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長春專)2023屆中考語文考向信息卷 (解析)_第1頁
(吉林長春專)2023屆中考語文考向信息卷 (解析)_第2頁
(吉林長春專)2023屆中考語文考向信息卷 (解析)_第3頁
(吉林長春專)2023屆中考語文考向信息卷 (解析)_第4頁
(吉林長春專)2023屆中考語文考向信息卷 (解析)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31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Word文檔下載后可自行編輯1/1(吉林長春專)2023屆中考語文考向信息卷(解析)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

2023屆中考語文考向信息卷

吉林長春專版

本試家包括四道大題,共23道小題,共8頁。全卷滿分120分。測試時間為120分鐘,測試結束后,將本試卷和答題卡一并交回。

注意事項:

1.答題前,考生務必將自己的姓名、準考證號填寫在答題卡上,并將條形碼準確粘貼在條形碼區域內。

2.答題時,考生務必按照測試要求在答題卡上的指定區域內作答,在草稿紙,試卷上答題無效。

一、積累與運用(15分)

閱讀下面文字,按要求作答。

堅定的信仰、如磐的信念、必勝的信心,這是紅軍血戰湘江突重圍的重要支撐,也是我們走好實現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新的趕考之路的力量所在。有多堅定的信念,就有多勇毅的行動有多強大的意志,就有多光明的未來。一個國家、一個民族,對自己追求的宏偉目標有著堅定信心,()可能創造人間奇跡。不畏山高路遠的跋涉者,山川回kuì以最奇絕的秀色不懼風高浪急的弄潮兒,大海回報以最壯麗的日出。我們深知,前進道路絕不會一帆風順,必然還會遇到這樣或那樣的風險挑戰。但我們深信,只要堅定對馬克思主義的信仰、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信念、對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信心,挺起“泰山壓頂不彎腰”的脊梁,涵養“亂云飛渡仍從容”的定力,永葆“石破不可奪其堅”的剛強,不懈奮斗永遠奮斗,我們就一定能創造新的時代輝煌、鑄就新的歷史偉業。

1.請用正楷字準確、規范地將下面詞語書寫在相應的田字格里。(2分)

信仰信念信心

2.根據拼音填寫漢字或給加粗字注音。(2分)

(1)回kuì___________(2)脊梁_________

3.填入語段括號內的詞語,恰當的一項是()(2分)

A.就B.才C.也D.還

4.填入文中三處的標點符號,正確的一項是()(2分)

A.,,,B.。。,C.;;、D.;。、

5.古詩文默寫。(7分)

(1)長風破浪會有時,_______。(李白《行路難》)

(2)《酬樂天揚州初逢席上見贈》中劉禹錫以“__________,_______”兩句借自然界的客觀規律來暗示人類的發展變化,表現豁達的胸懷和積極向上精神。

(3)蘇軾在《水調歌頭》中“__________,_________”兩句寫與其飛往高寒的月宮,還不如留在人間趁著月光起舞,這表現了他對生活的熱愛。

(4)杜甫在《茅屋為秋風所破歌》中表現詩人崇高理想和美好心愿以及憂國憂民的情懷的詩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閱讀(45分)

(一)閱讀《大道之行也》,完成問題。(7分)

大道之行也

大道之行也,天下為公。選賢與能,講信修睦。故人不獨親其親,不獨子其子,使老有所終,壯有所用,幼有所長,矜、寡、孤、獨、廢疾者皆有所養,男有分,女有歸。貨惡其棄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惡其不出于身也,不必為己。是故謀閉而不興,盜竊亂賊而不作,故外戶而不閉。是謂大同。

(選自《〈禮記〉二則》)

6.下列選項中加粗字的意思都相同的一項是()(2分)

A.大道之行道不拾遺道之所存

B.講信修睦言而無信背信棄義

C.廢疾者大聲疾呼深惡痛疾

D.亂賊而不作往來種作大有作為

7.翻譯文中甲乙丙畫線語句,并依據上下文對其作出進一步理解,全都正確的一項是()(2分)

