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秘瀾滄江-湄公河流域的河流地貌含解析_第1頁
探秘瀾滄江-湄公河流域的河流地貌含解析_第2頁
探秘瀾滄江-湄公河流域的河流地貌含解析_第3頁
探秘瀾滄江-湄公河流域的河流地貌含解析_第4頁
探秘瀾滄江-湄公河流域的河流地貌含解析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2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第三節探秘瀾滄江—湄公河流域的河流地貌根底過關練題組一河流侵蝕作用以下圖示意同一條河流不同時期的河床形態,據此完成下面兩題。1.圖中表示的地理事物,按照開展的先后順序排列的是 ()A.甲—乙—丙—丁B.乙—丙—丁—甲C.丙—乙—甲—丁D.丙—丁—甲—乙2.影響圖中地理事物形成和開展的主要地質作用是()A.風力作用B.流水的淀積作用C.流水的侵蝕作用D.流水的搬運作用讀圖,答復下面兩題。3.以下關于圖甲和圖乙的說法,正確的選項是 ()A.地貌類型都是河流侵蝕地貌B.圖甲中河谷的橫剖面呈槽型C.圖乙凹岸侵蝕作用較強,凸岸堆積作用較強D.圖甲河段沒有堆積作用,圖乙河段沒有侵蝕作用4.形成圖甲景觀的主要外力作用是 ()A.河流的溯源侵蝕B.河流的下蝕C.河流的側蝕D.河流的溶蝕以下圖示意某河流的“V〞形河谷形態。讀圖,完成下面兩題。5.上圖示意的“V〞形河谷,最常見于河流的 ()A.入海口處B.下游河段C.上游河段D.中游河段6.作用于“V〞形河谷的力主要是流水的 ()A.下蝕和溯源侵蝕B.側蝕和堆積C.側蝕和溯源侵蝕D.下蝕和堆積題組二河流堆積作用(2021云南玉溪一中高一月考)讀某地貌模式圖,結合所學知識,完成下面兩題。7.由圖可知 ()A.沉積物主要是風力作用形成的B.由扇形地上部到扇緣帶,沉積物顆粒逐漸變大C.扇形地中下部土壤肥沃,排水條件良好,適合農耕D.扇緣帶地下水埋藏深8.該地貌主要分布于 ()A.河流入海口B.山間河谷出口C.大江大河中下游D.盆地中心(2021遼寧師大附中高一月考)某校學生利用河道模型、飲料瓶、沙子和水進行“流水作用與河流地貌〞的實驗。先將顆粒大小不均的沙子均勻鋪在河道的上部,然后將飲料瓶口對準河道正中央,勻速將飲料瓶中的水倒入河道。以下圖為某同學繪制的“流水作用與河流地貌〞實驗裝置示意圖。據此完成下面兩題。9.實驗過程中 ()A.顆粒最大的沙子最先被搬運,最后堆積B.顆粒最小的沙子最先被搬運,最先堆積C.水流越多、越快,沙子被搬運得越多D.水流越少、越慢,沙子被搬運得越遠10.實驗結果顯示,甲、乙、丙、丁四處中 ()A.甲處沖走的沙子最多B.丙處小顆粒沙子堆積最多C.乙處留下的沙子最多D.丁處堆積的沙子比丙處多能力提升練題組一河流侵蝕地貌(2021江蘇啟東高一上期末)雅魯藏布大峽谷是地球上最深的峽谷。讀雅魯藏布江大拐彎處景觀圖,完成下面兩題。1.()以下關于該河谷的說法,不正確的選項是 ()A.為槽形河谷B.水流湍急C.為“V〞形河谷D.水深壁陡2.()形成雅魯藏布大峽谷的外力作用主要是 ()A.