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2021-2022高考語文模擬試卷
注意事項:
1.答題前,考生先將自己的姓名、準考證號碼填寫清楚,將條形碼準確粘貼在條形碼區域內。
2.答題時請按要求用筆。
3.請按照題號順序在答題卡各題目的答題區域內作答,超出答題區域書寫的答案無效;在草稿紙、試卷上答題無效。
4.作圖可先使用鉛筆畫出,確定后必須用黑色字跡的簽字筆描黑。
5.保持卡面清潔,不要折暴、不要弄破、弄皺,不準使用涂改液、修正帶、刮紙刀。
1、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題。
王若虛,字從之,藁城人也。幼穎悟,若夙昔在文字間者。擢承安二年經義進士調泰州錄事歷管城門山二縣令皆
有惠政秩滿老幼攀送數日乃得行用薦入為國史院編修官遷應奉翰林文字。奉使夏國,還授同知河州軍州事,留為著作
佐郎。正大初,《宣宗親棗》成,遷平涼府判官。未幾,召為左司諫,后轉延州剌頭,入為直學士。天興元年,哀宗走
歸德。明年春,崔立變。群小附和,請為立建功德碑,翟奕以卓節省命召若虛為文。時奕小恃勢作威,人或少忤,則
讒構立見屋滅。若虛自分必死.私謂左右司員外郎元好問日:“今召我作碑,不從則死。作之則名節掃地,不若死之
為愈。雖然,我姑以理諭之。”乃謂奕輩曰:“丞相功德碑當指何事為言?”奕輩怒曰:“丞相以京城降,活生靈百
萬,非功德乎?”日:“學士代王言,功德碑謂之代王言可乎?且丞相既以城降,則朝官皆出其門,自古豈有門下人
為帥誦功德而可信乎后世哉?”奕輩不能奪,乃召太學生劉祁、麻革輩赴省,好問、張信之喻以立碑事,日:“眾議
屬二君,且已白鄭王矣,二君其無讓。”祁等固辭而別。數日,促迫不已,祁即為覃定,以付好問,好問意未愜,乃
自為之。既成,以示若虛,乃共刪定數字,然止直敘其事而已。后兵入城,不果立也。金亡,徽服北歸鎮陽,與渾源
劉郁東游奉中,至黃觀峰,憩萃美亭,顧謂同游日:“汩沒塵土中一生,不意晚年乃造仙府,誠得終老此山,志愿畢
矣。”乃令子忠先歸,遣子恕前行視夷險,因垂足坐大石上,良久瞑目而逝,年七十。所著文章號《慵夫集》若干卷、
《源南遺老》若干卷,傳于世。
(節選自《金史?王若虛傳》)
1.下列對文中畫波浪線部分的斷句,正確的一項是
A.擢承安/二年經義/進士調鄢州/錄事歷管城門山/二縣令皆有惠政/秩滿老幼攀送數日/乃得行/用薦人為國史院編修
官/
B.擢承安二年經義進士/調廓州/錄事歷管城門山/二縣令皆有惠政/秩滿/老幼攀送數日/乃得行/用薦入為國史院編修
官/
C.擢承安二年經義進士/調郵州錄事/歷管城門山二縣令/皆有惠政/秩滿/老幼攀送/數日乃得行/用薦人為國史院編修
官/
D.擢承安二年/經義進士/調鄢州錄事/歷管城門山二縣令/皆有惠政/秩滿老幼攀送/數日乃得行/用薦人為國史院編修
官/
2.下列對文中加點詞語的相關內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
A.實錄,依照真實情況記錄。編年體史書的一種,一般以皇帝的謚號或廟號為書名,也有以王朝命名。
B.刺史,原為巡查官名,東漢以后成為州郡最高軍政長官,有時稱太守。唐白居易曾任杭州蘇州刺史。
C.尚書省,由漢代皇帝的秘書機關尚書發展而來,隋唐后與中書省、門下省為中央政府最高權力機構。
D.泰山,與華山、衡山、廬山、嵩山并稱五岳,古時有天子到泰山封禪祭天地,后也以“泰山”比喻岳父。
3.下列對原文有關內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若虛少有高才,仕途頗為順利。他年少聰明慧悟,仿佛很早就同文字打交道;他曾歷任翰林文字、著作佐郎、左
司諫、直學士等職。
B.若虛身處官場,做實事重名節。他為官頗有成就,曾出使夏國,編成《宣宗實錄》;對翟奕等人作碑文的要求,他
用道理來回絕。
C.若虛不畏權貴,碑文交由他人。翟奕等人對他不寫碑文很惱怒,最后碑文由劉祁寫好,經他和元好問刪定后,只
是直接敘述事件。
D.若虛不仕元君,東游泰山而逝。金國滅亡后,他穿平民服裝北歸;與友人游歷泰山時感慨人生,希望終老于此,
在一大石上坐逝。
4.把文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
(1)時奕輩恃勢作威,人或少忤,則讒構立見屠滅。
(2)眾議屬二君,且已白鄭王矣,二君其無讓。
2、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題。
3月已至,疫情未除。按照國家教育部“停課不停學”的相關要求,為使我市中小學生共享國家級專業媒體的優
質教學資源,市文旅廣電局積極協調促進中國教育電視臺CETV-4頻道在錦州的落地工作。目前,()。
按照“盡量減少中小學生上網時間,保護學生視力,防止同時上網出現網絡'擁堵'”的要求,國家級專業媒體
中國教育電視臺CETV-4頻道集結北京市和全國部分省市區的特級教師、學科骨干教師,在延期開學期間特別開設《同
上一堂課?直播課堂》節目,服務于全國小學至高中學生。為保障廣大中小學生在疫情期間的學習,市文旅廣電局按
照疫情防控工作部署和國家廣電總局統一要求,積極與中國教育電視臺CETV-4頻道協調,促進其在錦州的落地工作,
市縣廣電網絡單位克服缺少設備等難題,積極想辦法,免費面向數字電視“CETV-4”開通頻道。
1.下列填入文中括號內的語句,銜接最恰當的一項是
A.市內及縣區相關用戶已可免費收看收聽該頻道
B.該頻道已面向縣區及市內相關用戶免費開放
C.該頻道已面向市內及縣區相關用戶免費開放
D.縣區及市內相關用戶已可免費收看收聽該頻道
2.下列各句中的書名號和文中《同上一堂課?直播課堂》的書名號,作用相同的一項是
A.體育頻道每天早上六點,《健身動起來》陪您迎接美好的新一天。
B.《紅高粱》是一部以抗戰時期為時代背景的經典優秀影片。
C.《柳葉刀》是323年愛思唯爾(Elsevier)出版公司出版的雜志。
D.1958年2月11日,第一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五次會議批準頒布《漢語拼音方案》。
3.文中畫橫線的句子有語病,下列修改最恰當的一項是
A.市縣廣電網絡單位攻克缺少設備等難題,積極想辦法,免費面向數字電視用戶開通“CETV-4”頻道。
B.市縣廣電網絡單位克服缺少設備等困難,積極想辦法,面向數字電視免費開通“CETV-4”頻道。
