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任務二考點突破考點一正確使用詞語(包括熟語)第四部分語言文字運用2022年的高考題中對成語的考查,一改客觀選擇題的形式,以主觀填空題的形式出現。這一變化,釋放出高考側重成語積累和語境分析的信號,進一步體現語言文字運用基礎性和應用性的特點。這種變化增加了考試的難度,但卻能考查學生實際運用成語的能力,體現新高考對學科素養的考查。實詞、虛詞在近幾年很少直接考查,但在2020年全國Ⅱ卷的語段式語言文字運用題中,直接設題考查了近義虛詞的辨析。2019年全國卷中,語段式語言文字運用題涉及了實詞的考查。對實詞、虛詞的考查,呈現出非連續性考查特點,這種變化也是備考時應該注意的考查方向。分析近幾年的高考語文全國卷的詞語(包括熟語)辨析題,可以發現以下幾點:特點趨勢考查形式:靈活多變2018年起,高考全國卷主要考查近義詞語選用,考查的詞語數量由2017年的6個增加到8個,材料也由單個句子變成了語段;從整體來看,考查難度有所增加。值得注意的是,2019年全國Ⅱ卷病句辨析題考查了對“并行不悖”這一成語的辨析,2020年全國Ⅱ卷考查了虛詞,2022新高考全國Ⅰ卷、Ⅱ卷考查了成語填空。高考全國卷對詞語的考查形式越來越靈活,要注意多方面備考特點趨勢設誤類型:語境辨析、語境填空根據語境辨析詞語語義間的細微區別以及根據語境填寫成語是近兩年的考查重點考查特點:范圍擴大,側重運用詞語運用考查范圍由之前的成語到2019年的“實詞(雙音節、三音節)+短語+成語”,再到2021年新老高考四套試卷中的成語,再到2022年的成語填寫,可見考查范圍已經擴大,考查形式多變;而且所選詞語都是日常高頻易錯用詞,重點考查在語境中對詞語的運用能力語言的基石,情意的信使——實詞、虛詞、成語一、正確使用實詞實詞,是詞語中含有實際意義的詞。實詞能單獨充當句子成分,即有詞匯意義和語法意義的詞。一般包括:名詞、動詞、形容詞、數詞、量詞、代詞。實詞的考查以近義詞辨析為主。要掌握和運用好近義詞,關鍵在于能辨析近義詞的意義和用法。辨析近義詞是為了使思想感情表達得更精確,更細膩,語言表達效果更加鮮明生動。辨析近義詞,辨異是重點。辨異首先要求同。所謂求同,就是要找到一組近義詞共同的基本義,然后在這個共同的基本義之內,辨析其差異。(一)從詞義方面辨析1.辨析角度辨析角度舉例詞義側重點名詞近義詞的側重點區別往往在所指的事物、現象的特點方面“場面”與“局面”都指“在一定環境中呈現出來的情況”;但“場面”側重指“一定場合下的情況”,而“局面”側重指“一個時期內事情發展變化所呈現出的狀態”辨析角度舉例詞義側重點動詞近義詞的側重點區別往往在所指動作的方式、方法或動作的結果方面“沉思”“深思”“尋思”這組動詞,都有“注意力集中,仔細思考”的意思;但“沉思”側重指思考的“全神貫注”,“深思”側重指思考的“深入”,“尋思”側重指思考的“反復”辨析角度舉例詞義側重點形容詞近義詞的側重點區別往往在所指狀態和性質方面①“陡峭”與“峻峭”,前者側重指“陡直”,后者側重指“高峻”。②“冷僻”與“冷落”,前者側重指“偏僻,不熟悉”,后者側重指“不熱鬧,不熱情”辨析角度舉例詞義輕重不少近義詞在語義上有輕重之分:有的適用于重要的事物,有的適用于一般的事物;有的表示程度深、性質重,有的表示程度淺、性質輕等“嘲笑”與“譏笑”都含有“看不起人、取笑人”的意思,只是語義輕重程度不同:“嘲笑”指一般的取笑,語義較輕;“譏笑”指帶有諷刺、挖苦意味的取笑,語義較重辨析角度舉例詞義范圍大小很多近義詞的適用范圍不同:有的大一些,有的小一些;有的概括事物整體,有的概括局部;有的是事物的集合體,有的是事物的個體等“年齡”與“年紀”,“年齡”指人或動植物已生存的年數,詞義范圍大;“年紀”專指人的年齡,詞義范圍小2.