選賢與能,講信修睦。

翻譯:選拔推舉品德高尚、有才干的人,講求誠信,培養和睦氣氛。

理解:這句話是說社會推薦選拔人才要衡量這些人的品質,注重他們的社會關系。

故人不獨親其親,不獨子其子。

翻譯:因此人們不只是敬愛自己的親戚,不只是疼愛自己的子女。

理解;這句話指出了每個人除了敬愛、疼愛自己的親人外,還應該承擔起照顧社會弱勢群體的責任。

是故謀閉而不興,盜竊亂賊而不作,故外戶而不閉。

翻譯:因此圖謀之心閉塞而不會興起,盜竊、作亂害人的事情不會發生,所以門從外面帶上,而不從里面閂上。

理解:這句話是順承前文得出的結論,表明“大同”社會中形成的和平、安定的局面。

8.請結合的內容具體說說和“大同”社會的相似之處。(3分)

晉太元中,武陵人捕魚為業。緣溪行,忘路之遠近。忽逢桃花林,夾岸數百步,中無雜樹,芳草鮮美,落英繽紛,漁人甚異之。復前行,欲窮其林。

林盡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從口入。初極狹,才通人。復行數十步,豁然開朗。土地平曠,屋舍儼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屬。阡陌交通,雞犬相聞。其中往來種作,男女衣著,悉如外人。黃發垂髫,并怡然自樂。

(節選《桃花源記》)

(二)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問題。(7分)

李氏山房藏書記

(宋)蘇軾

珠玉怪珍之物,有悅于人之耳目,而不適于用。金石草木,有適于用而用之則弊,取之則竭。悅人耳目而適于用,用之不弊取之不竭者,惟書乎!

自孔子圣人,其學必始于觀書。士之生于是時,得見六經者蓋無幾,其學可謂難矣,而皆習于禮樂,深于道德,非后世君子所及。自秦漢以來,益眾,紙與字面日趨于簡便,而書益多,士莫不有,然學者益以茍簡,何哉?近歲學者之于書,多且易致如此,而后生科舉之士,皆束書不觀,游談無根,此又何也?

余友李公擇,少時讀書于廬山五老峰下白石庵之僧舍。公擇既去,而山中之人思之,指其所居為李氏山房。藏書凡九千余卷,公擇既已涉其流,探其源,采剝其華實,而咀嚼其膏味,以為己有,發于文詞,見于行事,以聞名于當世矣。而書固自如也,未嘗少損。將以遺來者,供其無窮之求,而各足其才分,是以不藏于家,而藏于其故所居之僧舍,此仁者之心也。

余既衰且病,無所用于世,惟得數年之閑,盡讀其所未見之書,而廬山固所愿游而不得者。蓋將老焉,盡發公擇之藏,拾其余棄以自補,庶有益乎?公擇求余文以為記,乃為一言。

(選自《蘇軾文集》,有刪節)

9.下列語句中加粗詞解釋有誤的一項是()(2分)

A.而皆習于禮樂習:練習

B.皆束書不觀束:捆扎

C.見于行事見:同“現”,指表現

D.庶有益乎益:好處

10.翻譯文中畫線句。(2分)

①悅人耳目而適于用,用之不弊取之不竭者,惟書乎!

②將以遺來者,供其無窮之求,而各足其才分。

11.本文是為李氏山房所作,其意在表述什么?請結合全文,分條作答。(3分)

(三)說明文閱讀。(8分)

聽書對大腦的要求更高

①聽書,不僅可以解放疲勞的雙眼,還不限制時間地點。但比起傳統看書,聽書總顯得難以集中注意力,留下的印象也沒有“看”書那么深刻。

②實際上,不管是對文字,還是對語言的處理,大腦都是一視同仁的。大腦收集信息后,都會進行一系列的_______________處理。

③首先是貯存。人的感覺器官就像一臺24小時工作的監控攝像頭,會忠實地記錄所有看到、聽到的影像。然而大腦卻并不想對如此繁復冗雜的信息照單全收,它通常會先進行短暫的存儲,方便接下來篩選有用的信息。這個貯存的過程相當短。

④接著是識別。這個過程中,大腦會對信息進行過濾,排除一些它認為不重要的東西,將注意力集中在那些對自己有用的信息上。由于成年人平時接觸到的大量視覺信息都是通過文字描述的,大腦會認為文字信息很重要,它會優先檢索出這部分內容,交給負責處理文字的大腦區域去分析和理解,同時它也會過濾一些不重要的蟲鳴鳥叫、機械轟響,專注于言語會話的主要信息,然后作出反應。