C.市縣廣電網絡單位克服缺少設備等難題,積極想辦法,面向數字電視用戶免費開通“CETV-4”頻道。
D.市縣廣電網絡單位克服缺少設備等困難,積極想辦法,面向數字電視用戶免費開通“CETV-4”頻道。
3、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題。
烏鎮之約像一葉行走在互聯網世界的烏堡船,不般兩車。(甲)它載著吳越的韻腳,為這場全球群賢畢至的聚會淺
吟低唱;它勾春濃淡的水星,為世界互聯網的發展再度揮毫。
始于2014年的烏鎮之約,像得全球互聯網治理從此回蕩中國聲音、貫穿中國態度。(乙)“構速網絡空間命運共
同體”的中國方案,歷經風雨愈加綻放出真理的光芒,廣受響應和贊許。五年,瞬息萬變的互聯網世界,記下無數重
要時刻,留下令人驚嘆的今昔對比。五年前,人們剛開始感受4G元年的快速通聯,移動互聯網風頭乍現,一些傳統企
業還在轉型的風口痢彈……(丙)而今天,5G已經揭開了面紗;AR、VR、AI等新技術逐漸嵌入生活場景;傳統行業的
“互聯網+”如X如荼,為脫貧、就業等問題增添了新的解決思路,互聯網思維下的社會治理更加開放協同。
傳承與創新中,變的是議題,不變的是宗旨。細數不同年份的議題轉換,足以體察全球數字風云變遷,唯有“構
速網絡空間命運共同體”這一宗旨,依然如初。一個互聯互通的世界,更加息息相關。
1.文段中的加點詞語,運用不正確的一項是()
A.不期而至B.使得C.C胭D.如火如荼
2.文段中畫線的甲、乙、丙句,標點有誤的一項是()
A.甲B.乙C.丙
4、下列各句沒有語病的一句是()
A.外國科學家研究發現,人類的大腦無時無刻在變化,而不僅僅是在嬰兒時期。神經科學家將大腦的這種特性稱為
可塑性。
B.近期,全國各地普降大雨,肆虐的洪水從南向北,潰我堤壩、吞我沃野、淹我城市,給我國人民生命和財產造成
巨大威脅。
C.據國外媒體報道,全球最大的民用與軍用飛機制造商波音公司,近日向美國專利商標局申請了一項有關太陽能無
人機的專利。
D.在一個人的各個年齡段,不論是5歲還是50歲,女性都比男性更具生存優勢,這也解釋了為什么百歲壽星女性居
多的原因。
5、閱讀下面這首詩歌,完成下面小題。
息慮
韓偃
思慮狎群鷗,行藏合自由。
春寒宜酒病,夜雨入鄉愁。
道向危時見,官因亂世體。
外人相待淺,獨說濟川舟。
[注]濟川舟,語出《尚書》,“愛立作相,玉置諸其左右。命之日:'朝夕納誨,以輔臺德。若金,用汝作礪;若濟巨
川,用汝作舟楫。”后用“濟川舟”比喻輔佐君王治理國家的重臣。
1.下列對這首詩的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息慮”是消除雜念的意思,表面上寫自己靜心無為,實際上蘊含憤激之情。
B.首聯緊扣詩題,描繪了自己與鷗鳥狎游而毫無顧忌、自由自在的生活狀態。
C.頷聯回憶詩人春寒時因縱酒而生病的情景,“宜”字看似矛盾,其實深有意味。
D.頸聯寫在國家危難、世道混亂之際,自己逃避仕途,其中體現了詩人的無奈。
2.詩的尾聯在表達情感時運用了什么表現手法?請結合詩句簡要分析。
6、(1),任重而道遠。(《論語》)
(2),晉代衣冠成古丘。(李白《登金陵鳳凰臺》)
(3)衣帶漸寬終不悔,。(柳永《蝶戀花》)
(4)君子生非異也,.(荀子《勸學》)
(5)山河破碎風飄絮,o(文天祥《過零丁洋》)
(6)我欲乘風歸去,,高處不勝寒。(蘇軾《水調歌頭》)
(7)江東子弟多才俊,.(杜牧《題烏江亭》)
(8)皆若空游無所依。(柳宗元《小石潭記》)
7,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題
家庭在西洋是一種界服分明的團體。在英美,家庭包括他和他的妻以及未成年的孩子而在我們中國“家里的”可
以指自己的太太一個人,“家門”可以指叔伯侄子一大批,“自家人”可以包羅任何要拉入自己的圖子,表示親熱的
人物這表示了我們的社會結構本身和西洋的不同,我們的格局不是一捆一捆扎清楚的柴,而是好像把一塊石頭丟在水
面上所發生的一圈圈推出去的波紋,愈推愈遠,愈推愈簿。每個人都是他社會影響所推出去的圈子的中心。被圈子的
波紋所推及的就發生聯系我們社會中最重要的親屬關系就是這種丟石頭形成同心圓波紋的性質。從生育和婚姻所結成
的網絡,可以一直推出去包括無窮的人。這個網絡像個蜘蛛的網,有一個中心,就是自己我們每個人都有這么一個以
親屬關系布出去的網,但是沒有一個網所平住的人是相同的。以親屬關系所聯系成的社會關系的每一個網絡有個“己”
作為中心,各個網絡的中心都不同在鄉土社會里,地緣關系也是如此。每一家以自己的地位做中心,周圍劃出一個圈
子,這個圈子是“街坊”。可是這不是一個固定的團體,而是一個范圍。范圍的大小也要依著中心的勢力厚薄而定。
有勢力的人家的街坊可以遍及全村,窮苦人家的街坊只是比鄰的兩三家。中國傳統結構中的差序格局具有這種伸縮能
力。中國人也特別對世態炎涼有感觸,正因為這富于伸縮的社會圈子會因中心勢力的變化而大小。
儒家最考究的是人倫。“倫"重在分別,在《禮記?祭統》所講的十倫,鬼神、君臣、父子、貴賤、親疏、爵賞、
夫婦、政事、長幼、上下,都是指差等。“不失其倫”是在別父子、遠近、親疏。在我們傳統的社會結構里最基本的
概念,這個人和人來往所構成的網絡中的綱紀,就是一個差序,也就是“倫”。
孔子最注重的就是水紋波浪向外擴張的“推”字。他先承認一個己,推己及人的己,對于這己”,得加以克服于
禮,克己就是修身。順著這同心圓的倫常,就可向外推了。從已到家,由家到國,由國到天下,是一條通路,五倫是
天下之達道在這種富于伸縮性的網絡里,隨時隨地是有一個“己”作中心的。這并不是個人主義,而是自我主義。在
個人主義下,一方面是平等觀念,指在同一團體中各分子的地位相等,個人不能侵犯大家的權利;一方面是憲法觀念,
指團體不能抹煞個人,只能在個人們所愿意交出的一分權利上控制個人。在我們中國傳統思想里是沒有這一套的,因
為我們所有的是自我主義,一切價值是以“己''作為中心的主義在差序格局里,公和私是相對而言的,站在任何一圈
里,向內看也可以說是公的。譬如模糊不清的“天下”,國是皇帝之家,不過是從自己這個中心里推出去的社會勢力
里的一圈而已可以著手的,具體的只有己,克己就成了社會生活中最重要的德性在差序格局中,社會美系是私人關系
的增加,社會范圍是一根根私人聯系所構成的網絡,因之,我們傳統社會里所有的社會道德也只在私人聯系中發生意
義.