辨析方法主要使用“語素區分法”。所謂“語素”,就是詞中最小的音義結合體,大多數情況下就是指單個字。兩個近義詞往往含有相同的語素,而這些相近詞語的意義差別,往往落在兩詞相異的語素上。所以,只要提取出相異的語素來加以研究,就可以相對容易地找到兩個近義詞的區別。例如“疏離”與“疏遠”,兩詞的相異語素是“離”和“遠”,這兩個語素在原詞中均表示“疏”的結果,只是結果不同:“離”只表“疏”的狀態,并不強調“疏”的程度;而“遠”則表“疏”的程度,且程度較重。【邊練邊悟】1.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小題。高潔孤傲、纖塵不染一直是中國文人的理想追求,這種追求甚至已經內化成文人生命的一部分。他們借草木抒發,寫出來的文字、繪出來的圖畫,或濃郁,或清淡,其中________的情思卻是真切動人。以文人的眼睛觀來,山間澤畔的草木不再是天地之間孤立的一叢叢植物,而是以其自然特性________著自身的生命與情懷。中國文化中的“比德”傳統,使得無情之草木能夠寄寓文人之高尚人格。中國先民敬天重生,以為萬物有靈、天人合一,人應當效法自然。而在與天地精神往來的過程中,又浸透著倫理道德觀念,所謂“寄情萬物,皆以養德”,以自然萬物的物理屬性________人格德行的“比德”傳統就這樣誕生了。孔子說“智者樂水,仁者樂山”以山水比擬君子之德行。屈原將比德的范圍________到山川草木,也正是屈原對“比德”傳統開拓的原因,才讓后人知曉山川之有性、草木之有情。依次填入文中橫線處的詞語,全都恰當的一項是(
)A.內蘊暗喻類比擴展B.包含暗藏比喻擴展C.包含暗藏類比推廣D.內蘊暗喻比喻推廣A
解析:內蘊:內藏,一般指情感、意義等抽象概念。包含:包括。這里與“情思”搭配,用“內蘊”更合適,而且與語段整體風格相統一。暗喻:暗中曉示。暗藏:隱蔽、隱藏。這里指草木暗中曉示著自身的生命與情懷,所以用“暗喻”。類比:基于兩種不同事物道理上的相似,刻畫出本體的特征,是修辭、論證的方法。比喻:即“打比方”,側重于本體與喻體之間的形似。這里的“比德”顯然是“類比”。擴展:向外伸展,擴大。推廣:擴大事物使用的范圍或起作用的范圍。結合語境“將比德的范圍……到山川草木”,“擴展”更恰當。(二)從色彩方面辨析1.注意感情色彩。詞語在表達某種意義或概念時,往往帶有一定的感情色彩,具體可以分為褒義詞、貶義詞和中性詞三類。2.注意語體色彩。有一些近義詞語在語體風格上有差異,有的是口語,有的是書面語;有的是政論語體,有的是文藝語體。如果不注意詞語的語體色彩,用得不恰當,就會使整個句子不協調。【邊練邊悟】2.在下列句子的空缺處依次填入詞語,最恰當的一項是(
)(1)程序員一時興起以一種________的方式決定用樹形視圖表現隨意的對象,在可用性方面可能會遇到很大的問題。(2)會晤中,兩國領導人________了今后雙邊經濟文化交流中的一系列問題,并就許多國際問題交換了意見。(3)國慶長假期間,凡在本超市購買商品滿1000元者,本超市將________價值100元的禮品券。A.果斷磋商敬贈
B.果斷商量惠贈C.武斷磋商敬贈
D.武斷商量惠贈C
解析:(1)“果斷”是褒義詞,“武斷”是貶義詞。(2)“磋商”是書面語,“商量”是口語。(3)“惠贈”用于稱對方對自己的贈送,“敬贈”用于自己對別人的贈送行為。(三)從用法方面辨析1.注意搭配習慣和關系。在語言實踐中,詞和詞組的搭配有一定的限制,不能任意組合。詞語的搭配,一要合乎事理,二要合乎習慣。2.注意詞語的詞性和語法功能的不同。詞性不同,詞語的語法功能也就不同。辨析與選用詞語時,可以從詞性切入。【邊練邊悟】3.依次填入文中橫線上的詞語,最恰當的一項是(