⑤然后是記憶。兒童在日常生活中對文字和語言的需求和依賴遠不如成年人,他們的大腦在刺激信號傳入后還是繼續保持異常清晰、鮮明的形象,如實地記錄所聽所見,這種現象被稱為“遺覺象”。可能正因如此,我們有時能清晰地記住兒時的一些事情。不過這種種視覺遺覺象、聽覺遺覺象、嗅覺遺覺象、觸覺遺覺象等,能持續保持到成年期的并不多。

⑥最后便是理解。我們在閱讀時,大腦左右半球的分工不同:左腦先理解后記憶,記住慢、遺忘快,更適合記憶的消化、吸收;而右腦則會將語言變成圖像,可以大量、快速地記憶,且記憶質量很高,一旦記住就很難忘掉。也就是說,當右腦分析一個詞時,比如閱讀到“貓”這個詞時.就會自動在右腦影像庫中搜尋貓的形象,然后將貓這個詞與它的圖片鏈接在一起,加深印象。如果是分析一句話,比如“貓在睡覺”,影像庫中可能出現的就是一只貓在太陽底下蜷成一團睡覺的圖像,或許還夾雜著輕微的鼾聲。因此,語言對大腦會有更進一步的刺激,所以聽書有時比閱讀還多出了一道工序——聲音的符號化。

⑦因此,聽書其實對大腦的要求更高,也更有利于培養集中注意力的習慣。

12.閱讀選文,依據上下文內容,將第②段橫線處的句子補充完整。(2分)

13.選文第⑥段畫線句使用了哪種說明方法?有何作用?(4分)

14.下列對選文理解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2分)

A.聽書過程中,語言對大腦會有進一步的刺激,這個刺激讓聽書有時比閱讀還多出了聲音的符號化這道工序。

B.選文第①段從聽書與傳統看書對比說起,說明聽書難以集中注意力,也沒有“看”書那么深刻,其目的是引出說明聽書對大腦的要求更高。

C.選文第⑤段中“可能正因如此”的“此”,指的是成人大腦中存在的“遺覺象”現象,“可能”一詞體現說明文語言的生動性。

D.選文在說明順序上采用邏輯順序,科學、嚴謹地說明了聽書對大腦的要求更高,更有利于培養集中注意力的習慣。

(四)請閱讀下面的文字,回答問題。(15分)

_______________

鐘小巧

①學校后門不遠處,有個菜園,綠油油的。學校飯堂的青菜,多數就是那里供應的。

②我經常看見一輛農用三輪車滿載著嫩綠青菜,“突突突”,從后門直達飯堂。

③飯堂就在美術室窗外。我教的這些小學生,窗外稍有響動,目光就彈出去了,手中的畫筆都握不好了。我也只好跟著彈出去,(_______)地把它們一一網回。

④一天,我正讓三年級學生自由畫“理想家園”,滿載青菜的三輪車又來了,除了“突突”聲,還有稚嫩的歌聲:“你是我的小呀小蘋果兒……”

⑤同學們笑成一鍋粥。只見一個七八歲的小男孩從三輪車另一側躥出來,扭秧歌似的扭動著腰身。他聽到這邊吵鬧,便扭到窗下。兩條蚯蚓樣的鼻涕正好從鼻孔里爬出來,待“蚯蚓”快爬到嘴巴時,他干脆用衣袖擦了起來,誰料,鼻涕粘在了他的臉蛋上。

⑥“哇呀!”學生尖叫,有的吐舌頭扮鬼臉,有的低頭彎腰作嘔吐狀。這些城里孩子,衣著光鮮,臉蛋白凈,和小男孩反差太大了。

⑦看到這個小男孩,我似乎看到了兒時的小伙伴。那時感冒了就任鼻涕流,讓時間去治愈,大人沒錢也沒時間管。這個小男孩也是這樣嗎?他怎么不上學?他父親為什么帶著他送菜?不知道會影響學生上課嗎?他母親呢?若是要下地,就帶著他種菜不行嗎?