(選自費孝通《鄉土中國?差序格局》,有刪改)
1.關于原文內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中國家庭與西洋家庭的結構不同在于中國家庭的人員界限不分明,可以伸縮。
B.中國家庭的親屬關系是通過生育和婚姻所發生的可包括無數人的社會關系。
C.西方的個人主義和中國的自我主義的區別在于個人是否在團體中,是否平等。
D.“倫”就是一個人和與自己發生社會關系的那一群人所構成的網絡中的綱紀
2.下列對原文論證的相關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文章從親緣和地緣兩方面說明了中國傳統社會結構的特點就是差序格局。
B.“一捆柴”和“丟石頭形成同心圓波紋”都是用形象生動的比喻幫助論證。
C.文中儒家經典《禮記》中所講的“十倫”,正是“差序格局”的具體表現。
D.文中采用對比論證的方式,比較了西方社會結構和中國社會結構的不同。
3.根據原文內容,下列說法正確的一項是
A.差序格局體現為以親屬關系為主軸的網絡關系,各種網絡的中心不同,且彼此獨立。
B.地緣關系中的差序格局體現為依據中心勢力所在地域不同,社會圈子的大小可以伸縮。
C.孔子談“克己”,正因為他發現各種社會關系中可以著手的,具體的只有自己這個中心。
D.差序格局的社會關系是私人關系的增加,因而社會道德也只在私人聯系中才產生意義。
8、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題。
在“泛娛樂化”的文化氛圍中,“佛系”作為網絡流行語不斷被人們傳播、加工,以自我調侃自我解嘲的方式成
為人們的釋壓工具,也迅速發酵:佛系追星、佛系購物、佛系員工、佛系戀愛、佛系學生、佛系養姓。其實,這種調
侃倒也無妨。特別是“90后”一代中,年齡最大的已經年近而立之年,面對已經被上一代占據的差不多的社會資源和
話語權,面對沉重的經濟壓力,面對別人優越的生活條件,面對自己的“初心”,只好在自信為底色的情緒中調侃戲
謔。雖然“佛系”的說法有著些許消極逃避、悲觀失望的色彩,但它是強勢生活下的弱勢群體的心靈自我保護,不是
絕對的悲觀失望,也不同于灰色調校重的“喪文化”。“喪文化”的符號是“我差不多是個廢人了”“漫無目的的頹
廢”“什么都不想干”“躺尸到死亡”“頹廢到憂傷”。“喪”是不想工作、情緒低落、欲望低下,一切皆空,無所
執;而“佛系”是在看似“無執”中“有執”,是“只顧攀登莫問高”“只重過程,英問結果”,以“無所謂”的態
度降低了心理的期待值。也不能把“佛系”青年等同于“垮掉的一代”。雖然和“佛系”一樣,作為青年亞文化的流
行語如“葛優施、宅文化、二次元、小確幸、屈絲''一度盛傳,但是無須過度解讀和過度擔憂。這不是青年一代的自
暴自棄,而是負面情緒的自我消解。
“佛系”心態實際指向的是現實物質和精神滿足狀況與欲望之間的關系。美國經濟學諾貝爾獎得主保羅?薩承爾
森提出:幸福三效用/欲望,幸福是效用(現實生活狀況)和欲望(個人物質和精神欲求)之間的比值。按照這一說法,
幸福感的提升,與現實物質和精神的滿足和欲望的減少密切相關。“佛系”看似怎么都行、不大走心、看淡一切的活
法,使“佛系”心態的一種可能的發展指向是無欲無求。“佛系”心態發展的另一種積極發展指向是心理學意義上的
自我調適。追求心靈的感悟和超越,積極樂觀、豁達寬容、憂喜隨緣也不失為一種積極的生活態度。這樣可以樂觀面
對生活中的逆境和挑戰,放下心態和身段,以理性平靜的心態去面對人生百態。
“佛系”是“90后”獨特的“敘事方式”,不能苛求每一代都完美,也沒有必要聳人聽聞地提升到人性墮落的高
度。朋友圈的善意點贊、正向鼓勵;打車過程中對司機的體諒,堵車時的安靜從容;戀愛中對看電影、旅游、洗碗等
“小事不爭執原則”;網絡交友的與人為善,重緣惜緣;養娃不執著于“窮養”“富養”的教條式的爭論,不一定都
要求孩子“成名成星”;平平安安上班,安安靜靜下班,工作有耐性,不無原則刻意恭維上司有什么不好?
“佛系”心態也折射了“90后”青年從年少輕狂到“為賦新詞強說愁”再到歷經滄桑后的成熟。當前社會生活節
奏快、領域多、元素豐富,許多事都是多重的選擇,面對一些無關原則和不破底線的小事,不必錨銖必較,多一些大
度包容,笑而對之有何不可?
(摘編自張九海《”佛系”心態的三重解讀》)
1.下列關于原文內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確的一項是。
A.“小事不爭執”、不要求孩子“成名成星”以及工作有耐性,都是“佛系”的表現。
B.“佛系”追求心靈的感悟和超越、豁達寬容、憂喜隨緣、敢為人先等積極生活態度。
C.雖然“佛系”是弱勢群體的心靈自我保護,但也流露出了絕對的悲觀失望的情緒。
D.“佛系”要求在現實生活中“一切皆空,無所執”,不無原則地刻意地恭維上司。
2.下列對原文論證的相關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文章采用對比論證的手法,論證了“佛系”和“喪文化”“垮掉的一代”的不同
B.文章引用保羅?薩繆爾森的幸福觀點意在證明“佛系”心態有助于幸福感的提升。
C.文章依次論證了“佛系”產生的原因、“佛系”心態的意義以及其正能量的表現。
D.文章由現象到本質,層層深人地進行論述,最后對“佛系”這一思想進行了否定。
3.根據原文內容,下列說法不正確的一項是。
A.近年來,“佛系”作為網絡流行語不斷被人們傳播、加工,已成為了人們的釋壓工具.
B.“佛系”是“90后”一代面對生活中的重重壓力而在自信為底色的情緒中的調侃、戲謔.
C.“佛系”作為“90后”獨特的“敘事方式”,反映出了年輕一代人性不斷墮落的一面。
D.“佛系”心態折射出“90后”的青年度過不同的人生階段后逐漸走向成熟的心理歷程。
9、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題。
王國維在《論教育之宗旨》一文中提出,教育的宗旨即“使人為完全之人物而已”,而“完全之人物”的養成,
除了“身體之能力”夕卜,還應具有“精神之能力”,即“知力、感情及意志”。其中的感情就是“美育”,美育能“使
人之感情發達,以達完美之域”。促進個體的情感解放和精神自由應作為美育的根本價值尺度。
人的生命是一切活動展開的基點,對生命的審美則是一切美育活動的根本。人對自身生命的審美,首先來自對情
感生命的審美把握。而中華詩詞則正是這樣一座情感生命的寶庫。徜徉于中華詩詞之海,也正是徜徉在人類情感之海。
陳子昂“前不見古人,后不見來者”的孤獨、李白“千金散盡還復來”的瀟灑、杜甫“無邊落木蕭蕭下”的沉郁,無
一不是進行情感生命美育的絕佳載體。誦讀“小溪清水平如錢,一葉飛來細浪生”,滌去的是你旅途中的煩躁抑郁;
玩味著“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明……'但愿人長久,千里共嬋娟”,減緩的是你思鄉的情愫;與“安能推眉折腰事
權貴,使我不得開心顏”的共鳴,堅定的是你的人生抉擇!
