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人教版九年級《歷史》下冊期末考試【帶答案】_第1頁
2022年人教版九年級《歷史》下冊期末考試【帶答案】_第2頁
2022年人教版九年級《歷史》下冊期末考試【帶答案】_第3頁
2022年人教版九年級《歷史》下冊期末考試【帶答案】_第4頁
2022年人教版九年級《歷史》下冊期末考試【帶答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5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2022年人教版九年級《歷史》下冊期末考試【帶答案】

(時間:60分鐘分數:100分)

班級:姓名:分數:

一、選擇題(共25個小題,每題2分,共50分)

1、明朝的科舉制度“只強調儒家價值觀,以犧牲科學、技術、商務和工業等知

識為代價,獎賞在文學和人文領域上的成就。”此材料反映了這一制度

()

A.促進了商業的繁榮B.不利于皇權的加強

C.阻礙了社會的進步D.有利于培養創新人才

2、國家統一始終是中國歷史發展的主流。下列結束長期分裂局面、實現國家統

一的四個封建王朝,按時間先后順序排列正確的一項是()

①秦朝②隋朝③西晉④元朝。

A.②①③④B.①④②③C.①③②④D.③①②④

3、元朝時期,許多信仰伊斯蘭教的阿拉伯人、波斯人同漢、蒙、維吾爾等民

族,長期雜居相處,互通婚姻,逐漸融合,形成了一個新的民族。這個民族是

()

A.藏族B.滿族C.回族D.白族

4、中國近代化經歷了一個由淺入深、由表及里的發展過程,呈現“學技術-學

制度-學思想”的特點,反映了中國人民不懈的探索精神。下列探索中的主張提

出的先后順序為()

①“民主”,,科學,,②三民主義③變法圖強④“自強”“求富”

A.①②③④B.④③②①C.①④②③D.④②③①

5、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成立開辟了中國歷史的新紀元。對這句話理解正確的是:

新中國的成立()

A.壯大了世界和平、民主和社會主義的力量

B.鼓舞了世界被壓迫民族和被壓迫人民爭取解放的斗爭

C.開創了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新局面

D.結束了被侵略被奴役的歷史,中國真正成為獨立自主的國家

6、《史記?秦始皇本紀》記載:“分天下以為三十六郡,郡置守、尉、監。”

這一措施的作用是()

A.形成了森嚴的等級B.直接有效地控制地方

C.開創考試選官制度D.君主集權進一步強化

7、列寧說彼得一世改革是“跳出落后圈子的一種獨特的嘗試”,這說明彼得一

世改革()

A.使用野蠻手段,推行資本主義制度B.效法西方政治,廢除沙皇專制體制

C.引進西方成果,擺脫封閉落后局面D.廢除農奴制度,鞏固沙皇專制統治

8、英、美、法三國在資產階級革命期間分別頒布了《權利法案》、《獨立宣

言》、《人權宣言》等法律文件。這些法律文件所體現的共同法治精神是

()

A.法治取代人治B.限制王權C.否定封建專制制度D.反對殖民統治

9、2018年新設立的國家和地方各級監察委員會,為我國的反腐敗斗爭打造了

一把利劍。秦時,某官吏“糾彈為之責,私言于始皇,百官甚畏之",稱之為

“風霜之吏”。此官職應是()

A.御史大夫B.丞相C.軍機大臣D.太尉

10、下圖為我國古代的“瓦舍”,取“來時瓦舍,去時瓦解”之意。它的出現

反映了()

A.隋唐科舉制的發展B.唐朝民族關系和諧

C.宋代市民文化生活豐富D.明清工商業繁榮

11、“我們不出兵,讓敵人壓至鴨綠江邊……首先對東北不利,整個東北邊防

軍將被吸引住,南滿電力將被控制。”此話表明中國人民志愿軍出兵朝鮮的原

因是()

A.促進朝鮮統一B.提升中國的國際地位

C.為了保家衛國D.防止朝鮮戰爭的爆發

12、“西方列強一巴掌把大清帝國打落谷底,從此國門洞開,風雨交加。”

“中華民族開始了漫長的尋找,尋找失去的尊嚴,尋找在世界的位置,尋找復

興的道路……”。西方列強的“一巴掌”是指()

A.鴉片戰爭B.第二次鴉片戰爭C.甲午中日戰爭D.八國聯軍侵華戰爭

13、凱恩斯在評價“凡爾賽一華盛頓體系”時說:“它是一個殘忍的勝利者在

文明史上所干出最兇暴的行為之一。”下列有關這個“體系”的表述正確的是

()

