兵車行 修訂版_第1頁
兵車行 修訂版_第2頁
兵車行 修訂版_第3頁
兵車行 修訂版_第4頁
兵車行 修訂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2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杜甫兵車行詩體簡介

“行”是古代詩歌的一種體裁。樂府詩中稱“歌”或“行”的很多。這種詩體,音節、格律較為自由,形式多用五言、七言或雜言的古體,富于變化。古代有“從軍行”的樂府舊題,但杜甫卻自擬新題創作了《兵車行》。詩歌背景:(拓邊戰爭)

唐玄宗天寶年間,唐王朝表面上處于歌舞升平的時期,但實際上危機四伏。在西北,唐玄宗聽信讒言令哥舒翰攻打吐蕃,軍隊六萬三千人死傷大半;在東北,安祿山征討契丹,六萬人馬全軍覆沒;在南方,楊國忠派劍南節度使鮮于仲通三次征討本無反意的南詔,士卒死者有二十萬。由于這幾場戰爭,士兵損失巨大,所以朝廷又開始征兵。對于這種勞民傷財,置百姓生死于不顧的行為,許多詩人都表示憤慨和批判,大詩人杜甫也不例外,所以他寫下了這篇偉大的現實主義作品—《兵車行》。作者介紹(參考P37頁)1、杜甫的詩為什么被人稱為“詩史”?2、杜甫的詩歌在藝術上有什么特點?主要風格是什么?(沉郁頓挫)整體感知1、文章可以分為幾部分?明確:

文章可以分為兩部分。

第一部分(開頭—哭聲直上干云霄),描述了“行人”出發,家人送別的慘狀。

第二部分(道旁過者問行人—天陰雨濕聲啾啾),行人申訴自己一生悲慘的遭遇。第一部分【賞析】

車轔轔,馬蕭蕭,行人弓箭各在腰。耶娘妻子走相送,塵埃不見咸陽橋。牽衣頓足攔道哭,哭聲直上干云霄。思考:①“轔轔”“蕭蕭”是什么詞?有什么作用?②通過“走”字你看出了什么?“塵埃不見咸陽橋”是說咸陽橋很干凈嗎?③“牽衣頓足攔道哭,哭聲直上干云霄”是一處什么描寫?作用?哪個字用得好?為什么?④文章的第一部分整體而言采用了什么樣的詩歌表現手法?(聯系繪畫)①象聲疊詞。其作用是創造氣氛。車聲、馬鳴聲、弓箭在腰中的撞擊聲,就足以表現出行軍出征的特點。②“耶娘妻子走相送,塵埃不見咸陽橋”,其中的一個“走”字,突出了行色匆匆,“點行”之急,又寫出親人那種生離死別、難舍難分的情狀。塵埃遍天,連咸陽橋都看不見了。點明了出發地點,又寫出了送行者和出征者人數眾多。以“不見”寫“見”,極其生動形象,烘托了送行的氣氛。③“牽衣頓足攔道哭,哭聲直上干云霄”,細節描寫。對統治者的無比痛恨、對親人的無限留戀,對生離死別的極度悲慟,凝聚在一連串的動作之中。“干”是“沖”的意思,形容哭聲只大,將哭聲具象化了,體現著哭聲的怨恨不平。④白描。第二部分【賞析】

道旁過者問行人,行人但云點行頻。或從十五北防河,便至四十西營田。去時里正與裹頭,歸來頭白還戍邊。邊庭流血成海水,武皇開邊意未已。君不聞漢家山東二百州,千村萬落生荊杞。縱有健婦把鋤犁,禾生隴畝無東西。況復秦兵耐苦戰,被驅不異犬與雞。思考:①行人追述過去的句子是那幾句?②唐朝統治者窮兵黷武、頻繁征戰的原因是為什么?③開邊政策給農業生產帶來了什么樣的影響?

長者雖有問,役夫敢申恨?且如今年冬,未休關西卒。縣官急索租,租稅從何出?信知生男惡,反是生女好。生女猶得嫁比鄰,生男埋沒隨百草。君不見,青海頭,古來白骨無人收。新鬼煩冤舊鬼哭,天陰雨濕聲啾啾!①“敢”體現了役夫怎樣的心理?②“信知生男惡,反是生女好”,為什么百姓會有這樣的情緒?這種情緒正常嗎?為什么?③“君不見……聲啾啾”描繪了一幅怎樣的圖畫。作者描繪這副圖畫的用意在什么?說說你的理解。

“敢”是“豈敢”的意思,明明有“恨”卻不敢“申”,不敢言而又不能不言,役夫的心理是復雜的,但最后還是忍不住要傾訴,說明他們的怨恨之重。“君不見青海頭……天陰雨濕聲啾啾”,展現出一副凄慘、陰森、恐怖的圖畫。全詩以人哭始,以鬼哭終,給讀者留下想象的余地,今天被“點行”的役夫,焉知不是明日的新鬼。今日“弓箭各在腰”的戍卒,必然會變成“青海頭”的白骨。說明戰爭使得生靈涂炭,使無數生靈死于無辜。主題探究:

《兵車行》以“道旁過者問行人”為界分為兩部分,第一部分摹寫送別的慘狀;第二部分傳達征夫的訴苦。文章借征夫與長者的答話,傾訴了人民對戰爭的痛恨,揭露了唐玄宗長期以來的窮兵黷武,連年征戰,給人民造成了巨大的災難。思考題:1、結合《兵車行》中的具體詩句分析杜甫“沉郁頓挫”的詩風。解題:所謂“沉郁”,主要表現為感情深沉蒼涼;所謂“頓挫”,主要表現為語言和韻律停頓轉折曲折有力,如同書法中時而提筆、時而頓筆,而不是平滑流利或任情奔放。吳瞻泰《杜詩提要》“濃郁者,意也。頓挫者,法也。”請同學們勾畫出你所認為的可以體現杜甫思想感情的詩句,并說說為什么?2結合《兵車行》談一下杜甫的現實主義藝術成就。一、思想主題方面:①關心人民疾苦,同情勞動人民。②忠君愛國,對統治階級中的腐敗現象給予深刻的揭露和嚴厲的批判。二、表現手法方面:①以點代面。②融情于事②細節描寫。③采用俗語。古風.羽繳如流星(李白)羽檄如流星,虎符合專城;喧呼救邊急,群鳥皆夜鳴。白日曜紫微,三公運權衡;天地皆得一,澹然四海清。借問此何為?答言楚征兵;渡瀘及五月,將赴云南征。怯卒非戰士,炎方難遠行。長號別嚴親,日月慘光晶。泣盡繼以血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