任何的生命現象、生命狀態、生命活動.總是感性的、形象的,人們也正是通過對生命的感性形象的審美感悟,
來感知和把握生命的審美價值。中華詩詞向來注重意象的締造,而詩詞中的意象歷經各代文人的傳承,已是我們民族
的一種生命積淀,是我們民族生命的感性存在。對這些意象的感知與把握也正是對自身生命的感悟與認同。
“春”“江”“花”“月”的美妙始終伴隨著我們心靈的成長,寒山寺的鐘聲將永遠響徹在我們的生命旅程之中。
吟誦中華詩詞,也能達到一種悅性悅情的審美自由狀態。德國教育家威廉?馮?洪堡特認為在人所擁有的各種能
力中,發聲最適合表現人的內心感受,因為人所發出的聲音正如人的呼吸,充滿了生命力和激情。詩詞吟誦時或高昂
或激憤或安閑或怡然的聲音,無一不浸透著吟誦者內在的生命氣息,預示著生命的積極噴發,并最終達到一種情緒的
快樂、生命的愉悅。
審美的最高層次就是造就一個自由的審美世界,這個審美世界超越了物質世界的實在性,是一種澄明、透徹的心
境。在這一境界中,超越了不自由心境的“我”,排除了雜亂無序的精神狀態,是情感的、精神的、本真的心靈境界。
這也正是孔子所謂“樂”的心態,莊子所謂“游”的境界。我們在鑒賞傳統詩詞時,對意象的解讀以及由此產生的情
感移置,正是進入了此種境界。在此過程中,心中除了那輪明月之外,別無他物,并在不知不覺中達到物我兩忘進而
物我同一的境界。人的心境亦隨之豁然開朗,達到通徹透亮的境界。
生命不是只可意會而不可言傳的存在,而是有聲有色、有血有肉,可感可觸、可視可聽的,具有可欣賞性的無限
的美感。中華詩詞濃烈的情感、豐滿形象的意象、吟誦時帶來的愉悅、審美中精神的自由與超越,都是一種生命狀態
的鋪展與呈現。在心理疾病高發,特別是青少年不珍惜自己生命的極端事例頻發的今天,中華詩詞除了其傳統的美育
價值外,其在生命教育中的作用和功能,相信也會越發得到凸顯。
(摘編自斯就業《中華詩詞的生命美育價值探析》)
1.下列關于原文內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只有具備“身體之能力”和“精神之能力”的人,才能成為“完全之人物”o
B.生命是具有可欣賞性的美感存在,一切美育活動的根本在于對生命的審美。
C.學習中華詩詞需誦讀玩味,尤其要學會吟誦,進而沉浸其中,并產生共鳴。
D.真正的審美活動必須超越不自由心境的“我”,達到澄明、透徹的心靈境界。
2.下列對原文論證的相關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第一段提出美育的根本價值尺度是促進個體的情感解放和精神自由。
B.第二段運用對比、引用等手法,闡述中華詩詞是人類表達情感的載體。
C.文章列舉“春”“江”“花”“月”等意象說明中華詩詞是民族的生命積淀。
D.第五段借孔子“樂”的心態和莊子“游”的境界說明什么是自由的審美世界。
3.根據原文內容,下列說法正確的一項是()
A.美育可以使人的感情發達,精神自由是培養“身體之能力”的一個重要途徑。
B.中華詩詞中的優秀詩句可以讓人產生共鳴,疏導自我感情,堅定人生的選擇。
C.我們正是通過對中華詩詞意象的把握才窺探到詩人生命情感的感悟。
D.學習中華詩詞可以有效杜絕青少年不珍惜自己生命的極端事例。
10、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題
蜀人張岱,陶庵其號也。少為紈絳子弟,極愛繁華,好精舍,好鮮衣,好美食,好駿馬,好梨園,好花鳥,兼以
茶溪橘虐,書蠢詩魔,勞碌半生,皆成夢幻。年至五十,國破家亡,避跡山居,所存者破床碎幾,折鼎病琴,與殘書
數帙,缺硯一方而已。布衣蔬食,常至斷炊。回首二十年前,真如隔世。故稱之以富貴人可,稱之以貧賤人亦可;稱
之以智慧人可,稱之以愚盍人亦可;稱之以強項人可,稱之以柔弱人亦可;稱之以下急人可,稱之以懶散人亦可。學
書不成,學劍不成,學節義不成,學文章不成,學仙學佛,學農學畫俱不成,任世人呼之為敗家子,為廢物,為頑民,
為鈍秀才,為瞌睡漢,為死老魅也已矣。
初字宗子,人稱石公,即字石公。好著書,其所成者有《石匱書》《張氏家譜》《義烈傳》《瑯嫁文集》諸文行世。
生于萬歷丁酉八月二十五日卯時,幼多痰疾,養于外大母馬太夫人者十年。外太祖云谷公宦兩廣,藏生牛黃丸盈數麓,
自余因地以至十有六歲,食盡之而厥疾始摩。六歲時,大父雨若翁攜余之武林,遇眉公①先生跨一角鹿,為錢塘游客,
對大父日:“聞文孫善屬對,吾面試之。”指屏上李白騎鯨圖日:“太白騎鯨,采石江邊撈夜月。”余應日:“眉公
跨鹿,錢塘縣里打秋風。”眉公大笑起躍目:“那得靈劣若此,吾小友也。”欲進余以千秋之業,豈料余之一事無成
也哉?
甲申以后,悠悠忽忽,既不能覓死,又不能唧生,白發婆娑,猶視感人世。恐一旦法先期露,與草木同腐,因思
古人如王無功、陶靖節、徐文長皆自作墓銘,余亦效孥為之。甫構思,覺人與文俱不佳,輯筆者再。雖然,第言吾之
癖錯,則亦可傳也已。曾營生身于項王里之雞頭山.友人李研齋題其擴曰:“嗚呼,有明著述鴻儒陶庵張長公之獷。”
伯鸞②高士,冢近要離,余故有取于項里也。明年,年躋七十,死與葬,其日月尚不知也,故不書。
(張金《自為墓志銘》,有刪節)
(注)①眉公:陳繼儒(1558-1639),字仲醇,號眉公,明代的文學家、書畫家。②伯鸞:東漢的梁鴻,字伯鸞。
1.對下列加點詞的解釋,不事確的一項是()
A.兼以茶漫橘虐淫:沉溺
B.稱之以卞急人可卞:急躁
C.又不能聊生聊:姑且
D.余亦效掣為之顰:皺眉
2.下列對原文有關內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張岱少年享受榮華富貴,晚年卻因國破家亡,生活困窘,所以感慨人生恍如隔世。
B.張岱自認為自己無用,而諸多書籍流行于世,可見寫“無用”只是表達憤激之情。
C.張岱六歲時跟隨伯父來到武林,遇到眉公先生,因對對工整,得到眉公先生的贊賞。
D.本文多處運用自嘲、反諷的藝術手法,流露出作者張狂的個性和內心的苦悶憤懣。
3.把文中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
⑴眉公大笑起躍曰:“那得靈雋若此,吾小友也。”欲進余以千秋之業,豈料余之一事無成也哉?
