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經濟學課件(復旦大學-高帆)_第1頁
政治經濟學課件(復旦大學-高帆)_第2頁
政治經濟學課件(復旦大學-高帆)_第3頁
政治經濟學課件(復旦大學-高帆)_第4頁
政治經濟學課件(復旦大學-高帆)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439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2023/11/22《政治經濟學》導論1政治經濟學復旦大學經濟學院高帆2007.9—2023.12023/11/222《政治經濟學》導論第一章政治經濟學的對象和方法

第一節:政治經濟學的歷史追溯第二節:《資本論》的框架及其邏輯第三節:政治經濟學的研究對象第四節:政治經濟學的研究方法第五節:總結及其拓展2023/11/223《政治經濟學》導論第一節政治經濟學的歷史追溯一、“經濟〞的詞義變化人類社會從開始就有經濟活動,即從事生產、交換、分配和消費的活動,但作為描述這些活動的特定詞匯——“經濟〞概念的提出卻有一個過程。尤其是詞源學的角度講,“經濟〞在古代和現代幾乎有著意義大相徑庭的解釋。馮天瑜:《漢字術語近代轉換過程中誤植現象辨析—以“經濟〞“封建〞“形而上學〞為例》當代哲學網2005年。2023/11/224《政治經濟學》導論第一節政治經濟學的歷史追溯1.“經濟〞的古典義:經世濟民作為古典詞的“經濟〞,是“經〞與“濟〞的合成詞。“經〞本為名詞,初見《周易》,指阡陌,義與“徑〞同,東漢·劉熙《釋名·釋典藝》:“經,徑也……如徑路無所不通〞;后轉為動詞,義與“治〞同,《周禮·天官·大宰》:“以經邦國〞,《淮南子·原道訓》:“有經天下之氣〞,這里的“經國〞、“經天下〞,即“治國〞、“治天下〞?!皾暸c“齊〞相通假,有整齊調和之意;濟從水旁,又可釋為“渡〞,義為渡水。2023/11/225《政治經濟學》導論第一節政治經濟學的歷史追溯“經濟〞二字連為一詞,首見《晉書·長沙王乂傳》,“八王之亂〞間,長沙王司馬乂〔277~304〕致書其弟成都王司馬穎〔279~306〕,稱他們“同產皇室,受封外都,各不能闡敷王教,經濟遠略〞。隋《文中子.禮樂篇》有〞經濟之道〞的說法;唐杜甫《水上遣懷》詩中有〞古來經濟才,何事獨罕有〞;《宋史》中的《王安石傳》稱王安石“以文章節行高一世,而尤以道德經濟為己任〞。清《紅樓夢》第五回中也有說法“留意于孔孟之間,委身于經濟之道〞。

2023/11/226《政治經濟學》導論第一節政治經濟學的歷史追溯從詞源學角度可以看出,以上所說的“經濟〞都是指“經邦濟國〞、“經世濟民〞、“治國平天下〞的意思。與“政治治理〞含義頗近。《元史》卷172出現“經濟之學〞,指經國濟民之學,其意即為政治學。這與近代之后一直到現在,“經濟〞所指的財政經濟的含義是很不一致的。2023/11/227《政治經濟學》導論第一節政治經濟學的歷史追溯2.“經濟〞的現代義:社會關系的總和+節約A.作為名詞的“經濟〞概念之一,指生產、交換、分配、消費各種活動,即通常說所得國民經濟的“經濟〞,以及開展生產、繁榮經濟的“經濟〞均指這種含義。B.作為名詞的“經濟〞概念之二,指社會的經濟根底,即人們在從事生產、交換、分配、消費活動中所形成的生產關系的總和。“經濟是根底,政治是上層建筑〞中的“經濟〞就是指生產關系。2023/11/228《政治經濟學》導論第一節政治經濟學的歷史追溯C.作為形容詞的“經濟〞概念,指節約、精打細算,即人們在生產、流通、交換以及消費過程中如何以最小投入獲得最大產出。通常所說的“社會建設一定要講究經濟效益〞、“某個工程不符合經濟原那么〞,這里的“經濟〞均是指節約、精打細算的意思。概言之,“經濟〞這個詞在不同的背景下有不同的解釋,如果將“經濟〞這個詞只理解為其中的某種含義,在理論上和實踐中均會導致片面化的認識。2023/11/229《政治經濟學》導論第一節政治經濟學的歷史追溯二、經濟學:來源及其原初意義經濟活動是伴隨著人類的出現而出現的,但“經濟學〞這個概念卻是在奴隸社會產生之后才出現的,它比人類的經濟活動要晚許多。在西歐各國,“經濟學〞均是從希臘文〔οικουομικοδ〕演變來的,這個詞希臘文的原意是家庭管理,古希臘的“家〞是生產單位,古希臘思想家所說的家庭管理,實際是研究奴隸制的經濟問題。2023/11/2210《政治經濟學》導論第一節政治經濟學的歷史追溯公元前4世紀,希臘色諾芬著《經濟論》〔οικουομικοδ〕,其中希臘文οικου作家庭〔家族〕解,υομοδ原意為法律或支配,二者組合,意謂“家族管理〞。這本書是使用經濟一詞作為書名的第一本經濟學著作,也是西方文化中“經濟〞一詞的始源。在這本書中,色諾芬從奴隸主的立場出發,第一次給經濟學的研究對象下了一個定義:經濟學就是善良的主人如何管理好自己的財產。2023/11/2211《政治經濟學》導論第一節政治經濟學的歷史追溯繼色諾芬之后,亞里士多德寫了《政治學》,作者明確討論了“經濟學〞的對象和任務。指出經濟學的研究對象是當時奴隸制的家庭經濟管理問題。由于在自然經濟占統治地位的奴隸社會和封建社會里,經濟問題確實主要限于奴隸主和封建主的家庭經濟或莊園經濟之內,而超出奴隸主和封建主的家庭經濟——國家財政、商業、貨幣等問題通常是在政治學、倫理學中進行研究,因此在亞里士多德之后的兩千多年內,一直只存在“經濟學〞這個名詞。2023/11/2212《政治經濟學》導論第一節政治經濟學的歷史追溯〔三〕政治經濟學:出現及其“家譜〞第一次使用“政治經濟學〞這個詞的是法國早期重商主義的代表人物安.德.蒙克萊田,重商主義是強調金銀或貨幣是財富的唯一形式,一切經濟活動的目的是為了獲得金銀。蒙克萊田在1615年發表了《獻給國王和王后的政治經濟學》,他將書命名為“政治經濟學〞,是想說明他討論的經濟問題已超出了自然經濟的家庭管理,而是國家或社會的經濟問題。2023/11/2213《政治經濟學》導論第一節政治經濟學的歷史追溯到了17世紀中葉,由于工場手工業與資本主義生產方式的逐步形成,經濟研究的重心開始從流通領域轉向生產領域,從而產生了資產階級古典政治經濟學。隨著資本主義經濟形態的演變,政治經濟學也發生了相應的開展與分化,在古典政治經濟學之后,又逐漸演化和形成了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和西方主流經濟學兩個學術體系。這個學術思想的淵源可以概括如下:2023/11/2214《政治經濟學》導論第一節政治經濟學的歷史追溯