風力侵蝕B.海浪侵蝕C.流水侵蝕D.冰川侵蝕(2021云南昆明高一下期末)黃河壺口瀑布的兩岸巖石上分布著大小不一、形狀各異的石窩(圖1)。石窩是由水渦旋帶動石塊,研磨巖石而形成的圓洞。圖2為石窩形成過程示意圖。據此完成下面兩題。圖1圖23.()石窩形成的主要地質作用是 ()A.風化作用B.搬運作用C.堆積作用D.侵蝕作用4.()石窩的形成過程是 ()A.甲→乙→丙B.丙→乙→甲C.乙→甲→丙D.乙→丙→甲題組二河流堆積地貌(2021山東高三百校聯考)伏爾加河位于俄羅斯的西南部,是世界最長的內流河,向南注入里海。下面兩圖示意伏爾加河三角洲位置變化及里海海平面變化。讀圖,完成下面三題。5.()1900—1978年伏爾加河三角洲變化的特點為 ()A.面積不斷減小B.坡度逐漸減緩C.面積增速先慢后快D.面積春季增長最快6.()2000年該三角洲的前緣位置可能位于 ()A.甲處B.乙處C.丙處D.丁處7.()根據材料可推測,1900—1978年甲處泥沙顆粒在垂直方向的排列特點大致為 (深度解析)A.中間粗、兩端細B.上端粗、下端細C.下端粗、上端細D.兩端粗、中間細讀我國某地區等高線地形圖,完成下面三題。8.()圖中所示的地貌類型屬于 ()A.三角洲B.洪(沖)積扇C.山麓沙丘D.河流沿岸沖積平原9.()圖示區域最可能位于 ()A.長江中下游平原B.東北平原C.塔里木盆地D.青藏高原10.()①—②—③地表顆粒物的大小總體上表現為 ()A.越來越小B.越來越大C.大小一樣D.雜亂無章專題強化練六河流的侵蝕作用和堆積作用選擇題讀圖,完成下面兩題。1.()圖中河流a、b、c三處主要的流水作用是 ()A.侵蝕、搬運、堆積B.搬運、侵蝕、堆積C.侵蝕、堆積、搬運D.堆積、搬運、侵蝕2.()圖中d農業區和c城區,最有可能位于何種地貌上 ()A.瀑布、三角洲平原B.洪(沖)積扇、三角洲平原C.三角洲平原、沉積平原D.河漫灘、洪(沖)積扇(2021江蘇徐州高一上期末)流量和流速是影響河流侵蝕、搬運和堆積作用的重要因素。以下圖為某河段示意圖,箭頭表示河流流向。讀圖,完成下面兩題。3.()流水侵蝕作用最活潑的地點是 ()A.①B.②C.③D.④4.()符合①②連線處河流斷面的剖面是 ()ABCD(2021遼寧盤錦高一上期末)在一些地勢平緩地區,河流多形成“S〞形彎曲河道。洪水泛濫時,河流可能沖斷河曲的頸部,使彎曲局部與河道別離,河水徑直流去,原來彎曲的河道被廢棄,形成湖泊。因為這種湖泊的形狀恰似牛軛,所以稱之為牛軛湖。以下圖為牛軛湖形成示意圖。據此完成下面兩題。5.()牛軛湖形成演變的順序應為 ()A.①④②③B.②③④①C.④①②③D.②①④③6.()形成牛軛湖最主要的外力作用是 ()A.流水侵蝕B.流水堆積C.流水搬運D.冰川侵蝕江心洲是江河中的沙洲。正常情況下江心洲高于枯水期水位,洪水泛濫時頂部蓋上懸移質泥沙,致使其形態不斷發生變化。以下圖為我國南方某河流在其上游水庫蓄水前后,平直河段的江心洲變化示意圖。據此完成下面兩題。7.()據圖推測水庫蓄水后,該平直河段 ()A.徑流量將增大B.河流汛期變短C.河流流速加快D.河道沉積減弱8.()水庫蓄水后江心洲萎縮嚴重,其根本原因是 ()A.