⑧我越想越氣,好一陣忙活,才把學生的心思趕回教室。

⑨小男孩似乎覺察到了室內的不友好,急忙躲到窗戶一側,只露出兩只黑黑的眼睛,()學生的畫板。

⑩我的心被那目光戳了一下。

第二天,滿載青菜的三輪車又“突突突”地來了,但車上只有小男孩的父親。他來美術室找我,畢恭畢敬地遞給我一幅畫,說:“我兒昨晚畫的,讓我交給老師。”他接著又說:“我兒讀二年級了,昨天感冒,我擔心他感冒加重,就沒讓他上學,因為忙,只能帶著他來送菜。他說昨天看到你們畫‘理想家園’,他也畫了。”

聽其口音,知是外地人。我問:“來廣東多久了?”他咧嘴一笑,撓撓頭,說:“近十年啦,一直在這里種菜,小孩都是在菜地出生的,他很小就愛在地上亂涂亂畫。”

我有些感動,認真看了看這幅畫。畫上是一片綠色的菜地,菜地中間有一個灰色工棚,工棚旁還有一幢高樓,樓前有個池塘,岸邊有個男人在釣魚,一個女人站在一旁,像是在看池塘中嬉戲的鴨子。最醒目的是高樓上一排歪歪扭扭的字:理想家園。

不知怎的,我的心又被戳了一下。

說實在話,這畫本身并不怎么樣,說是理想家園尚有些牽強。我決定去那個菜園看看。

說來慚愧,來這里教書十多年了,我從未走進過后門那個菜園。我傾心的,是學校前門的高樓大廈,車水馬龍。曾有同事開玩笑說:“前門外是城市,后門外是農村。”

周末,我約同事戶外運動。騎車是真,看菜園是順帶。從學校去往菜園,是水泥路,滿眼皆綠,令人神清氣爽。但進入菜園后,就變成土路了。走近一個工棚處,我們被一只狂吠的狗嚇住了,正要調頭逃離,這時,一個小男孩跑出來,喝住狗,并向我們招手,()叫:“老師。”

原來是那幅畫的呀,他沒流鼻涕了。

這里哪有高樓和池塘?只有一個簡易的工棚而已,周圍都是青青菜蔬。

小男孩進棚去了,一會兒提了個水壺出來,小心翼翼地要倒茶給我們喝,同事急忙上前阻止,說我們隨身帶茶水了。這時,聽見棚內有人問:“誰來了?”“媽,是老師。”小男孩放下水壺,轉身就要進去,而一個坐著輪椅的女人已出現在門口。

我們驚呆了。我的心再次被戳了一下。原來,爸爸有時間釣魚,媽媽能夠站起來就是他的理想。

(有刪改)

15.在文中括號內依次填入詞語,最恰當的一項是()(2分)

A.暴跳如雷瞥向興奮地

B.暴跳如雷瞄向怯怯地

C.氣急敗壞瞄向怯怯地

D.氣急敗壞瞥向興奮地

16.請從“我”的角度簡要梳理“我”和小男孩之間發生的故事,在下面橫線處補充合適內容。(2分)

一天,“我”在學校美術室上課,一個邋遢的小男孩擾亂了“我”的課堂。第二天,①________________周末,②___________________。

17.文中三次寫到“我”的心被“戳了一下”,請結合全文分析這樣寫的好處。(4分)

(1)我的心被那目光戳了一下。

(2)不知怎的,我的心又被戳了一下。

(3)我的心再次被戳了一下。

18.在塑造小男孩的形象時有抑有揚,請結合全文簡要分析哪些是抑筆,哪些是揚筆,并說說這樣寫的好處。(3分)

19.請從“童畫”和“理想家園”中選擇一個做本文的題目,并結合文章內容說明理由。(4分)

(五)名著閱讀(8分)

20.下列有關《朝花夕拾》名著閱讀說法錯誤的一項是()(2分)

