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第初中化學教案魯教版范文5篇初中化學教案魯教版范文5篇
教學內容枯燥、教學方法單一、學生學習積極性不高等等。這些問題不僅會影響學生的學習效果,還會降低教師的教學信心。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初中化學教案魯教版,如果大家喜歡可以分享給身邊的朋友。
初中化學教案魯教版(篇1)
一、教學目標
(一)知識與技能
1.知道化學是在分子、原子層次上研究物質的性質、組成、結構與變化規律的科學。
2.知道化學與人類進步和社會發展關系密切。
(二)過程與方法
1.通過具體的事例,體會化學與人類進步及社會發展的密切關系,認識學習化學的價值。
2.通過小組合作學習、討論交流,培養良好的學習習慣和學習方法。
(三)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1.激發學生親近化學、熱愛化學并渴望了解化學的情感。
2.激發學生對化學的興趣和探究的欲望。
二、教學重點
1.激發學生對化學的興趣和探究的欲望。
2.培養學生親近化學、熱愛化學并渴望了解化學的情感。
三、教學難點
知道化學是在分子、原子層次上研究物質的性質、組成、結構與變化規律的科學。
四、教學準備
教學設備:投影儀,計算機,教學課件。
實驗用品:事先用酚酞溶液寫好“化學”字樣并晾干的濾紙,事先用酚酞溶液畫好“小笑臉”并晾干的濾紙,稀氫氧化鈉溶液,稀鹽酸,濃氨水。
初中化學教案魯教版(篇2)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
1、認識金屬材料與人類生活和社會發展的密切關系。
2、了解常見金屬的物理性質及合金的特點。
3、了解物質的性質與用途的關系。
過程與方法
1、學習運用觀察、實驗等方法獲取信息。
2、學習運用比較、分析、歸納等方法對獲取的信息進行加工。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1、進一步培養學生對生活中的化學現象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激發學習化學的興趣。
2、樹立事物是普遍聯系的觀點,逐步形成合理使用物質的觀念。
3、樹立為社會進步而學習化學的志向。
教學重難點
重點
1、金屬材料的物理性質。
2、物質性質與用途的關系。
難點
1、培養學生運用探究方法得出相關結論的能力。
2、提高學生綜合分析問題的能力。
教學工具
投影儀、金屬制品(如曲別針、鋁箔、銅絲、水龍頭等)、金屬制品的掛圖(如飛機、坦克、輪船等)、鐵架臺(帶鐵圈)、大小形狀相同的金屬片(鐵片、銅片、鋁片)、干電池、小燈泡、導線、酒精燈、火柴、砂紙。
教學過程
一、新課導入
在上學期我們已經學習了碳、氧等非金屬的性質和用途。但是在一百多種元素中約有80%為金屬元素,這些金屬元素在生產和生活中有著非常重要和廣泛的用途。本單元我們將學習一些常見金屬的性質、用途和冶煉方法等。
二、新課教學
1、展示一些金屬制品(如訂書釘、鋁箔、銅絲電線、不銹鋼水龍頭等)和金屬制品的圖片(如火箭、坦克、輪船等)。
[分析]常見的材料很少有純金屬,多數為金屬的合金,即金屬材料包括純金屬以及它們的合金。金屬材料種類繁多,與人類的生活有著密切的聯系,在各個領域都有廣泛的應用。
[提問]同學們知道人類是從什么時代開始使用金屬材料的嗎?想了解金屬材料的使用歷史嗎?