〔法〕弗.魁奈《經濟表》〔1758〕〔英〕威廉.配第《政治算術》〔1676〕〔英〕亞當.斯密《國富論》〔1776〕〔英〕大衛.李嘉圖《政治經濟學和賦稅原理》〔1817〕馬克思:《資本論》〔1867〕〔法〕薩伊《政治經濟學概論》〔1803〕〔英〕西尼爾《政治經濟學大綱》〔1836〕〔英〕約翰.穆勒《政治經濟學原理〕〔1848〕19世紀70年代的“邊際革命〞〔英〕馬歇爾《經濟學原理》〔1890〕〔英〕凱恩斯《通論》〔1936〕〔美〕薩繆爾森《經濟學》(1948)(奧地利〕希法亭《金融資本〕〔1910〕〔德〕盧森堡《資本積累論》〔1912〕〔俄〕列寧《帝國主義論》〔1916〕當代中西方關于馬克思政治經濟學的研究2023/11/2215《政治經濟學》導論第一節政治經濟學的歷史追溯A.如何在“與時俱進〞中認識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的奉獻: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的歷史奉獻——馬克思深入考察了資本主義生產過程的內在聯系,從而創立了剩余價值理論和資本積累理論,揭示了資本主義經濟制度產生與變動的內在規律?!R克思推進了勞動價值學說,把創新、競爭、利潤平均化這些市場運行的根本機制結合起來加以剖析,從而揭示了資本主義經濟運行的整體與動態圖景。2023/11/2216《政治經濟學》導論第一節政治經濟學的歷史追溯

——馬克思制定了社會總量再生產與國民收入的宏觀理論,分析了實際經濟發生周期性波動的內在機理。同時,在其他具體問題上,馬克思也留下了具有洞察力的觀點。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的時空背景發生了變化:資本主義:自發調整社會主義:與資本主義時間的繼起轉化為空間的并存。2023/11/2217《政治經濟學》導論第一節政治經濟學的歷史追溯B.如何在“學科競爭〞中認識西方經濟學的解釋力:西方經濟學也是在不斷開展的,這種開展的背后動力是對變化的經濟現實有更好的解釋力。新古典經濟學是有兩重性的,一方面它回避了資本主義經濟制度的本質與內在階級矛盾,把私有制的市場經濟當作永恒不變的現象;另一方面,它對資本主義經濟運行或資源配置問題進行了大力研究,逐步積累了不少有用的成果,豐富與深化了人們對市場機制的認識。2023/11/2218《政治經濟學》導論第一節政治經濟學的歷史追溯對待西方經濟學的正確態度是:既不全盤否認,一概排斥;也不盲目照搬,全盤吸收。而是采取科學分析的態度進行“選擇性〞借鑒,對于西方經濟學中反映資產階級偏見,掩飾資本主義剝削制度本質及其深層次矛盾的根底理論,必須深刻批判,堅決摒棄;對于西方經濟學中描述和分析私有制市場經濟微觀運行和宏觀管理的具體理論觀點,如關于價格、競爭、本錢、利潤和總需求管理、貨幣供給、通貨膨脹、經濟增長等,那么應結合國情有選擇地加以吸收。2023/11/2219《政治經濟學》導論第二節《資本論》的框架及其邏輯

一、《資本論》的概括性說明

馬克思主義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科學社會主義馬克思主義哲學2023/11/2220《政治經濟學》導論第二節《資本論》的框架及其邏輯《資本論》共四卷,4690頁,300多萬字?!顿Y本論》是馬克思最重要的政治經濟學著作,它包含了馬克思主義哲學原理的運用和科學社會主義的重要原理。《資本論》的四卷分別為:第一卷:資本的生產過程;第二卷,資本的流通過程;第三卷:資本主義生產的總過程;第四卷:剩余價值理論。整個《資本論》各卷之間有內在邏輯關系,且“整個書是以剩余價值為中心的〞。2023/11/2221《政治經濟學》導論第二節《資本論》的框架及其邏輯馬克思〔1818-1883〕:從1843年底到1883年3月,馬克思用了40年的時間從事《資本論》的研究和寫作。1843.10—1858.5:搜集材料,寫政治經濟學的筆記和手稿;1858.6—1863.8:寫作和出版《政治經濟學批判》;1863.8—1883.3:修改和出版《資本論》,1867年出版《資本論》第一卷德文版。1867-1883年整理和修改《資本論》以下各卷。2023/11/2222《政治經濟學》導論第二節《資本論》的框架及其邏輯恩格斯〔1820-1895〕:1883年恩格斯擔負起整理起《資本論》遺稿及其出版的重任。經過辛勤的勞動,《資本論》第二卷于1885年9月出版,第三卷于1894年出版。1895年恩格斯逝世時委托考茨基整理原稿,作為第四卷出版。但考茨基將第四卷作為與《資本論》平行的獨立著作出版,命名為《剩余價值學說史》。1954-1961年,蘇聯重新整理出版了第四卷手稿,命名為《剩余價值理論》。2023/11/2223《政治經濟學》導論第二節《資本論》的框架及其邏輯《資本論》的根本框架:

剩余價值〔m)資本的生產過程〔剩余價值的生產問題〕資本的流通過程〔剩余價值的流轉問題〕資本主義生產的總過程〔剩余價值的分配問題〕剩余價值理論〔文獻綜述〕2023/11/2224《政治經濟學》導論第二節《資本論》的框架及其邏輯在《資本論》的邏輯體系中,資本是資本主義生產方式中的核心經濟范疇,剩余價值規律是資本主義生產方式中最根本的經濟規律,資本同勞動的對立關系是資本主義生產方式賴以運轉的軸心?!顿Y本論》的最終目的是為了充分揭示資本主義生產方式的經濟運動規律。因此,《資本論》不僅揭示了資本主義作為一種特殊的剝削性質的本質、階級對立和矛盾對抗,是資本主義生產方式的“制度論〞;而且闡明它作為一種興旺的市場經濟的實現方式和運行機制,也是這一生產方式的“運行機制論〞。2023/11/2225《政治經濟學》導論第二節《資本論》的框架及其邏輯二、《資本論》各局部的內容1.《資本論》第一卷:資本的生產過程,主要研究剩余價值的生產和資本本身的生產。共七篇二十五章:第一局部:第1篇〔1-3章〕勞動價值理論第二局部:第2-6篇〔4-20章〕剩余價值理論第三局部:第7篇〔21-25章〕資本積累理論2023/11/2226《政治經濟學》導論第二節《資本論》的框架及其邏輯2.《資本論》第二卷:資本的流通過程,以產業資本的流通過程為對象,即考察屬于流通的范疇,又從流通角度考察有關生產的范疇。共三篇二十一章:第一局部:第1篇〔1-6章〕資本的循環理論第二局部:第2篇〔7-17章〕資本的周轉理論第三局部:第3篇〔18-21章〕社會總資本的再生產理論2023/11/2227《政治經濟學》導論第二節《資本論》的框架及其邏輯3.《資本論》第三卷:資本主義生產的總過程,研究剩余價值在各種職能資本家〔包括土地所有者〕之間的分配形式及其數量界限的規律。共七篇五十二章:第一局部:第1-3篇〔1-15章〕平均利潤和生產價格理論;第二局部:第4-6篇〔16-47章〕商業利潤、利息和地租理論;第三局部:第7篇〔48-52章〕全書總結,批判“三位一體〞公式。2023/11/2228《政治經濟學》導論第二節《資本論》的框架及其邏輯4.《資本論》第四局部:剩余價值理論,即是《資本論》寫作時的文獻綜述,對17世紀中葉以來的古典政治經濟學家有關的剩余價值學說進行系統性的批判。共三冊二十四章:第一冊:1-7章李嘉圖之前的政治經濟學第二冊:8-18章李嘉圖的政治經濟學第三冊:19-24章李嘉圖之后的政治經濟學2023/11/2229《政治經濟學》導論第二節《資本論》的框架及其邏輯5.《資本論》各局部之間的內在邏輯:“第一卷研究的是資本主義生產過程本身作為直接生產過程考察時呈現的各種現象……但是,這個直接的生產過程并沒有結束資本的生活過程。在現實世界里,它還要有流通過程來補充,而流通過程那么是第二卷研究的對象。……資本主義生產過程,就整體來看,是生產過程和流通過程的統一。至于第三卷的內容,它不能是對于這個統一的一般的考察。相反地,這一卷要揭示和說明資本運動過程作為整體考察時所產生的各種具體形式〞。——《資本論》第3卷人民出版社1975年第29-39頁。2023/11/2230《政治經濟學》導論第二節《資本論》的框架及其邏輯關于《資本論》前三卷和第四卷《剩余價值理論》的關系,馬克思也曾說過:“因為所有問題都在前三冊中解決了,最后這一冊大半是以歷史的形式重述一遍〞?!恶R克思恩格斯〈資本論〉書信集》人民出版社1976年版,第196頁。2023/11/2231《政治經濟學》導論第三節政治經濟學的研究對象一、研究對象的概括性說明“我要在本書研究的是資本主義生產方式以及和它相適應的生產關系和交換關系〞?!氨緯淖罱K目的就是揭示現代社會的經濟運行規律〞——馬克思《資本論》第一版序言政治經濟學的研究對象:生產關系及其開展規律。2023/11/2232《政治經濟學》導論第三節政治經濟學的研究對象二、生產力1.物質資料生產的重要性:物質資料生產是人類社會存在和開展打根底,是推動人類社會開展和決定人類社會面貌的最主要因素。概括起來,物質資料的生產,是人類最根本的經濟活動,是政治經濟學研究的出發點。——馬斯洛需求層次理論一個思考題:如何理解效勞業與物質資料生產的關系?2023/11/2233《政治經濟學》導論第三節政治經濟學的研究對象