)我生長在鄉村,冬天是麻雀________屋前檐下的季節,草垛上、電線桿上都有它們的身影和歌聲。寒冷的冬日,往往因小麻雀此起彼伏的歌唱而熱鬧、豐富,小麻雀的歌聲里,溫馨________整個村莊。暖暖的陽光下,孩子們總想用各種方式去逮它們,米粒、谷子、芝麻等誘餌,無所不用。但很少能抓住它們。它們太膽小、太敏感,任何輕微的響動都足以嚇跑它們。現在,我已習慣了在汽車的尾氣和喧囂中生活,看慣了灰色天空下蒙滿塵埃的樹木與花草,聽慣了充滿傷感和________的流行音樂。像一棵被移植的樹在不適合的土地上生長。在城市生活不聽音樂,那種遠離土地的空虛無以________。A.云集彌散孤獨排遣B.聚居彌漫孤寂排除C.云集彌漫孤寂排遣D.聚居彌散孤獨排除C
解析:第一空,聚居:指集中地居住在某一區域。云集:指像天空的云一樣從各處聚集在一起。結合描述對象麻雀的特點,此處應選“云集”。第二空,彌散:指(光線、氣體、聲音等)向四處擴散。彌漫:指(煙塵、霧氣、水等)充滿,布滿。結合上文“溫馨”及下文“村莊”,此處應選“彌漫”。第三空,孤獨:指獨自一個,孤單。孤寂:指孤獨寂寞,在孤獨的基礎上更添一層寂寞,更加重內心的感受。結合上文“充滿”及下文“流行音樂”,此處應選“孤寂”。第四空,排除:指除掉、消除。排遣:指借某種事消除(寂寞和煩悶)。上文的對象是“空虛”,指一種情緒,用“排遣”更恰當一些。二、正確使用虛詞虛詞是指漢語中不能單獨成句,意義比較抽象,但有幫助造句作用的詞,包括介詞、連詞、副詞、助詞、嘆詞、象聲詞六類。虛詞的考查主要涉及連詞、介詞和副詞在動態語境中使用情況的辨析,偶爾也涉及助詞的使用。辨析角度舉例看詞性異同詞性不同,虛詞的語法功能就不同。只有把握了詞性,才能做到準確使用虛詞①剛才(時間名詞),剛剛(時間副詞)。②盡管(副詞、連詞),只管(副詞)辨析角度舉例看搭配情況關聯詞語在使用中有著固定的搭配關系,一般不能換用。在辨析虛詞時,要結合句中出現的詞語,看清是不是成套出現,是否構成固定搭配關系。一些虛詞如有多種搭配關系,就要結合語境來選擇因為……所以……除非……才……雖然……但是……盡管……卻……不是……而是(就是)……辨析角度舉例看表達關系虛詞有用來表明或強化詞語之間、短語之間和句子之間的關系的作用,所以可以通過辨析詞語、句子之間的關系來辨析虛詞使用是否恰當①“進而”與“從而”,前者一般表示遞進關系,后者一般表示承接或因果關系。②“只要”與“只有”,前者所強調的是充分條件,后者所強調的是必要條件。③“雖然”與“即使”,前者表示事實,后者表示假設的事實辨析角度舉例看語氣辨析主要指表示語氣的副詞和助詞。有些虛詞只能用在表疑問的句子中,用在陳述句中就不合語法。有些虛詞用來表達委婉語氣,有些虛詞用來表達強調語氣。所有這些都要結合具體的語境,多加體會揣摩①“何況”與“況且”,前者可用于反問,后者用于陳述。②“未免”與“不免”,“未免”表示前面所說的情況不合適,或對前面所說的情況不以為然,含有委婉批評的意味;“不免”表示由于前面所說的原因而不能避免的某種消極的結果辨析角度舉例看位置虛詞在句中的位置應根據句子的語法需要和虛詞自身的表意特點來確定。比如,關聯詞語有固定的位置,有的只能用于前一分句,如“由于”等;有的只能用于后一分句,如“卻”“然而”“以致”等。復句中出現成對的關聯詞,如果前后分句的主語相同,關聯詞用在主語后;如果前后分句的主語不同,關聯詞用在主語前“至于”與“對于”,“至于”作為介詞,表示另提一事,只能用在分句之首;“對于”表示引入對象,可用于句首,也可用于句中。關聯詞與主語的位置關系:(1)她不僅學習好,還樂于助人。(2)不僅她學習好,而且她妹妹也學習好【邊練邊悟】依次填入文中橫線上的詞語,全都恰當的一項是(