[小結]石器時代→青銅器時代→鐵器時代→鋁的使用→鈦的利用
我國從商代開始使用青銅器,春秋時期就會煉鐵,戰國時期會煉鋼,目前正大量使用的是鋼和鋁合金材料,鈦被認為是21世紀最有前景的金屬材料之一。
2、與學生一起欣賞課本第2頁的兩幅圖。
鋁的利用要比銅和鐵晚得多,那僅僅是100多年前的事情。但由于鋁的密度小和具有抗腐蝕等優良性能,現在世界上鋁的年產量已超過了銅,位于鐵之后,居第二位。下面,我們就以銅、鋁、鐵為例,對金屬的物理性質進行探討。
[板書]一、金屬的物理性質
【活動與探究】根據教師提供的實驗器材進行分組實驗探究:
請學生取三塊同樣大小的銅片、鋁片和鐵片。
(1)觀察它們的顏色和光澤。然后用細砂紙打磨,再觀察它們的顏色和光澤。
(2)試試它們是否容易被彎曲、折斷,并感覺一下它們的硬度。
(3)感覺一下它們的質量大小,由此判斷它們的密度大小。
(4)用手拿著金屬片的一端,在酒精燈上方烘烤它的另一端(注意實驗安全:時間不要長,防止燙傷),試試它能不能導熱。
(5)用電池和小燈泡試試它們能不能導電,并比較燈泡的亮度是否相同。
(6)用鐵錘錘一下(驗證金屬的延展性)。
學生活動,教師巡視。
思考、討論、總結:
(1)金屬都有顏色、有光澤,純凈的鐵和鋁為銀白色,銅為紫紅色。
(2)金屬不同,其硬度大小也不相同。金屬能被彎曲,而且不易折斷。
(3)金屬不同,其密度大小也不相同。金屬有輕金屬和重金屬之分,如鋁為輕金屬,而銅為重金屬。
(4)金屬具有導熱性。不同金屬的導熱能力不盡相同。
師:金屬的這一性質決定了它們可應用在哪些方面?
生:它們可用作炊具、餐具、熱交換器、散熱器等。
師:在制造餐具的材料中,鋁、鐵制品最多,但需注意人體若攝入鋁過量,可能導致大腦遲鈍,故餐具最好少用鋁,多用鐵,因為鐵是人體必需的一種元素。
(5)金屬具有導電性。不同金屬的導電能力不盡相同。
(6)金屬具有延展性。
討論:什么是延展性?(抽成細絲的性質為延性,打軋成薄片的性質為展性。)
(展示細鐵絲、銅絲、鋁箔等)
師:金屬的這種形變說明金屬具有什么性質?
生:延展性。
師:對!金屬的延展性決定了金屬一般具有良好的機械強度,便于加工制造。
[討論](1)常溫下,是不是所有金屬都是固體?
(2)金屬用砂紙打磨前后,其顏色和光澤是否相同?說明了什么?
(3)制造飛機或機械底座對金屬的密度和硬度有什么要求?
(4)炊具加熱時有沒有熔化?說明炊具的熔點怎樣?
(5)燈絲是用鎢絲制成的,說明鎢的熔點如何?鎢可能還具有什么性質?
學生討論并總結:
(1)常溫下,汞即水銀是液態。
(2)說明有些金屬在打磨后可能與某些物質反應而使表面的金屬光澤失去。
(3)制造飛機的金屬密度小,機械底座的金屬密度大。兩者為防止變形都需要有較高的硬度。
(4)制造炊具的金屬熔點一般較高。
(5)鎢的熔點很高,同時具有導電和導熱性。
師:請大家根據以上探討結果,總結出金屬的物理性質,并用簡短的語言進行回答。
生分組討論、歸納、總結并匯報。
師總結并板書:常溫下為固態(除汞外),有顏色和光澤,有良好的導電性、導熱性和延展性,熔點較高,密度、硬度因金屬的不同而不同。
師:物質的性質和用途之間又有什么關系呢?
生:物質的性質決定物質的用途。
[板書]二、物質的性質決定用途
師:物質的用途是由哪些性質決定的呢?下面我們一起來看一下一些常見金屬物理性質的比較。
[投影]一些金屬物理性質的比較
師:請大家根據你的生活經驗和表中所提供的信息,分組討論以下問題。
[投影展示]
(1)為什么菜刀、鐮刀、錘子等用鐵制而不用鉛制?
(2)銀的導電性比銅好,為什么電線一般用銅制而不用銀制?