在馬斯洛看來,人類價值體系存在兩類需要,一類是沿生物譜系上升方向逐漸變弱的本能,稱為低級需要。一類是隨生物進化而逐漸顯的潛能或需要,稱為高級需要。

——五種需要象階梯一樣從低到高,按層次逐級遞升,但這樣次序不是完全固定的。

——一般來說,某一層次的需要相對滿足了,就會向高一層次發展,追求更高一層次的需要就成為驅使行為的動力。自我實現的需要尊重需要社交需要平安需要生理需要馬斯洛需求層次理論:2023/11/2234《政治經濟學》導論第三節政治經濟學的研究對象2.物質資料生產的要素:

生產的要素勞動勞動對象勞動資料勞動力的支出人把自己的勞動加于其上的東西使人的勞動和勞動對象聯系起來的媒介物生產過程生產的三要素結合在一起發生作用的過程,就是人通過自己的有目的的活動,借助于勞動資料,使勞動對象發生預定變化的過程。2023/11/2235《政治經濟學》導論第三節政治經濟學的研究對象關于“勞動〞:——幾個概念的區別與聯系:勞動、勞動力、勞動者相同嗎?——勞動的具體類型:熟練勞動VS非熟練勞動;腦力勞動VS體力勞動;——勞動能力的形成途徑:自然稟賦VS后天投資

2023/11/2236《政治經濟學》導論第三節政治經濟學的研究對象關于勞動對象:——勞動對象的分類:包括兩類:一類是未經過人類加工的自然物,即納入生產過程的一局部自然界中現成的物質資料;一類是經過人類加工的物體,即由人們自己活動所創造的、實際上已是勞動產品的物質資料?!獎趧訉ο蟮内厔荩簲U大化——勞動對象的定價問題?!灿绕涫亲匀毁Y源〕可持續開展——充分利用——資源定價2023/11/2237《政治經濟學》導論第三節政治經濟學的研究對象關于勞動資料:——勞動資料的組成:直接作用于勞動對象的生產工具的系統、用以發動生產工具的動力系統和能源系統、運輸和輔助系統,以及為實現各種勞動資料的最正確結合所必需的信息傳遞系統等等。其中,最重要的是生產工具系統。——勞動資料的動態演變:經驗的積累\知識的傳播——生產系統、動力系統、信息系統

2023/11/2238《政治經濟學》導論第三節政治經濟學的研究對象

關于生產資料:生產過程勞動勞動對象勞動資料生產資料人們從事物質資料生產所必需的一切物質條件,即勞動資料和勞動對象的總和。又稱生產手段。包括土地、機器、設備、廠房、工具、燃料、原材料、輔助材料等。生產資料所有制2023/11/2239《政治經濟學》導論第三節政治經濟學的研究對象

3.生產力的組成:

生產力物的因素人的因素人們生產物質資料的能力,標示人們征服自然、改造自然的能力,反映了人和自然界的關系。生產資料〔尤其是生產工具〕是社會生產力開展水平和生產力性質的最主要的標志,也是劃分經濟開展時期的主要標志。勞動者在生產力中起最根本性的作用2023/11/2240《政治經濟學》導論第三節政治經濟學的研究對象生產力:具有一定生產經驗和勞動技能的勞動者和他們所使用的生產資料結合起來在物質資料生產過程中所發生的力量。社會生產力表現為生產物質資料的能力。考察生產力的兩種視角:——生產力性質,是指生產力質的規定性,它是由勞動資料,特別是生產工具的性質所決定的?!a力水平,是指生產力量的規定性,它是由生產工具與勞動者的開展水平所決定的??疾焐a力狀況就是對生產力的質和量進行綜合考察。2023/11/2241《政治經濟學》導論第三節政治經濟學的研究對象

生產力水平提高的決定因素:

生產力水平勞動者和生產工具的開展科學技術分工與專業化改變勞動和生產資料的組合方式〔集約型〕教育和培訓市場規模2023/11/2242《政治經濟學》導論第三節政治經濟學的研究對象三、生產關系

生產關系:人們在物質資料生產和再生產過程中所形成的社會關系,它反映了生產過程中人與人的相互關系。

生產關系生產資料所有制各種不同社會集團在生產中的地位以及他們的相互關系,包括相互交換其活動或產品的關系。產品分配形式決定生產關系的性質2023/11/2243《政治經濟學》導論第三節政治經濟學的研究對象生產關系的四種類型:生產關系包括人們在一定生產資料所有制根底上所形成的、在社會生產總過程中發生的生產、分配、交換和消費關系?!a居于首要地位,起著主導性作用。A.生產的社會性質決定著其他三者的社會性質;B.生產決定分配、交換、消費的對象;C.生產決定分配、交換、消費的水平和結構;D.生產決定分配、交換、消費的具體方式。——分配、交換和消費對生產有反作用,即促進或阻礙生產的開展。2023/11/2244《政治經濟學》導論第三節政治經濟學的研究對象

關于生產關系:

——生產關系-生產力。生產關系反映了人與人的相互關系,生產力反映了人與物的相互關系。在現實經濟中,人與人的關系是以人與物的關系為中介的,所以政治經濟學研究人與人的相互關系,但不能脫離人與物的關系。