A.《瑣記》寫自己一有閑空,就照例地吃侉餅,花生米,辣椒,看《天演論》,表現出魯迅探求真理的強烈欲望。

B.《二十四孝圖》針對“臥冰求鯉”“老萊娛親”“郭巨埋兒”等孝道故事做了分析,揭示了封建孝道的虛偽和殘酷。

C.《范愛農》敘述了在日本留學期間和回國后,與范愛農接觸的幾個生活片段,描述了范愛農不滿黑暗社會,追求革命,五四運動后又備受打擊的遭遇

D.《五猖會》記述了兒時想觀看迎神賽會的迫切興奮,父親卻讓我背《鑒略》,揭露了封建教育對兒童天性的壓制。

21.閱讀下面提供的《鋼鐵是怎樣煉成的》文本,完成下列各題。(6分)

當他躺在手術臺上,手術刀割開他的頸子,切除一側的副甲狀腺時,死神的黑色翅膀曾經三次觸及到他。然而保爾的生命力非常頑強。_______焦急不安地守候在外面,幾個小時以后,她看見丈夫的臉色像死人般蒼白,但仍然很有生氣,而且像往常一樣平靜溫存:“好姑娘,你別擔心,我可不會這么容易就進棺材的……我們走著瞧吧!”保爾堅定地選擇了一條道路,決心通過這條道路回到新生活建設者的隊伍中去。

文中空缺處的人物是_____。簡要概括保爾的_______精神品質值得我們學習。

三、綜合實踐(10分)

22.請你根據要求,在校園開展的以“書香校園”為主題的綜合性學習活動中,完成下列題目。

(1)下表是某同學在活動中搜集到的有關閱讀的數據材料,請你從“人均閱讀量”和“人均閱讀時長(每天)”中各得出一條結論。(4分)

年度人均閱讀量人均閱讀時長(每天)

紙質書(本)電子書(本)紙質閱讀(分鐘)手機閱讀(分鐘)

20124.392.3515.3816.52

20134.772.2813.4321.70

(2)閱讀量應當關注,閱讀內容也值得重視。你的班級將舉行一次“我們該讀什么書”的專題討論會,就作家畢淑敏和汪曾祺的不同閱讀觀展開討論。請你準備好發言,表述自己的觀點并簡述理由。(4分)

畢淑敏:名著一般多是經過了許多年代的考驗,是被大師們的智慧之磨研磨了無數次的精品,讀的時候,像烈火烹油的滿漢全席,為大享樂。

汪曾祺:我讀書很雜,毫無系統,也沒什么目的。隨手抓起一本書來就看。覺得沒意思,就丟開。

(3)下面是兩位同學在校園網上發表的關于“讀書感受”的帖子。現在請你結合自身的閱讀經驗,運用比喻的修辭手法,生動形象地表述你的讀書感悟,以跟帖的方式與他人分享。(2分)

探源人:讀書如開窗,開窗可以清潔室內空氣,讀書能夠凈化人的靈魂

采蜜人:讀書好比飲食,有些只需淺嘗,有些可以吞咽,少數則需要仔細咀嚼、慢慢品味。

四、寫作(50分)

23.以下兩題,選做一題。

要求:①內容具體,有真情實感;②除詩歌外,文體不限;③不少于500字;④凡涉及真實的人名、校名、地名,一律用A、B.C等英文大寫字母代替;⑤不得抄襲。

(1)多一點興趣,讓我們的生活更加豐富:多一點欣賞,讓我們的世界更加精彩;多一點執著讓我們的步代更加堅定;多一點擔當,讓我們的脊梁更加挺拔……

請將下面的題目補充完整,寫一篇文章。題目:多一點____________

(2)閱讀下面材料,自選角度,自擬題目,寫一篇文章。

初一男孩兒李仁志在《少年說》節目上,有關媽媽的告白引發了現眾的“集體淚崩”“我的媽媽每天在城市的大街小巷里穿梭,她就是一名外賣配送員——”這個13歲的孩子,沒有躲閃,沒有猶豫,大方自豪地向大家介紹媽媽的職業。“媽媽工作十分辛苦,無論是風吹雨打都要按時按點派送。但有時還會遭到客人無理取鬧,甚至面臨建惡意差評,盡管如此,媽媽依然對我說:‘無理取鬧的人只是少數,生活里還是有很多善良的人。’”