(3)為什么燈泡里的燈絲用鎢制而不用錫制?如果用錫制的話,可能會出現什么情況?
(4)為什么有的鐵制品如水龍頭等要鍍鉻?如果鍍金怎么樣?
生討論回答:
(1)因鐵的硬度大于鉛,鉛的硬度很小,若菜刀、鐮刀用鉛制,用的時候刀刃容易卷起來;而錘子用鉛制,很易變形。
(2)電線用銅制而不用銀制的理由:
①銀在自然界的含量少,價格昂貴;
②銀的密度大,不易架設。
(3)燈泡里的燈絲用鎢制是由于鎢有較高的熔點,且易導電。若用錫制的話,燈絲導電產生的熱量易使燈絲熔斷(因錫的熔點低),從而影響燈泡的壽命。
(4)水龍頭鍍鉻:
①可增加水龍頭的硬度,而使其不易變形;
②不易生銹;
③鍍鉻可使水龍頭變得美觀大方。鍍金雖然更好看,更耐腐蝕,但不經濟。
師:根據以上討論結果并結合實際思考:物質的性質是否是決定其用途的唯一因素?如若不是,你認為還需考慮哪些因素?
生:不一定,用途主要由性質決定。還需考慮價格、資源、是否美觀、使用是否便利、廢料是否容易回收利用和對環境的影響等。
師:下面我們來看一份資料。
[投影]
金屬之最
地殼中含量最高的金屬元素——鋁
人體中含量最高的金屬元素——鈣
目前世界年產量最高的金屬——鐵
導電、導熱性最好的金屬——銀
硬度最高的金屬——鉻
熔點最高的金屬——鎢
熔點最低的金屬——汞
密度最大的金屬——鋨
密度最小的金屬——鋰
師:你能很快記住它們嗎?以小組為單位,比一比,賽一賽,看誰是冠軍。
板書
第八單元金屬和金屬材料
課題1金屬材料
第1課時金屬的物理性質
一、金屬的物理性質
常溫下為固態(除汞外),有顏色和光澤,有良好的導電性、導熱性和延展性,熔點較高,密度、硬度隨金屬的不同而不同。
二、物質性質決定用途
用途:主要由性質決定。還需考慮的因素:價格、資源、是否美觀、使用是否便利、廢物是否易于回收利用和對環境的影響。
教學反思:
本節課以學生自主探究解決金屬材料的課題為中心,引導學生從故事化的教學情境入手,由學生提出探究目的和方案,并用交流、實驗、設計、討論等方式,得出如何區分常見的金屬和非金屬以及金屬的物理性質和用途的關系,學生掌握得較好。
初中化學教案魯教版(篇3)
一、教學設計理念:
以學生發展為本,充分體現學生學習的主體地位和教師的主導作用,重視學生對知識的發現過程和對新知識的體驗與探索,將認知與現實生活聯系起來,教學中引導學生懂得合作、討論與交流,實踐與探究,查閱資料等多種學習方法來解決問題,以此促使學生主動學習,提高學習的有效性。
二、教學設計思路:
關鍵是讓學生形成清晰的元素概念。在原子結構信息的引導下,讓學生發現它們的異同點,然后導出元素概念;再次呈現兩組原子結構信息,讓學生練習,并鞏固元素的定義;接著自學地殼中、生物細胞中含量較大的幾種元素,認識元素的存在,形成“世界是物質的,物質是由元素組成的”認識觀;通過閱讀元素符號的表格,歸納元素的簡單分類;學會元素符號的正確寫法,逐步記住一些常見元素的名稱和符號;最后,通過字母組合游戲、元素與健康、物質中的元素組成練習來加深本節課知識的學習。
三、教學設計策略:
1、從引發學生的好奇心,從學生已有的知識水平和認知特點,從學生存在的問題出發設計化學教學
2、從化學知識在日常生活中的應用設計化學教學
課題2元素(第一課時)
導學案設計
一、教與學目標導航
1、教學重點:掌握元素的概念,元素符號記憶與書寫,元素符號的意義。
2、教學難點:元素概念的理解
3、中考考點:元素的概念,常見元素符號記憶與書寫,元素符號的意義。
二、預習案
⑴什么是元素?找出元素定義中的關鍵詞,并在書上圈劃。
⑵質子數為26、中子數為27的原子和質子數為26、中子數為26的原子是同種元素嗎?
