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詩詞誦讀《書憤》課件25張高中語文選擇性必修中冊_第1頁
古詩詞誦讀《書憤》課件25張高中語文選擇性必修中冊_第2頁
古詩詞誦讀《書憤》課件25張高中語文選擇性必修中冊_第3頁
古詩詞誦讀《書憤》課件25張高中語文選擇性必修中冊_第4頁
古詩詞誦讀《書憤》課件25張高中語文選擇性必修中冊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0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導入

南宋是一個較為特殊的朝代,由于宋徽宗、宋欽宗兩位皇帝被金兵擄去,宋高宗趙構得以登上帝位。但從趙構的心里上來說,他并不想收復失地,因為一旦收復失地,迎回二圣,他將無地可處。

正鑒于此,南宋歷史上有很多的壯志難酬、報國無門的形象,比如:岳飛、辛棄疾、陸游等。他們心里壓著太多的憤慨,今天,我們就通過陸游的《書憤》來一同感受一下前人的情感。2023/12/18

.

陸游,字務觀,號放翁,南宋偉大的愛國詩人。他生于民族矛盾尖銳、國勢危機的時代,一生堅持抗金主張,在政治斗爭中,屢遭朝廷投降派的打擊,但他堅持自己的恢復中原的志向,至死不忘復國大業。

陸游的詩今存9300多首,他是我國文學史上存詩最多的詩人。此外,他還創作大量詞和散文,內容豐富。陸游詩作鮮明的特色是洋溢著強烈的愛國主義精神,他繼承和發展了古典詩歌現實主義和浪漫主義的優良傳統,對后世文壇影響深遠。

作者介紹2023/12/18陸游

這首有名的七律作于宋孝宗十三年,此時陸游已61歲,在家賦閑了6年,北定中原、收復失地的志向眼看就要化為泡影,在悲憤失望中他揮毫寫下了這首詩。

背景介紹2023/12/18

朗讀指導:七律閱讀節拍有兩種方式:“二二二一、二二一二”。朗讀時要注意節奏,讀起來要有抑揚頓挫之感。閱讀詩歌,整體感知2023/12/18

知人論世:我們在欣賞、吟詠古人詩歌作品時,應該深入探究他們的生平和為人,全面了解他所處的環境和時代,全面的把握作者的精神世界。欣賞方法知人論世2023/12/18書憤書:書寫。憤,悲憤。“書憤”者,抒發胸中郁憤之情也。詩歌大意

年輕時就立志北伐中原,哪里想到世事是如此艱難。我常常北望中原大地,收復失地的豪情壯志有如山岳。

曾記得25年前,在瓜洲渡痛擊金兵,雪夜里飛馳著樓船戰艦。在秋風中跨上戰馬奔馳,收復了大散關捷報頻傳。

相當初我以塞上長城自比,立志許下掃除邊患的志愿。如今已是鬢發斑白、年老體衰,盼望北伐收復中原都成空談。

不由人緬懷諸葛亮,《出師表》真可謂名傳后世。千百年來有誰能和諸葛亮相提并論呢!2023/12/18情感基調:抑郁,悲憤。

書憤早歲那知世事艱,中原北望氣如山。樓船夜雪瓜洲渡,鐵馬秋風大散關。塞上長城空自許,鏡中衰鬢已先斑。出師一表真名世,千載誰堪伯仲間!概括內容

詩歌中每一聯都在書什么呢?

首聯“書”早年恢復中原之志。

頷聯“書”兩次抗金勝利之役。

頸聯“書”年事已高、壯志難酬之情。

尾聯“書”敬仰孔明、渴望建功立業之愿。2023/12/18深入探究

就全詩來看作者所“憤”何事?這些“憤”的根源是什么?

所憤之一為:投降派把持朝政,阻撓北伐。所憤之二為:壯志難酬、請纓無路。所憤之三為:歲月蹉跎,年華空老。所憤之四為:南宋朝廷茍且偷安、無人領軍。根源:全在于南宋朝廷“主和派”,他們是阻撓收復失地的絆腳石。2023/12/18“憤”中含“恨”“憤”中含“悲”“憤”中含“嘆”

合作探究

頷聯“樓船夜雪瓜州渡,鐵馬秋風大散關”中有哪些意象,有何作用?

由六個純名詞的疊加(羅列),就勾勒出兩幅豪壯的戰爭圖畫,給人一種聲勢宏大、勇猛進攻、收復失地的抗敵場面。

作用:省略了相關的動詞,體現了詩歌的凝練性和含蓄性,擴大的容量,達到了以少總多的藝術境界。表面上看,造成意象間的脫節,實際上這是詩人有意為讀者留下的空白,增加了審美情趣。2023/12/18

列錦”又稱“列詞”,是中國古典詩歌中特殊的修辭手法。全句以名詞或名詞短語組成,里面沒有動詞或形容詞謂語,卻同樣能起到寫景抒情、敘事述懷的藝術效果。列錦手法2023/12/18

我們曾經學習過的詩篇中,還有哪些具有這一特點?

