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頻超聲對小兒腹股溝疝的診斷研究_第1頁
高頻超聲對小兒腹股溝疝的診斷研究_第2頁
高頻超聲對小兒腹股溝疝的診斷研究_第3頁
高頻超聲對小兒腹股溝疝的診斷研究_第4頁
高頻超聲對小兒腹股溝疝的診斷研究_第5頁
全文預覽已結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第第頁高頻超聲對小兒腹股溝疝的診斷研究作者單位:528437廣東省中山市火炬開發區醫院(劉文敏);南方醫科大學附屬中山博愛醫院(賴勝坤)

通訊作者:劉文敏

【摘要】目的探討高頻超聲在診斷小兒腹股溝疝,及腹股溝管不同擴張程度中,對于術式選擇的價值。方法回顧分析2008年1月~2010年8月,230例在本院行單純的疝囊高位結扎術的腹股溝疝患兒,超聲測量腹股溝管內徑,以內徑不同分組隨訪其術后疝復發率。結果230例腹股溝疝中,腹股溝管擴張內徑>1.5cm的患兒術后復發率明顯高于內徑≤1.5cm的患兒。結論高頻超聲測量的腹股溝管內徑>1.5cm的患兒腹股溝疝患者行疝修補術,可明顯減少復發率,為臨床術式的選擇提供幫助。

【關鍵詞】腹股溝斜疝;兒童;超聲檢查;外科手術

HighfrequencyultrasounddiagnosisofinguinalherniainchildrenLIUWen-Min*,LAISheng-Kun.*ZhongshanTorchDevelopmentZoneHospital,Zhongshan528403,China

【Abstract】ObjectiveToinvestigatethehigh-frequencyultrasoundinchildrenwithinguinalhernia,Toinvestigatethevalueofinguinalcanalexpansiondegreetothechoiceofsurgicalapproach.MethodsRetrospectiveanalysisfromJanuary2008toAugust2010,230casesinourhospitalimplementedasimplehighligationoftheherniasacofinguinalherniasurgery,pediatricultrasoundmaximuminsidediameteroftheinguinalcanalexpansion,grouptrackingpostoperativeherniarecurrence.Results230patients,thelargestexpansionoftheinguinalcanaldiameter>1.5cmtherecurrencerateofagroupofpatientswassignificantlyhigherthanagroupof≤1.5cmhigh.ConclusionHighfrequencyultrasonicdetectionofthelargestexpansionoftheinguinalcanaldiameter>1.5cminthepediatricinguinalherniaherniarepairlineisnecessarytoreducetherecurrencerate,usefulforclinicianstoprovideobjectiveindicatorsofclinicalsurgicalproceduresofchoicetohelp.

【Keywords】Inguinalhernia;Children;Ultrasonography;Surgery

腹股溝疝是先天發育異常引起的,分為直疝和斜疝,以斜疝較為常見。腹股溝斜疝是小兒常見病,約有3%~5%的足月小兒有腹股溝疝[1]。臨床通過典型的病史及體格檢查進行診斷,有部分患兒會被誤診或漏診。高頻超聲的運用為本病提供了一個快捷、無痛苦、無創傷的適用于嬰幼兒的較高準確率的診斷方法。本科自2008年1月~2010年8月對230腹股溝疝患兒運用高頻超聲診斷腹股溝疝,對腹股溝管內徑擴張程度不同的疝囊結扎術后的復發率進行比較,給小兒外科的醫師決定是否行疝囊修補術提供參考。全部患兒均經手術證實,現報告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230例手術證實腹股溝疝患兒,男205例,女25例,發病年齡最小為9天,最大為5歲,85%出現在嬰兒期,平均(1.50±1.31)歲。臨床癥狀為腹痛、嘔吐、惡心、下腹部及腹股溝區觸及腫物或疑有腫物。發病部位以右側多見,右側110例,左側80例,雙側40例,均可觸及包塊,45例為不可復性包塊,185例為可復性包塊;98例伴發熱。所有的病例都來自2008年1月~2010年8月本院住院患者資料。均有高頻超聲術前測量患側腹股溝管的最大擴張內徑。

1.2儀器與方法采用GELOGIQ5超聲診斷儀,電子線陣7.5~13MHz變頻探頭,選用淺表小器官軟件設置,血流量程最低速度0.3~0.5m/s。患兒采用平臥位大腿外展和站立位,充分暴露外陰,并囑其最大限度吸氣、咳嗽或做Valsalva動作[2],以增加腹壓,將探頭直接置于腹股溝及陰囊進行多切面掃查。觀察病變的部位、大小、形態、邊界、內部回聲等特點,特別對疝囊頸的位置,陰囊與疝囊的關系、腹腔與疝內容物的關系,疝內的血供情況進行詳細記錄。臨床上常將疝分為難復性疝、易復性疝、絞窄性疝及嵌頓性疝四型[3]。測量患側腹股溝管最大的前后徑,并以最大前后徑1.5cm為臨界值,把病例分為兩組。

1.3統計學處理所有入選病例至少隨訪半年,對復發病例數進行統計,列出四格表,行卡方檢驗,以P

2結果

2.1230例患者中易復性疝110例,難復性疝55例,嵌頓性疝45例,絞窄性疝20例。45例嵌頓疝的疝囊壁均光滑、完整,疝內容物經腹股溝內環口與腹腔相連,均未見蠕動。5例疝內容物顯示為卵圓形低回聲結構,其余40例為混合回聲,其中20例為強回聲伴聲尾,15例含有液性暗區。

2.2兩組病例復發率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

2.3復發患者中有6例腹股溝管內徑>1.5cm;未復發的有191例腹股溝管內徑≤1.5cm,占83.04%(191/230)。

表1兩組患兒術后復發情況(n,%)

3討論

小兒腹股溝疝多為腹股溝斜疝,男性較女性高發。腹股溝管內女性患兒有子宮圓韌帶通過,男性則有精索通過。腹股溝斜疝表現為疝內容物經腹股溝管內環突入腹股溝管,男性可向陰囊內突入,女性則止于大陰唇。高頻超聲能清楚觀察斜疝的結構,對腹股溝斜疝的進行診斷,疝內容物發生嵌頓或壞死時高頻超聲有重要的輔助診斷價值。高頻超聲無放射性、價格低廉、重復性好,圖像清晰,彩色多普勒血流顯像可以對疝內容物是否有血供等進行判斷,對腹股溝疝的診斷具有很高的準確性和敏感性,是臨床首選檢查方法,可以對手術術式的選擇提供幫助。

部分學者對小兒腹股溝斜疝術式選擇尚存爭議,一般認為如果局部肌肉沒有薄弱的改變,行疝囊高位結扎手術,就可完成根治的目的。本研究結果表明,腹股溝管內徑不同的兩組病例,行單純的疝囊高位結扎術的術后復發率明顯不同,腹股溝管擴張內徑>1.5cm的病例組復發率達17.14%。黃原等[4]也認為腹股溝斜疝不應所有的患者均實行單純疝囊高位結扎術。小兒外科醫師常根據觸診結果及臨床經驗判斷是否需要行疝修補術,主觀性較強。研究中發現,術后未復發患者中腹股溝管內徑

參考文獻

[1]吳曄明,施誠仁,蔡威,等.小兒外科原則.第2版.北京:北京大學醫學出版社,2006:463.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