解析以及解答

1.解析:信仰;信念;信心

解答:漢字書寫是語文素養的一項重要內容,因此,平時要養成良好的書寫習慣,做到規規矩矩地寫字。對于在方框或田字格里書寫,要做到布局結構勻稱。書寫時注意漢字的結構特點。這里需要注意“仰”的字形和結構。

2.解析:饋;jǐ

解答:此題考查的是字音字形。識記時要結合意思。回kuì(饋):回贈、回報。脊梁(jǐ):指全身骨骼的主干,比喻在國家、民族或團隊中起中堅作用的人。

3.解析:B

解答:此題考查的是關聯詞的使用。“一個國家、一個民族,對自己迫求的宏偉目標有著堅定信心”“可能創造人間奇跡”之間屬于條件關系,即前一個分句提出條件,后面的分句表示在這種條件下所產生的結果。所以此處應該填表示條件關系的關聯詞“才”。故選B。

4.解析:C

解答:此題考查的標點符號。甲處:“有多堅定的信念,就有多勇毅的行動“有多強大的意志,就有多光明的未來”是兩個并列的分句,所以中問應該用分號。乙處:“不畏山高路遠的跋涉者,山川回饋以最奇絕的秀色”“不懼風高浪急的弄潮兒,大海回報以最壯麗的日出”是兩個并列的分句,所以中間應該用分號。丙處:“不懈奮斗”“永遠奮斗”之間屬于句子內部之間較小的停頓,所以用頓號。故選C。

5.解析:(1)直掛云帆濟滄海

(2)沉舟側畔千帆過,病樹前頭萬木春

(3)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間

(4)安得廣廈千萬間,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

6.解析:B

解答:A項,儒家推崇的上古時代的政治制度/道路/道理。B項,誠信。C項,殘疾/急速,猛烈/痛恨。D項,興起/勞作/作品。

7.解析:丙

解答:的正確理解是:推薦選拔人才要注重這些人的品質與才能。的正確翻譯是:不只是敬愛自己的父母,不只是疼愛自己的子女。

8.解析:世外桃源的境界是根據大同社會的體制構想出來的,是藝術的再現大同社會的生活風貌,都是沒有戰亂、沒有剝削壓迫,人人平等,社會安定、團結、和睦,風俗淳樸,豐衣足食。

9.解析:A

解答:本題考查理解文言詞語的意思。答題時先要弄清句子的意思,再根據句意來分析推斷詞義。A.解釋有誤,“而皆習于禮樂”的意思是:然而他們都熟習禮制和音樂。習:熟習;故選A。

10.解析:①既能愉悅人的耳目又具有實用性,用過不會破損、取來不會用完的,大概只有書籍了吧。

②公擇打算把這些書留傳給后來的人,供他們對書籍無限的需求,從而滿足他們的才智和天分所應當得到的知識。

解答:本題考查文言語句的翻譯。答題時先要理解重點詞語的意思,然后初步翻譯,再根據現代漢語的習慣進行調整,做到文從字順。直譯為主,意譯為輔。①句中注意重點字詞“弊(破),竭(盡、完),惟(只有)”要理解正確;②句中注意重點字詞“遺(給予),窮(盡),足(滿足)”要理解正確。

11.解析:應李公擇的請求為李氏山房作記;推崇李公擇將書卷藏于僧舍的行為是仁者之心;表明自己將閱讀李公擇藏書來自補的心愿。

解答:本題考查理解文章內容,概括寫作意圖。答題前,先通讀文本,整體理解把握文本的內容。然后抓住文中能表明寫作意圖的詞句來分析概括。結合第③段“將以遺來者,供其無窮之求,而各足其才分,是以不藏于家,而藏于其故所居之僧舍,此仁者之心也”可知,李公擇將書卷藏于僧舍的行為,是為了推崇其仁者之心;據此可知,本文是為李氏山房所作,表述了對他的贊嘆和敬仰;結合第④段“蓋將老焉,盡發公擇之藏,拾其余棄以自補,庶有益乎”可知,要把公擇的藏書全都翻出來,拾取他剩余棄置的東西來彌補自己的缺陷,認為對自己會有所收益;據此可知,本文是為李氏山房所作,要表明自己將閱讀李公擇藏書來自補的心愿;結合第④段可知,“而公擇求余文以為記”,李公擇要寫篇文章作為他的廬山藏書記;寫作本文,是要表明是應李公擇的請求為李氏山房作記。

