產業。休斯頓港則依托墨西哥灣豐富的石油天然氣資源,大力發展航空燃料精煉、基礎化學品、生命科學、配送與物流等臨港產業。圖1-全球港口經濟區域分布圖2-中國港口經濟空間分布2交通運輸部規劃研究院北京北達城市規劃設計研究院(二)中國港口經濟發展圖景經測算,我國沿海11省市的港口經濟增加值為5.4萬億元,占到11省市沿海區域經濟總量的13%左右。從整體上看,中國港口經濟呈現“一核、兩區、多片”的空間格局,形成了以上海、蘇州等城市群為“一核”引領,以長三角區域和珠三角區域為“兩區”協同發展,以環渤海區域、東南沿海區域、西南沿海區域“多片”共同發展的空間格局。中國港口經濟空間分布如圖2所示。從海港城市港口經濟類型來看,仍以傳統產業為主。黑色金屬冶煉和壓延加工業產值以及電器機械和器材制造業的港口經濟增加值均超過2000億元,分別位居第一、第二位,化學原料和化學制品制造業、通用設備制造業、非金屬礦物制品業、金屬制品業和建筑業等行業港口經濟增加值均超過1000億元,石油煤炭及其它燃料加工業、儀器儀表制造業和石油天然氣開采業港口經濟增加值均超過500億元。1.遼寧沿海地區港口經濟發展格局本次研究遼寧沿海地區主要包括遼寧省所有海港城市。從各個城市港口經濟發展規模來看,大連市港口經濟增加值遠高于其他城市,營口、丹東、錦州、盤錦、葫蘆島港口經濟增加值相對較低,形成了“一核五節點”的發展格局。遼寧沿海地區港口經濟類型以石化、造船、冶金、食品加工、旅游等為主,發展模式主要以傳統優勢型產業為主,集中在資源開采和加工、裝備制造等領域,尚未形成區域性的產業競爭優勢。圖3-遼寧省港口經濟空間分布32.津冀地區港口經濟發展格局本次研究津冀地區主要包括天津市以及河北省所有海港城市。從各個城市港口經濟發展規模來看,唐山市、天津市港口經濟增加值遠高于其他城市,占到區域的88%以上,滄州市、秦皇島市港口經濟增加值較小,形成了“兩核兩節點”的發展格局。津冀地區港口經濟類型以鋼鐵、裝備制造、石化新材料、旅游等傳統優勢型產業為主,產業分區明顯。圖4-津冀地區港口經濟空間分布3.山東沿海地區港口經濟發展格局本次研究山東沿海地區主要包括山東省所有海港城市。從各個城市港口經濟發展規模來看,青島市港口經濟增加值高于其他城市,煙臺市、濰坊市、東營市港口經濟增加值處于中等,濱州市、日照市、威海市港口經濟增加值相對較小,形成了“一核六節點”的港口經濟發展格局。山東沿海地區港口經濟類型主要有電子、家電、金屬制造、能源、紡織、木材加工、石化、機械、旅游等。當前優勢比較明顯的是金屬制造、機械、化工、家電和電子通訊等產業。圖5-山東省港口經濟空間分布交通運輸部規劃研究院北京北達城市規劃設計研究院4.長三角地區港口經濟發展格局本次研究長三角地區主要包括上海市以及浙江省、江蘇省所有海港城市。長三角地區港口經濟增加值占我國港口經濟增加值一半以上。從各個城市港口經濟發展規模來看,上海市港口經濟增加值高于其他城市,占到區域的四分之一左右,形成了“一核三心多節點”的港口經濟發展格局。總體來看,長三角地區港口經濟已初步形成以石化、新能源、高端裝備、生物、新一代信息技術、新材料、旅游、港口物流、新能源汽車和節能環保為主導的港口經濟集群,發展模式主要以戰略性新興產業和現代服務業為主,區域性產業競爭優勢明顯。圖6-長三角地區港口經濟空間分布5.東南沿海地區港口經濟發展格局本次研究東南沿海地區主要包括福建省所有海港城市。從各個城市港口經濟發展規模來看,福州市、泉州市、廈門市港口經濟增加值高于其他城市,形成了“三核三節點“的港口經濟發展格局。東南沿海地區港口經濟類型主要以化工、鋼鐵、裝備制造、紡織服裝、食品加工等傳統產業為主,集成電路、生物醫藥、新材料等新興產業正在發展。