⑵甫構思,覺人與文俱不佳,輟筆者再。雖然,第言吾之癖錯,則亦可傳也已。
4.根據最后一段文意,簡要概括作者“自為墓志銘”的原因。
11>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題。
筠州學記
(宋)曾鞏
周衰,先王之跡熄。至漢,六藝出于秦火之余,士學于百家之后。言道德者,矜高遠而遭世用;語政理者,務卑
近而非師古。當是時,能明先王之道者,揚雄而已。而雄之書,世未知好也然士之出于其時者,皆勇于自立,無茍簡
之心,其取予進退去就,必度于禮義。
自此至于魏晉以來,其風俗之弊,人材之乏久矣。以迄于今,士乃特有起于千載之外,明先王之道,以寤后之學
者。世雖不能皆知其意,而往往好之。故習其說者,論道德之旨,而知應務之非近;議從政之體,而知法古之非。丕
亂于百家不蔽于傳疏。其所知者若此,此漢之士所不能及。然能尊而守之者,則未必眾也故樂易敦樸之俗微,而詭欺
薄惡之習勝。其于貧富貴賤之地,則養廉遠恥之意少,而偷合茍得之行多。此俗化之美,所以未及于漢也。夫所聞或
淺而其義甚高與所知有余而其守不足者其故何哉由漢之士察舉于鄉故不能不篤于自修。今之士選用于文章,故不得不
篤于所學。至于循習之深,則得于心者亦不自知其至也。由是觀之,則上所好,下必有甚者焉,豈非信歟!令漢與今
有教化開導之方,有庠序養成之法,則士于學行,豈有彼此之偏,先后之過乎?夫《大學》之道,將欲誠意正心修身,
以治其國家天下,而必本于先致其知。則知者固善之端,而人之所難至也。以今之士,于人所難至者既幾矣,則上之
施化,英易于斯時,顧所以導之如何爾。筠為州,在大江之西,其地僻絕。當慶歷之初,詔天下立學,而篇獨不能應
詔,州之士以為病。至治平三年,蓋十有三年矣,始告于知州事、尚書都官郎中董君儀。董君乃與通判州事、國子博
士鄭君苻,相州之東南,得亢爽之地,筑宮于其上。經始于其春,而落成于八月之望。既而來學者常數十百人,二君
乃以書走京師,請記于予。
于謂二君之于政,可謂知所務矣。使筠之士相與升降乎其中,講先王之遺文,以致其知。其賢者超然自信而獨立,
其中材勉焉,以待上之教化則是宮之作,非獨使夫來者玩思于空言,以千世取祿而已。故為之著予之所聞者以為記,
而使歸刻焉。
(選自《唐宋文醇》,有刪改)
1.對下列句子中加點詞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A.步高遠而遺世用矜:自夸
B.有序序養成之法庠序:古代的地方學校
C.州之士以為海病:弊端
D.以千世取祿而已干:干預
2.下列各組句子中,加點詞的意義和用法相同的一組是。
A.以寤后之學者趙亦盛設兵以待秦
B.故不得不篤于所學而為秦人積威之所劫
C.然士之出于其時者師不必賢于弟子
D.講先王之遺文予猶記周公之被逮
3.下列對原文有關內容的概括與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曾鞏的文章,常以平凡之事示深遠之理。本文標題為“筠州學記”,作者卻并未拘泥于對瑞州學舍建立的記敘,
而論及歷史上對先王之道的繼承與學習、漢代人的教化風俗之美等。
B.對于當世的讀書人,作者贊賞他們能夠鉆研典籍、效法古人的行為,同時也指出他們雖然明曉先王之道,但是能
夠尊重而奉行的,卻未必有那么多人。
C.文章將漢代的讀書人與當今的讀書人相比較,指出由于推選人才的方式不同,他們所專注的方面不同,前者專注
于自我修養,而后者更專注于學習
D.作者認為董君儀、鄭君菊二君對于筠州的政事,是有追求的。慶歷初年,筠州地理偏僻,未能應召建校,而在二
十三年后董鄭二君選地建學舍,并親自講解先王遺文,使學子們學得知識。
4.用“/”給文中畫波浪線的部分斷句。
夫所聞或淺而其義甚高與所知有余而其守不足者其故何哉由漢之士察舉于鄉閭故不能不篤于自修
5.把文中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
(1)不亂于百家,不蔽于傳疏。其所知者若此,此漢之士所不能及。
(2)則上之施化,莫易于斯時,顧所以導之如何爾。
12、閱讀下面的材料,根據要求寫作。
時間之河川流不息,每一代青年都有自己的際遇和機緣,都要在自己所處的時代坐標上謀劃人生、創造歷史。前
不久,《人民日報》發表了八封寫給青年人的主題信。下面是其中幾封信的主題:
①你的夢想有多雄奇,中國就有多美麗。
②欣賞你一往無前的奮斗姿態。
③愿你披荊斬棘,磨礪成自己的榜樣。
④時代離你多遠?比你能想象的更近!
⑤你最牛的背景,就是今天的中國。
⑥我們的征途是星辰大海。
請以其中兩三句為基礎立意,并合理引用,寫一篇文章。要求:自選角度,明確文體,自擬標題;不要套作,不得抄
襲;不少于800字。
參考答案
1、1.
2.D
3.C
4.(1)當時翟奕一類人依仗權勢,作威作福,有人稍稍頂撞他們,他們就進讒言,羅織罪名,使那人立即被殺害。
(2)大家的意見是請你們二位撰寫碑文,而且已經報告給鄭王(崔立)了,希望二位不要推辭。
【解析】
1.此題考查學生文言文斷句能力。解答此類題,考生不僅需要具備一定的文言閱讀的語感和斷句技巧,而且還應具備
一定的文化素養。文言斷句有很多的標志,比如:四字短語、排偶句式、對稱結構等等,還可以利用詞語在句中充當
的成分來判斷。最重要的是抓住句子的主語,梳理出事件的來龍去脈。本題要求選擇“對文中畫波浪線部分的斷句,
正確的一項是“,宜采用排除法。
畫波浪線的句子大意是:承安二年中經義科進士第,調任部州錄事,歷任管城、門山二縣縣令,都有愛民的政績。任
期滿,百姓不分老幼都來挽留送行,過了幾天才能出發。因人推薦,被召入朝廷任國史院編修官。斷句要注意分析句
子結構,特別是句中的寫作對象,同時要抓住斷句的標志。本句“擢承安二年經義進士”,其中“進士”是“擢”的
賓語,所以應在“進士”后斷開,從而排除A項;“調解州錄事”“歷管城門山二縣令”是對稱結構,其中“錄事”“縣
令”是官職名,反映了他的官職升遷情況,故其后均要斷開,從而排除B項。“皆有惠政”是他為官時的舉措;而“秩
滿”“老幼攀送”是講他任期滿后深得百姓愛戴的表現;所以在“秩滿”后要斷開,故排除D項。而“用薦人為國史
院編修官”是講他的官職的再次升遷情況。綜合以上分析:
故選C。
2.此題考核學生識記、理解古代文化常識的能力。文化常識的考核主要集中在古代的一些稱謂、官職的變遷、建筑的
名稱;帝王年號、謚號、廟號;官場的一些禮節、朝廷的一些機構、典章制度、外交禮儀、行政區劃;還有一些委婉
的說法,表謙、表敬的詞語等等。平時要注意積累,尤其是課本的注釋等相關內容,答題時還要注意結合具體語境來
推敲。本題要求選擇“對文中加點詞語的相關內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
D項,“廬山”不是五岳之一,應將"廬山”改為“恒山”?