⑶決定元素種類的是原子結構中的()部分,與中子數有無關系?不同種元素的本質區別是()不同。
⑷讀課本73頁圖4—4,了解不同元素在地殼中的分布情況。在地殼中含量占前四位的元素(),生物體中含量最多的元素(),地殼中含量少,作物生長大量需要的元素是(),所以作物要施肥。
(5)元素與原子的區別和聯系是什么?
三、教學案
(一)自學質疑
1、O2、O3、H2O、H2O2等物質中都含有相同的什么元素?
2、O2、O3、H2O、H2O2等物質的分子中都含有氧原子,這些氧原子中什么是相同的?我們把質子數為8的一類原子統稱為什么元素?
3、H2、H2O、H2O2等物質的分子中都含有氫原子,這些氫原子中什么是相同的?我們把質子數為1的一類原子統稱為什么元素?
4、什么是元素?原子的什么決定了元素種類?
5、到目前為止,已經發現組成物質的元素有100多種,地殼中含量較高的前4位元素是哪些?生物中,海洋中含量較高的元素分別是哪些?
6、圖4—5中外國人遇到了什么問題?你想到了什么?
7、書寫元素符號的方法是什么?
8、元素符號表示的意義有哪些?
9、元素與原子的區別和聯系是什么?
(二)交流展示
元素的概念
1、元素的種類由原子的質子數(即核電荷數)決定。
2、地殼中的前4位元素是氧、硅、鋁、鐵
3、國際上需要用統一的符號來表示各種元素————————元素符號
4、元素符號書寫方法
5、元素符號的意義
7、元素與原子的區別和聯系
(三)互動探究
1、對比觀察化學反應前后,分子是否發生了變化?原子是否發生了變化?元素是否發生了變化?
2、元素與原子的區別和聯系是什么?
(四)精講點撥
1、化學變化中(分子會發生分裂),分子種類改變
2、化學變化中(原子不會發生分裂),原子種類不變
3、化學變化中(原子種類不變),元素種類不變
4、元素是宏觀概念,用于描述物質的組成,只講種類不講個數;原子是微觀概念,用于描述物質或分子的構成,即講種類又講個數。
(五)矯正反饋
1、元素是宏觀概念,是對物質的組成而言的。元素就是具有相同____________即____________的一類原子的總稱。決定元素種類的是____________;不同種元素之間最本質的區別是_______
2、判斷下列敘述的正誤,并說出理由。
(1)二氧化碳是由碳元素和氧元素組成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二氧化碳是由一個碳元素和一個氧元素組成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二氧化碳是由一個碳原子和一個氧分子組成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一個二氧化碳分子是由一個碳原子和兩個氧原子構成的。
3、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A、水是由一個氧元素和兩個氫元素組成的
B、水是由氧和氫兩種元素組成的
C、水是由氧和氫兩種單質組成的
D、水分子是由氧分子和氫分子構成的
(六)遷移運用
課堂練習
(一)元素符號組合游戲:請把它們變為你認識的元素符號。
ABCMN
auelg
(二)試找一找,下述哪些物質里含有相同的元素?
氧氣(O2)、水(H2O)、過氧化氫(H2O2)、
二氧化硫(SO2)、氫氣(H2)、硫粉(S)
(三)身邊的元素——我們在看電視的時候,經常看到為健康勸人們進補的廣告,這里的鋅指的就是元素,像這樣的元素你還知道哪些?
