綠色植物的生長需要水和無機鹽1_第1頁
綠色植物的生長需要水和無機鹽1_第2頁
綠色植物的生長需要水和無機鹽1_第3頁
綠色植物的生長需要水和無機鹽1_第4頁
綠色植物的生長需要水和無機鹽1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47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5.2綠色植物的生長需要水和無機鹽水槽里的植物離開了土壤為什么也能枝繁葉茂,碩果累累?1.實驗中,哪些溶液里含有無機鹽?2.實驗中有幾組對照組?你知道這個實驗中的變量是什么嗎?3.實驗中3株植物的生長出現了什么差異?思考——反饋結論:植物生長需要無機鹽。

人們根據植物生長所需要的無機鹽種類和數量的不同,用水和各種不同比例的無機鹽配制成植物培養液來栽培植物,這種方法就是無土栽培。無土栽培無土栽培有哪些優點?產量高品質好不受自然條件的影響省水,省肥,省工避免土地連作障礙小組合作無土栽培的意義:1、節省土地;2、更好地滿足植物生長的需要,培育出高質的符合人類需要的植物;3、防止污染和害蟲的出現。無土栽培前景展望

無土栽培最突出的特點是經濟效益高,目前發達國家溫室作物生產90%采用無土栽培,溫室無土栽培西紅柿畝產量達到了3-4萬公斤,獲得了極大的經濟效益。中國農科院蔬菜花卉研究所利用有機生態無土栽培技術,生產西紅柿畝產量達到1.3萬公斤,畝純收入1.5萬元。家庭無土栽培花卉欣賞無機鹽對植物生長發育的作用氮、磷、鉀的無機鹽植物需要量最大的是缺氮CK油菜缺氮的植株CK缺氮

老葉發黃

新葉色淡大麥缺氮原因:氮是葉綠素的成分番茄缺氯葉易失水萎蔫蘿卜缺氮的植株老葉發黃(3)基部發紅玉米缺氮:棉花缺氮:老葉及莖基部發紅磷的缺乏癥:特別矮小,新葉色深,呈墨綠色;老葉和莖基部常變紅。水稻缺磷:新葉色深,呈墨綠色俗稱“一枝香”,“鍋刷”缺P大麥生長矮小,葉色深綠。油菜缺磷,老葉呈紫紅色大麥缺磷,老葉發紅玉米缺磷,莖葉發紅鉀的缺乏癥。植株莖稈柔弱,易倒伏,抗逆性差棉花缺鉀老葉呈褐色燒焦狀枯死,根發育差棉花缺鉀老葉呈“褐色燒焦狀”枯死,根少葡萄缺鉀基部葉葉緣開始發黃到呈褐色燒焦狀枯死缺鉀正常3)“杯狀葉”大豆缺鉀“杯狀葉”

老葉枯死有褐色燒焦狀斑點——“焦邊”。

葉緣(雙子葉)或葉尖(單子葉)從壞死黃斑→逐漸呈褐色燒焦狀斑點——“焦邊”。缺氮缺磷缺鉀缺鐵幼葉脈間失綠;嚴重時整片新葉變為黃白甚至灰白,葉薄而柔軟,表面茸毛少蘋果缺鐵,新葉脈間失綠玉米、大豆缺鐵,新葉脈間失綠到全葉發白柑桔、小麥缺鐵,新葉脈間失綠到全葉發黃油菜缺硼“花而不實”缺硼正常小麥缺硼“亮穗”

缺B

缺硼玉米缺硼結實不良缺硼甜菜“心腐病”蕃茄“臍腐病”柑桔缺鋅小葉癥伴脈間失綠

上述圖片說明了什么?上述圖片說明:無機鹽是植物生長不可缺少的物質1.大量元素:植物需要量大、對植物生命活動具有積極其重要的作用。如氮、磷、鉀。2.微量元素:植物需要量很小、也是植物生命活動不可缺少的。如硼、鐵等。1、無機鹽是植物生長發育不可缺少的物質2、各種不同的無機鹽的作用是不同的3、需要量最多的三種(三要素):氮、磷、鉀4、微量元素:例如含鐵、硼的無機鹽。缺鐵:黃葉病缺硼:油菜“花而不實”無機鹽對植物生長發育的作用我的收獲來自土壤中的養料需要量最大的三種水無機鹽氮、磷、鉀綠色植物的生長需要水和無機鹽根對水分的吸收根根毛——根吸收水分的主要結構(課本圖4-18)小麥實驗目的:觀察植物吸水和失水的現象探究植物吸水和失水的原理

實驗材料:新鮮的白蘿卜、小刀、尺、250ml燒杯、濃鹽水、清水、土壤浸出液、鹽堿地浸出液、鑷子探究溶液濃度的大小對植物吸水的影響清水濃鹽水清水濃鹽水長度8’匯總交流實驗結論(課本64頁討論1.2.3)1.周圍溶液濃度﹥根內部細胞液濃度2.周圍溶液濃度﹤根內部細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