——生產關系的動態理解。生產關系不是靜態概念,而是貫穿于生產、流通、分配與消費的全部經濟運行過程的動態概念。

——生產關系-經濟制度。當人們將生產關系具體化為從生產到消費的經濟體制時,生產關系又被稱為經濟制度。2023/11/2245《政治經濟學》導論第三節政治經濟學的研究對象四、生產關系一定要適應生產力的規律1.生產力-生產關系A.生產力和生產關系是社會生產的兩個方面,社會生產表達了生產力和生產關系的對立統一。B.在生產力和生產關系的對立統一中,生產力是矛盾的主要方面。生產力是社會生產中最活潑最革命的因素,是社會開展的最終決定力量。生產力的開展要求生產關系隨之發生相應的變化和調整。C.生產關系對生產力具有反作用,同生產力相適應的生產關系起著促進生產力開展的積極作用,同生產力不相適應的、陳舊的或超前的生產關系起著阻礙生產力開展的消極作用。2023/11/2246《政治經濟學》導論第三節政治經濟學的研究對象“無論哪一種社會形態,在它所能容納的全部生產力發揮出來以前,是決不會滅亡的;而新的更高的生產關系,在它的物質存在條件和舊社會的細胞里成熟以前,是決不會出現的〞?!恶R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33頁。問題:如何從生產力-生產關系的角度看待中國農村的土地制度變遷?!哺母镩_放之前的集體化運動——改革開放初期的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當前討論的農村土地規?;蛯I化經營〕。2023/11/2247《政治經濟學》導論第三節政治經濟學的研究對象2.經濟根底-上層建筑A.生產關系一定要適應生產力,是人類社會開展的客觀規律。B.生產關系一定要適應生產力規律在發揮作用時,必然涉及利益格局的調整,也涉及不同利益主體之間的利益沖突。C.不同經濟利益集團圍繞經濟制度生產關系〔生產關系〕變革所進行的斗爭、妥協和革命,必然涉及政治、法律和文化意識領域。D.經濟制度的總和成為經濟根底,相應的政治、法律與意識形態成為上層建筑。生產力與生產關系的矛盾運動必然反映為經濟根底與上層建筑的矛盾運動。

2023/11/2248《政治經濟學》導論第三節政治經濟學的研究對象3.政治經濟學的研究對象

生產力與生產關系、經濟根底與上層建筑之間的相互關系,是馬克思政治經濟學所發現的社會開展規律。政治經濟學是要按照生產關系一定要適應生產力開展的科學原理,說明生產關系開展的客觀規律。它是研究不同社會開展階段生產關系本質及其開展規律的科學。生產力生產關系〔經濟制度或經濟根底〕上層建筑2023/11/2249《政治經濟學》導論第三節政治經濟學的研究對象四、政治經濟學的研究任務1.人類社會的開展規律:

原始社會共同勞動、財產公有、平均分配奴隸社會奴隸主占有生產資料和奴隸封建社會地主占有生產資料和不完全占有雇農資本主義社會資本家占有生產資料、工人有人身自由社會主義社會生產資料公有制、按勞分配、人的全面開展2023/11/2250《政治經濟學》導論第三節政治經濟學的研究對象2.經濟規律:經濟規律是經濟現象和經濟過程內在的、本質的、必然的聯系,它體現著經濟過程的必然趨勢。經濟規律的根本特點:——和人們的經濟活動相聯系;——在一定的經濟條件的根底上產生和發生作用,并隨著這種經濟條件的消失而消失?!陔A級社會里,不同階級對發現和利用經濟規律的程度和態度不同。2023/11/2251《政治經濟學》導論第三節政治經濟學的研究對象經濟規律的根本類型:——為人類社會開展的各個階段所共有的經濟規律。例如生產力決定生產關系的規律?!獮閹追N社會形態所共有的經濟規律,例如商品經濟中的價值規律。——為某種社會形態所特有的經濟規律,例如原始社會背景下的公社公有制規律。經濟規律的具體研究路徑:經濟范疇和經濟變量人們對經濟規律的態度:認識、利用2023/11/2252《政治經濟學》導論第三節政治經濟學的研究對象政治經濟學的研究任務:揭示社會經濟運行的規律,即揭示經濟制度運行和變化的規律,包括研究經濟范疇與經濟變量之間的內在聯系,揭示貫穿于生產、分配、交換、消費等經濟運動的各個環節的經濟規律和運行機制。政治經濟學的研究重點:揭示和研究當代兩種根本的社會形態即資本主義社會和社會主義社會的經濟運行規律。特別注意:社會主義和資本主義關系的變化——時間上的繼起轉化為空間上的并存。2023/11/2253《政治經濟學》導論第四節政治經濟學的研究方法一、唯物辯證法物質第一性,精神第二性;對立統一;否認之否認;量變質變;舉例:1.生產力-生產關系-上層建筑2.商品-貨幣-商品拜物教或貨幣拜物教3.經濟主體:——社會性:特定社會網絡中的人。——歷史性:經濟主體的社會屬性與歷史條件相聯系。——目的性:人類經濟活動具有某種目的。2023/11/2254《政治經濟學》導論第四節政治經濟學的研究方法二、科學抽象法具體—抽象、現象—本質、復雜—簡單抽象思維的結果,是對大量現象材料的比較、分類、歸納、分析、綜合等一系列抽象思維活動中得到的,是對現象背后本質聯系的概括。〔取精去粗、去偽存真〕。舉例:商品、貨幣、價值、資本、剩余價值、資本運動、剩余價值分配研究方法是從具體到抽象;表達方法是從抽象到具體。具體——抽象——具體2023/11/2255《政治經濟學》導論第四節政治經濟學的研究方法三、實證分析與標準分析相結合實證分析:求證事物的本來面目,答復“實際是什么〞。標準分析:對事物作出價值評判,答復“應該是什么〞。政治經濟學堅持實證分析和標準研究相結合的方法:舉例:實證研究:剩余價值的兩種生產方式〔絕對和相對〕標準分析:資本和貧困的兩重積累。實證分析與標準分析的結合,可以做到政治經濟學科學性和階級性的統一。2023/11/2256《政治經濟學》導論第四節政治經濟學的研究方法四、靜態研究與動態研究相結合靜態研究有利于在抽象掉時間因素后把握事物的內在聯系,而動態分析那么可以通過時間因素的引入來展示事物演化根本趨勢。采用靜態研究和動態研究相結合的方法,能夠清楚地認識事物各種規定性的時空聯系,進而對事物的辯證開展和內在結構的層次有一個清晰的理解。舉例:從商品到交換價值所推出的一般等價物概念;對一般等價物具體形態的歷史考察〔貨幣的出現〕2023/11/2257《政治經濟學》導論第四節政治經濟學的研究方法五、定性分析與定量分析相結合

定性分析:從性質的角度把握事物之間的內在聯系;定量研究:從數量的角度把握事物之間的內在關系;定性分析和定量研究兩個角度的揭示有利于更深入認識經濟運行的客觀規律。舉例:貨幣轉化為資本;價值向剩余價值、剩余價值向利潤和平均利潤轉化2023/11/2258《政治經濟學》導論第四節政治經濟學的研究方法六、歷史與邏輯辯證統一的方法