故選D。
3.本題考查學生對文言文有關內容要點的概括和分析能力。此類題答題時,注意對讀選項和原文,尋找時間、地點、
人物、時間、手法以及重點詞句的翻譯上的錯誤,在細節上做文章。同時防止命題陷阱,如:張冠李戴、曲解文意、
因果倒置、無中生有等。本題要求選出“對原文內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
C項,曲解文意,“最后碑文由劉祁寫好”的說法不當。根據原文“祁即為草定,以付好問,好問意未愜,乃自為之。
既成,以示若虛,乃共刪定數字,然止直敘其事而已”,應是:劉祁(于是)就草定了碑文,交給了元好問,元好問
不中意,于是自己撰寫碑文寫成以后給王若虛看,共同刪定幾個字,但只是直接敘述事件經過罷了。
故選c。
4.本題考查學生的文言翻譯能力。要做好這類題,首先熟悉文言文常見的八種句式:省略句、判斷句、賓語前置句、
定語后置句、狀語后置句、主謂倒裝句、被動句、固定句式;其次了解常見的詞類活用現象、古今異義詞語、通假字、
古代文化常識等。最后還要找好有助得分的關鍵詞。同時,了解文言翻譯的原則是:信(準確)、達(通暢)、雅(有文采)。
掌握翻譯的方法:留(對古今意義相同的詞保留不譯);換(用現代的詞去替代相應的古代的詞);補(補出文中省略了的
語句,補出句中的省略成分);刪(把無實在意義的文言虛詞刪去);調(把文言文倒裝句,調整為符合現代漢語表達習慣
的句式)。翻譯時還必須有步驟:斷句——串譯——完善。
第(D句采分點:“輩”,是復數概念,譯為“類、等”;“恃”,仗恃、依靠;“忤”,頂撞、忤逆;“讒構”,
用讒言構陷。
第(2)句采分點:“屬”,動詞,撰寫;“白”,告訴;“其無”,還是不要,表祈使語氣;“讓”,謙讓,推辭。
【點睛】
解答文言文題目,應遵循三個步驟:
第一步:初讀全文,整體感知,把握大概。要求集中心思,穩住神,快速瀏覽一遍。初步明確是“什么時間、什么人、
什么事、前因后果、誰說什么話”等,對全段的內容有個粗略的了解,讀懂六七成即可。因為高考作為選拔性的考試,
要一下子全讀懂,一般的人是絕對做不到的。
第二步:細讀題目,認真研讀字、詞、句。在這一步閱讀中,要根據題干要求,結合各選項的具體內容,一一落實、
理解要求多答的字、詞、句、段在文段的位置,引起回憶,運用課內所學過的知識(實詞、虛詞、句式、活用、倒裝、
特殊句式等),解決、完成較容易做的題目。
第三步:再讀全文,加深理解。這一步是站在更高的層次去認知全文,加深對文意的理解,又糾正前兩步中出現的偏
差,是一步深入和復核的過程。
參考譯文:
王若虛字從之,是豪城人。從小聰穎慧悟,好像老早就跟文學打交道似的。承安二年中經義科進士第,調任部州
錄事,歷任管城、門山二縣縣令,都有愛民的政績。任期滿,百姓不分老幼都來挽留送行,過了幾天才能出發。因人
推薦,被召入朝廷任國史院編修官,升為應奉翰林文字。奉命出使夏國,還朝后被任命為同知酒州軍州事,留下來也
任著作佐郎。正大初年,《宣宗實錄》編撰完成,升為平涼府判官。不久,召入朝任左司諫,后來又調為延州剌史,入
朝擔任直學士。天興元年,金哀宗奔走到歸德。第二年春天,崔立之變發生。小人們都附和他,請求為他建功德碑,
翟奕假借尚書省的命令召王若虛作碑文。當時翟奕一類人依仗權勢,作威作福,有人稍稍頂撞他們,他們就進讒言,
羅織菲名,使那人立即被殺害。王若虛料定自己必死無疑,私下對左右司員外郎元好問說:“現在召我作碑文,我不
順從就會被殺害,作了就會敗壞名節,聲譽掃地,不如一死為好。雖然如此,我還是姑且用道理說服他們。”于是
告訴翟奕等人說:“丞相功德碑應當把什么事寫進去?”翟奕等憤怒地說:“丞相以京城歸降大元,使上百萬的百姓
得以活命,這不是功德嗎?”王若應說:“學士的職責是代王立言,把撰寫功德碑稱作是代王立言,可以嗎?況且丞
相既然以京城歸降,那么朝廷百官都是丞相門下的人。自古以來,難道有門下之人為主帥歌頌功德,而能使后代人相
信嗎?”翟奕等人不能強制他,于是召太學生劉祁、麻革等趕到尚書省,元好問、張信之將立碑的事告訴他們,說:
“大家的恚見是請你們二位撰寫碑文,而且已經報告給鄭王(崔立)了,希望二住不要推辭。”劉祁等堅決推辭離去。
以后幾天,不斷催促,劉祁就草定了碑文,交給了元好問,元好問不中意,于是自己撰寫,寫成以后給王若虛看,共
同刪定幾個字,但只是直接敘述事件經過罷了。后來元軍入城,功德碑最終沒有建立。金國滅亡后,他改穿平民服裝
向北回到鎮陽,與渾源劉郁東行游歷泰山,來到黃覘峰,在萃美亭歌息,環視同游的人說:“我在塵世中沉淪了一生,
沒有料到晚年卻到達仙人的洞府,果真能夠在此山終老,我的愿望就完全實現了。”于是叫他的兒子王忠先回去,派
兒子王恕往前走,察看山路平坦險峻的情形,于是垂足坐在一塊大石上,坐了很久,閉著眼睛便去世了,時年七十歲。
所著文章叫《慵夫集》、《濟南遺老集》,各有若干卷,流傳于世。
2、1.C
2.A
3.D
【解析】
1.本題考查語言表達連貫、邏輯意脈一致的能力,答題時注意前后文的照應,以及語意的提示。本題命題者在題干所
給的文段中挖掉一句話,然后設計四個內容差不多、但句式各異的句子,要求選出“填入文中括號內的語句,銜接最
恰當的一項”,選項都有一定干擾性,難度適中。
從語境來看,括號前的句子提到了“CETV-4頻道”,因此括號中的句子以“該頻道”開頭才與上文聯系緊密,排除A、
D兩項;
從選項內容的順序來看,應先說“市內”,再說“縣區”,排除B、D兩項。
故選C。
2.本題考查學生把握標點符號用法的能力。解答此類試題,首先要審清楚題干的要求,如本題”下列各句中的書名號
和文中《同上一堂課?直播課堂》的書名號,作用相同的一項“,然后分析文中《同上一堂課?直播課堂》的書名號的
內容,接著分析每個選項,選出作用一致的一項。
文中《同上一堂課?直播課堂》的書名號表示電視臺欄目和板塊名;
A項和例句均屬于電視臺欄目與板塊名;
B項,屬于文化產品名;
C項,屬于雜志名;
D項,屬于文件名。
故選A。
3.本題考查學生病句辨析與修改能力。病句原因很多,主要有搭配不當、成分殘缺、語序不當、結構混亂、不合邏輯、
表意不明等。判斷病句,必須對漢語的語言規范有所了解,首先要仔細閱讀句子,第一步憑借語感感知句子有無毛病,
