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海南省海口市中考數學一模試卷_第1頁
2023年海南省海口市中考數學一模試卷_第2頁
2023年海南省海口市中考數學一模試卷_第3頁
2023年海南省海口市中考數學一模試卷_第4頁
2023年海南省海口市中考數學一模試卷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1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2023年海南省海口市中考數學一模試卷

一、選擇題(本大題共12小題,每小題3分,共36分.在每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只

有一個選項是符合題目要求的)

1.(3分)下列各數中,3的相反數的倒數是()

1

A.3B.-3C."

3

2.(3分)將0.0(X)000018用科學記數法表示為()

A.1.8X10-6B.1.8X10-8C.1.8X10-7

3.(3分)如圖的幾何體,從上向下看,看到的是()

A.-1B.-1

-?——'-----b————I---——

C.-1012D.-1012

5.(3分)如圖,已知直線。〃4把三角尺的直角頂點放在直線〃上.若Nl=36°,則N2

的度數為()

A.116°B.124°C.144°D.126°

6.(3分)對于一組數據-1,-1,4,2,下列結論不正確的是()

A.平均數是1B.眾數是-1

C.中位數是0.5D.方差是3.5

53

7.(3分)分式方程==一的解是()

x-2x

A.x=3B.x=-3C.x=-1D,x=l

8.(3分)如圖,把△ABC繞著點A順時針方向旋轉36°,得到△ABC,點C剛好落在邊

B'C上.則/C=()

A.54°B.62°C.68°D.72°

9.(3分)若反比例函數的圖象經過點A(-3,4),則下列各點中也在這個函數圖象

的是()

3

A.(-2,3)B.(4,-3)C.(-6,-2)D.(8,-)

2

10.(3分)如圖,一副直角三角尺如圖擺放,點。在的延長線上,EF//BD,NB=N

EDF=9Q°,ZA=30°,ZCED=\5°,則N/7的度數是()

A.15°B.25°C.45°D.60°

11.(3分)如圖,將邊長6cm的正方形紙片沿虛線剪開,剪成兩個全等梯形.已知裁剪線

,則梯形紙片中較短的底邊長為()

A.(3—V3)cmB.(3-2V5)cmC.(6—\/3)cmD.(6-2-73)cm

12.(3分)如圖,點E為口43。對角線的交點,點3在y軸正半軸上,。。在工軸上,點

M為AB的中點.雙曲線y=1(xV0)過點E,M,連接已知S^EM=|,則攵的

值是()

C.-4D.-2

二、填空題(本大題共4小題,每小題3分,共12分)

13.(3分)因式分解:ax+ay=.

14.(3分)如圖,平面上兩個正方形與正五邊形都有一條公共邊,則/a等于度.

15.(3分)如圖,點。為△ABC的邊AC上一點,點8,C關于DE對稱,若AC=6,AD

=2,則線段BD的長度為

16.(3分)下列圖案均是由邊長相同的小正方形按一定的規律構成:第1個圖中有1個小

正方形,第2個圖中有3個小正方形,……,依此規律,則第5個圖中有個小

正方形,第〃個圖中有個小正方形(用含〃的代數式表示).

第1個第2個第3個第4個

三、(本大題共6小題,17題12分,18、19、20題各10分,21、22題15分,本大題滿分

72分)

17.(12分)計算:

(1)2-2+V2(V2-1)-(n-2022))

(2)V27-V12+&+V16.

18.(10分)有甲、乙兩種車輛參加來賓市“桂中水城”建設工程挖渠運土,已知5輛甲種

車和4輛乙種車一次可運土共140立方米,3輛甲種車和2輛乙種車一次可運土共76立

方米.求甲、乙兩種車每輛一次可分別運土多少立方米?

19.(10分)疫情期間,學校開通了教育互聯網在線學習平臺.為了解學生使用電子設備種

類的情況,小淇設計了調查問卷,對該校七(1)班和七(2)班全體同學進行了問卷調

查,發現使用了三種設備:A(平板)、B(電腦)、C(手機),根據調查結果繪制成如下

兩幅不完整的統計圖.請根據圖中信息解答下列問題.