12.解析:貯存、識別、記憶和理解。

解答:本題考查語句的補充。作答時,注意前后文的提示內容。根據橫線前“大腦收集信息后”,再聯系第2段“實際上,不管是對文字,還是對語言的處理,大腦都是一視同仁的”可知,補充內容應是大腦收集信息后的一系列過程,即第3段中的“首先是貯存”,第4段中的“接著是識別”,第5段中的“然后是記憶”,第6段中的“最后便是理解”補充內容可為“貯存、識別、記憶和理解”。

13.解析:舉例子,例舉“閱讀到‘貓’這個詞時右腦會搜尋貓的形象進而將詞與圖片鏈接在一起加深印象”,具體說明了右腦會將語言變成圖像,可以大量、快速地記憶,且記憶質量很高,一旦記住就很難忘掉。

解答:本題考查說明方法的判斷及作用分析。說明方法有:舉例子、列數字、打比方、作比較、分類別、下定義、作詮釋、摹狀貌、引資料、列圖表等,說明方法的尋找需根據具體語句分析。說明方法:根據第⑥段畫線句“比如閱讀到“貓”這個詞時。就會自動在右腦影像庫中搜尋貓的形象,然后將貓這個詞與它的圖片鏈接在一起,加深印象”可知,此句列舉了人們在閱讀到“貓”這個詞時,右腦影像庫會自動搜尋貓的形象以加深印象的事例,運用了舉例子的說明方法,聯系前文“我們在閱讀時,大腦左右半球的分工不同:左腦先理解后記憶,記住慢、遺忘快,更適合記憶的消化、吸收;而右腦則會將語言變成圖像,可以大量、快速地記憶,且記憶質量很高,一旦記住就很難忘掉”可知,此句生動形象的說明了大腦處理數據的方法,使說明內容更具說服力。

14.解析:C

解答:本題考查對文章內容的理解與分析。C.第⑤段“可能正因如此”中的“此”為代詞,指代的內容在前文;根據第⑤段“兒童在日常生活中對文字和語言的需求和依賴遠不如成年人,他們的大腦在刺激信號傳入后還是繼續保持異常清晰、鮮明的形象,如實地記錄所聽所見,這種現象被稱為“遺覺象”“可知“此”指代的是兒童大腦中存在的“遺覺象”現象,而并非成人大腦中存在的“遺覺象”現象。另外,“可能”一詞體現說明文語言的準確嚴謹性,并非生動性。故選C。

15.解析:B

解答:本題考查選詞填上空。作答時既要注意詞語本身的意思,又要結合語境。第一空,“暴跳如雷”指跳著腳喊叫,像打雷一樣,形容大怒的樣子。“氣急敗壞”指上氣不接下氣,狼狽不堪,形容十分慌張或惱怒。此處用來形容老師生氣地網回學生的注意力,用“暴跳如雷”更合適。第二空,“瞄”表示把視力集中在一點上,注視;“瞥”表示很快地看一下。根據下文小男孩畫了畫托父親交給老師這一情節可知,小男孩渴望學習,他看向學生的畫板時應是專注的。故用“瞄向”更合適。第三空,結合上文小男孩偷看美術課堂的情節和下文的“小心翼翼”等可知,小男孩對老師是尊敬且畏懼的,“怯怯地”更符合其性格特點。解析選B。

16.解析:①“我”在學校美術室收到小男孩父親送來的小男孩的畫②“我”在菜園的工棚再遇小男孩,明白了他的畫的深意

解答:本題考查文章情節梳理。考生根據“一天”“第二天”“周末”等時間信息,可以鎖定相關答題區域,如第①空可鎖定第~段,第②空可鎖定第~段。作答時,考生從“我”的角度概括情節內容即可。由給出的“‘我’在學校美術室上課”可知,作答時要答出具體的地點。

17.解析:①這三句話分別強調了小男孩的目光、小男孩的畫和小男孩的境遇對“我”的觸動,通過“我”的反應從側面展現了小男孩心靈的美好,突出表現了“我”對小男孩的憐惜和贊美。②這三句話串起“我”與小男孩之間發生的三件事,不僅推動了故事情節的發展,而且使文章結構更加完整清晰。