圖7-東南沿海地區港口經濟空間分布46.珠三角地區港口經濟發展格局本次研究珠三角地區主要包括廣東省所有海港城市。從各個城市港口經濟發展規模來看,廣州市、深圳市、東莞市港口經濟增加值遠高于其他城市,形成了“兩核一心多節點”的港口經濟發展格局。珠三角地區港口經濟已初步形成以新能源、高端裝備、生物醫藥、新一代信息技術、新能源汽車、食品加工、高端日化、航運物流、旅游為主導的產業集群,發展模式主要以戰略性新興產業和現代服務業為主,區域性產業競爭優勢圖8-珠三角地區港口經濟空間分布7.西南沿海地區港口經濟發展格局本次研究西南沿海地區包括廣西和海南省所有海港城市。從各個城市港口經濟發展規模來看,海口市港口經濟增加值遠高于其他城市,形成了“一核多節點”的港口經濟發展格局。西南沿海地區的港口經濟類型主要以石油化工、旅游、物流、商貿、港航運輸與倉儲業等為主,發展模式主要以傳統優勢型產業和現代服務業為主。圖9-西南沿海地區港口經濟空間分布交通運輸部規劃研究院北京北達城市規劃設計研究院臨港產業貢獻40%30%20%10%0%臨港產業貢獻40%30%20%10%0%8.海港城市港口經濟貢獻度GDP中的占比情況,可以將海港城市港口經濟的貢獻度分成六大類:第一大類是港口經濟增加值大于2000億元,港口經濟增加值在GDP中的占比超過全國平均水平13%,主要海港城市包括上海市、蘇州市、寧波市和無錫市;第二大類是港口經濟增加值大于2000于全國平均水平,主要海港城市包括廣州市800~2000億元,港口經濟增加值在GDP中的占比高于全國平均水平,主要海港城市包括唐山市、常州市、福州市、南通市、嘉興市、溫州市、泰州市、廈門市、鹽城市、揚州市和臺州市;第四大類是港口經濟增加值為800~2000億元,港口經濟增加值在GDP中的占比低于全國平均水平,主要海港城市包括南京市、泉州市、青島市、天津市、東莞市、煙臺市、大連市和濰坊市;第五大類是港口經濟增加值小于800億元,港口經濟增加值在GDP中的占比高于全國平均水平,主要海港城市包括鎮江市、東營市、漳州市、寧德市、連云港市、舟山市、湛江市、濱州市、海口市、日照市、盤錦市和儋州市;第六大類是港口經濟增加值小于800億元,港口經濟增加值在GDP中的占比低于全國平均水平,主要海港城市包括惠州市、珠海市、中山市、茂名市、莆田市、江門市、威海市、滄州市、揭陽市、汕頭市、欽州市、北海市、陽江市、營口市、潮州市、汕尾市、秦皇島市、防城港市、錦州市、葫蘆島市、丹東市和三亞市。各個海港城市港口經濟貢獻度情況參見圖10。規模〈800億元,貢獻度〉全國平均800億元〈規模〈2000億元,貢獻度〉全國平均規模〉2000億元,貢獻度〉全國平均規模〉2000億元,貢獻度〈全國平均單位:億元800億元〈規模〈2000億元,貢獻度〈全國平均規模〈800億元,貢獻度〈全國平均010002000300040005000臨港產業增加值6000圖10-海港城市港口經濟貢獻度5交通運輸部規劃研究院北京北達城市規劃設計研究院三中國臨港產業高質量發展指數三中國臨港產業高質量發展指數(一)指標體系表中國臨港產業高質量發展指數評價體系個三級指標。其中,4個一級指標包括港口運輸、臨港工業、臨港服務業和港、產、城互動關系;20個二級指標包括發展規模、資表1-中國港口經濟高質量發展指數指標表源條件、發展速度、質量效益、樞紐層級、經濟保障性、結構優化、城市依托、產業基礎、綠色安全、協調發展和港口經濟貢獻等指標;50個三級指標是對20個二級指標的進一步具體化和細化。