“枯藤老樹昏鴉,小橋流水人家,古道西風瘦馬。”(馬致遠《天凈沙·秋思》)

由九個名詞組合而成,渲染出一幅凄涼蕭瑟的氣象,表現詩人悲涼孤寂的心境。

“今宵酒醒何處?楊柳岸曉風殘月。”(柳永《雨霖鈴》)

詩人把楊柳岸、曉風、殘月藝術地排列在一起,表面上是寫景,情寓其中,用美好的自然景物,反襯詩人的空虛寂寞之感。

品讀探究

.

“憤”的感情是怎樣通過對比的表現手法呈現出來的?結合具體詩句加以分析。一是理想和現實的對比。詩人北望中原,豪氣如山。以塞上長城自許,然而世事多艱。理想被現實擊得粉碎。二是詩人早年形象與晚年形象的對比。早年氣壯如山,“樓船夜雪瓜洲渡,鐵馬秋風大散關″,何等豪邁,如今對鏡自照,衰鬢蒼顏,歲月不居,年華空老!而這一切的根遠就是朝廷的主和派,詩人心中之“憤”焉得不涌上筆端。

合作探究

品讀探究

.

合作探究

全詞小

在本詩當中,詩人借北望中原,回顧了青年時的凌云壯志和火熱的戰斗生活。抒發了自己報國無門、壯志難酬的悲憤之情。愛國主義的詩歌主題在我國源遠流長,每當國家面臨危亡時這種主題總會在詩壇上大放異彩。詩人陸游繼承了這種傳統,并且把它融入到整個生命當中,成為陸詩的靈魂。2023/12/18

拓展延伸

.

相同的際遇

共同的情結【任務導引】

陸游終生沒有解開的情結不是他個人的情結,而是所有南宋愛國志士們共同的情結。【任務設計】

陸游“壯志難酬,年華空老”的人生際遇,無疑是一種悲劇,但是這種悲劇是他個人的悲劇,還是整個南宋時代所有抗金愛國志士共同的悲劇?聯系同時代其他詩人詞人的作品回答。

拓展延伸

.

相同的際遇

共同的情結【任務導引】

陸游終生沒有解開的情結不是他個人的情結,而是所有南宋愛國志士們共同的情結。【任務設計】

陸游“壯志難酬,年華空老”的人生際遇,無疑是一種悲劇,但是這種悲劇是他個人的悲劇,還是整個南宋時代所有抗金愛國志士共同的悲劇?聯系同時代其他詩人詞人的作品回答。

拓展延伸

.

答題思路抓本詩中“鏡中衰鬢已先斑”句的“衰鬢”“先斑”也即兩鬢斑白,借此抓住“白發”這一意象,從學過的詩詞中找出類似的詩句,然后分析總結。

拓展延伸

.

詩句回顧1、陸游的《訴衷情》:胡未滅,鬢先秋,淚空流。此身誰料,心在天山,身老滄州。2、辛棄疾《破陣子》:了卻君王天下事,贏得生前身后名,可憐白發生!3、岳飛《小重山》:白首為功名,舊山松竹老,阻歸程。欲將心事付瑤琴,知音少,弦斷有誰聽?

拓展延伸

.

總結歸納:時代的悲劇

共同的情結,陸游是“中原北望”“心在天山”、辛棄疾是“了卻君王天下事,贏得生前身后名岳飛是“為功名”。“天下事”也好,“功名”也好,指的都是收復中原的大計。

相同的際遇,陸游是“已先斑”“鬢先秋”、辛棄疾是“可憐白發生”、岳飛是“白首”。可見悲劇并不是陸游一個人的,報國無門、請纓無路、壯志難酬、年華空老是南宋所有有志抗金救國、收復中原的志士們共同的悲劇,甚至直至文天祥“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以身殉國。

他們的悲劇是時代的悲劇,他們的悲愴是英雄們共同的悲愴,陸游終生沒有解開的情結不是他個人的情結,而是所有南宋愛國志士們共同的情結。

聯系社會背景和作者身世,比較陸游此詩和杜甫《蜀相》,說說它們在歌頌諸葛亮功績、抒發個人情感和表現手法等方面有哪些不同?

比較閱讀蜀相杜甫丞相祠堂何處尋?錦官城外柏森森。映階碧草自春色,隔葉黃鸝空好音。三顧頻煩天下計,兩朝開濟老臣心。出師未捷身先死,長使英雄淚滿襟。

功績方面:

杜甫:“功蓋三分國”、“天下計”、“老臣心”;陸游:鞠躬盡瘁,死而后已。

個人情感:

杜甫:表達對諸葛亮的追慕、惋惜以及自己壯志未酬的痛苦;陸游:以諸葛亮自況,渴望北伐復國,建功立業。

表現手法:

杜甫:先寫景,在景中融情,然后抒發感慨,寫祠堂與寫人和諧結合,寫景與抒情融合,憑吊古人與悲嘆自己渾然一體,內涵豐富,感情真摯,格調沉雄。

陸游:先回憶自己過去,然后寫自己現在,最后以諸葛亮自況,全詩著重寫自己的“憤”,大氣磅礴,筆力雄健。

拓展延伸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