政治經濟學不限于抽象的理論的演繹,而是運用歷史與邏輯相統一的方法,把邏輯的分析與歷史的分析辯證結合起來,著力揭示邏輯所包含的全部真實的歷史內容。舉例:在分工與協作中談到的企業組織制度的變化。在工資中談到的資本主義工資趨向的變化。2023/11/2259《政治經濟學》導論第五節總結與拓展一、簡單總結——《資本論》是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的代表性文獻;——政治經濟學的研究對象是生產關系及其開展規律;——政治經濟學對生產關系和開展規律的研究是在生產力-生產關系、經濟根底-上層建筑的框架內進行的?!谓洕鷮W研究采用了辯證唯物法、科學抽象法、實證分析與標準分析相結合、靜態研究與動態研究相結合、定性分析與定量分析相結合、歷史與邏輯辯證統一等方法。2023/11/2260《政治經濟學》導論第五節總結與拓展二、值得進一步思考的問題——生產的范疇:物質資料VS效勞性資料?——生產力:征服和改造自然VS可持續開展?——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科教興國〔市〕的經濟學含義是什么?——為什么我國要在社會主義初級階段堅持以公有制為主體〔導〕、多種經濟成分并存的所有制方式?——為什么有人指出當前中國經濟體制改革存在“共識破裂〞的問題?——如何理解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的邏輯實證主義方法?——如何理解當前新古典主義經濟學向古典政治經濟學的“回歸〞?2023/11/2261《政治經濟學》導論THEEND!

2023/11/22〈政治經濟學〉第二章62政治經濟學復旦大學經濟學院高帆2023/11/2263〈政治經濟學〉第二章第二章商品經濟

第一節:商品第二節:貨幣第三節:價值規律和市場機制第四節:總結和拓展2023/11/2264〈政治經濟學〉第二章第一節商品〔一〕自然經濟VS商品經濟自然經濟〔natural

economy〕:建立在生產力極為低下的、以自然分工為根底的、生產僅僅是為了滿足勞動者和勞動者單位生存需要、不是為了交換而進行生產的經濟形式,也叫自給自足經濟。

自然分工的兩種情形:——按性別和年齡的差異所形成的生理分工?!献宀柯涔餐w之間,在地域資源的差異及自然產品差異性根底上形成的分工,即自然地域分工。2023/11/2265〈政治經濟學〉第二章第一節商品

自然經濟的三個社會階段:

自然經濟原始社會奴隸社會封建社會

原始社會氏族部落共同體是一種自然經濟單位

奴隸社會、奴隸主的莊園經濟也是一種自然經濟單位

封建社會個體農民根本是農業和手工業結合的家庭經濟,表現為“男耕女織〞這種耕織結合型的自然經濟2023/11/2266〈政治經濟學〉第二章第一節商品

自然經濟的根本特征:第一、自然經濟是自給自足的經濟。

第二、自然經濟是封閉型經濟。

第三、自然經濟是保守型經濟。

第四、自然經濟是以簡單再生產為特征的經濟。

第五、自然經濟中勞動者的私人勞動直接成為社會勞動的組成局部。2023/11/2267〈政治經濟學〉第二章第一節商品商品經濟:相對于自給自足的自然經濟而言的,以直接以市場交換為目的的經濟形式。商品經濟是人類社會開展到一定歷史階段的產物。它的產生,必須具備兩個條件:——社會分工。它是商品經濟產生的根底。因為社會分工,才提出了進行交換的要求。〔生產的專業化和需求多樣性之間的矛盾〕——生產資料和產品屬于不同所有者。它是商品經濟產生的前提。因為生產資料和勞動產品屬于不同的所有者,才發生了交換行為。2023/11/2268〈政治經濟學〉第二章第一節商品引申問題一:如何理解自然經濟演化為商品經濟?判斷:商品經濟取代自然經濟,在邏輯和經驗上可極大促進社會生產力的開展,但商品經濟取代自然經濟要運行有效必須使社會交易本錢的持續下降?!百Y產階級在它的不到一百年的階級統治中所創造的生產力,比過去一切世代創造的全部生產力還要多,還要大。自然力的征服,機器的采用,化學在工業和農業中的應用,輪船的行駛,鐵路的通行,電報的使用,整個整個大陸的開墾,河川的通航,仿佛用法術從地下呼喚出來的大量的人口,——過去哪一個世紀能夠料想到有這樣的生產力潛伏在社會勞動里呢?〞——《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第256頁。2023/11/2269〈政治經濟學〉第二章第一節商品引申問題二:商品經濟和市場經濟一樣嗎?判斷:商品經濟是通過價格、供求、工資、利率、競爭等市場機制來運行的,而市場經濟的涵義就是以市場機制為根底的資源配置方式,兩者有著共同的機制。然而,商品經濟不等于市場經濟。市場經濟是商品經濟開展到一定階段的產物,是興旺商品經濟的表現形式和現代形態。——市場經濟是市場化的商品經濟?!袌鼋洕巧鐣纳唐方洕!袌鼋洕秦泿呕纳唐方洕?。——市場經濟是開放化的商品經濟。2023/11/2270〈政治經濟學〉第二章第一節商品〔二〕商品兩重性根據你的理解,請問以下哪些是商品,為什么?A.人們從商店或農貿市場買來的糧食、蔬菜、雞蛋和肉;B.從百貨商店買來的電視機、錄音機、書和本;C.工廠買來的機器、設備和原材料;D.農民買來的化肥、農藥和拖拉機;E.陽光、空氣;G.氧吧里的氧氣;H.江河湖水;I.自來水;G.農民自種自吃的糧食蔬菜;K.朋友互贈的禮物2023/11/2271〈政治經濟學〉第二章第一節商品商品:用來交換的勞動產品。〔1〕

但凡商品都必須是勞動產品。自然界的物品如陽光、空氣、河流不是商品?!?〕勞動產品必須用于交換才是商品。如農民種的糧食、蔬菜,留著自己用的局部就不是商品。朋友互贈的禮物雖是勞動產品但不是買賣關系,所以不是商品。河、湖、井水是自然資源,不是勞動產品;而城鎮的自來水經過了自來水工人的勞動〔汲取、凈化、輸送〕,是勞動產品并用于買賣,自來水便成了商品,所以必須付水費。