(1)此次被調查的學生總人數為;

(2)求扇形統計圖中代表類型C的扇形的圓心角,并補全折線圖;

(3)若該校七年級學生共有1000人,試根據此次調查結果,估計該校七年級學生中類

型C學生約有多少人.

設備使用情況扇形統計設備使用情況折線立計圖

人數(A)

七3)班一一

32七⑵班一

28

20

:6

0

20.(10分)如圖,將一張矩形紙片ABC。沿直線折疊,使點C落在點4處,點。落

在點E處,直線MN交BC于點、M,交AD于點N.

(1)求證:CM=CN;

MN

(2)若△CMN的面積與△C£>N的面積比為3:1,求一的值.

DN

21.(15分)【問題呈現】阿基米德折弦定理:阿基米德(〃動加edes,公元前287-公元前

212年,古希臘)是有史以來最偉大的數學家之一,他與牛頓、高斯并稱為三大數學王子.如

圖和BC是的兩條弦(即折線ABC是圓的一條折弦),8OAB,點M是砒的

中點,則從M向BC所作垂線的垂足。是折弦ABC的中點,即C£?=QB+BA.下面是運

用“截長法”證明CD=DB+BA的部分證明過程.

證明:如圖2,在CC上截取CG=AB,連接M4、MB、MC和MG.

是說的中點,

:.MA=MC,

又,.?/A=NC,BA=GC,

:.AMABgAMCG,

:.MB=MG,

又_LBC,

:.BD=DG,

:.AB+BD=CG+DG即CD=DB+BA.

【理解運用】如圖1,AB、8c是OO的兩條弦,AB=4,BC=6,點M是痂的中點,

MD工BC于點D,則BO=;

【變式探究】如圖3,若點M是死的中點,【問題呈現】中的其他條件不變,判斷CZX

DB、朋之間存在怎樣的數量關系?并加以證明.

【實踐應用】如圖4,BC是。0的直徑,點A圓上一定點,點。圓上一動點,且滿足N

D4c=45°,若43=6,。。的半徑為5,則AO=.

22.(15分)如圖,已知拋物線y=/+fer-3過點A(-1,0),B(3,0),點M、N為拋

物線上的動點,過點M作軸,交直線于點£>,交x軸于點E.過點、N作NF

_Lx軸,垂足為點尸

(1)求二次函數了:加+版-3的表達式;

(2)若M點是拋物線上對稱軸右側的點,且四邊形為正方形,求該正方形的面

2023年海南省海口市中考數學一模試卷

參考答案與試題解析

一、選擇題(本大題共12小題,每小題3分,共36分.在每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只

有一個選項是符合題目要求的)

1.【分析】根據相反數的定義:只有符號不同的兩個數互為相反數;倒數的定義:乘積為1

的兩個數互為倒數;進行解答即可.

【解答】解:3的相反數是-3,-3的倒數是-全

,3的相反數的倒數是-意

故選:D.

2.【分析】利用科學記數法將數據0.000000018表示為aX10,1的形式,且1W|a|V10即可.

【解答】解:0,000000018=1.8X10-8.

故選:B.

3.【分析】找到從上面看所得到的圖形即可,注意所有的看到的棱都應表現在俯視圖中.

【解答】解:從上面看易得左邊有1個正方形,右邊有2個正方形,并且左邊的正方形

在上層.

故選:A.

4.【分析】根據解一元一次不等式基本步驟:移項、合并同類項、系數化為1可得.

【解答】解::3x+5>8,

;.3x>8-5,

;.3x>3,

則x>1,

故選:C.

5.【分析】由直角三角板的性質可知N3=180°-Z1-90°,再根據平行線的性質即可得

出結論.

【解答】解::Nl=36。,

;./3=180°-Z1-90°=180°-36°-90°=54°,

':a//b,

.?.22=180°-/3=126°.

6.【分析】將數據重新排列,再根據平均數、眾數、中位數及方差的定義求解即可.

【解答】解:將這組數據重新排列為-1,-1,2,4,

—1—1+2+4—1+2

所以這組數據的平均數為----------=1,中位數為一^=0.5,眾數為-1,

42

]

方差為-x[2X(-1-1)2+(2-1)2+(4-1)2]=4.5,

4

故選:D.

7.【分析】根據解分式方程的步驟求解即可.

