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PAGE5PAGE1平場工業區L11路與L10南段、L9路交通節點改造工程綜合管網方案設計說明PAGE5PAGE7一、工程概況L11路為片區中心南北向主干道,沿線與多條道路相交。L11路北側為即將通車的龍塘立交(L11路與金渝大道相交節點);南側接橫六路,節點規劃為L11路上跨橫六路;橫六路以南為金州大道節點(L11路與金州大道相交)。本次設計對L11路全線,即龍塘立交至金州大道節點段約2560m的道路進行整體研究,由北向南共包括四個節點,分別為:其一:L11路與L10路(北)相交節點;其二:L11路與L9路相交節點;其三:L11路與L10路(南)相交節點;其四:L11路與橫六路相交節點。道路橫斷面如下:1)改造后L11路標準橫斷面布置:5m(人行道)+15.5m(車行道)+3m(中央分隔帶)+15.5m(車行道)+5m(人行道)=44m3.25m(人行道)+7.25m(車行道)+0.5(安全帶)+0.5m(安全帶)+11.5m(車行道)+2m(中央分隔帶)+11.5m(車行道)+0.5m(安全帶)+0.5(安全帶)+7.25m(車行道)+3.25m(人行道)=48m。橫六路改造后與現狀道路標準斷面一致,路幅寬度為36m,雙向六車道。具體路幅分配為:5m(人行道)+12m(車行道)+2m(中央分隔帶)+12m(車行道)+5m(人行道)=44m。3)L10路北段改造后標準橫斷面與現狀一致。具體路幅分配如下:5m(人行道)+8m(車行道)+8m(車行道)+5m(人行道)=26m。本次綜合管網設計范圍為工程所包括的范圍,涉及的管線有:電力、中國電信、聯通、移動通信、重慶有線電視網絡、燃氣、給水、雨水及污水等。二、設計依據(1)業主的設計委托書和雙方簽署的設計合同;(2)工程范圍內的地形圖(1:500)和現狀管網探測資料;(3)《重慶市城市總體規劃》(主城區各種管線專項規劃);(4)《城市工程管線綜合規劃規范》(GB50289-98);(5)重慶市城市規劃管理技術規定(2016年修訂);(6)本工程道路及其他專業提供的設計圖;(7)國家現行有關標準、規范和法規。三、設計原則(1)統籌規劃,同步建設,局部和整體相協調,技術和經濟相結合;(2)近期和遠期兼顧,臨時和永久相統一,新建管線盡量與現有管線相銜接;(3)管線布置采用先人行道后車行道,檢修頻繁的管道優先布置于人行道上,重力管道優先布置;(4)原雨、污合流制排水系統改為雨、污分流制系統;(5)本工程范圍內所有架空線路均改為下地敷設;(6)現狀廢除的管線均按相應規模還建。四、綜合管線方案設計4.1電力管線4.1.1現狀電力管線(1)L11路在設計起點~K1+950段道路東、西兩側有一根電力電纜溝,規模為BxH=1.1mX1.3m~0.8mX0.5m。在K2+600~設計終點段道路西側有一根1.0mX1.0m的電力電纜溝。在L11路的西側有三組現狀10KV的架空線。(2)L10路北段在現狀L10路北段道路北側有一條電力電纜溝,規模為BXH=1.0mx1.1m~1.2mx1.4m。在現狀L10路北段有一組10KV的架空線。(3)L9路在現狀L9路道路南側有一根K24的電力管線。在L9路道路南、北兩側分別有一組10KV的架空線。(3)橫六路在現狀橫六路南側有一根電力電纜溝,規模為BxH=1.0mx1.0m~0.9mx1.0m。在現狀橫六路道路北側有一組220KV架空線。4.1.2設計及保留電力管線(1)L11路由于道路修建,需要對現狀電力管線進行遷改。廢除工程范圍內的現狀電力管線,沿著L11路道路東、西兩側擴建一根24孔電力管線,位于人行道下,距路緣石2.7~4.2m,該電力兩端分別與現狀電力相接順。由于K2+380~K2+560段為橋梁,且南側橋頭為布置檢修道,設計該段電力管道下穿九曲河后,與兩側電力管道接順。