河道坡降減小,流水侵蝕增強B.氣候變暖變干,水源補給減少C.植被覆蓋率增加,徑流量減小D.水庫攔截泥沙下泄,清水沖刷河道第三節綜合拔高練五年高考練考點河流的侵蝕作用和堆積作用(2021課標Ⅰ,6—8,12分)以下圖示意某河流上游河段的單側斷面。該河段兩岸依次分布著海拔不同的四個平坦面T0、T1、T2、T3,平坦面上均堆積著河流沉積礫石。礫石的平均礫徑T3>T0>T2>T1。洪水期河水僅能淹沒T0。據此完成下面三題。1.()面積仍在擴大的平坦面是()01232.()該斷面河流流速最大的時期為 ()3形成時期2形成時期1形成時期0形成時期3.()推測該河段所在區域的地殼經歷了 ()A.持續下降B.持續抬升C.間歇性下降D.間歇性抬升(2021課標Ⅱ,9—11,12分)洪積扇是河流、溝谷的洪水流出山口進入平坦地區后,因坡度驟減,水流搬運能力降低,碎屑物質堆積而形成的扇形堆積體。以下圖示意賀蘭山東麓洪積扇的分布,除甲地洪積扇外,其余洪積扇堆積物均以礫石為主。賀蘭山東麓南部大多數洪積扇耕地較少,且耕地主要分布在洪積扇邊緣。據此完成下面三題。4.()賀蘭山東麓洪積扇集中連片分布的主要原因是賀蘭山東坡 ()A.坡度和緩B.巖石裸露C.河流、溝谷眾多D.降水集中5.()與其他洪積扇相比,甲地洪積扇堆積物中礫石較少的原因主要是 ()①降水較少②山地相對高度較小③河流較長④風化物粒徑較小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6.()賀蘭山東麓南部大多數洪積扇耕地較少的主要原因是 ()A.海拔較高B.土層淺薄C.光照缺乏D.水源缺乏7.[2021課標Ⅱ,37(2)(3),10分]閱讀圖文材料,完成以下要求。研究說明,金沙江流域金礦較多,多呈帶狀分布并與斷裂的空間分布一致。金沙江因河中有大量沙金(河床沉積物中的金)而得名。以下圖示意金沙江云南段。(1)()簡述圖示區域河流多沿斷裂分布的原因。(2)()說明圖示區域金礦石出露較多的原因。三年模擬練一、選擇題(2021山東泰安高一上期末)河流某些特征常常受自身某些要素的改變而相應變化。以下圖是在某河流中游連續三個河段(河段長約50千米)測量的河床平均海拔和平均寬度在過去10萬年間的變化圖,箭頭表示變化方向。讀圖,完成下面三題。1.()三個測點從上游到下游的排序是 ()A.甲乙丙B.乙甲丙C.甲丙乙D.丙甲乙2.()乙河段河床特征變化的原因是 ()A.洪水泛濫導致河床變寬B.流水下蝕導致河床變高C.溯源侵蝕導致河段變淺D.泥沙堆積導致河床變高3.()據圖可以推知近10萬年來丙河段水文特征的變化是 ()A.結冰期由短到長B.徑流量由大到小C.水流的速度由快變慢D.河流含沙量由小到大(2021山東濟南高一下期末)扇三角洲是由鄰近高地推進到海、湖等穩定水體中的沖積扇,這個沉積體系可以局部或全部漂浮于水下。圖一為某地扇三角洲示意圖,圖二為甲處垂直剖面圖,反映了甲處T1—T6時間段所形成沉積物粒徑變化情況。據此完成下面三題。4.()圖中扇三角洲 ()①形成條件是流水的堆積作用和水體的頂托作用②表層沉積物顆粒由扇頂到扇緣越來越小③出露面積隨水體的上升而變大④河流分汊多、易改道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5.