【解答】解:兩邊同乘x(x-2),

得5x=3(x-2),

解得x=-3,

經檢驗,x=-3是原方程的根,

故選:B.

8.【分析】利用旋轉的性質得出AC=AC',以及NC4C'的度數,再利用等腰三角形的性

質得出答案.

【解答】解:由題意可得:AC^AC',

?.?把△4BC繞著點A順時針方向旋轉36°,得到AAB'C',點C剛好落在邊8'C

上,

AACAC'=36°,

1

AZACC1=/C'=*x(180°-36°)=72°.

故選:D.

9?【分析】根據反比例函數y=5的圖象經過點A(-3,4),可以得到k的值,從而可以判

斷各個選項是否符合題意,本題得以解決.

【解答】解:二?反比例函數的圖象經過點4(-3,4),

JX

"=孫=(-3)X4=-12,

V-2X3=-6^-1,故選項A不符合題意,

V4X(-3)=-12,故選項8符合題意,

V-6X(-2)=12W-12,故選項C不符合題意,

V8x1=12^-12,故選項O不符合題意,

故選:B.

10?【分析】利用平行線的性質及三角形的內角和求解.

"B=90°,ZA=30,

/.ZACB=60°,

ZACB=ZCED+ZEDB,

:.ZEDB=45°,

:NEDF=90°,

:.NFDH=45°,

,JEF//CD,

:.ZF=ZFDH=45°.

故選:C.

11.【分析】過M點作MELA。于E點,根據四邊形ABC。是正方形,有4O=C£?=6,Z

C-ZD=90°,由裁剪的兩個梯形全等,可得AN=MC;再證明四邊形MC£陀是矩形,

即有MC=E£>,ME=CD=6,進而有AN=E£>,在RtZXMVE中,解直角三角形可得NE

=2±V3,則可得AN=3—次問題得解.

【解答】解:如圖,過M點作于E點,

???四邊形A8CO是正方形,邊長為6,

:.AD=CD=6,NC=ND=90°,

???裁剪的兩個梯形全等,

??.AN=MC,

???四邊形MCOE是矩形,

:?MC=ED,ME=CD=6,

:?AN=ED,

根據題意有NMNE=60°,

在RtAMNE中,NE=+-篇3=2百,

tan乙MNEtanz60°

:.AN+ED=AD-NE=6-2b,

:.AN=3-V3,

即梯形中較短的底為(3-V3)(cm).

故選:A.

12.【分析】根據平行四邊形的性質和三角形中線的性質求得S平行四娜ABCD=12,BPAB-OB

=12,得出BM-0B=6,根據反比例函數系數上的幾何意義即可求得Jt=-6.

【解答】解::點E為口ABC。對角線的交點,

;?AE=EC,BE=DE,

:.S平行四邊形A8CD=4S&4E8,

???點”為A3的中點,ShAEM=

?*S&AEB=2SAAEM=3,

?*?5平行四邊形A8CO=12,

??.AB?O3=12,

[BM+0B=6,

.,?因=6,

Vfc<0,

:?k=-6,

故選:B.

二、填空題(本大題共4小題,每小題3分,共12分)

13.【分析】直接提取公因式〃,進而分解因式即可.

【解答】解:ax+ay=a(x+y).

故答案為:a(x+y).

14?【分析】先分別求出正五邊形的一個內角為108°,正方形的每個內角是90°,再根據

圓周角是360度求解即可.

【解答】解:正五邊形的一個內角為108°,正方形的每個內角是90°,

所以Na=360°-108°-90°-90°=72°.

15.【分析】證明BO=£>C,可得結論.

【解答】解::AC=6,4。=2,

:.CD=-AC-AD=f>-2=4,

,:B,C關于OE對稱,

:.DB=DC=4,

故答案為:4.

16?【分析】仔細觀察圖形知道第一個圖形有1個正方形,第二個有3=1+2個,第三個圖

形有6=1+2+3個,由此得到規律,列式計算即可.

【解答】解:第1個圖中有1個小正方形,

第2個圖中有3個小正方形,3=1+2,

第3個圖中有6個小正方形,3=1+2+3,

第4個圖中有10個小正方形,3=1+2+3+4,

???,

依此規律,則第5個圖中有15個小正方形,第〃個圖中有也羅個小正方形.