在K1+140、K1+410、K2+110、K2+650、K2+870段分別新建一根12孔過街電力管線,在K2+380段,K24孔電力主管網過街,沿道路西側敷設。(2)L10路北段保留L10路北段現狀電力管線,在施工過程中對現狀電力管線進行保護。4.2通信管線4.2.1現狀管線(1)L11路在設計起點~K0+850段道路西側,有一根現狀8孔的聯信管線和一根3孔的聯信管線。在道路的東側有一根3孔的電信管線。在K0+850~K1+900段道路西側,有一根現狀11孔的聯信管線。在K1+600~設計終點段東側有一根現狀10孔的聯信管線。在K2+800~設計終點段道路西側有一根現狀10孔的聯信管線。(2)L10路北段在L10路北段道路北側有一根8孔的現狀聯信管線。(3)L9路在L9路道路北側有一根8孔的聯信管線,在道路南側有一根3孔的聯信管線。4.2.2設計及保留通信管線(1)L11路由于道路的修建,需要對現狀通信管線進行遷改。廢除工程范圍的現狀通信管線,沿道路西側擴建一根24孔通信管線。在K2+600~設計終點段道路東側擴建一根24的通信管線。還建通信管線位于車行道下,距路緣石1.5~3.0m。該通信管線兩端分別與現狀通信相接順。由于K2+380~K2+560段為橋梁,且南側橋頭為布置檢修道,設計該段電力管道下穿九曲河后,與兩側通信管道接順。在K1+150、K1+370、K2+010、K2+600、K2+700、K2+820、K2+960段分別新建一根12孔過街通信管線。(2)L10路北段由于道路的修建,需要對L10路北段現狀通信管線進行遷改。沿著道路北側擴建一根24孔的通信管線,位于人行道,距路緣石1.5m,該通信管線兩端分別與現狀通信相接順。24孔通信管線主要暫按以下規模分配:中國電信14孔、新聯通4孔、中國移動通信4孔、重慶有線電視網絡、交警監控各1孔,總計24孔。12孔通信管線主要暫按以下規模分配:中國電信8孔、新聯通1孔、中國移動通信2孔、重慶有線電視網絡、交警監控各1孔,總計12孔。4.3燃氣管線4.3.1現狀管線(1)L11路在設計起點~K1+950段道路西側有一根DN219的燃氣管道,在K2+560~設計終點段道路西側有一根現狀DN219的燃氣管道。(2)L10路北段在L10路北段道路南側有一根現狀DN159的燃氣管道。(3)L9路在L9路道路北側有一根DN159的燃氣管道。4.3.2設計級保留燃氣管道(1)L11路由于道路的修建,需要對L11路現狀燃氣管道進行遷改。廢除工程范圍內現狀燃氣管道,在設計道路西側擴建一根DN325的燃氣管道,位于人行道下,距路緣石3.0~4.2m,該燃氣管道兩端分別與現狀燃氣管道相接順。由于K2+380~K2+560段為橋梁,且南側橋頭為布置檢修道,設計該段電力管道下穿九曲河后,與兩側燃氣管道接順。在K1+360、K2+010、K2+600、K2+880段分別新建一根DN219的過街燃氣管道。(2)L10路北段保留L10路北段現狀DN159的燃氣管道,在施工過程中采取保護措施。4.3.3現狀燃氣的保護(1)管網保護指導性原則1、設立安全文明施工管線專管員(施工監護人),負責地下管線調查,開工動土前,對動土位置開設樣洞,摸清地下管線的全部走向,設立管線檔案,并在所有施工圖上用紅線標明,提醒所有施工管理人員重視。2、召開生產管網協調會,辦理交底等相關手續。3、教育每個職工從思想上高度重視保護生產管網的重要性及損壞生產管網的危害性,特別對在挖填區域附近的管網,現場操作人員在施工中更應該高度重視。4、工程開工前,應與相關產權管理單位或部門聯系,并請他們到現場監護,辦好施工交底手續。5、溝槽開挖前必須開好樣洞,摸清周圍管網實際走向、分布情況,對于地下管網情況不明的地段,應當人工進行溝槽開挖嚴禁機械開挖,不準野蠻施工。6、邀請各個權屬單位幫助施單位了解管網走向和分布情況,并積極派出熟悉項目生產管網的同志到現場監督和指導,為施工單位創造條件與提供方便。