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第二單元第8課新知預習·巧設計名師課堂·一點通課堂小結·建通史基礎等級發展等級重點詮釋考點全解創新演練·大沖關一、繪畫藝術的起源1.起源新石器時代,繪畫藝術的源頭:稚拙的線條、簡單的色彩和圖案。2.發展戰國、漢代,
浪漫、神秘又不失古拙。帛畫二、從顧愷之到吳道子1.魏晉:顧愷之(1)背景:
群體的形成和追求。(2)代表:顧愷之“以形寫神”的繪畫理論。(3)特點:凸顯個性的文人畫出現,提出“
”的繪畫理論。2.唐朝:吳道子(1)條件:政治統一和經濟繁榮,推動了文化的發展。(2)特點:創制法度,表現
氣象。(3)代表:吳道子。士人以形寫神盛唐三、文人意趣1.宋代(1)條件:文人階層不斷壯大;
的興起使文人更注重內心的修養。(2)宋代:文人山水畫從注重寫實變為更加注重
。(3)元代:體現南方士人的郁悶心情。
2.明清(1)背景:時代變化、社會動蕩。(2)特點:風格奇特,藝術風貌
,與正統畫風形成強烈對比。(3)代表:畫僧八大山人。理學意境不拘成法
四、民間風情1.民間風情(1)背景:宋代以后,伴隨著商業興盛、
和文化的普及,民間文化日益繁榮。(2)表現:①宋代市井風情:代表作品為北宋張擇端的《
》。②明清民間風情:木刻版畫、年畫、布貼畫、剪紙畫。
城市發展清明上河圖2.中國繪畫的特征(1)宮廷和民間繪畫注重
;文人畫注重寫意,融詩、書、畫、印于一體。(2)中國畫講求神似、意境和氣韻,注重
的抒發,表現手法靈活、自由。(3)在啟迪民族的自信心和自尊心等方面起了潛移默化的作用。個人主觀性情寫實國寶檔案作品作者賞析《天王送子圖》(唐)吳道子用圓潤豐腴、粗細變化的線條,將暈染法的立體效果融入傳統線描法,又頗有動感作品作者賞析《山徑春行圖》(宋)馬遠描繪的對象為江南風光,構圖不追求對稱,墨色恬淡《清明上河圖》(宋)張擇端以長卷式構圖,描繪了北宋都城汴梁的生活場景1.有人說,欣賞《清明上河圖》“恍然如入汴京(東京),置身流水游龍間,但少塵土撲面耳”。——《石渠寶笈三編》通過《清明上河圖》街景,透露了哪些歷史信息?提示:商賈云集,店鋪林立,市場繁華。說明了北宋商品經濟發達,城市繁榮,市民階層壯大,社會太平祥和的景象。2.宮廷繪畫一直以來都是眾多收藏家鐘愛的收藏門類,自從2009年11月開始,宮廷繪畫接連過億元的成交將中國書畫市場帶入了一個嶄新的階段。2010年拍賣市場宮廷繪畫火爆,國內各大拍賣行,形成了集體出動的戰略思想。2009年春拍,北京保利清宮舊藏的宋徽宗《寫生珍禽圖》最終以6171萬元天價成交,接著,有乾隆御題的吳彬作品《十八應真圖卷》又以1.6912億元成交。你如何看待這一現象?提示:許多宮廷藝術品與重大歷史事件或著名歷史人物有關聯,負載著厚重的歷史文化,因此這也決定了宮廷藝術品非同一般的歷史價值和藝術價值。
一、文人畫的藝術特點(1)強調表現個性,講究借物抒情,追求神韻意趣。(2)集文學、書法、繪畫及篆刻藝術為一體,體現了畫家多方面的修養。(3)題材以山、水、梅、蘭、竹、菊與松、石為主。(4)表現手法以水墨或淡色的寫意為主。(5)出現于魏晉,真正興起于宋,明清時期成為畫壇的主流。1.王冕的《墨梅》,畫出的梅花如鐵線圈成,雖不著顏色,卻能生動地表現出含笑盈枝的姿態。這種注重抒發個人情感、追求筆墨趣味、技法精益求精的繪畫屬于 (