一級指標二級指標主要選取已利用港口岸線長度、已利用深水岸線長度、剩余港標主要選取港口物流智能化程度、集裝箱班輪運輸主要選取在全國沿海港口的層級、煤炭運輸系統層級、外貿進口鐵礦石運輸系統層級、外貿進口原油主要選取城市等級、人口數量、城市化水平主要選取工業增加值、服務業增加值、高新技術企業數量占全國比重、上市公司數量占全國比重等指標主要選取港口經濟從而人員總量、單位岸線經(二)指數計算過程1.數據來源142部門的投入產出基本流量表,主要包括遼寧省、河北省、山東省、江蘇省、浙江省、福建省、廣東省、廣西壯族自治區、海南省、上海市、天津市、大連市、青島市、寧波市、廈門市和深圳市。各個城市不同行業增加值6參考各個城市2023年和2022年統計年鑒。港口數據主要來自《中國港口年鑒》(2017-2022)及交通運輸部相關統計數據。2.指數計算及評級將相關數據進行無量綱化處理,與對應權重進行相乘,計算各項指數分值。根據指數得分結果,將各個海港城市指數測算結果分為A、B、C、D四級:A級為40分~100交通運輸部規劃研究院北京北達城市規劃設計研究院30分~39分;C級為20分~29分;D級為0~19分。(三)指數計算結果及評級中國海港城市港口經濟高質量發展指數得分最高城市為上海市,評級為A+;評級為A級城市主要有寧波市、蘇州市、廣州市、深圳市、青島市、天津市;評級為B級城市表2-中國海港城市港口經濟高質量發展指數指標表主要有南通市、無錫市、南京市、唐山市、舟山市、廈門市、大連市和福州市;評級為C級城市主要包括煙臺市、嘉興市、常州市、連云港市、鎮江市、東莞市等33個城市;評級為D級城市主要包括三亞市、茂名市、揭陽市、濱州市、潮州市、秦皇島市等11個城市。各個海港城市評級情況參見表2。A上海市寧波市、蘇州市、廣州市、深圳市、青島市、天津市BCD南通市、無錫市、南京市、唐山市、舟山市、廈門市、大連市、福州市煙臺市、嘉興市、常州市、連云港市、鎮江市、東莞市、漳州市、泉州市、泰州市、日照市、溫州市、濰坊市、揚州市、湛江市、珠海市、臺州市、鹽城市、寧德市、欽州市、盤錦市、東營市、惠州市、海口市、莆田市、北海市、營口市、威海市、滄州市、防城港市、汕頭市、江門市、中山市、儋州市三亞市、茂名市、揭陽市、濱州市、潮州市、秦皇島市、汕尾市、陽江市、葫蘆島市、錦州市、丹東市四中國港口經濟發展建議四中國港口經濟發展建議大力發展港口經濟不動搖從世界經濟發展的歷程來看,沿海港口城市一直是世界各國經濟發展最具活力和生機的區域,是物流集散、要素集聚、產業集中、經濟繁榮發達的地區。世界五大城市群大都是因港口而繁榮,我國沿海地區也因臨港而實現高速發展。當前,在我國區域經濟格局中,港口建設和發展是影響城市競爭能力的重要因素,港口經濟也已經成為我國現代化產業體系中重要的組成部分之一。隨著區域經濟一體化和“雙循環”的不斷推進,港口作為水陸交通樞紐和城市對外開放發展的“橋頭堡”、“主引擎”,將繼續發揮促進區域經濟發展等重要作用,堅持大力發展7港口經濟是推動海港城市經濟高質量發展的必然選擇。產業邁向全球價值鏈上游從沿海各省市港口經濟類型可以看出,目前仍以精煉石油和核燃料加工品、船舶及相關裝置、金屬制品、機械和設備修理服務等傳統行業為主,戰略性新興產業較少,從側面反映出我國港口經濟仍然存在著以基礎“十四五”期,在全球產業升級背景下,需要推動港口經濟產業鏈及產業結構升級,依托水運優勢大力發展新一代信息技術、生物技術、新能源、新材料、高端裝備、新能源汽車、綠色環保以及航空航天、海洋裝備等交通運輸部規劃研究院北京北達城市規劃設計研究院新科技驅動的戰略性新興產業,促進我國港口經濟邁向全球價值鏈中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