7、現場管網挖出后,應通知生管網負責人共同核實保護設計方案的可行性,或提出補充的加因措施。施工期間必須派人24小時監護與觀察。8、設置若于沉降觀測點,工程實施中定期觀測管線的沉降情況,及時分析沉降觀測資料,發現問題立即采取處理措施。9、施工過程中對可能發生意外情況的地下管線,事先制定應急措施,配備好搶修器材,做到防患于未然。10、一旦管線損壞,施工單位必預立即通知燃氣管理部門搶修,同時上報監理、業主,及時組織力量搶修。(2)現狀燃氣管道保護方案1、管線探明在路基施工前,根據業主提供的管網圖注示及燃氣公司人員現場制定的位置,采用人工開挖明溝,直至燃氣管道完全暴露。2、開挖溝槽在明確燃氣管走向后,沿燃氣管兩側開挖溝槽,坡比根據現場實際情況進行確定,開挖采用機械配合人工的開挖方式,管道上方0.5米范圍內禁止采用機械開挖,全部進行人工開挖,確保天然氣管道的安全。3、燃氣管保護方法對于路基填筑施工范圍內的現狀燃氣管道埋深小于1米的,設計考慮在路基層布置鋼筋混凝土蓋板保護。對于路基填筑施工范圍內的現狀燃氣管道埋深大于1米的,設計考慮對燃氣管道四周鋪設細砂回填,兩側墻采用C25商品砼澆筑,其上頂層澆筑一層20cm厚C20鋼筋混凝土蓋板,具體詳見本工程燃氣保護大樣圖。燃氣管道保護處理完成后,管道兩側及管頂以上0.5m以內的回填土原則上必須采用人工夯實,否則不能保證燃氣管道在施工期間的安全。4、具體施工期間的臨時保護方案由施工單位編制報送燃氣管線主管單位審批后實施。4.4給水管線4.4.1現狀管線(1)L11路在設計起點~K0+850段道路西側有一根DN150的給水管道,在道路東側有一根DN400的給水管道。在K0+850~K1+900段道路西側有一根DN400的給水管道,在K0+600~設計終點段道路西側有一根現狀DN200給水管道。(2)L10路北段在道路北側有一根DN300給水管道和兩根DN200給水管道,兩根DN200給水管道位于道路紅線外側。在道路南側有一根DN110的給水管道,位于道路紅線外側。(3)L9路在道路南側有一根DN200的給水管道。(4)橫六路在橫六路道路南側有一根DN200的給水管道。4.4.2設計及保留給水管道(1)L11路由于道路的修建,需要對L11路現狀給水管道進行遷改。保留K0+700~K0+860、K0+900~K1+020段給水管道,廢除工程范圍內其余的現狀給水管道,沿著K0+700~設計終點段道路東側預留一根DN800給水管道,位于人行道下,距離路緣石2.7~5.0m。該給水兩端分別與現狀及規劃給水相接順。沿著設計道路西側新建一根DN300給水管道,位于人行道下,距路緣石2.4~4.2m。該給水管道主要為消防給水設計,兩端分別與現狀給水相接順。由于K2+380~K2+560段為橋梁,且南側橋頭為布置檢修道,設計該段電力管道下穿九曲河后,與兩側給水管道接順。在K2+630、K2+870段分別新建一根DN300過街給水管道。(2)L10路北段由于道路的修建,需要對北側部分現狀給水進行遷改。在道路北側還建一根DN300的給水管道,位于人行道下,距路緣石3.2m。該給水管道兩端分別與現狀給水相接順。(3)橫六路由于道路的修建,需要對現狀給水管道進行遷改,沿道路南側還建一根DN300給水管道,位于人行道,距路緣石3.0m。該給水管道兩端分別與現狀給水相接順。4.4.3現狀給水的保護(1)管網保護指導性原則1、設立安全文明施工管線專管員(施工監護人),負責地下管線調查,開工動土前,對動土位置開設樣洞,摸清地下管線的全部走向,設立管線檔案,并在所有施工圖上用紅線標明,提醒所有施工管理人員重視。2、召開生產管網協調會,辦理交底等相關手續。3、教育每個職工從思想上高度重視保護生產管網的重要性及損壞生產管網的危害性,特別對在挖填區域附近的管網,現場操作人員在施工中更應該高度重視。4、工程開工前,應與相關產權管理單位或部門聯系,并請他們到現場監護,辦好施工交底手續。