)A.原始巖畫 B.山水畫C.文人畫 D.風俗畫解析:根據題干提供的信息和所學史實,元代王冕的《墨梅》以抒發個人情感為主,追求筆墨趣味,這正符合文人畫注重意境,借景抒情的畫風。所以此題正確選項是C。答案:C二、魏晉、唐代、兩宋、明清時期的政治經濟和思想對繪畫時代特征的影響時代畫種時代特征繪畫風格代表人物及其特點魏晉文人畫社會危機、士人群體形成凸顯個性顧愷之“以形寫神”
唐代畫種豐富政治統一、經濟繁榮推動文化發展雍容華貴吳道子“吳帶當風”時代畫種時代特征繪畫風格代表人物及其特點宋、元文人山水畫文人階層壯大,理學的興起注重意境馬遠、夏圭“殘山剩水”世俗畫商業興盛、城市發展、文化普及描繪市井生活張擇端明、清文人畫時代變化、社會動蕩不拘成法八大山人風格奇特民間繪畫木刻版畫、年畫、布貼畫、剪紙畫2.北宋時期除了以山水花鳥為主流的文人畫以外,
出現大量描繪市井風情的作品,其中最主要的原
因是 (
)A.結束了五代十國的分裂局面B.各民族融合與交流的進一步加強C.商品經濟興盛和城市的發展D.“重文輕武”是朝廷的基本國策解析:社會意識是社會存在的反映。大量描繪市井風情的作品的出現,就是當時商品經濟興盛和城市發展的最直接反映。答案:C[典題例析][例1]
(2012·濰坊質檢)右圖是2010年廣州亞運會吉祥物——形象時尚、動感可愛的五只羊,分別取名為“阿祥”“阿和”“阿如”“阿意”“樂羊羊”,組成“祥和如意樂洋洋”。這幅圖畫應屬于(
)A.油畫B.彩陶畫C.文人畫D.風俗畫[解析]本題考查繪畫藝術的基本常識。油畫是西洋畫的主要畫種之一,快干性的植物油調和顏料,在畫布亞麻布、紙板或木板上進行制作的一個畫種。彩陶畫指畫在彩陶上的繪畫。文人畫是帶有文人情趣,流露著文人的思想,一般融文學、書法、篆刻、繪畫等為一體。風俗畫是以社會生活風俗為題材。本題中吉祥物從五只羊的形象和取名應屬于風俗畫。[答案]
D[題組沖關]
1.荊楚網——《湖北日報》2007年10月7日報道:
國慶節前夕,“八藝節”
湖北省籌委會收到一份特
殊的展品,該展品是一幅剪紙作品,名為《回娘家》,
作者是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胡錦濤。下列作品
中與該作品屬于同一風格的是 (
)A.《五子奪蓮》
B.《送子天王圖》C.《山徑春行圖》 D.《松鷹圖》解析:《五子奪蓮》是楊柳青年畫,在風格上和剪紙作品一致,即反映老百姓生活的喜怒哀樂,故選A。另外,《送子天王圖》是唐朝吳道子的名畫,表現了雍容華貴的盛唐氣象;《山徑春行圖》是宋代馬遠的作品,反映文人注重意境的思想品位;《松鷹圖》是清八大山人作品,反映清代文人受壓制,因而冷眼看現實的心緒。答案:A2.中國古代的文學藝術異彩紛呈,在悠久的歷史發展進
程中,他們又從不同的側面,反映了創作者的心聲、
社會的喜好、歷史的脈動和時代的風貌。其中,向
世俗化的轉變即是特點之一,世俗化完全是一個值
得肯定的積極趨向,世俗化肯定現世生活,肯定大
眾在社會生活中的地位與作用。閱讀下面圖片:請回答:(1)以上圖畫,能體現世俗化的有哪些?(2)請結合史實對作品加以說明。(3)試分析呈現世俗化趨勢的原因。解析:第(1)問“世俗化”應是反映民間風情,貼近市民生活的作品。第(2)問從作品反映內容來思考。第(3)問從經濟、觀念、社會狀況等角度來回答。答案:(1)《清明上河圖》《連年有余》。(2)北宋時期重文輕武,《谷之雪》體現了文人知識分子的審美情趣;《清明上河圖》描繪了北宋都城汴梁市井的生活情景;年畫《連年有余》想象生動,充滿濃郁的生活氣息,反映了世俗的審美趣味。(3)原因:手工業、商業的不斷發展;城市經濟的繁榮;市民階層的興起;印刷術的不斷提高;傳統重農抑商意識逐漸淡化。[典題例析]