)中國畫很重視空白。如馬遠就因常常只畫一個角落而得名“馬一角”,他的畫常常大量留白,卻并不讓人感到空。空白處________有意味。中國書法家也講究布白,要求“計白當黑”。中國戲曲舞臺上也利用虛空,如“刁窗”,不用真窗,________用手勢配合音樂的節奏來表演,既真實又優美。這些都說明,以虛帶實,以實帶虛,虛中有實,實中有虛,虛實結合,這是中國美學思想中的核心問題。這可以分成兩派來講。一派是孔孟,一派是老莊。老莊認為虛比真實更真實,是一切真實的原因,________沒有虛空存在,萬物就不能生長,就沒有生命的活躍。儒家思想則從實際出發,如孟子說:“充實而有光輝之謂大,大而化之之謂圣,圣而不可知之之謂神。”圣而不可知之,就是虛:只能體會,只能欣賞,不能解說,不能模仿,謂之神。________,孟子與老莊并不矛盾。他們都認為宇宙是虛和實的結合,也就是《易經》上的陰陽結合。A.更卻如果相反
B.更而倘若所以C.也卻倘若所以
D.也而如果相反B
解析:根據首句意思可知,第一空應該是遞進關系,故應填“更”;第二空表現表演的特點,用表輕微轉折的“而”更恰當;第三空表示假設關系,“如果”和“倘若”都可以;第四空用表示因果關系的“所以”。三、正確使用成語成語是中國傳統文化的一大特色,有固定的結構形式和固定的說法,表示一定的意義,在語句中是作為一個整體來應用的,承擔主語、賓語、定語等成分。有的成語代表了一個故事或者典故,有的成語本身就是一個句子。
成語又是一種現成的話,跟習用語、諺語相近,但是也略有區別。成語使用的設誤類型◆類型一對象誤用對象誤用情形舉例說明人、物不分【慘絕人寰、慘無人道】前者用于物,不能用來形容人;后者常用來形容人【刻不容緩、迫不及待】前者用于形勢;后者用于人【盛氣凌人、咄咄逼人】前者只用于人;后者還可用于氣勢【魚龍混雜、泥沙俱下】前者用于人;后者用于人或物對象誤用情形舉例說明同用于物,但對象不同【愛憎分明、涇渭分明】前者指思想感情的愛與恨的界限清楚;后者多指是非的界限清楚【不脛而走、不翼而飛】前者用于消息;后者多用于消息、言論或東西等對象誤用情形舉例說明適用對象的范圍不同【出神入化、爐火純青】前者只能形容技藝絕妙;后者用于學問、技術【大吹大擂、自吹自擂】前者吹噓的可以是別人;后者只能是自己【獨斷專行、專橫跋扈、一意孤行】前者一般只用于掌權者;中者和后者不限于掌權者,一般人也可以用,范圍較寬【戀戀不舍、流連忘返】前者可指一切所留戀的人、事、物等;后者側重于景物對象誤用情形舉例說明適用對象的“好”“壞”不同【安之若素、隨遇而安】前者多用于不順利情況或反常現象;后者則用于任何環境【不堪設想、不可思議】前者用于很壞或很危險的結果;后者一般適用于不可想象、不能理解的事物或道理【神通廣大、手眼通天】前者用于本領高強的人;后者用于手段高超、善于鉆營的人【濟濟一堂、成群結隊】前者用于有才能的人;后者用于一般的人【一馬當先、首當其沖】前者用于好的行為;后者用于壞的行為【罄竹難書、不勝枚舉】前者用于罪行;后者一般用于數量很多的事物對象誤用情形舉例說明謙敬不明【蓬蓽生輝】是謙辭,只能用于自己。不能用于對方的成語:拋磚引玉、忝列門墻、敝帚自珍、綿薄之力、管窺蠡測、望塵莫及、洗耳恭聽等;不能用于自己的成語:率先垂范、鼎力相助等【邊練邊悟】1.近年來,隨著網絡經濟的升溫,網絡直播行業__________(異軍突起/方興未艾),改變了人們的娛樂方式、生活方式。2.這部書通過對27件文物的歷史譜系、價值傳承的深入挖掘,讓我們感受到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博大精深,電視節目中無法呈現的___________(浩如煙海/汗牛充棟)的歷史資料,將在書中一一呈現。