5、溝槽開挖前必須開好樣洞,摸清周圍管網實際走向、分布情況,對于地下管網情況不明的地段,應當人工進行溝槽開挖嚴禁機械開挖,不準野蠻施工。6、邀請各個權屬單位幫助施單位了解管網走向和分布情況,并積極派出熟悉項目生產管網的同志到現場監督和指導,為施工單位創造條件與提供方便。7、現場管網挖出后,應通知生管網負責人共同核實保護設計方案的可行性,或提出補充的加因措施。施工期間必須派人24小時監護與觀察。8、設置若于沉降觀測點,工程實施中定期觀測管線的沉降情況,及時分析沉降觀測資料,發現問題立即采取處理措施。9、施工過程中對可能發生意外情況的地下管線,事先制定應急措施,配備好搶修器材,做到防患于未然。10、一旦管線損壞,施工單位必預立即通知給水管理部門搶修,同時上報監理、業主,及時組織力量搶修。(2)現狀給水管道保護方案由于管道施工要進行挖方、混凝土澆注振搗和填砂,管道容易受到震動、撞擊和滑坡的影響,管道受到的震動和壓力均比較大,現狀給水需要進行加強保護才能確保安全。具體處理措施如下:1、施工前,根據管道管理部門指定位置,挖探坑探明具體位置及深度,對附件的電纜或通信電纜進行地面走向的明顯標識,劃定防護范圍。2、施工時對現有管道周圍1米需采取人工開挖。管溝開挖做到分段跳挖。根據球爵鑄鐵管均為6米節的情況所以按6米分段,即開挖6米隔開6米再開挖的順序施工。3、施上期間對于管道的臨時加固,采用基加砌磚支墩的保護措施。首先人工開挖個現有管道管底,在其下理設20#糟鋼,作為吊架梁,再用鋼管架設起重葫蘆進行懸吊,要注意吊索的變形伸長以及吊索固定點位置應不受上體的影響,吊法管線受力、位移明確,并可以通過吊索不斷調整管線的位移和受力點,保證管道不出現破裂或泄漏事故。待開挖至底板結構層底后,將支墩砌筑在原狀土上,待支墩達到一定強度后,拆除吊架梁。4、沿給水管道每隔3米做一個磚圾加固,防止管道由于上下左右的受力不均而產生破壞。5、按照保護設計方案施管涵結構。6、具體施工期間的臨時保護方案由施工單位編制報送給水管線主管單位審批后實施。4.5排水管線4.5.1設計范圍和內容結合道路的修建,新建雨、污水管道,確保工程范圍內的雨、污水分流。雨水管道的改造充分考慮該流域地形特點,保持原有雨水系統排水暢通。污水管道的設計與兩江新區排水規劃方案相一致。設計排水體制采用雨、污分流制。根據重慶兩江新區規劃設計,人均綜合污水量為420l/cap.d,結合規劃人口密度,單位面積污水流量按350m3/d.hm2設計。4.5.2現狀排水系統概況根據現狀管網探測資料,工程范圍內現狀管網描述如下:(1)L11路1)在龍塘立交與K0+860段,在設計道路西側有一根現狀d400~d600的雨水管道,在道路東側有一根d400~d800的雨水管道。在道路東側有一根現狀d400污水管道,現狀的排水管道均排入L10路北段現狀雨、污水管道內。2)在K0+860~K2+040段道路道路西側有一根d400~d500的現狀污水管道,和一根d500~d1000的雨水管道,在道路東側有一根d500~d1500的現狀雨水管道和一根d400的污水管道。3)K0+560~K+040段道路西側有一根d800~d1800的現狀雨水管道,在道路東側有一根d1000~d1800的雨水管道,在道路東側有一根d400的現狀污水管道。(2)L10路北段在L10路北段道路北側有一根d400的現狀雨水管道和一根d400~d500的現狀污水管道。在道路南側有一根d600~d1400的雨水管道。(3)L9路在L9路北側有一根d400~d800的現狀雨水管道和一根d400的污水管道,在道路南側d400~d1000的雨水管道。(4)L10路南段在L10路南段的道路北側有一根現狀d400~d500的污水管道。(5)橫六路在道路北側有一根又一根d400~1650的雨水管道,在道路南側有一根d400~d800的雨水管道和一根d800的污水管道。4.5.3設計標準及參數(1)排水體制:采用雨、污分流制排水系統。