再用所學知識(病句類型)作分析。可用壓縮句子抓主要成分由整體到局部地判斷。本題,題干明確指出“文中畫橫
線的句子有語病,下列修改最恰當的一項”,此題將病句放入文段中,本身降低了辨析、修改的難度,但方法是不變
的。
“市縣廣電網絡單位克服缺少設備等難題,積極想辦法,免費面向數字電視“CETV-4”開通頻道”,第一個問題是搭
配不當,即“克服……難題”不搭配;第二個問題是語序不當,“免費”是修飾“開通”,所以應放在“開通”前面;
第三個問題是成分殘缺,“面向”的對象應是“用戶”。
A項,”免費面向數字電視用戶開通”語序不當,“免費”應放到“開通”前;
B項,“面向數字電視”成分殘缺,缺少與“面向”搭配的賓語中心語“用戶”;
C項,“克服缺少設備等難題”搭配不當,“難題”應改為“困難”。
故選D。
【點睛】
語病主要分為六種類型:語序不當、搭配不當、成分殘缺和贅余、結構混亂、語意不明、不合邏輯;而這六種類型又
可歸納為兩大類,即結構性語病和語義性語病。對于結構性病句,考生應多從語法角度分析,先壓縮,再看搭配。要
認真細致審讀每個選項,重點注意分析并列短語作句子成分與其他成分的搭配,可以將并列短語拆開逐一與其他成分
搭配,驗證其當否。對于句式雜糅的句子,先憑語感判定其不協調,再分別造成句子,再放回原文中,驗證其當否。
對于語序不當的句子,先也要憑語感檢測,再將不協調的詞語或句子調換位置,看是否通暢自然。對因不明詞義而造
成前后矛盾的語句,應盡力推敲出這個關鍵詞語的含義,推敲方法是拆字組詞。
3、1.A
2.C
【解析】
1.本題考查正確使用詞語(包括熟語)的能力。解答此類題目,首先要明確題干的要求,然后根據詞語的意思,結合
語境辨析正誤。結合語境時要考慮到詞性、搭配、使用對象、情感色彩、語意輕重、是否重復等情況。作答時可從自
己最有把握的詞語入手,采用排除法進行選擇。
A項,不期而至:意思指事先沒有約定而意外到來,沒有預料的到來。這里要特別注意,該詞語不帶有主觀感情色彩。
語境強調的是互聯網界的“烏鎮之約”到來,事先已約定時間,應該用“如期而至"o
故選A。
2.本題考查學生正確使用標點符號的能力。解答此類題目,需熟記常見標點的使用規則,包括逗號、句號、頓號、引
號、括號、書名號等。高考試卷對標點符號的考察涉及面廣,迄今為止,除著重號外,其余15中常用的標點符號都在
高考試題中出現過,一些易混的標點符號在高考中出現的頻率較高,成為考查的熱點。作答時審清題干要求,結合內
容及標點使用規則仔細判斷。
丙處,“5G已經揭開了面紗”“AR、VR、AI等新技術逐漸嵌入生活場景”“傳統行業的'互聯網+'如火如荼,為脫
貧、就業等問題增添了新的解決思路”“互聯網思維下的社會治理更加開放協同”是列舉今天中國發展現狀,四者之
間是并列關系,“解決思路”后應使用分號。
故選C。
4、C
【解析】
本題考查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解答此類題目,應先瀏覽選項,排除有明顯錯誤標志的句子,然后按照主謂賓的成
分壓縮句子,先觀察主干部分,是否存在搭配不當、殘缺等問題,再分析修飾成分。
A項,“無時無刻在變化”不合邏輯,屬于否定失當,在“無時無刻”之后加“不”。
B項,“給我國人民生命和財產造成巨大威脅”搭配不當,“財產”與“威脅”搭配不當,可以修改為“給我國人民
生命造成巨大威脅,給財產帶來巨大損失”。
D項,“這也解釋了為什么百歲壽星女性居多的原因”結構混亂,把“的原因”去掉。
故選C。
5、1.C
2.①襯托。詩歌尾聯用外人來襯托自己,既表達了自己的憤慨之情,又突出了自己對朝廷的忠心耿耿。②用典。尾聯
后句運用“濟川舟”典故,直接寫自己輔佐君王,表明自己的忠貞,情志堅卓,有超然之氣,點明了詩歌的主旨。
【解析】
1.本題屬于綜合考查題,考查學生對詩句的理解能力,同時考查對詩句內容、技巧以及情感的把握能力,采用了客觀
選擇題的形式,各選項內容涉及了對詩歌的手法、形象、主題的鑒賞。解答此類題目,首先要審題,即明確題干的要
求,如本題的題干要求選出“對這首詩的賞析不正確的一項”,然后要注意了解詩歌的創作背景,逐句翻譯詩句,接
著把握詩歌的意象,分析詩歌營造了什么樣的意境,領悟作者表達了怎么樣的思想情感,思考詩歌中運用了哪些表現
手法,再對照選項一一確認,得出答案。
C項,“回憶詩人春寒時因縱酒而生病的情景”錯誤,詩人在頷聯中只是說春寒時正適合倚病縱酒,并非回憶詩人春
寒時因縱酒而生病的情景。
故選C。
2.本題考查詩歌的表達技巧。判斷時,考生一定要立足全詩整體,首先從抒情方式、結構、構思等方面入手,然后再
考慮局部的描寫、修辭技巧。答題時,也應盡可能把意境、情感、手法、效果等要素分析解說清楚。答題思路為首先
明確手法,盡量找全,然后結合詩句解釋。比喻修辭首先指出本體喻體,效果也要點出來,最后總括情感。
本題要求結合詩句簡要分析詩歌尾聯在表達情感時運用的表現手法。第一,詩歌尾聯“外人相待淺,獨說濟川舟”分
別寫“外人”和“獨說”,形成反襯,用外人來襯托自己,既表達了自己的憤慨之情,又突出了自己對朝廷的忠心耿
耿。第二,根據題目中的注釋,可以判斷詩歌尾聯借用了《尚書》中“濟川舟”的典故,直接寫自己輔佐君王,表明
自己的忠貞,情志堅卓,同時也點明了詩歌的主旨。情感的分析主要在理解“濟川舟”的含意上。
6、士不可以不弘毅吳宮花草埋幽徑為伊消得人憔悴善假于物也身世浮沉雨打萍又恐瓊樓玉宇
卷土重來未可知潭中魚可百許頭
【解析】
本題考查學生對詩文的背誦、理解、默寫能力。考查分直接性默寫和理解性默寫兩種類型。解答此類題,要求學生平
時既要注意記憶、積累,同時在此基礎上加以理解、應用和賞析。答題時看清題目要求,本題屬于直接性默寫,比較
簡單。寫錯字或漏字、添字均不能得分。此題默寫時需注意以下字詞書寫:弘毅、憔悴、瓊樓玉宇、百許頭。
7、1.C
2.D
3.D
【解析】
1.本題考查學生篩選并整合文中的信息的能力。解答此類題目,首先要審題,明確題干的要求,如本題“關于原文內
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要求選出的是“不正確的一項”,然后瀏覽選項的內容,然后到文中找到相關的句
