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推行楷書的故事_第1頁
唐朝推行楷書的故事_第2頁
唐朝推行楷書的故事_第3頁
全文預覽已結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唐朝推行楷書的故事唐代書法教育思想專尚法度規矩,尤其重“楷法”。《唐會要·卷七十七》中記載,弘文館和崇文館的學生們被要求:“所學經業,務需精熟,楷書字體,皆得正樣。”唐朝科舉的六個科目中,書法為其一科,名叫“明書”。中央政府銓選官員,以“四才”為標準,其中“三曰書”,要求“楷法遒美”。唐楷向以嚴正精美著稱,“楷書正樣”代表著唐代書法藝術教學的基本原則。從筆法方面的“永字八法”,到唐太宗《筆法決》的“合勒處勒”、“仰上覆收”,及至顏真卿的“均謂間”、“密謂際”的結體法度的總結,都貫串了唐代書法教育理論的基調。唐朝的書法成就和唐詩一樣,異常光輝奪目。中國書法藝術和書法理論,發展到唐朝達到繼晉朝發展高峰之后的第二個極盛時代,出現了歷史上許許多多書法藝術家和書法理論家,并開創了有唐一代新風。(轉載/news_article.asp?classid=25&newsid=1086)楷書是漢字書法藝術的主要書體之一,又稱"今隸"、"真書"、"正書"、"正楷"等。因其形體方正,可作楷模而故名。它產生于漢末,盛行于魏晉南北朝時期,唐朝更是楷書的黃金時代。楷書是由隸書經過長期發展演變慢慢退化而成的。早在東漢時代的簡、帛及器物上以能看到一些楷書得體勢,《熹平石經》的正方字,《張遷碑》的方勁用筆,實際開啟了楷書的先河。楷書的特點,從總體上看,楷書呈長方形,結體也比隸書緊密,用筆也很豐富細膩。寫起為也要比隸書靈活捷便,從楷書創立之后,它就代替了隸書正統地位,經過長期的試用證明了它是實用性和藝術性結合較好的一種書體。千年來一直是官方所采用的正式字體,也成為書法史上的一大宗。我們常說?quot;真、草、隸、篆"四體,楷書居四體之首。楷書的開創和確立之功,應首推鐘繇。鐘繇(151-230年)字云常,三國魏穎川長社人(今河南人),官至太傅,封定陵侯,人稱"鐘太傅"。鐘繇書法師曹喜、劉德升、蔡邕,博取眾家之長,兼擅各種書體,尤其精于隸書和楷書,他將楷書中簡單易成分集中起來,又打破了隸書中的常規,變隸書平扁成楷書的方正。所以,鐘繇成了楷書之祖。并與略后的王羲之,合稱"鐘王"。他的傳世之作有《宣示表》、《賀捷表》、《力命表》、《薦季表》、《調元表》等,尤以《宣示表》最為著名。鐘之后,最為著名的就是王羲之、王獻之父子了。王羲之(公元303-361年),字逸少,東晉瑯琊臨沂人。官至右軍將軍、會稽內史,故人稱:"王右軍"、"王內史"。其書法達到了"貴越群品,古今莫二"的高度,被尊為古今莫之與京的一代"書圣"。他的楷書傳世之作均為小楷,其代表作品有《黃庭經》、《樂毅論》、《曹娥碑》、《東方朔畫贊》等。王獻之,字子敬,是王羲之的第七個兒子。他自幼從父學書,少有盛名,人們尊為"小王"。他的楷書作品流傳下來的只有《洛神賦十三行》小楷。其字跡在宋時有九行,賈似道又得4行,合起13行刻于玉石上,故世稱《玉版十三行》。在南北朝時期,北朝一直戰亂不止,但是這些北方少數民族,受到中原及南方文化的影響,產生了新的文化。在書法上,北朝盛行石刻,在書法史上我們將北朝的石刻稱之為"北碑"。它在楷書史上開創了一個新紀元。北碑流傳最多的為魏碑,所以我們常稱它為北魏書體。由于這些石刻多出于下層書匠之手,所以流于粗糙疏率,往往錯字、別字比比皆是。作者的名字也多不可考。北魏的石刻,多以墓碑、墓志、摩崖、造像等幾種石刻形式。較著名的有《龍門二十品》、《嵩高靈廟碑》、《張玄墓志銘》、《鄭文公碑》、《張猛龍碑》、《崔敬墓志銘》等。其中,《龍門二十品》是為生人祈福或亡靈超度,在河南洛陽龍門的崖壁刻成佛像,并附志銘文,稱之為造像。