(2)雨水系統設計參數邊地塊設計暴雨重現期為P=5年,綜合徑流系數ψ=0.7,根據匯水面積和地形取t1=5min;一般路面P=5年,下穿道P=10年,涵洞設計暴雨重現期為P=50年,采用重慶市渝北區暴雨強度公式。(L/s.hm2)(3)污水系統設計參數污水根據兩江新區排水規劃,人均綜合污水量為420l/cap.d,結合規劃人口密度,單位面積污水流量按350m3/d.hm2設計。4.5.4雨水管道系統結合L11路道路的拓寬改造,原設計雨水管道大部分位于拓寬后的車行道下,且由于拓寬后的部分路段為下穿路段,需要修建擋墻等附屬設施,原現狀雨水管道大部分不具備保留的條件,設計考慮對工程范圍的部分雨水管道進行廢除后并進行還建。具體設計如下:(1)L11路1)保留K0+700~K0+840段道路兩側現狀d400~d600的雨水管道,K0+840處排入新建雨水管道內。2)廢除K0+900~K1+110段道路東、西側現狀雨水管道,沿K0+900~K1+110段道路西側新建一根d400~d600雨水管道,位于車行道下,距路緣石1.5m,該雨水管道主要用于收集路面雨水,在K1+110處排入下游設計d1000雨水管道內,匯水面積為0.5hm2。沿道路東側新建一根d400~d1000的雨水管道,位于車行道下,距路緣石3.0m,該雨水管道主要用于收集路面雨水及周邊地塊的雨水,在K1+110處排入下游現狀d1000雨水管道內,匯水面積為6.6hm2。3)廢除K1+130~K2+060段道路東西兩側現狀雨水管道,沿K1+140~K2+390段道路西側新建一根d400~d1200的雨水管道,部分位于車行道下,距路緣石1.5m,部分人行道有條件布置雨水管道,將雨水管道移至人行道下,距離路緣石1.2米,該雨水管道主要用于收集路面雨水、下穿道雨水、高架橋段雨水以及周邊地塊的雨水,在K2+390處過街至道路東側,排入下游設計d1800雨水管道內,匯水面積為14.3hm2。沿著K1+140~K2+390段道路東側新建一根d400~d1800的雨水管道,位于車行道下,距路緣石1.5~3.0m,該雨水管道主要用于收集路面雨水、下穿道雨水、高架橋段雨水以及周邊地塊的雨水,在K2+390處,經初期雨水處理池處理后,排入下游九曲河內,匯水面積為60.5hm2。4)廢除K2+560~設計終點段道路東西兩側現狀雨水管道,沿K2+560~設計終點段道路西側新建一根d800~d1800的雨水管道,位于車行道下,距路緣石1.5~3.0m,該雨水管道主要用于轉輸上游現狀雨水及收集路面雨水和周邊地塊雨水,在K2+580處,經初期雨水處理池處理后,排入下游現狀九曲河內,匯水面積為44.4hm2。沿K2+560~設計終點段道路東側新建一根d1000~d2000的雨水管道,位于位于車行道下,距路緣石3.0m,該雨水管道主要用于轉輸上游現狀雨水及收集路面雨水和周邊地塊雨水,在K2+560處排入下游九曲河內,匯水面積為62.78m2。5)下穿道雨水設計由于L11路與現狀道路交叉較多,在與現狀L9路相交路段,為L11路下穿現狀L9路,在下穿道路段設計采用雨水邊溝形式,雨水邊溝規模為BxH=0.35×0.3m,雨水邊溝上用鋼筋混凝土蓋板,每個10米布置一座雨水篦子,規模為0.4×0.6m,重型球墨鑄鐵雨水篦子,雨水邊溝的雨水最終排入設計雨水管道。6)高架橋段雨水設計由于L11路與現狀道路交叉較多,在與現狀L10路南段及橫六路交叉路段,L11路為高架橋段,在高架橋下設計一根d400雨水管道,橋墩下分別設計落水管小方井,用于收集橋梁的雨落管的雨水。(2)L10路北段由于L11路于現狀L10路北段相交處,道路設計為L10路北段下穿設計道路L11,對現狀L10路北段的現狀部分雨水管道造成破壞,本次設計考慮對該段雨水管道進行新建。廢除K0+910~K1+170段道路北側現狀雨水管道,廢除K1+000~K1+090段道路南側雨水管道。