[例2]
(2011·安徽高考)右圖為蘇軾的《枯木怪石圖》,有評價說,枝干“虬(qiú,盤曲)屈無端倪”,石“亦怪怪奇奇,如其胸中蟠郁也”。能體現其風格的是(
)A.“意存筆先,畫盡意在”B.“筆才一二,像已應焉”C.“詩中有畫”,“畫中有詩”D.“以清雅之筆,寫山林之氣”[解析]本題考查中國古代繪畫的特點,意在考查學生獲取圖文信息和調用知識分析問題的能力。根據《枯木怪石圖》“枝干‘虬屈無端倪’,石‘亦怪怪奇奇,如其胸中蟠郁也’”再結合中國古代繪畫注重寫意、追求“得意忘形”的特點可知,A正確;中國古代繪畫追求神似,B錯誤;C從圖中體現不出來,錯誤;由題干材料可知D錯誤。[答案]
A[題組沖關]
1.(2010·海南高考)明清時期,以“風流文采磨不盡,水墨自與詩
爭妍”為特征的文人畫興盛。右
圖是明清文人畫的代表作之一。
這類作品所表現的是(
)A.個人的情感 B.真實的景象C.多彩的生活 D.繁盛的社會解析:文人畫講究借物抒情、追求神韻意趣,
抒發個人情感。
答案:A2.明末清初的畫家朱耷,明朝宗室,號“八大山人”,
有著獨特的藝術風格,他所畫的魚和鳥,寥寥數筆,
或拉長身子,或緊縮一團;
他畫的山石,渾渾圓圓,
上大下小,頭重腳輕;
他畫的樹,老干枯枝,僅
僅幾個枝丫;他畫的風景,
山—光禿禿,樹—東倒西歪,
荒荒涼涼。題畫詩也晦澀難懂。對其畫風影響最大
的是 (
)A.所接受的理學教育B.明朝滅亡的慘痛經歷C.孤傲不群的個性D.貧苦的生活狀況解析:由題干可知朱耷身為明朝宗室,明朝滅亡后,國破家亡對他的打擊勝過常人,而在清朝這種亡國之恨又不能直抒胸臆,因而形成了他這種獨特畫風,以此來隱晦地抒發自己悲郁的心情。答案:B3.近代著名畫家陳衡恪解釋文人畫時講:“不在畫里考究
藝術上功夫,必須在畫外看出許多文人之感想。”說明
了文人畫所具有的文學性、哲學性、抒情性。下列繪畫
作品中,最能體現文人畫風貌的是 (
)
解析:A項是文人畫,B項是制陶藝術,C項是年畫,D項應是反映農業生產的圖畫。
答案:A筆墨丹青、文人意趣、民間風情,凸顯人類對美的永恒追求[文化上](1)中國的繪畫藝術以其獨特的用具、顏色、表現手法、審美情趣和藝術追求,成為世界文化藝術寶庫中的無價之寶,是中國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在內容上透射出中國傳統的宇宙觀、自然觀、人生觀。(2)中國繪畫的獨特風格:宮廷和民間繪畫注重寫實;文人畫注重寫意,融詩、書、畫、印為一體。中國畫講求神似、意境和氣韻,注重個人主觀性情的抒發,表現手法靈活、自由,在啟迪民族的自信心和自尊心等方面起到了潛移默化的作用。[政治上](1)魏晉時期,以“九品中正制”為用人標準,士人群體的追求體現在繪畫上,開始出現凸顯個性的文人畫,流行“以形寫神”的繪畫理論。(2)唐代政治統一,國力強盛,中央集權完善,在繪畫全面輝煌的氛圍中,畫家們創制法度,淋漓盡致地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