()分析T1—T6時間段甲處河流搬運能力的變化情況 ()A.持續變強B.持續變弱C.先變強后變弱D.先變弱后變強6.()推測T4—T6期間 ()A.河流流域內年均降水量增大B.河流出山年徑流量增大C.河流流域內植被覆蓋率降低D.河流流域內打壩淤地力度增大二、非選擇題7.閱讀圖文材料,完成以下要求。材料雅魯藏布江中游河谷風沙地貌發育普遍且典型,河岸兩邊以河漫灘為依托,沿山坡爬升,常形成高差大于200米的爬升沙丘。雅魯藏布江是一條流淌在沙漠中的江,簡稱“沙江〞,雅魯藏布江中游河谷寬廣,形成辮狀水系,流域內沙漠化土地面積占流域土地總面積的13.1%,且沙漠化有繼續開展的趨勢。這里阡陌相連,人煙稠密,是西藏最主要的農業區。下面兩圖中圖甲示意雅魯藏布江位置,圖乙為“沙江〞景觀圖。圖甲圖乙(1)()分析雅魯藏布江中游寬谷多形成辮狀水系的原因。(2)()說明雅魯藏布江寬谷爬升沙丘形成的過程。(3)()說明雅魯藏布江中游寬谷近年來沙漠化土地面積增大的原因。答案全解全析根底過關練1.D河谷的發育,從初期到后期,河谷由窄變寬。2.C河谷是典型的流水侵蝕地貌。3.C根據圖示名稱和圖中景觀可以判斷,圖甲是河流侵蝕地貌,河谷橫剖面呈“V〞形;圖乙是河流堆積地貌,河流凹岸侵蝕作用較強,凸岸堆積作用較強,故A、B錯誤,C正確。不同河段受到的主要外力作用不同,但不是說某一河段只受某一種外力作用。上游河段主要受侵蝕作用,但堆積作用也在局部地勢低洼處存在;下游河段主要受堆積作用,但是也在不同的岸邊(如凹岸)或者河床較高處存在侵蝕作用,故D錯誤。4.B長江三峽山高谷深,其形成原因主要是地殼不斷抬升,河水強烈下切,因此,形成圖甲景觀的主要外力作用是河流的下蝕。5.C“V〞形河谷最常見于河流的上游河段。6.A“V〞形河谷多位于河流的上游河段,作用于“V〞形河谷的力主要是流水的下蝕和溯源侵蝕。7.C該地貌為山麓沖積扇,是由流水堆積作用形成的,但無法確定組成其的沉積物是由何種作用形成的;由扇形地上部到扇緣帶,沉積物顆粒逐漸變小;扇形地中下部排水條件良好,且土壤深厚肥沃,適合農耕;扇緣帶地下水埋藏淺。8.B該地貌為山麓沖積扇,是由流水堆積作用形成的,多分布在河流出山口處。9.C顆粒最大的沙子最后被搬運,最先堆積;水流越多、越快,沙子被搬運得越多、越遠。10.D甲處為堆積岸,留下的沙子多;乙處為侵蝕岸,留下的沙子少;丙處為侵蝕岸,小顆粒沙子堆積少;丁處為與丙處(同一彎曲侵蝕岸)相對的堆積岸,堆積的沙子比丙處多。能力提升練1.A由圖文材料可知,該河谷是深而窄的“V〞形河谷,水流湍急,水深壁陡,B、C、D正確。槽形河谷一般分布在河流中下游地勢平坦地區,A不正確。此題要求選擇說法不正確的選項,應選A。2.C雅魯藏布江大拐彎處,降水豐富,河流落差大,外力作用主要以流水侵蝕作用為主,C對。干旱、半干旱地區的主要外力作用為風力作用,A錯。海浪侵蝕主要分布在沿海地區,B錯。從圖中看,該地區沒有冰川分布,且雅魯藏布大峽谷也并非冰川侵蝕地貌,D錯。3.D由材料“石窩是由水渦旋帶動石塊,研磨巖石而形成的圓洞〞可知,其形成的主要地質作用是侵蝕作用,D項正確,A、B、C三項錯誤。