異軍突起浩如煙海[誤區警示]◆類型二輕重不當有的成語在詞義上有輕重之別,適用范圍上有大小之別,如果辨析不清,選擇不嚴,易出現夸大其詞、重詞輕用、大詞小用等輕重失當的錯誤。【邊練邊悟】3.近年來,國家廣播電視總局在影視領域出臺一系列舉措,以“限薪令”為重點,治理“高片酬”現象。這是行業規范,也是行業底線,倘若觸及并違反“限薪令”,無疑是在__________(自食其果/玩火自焚)。4.想想古人費盡心思才錘煉出的對仗押韻,___________(苦思冥想/左思右想)才斟酌出的千古名句,如今讀音說改就改了,不僅削弱了原有的表達力,更是破壞了本來的意境,所以對“古音”,理應多點敬畏與尊重。玩火自焚苦思冥想[誤區警示]◆類型三語意重復語意重復的情形舉例說明成語的意思與該句中某種修飾成分或中心語重復,即句子中的成分多余“不能妄自菲薄自己”“責無旁貸的責任”“心里一直耿耿于懷”“量力而行地去做”“顯得相形見絀”“忽然恍然大悟”“前所未有的空前”“過分的溢美之詞”“燃眉之急的緊急情況”“寒舍蓬蓽生輝”“突然/忽然/立刻茅塞頓開”語段前后文中含有成語的意思而造成語意重復“與哥哥相依為命,所以兩人情同手足”“周而復始,反復旋轉著”【邊練邊悟】5.舞臺上,演員們通過豐富的肢體語言和飽滿的情緒敘述著村寨近年來發生的__________(滄海桑田/前所未有)的變化。6.茶是中華民族的舉國之飲,中國人何時開始飲茶,言人人殊,___________(莫衷一是/眾說紛紜)。前所未有前所未有[誤區警示]◆類型四不合語法不合語法的現象舉例說明詞性誤用動詞性成語誤用為名詞性成語,直接作定語或賓語。如“交口稱譽”是動詞性的成語,不能直接作定語不合語法的現象舉例說明否定誤用有些成語只能用于否定句、疑問句、反問句,用在其他類型的句子里屬于誤用。如:望其項背、無時無刻、同日而語、相提并論、青紅皂白、鹿死誰手、天高地厚、一概而論、等閑視之、吹灰之力、等量齊觀、善罷甘休、盡如人意等不合語法的現象舉例說明功能混亂成語的意思往往隱含于字面意思之中,不是其構成成分意思的簡單相加,其語法功能亦是如此,往往受其意義、使用對象、構成方式等的影響。一些成語從語法功能上看后面不能帶賓語。如“妄自菲薄自己的成績”。類似成語:出奇制勝、信手拈來、漠不關心、耳濡目染、求全責備、視而不見、和盤托出、樂此不疲、自怨自艾、身體力行、熟視無睹、正襟危坐、聲名鵲起、龍飛鳳舞、首當其沖、鼎力相助、土崩瓦解、彈冠相慶、不恥下問、耳聞目睹、奇文共賞等【邊練邊悟】7.這場晚會的氛圍很是詭異,有很多表演觀眾們看了直呼看不懂。對此有媒體點評__________(一針見血/一語破的):缺少靈魂,無法與前三場相比。8.黃河自誕生以來,經歷了很多風雨,它的身邊也涌現出了許多___________(可歌可泣/交口稱譽)的民族英雄和悲壯凄美的歷史故事。一針見血可歌可泣[誤區警示]◆類型五多義誤用有些成語含義不是單一的,有兩種或兩種以上的含義,有的甚至感情色彩相反。對這類成語,要全面把握其多種含義及其不同的使用語境。有的成語在演變中不斷引申出新義,甚至發生轉義,如果“只知其一,不知其二”,就很容易誤用成語。在辨析多義成語時,要注意:1.掌握多義成語的各個義項。可以先記憶成語的各個義項;然后分清成語的各個義項的使用對象、范圍等。2.分析語境,代入義項進行比較,確定正誤。【邊練邊悟】9.《空城計》散板前六句用腔簡潔,到第七句腔調迂回曲折,如行云流水,悅耳動聽,達到了爐火純青的境界。有時___________(淡妝濃抹/輕描淡寫),耐人尋味;有時濃墨一揮,氣象萬千。10.