初中化學教案魯教版(篇4)
【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
(1)了解空氣的主要成分;
(2)了解氧氣、氮氣、稀有氣體的主要物理性質和用途;
(3)初步認識純凈物、混合物的概念,能區分—些常見的純凈物和混合物
2、過程與方法
(1)通過對“測定空氣里氧氣含量”實驗的操作、觀察、分析,了解空氣的組成;
(2)通過對空氣、氧氣等幾種常見物質的比較,了解混合物和純凈物的概念;
(3)通過對空氣污染情況的調查,知道空氣污染的危害,學會一些簡單的防治方法。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1)初步了解空氣污染給人類帶來的嚴重危害;
(2)知道空氣是一種寶貴的自然資源;
(3)養成關注環境、熱愛自然的情感。
【內容分析】
本單元是學生學習的第一大類物質。空氣是人人都離不開的物質,由于看不見,摸不著,學生只知其重要,卻又不十分清楚空氣到底是什么。
本單元選擇空氣和氧作為初中化學中接觸具體物質知識的開端,不僅因為小學自然課中對空氣和氧氣的知識已有過介紹,如空氣有體積、有質量、形成大氣壓、空氣流動就形成風等;更重要的是因為它們在自然界分布極廣、是自然界維持生態平衡的重要條件、是化工生產的廉價資源;它與人類的生活關系最為密切,是人類須臾不可離開的天然物質;還因為氧氣是化學性質比較活潑的元素,它能與多種金屬和非金屬元素化合形成氧化物或含氧化合物。通過對它們的認識和了解,可以比較順利地引導學生進入化學世界來探索物質的奧秘。
選擇以空氣為題,開始這一單元的教學活動,是符合“從學生熟悉的事物入手,進行科學教育”的原則的。學生對空氣已有一定的知識基礎,因此內容的安排既不能與小學自然課中的知識重復,又應以此為基礎。本課題包含了三部分,即“空氣是由什么組成的”、“空氣是一種寶貴的資源”、“保護空氣”。
這三部分內容相互密切聯系,并逐步深入。空氣是由什么組成的(氮氣、氧氣、稀有氣體、二氧化碳等)、空氣是一種寶貴的資源(氧氣、氮氣、稀有氣體的用途)、保護空氣(污染與保護)總的看來,本課題教學是很容易引起學生學習興趣的,可以說不存在什么教學難點。
本課題主要研究空氣的成分及空氣污染的有關知識。小學自然課中學過有關空氣的知識,學生有一定的知識基礎。“從熟悉的事物入手”有利于培養學生的興趣。把“空氣”作為較系統地學習和研究化學的開始,有利于引導學生進入化學殿堂。
【教學模式】
調查與討論,實驗探究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教學流程: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設計意圖:
創設情境:
引入課題:
利用電腦播放一段身邊美麗的自然環境,藍天、白云、溪水、綠樹、陽光,引出我們須臾離不開的空氣
請大家做個深呼吸,你能用一個簡單的實驗或實例來說明無色無味不易察覺的空氣確實存在嗎?
討論發言:
能夠說明空氣確實存在的實驗或實例。
學生互相評價。
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放松心情,暗示化學與生活緊密聯系。
引導學生探究,激發探究欲望,激活學生的思維。
實驗導學探究原理
(過渡)出示拉瓦錫的照片以及拉瓦錫研究空氣成分所用裝置的圖片,并講述拉瓦錫發現空氣組成的故事。
仿照這個著名實驗的原則,我們也來測定空氣里氧氣的含量。
[實驗2—1]所需的儀器,并組織學生搶答下列問題:
1、有關儀器的名稱;
2、集氣瓶中有物質嗎?
3、誰能說出空氣的成分有哪些?要求學生按教材中圖2—3連接裝置并實驗,適時指導學生觀察實驗現象、記錄實驗結果。
聽故事、思考問題:
拉瓦錫在實驗過程中是如何發現氣體減少了1/5的?