4.C由材料“石窩是由水渦旋帶動石塊,研磨巖石而形成的圓洞〞可知,石窩形成初期是比擬淺的凹陷,隨著流水攜帶的石塊不斷地研磨,其深度不斷地增加,直至最后形成石窩。那么結合圖2可知,形成過程是乙→甲→丙,石窩由淺到深,C項正確,A、B、D三項錯誤。5.D根據伏爾加河三角洲位置變化及里海海平面變化可以判斷,三角洲面積不斷增大,A錯;三角洲面積增速先快后慢,C錯;僅憑圖文材料無法判斷坡度變化,B錯;伏爾加河以季節性積雪融水補給為主,春季水量最大,因此三角洲面積春季增長最快,D對。6.B讀里海海平面變化圖可知,2000年里海海平面位置與1920—1940年中某年里海海平面位置相同,說明2000年里海面積介于1920年和1940年里海面積之間,那么2000年該三角洲的前緣位置應位于1920年和1940年三角洲界線之間,讀伏爾加河三角洲位置變化圖可知,只有乙處符合要求,B正確。7.B讀里海海平面變化圖可知,1900—1978年,里海海平面大致呈下降趨勢,說明伏爾加河的流速大致由慢變快,而伏爾加河三角洲是由河流堆積作用形成的。伏爾加河一開始流速慢,攜帶的泥沙顆粒細,后來流速快,攜帶的泥沙顆粒粗,因此1900—1978年甲處泥沙顆粒在垂直方向的排列特點大致為上端粗、下端細。流水的機械沉積分異規律隨著河流流速的降低,被搬運物沿搬運方向按顆粒粗細或礦物比重大小依次沉積下來。一般來說,顆粒粗的先沉積,細的后沉積;礦物比重大的先沉積,小的后沉積。此外,機械沉積分異作用還可形成許多有經濟價值的砂礦,如金、鉑、錫石、金剛石等。8.B圖中西南方向等高線最為密集且數值較大,應為山地,往東北方向等高線越來越稀疏,坡度變緩,為山麓地帶,山麓地帶的地貌形狀呈扇形,應為洪(沖)積扇。9.C讀圖可知,圖示區域多季節性河流,整體海拔在2000米以上,由此可以判定圖示區域最可能位于塔里木盆地。10.A①—②—③,河流的水流速度越來越慢,所以其堆積的地表顆粒物的大小總體上表現為越來越小。專題強化練六河流的侵蝕作用和堆積作用選擇題1.A圖中a處位于河流上游的山區,主要為流水侵蝕作用,b處位于河流中游,主要為流水搬運作用,c處位于河流入海口,主要為流水堆積作用。2.B由圖結合所學知識可知,d農業區最可能位于洪(沖)積扇,c城區最可能位于三角洲平原。3.B流水侵蝕作用最活潑的地點應位于彎曲河道的凹岸,圖中②位于曲流凹岸處,①位于曲流凸岸處,③④兩處河道平直,故B正確。4.A曲流處凹岸為侵蝕岸,河岸較陡;凸岸為堆積岸,河岸平緩。5.D閱讀材料可知,牛軛湖的形成主要分三個階段:第一階段,河水不斷沖刷與侵蝕河岸,河曲隨之不斷開展,河曲愈來愈彎;第二階段,河水沖刷與侵蝕最彎曲的河岸,河流遂裁彎取直;第三階段,河水從裁彎取直的部位流走,原有的河道被廢棄,被廢棄的河道成了牛軛湖。依據圖中河道形狀可判斷牛軛湖形成演變的順序應為②①④③,D正確。6.A由材料可知,牛軛湖是洪水泛濫時河流沖斷河曲頸部的結果,因此形成牛軛湖的主要外力作用為流水侵蝕。7.D水庫蓄水后,豐水期水庫以下河段來水量減小,徑流量減小,水位下降,河流流速減慢;該河流地處我國南方地區,以雨水補給為主,汛期長短主要取決于雨季的長短,與水庫蓄水無關;水庫蓄水后,局部泥沙沉積在庫區,下游河水攜帶泥沙減少,河道沉積減弱。