旗袍總是能給人不一樣的驚喜,這款既能展現古典韻味又具有時尚元素的旗袍,讓穿著者將中國女性婉約含蓄的美___________(淋漓盡致/痛快淋漓)地展現出來。輕描淡寫淋漓盡致[誤區警示]◆類型六褒貶誤用對此類成語的辨析,應該熟記成語褒貶色彩,結合語境進行判斷。1.平時積累時注意成語的褒貶色彩。①易褒詞貶用的成語有“侃侃而談、洋洋大觀、雨后春筍、嘆為觀止”等;②易貶詞褒用的成語有“推波助瀾、沐猴而冠、越俎代庖、瓦釜雷鳴、孤芳自賞、隔岸觀火、溢美之詞、舞文弄墨、徒子徒孫、巧言令色”等。2.答題時注意語境的感情傾向,看所使用成語的褒貶色彩與語境是否相符。一般來說,若描述對象是正面的,語境是贊許的、肯定的,就要用含褒義的成語;若描述對象是反面的,語境是批判的、諷刺的,就要用含貶義的成語。【邊練邊悟】11.《論語》中的很多論述,無不___________(彰明較著/昭然若揭)地體現出儒家乃至整個中華傳統文化洋溢的“實用理性”精神。12.職業教育要贏得更多青睞,關鍵還在于不斷提升自身質量。職業化意味著專業化,“小龍蝦學院”這樣的職業院校之所以____________(炙手可熱/盛極一時),關鍵在于辦學特色鮮明,緊密對接了市場需求。彰明較著盛極一時[誤區警示]◆類型七望文生義望文生義,指不了解某一詞語的確切含義或來源,只從字面上去牽強附會,作出不確切的解釋。對陌生成語,容易犯望文生義的錯誤。望文生義情況舉例說明不解其來源如“扶老攜幼”語出《戰國策·齊策四》“未至百里,民扶老攜幼,迎君道中”;“蒲柳之姿”語出《世說新語·言語》“蒲柳之姿,望秋而落;松柏之質,經霜彌茂”。了解了成語的來源,成語的意思就比較明晰了望文生義情況舉例說明把字面意思作為成語的意思如“目無全牛”字面意思是眼睛里看不到完整的牛,只能看到局部,好像形容一個人目光短淺,沒有大局觀;實際上,用來形容技藝已達到十分純熟的地步望文生義情況舉例說明忽略成語中某個重要語素的意思如“食不暇飽”常因忽略“暇”而被誤解為吃不飽。“暇”,指閑暇。該成語的意思是,沒有閑暇時間安穩地吃上一頓飯,形容終日操勞忙碌望文生義情況舉例說明誤解成語中某個語素的意思如“不瘟不火”常被誤解為“不溫不火”,認為是“平淡、適中”的意思。“瘟”,指戲曲表演沉悶乏味,與“溫”不同。“不瘟不火”指不沉悶也不過火【邊練邊悟】13.洪雅縣正探索與實踐并行,求真務實,扎實做好兩項改革“后半篇”文章,以落筆有力的魄力,寫好“一老一小”這篇大文章,奮力打造“__________(攜家帶口/扶老攜幼)、幸福洪雅”的全民友好鄉村。14.而康橋的什么最像新娘呢?只有河畔夕陽下的垂柳。垂柳,枝條細長,一律下垂,迎風飄蕩,順光看去猶如新娘___________(風姿綽約/蒲柳之姿)的身影,逆光看去則如新娘頭上那塊紅蓋頭,這不就是傳統婚禮中新娘出嫁的情景嗎?扶老攜幼風姿綽約[誤區警示]◆類型八謙敬錯位有些成語是謙辭,只能用于自己;有些成語是敬辭,只能用于別人。如果辨別不清,就會導致謙敬錯位。常見謙敬錯位的成語主要有兩種:一是敬辭謙用;二是謙辭敬用。【邊練邊悟】分析下列加點(紅色)的成語使用錯誤的原因。15.這把吉他是我最要好的朋友出國前存在我這里的,本來說存一年,結果朋友一直沒回來,這把吉他到現在已經由我敝帚自珍了十年。答案:“敝帚自珍”比喻東西雖然不好,自己卻很珍視。用于指自己的東西,是謙辭。此處是把別人的東西“珍藏保存”之意,應用敬辭。16.在座的各位都是本領域的頂尖專家,我們請大家來,就是想聽聽各位的高見,大家不必客氣,就姑妄言之吧。答案:“姑妄言之”指姑且隨便說說,不一定有什么道理。謙辭,多用于自謙。此處用于來參會的“大家”,屬謙敬錯位。17.小王同學站起來說道:“陳教授剛才那番話拋磚引玉,我下面將要講的只能算是狗尾續貂。”