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產兒治療用氧和視網膜病變_第1頁
早產兒治療用氧和視網膜病變_第2頁
早產兒治療用氧和視網膜病變_第3頁
早產兒治療用氧和視網膜病變_第4頁
早產兒治療用氧和視網膜病變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3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早產兒治療用氧和視網膜病變

防治指南

(2007年9月版)陳靜2017/03/21概述近10余年來,隨著我國圍產醫學和新生兒學突飛猛進的發展.新生兒重癥監護病房(NICU)的普遍建立,早產兒、低出生體重兒經搶救存活率明顯提高,一些曾在發達國家出現的問題如早產兒視網膜病變(ROP)、支氣管肺發育不良(BPD)等在我國的發病有上升趨勢。ROP是發生在早產兒的眼部疾病,嚴重時可導致失明,其發生原因是多方面的,與早產、視網膜血管發育不成熟有密切關系,用氧是搶救的重要措施,又是致病的常見原因。胎齡、體重愈小,發生率愈高。隨著我國新生兒搶救水平的提高,使原來不能成活的早產兒存活下來,ROP的發生率也相應增加。在發達國家,ROP是小兒致盲的主要眼疾,最早出現在矯正胎齡(孕周+出生后周數)32周,閾值病變大約出現在矯正胎齡37周,早期篩查和治療可以阻止病變的發展。為解決這一嚴重影響早產兒生存質量的問題,做好ROP的防治工作,盡量減少ROP的發生,中華醫學會特制定《早產兒治療用氧和視網膜病變防治指南》,供臨床應用。早產兒治療用氧早產兒視網膜病變診斷和現階段篩查標準早產兒治療用氧一、給氧指征臨床上有呼吸窘迫的表現,在吸入空氣時,動脈氧分壓(Pa02)<50mmHg或經皮氧飽和度(TcS02)<85%者。治療的目標是維持Pa0250—80mmHg,或TcS0290%~95%。

二、氧療及呼吸支持方式1.頭罩吸氧或改良鼻導管吸氧用于有輕度呼吸窘迫的患兒,給氧濃度視病情需要而定,開始時可試用40%左右的氧氣;10~20min后根據PaO2或TcS02調整。如需長時間吸入高濃度氧(>40%)才能維持PaO2穩定時,應考慮采用輔助呼吸。早產兒治療用氧2.鼻塞持續氣道正壓給氧(nCPAP):早期應用可減少機械通氣的需求。壓力2—6cmH20(1cmH20=0.098kPa),流量3—5L/min。要應用裝有空氣、氧氣混合器的CPAP裝置,以便調整氧濃度,避免純氧吸人。3.機械通氣:當臨床上表現重度呼吸窘迫,吸入氧濃度(Fi02)>0.5時,Pa02<50mmHg、PC02>60mmHg或有其他機械通氣指征時需給予氣管插管機械通氣。早產兒治療用氧早產兒治療用氧三、注意事項嚴格掌握氧療指征,對臨床上無紫紺、無呼吸窘迫、PaO2或TcSO2正常者不必吸氧。對早產兒呼吸暫停主要針對病因治療,必要時間斷吸氧。氧療過程中,應密切監測FiO2、PaO2或TcSO2。在不同的呼吸支持水平,都應以最低的氧濃度維持PaO250~80mmng,TeSO290%一95%。在機械通氣時,當患兒病情好轉、血氣改善后,及時降低FiO2。調整氧濃度應逐步進行,以免波動過大。患兒對氧濃度需求高,長時間吸氧仍無改善,應積極查找病因,重新調整治療方案,給以相應治療。早產兒治療用氧三、注意事項對早產兒尤其是極低體重兒用氧時,一定要告知家長早產兒血管不成熟的特點、早產兒用氧的必要性和可能的危害性。凡是經過氧療,符合眼科篩查標準的早產兒,應在出生后4~6周或矯正胎齡32~34周時進行眼科ROP篩查,以早期發現,早期治療。進行早產兒氧療必須具備相應的監測條件,如氧濃度測定儀,血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