2023/11/2272〈政治經濟學〉第二章第一節商品

商品的兩個因素:商品使用價值物的有用性,既可以滿足任某種需要的屬性表達了商品的自然屬性價值凝結在商品中無差異的一般人類勞動表達了商品的社會屬性交換價值一種使用價值同另一種使用價值相交換的量的比例是價值的表現形式2023/11/2273〈政治經濟學〉第二章第一節商品使用價值和價值的關系商品的使用價值和價值是統一的。價值的存在要以使用價值的存在為前提,使用價值是價值的物質承擔者。使用價值與價值又是不同的、相矛盾的:——使用價值是商品的自然屬性,反映人與自然的關系;價值是商品的社會屬性,反映商品生產者之間的社會屬性?!褂脙r值是一切有用物品包括商品所共有的屬性,是永恒的范疇;價值是商品所特有的屬性,是商品經濟的范疇,是歷史的范疇?!獙τ谏a者來說,重要的是價值而不是使用價值,只有讓渡使用價值才能得到價值;對于消費者來說,重要的是使用價值而不是價值,只有支付了價值才能得到使用價值。2023/11/2274〈政治經濟學〉第二章第一節商品一個命題:商品是價值和使用價值的統一。——只有使用價值而沒有價值、或只有價值而不具使用價值的物品均不是商品,只有同時具備使用價值和價值的物品才是商品。——商品是用來交換的勞動產品,而交換的根底是不同商品均有人類無差異的勞動的消耗。據此,價值是交換價值的根底,交換價值是價值的表現形式?!粨Q價值表達了使用價值和價值之間的對立統一,只有不同的使用價值采用交易的必要,而不同使用價值交易的數量關系是由它們消耗的一般勞動之間的比照關系決定的。2023/11/2275〈政治經濟學〉第二章第一節商品〔三〕勞動兩重性及其商品的價值量勞動的兩個維度:——具體勞動:創造使用價值的、具有各種特殊形態的勞動。具體勞動是生產某種商品的具體形式,它表達在某種勞動的特殊目的、使用的特殊工具、以特定的操作方法作用于特殊的勞動對象、以及生產出特殊的產品等方面。具體勞動生產商品的使用價值,表達著人類支配和改造自然界的能力?!橄髣趧樱浩查_具體勞動的特點,表現為人類勞動力的消耗〔即人的腦、肌肉、神經、手等的消耗〕的勞動。這種無差異的、一般的人類勞動形成商品的價值,決定著商品交換的比例,因而是勞動的社會屬性,表達著人與人之間的社會生產關系。2023/11/2276〈政治經濟學〉第二章第一節商品

商品兩重性和勞動兩重性的關系:商品使用價值價值具體勞動抽象勞動勞動私人勞動社會勞動具體勞動和抽象勞動不是同時支出的兩種勞動,而是同一勞動的兩個方面2023/11/2277〈政治經濟學〉第二章第一節商品關于商品兩重性和勞動兩重性關系的經典論述:“一切勞動,從一個方面看,是人類勞動在生理學意義上的消耗;作為相同的或抽象的人類勞動,它形成商品的價值。一切勞動,從另一方面看,是人類勞動力在特殊的有一定目的的形式上的消耗;作為具體的有用的勞動,它生產使用價值。〞——馬克思:《資本論》第1卷,第60頁。2023/11/2278〈政治經濟學〉第二章第一節商品勞動兩重性的重要性:勞動二重性理論是理解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的樞紐:——勞動二重性理論為勞動價值論奠定了堅實的根底。——勞動二重性理論為剩余價值論奠定了理論根底。——勞動二重性理論為資本有機構成理論、資本積累理論、資本主義再生產理論等一系列理論提供了理論根底。2023/11/2279〈政治經濟學〉第二章第一節商品商品價值確實定:商品價值是由生產商品所消耗的勞動量來決定。如何理解此處的勞動量?

商品的價值量生產商品的勞動消耗個別勞動時間社會必要勞動時間各個商品生產者消耗在同一商品上的各自的勞動時間在現有的社會正常的生產條件下,在社會平均的勞動數量程度和勞動強度下制造某種使用價值所需要的勞動時間2023/11/2280〈政治經濟學〉第二章第一節商品商品的價值:不是由生產商品的個別勞動時間決定的,而是由生產商品的社會必要勞動時間決定的。

——社會必要勞動時間是在現有的社會正常的生產條件下,在社會平均的勞動熟練程度和勞動強度下制造某種使用價值所需要的勞動時間。

——商品價值量與生產商品的社會必要勞動時間成正比。

——決定商品價值量的社會必要勞動時間以簡單勞動為尺度的。2023/11/2281〈政治經濟學〉第二章第一節商品關于社會必要勞動時間的幾個前提:——“現有〞,意味著社會必要勞動時間是一個動態的概念,在不同的時間節點上生產同種產品社會必要勞動時間是不同的。——“社會正常生產條件〞,意味著對于社會必要勞動時間的考察,不能將生產條件的“例外〞當作普遍狀態。——“社會平均的勞動熟練程度和勞動強度〞,意味著社會必要勞動時間對勞動“質〞的規定具有平均化的特征。——“某種使用價值〞,意味著社會必要勞動時間的考察是針對同種產品〔產品之間存在競爭性或替代性〕而進行的。2023/11/2282〈政治經濟學〉第二章第一節商品舉例:情形一:同種產品〔皮鞋〕、產量相同〔均為100〕甲:20小時/雙乙:30小時/雙丙:40小時/雙社會必要勞動時間=〔20*100+30*100+40*100〕/300=30情形二:同種產品〔皮鞋〕、產量不同甲:20小時/雙〔100雙〕乙:30小時/雙〔200雙〕丙:40小時/雙〔500雙〕社會必要勞動時間=〔20*100+30*200+40*500〕/800=352023/11/2283〈政治經濟學〉第二章第一節商品關于勞動的“質〞的討論:

勞動簡單勞動不必經過特別訓練的勞動,是任何沒有專長的普通人都可進行的勞動復雜勞動需要經過專門訓練的勞動復雜勞動是加倍的簡單勞動倍數如何確定?社會條件〔供求關系〕2023/11/2284〈政治經濟學〉第二章第一節商品一個命題:商品的價值量與勞動生產率成反比勞動生產率:勞動的效果或能力勞動生產率=勞動的效果〔產品產量、產值〕/勞動投入于是有兩種情形:情形一:勞動熟練程度和強度未變,勞動生產率越高——單位商品社會必要勞動時間越小——商品的價值量越?。磺樾味簞趧邮炀毘潭群蛷姸仍黾?,勞動生產率越高——單位商品社會必要勞動時間變化不確定——商品的價值量不確定。2023/11/2285〈政治經濟學〉第二章第一節商品單位商品的價值量,同生產該商品的勞動生產力成反比,而與表達在商品中的社會必要勞動量成正比。在一定的勞動時間內生產的價值量一定。要區分勞動生產力的上下對于不同的生產部門〔一個部門的整體勞動生產力水平〕與同一個部門內部〔不同的企業的個別勞動生產力水平〕不同的作用。2023/11/2286〈政治經濟學〉第二章第二節貨幣〔一〕貨幣的起源貨幣:商品交換開展的產物,是在商品交換的歷史開展過程中,從商品世界中游離出來的穩定地充當一般等價物的一種特殊商品。如何理解貨幣:——一般等價物〔度量商品的價值的使用價值〕——商品〔貨幣也應符合商品的兩重性〕——特殊商品〔其使用價值可以度量其他商品的價值〕——穩定性〔對其質材等提出特別的要求〕2023/11/2287〈政治經濟學〉第二章第二節貨幣商品交換的第一階段:偶然的、簡單的交換

思考:——羊和石斧的地位是平等的嗎?——羊和石斧交換的等號說明了什么?——為什么是羊和石斧的交換比例是2:1?——這種交換是一種經常的行為嗎?〔供求的雙向耦合問題〕2只羊(相對價值形式〕1把石斧〔等價形式〕2023/11/2288〈政治經濟學〉第二章第二節貨幣