答案:“拋磚引玉”比喻用粗淺的、不成熟的意見引出別人高明的、成熟的意見。“拋磚引玉”是謙辭,這里錯誤地用于“陳教授”,屬謙敬錯位。[誤區警示]類型九形近義混有些成語由于字音或字形相近、相似,或具有某些共同的語素,在使用中極易混淆,如果辨析不仔細,可能會導致錯用。對于此類詞語,需要把握各自詞義的重點,用心辨析兩詞相異語素的含義,進而弄清兩詞的區別,才能避免誤用。【邊練邊悟】請指出下面加點(紅色)成語使用錯誤的原因。18.舞臺上的燈光時明時暗,快速變幻的布景令人目不交睫,隨著歌手的狂歌勁舞,觀眾席上也一片沸騰。答案:“目不交睫”形容夜間不睡覺或睡不著覺。該詞與“目不暇接”有相似之處,句中就將它當作了“目不暇接”,因而致誤。應用“目不暇接”。19.學習任何技能、技巧,都不會是一揮而就,而是要付出艱苦的勞動才能成功。答案:“一揮而就”形容寫字、畫畫、作文等速度快。此處句中錯把近似的成語“一蹴而就”與“一揮而就”混淆了。“一蹴而就”形容事情輕而易舉,一下子就能完成。應用“一蹴而就”。[誤區警示]四、成語補寫解題“兩策略”策略一:著眼語境,推知目標成語成語的使用都有特定的語言環境,有的要和這個句子氛圍相協調,有的要和人稱相對應,有的意義要和句子相吻合。同時,還要考慮成語意義和語境的意義是否有重疊,是否前后矛盾。策略二:核實目標,多方求證判斷1.溯本求源,謹防望文生義。成語具有結構的穩定性和意義的整體性的特點,其含義是約定俗成的,有些成語中的語素還含有生僻的古義;它不是單個語素義的簡單疊加,而是在其構成成分提供的事件的基礎上,在豐富的人文背景下,通過引申、比喻等方式抽象概括出來的。因此我們在掌握或運用成語時一定要注意把握成語字面意義之外的整體意義;同時必須準確理解成語中一些含有生僻義的關鍵語素,切忌粗枝大葉,一瞥而過,主觀臆斷,望文生義。2.看清對象,謹防張冠李戴。有些成語有特定的使用范圍,詞義有所側重,適用的對象也就不同。有的指個體,有的指群體;有的指人,有的指物;有的專用于男女或夫妻之間,有的專用于寫文章或文學藝術等。如果把握不準,就極易擴大或轉移使用的范圍。比如“炙手可熱”只用于指“氣焰很盛,權勢很大”,而時下多誤指題材之類。如“他兒子正值豆蔻年華,理應專注于科學文化知識的學習,沒想到卻整天沉迷于網絡游戲,現在連初中都讀不下去了”。“豆蔻年華”指女子十三四歲,這里指男性,顯然不對。3.明晰感情,謹防褒貶誤用。從感情色彩方面來考慮,成語一般分為褒義、貶義和中性三種。這就要求在使用成語時,把握好感情色彩,避免褒貶誤用。有的成語意義較為復雜,感情色彩呈現兩面性,如“想入非非”,指胡思亂想,多含貶義;指思想進入虛幻境界,屬中性。4.掌握語法,懂得語法屬性。成語也是詞語,也有一般詞語的語法屬性,比如修飾語與名詞中心語能否搭配,動詞和賓語能否搭配,動詞能不能帶賓語等。【邊練邊悟】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題目。在一片翠綠之間,星羅棋布地點綴著一塊金黃的色彩,顏色稍微跳脫,但并不顯得突兀。這便是山里的麥田。山里不比平地,沒有廣袤的
①
的土地,也沒有如黑土地般膏腴的土壤,不過勤勞的山里人總能用他們的智慧去創造出耕地。一次次揮鋤,一次次彎腰,一趟趟擔肥,他們清除荒草,揀盡石塊,讓原本硬結的土地變得松軟、肥沃。于是,山間就有了耕田。一塊塊、一洼洼、一行行,大的能頂上兩個籃球場,最小的還不過三五尺見方。因為只能依據地勢而開墾,它們的形狀也各不相同,有長方形的,有圓形的,更多的是叫不出名字的不規則圖形,幾乎沒有方方正正的標準的農田。進入5月,麥穗開始泛黃,麥芒恣意,被包裹著的麥粒開始膨脹,飽滿,麥稈彎曲,就像滿載而歸的鄉親們,手捧著沉甸甸的喜悅。初夏的風一起,它們便歡騰起來,笑得