A.是帝國主義重新瓜分世界的新體系B.徹底根除了帝國主義國家間的矛盾

C.建立了一戰后國際關系的穩定新秩序D.維護了中國等弱小戰勝國的利益

14、美國建筑學家貝肯說:“在地球表面上,人類最偉大的個體工程,可能就

是北京城了。”北京市在加快現代化建設的同時十分重視保護古都風貌和歷史

文物,使北京城的格局得以留存。北京城的這種“格局”主要形成于()

A.金朝B.元朝C.明朝D.清朝

15、十九世紀,面對燃燒造成的遮天蔽日的煙霧,來自國外的旅行者卻為它的

魅力所傾倒;有錢的英國人更喜歡乘坐蒸汽輪船在渾濁不堪、散發異味的泰晤

士河上游覽。這說明()

A.電力在英國被廣泛應用B.人們附醉于工業革命成就

C.發展工業必須破壞環境D.工業革命成果擴展到全球

16、長江下游和太湖流域一帶,成為全國最重要的糧倉,諺語稱“蘇湖熟,天

下足”,這一現象表明()

A.中國古代經濟重心實現南移B.宋代的海外貿易超過前代

C.中國古代絲織生產達到高峰D.宋代的制瓷水平領先世界

17、史學家常把1916年至1927年成為中華民國歷史上最黑暗的時期。其主要

依據是這一時期()

A.帝制復辟B.軍閥混戰C.日本侵華D.東北易幟

18、“中世紀西歐城市向封建領主納稅,封建主放棄對城市的統治權和司法

權…城市管理人員由市民選舉產生。”材料反映了中世紀西歐城市()

A.封建社會等級森嚴B.初步確立了資本主義制度

C.完全擺脫了封建統治D.是一個相對自治的共同體

19、閱讀歷史書籍需要關注目錄檢索,通過檢索目錄,可以明確歷史階段特

征,把握內容主旨。讀下圖,你認為第五單元的目錄應該是()

q第五單元

第13課西歐經濟和社會的發展

第14課文藝復興

第15課新航路開辟

第16課早期殖民掠奪

A.步入近代B.資本主義制度的初步確立

C.封建時代的歐洲D.資本主義制度的擴展

20、對下圖所示秦國有關信息,理解正確的是()

攻取魏攻取麴攻取麹大敗

敗韓軍國少梁國安邑國固陽魏軍

11>1?、

公元前公元前公元前公元前公元前

358年354年352年351年340年

A.商鞅變法成效顯著B.分封制基本瓦解

C.諸侯混戰破壞經濟D.改革圖強成為風潮

21、“人們一說起中國發現的遠古人類,沒有不首先提到北京人的。”下列關

于北京人的敘述,錯誤的是()

A.是我國境內目前已確認的最早的古人類

B.依然保留著某些猿的特征但能直立行走

C.已經會用火燒烤食物和長時間保存火種

D.能夠使用粗糙的打制石器并過群居生活

22、下列史實能夠反映春秋戰國時期歷史發展階段特征的是()

①“百家爭鳴”②商鞅變法

③鐵器、牛耕的使用和推廣④兼并戰爭

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②③④D.①③④

23、下列選項與“古代對外友好交往”這一主題不符的是()

A.玄奘一一西行天竺,推動中印交流

B.鑒真一一東渡日本,傳播大唐文化

C.鄭和——七下西洋,促進亞非交流

D.鄭成功一一收復臺灣,抗擊外來侵略

24、構建歷史知識結構示意圖是學習歷史的一項技能。下面是某同學編制的歷

史知識結構示意圖。對該示意圖,解讀正確的是()

《南京條約》《馬關條約》《辛丑條約》

A.中國逐步走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過程

B.中國民族工業艱難曲折的發展過程

C.中國逐步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過程

D.中國新民主主義革命的發展歷程

25、戊戌變法期間,湖南《湘報》發表了《醒世歌》:“若把地球來參詳,中

國并不在中央,地球本是渾圓物,誰是中央誰四旁?”這首詩歌所表達的主要

思想是,勸導國人()

A.放棄天朝觀念B.學習西方技術C.擁護民主共和D.反抗列強侵略

二、非選題(第1題18分,第2題15分,第3題17分,共50分)