處于相對價值形式上的商品,在價值關系中起著主動的作用,是主動地要表現自己價值的商品。相對價值形式的考察要從質和量兩個方面來進行。處于等價形式上的商品,在價值關系中處于被動的地位,以其自己的商品體反映另一商品的價值,起著價值鏡的作用。等價形式的三個特點:

a、使用價值表現價值;

b、具體勞動表現抽象勞動;

c、私人勞動表現社會勞動。2023/11/2289〈政治經濟學〉第二章第二節貨幣商品交換的第二階段:擴大的交換形式思考:——擴大的交換形式和偶然的交換形式相比有何進步之處?——擴大的交換形式的局限性表達在什么地方?2只羊1把石斧1擔米10斤茶葉1兩金X單位的其他商品2023/11/2290〈政治經濟學〉第二章第二節貨幣商品交換的第三階段:一般等價形式思考:——〞羊〞成為其他一切商品的“一般等價物〞,這對交換意味著什么?——一般等價物為何會有地區差異性和時間演化性?1把石斧1擔米10斤茶葉1兩金X單位的其他產品2只羊2023/11/2291〈政治經濟學〉第二章第二節貨幣商品交換的第四階段:貨幣思考:當充當一般等價物的商品固定逐漸穩定到一種商品上時,即出現了貨幣。問題在于貨幣為何會最終選擇金和銀?1把石斧1擔米10斤茶葉2只羊X單位的其他產品1兩金2023/11/2292〈政治經濟學〉第二章第二節貨幣如何理解馬克思的話“金銀天然不是貨幣,但貨幣天然是金銀〞?——在貨幣出現之前,作為自然和勞動產物的金銀已經存在?!脕沓洚斠话愕葍r物的商品最終固定在金銀身上,說明在充當貨幣方面,僅因具有相對于其他商品的優勢。A.易于分割和合并;B.價值較大,便于攜帶;C.不易變質,容易保存。2023/11/2293〈政治經濟學〉第二章第二節貨幣

新莽布泉和貨幣

河南扶溝古城出土的銀幣

大清寶鈔2023/11/2294〈政治經濟學〉第二章第二節貨幣

人民幣1套

人民幣2套人民幣3套

人民幣4套

人民幣5套2023/11/2295〈政治經濟學〉第二章第二節貨幣2023/11/2296〈政治經濟學〉第二章第二節貨幣關于“貨幣拜物教〞:《晉書·隱逸列傳·魯褒傳》《錢神論》,如何看待?錢之為體,有乾坤之象,內那么其方,外那么其圓。其積如山,其流如川。動靜有時,行藏有節。市井便易,不患耗折。難折象壽,不匱象道,故能長久,為世神寶。親之如兄,字曰孔方。失之那么貧弱,得之那么富昌。無翼而飛,無足而走。解嚴毅之顏,開難發之口。錢多者處前,錢少者居后;處前者為君長,在后者為臣仆。君長者豐衍而有馀,臣仆者窮竭而缺乏。《詩》云:"哿矣富人,哀此煢獨。"錢之為言泉也,無遠不往,無幽不至。京邑衣冠,疲勞講肄,厭聞清談,對之睡寐,見我家兄,莫不驚視。錢之所祐,吉無不利。何必讀書,然后富貴!昔呂公欣悅于空版,漢祖克之于贏二。文君解布裳而被錦繡,相如乘高蓋而解犢鼻。官尊名顯,皆錢所致。空版至虛,而況有實;贏二雖少,以至親密:由此論之,謂為神物。無德而尊,無勢而熱,排金門而入紫闥。危可使安,死可使活。貴可使賤,生可使殺。是故忿爭非錢不勝,幽滯非錢不拔,怨仇非錢不解,令問非錢不發。洛中朱衣,當途之士,愛我家兄,皆無已已。執我之手,抱我終始。不計優劣,不管年紀,賓客輻輳,門常如市。諺曰:“錢無耳,可使鬼。〞凡今之人,惟錢而已。故曰:“軍無財,士不來;軍無賞,士不往。〞仕無中人,不如歸田。雖有中人,而無家兄,不異無翼而欲飛,無足而欲行。2023/11/2297〈政治經濟學〉第二章第二節貨幣〔二〕貨幣的職能貨幣是固定地充當一般等價物的商品,表達了商品生產者之間的社會經濟關系?!暗葍r形式同這種特殊商品的自然形式社會地結合在一起,這種特殊商品成了貨幣商品,或者執行貨幣的職能。〞〔《資本論》第1卷,第84頁〕“既然其他一切商品只是貨幣的特殊等價物,而貨幣是它們的一般等價物,所以它們是作為特殊商品來同作為一般商品的貨幣發生關系。〞〔同上,第107頁〕2023/11/2298〈政治經濟學〉第二章第二節貨幣1.價值尺度貨幣作為衡量其他一切商品的價值大小的尺度的職能。由于商品價值量是由生產商品時無差異的人類勞動的消耗所決定的,因此貨幣對商品價值的度量實際上間接度量的是勞動消耗量。商品價值用貨幣表示即為價格。貨幣之所以能夠執行價值尺度職能,首先是因為貨幣本身是商品,它也內涵著無差異人類勞動的消耗。貨幣在執行價值尺度的職能時,可以是想象的或觀念上的貨幣。2023/11/2299〈政治經濟學〉第二章第二節貨幣2.流通手段貨幣的充當商品交換的媒介的職能。在貨幣出現之后,商品流通的根本公式是:商品——貨幣——商品。貨幣流通數量:〔貨幣數量論:MV=P.Q于是M=P.Q/V〕顯然,貨幣數量取決于三個因素:——商品數量;——商品價格;——貨幣流通數量。思考:以上三種因素又是由什么因素決定的?2023/11/22100〈政治經濟學〉第二章第二節貨幣貴金屬——鑄幣——紙幣鑄幣是由國家鑄造的,具有一定形狀、重量、成色和面額價值的金屬貨幣。紙幣是由國家發行并強制流通的價值符號。流通手段可能導致商品交換的時空別離,從而帶來危機的可能性。貨幣流通規律:一定時期內流通中所需的貨幣量,與商品價格總額成正比,與同一單位貨幣流通速度成反比,這就是金屬貨幣作為流通手段時的貨幣流通規律的內容。紙幣流通規律是以金屬貨幣流通規律為根底。2023/11/22101〈政治經濟學〉第二章第二節貨幣

解放前夕,通貨膨脹劇烈時,大面額鈔票大量印行,舊銀行職員在清點成捆鈔票。2023/11/22102〈政治經濟學〉第二章第二節貨幣一個案例:解放前,機關職員領工資拿到金圓券后,馬上就換成銀元、美鈔或黃金,如果稍有延遲,即要蒙受貶值損失。到1949年5月,金圓券已買不到什么東西了,500萬元只能和1948年9月的1元買等量的商品。上海大米每石賣金圓券4.4億元,假設以每石米320萬粒計,買1粒就要130多元。金圓券發行10個月的貶值速度,比法幣發行14年的貶值速度快得多。2023/11/22103〈政治經濟學〉第二章第二節貨幣3.貯藏手段貨幣作為社會財富的一般代表而被貯藏起來的職能。換言之,只要商品所有者在出賣商品之后不立即使用貨幣購置需求的其他商品,那么貨幣就會退出流通領域而表達出其貯藏手段的職能。思考:人們為何要貯藏一些財富?為何貨幣可以作為貯藏手段?與其他貯藏手段相比,貨幣充當貯藏手段的特征是什么?2023/11/22104〈政治經濟學〉第二章第二節貨幣貨幣貯藏開展的原因:貨幣是社會財富的代表,從質的方面看,它是無限的,因為它能直接轉化為任何商品;從量的方面看,每個貨幣的購置手段又是有限的,這種質和量的矛盾推動著貨幣的積累。作為貯藏手段的貨幣,其重要形式是現實的和足值的貨幣。在金屬貨幣流通的條件下,貨幣作為貯藏手段可以自發調節貨幣流通量,起著蓄水池的作用。2023/11/22105〈政治經濟學〉第二章第二節貨幣4.支付手段貨幣充當商品交換過程中賒賬買賣的一般支付手段的功能。貨幣充當支付手段的情形:生產條件和銷售條件的不匹配,例如生產的常年性和銷售的季節性、或者生產的季節性和銷售的常年性。貨幣作為支付手段的根本條件:信用信用貨幣的開展:期票、支票、匯票等等。流通中所需貨幣量待售商品價格總額賒售商品價格總額支付所需貨幣量相互抵消的支付總額貨幣流通次數2023/11/22106〈政治經濟學〉第二章第二節貨幣5.世界貨幣貨幣超越國界,在國際的經濟關系中發揮貨幣作用的職能。世界貨幣主要執行三方面的職能:一是作為國際支付手段;二是作為國際購置手段;三是作為社會財富代表,從一個國家轉移到另一個國家。貨幣充當世界貨幣職能的充要條件:不同國家對貨幣具有足夠的信賴程度,即幣值相對穩定。充當世界貨幣的貨幣形式:貴金屬;美元、歐元等硬通貨。2023/11/22107〈政治經濟學〉第二章第二節貨幣〔三〕貨幣形態的演變