沿K1+000~K1+090段道路北側新建一根d1000的雨水管道,位于人行道,距路緣石1.2~2.5m,該雨水管道主要用于轉輸上游雨水以及收集路面雨水,排入下游現狀d1400雨水管道內,匯水面積為19.6hm2。沿K0+920~K1+030處新建一根d800雨水頂管,位于車行道下,該雨水主要用于收集下穿道段雨水,在設計終點處排入下游公園水體內,匯水面積為0.6hm2。在下穿道段的雨水采用BxH=0.3×0.5m的雨水邊溝進行收集,雨水邊溝上用鋼筋混凝土蓋板,每個10米布置一座雨水篦子,規格為400×600,重型球墨鑄鐵雨水篦子,收集后的雨水排入下游設計d800雨水頂管內。(3)頂管施工段本次設計L10北段的下穿道K1+040為道路低點,L10北段的路面雨水會匯聚到下穿道K1+040,本次設計考慮該部分雨水采用重力流排出,采用d800頂管,將該處的雨水排入龍咀公園內。工程范圍內的雨水均通過初期雨水處理池處理后排入現狀公園湖泊內。(4)雨水排出口工程范圍內的雨水排出口主要有四個:其一,是L10路北段下穿設計的雨水,在設計終點處排入下游公園水體內。其二,是K0+900~K1+110段設計的雨水,在K1+110處排入下游現狀d1000雨水管道內。其三,是K0+140~K2+390段設計的雨水,在K2+390處排入下游九曲河內。其四,是K2+560~設計終點段道路設計的雨水,在K2+560處排入下游九曲河內。4.5.5污水管道系統結合L11路道路的拓寬改造,原設計污水管道大部分位于拓寬后的車行道下,且由于拓寬后的部分路段為下穿路段,需要修建擋墻等附屬設施,原現狀雨水管道大部分不具備保留的條件,設計考慮對工程范圍的部分污水管道進行廢除后并進行還建。具體設計如下:(1)L11路保留K0+710~K0+820段,道路東側的d350的污水管道,對現狀保留的污水檢查井進行提升改造,更換檢查井井蓋為車行道下檢查井井蓋。廢除K0+900~K2+060段道路道路東、西兩側現狀污水管道,沿K0+900~K1+380段道路西側新建一根d400污水管道,位于人行道下,距路緣石1.2m,該污水管道主要用于收集周邊地塊污水,在K1+380處排入下游L9路現狀d400污水管道內。沿K1+380~K1+980段西側新建一根d400污水管道,該污水管道主要用于收集周邊地塊污水,在K1+980處排入下游設計d400污水管道內。沿K0+900~K2+060段道東側新建一根d400~d500污水管道,位于車行道下,距路緣石1.5m,該污水管道主要用于轉輸上游現狀污水,在K2+060處排入下游L10路南段現狀d500污水管道內。對現西側狀污水檢查井編號為PS62~PS69段、西側PS21~PS10段、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公共設施維護采購招標評審標準考核試卷
- 水產養殖土壤環境風險評估模型構建考核試卷
- 網絡影視內容與社交媒體互動效應研究考核試卷
- 升降機安全監控數據挖掘與多變量統計分析方法研究考核試卷
- 老年人營養攝入與飲食平衡指導考核試卷
- 企業環保信息公開與透明度研究考核試卷
- 會員代表發言稿13篇
- 基建維修和設備采購管理暫行規定
- 假面舞會活動總結
- 個人工作態度檢討書
- 2025至2030中國糠酸行業發展趨勢分析與未來投資戰略咨詢研究報告
- 0號柴油安全技術說明書SDS
- GA/T 1454-2018信息安全技術網絡型流量控制產品安全技術要求
- 易制毒企業崗位職責(共19篇)
- 中小學生防溺水安全教育PPT課件【愛生命防溺水】
- 礦山開采承包合同參考
- GA∕T 743-2016 閃光警告信號燈
- 《體操—隊形隊列》單元教學計劃和教案
- 紹興市基準地價
- 統計學原理賈俊平期末考試重點
- 病理科-生物安全管理制度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