1、閱讀材料,回答問題。

材料一:有學者指出,蘇聯模式具有雙重效應。蘇聯模式對于蘇聯迅速實

現工業化和國防現代化是有效的,但在使國民經濟結構保持平衡、國民經濟整

體持續增長方面卻顯得乏力……

材料二:1928——1940年,蘇聯國防工業總立值增加了1.8倍,年增長

率高達39姒1938年與1930年相比,步、機槍的產量增長了8倍,火炮產量增

加了12倍。坦克1930年有170輛,兩年后增加到3000輛;到1937年底,蘇

軍擁有各類坦克1.5萬輛。1936年蘇軍擁有飛機6672架,是1928年的4

倍。

——以上材料均摘編自劉宗緒主編《歷史學科專趣講應》

材料三:在反法西斯戰爭中,蘇軍的技術裝備全部更新。蘇制重型HC-2坦

克超過德國“虎式”坦克的威力。火箭炮(“喀秋莎”)、強擊機等新型武器

都有極大的發展。

1949年,蘇聯成功爆炸了第一顆原子彈。之后,美、蘇兩國核軍備競賽進

一步升級。到70年代初,美、蘇戰略核力量大體形成均勢。

一一摘編自《20世紀的戰爭與和平》教師教學用書

(1)據材料一,指出蘇聯國防現代化迅速實現的原因。

(2)據材料二、三,歸納蘇聯國防現代化中武器裝備發展的主要歷程。

(3)結合所學知識,概括蘇聯國防現代化對當今俄羅斯的重大影響。

2、回顧中國古代人才選拔制度,閱讀材料,回答相關問題。

材料一:科舉制從創立之初就采用自由報考的辦法,與以往士子被動的等

待舉薦入選有本質區別。而考試成績是取舍的主要依據,且是競爭性的差額考

試,之前一般是非競爭性的等額錄取。從選人標準上將具體且有標準化衡量尺

度的文化知識作為考試內容,相比之前以名望等模糊標準這又是進步。

——摘編自趙家冀等《中國教育通史隋唐卷》

材料二:宋太祖“黃袍加身”奪取政權后,通過“杯酒釋兵權”,將協助

他登上皇位的將領實權予以削奪。為了填補這些武將留下的空缺,統治者將目

光轉向普通知識分子。因此通過科舉選拔文官成為強化中央集權的重要手段。

以下是北宋前期科舉次數與錄取進士人數統計表:

時期科舉次數(次)錄取進士總數(人)平均每榜錄取進士數(人)

宋太祖1518813

宋太宗81487186

宋真宗121760147

宋仁宗134561351

一一摘編自李兵《科舉:不只是考試》

材料三:明朝以八股取士,專取“四書”“五經”命題考試。“四書”要

以朱熹的集注為依據。

人們只是按照題目的字義敷衍成章。這是一種僵死的官僚式文體,把知識

分子的思想控制在孔孟之道、程朱理學的范圍內。

一一部編版《中國歷史七年級下冊教師教學用書》

(1)依據材料一并結合所學知識說出科舉制創立的朝代。與以前選官制度相

比,科舉制有何進步之處。

(2)依據材料二并結合所學知識,概括北宋前期科舉制的發展。并說出北宋前

期統治者這樣做的主要目的。

(3)據材料三結合所學知識分析明朝科舉制在哪些方面發生了變化?這些變化

產生了怎樣的消極影響?

3、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

材料一它促使了歐洲人從以神為中心過渡到以人為中心,在于人的覺醒,

使人們把關注的重點從來世轉移到現世。它喚醒了人們積極進取的精神、創造

精神以及科學試驗的精神,從而在精神方面為資本主義制度的勝利和確立開辟

了道路。

——《圖說天下世界歷史系列:文藝復興》

材料二只有到1500年左右……這種狀態才被打破,過去處于相對隔絕的各

地區才開始建立了直接聯系。這是人類社會向全世界連為一體邁出的第一

步。……西歐人走向海外,開始殖民征服……從而促進了歐洲的封建生產方式

迅速向資本主義生產方式過渡。

——吳于摩、齊世榮主編《世界史?近代史編》

材料三持續四個世紀之久的非洲奴隸貿易給西歐資本主義帶來巨額財富,

成為資本原始積累的一個重要來源……然而,對非洲來說,這是一場巨大的災

難。

——紀錄片《世界歷史》

(1)根據材料一,指出“它”促使歐洲人的思想發生了怎樣的轉變?并指

出它對資本主義的產生有何影響?

(2)材料二中“1500年左右”發生的什么重大歷史事件使“過去處于相

對隔絕的各地區才開始建立了直接聯系”?據材料二,概括該事件對世界歷史

進程造成了哪些重大影響?

(3)根據材料三并結合所學,指出圖中最能反映資本原始積累血腥性的是

哪一段航程(寫出字母代碼)?綜合材料二、三,指出早期資本主義發展的主

要方式是什么?

(4)結合所學,簡要說明上述材料所述重大歷史事件間的聯系。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