8.D結合材料分析可知,水庫蓄水后,一方面,水庫起到攔截上游來沙的作用;另一方面,水庫蓄水后導致水庫位置的水位與水庫下游水位之間的落差增大,正常下泄庫容時,其清水會對中下游河道起到沖刷作用。因此,水庫攔截泥沙下泄、清水沖刷河道是水庫蓄水后江心洲嚴重萎縮的根本原因。第三節綜合拔高練五年高考練1.A圖中河流岸邊四個平坦面均堆積著河流沉積礫石,說明其是由河流堆積作用形成的。材料顯示現階段河流洪水期僅能淹沒T0,說明只有T0這一平坦面仍有河流堆積作用,其面積仍在擴大,應選A。2.A河流搬運和堆積作用與流速相關,流速越大,河流的搬運作用越強,堆積物的顆粒越大。四個平坦面堆積的礫石礫徑最大的是T3,說明該河流流速最大的時期是T3形成時期,應選A。3.D由圖可知,平坦面形成于基巖上,即河流階地的形成是地殼運動和流水作用的結果。當地殼抬升時,河流落差變大,流速加快,下蝕作用明顯,形成階地。圖中河流形成四個不連續的平坦面,說明該河段所在區域的地殼出現了間歇性抬升,故D項正確。4.C由圖文材料中的“坡度驟減〞及圖例和比例尺可判斷賀蘭山東坡坡度較大,河流、溝谷眾多;從圖文信息中無法判斷巖石是否裸露;降水集中有利于洪積扇的形成,但其不是洪積扇集中連片的原因。應選C。5.B結合圖中比例尺推斷該區域實地范圍較小,特別是有洪積扇的局部,這么小范圍的局部地區內,其降水和風化物粒徑大小差異不明顯。而根據圖中信息可知,形成甲地洪積扇的河流較長且主要流經低山,地勢起伏小,流速較慢,使得大局部礫石在河床沉積。應選B。6.B由材料中大多數洪積扇堆積物以礫石為主,推斷大多數洪積扇土層淺薄,不適合開展種植業。應選B。7.答案(1)斷裂沿線巖石破碎,易受流水侵蝕,發育河流。(2)金礦與斷裂空間分布一致。圖示區域山高谷深(地殼抬升,河流深切),河谷出露的巖層較多,金礦石出露的概率增大;河流較多,金礦石出露的空間范圍增大。解析第(1)題,圖示區域斷裂發育顯著,斷裂沿線巖石破碎,易受外力侵蝕,在流水侵蝕作用下發育成溝谷,故河流多沿斷裂分布。第(2)題,讀材料“金沙江流域金礦較多,多呈帶狀分布并與斷裂的空間分布一致〞可知,斷裂分布處金礦石出露較多,圖示區域受地殼抬升,河流深切影響,形成山高谷深的地貌形態,河谷出露的巖層較多,多沿斷裂分布,故金礦石出露概率較大;且圖示地區山河相間,縱列分布,河流眾多,使金礦石可出露的空間范圍增大。三年模擬練一、選擇題1.D讀圖可知,縱軸表示河床海拔,河流從上游到下游海拔逐漸降低,而圖示丙海拔最高,甲海拔居中,乙海拔最低。所以三個測點從上游到下游的排序是丙甲乙。2.D讀圖可知,乙河段位于河流下游。泥沙堆積導致河床海拔升高,側向侵蝕導致河床寬度變大,D對。洪水流速快,下蝕作用強,會使河床降低,而不是變寬,A錯;下蝕和溯源侵蝕會使河床海拔下降,河段變深,且主要發生在中上游,B、C錯。3.C丙處前期水流速度快,以下蝕為主,河床海拔下降,后來水流速度變慢,以側蝕為主,河床加寬,C對;徑流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