②
。一株麥穗倒向另一株麥穗,擠擠挨挨,互相推搡著涌向一邊,再興奮地奔涌回來,
③
地進行著一場場接力。請在文中橫線處填入恰當的成語。解析:①處語境形容土地的廣袤,可以用“一望無垠”。一望無垠:指遼遠廣闊,看不到邊際。②處語境形容麥穗被風吹起,像人一樣笑得前后晃動的樣子,可以用“前仰后合”。前仰后合:形容身體前后晃動(多指大笑時)。③處語境形容麥穗來回推搡、奔涌、不停歇的狀態,可以用“樂此不疲”。樂此不疲:指對一事情產生興趣,沉溺其中,不覺得疲倦、勞累。答案:①一望無垠②前仰后合③樂此不疲五、近義詞語的情境辨析詞語的學習包括兩個方面,一方面是積累并掌握大量詞語,尤其是成語,對于它們的詞義重心、適用對象、感情色彩及習慣搭配,都應了然于胸;另一方面也是最重要的方面,就是在具體的語言環境中靈活、準確地使用它們,辨析一些易混用的詞語。
現在的命題環境,不是在一個句子環境中使用、辨析,而是在語段、語篇環境中使用、辨析,即命題更突出語言環境的復雜性、語言的應用性。因此,更需要掌握在語段情境中運用詞語的能力。情境辨析詞語“三步驟”1.通讀語段,了解語意重心。尤其要認真閱讀詞語所在的句子,了解句子的大致內容,圈畫出所填詞語的前后詞語,厘清前后的語意重心。2.認真分析與體會語境的限制性與提示性。詞語總是存在于一定的語境中,語境會對該詞語起限制、闡釋、照應或提示作用。因此,任何詞語在句子、語段中絕對不是“孤立”的,它總是與上下文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系。所謂分析語境,就是把種種聯系找出來。(1)根據語義找契合一個詞語與其所在的語境首先會存在語義上的聯系。語義聯系就是該詞語自身的詞義與語境中要表達的意思的契合度(吻合度)。兩者的契合度越高,說明該詞語越適用于該語境。如果違背了這個契合度,就會違背句子甚至語段的語意邏輯,造成語意邏輯相悖。換言之,該用哪個近義詞語,語境早已規定好了它的語意。例如你越________(焦躁/浮躁),越想得到,距離目標就越遠;你努力振作,默默耕耘,驚喜往往就會悄然而至。這是一個語意相對的并列復句。如果沒有后一分句,似乎用哪個詞語都可以,但是后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2024年國際美術設計師作品集展示試題及答案
- 建模應用技術試題及答案
- 2024年廣告設計師證書考試設計業務題及答案
- 2024年廣告設計師數字傳播試題及答案
- 護士呼吸考試題及答案
- 廣告設計中的文化表現與反映試題及答案
- 2024年設計師考試的嚴謹準備策略試題及答案
- 2024年紡織品設計師證書考試的復習提示及答案
- 2024年助理廣告師各科目的復習建議試題及答案
- 檢驗員在質量控制中的實踐經驗試題及答案
- 電動葫蘆(行車)檢查記錄表
- DB2110T 0004-2020 遼陽地區主要樹種一元、二元立木材積表
- 100以內進位加法練習題1
- 建設工程施工項目每日“防高墜三檢”檢查記錄表
- 服裝廠建設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
- 學校體育學(第三版)ppt全套教學課件
- 住建部《建筑業10項新技術(2017版)》解讀培訓課件
- 基于深度學習的問題鏈講座課件(44張PPT)
- 水文學習題和答案解析
- 西安交通大學趙進全模擬電子技術基礎第8-9章
- 畫法幾何與陰影透視復習題(DOC)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