故答案為:15,n(n+1).

2

三、(本大題共6小題,17題12分,18、19、20題各10分,21、22題15分,本大題滿分

72分)

17?【分析】(1)先根據負整數指數累、零指數嘉、開方的運算法則計算,再利用乘法,最

后計算加減即可;

(2)先計算開方運算,再計算加減即可.

【解答】解:(1)原式=;+2-&-1—±

=1-72;

(2)原式=3A/5—+停+4

=4+孚

18?【分析】設甲種車輛一次運土x立方米,乙車輛一次運土'立方米,根據題意所述的兩

個等量關系得出方程組,解出即可得出答案.

【解答】解:設甲種車輛一次運土x立方米,乙車輛一次運土y立方米,

由題意得,鼠案」

解得:(J:2O-

答:甲、乙兩種車每輛一次可分別運土12和20立方米.

19?【分析】(1)先由折線統計圖得到偶爾使用的學生有58人,再由扇形統計圖得到了解很

少的學生所占的百分比,然后用58除以這個百分比即可得到接受問卷調查的學生人數;

(2)先用總數分別減去其它三組的人數得到C的學生數,再補全折線統計圖;用c部分

所占的百分比乘以360°即可得到c部分所對應扇形的圓心角的大小;

(3)利用樣本中c程度的百分比表示該校這兩項所占的百分比,然后用1000乘以這個

百分比即可得到c程度的總人數的估計值.

【解答】解:(1)由扇形統計圖知B類型人數所占比例為58%,從折線圖知3類型總人

數=26+32=58(人),

所以此次被調查的學生總人數=58?58%=100(人);

(2)由折線圖知4人數=18+14=32人,故A的比例為32?100=32%,

所以C類比例=1-58%-32%=10%,

所以類型C的扇形的圓心角=360°X10%=36°,

C類人數=10%X100-2=8(人),補全折線圖如下:

設備使用情況折續施計圖

人數(A)

七(D班—-

七(2)班一

(3)1000X10%=100(人),

答:估計該校七年級學生中類型C學生約有100人.

20.【分析】(1)由折疊的性質可得:NANM=NCNM,由四邊形ABC。是矩形,可得NANM

=/CMN,則可證得NCMN=NCMW,繼而可得CM=CN;

(2)首先過點N作NHLBC于點H,由△CMN的面積與△COV的面積比為3:1,易

得MC=3ND=3,C,然后設ON=x,由勾股定理,可求得MV的長,繼而求得答案.

【解答】(1)證明:???將一張矩形紙片ABC。沿直線MN折疊,使點C落在點A處,

NANM=ZCNM,

???四邊形488是矩形,

:.AD//BC,

NANM=NCMN,

:./CMN=NCNM,

:.CM=CN;

(2)解:過點N作于點H,

則四邊形NHCD是矩形,

:.HC=DN,NH=DC,

,.?△CMN的面積與△€■£>'的面積比為3:1,

.SACMN/MC.NHMC

??—1——Jf

S&CDN^-DN-NHND

:.MC=3ND=3HC,

:.MH=2HC,

設。N=x,Ml]HC=x,MH=2x,

:.CM=3x=CN,

在Rt/XCDN中,DC=y/CN2-DN2=2&x,

:.HN=2y[2x,

在氐△〃'”中,MN=y/MH2+HN2=2低,

E

A

BMHC

21.【分析】【理解運用工由“問題呈現”結論可求解:

【變式探究工在。8上截取8G=8A,連接MA、MB、MC.MG,由“SAS”可證

烏ZXMGB,可得例4=A/G,由等腰三角形的性質可得OC=OG,可得結論;

【實踐應用】:分兩種情況討論,由“問題呈現”結論可求解.

【解答】解:【理解運用】:由題意可得CQ=Z)8+B4,即C£>=6-CD+AB,

:.CD=6-CD+4,

:.CD=5,

:.BD=BC-CD=6-5=\,

故答案為:1;

【變式探究】DB^CD+BA.

證明:在08上截取8G=8A,連接AM、MB、MC,MG,

圖3

是弧AC的中點,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