后人選了書法最精者二十種,合稱《龍門二十品》。我們圖示其中的《始平公造像記》。隋朝的書法,也以刻碑為主。主要有《龍藏寺碑》-后人譽為"隋碑第一"、《蘇孝慈墓志》、《董美人墓志》等。唐朝在中國歷史上是繁榮強大的朝代,文學藝術在唐朝也是最輝煌的時代,唐朝更是書法的黃金時代。涌現了大批書法家和優秀的書法作品。更由于唐太宗李世民的提倡,書法被列入教育、取士、官制之中。楷書在唐朝初年就進入了鼎盛時期;初唐大書家很多,成就卓犖的有歐陽詢、虞世南、褚遂良和薛稷,他們四人被后人合稱"初唐四家"。歐陽詢,字信本,官至太子率更令,世稱"歐陽率更"。他的楷書筆力遵勁,法度森嚴,結構平穩之中寓險奇。他的楷書,被后人奉為楷書極則,稱為"歐體"或"率更體"。楷書代表作品有《九成宮醴泉銘》、《皇甫誕碑》、《化度寺邕禪師舍利塔銘》(簡稱《化度寺塔銘》)、《虞恭公溫彥博碑》等等。尤以《九成宮醴泉銘》著名。此碑簡稱《九成宮》,最能代表歐體風神,評者多稱之為"楷書之正宗""真書之冠"。其用筆穩健平實,結體較長,清秀之中帶有險勁。因此碑十分著名。虞世南,字伯施,官至秘書監,封永興縣子,世稱"虞永興"。他曾師事智永,得王羲之嫡系真傳。他的楷書繼承二王,精神內守,含潤溫和。楷書作品只有《夫子廟堂碑》和小楷《破邪論序》傳世。《夫子廟堂碑》,為虞世南中晚年作品,深得《玉版十三行》規范,秀麗圓通,毫無火氣。宋代書法家、文學家黃庭堅有詩贊道:"孔廟虞書貞觀刻,千兩黃金那購得"。足見此碑之珍貴。褚遂良,字登善,官至諫議大夫,中書令,吏部尚書,封河南郡公,世褚河南"。他以擅書見重于唐太宗。他深得隋碑之髓,又參以虞世南、王羲之,體勢更為寬博。代品作品有:《雁塔圣教序》、《孟法師碑》、《伊闕佛龕碑》、《倪寬贊》、《陰符經》、《房玄齡碑》等等。其中《雁塔圣教序》最能代表其風格。此碑是他晚年的力作,以瘦硬見稱,此碑一出,褚書頓成一時風尚。薛稷,字嗣通,官至太子少保、禮部尚書,世稱"薛少保"。薛稷的楷書接近褚的風格,但更有清奇之趣,當時有"買褚得薛,不失其節"的說法。他傳世作品不多,以《信行禪師碑》較為著名。除此四家之外,再如,歐陽通、趙模、馮承素、敬客、鐘紹京等等都是很知名的書家。不過他們的影響似乎不如初唐四家。我們講初唐四家雖然自成家法,然而他們始終沒有離開二王所開創的娟秀文雅這一傳統的風尚。到了中晚唐時期,書壇上崛起一位革新派書法家,他開宗立派,成為書法史上一位劃時代的人物。他就是唐朝后期最重要最顯赫的書法大家--顏真卿。顏真卿,字清臣,官至平原太守,吏部尚書,太子太師,封魯郡開國公,故世稱"顏魯公"。其為人忠烈耿直,安史之亂中為盟主,抵抗叛軍;唐德宗時,李希烈叛亂,顏真卿前往勸說而被害,不屈而死。顏真卿以自己的人品、學識和對書法藝術的進取,開創了二王體系之外的新書體--顏體。顏真卿的楷書大體可分為三個發展階段。《多寶塔感應碑》、《東方朔畫集》是其早期作品。其特點是:嚴謹清雄,方圓兼具,略存隸意,字的直畫取背勢。《鮮于氏離堆記》、《贈太保郭敬之廟碑》,是中期的代表作,其特點是:用筆多取圓轉,豎畫粗重,相間回抱。《顏勤禮碑》、《麻姑仙壇記》、《顏惟真家廟碑》、《李玄靖碑》,是他晚期作品,其特點是:橫畫細勁,豎畫粗重,結字雄厚博大,沉著方正。顏真卿在中國書法史上,有著巨大的貢獻,他的楷書,是后人學習的極好范本。繼顏真卿之后,成就較大,對后世影響較深的應屬柳公權。柳公權,晚唐著名書法家,擅長楷、行、草書,而楷書功力最深,世稱柳少師。他師古而不泥于古,創造出自己的獨特風格"柳體",柳書是繼顏書之后,對后世具有很大影響的書體,并稱"顏筋柳骨"。有一件事讓柳公權名揚千古,這就是筆諫之事。穆宗是個昏君,卻也附庸風雅,有一天向柳公權詢問筆法。柳回答說:"用筆在心,心正則筆正。"這話既說明思想修養與書法藝術之間的內在聯系,也顯然含有諷諫之意,因此被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