解答:本題考查句段作用。作答時,可以結合三個句子的內容,從內容和結構兩方面分析。這三個句子寫出了小男孩的目光、小男孩的畫、小男孩的境遇對“我”的觸動。從內容上看,通過“我”的反應從側面展現了小男孩心靈的美好,突出表現了“我”對小男孩的憐惜和贊美,有利于揭示文章主旨。從結構上看,這樣寫能推動故事情節的發展,使文章結構更加清晰。

18.解析:在記敘自己初見小男孩的情形時,著重描寫了小男孩吵鬧、邋遢的形象和他對課堂秩序的擾亂,這是“抑”筆。在記敘收到小男孩的畫和再遇小男孩的情形時,描寫了小男孩的真誠好學、純真善良的形象,這是“揚”筆。先抑后揚,不僅使文章內容富于變化,更突出了小男孩真誠好學、純真善良的形象,表述了對其美好心靈的贊美。

解答:本題考查文章寫作手法。先重點描寫小男孩邋遢的形象和他對課堂秩序的擾亂,此為“抑”筆;然后通過小男孩的畫和再遇小男孩時的情形展現出小男孩真誠好學、純真善良的形象,此為“揚”筆。運用先抑后揚的手法,不僅使文章內容波瀾起伏、富于變化,而且突出了小男孩的美好形象,更鮮明地表述了對他的贊美之情。

19.解析:示例一:選“童畫”。“童畫”既指小男孩畫的那幅“理想家園”的畫,又指小男孩純潔干凈的童心和他對快樂學習、美好生活的向往,揭示了文章主旨;“童畫”是文章的敘事線索,文章的主要情節都是圍繞小男孩的畫展開的;同時,“童畫”與“童話”諧音,富有文學性和美好寓意,能夠激發讀者的閱讀興趣。

示例二:選“理想家園”。“理想家園”是“我”的美術課堂的繪畫主題,也是小男孩的畫的主要內容,蘊含小男孩對美好生活的向往,表述了對進城務工人員生活的關注;這一主題貫串全文,既能概括文章的主要內容,又能揭示文章主旨,令人回味無窮。

解答:本題考查考生對文章標題的把握。兩個標題各有特點,無論選擇哪個標題,都不能離開對文章主要內容和文章主旨的探究。“童畫”這一標題富有文學性,含蓄生動地體現了小男孩純潔美好的內心和他對美好生活的向往;“理想家園”是小男孩的畫的主題和“我”美術課堂的繪畫主題,這一主題貫串全文,是文章的敘事線索,既能概括文章的主要內容,又能揭示文章主旨。考生據此作答即可。

20.解析:C

解答:本題考查學生對文章相關內容的概括和分析能力。答題時要通讀全文,仔細比對各個選項,做出正確的判斷和選擇。ABD.正確。C.有誤,“辛亥革命后又備受打擊的遭遇”,不是“五四運動后”。故選:C。

21.解析:達雅;為理想獻身的精神(鋼鐵般的意志和頑強奮斗的高貴品質)

解答:通讀《鋼鐵是怎樣煉成的》,明確保爾得副甲狀腺病是,焦急不安地守候在手術室外面的是達雅;根據“好姑娘,你別擔心,我可不會這么容易就進棺材的……我們走著瞧吧”“保爾堅定地選擇了一條道路,決心通過這條道路回到新生活建設者的隊伍中去”看出保爾為理想獻身的精神、鋼鐵般的意志和頑強奮斗的高貴品質。

22.解析:(1)①2013年較2012年,人均閱讀量有所增加。(或:紙質書閱讀量高于電子書閱讀量)②2013年較2012年,手機閱讀時間增加,而紙質閱讀時間減少。(或:人均手機閱讀時間長于紙質閱讀時間)

(2)示例一:我認同畢淑敏的閱讀觀。因為閱讀名著更能提升素養,啟發我們對人生和世界進行深入的思考。示例二:我認同汪曾祺的閱讀觀。因為閱讀雜書可以讓我們在輕松的閱讀中豐富知識,廣泛認識世界。

(3)示例:讀書如登山,山登得高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