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世界電影史考試歸納_第1頁
2023年世界電影史考試歸納_第2頁
2023年世界電影史考試歸納_第3頁
2023年世界電影史考試歸納_第4頁
2023年世界電影史考試歸納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0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世界電影史

一、歐洲先鋒派

二、法國印象主義和超現實主義

三、德國表現主義和現實主義

四、前蘇聯蒙太奇學派的理論與實踐的美學探索

五、好萊塢的類型電影和“制片廠制度”

六、法國詩意現實主義

七、意大利新現實主義

八、日本民族電影的興起

九、法國“電影手冊派”+“左岸派”=“新浪潮”

十、中國“現實主義”與“左翼電影”劇作中的兩種風格

卜一、昆侖與華聯的區別

電影誕生日:

1895年12月28日,盧米埃爾兄弟在巴黎卡普辛路14號的大咖啡館的印度廳初次向

公眾展示了由“活動電影機”拍攝而成的影片

電影的出現:要由曝光速度和影像底片的材質決定。

動畫創始人:艾米爾?雷諾。1892年雷諾在歌劇院放映了《更衣室外》

鮑特作品:《一個美國消防員的生活》、《火車大劫案》

格里菲斯:《一個國家的誕生》(192023最后一分鐘營救)

《黨同伐異》(192023)

格里菲斯奉獻:1、把電影變成了一種訴說故事和吸引觀眾生動而有力的方法,奠定了電

影的敘事傳統。

2、提出電影結構時空的基本單位是鏡頭,并第一個將畫面景別標準化。

3、通過改變拍攝的距離、角度、用光、以及鏡頭的長短和組接的節奏,

能夠操縱觀眾的心里和情緒的反映。

4、確立了電影表演的規則,反對舞臺上的夸張造作,強調一種更逼真和

電影化的表演

邁克?塞納特:美國喜劇創始人,創辦“啟動斯”

最大奉獻:發現了查理?卓別林

查理?卓別林:形象“流浪漢查理夏爾洛,《流浪漢》

《凡爾杜先生》1947年

創作特點:1、電影的戲劇性,來源于對人性的挖掘,并融入了社會批判的因素

2、時間上,善于應用長鏡頭來表現動作的連貫性所導致的喜劇沖突

3、空間上,善于使用全景鏡頭,來表現人物與環境構成的多種信息

4、影片通常只是一個松散的,開放的框架。場景與場景之間,沒有環

環相扣的嚴密線索;而每個場景內部的表演、節奏、情調和氣氛

等是獨立完整的。

一、現實主義-盧米埃爾兄弟

代表作品:《火車進站》《水澆園丁》

重要奉獻:1、采用紀實的手法,呈現平常生活場景,還原現實的流動性和自然感。

2、參入主觀化選擇,發明出一種影像最初的敘事方法,如:《水澆園丁》。

3、開創現實主義電影的發明風格。

二、表現主義一?梅里愛

代表作品:《月球旅行記》、《魔窟》、《太空旅行記》、《貴婦的失蹤》

重要奉獻:1、采用多種攝影特技去獲得特殊的藝術效果,豐富影像的表達手段。

2、蒙太奇方法的應用,開拓了影像的敘事功能。

3、開創了表現主義電影的創作風格。

三、英國布萊頓學派

時間:19世紀與20世紀交替之際

代表人物:喬治?史密斯《祖母的放大鏡》、詹姆士?威廉遜《中國教會被襲記》

海普華斯《義犬救主記》

風格:主張表現真實生活的現實主義創作傾向。與盧米埃爾兄弟、梅里愛相比,“布萊頓

學派”在多視點的時空觀念上有所突破,在采用戶外拍攝與情節表現想結合的解決中,特別

是通過追逐片的樣式,所體現出來的美學追求,真正使影像成為一種敘事的方式邁進了關鍵

的一步。

四、法國的藝術電影運動

時間:192023—192023

代表作品:《行刺吉斯公爵》

代表公司:高蒙公司(雛菊)、百代公司(雄雞)

風格:

一、歐洲先鋒派電影

時間:192023—1928年

地點:中心是法國、德國。波及意大利、英國、荷蘭、

匈牙利、蘇聯。

三個階段:

第一先鋒派:法國印象主義電影

第二先鋒派:法國超現實主義電影

德國表現主義電影

第三先鋒派:記錄主義電影

目的:并不以敘事故事和商業賺錢為目的,而重要是對默片純視

覺形式的美學形態和表現功能進行各具風格的實驗和探索。

興起因素:

1、電影作為大眾傳播媒介的藝術形式已經成為20世紀不可忽視

的文化現象,而好萊塢電影敘事形式的出現,以強大的競爭力占領了歐

洲的電影市場,使歐洲電影在藝術上停滯不前,商業化傾向卻更加嚴

重。

2、第一次世界大戰帶來了西方社會傳統觀念和精神文明的危機,

從而加速了上世紀末現代現代主義文明思潮的發展,先鋒派電影便應

運而生

二、法國印象主義

時間:192023—1928年

代表人物:路易?德呂克《流浪女》

謝爾曼-杜拉克的《西班牙的節目》

風格:反對電影從經典文學中改編,電影中的一切要通過畫面本

身來完畢,強調主觀思想的視覺化。

三、法國超現實主義

代表人物:克萊爾的《幕間休息》(達達主義)、《無糧的土地》

布努艾爾《一條安達魯狗》

杜拉克《貝殼與僧侶》

達達主義:以無政府主義者巴枯寧的“破壞就是發明”為標語,作為自

己的美學信條,以文藝復興時期的繪畫杰作作為諷刺的對象,向傳

統藝術觀進行挑戰。

風格:將現實觀念與本能、潛意識、夢的經驗相融合。

致力于發現人類的潛意識心理,主張放棄邏輯、有序的經

驗記憶,呈現人的深層心理的想象世界。

四、德國表現主義

時間:192023~~1924年

代表人物:羅伯特?維納《卡里加里博士的小屋》

弗萊德里希?茂瑙《吸血鬼諾斯費拉杜》1922(歐洲、

好萊塢的吸血鬼電影的鼻祖)

弗里茨?朗格《三生記》

風格:強調作品的直覺感受和主觀發明,不求復制現實,并以濃重的

色彩、強烈的明暗對比發明出一種極端的純精神世界。

五、好萊塢的制片廠制度

時間:192023,邁克?塞納特建立“啟斯東歡笑工廠”,創建了以

制片人為核心,分工精細的制片廠制度

特點:1、制片人掌控著電影的制作與發行,有權決定導演和演員

2、這種制度決定它的一切完全服從金融巨頭的利益,對

于鋒利的題材或者突出的個性都一概無情的扼殺。

3、使電影更加工業化、商業化,令其向情節模式化、類型

化的發展

六、法國詩意現實主義

時間:20世紀30年代

代表人物:雷內?克萊爾《自由屬于我們》

讓?維果《零分操行》

讓?雷諾阿《大幻滅》、《游戲規則》、《托尼》

風格:以詩意的對話,引人入勝的視覺影像,透徹的社會分析,復

雜的結構虛構形式,豐富多彩的哲理暗示,以及機智與魅力構成了一

個細膩的混合體,表現出法國電影在思想上的成熟。

貢獻:1、更新“現實”觀念,強調遵循人道主義。

2、景深鏡頭的確立與使用,強調氣氛比敘事更重要。

3、發揮電影中的文學力量,強調詩意的呈現。

4、法國詩意現實主義,成為意大利新現實主義和法國

新浪潮的先聲。

七、前蘇聯的蒙太奇

時間:

代表人物:庫里肖夫

普多夫金

愛森斯坦《戰艦波將金號》

風格:

重要奉獻:提出了“詩意蒙太奇”、“雜耍蒙太奇”

八、意大利新現實主義

時間:1940??1950

代表人物:盧奇諾?維斯康蒂《沉淪》、《大地在波動》

維多里奧?德?西卡《偷自行車的人》

羅伯特?羅西里尼《羅馬,不設防的城市》

德?桑蒂斯《羅馬11時》

風格:真實地記錄了人物的生活狀況,影片沒有肆意加進導演自

身的理念,一切讓觀眾思考,采用這種走進平民的題材更

加容易引起當時觀眾的共鳴。

口號:''將攝影機扛到街上去!”