搶答有關問題。
連接裝置,進行實驗,觀察現象并及時記錄。
通過搶答,鞏固舊知,為新知識的學習奠定基礎。同時活躍課堂氣氛,調動學生的積極性。
知道實驗是學習化學的基礎。通過學生自主的實驗探究過程,體驗實驗過程中的成功與失敗。
觀察記錄分析討論
你在實驗過程中看到了什么現象?你能分析原因嗎?請把看到的現象及你的分析與同組的同學交流一下。
引導學生從兩方面來分析:
1、實驗成功,描述現象;
2、實驗失敗,尋找原因。
(小結)
由于紅磷燃燒消耗了瓶內的氧氣,導致集氣瓶內的氣壓減小,因而水倒流。
1、描述實驗現象;
2、小結并交流成功的經驗;
3、尋找并分析失敗的原因。
讓學生在觀察與討論中發現問題、提出問題、解決問題,從中培養科學觀察、規范表達和分析問題的能力。樹立實事求是、嚴謹務實的科學態度。
分析討論
1、根據拉瓦錫的研究結果,氧氣約占1/5,而我們在實驗中,為什么氣體減少的體積小于1/5?可能的原因有哪些?紅磷熄滅后瓶內還有沒有殘余的氧氣?
分組討論、交流結果:
1、水面上升不滿1/5的原因有:①裝置漏氣或紅磷不足等;②當氧氣含量低時,紅磷不能繼續燃燒。
2、沒有對實驗現象作進一步的分析、探究,培養學生的探索精神。
形成歸納總結概念:
在上述探究活動的基礎上,師生共同歸納空氣的主要成分:由與紅磷反應的氣體(氧氣)和與紅磷不反應的氣體(氮氣)組成。
閱讀教材的有關內容,歸納空氣的組成成分,形成反應的文字表達式、化學符號。
引導學生對所獲得的事實與證據進行歸納,得出結論。培養學生的規范表達能力。
觀看課件
播放課件空氣的成分測定
觀看思考
通過課件,加深學生對空氣成分的測定的認識
收:
分析討論
合:
得出結論
(比較)氮氣、二氧化碳、紅磷、空氣、河水、礦泉水等物質,哪些是混合物,哪些是純凈物?(小結)
空氣是由多種成分組成的,這樣的物質叫混合物。而氧氣是由一種物質組成的,它屬于純凈物。
比較各物質的異同,歸納混合物和純凈物的概念。
讓學生學會運用比較的方法,通過比較,可以清晰地掌握概念。
總結
回憶歸納總結本課題知道了哪些知識?
引導總結本課題內容要求。
讓學生了解空氣的成分。
初中化學教案魯教版(篇5)
知識目標:
1、了解水的物理性質
2、通過電解水的實驗,了解水是由氫、氧兩種無素組成的,它的化學式是H2O
科學素養目標:
初步培養學生鉆研精神和嚴謹的科學態度。
教學重點:
根據電解水的實驗確定組成水的成分元素,引出氫氣實驗器村,學生電源1只,霍夫曼水電解器1只,玻璃水槽1個,長導線2根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小小農場體驗活動的組織計劃
- 領導崗位任職資格設置計劃
- 數據科學在商業中的應用試題及答案
- 學校秋季特色課程設計計劃
- 業務計劃編制與風險考核試題及答案
- 計算機網絡安全管理題及答案
- 高中階段學業規劃輔導計劃
- 秋季全員培訓與學習計劃
- 備考2025年VB考試試題資源
- 2025屆四川省眉山市名校數學八下期末檢測模擬試題含解析
- 《計算機網絡基礎》課件-OSI參考模型
- 工程量清單及招標控制價編制服務采購服務方案
- 心源性猝死的預防和急救
- 輸血科感控知識培訓課件
- 《常見職業病危害與防護宣傳手冊》
- 兒童主任培訓課件
- 土地平整工程施工方案與技術措施
- 變壓器損耗對照表
- 2025版電動車充電站投資合作合同范本2篇
- 醫院水電維護與管理方案
- 重點和難點工程的施工方案、方法與技術措施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