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1305T 79-2023鴨短喙與侏儒綜合征防控技術規程_第1頁
DB1305T 79-2023鴨短喙與侏儒綜合征防控技術規程_第2頁
DB1305T 79-2023鴨短喙與侏儒綜合征防控技術規程_第3頁
DB1305T 79-2023鴨短喙與侏儒綜合征防控技術規程_第4頁
DB1305T 79-2023鴨短喙與侏儒綜合征防控技術規程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5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鴨短喙與侏儒綜合征防控技術規程I1僅該日期對應的版本適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單)適用于本鴨短喙與侏儒綜合征beakatrophyanddwarfismsyndrome由新型鴨細小病毒(鴨細小病毒變異株)引起,其他輔助性因素共同作用導致的患病鴨以喙短、舌新型鴨細小病毒是細小病毒科的單股線狀DNA病毒,直徑約20nm~22nm,無囊膜,能在胚胎中該病主要發生于10日齡~25日齡的雛鴨,目前發病日齡有所提前,可在5日齡~6日齡出現軟腳癥25.4.1帶毒種鴨經種蛋將病毒傳播給雛鴨,形成垂直傳播。5.4.2病鴨或帶毒鴨通過糞便將病毒排出體外,污染飼料、飲水、用具等形成水平傳播。該病發病率一般在5%~30%之間,嚴重時可達50%。鴨群發病日齡越小,發病率越高。病鴨死亡率較低,殘次率較高,出欄體重較正常鴨降低20%~30%。主要見于7日齡~14日齡鴨。病鴨精神委頓,羽毛蓬松,兩翅下垂,尾端白色稀便,易發生斷翅、斷腿、癱瘓等現象。病程多為5d~7d,病死率低,大部分病愈鴨頸部、尾部無菌采集病鴨的脾臟及肝臟等,用Hanks液制成20%懸液,每毫升加入青霉素、鏈霉素各1000U進3無菌采集病鴨的脾臟及肝臟等,用Hanks液制成20%懸液,每毫升加入青霉素、鏈霉素各1000U進PCR檢測陽性,血清學檢測陽性,動物回歸試驗攻毒2周后試驗組雛鴨出現上下喙萎縮、舌外伸等9.2.2調控飼養密度。網上平養:1日齡~3日齡密度為35只/m2~40只/m2,以后每3d擴群一次,每次擴增面積30%左右。夏天12日齡~15日齡后、冬天19日齡~22日齡后將整棚舍放滿。育成鴨飼養密度夏天4.5只/m2~5.5只/m2,冬天6.5只/m2~7只/m2。有發病史的鴨場可在該飼養密度的基礎上再降低5%~10%。9.2.3調節育雛溫度。育雛第一周溫度為33℃,第二周溫度為30℃,以后每2d降低1℃,直至室日齡以前以保溫為主,兼顧通風。20日齡以后以通風9.2.5飲水應符合NY5027要求,定期在飲水中加入魚肝油、3%~5%葡萄糖、0.1%~0.2%電解多9.2.6禁止短時間大量使用含氟抗生素、喹諾酮類藥物。9.2.7加強消毒。選擇碘制劑、醛制劑等消毒藥品。養殖期間每3d進行一次噴霧消毒,每10d進行一次飲水消毒。出欄后對養殖棚舍及設備進行一次徹底的噴霧沖洗消毒,并空舍1周以上。9.2.8養殖場舍內做好糞污防滲漏處理。9.2.9養殖糞污按照GB/T3619.3.1種母鴨在產蛋前2周接種細小病毒弱毒苗進行免疫。49.3.2雛鴨1日齡注射鴨短喙與侏儒綜合征抗體0.5m/只進行免疫。有該病發生史的地區在雛鴨5日9.4.1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