金銀塊鑄幣按一定的成色和一定的重量鑄造成某種形狀的金屬塊計量和檢驗的困難紙

幣國家發行的強制使用的價值符號,它按照其替代的金銀執行流通手段職能脫媒現象;電子貨幣及其他新型貨幣2023/11/22108〈政治經濟學〉第二章第二節貨幣引申問題一:為何會出現貨幣形態的演變?主要在于節約交易本錢、提高交易效率引申問題二:紙幣出現之后的金融風險紙幣最優發行量的問題:紙幣最優發行量金屬貨幣最優發行量商品總價值量貨幣流通速度紙幣發行過多:通貨膨脹;本幣貶值紙幣發行過少:通貨緊縮;本幣升值對國內和國際經濟的影響2023/11/22109〈政治經濟學〉第二章第三節價值規律與市場機制〔一〕價值規律價值規律的根本內容:商品的價值量取決于社會必要勞動時間,商品按照價值量相等的原那么進行交換。等價交換原那么:在貨幣出現之后,商品的價值用貨幣來衡量,而貨幣表現的價值即為價格,等價交換原那么要求商品的價格同價值相一致。

2023/11/22110〈政治經濟學〉第二章第三節價值規律與市場機制

價值等于價格,價格圍繞價值上下波動。商品價格商品價值價格>價值,供給增加,需求減少,供過于求,價格下降價格<價值,供給減少,需求增加,供不應求,價格上升2023/11/22111〈政治經濟學〉第二章第三節價值規律與市場機制價值規律是商品經濟的根本的客觀經濟規律,價值規律作用的表現形式是價格圍繞價值上下波動。商品價格經常與價值不相一致,并不違背了價值規律。首先,商品價格波動的中心是價值;其次,從較長期和全社會來看,價格的上漲局部和下降局部,可以互相抵消。商品平均價格=商品價值2023/11/22112〈政治經濟學〉第二章第三節價值規律與市場機制供求規律是指商品供求關系的變化會引起價格的變化,而價格的變化又反過來引起商品供求關系的變化?!?〕供求平衡,商品價格與價值根本相符?!?〕供過于求,商品價格降到價值以下?!?〕供不應求,商品價格高于價值。價格機制發揮作用的條件是價格與價值既相背離又趨于一致。價格既要反映價值,又要反映供求等因素的變化,從而能夠圍繞價值上下波動,而不是固定不變,否那么就不可能發揮其調節作用。價格與價值相背離及趨于一致,是價格機制作用的實現形式。2023/11/22113〈政治經濟學〉第二章第三節價值規律與市場機制〔二〕市場機制商品中私人勞動和社會勞動的矛盾:思考:如何理解馬克思的話,商品不能完成“驚險的跳躍〞,摔壞的不是商品,一定是商品生產者?商品使用價值價值具體勞動抽象勞動私人勞動社會勞動驚險的跳躍2023/11/22114〈政治經濟學〉第二章第三節價值規律與市場機制私人勞動和社會勞動產生根底是社會分工和私有制。私人勞動和社會勞動的矛盾:A.私人勞動有時不能在事實上轉化為社會勞動。B.私人勞動不一定在數量上能夠全部轉化為社會勞動。私人勞動和社會勞動的矛盾是商品經濟的根本矛盾:——私人勞動和社會勞動的矛盾是商品內在各種矛盾的根源。——私人勞動和社會勞動的矛盾決定商品經濟的產生和開展的全過程?!饺藙趧雍蜕鐣趧拥拿軟Q定著商品生產者的命運。2023/11/22115〈政治經濟學〉第二章第三節價值規律與市場機制商品經濟的矛盾,集中表現為社會產品相對于人們需求的過剩或者短缺,而這種矛盾性在本質上源于簡單商品經濟中私人勞動和社會勞動之間的根本矛盾?;馍唐方洕久艿母痉绞绞鞘袌鰴C制。市場機制:市場上價格價值關系和供求關系相互作用的過程,市場機制對商品生產和商品流通的調節作用,即為市場調節,市場調節是價值規律自發調節商品經濟的表現。

2023/11/22116〈政治經濟學〉第二章第三節價值規律與市場機制價值規律的三個作用:——價值規律自發調節著社會勞動在各生產部門間的分配,調節著商品生產和商品流通?!獌r值規律刺激了商品生產技術的改進。——價值規律導致商品生產者的優勝劣汰。商品經濟是在價值規律的支配下,通過市場機制的調節來運行和開展的。從經濟運行的角度看,商品經濟是市場導向型的經濟。2023/11/22117〈政治經濟學〉第二章第四節總結與拓展〔一〕效勞業的商品屬性關于產業的分化費希爾〔A.G.B.Fisher,1931〕和克拉克〔C.G.Clark,1940〕的奉獻:產業第一產業〔primaryindustry〕第二產業〔secondaryindustry)第三產業〔tertiaryindustry〕農業工業效勞業產業結構轉型2023/11/22118〈政治經濟學〉第二章2003年典型國家產業結構的占比〔%〕2023/11/22119〈政治經濟學〉第二章第四節總結與拓展效勞業的商品屬性:“對于這些提供效勞的生產者來說,效勞就是商品。效勞有一定的使用價值〔想象的或現實的〕和一定的交換價值〞。——馬克思:《剩余價值理論》《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6卷P149。對于效勞業商品屬性的分析應有兩個維度:——使用價值——價值2023/11/22120〈政治經濟學〉第二章第四節總結與拓展效勞產品的使用價值:效勞產品同物質產品使用價值的一致性:能夠滿足人的某種需要。效勞產品同物質產品使用價值的差異性:——物質產品使用價值以實物形式存在,而純粹的效勞產品使用價值以活動形式存在?!镔|產品使用價值生產、交換、消費可以相互獨立,而純粹的效勞產品的使用價值具有三者同時進行的特點。——物質產品可以重復生產,而某些效勞產品的生產具有創新性質。2023/11/22121〈政治經濟學〉第二章第四節總結與拓展效勞產品的價值:效勞產品和物質產品價值的一致性:凝結在商品中的一般人類勞動效勞產品和物質產品價值的差異性:在物質產品中勞動是凝結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