特點:1、主張實景拍攝,啟用非職業演員,語言強調口語化,

甚至運用方言

2、在攝影、照明和剪輯上反對炫弄技巧,經常采用長

鏡頭,凸顯紀錄片式的視覺風格。

3、在敘事上,淡化人為的喜劇糾葛,結構相對松散

日本民族電影

時間:50年代日本電影的黃金時期

代表人物:黑澤明《羅生門》

溝口健二《雨月物語》

小津安二郎

大島渚《日本的夜與霧》

風格:

特點:日本的制片廠系統是圍繞著導演,而不是好萊塢圍繞著制

片人和明星;日本的制片人,也只是相稱于好萊塢的第一導演助理,

他不做任何決定;日本電影來招攬觀眾的也不是演員,而是依靠導演。

1、富有實力的創作隊伍的變化。

2、題材與樣式的多樣化。

3、產品數量上的增強。

九、法國新浪潮=電影手冊派+左岸派

時間:1958年?~1962年

代表人物:弗朗索瓦?特呂弗《四百擊》

阿倫?雷乃《廣島之戀》

法國“新浪潮”事實上是由三股潮流組成的:

1、作為核心的電影手冊派的作者電影(個性化極強,非政治性的)

2、與之相伴而生的電影左岸派的作家電影(表現人物精神意識和內心現實)

3、以"真實電影”為代表的現實主義潮流(植根社會現實,探究人類內心真實)

電影手冊派:

代表人物:''五虎將"

弗朗索瓦?特呂弗《四百擊》

讓-呂克?戈達爾《筋疲力盡》

埃里克?猴麥

雅克?里維特

克洛德?夏布羅爾

風格:1、提倡作者電影

2、主張“電影創作者要像作家用自己的筆寫作那樣,

用自己的攝影機去寫作”

3、強調獨立之人格,自由之精神。

電影左岸派

代表人物:喬治?弗朗敘

阿倫?雷乃《廣島之戀》、《夜與霧》

瑪格麗特?杜拉斯

阿涅斯?瓦爾達《五點到七點的克萊奧》

風格:1、表現人的精神意識和內心現實的“作家電影”

2、提倡電影的文學性

3、探索人性,注重表現人的精神意識和內心現實

4、采用非理性的意識流動來構成影片的主體。

電影手冊派與左岸派的對比:

1、成分不同:電影手冊派,以《電影手冊》雜志的評論員為主。

左岸派,以左翼作家團隊周邊的一批文人。

2、主題和手法:電影手冊派,有著強烈的個人傳記色彩,有一種真

實誠懇的風格。

左岸派,帶有普遍意義的全人類性質的主題,

但卻有著強烈的文學、戲劇色彩,藝術假定性也

遠遠超過了“手冊派”。

3、美學追求:前者追求向生活靠攏,向真實進一步

后者的主體是人的精神活動、人的思想、人的

內心。

十、中國“獨立制片”

時間:

代表作品:《閻瑞生》

中國的類型片

時間:2023代

重要類型:古裝片、武俠片、神怪武俠片

明星公司

成立時間:1920233月

投資人:張石川、鄭正秋、周劍云、鄭鵬鵠、任矜蘋(明星五虎上將)

重要影片:《火燒紅蓮寺》、《孤兒救祖記》、《勞工只愛情》、《玉梨魂》

意義:是中國營業時間最長的電影公司

是中國電影業最早出現的“霸主”

天一影片公司

成立時間:1925年6月

投資人:邵氏兄弟在上海創辦

寧波人,一門四杰:大哥邵仁杰醉翁

二哥邵仁棟邦人

三哥邵仁枚山客

四弟邵逸夫逸夫

變動:抗戰爆發后,遷往香港,改名“南洋影業公司”

代表作品:《立地成佛》、《白蛇傳》、《乾隆游江南》《女俠李飛飛》

特點:1、運用京劇里的行頭和布景,開始投拍“稗史片”和“古

裝片”

明星制的出現

時間:20世紀2023代

代表人物:“四大女明星”:張織云、楊耐梅、王漢倫、宣景琳

30年代重要創作風格:

1、復興國片運動

2、左翼電影運動

3、國防電影運動

聯華與“復興國片”運動

時間:1930年

重要事件:1930年,羅明佑的華北電影公司與黎明偉的民新公司,

合并為:“聯華影業公司”

代表人物:史東山《人之初》、《八千里路云和月》、《新兒女英雄傳》

卜萬蒼《玉潔冰清》、《三個摩登女性》(田漢編劇)

孫瑜《武訓傳》

吳永剛《神女》

左翼電影運動

時間:

代表人物:陳步高《狂流》、《春蠶》(編劇夏衍)

袁牧之《馬路天使》

特色:

1、主張:面向社會和時代,堅持現實主義精神,力圖以一種大眾

化的藝術形式,來啟發民眾的階級覺悟和民族意識,追求其革命的政治

影響力。

2、內容:從階級的意識出發,反映處在底層的工人、農民、婦女

的命運,并以強烈的社會形式真實地再現了中國1930年代的社會生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