子,最后進行辨析。
C項,”區別在于個人是否在團體中”是錯誤的。由原文“隨時隨地是有一個‘己'作中心的。這并不是個人主義,
而是自我主義。在個人主義下,一方面是平等觀念,指在同一團體中各分子的地位相等”可知,不管是個人主義還是
自我主義都是在團體中,這是二者的共同點。
故選C。
2.本題考查學生分析文章結構,把握文章思路的能力。解答此類題目,應先梳理文章的內容,圈出每段的中心句,把
握文章的觀點、論據,注意分析文章的思路,中心論點和分論點的關系,論點和論據之間的關系,論證方法的類型,
重點考核為論點是否正確,論據證明的是什么觀點和論證的方法。
D項,“采用對比論證的方式”說是錯誤的。文章只是指出了中國社會結構和中國社會結構的相同點和不同點,但是
并沒有采用對比的手法。
故選D。
3.本題考查學生歸納內容要點,概括中心意思,并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觀點態度的能力。解答此類題目,應先審題,
明確題干的要求,如“根據原文內容,下列說法正確的一項“,這是要求選出“正確的一項”,然后瀏覽選項,辨明
檢索區間,確定對應語句;聯系上下文體會,要死摳字眼;對詞語的解說要抓住本質,將解釋的含意放在被解釋的詞
語處,看上下文是否連貫、恰當;尋求稱代詞與稱代內容的聯系,將稱代的內容代入原文理解,聯系全文的傾向性,
檢查該解釋是否與全文保持一致。
A項,“且彼此獨立”是錯誤的。由原文“這個網絡像個蜘蛛的網,有一個中心,就是自己我們每個人都有這么一個
以親屬關系布出去的網,但是沒有一個網所平住的人是相同的”可知,這個網的中心是不同的,但是我們的關系是有
交叉關系的,所以并不是彼此獨立的。
B項,“依據中心勢力所在地域不同”是錯誤的。由原文“每一家以自己的地位做中心,周圍劃出一個圈子,這個圈
子是'街坊'。可是這不是一個固定的團體,而是一個范圍。范圍的大小也要依著中心的勢力厚薄而定”可知,地緣
關系中的差序格局體現為依據中心勢力不同而定。
C項,“因為他發現各種社會關系中可以著手的,具體的只有自己這個中心”是錯誤的。原文中沒有依據。文章最后
一段說到孔子注重“推”,先承認一個“己”,然后由己推人。但并沒有說孔子發現各種社會關系中可以著手的具體
只有自己這個中心。
故選D。
8、1.A
2.D
3.C
【解析】
1.本題考查理解并分析文中重要信息的能力。首先瀏覽選項,然后到文中找到與選項相關的語句,進行比較、辨析。
解答理解和分析題要辨明檢索區間,確定對應語句;聯系上下文體會,要死摳字眼,尋找細微的差別。
B項,“敢為人先積極生活態度”無中生有,原文中沒有“敢為人先”這一觀點。
C項,“雖然'佛系'是弱勢群體的心靈自我保護,但也流露出了絕對的悲觀失望的情緒。”混淆關系。原文是:雖
然“佛系”的說法有著些許消極逃避、悲觀失望的色彩,但它是強勢生活下的弱勢群體的心靈自我保護,不是絕對的
悲觀失望。
D項,“'佛系’要求在現實生活中'一切皆空,無所執'”偷換概念,由原文“'喪’是不想工作、情緒低落、欲
望低下,一切皆空,無所執;”可知,“喪”是一切皆空,無所執。
故選A。
2.本題考查分析論點、論據和論證方法的能力。答題時注意:第一步,逐項審查每一個選項有幾個分句,分句與分句
之間是什么關系,一般的有因果、條件、假設、目的等關系。第二步,比對每一分句的意義在原文是否有依據,分句
與分句之間的邏輯關系在原文中是否有依據。
D項,“最后對'佛系'這一思想進行了否定。”理解錯誤,由原文“當前社會生活節奏快、領域多、元素豐富,許
多事都是多重的選擇,面對一些無關原則和不破底線的小事,不必錨銖必較,多一些大度包容,笑而對之有何不可?”
可知,文中對“佛系”這一思想是肯定的。
故選D。
3.本題考查篩選文中重要信息的能力。信息篩選的題目,是實用類文本閱讀必考的題目,答題時注意仔細閱讀文章,
找準有效答題區間,然后認真對讀,尋找細微的差別。
C項,“反映出年輕一代人性不斷墮落的一面”的說法于文無據,由原文“‘佛系’心態也折射了‘90后'青年從年
少輕狂到'為賦新詞強說愁'再到歷經滄桑后的成熟。”可知,此說法與原文觀點相悖。
故選C。
【點睛】
篩選并整合文中的信息,涉及的內容一般范圍比較大,所以把握全文主要內容是篩選和整合的基礎。具體來說,要探
究文章的觀點,把握作者在文中體現的態度,篩選出文中使用的論據等。對文章的主要內容有個整體把握,篩選和整
合信息時才會心中有數。把握題干,確定答題區間。將選項信息與原文語句內容進行對應比較。選項信息的語言與原
文語句內容在表述上有一定區別,命題者常通過改變敘述的方式來設置一些干擾項,解答時要認真核對,找出符合題
干的選項。
9、1.D
2.B
3.B
【解析】
1.本題考查考生篩選文中信息的能力。解答此類題目,應先明確題干的提問方式,然后瀏覽選項,到文中圈出相關的
句子,再進行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墨子學說教學課件
- 多個創意模板課件
- 汽車生產線操作工汽車焊裝工模考試題及答案(附解析)
- 航空運動賽事營銷策略考核試卷
- 玻璃物理強化工藝與設備考核試卷
- 緊固件裝配與安裝技巧考核試卷
- 2025年金屬門窗及類似制品項目發展計劃
- 五年級品德與社會上冊-尊重他人-課件
- 谷物批發市場供應鏈金融創新考核試卷
- 《行星齒輪機構及其設計》課件
- 安全生產會議記錄(12個月)
- 旅行管家實務全套ppt課件最全電子教案完整版教學教程整套全書課件ppt
- 醫院感染相關基礎知識
- 做好孩子的引路人課件
- 麗聲北極星分級繪本第一級上My Noisy Schoolbag教學設計
- (完整版)管理經濟學題庫
- 畢業設計粗飼料粉碎機的設計全套CAD圖紙
- 肖申克的救贖 英語三分鐘演講-文檔資料
- 植物基酸奶項目說明(范文模板)
- 鈑金報價計算表(強)
- IATF16949過程審核檢查表模版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