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分析侵犯財產罪課件_第1頁
案例分析侵犯財產罪課件_第2頁
案例分析侵犯財產罪課件_第3頁
案例分析侵犯財產罪課件_第4頁
案例分析侵犯財產罪課件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8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案例分析侵犯財產罪案例分析侵犯財產罪案例分析李某長期在甲市行人較多的馬路邊詢問行人是否需要身份證,然后將需要身份證的人的照片、住址等資料送交何某偽造。何某偽造后,李某再交給購買者。在此期間,李某使用偽造的身份證辦理手機入網手續并使用手機,造成電信資費損失三千余元。為了防止司法人員的抓捕,李某一直將一把三角刮刀藏在內衣口袋中。2001年4月下旬的一天晚上,李某在馬路上詢問行人是否需要身份證時,發現錢某孤身一人行走,便竄至其背后將其背包(內有價值2000元的財物)奪走后迅速逃跑。錢某大聲呼喊抓強盜。適逢民警趙某經過此地,趙某將李某攔住。此時李某掏出三角刮刀,朝趙某的腰部捅了一刀后逃離,致趙某重傷。甲市公安機關抓獲李某后,與李某居住地乙市公安機關聯系,發現李某是因為在乙市使用信用卡透支1萬元后,為逃避銀行催收而逃至甲市的。請綜合上述案情,分析李某各行為的性質,并請說明理由。案例分析侵犯財產罪案例分析(1)偽造、變造居民身份證罪(刑法第二百八十條)是指違反國家有關居民身份證管理的法規,偽造、變造居民身份證的行為。本題中李某在行人較多的馬路邊詢問行人是否需要身份證,然后將身份證送何某偽造,何某偽造后再由李某交給購買者。李某和何某的分工和協作構成了偽造、變造居民身份證的共同犯罪。案例分析侵犯財產罪案例分析(2)詐騙罪(刑法第266條)是以非法占有為目的,以虛構事實或者隱瞞真相的方法,騙取數額較大的公私財物的行為。本罪的構成要件一是客觀上表現為使用欺詐方法騙取數額較大的公私財物,二是在主觀方面是出于故意,即明知自己的行為會使他人陷入錯誤認識而發生侵害他人財物的后果,并且希望這種結果發生,還具有非法占有的目的。此外,根據《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擾亂電信市場管理秩序案件具體應用法律問題的若干解釋》第九條規定,以虛假、冒用的身份證件辦理入網手續并使用移動電話,造成電信資費損失數額較大的,依照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條的規定,以詐騙罪定罪處罰。本題中李某使用偽造的居民身份證,辦理了手機入網手續費,造成電信資費損失三千余元,其行為符合該解釋規定,故構成詐騙罪。案例分析侵犯財產罪案例分析(3)根據刑法第267條第二款規定,攜帶兇器搶奪的,依照搶劫罪處理。本題中李某攜帶三角刮刀進行搶奪,構成搶劫罪。李某妨害趙某履行公務,并將趙某刺成重傷,系想象競合犯,應從一重罪即按故意傷害罪處理。李某攜帶兇器搶奪,已經構成搶劫罪,因此,不存在由搶奪罪轉化為搶劫罪的問題。案例分析侵犯財產罪案例分析(4)信用卡詐騙罪(刑法第196條)是指以非法占有為目的,利用信用卡進行詐騙活動,騙取數額較大的財物的行為。本罪的構成要件是:Ⅰ客觀方面表現為:①使用偽造的信用卡;②使用作廢的信用卡;③冒用他人信用卡;④惡意透支。Ⅱ犯罪主體必須是已滿十六周歲,具有刑事責任能力的自然人,單位不能成為本罪主體。Ⅲ主觀方面必須是故意,行為人明知自己的行為會發生破壞金融秩序、侵犯他人財產的危害結果,并且希望這種結果的發生。行為人主觀上還具有不法占有他人財物的目的。本題中李某使用信用卡進行惡意透支,并且數額較大,構成信用卡詐騙罪。案例分析侵犯財產罪案例分析甲在2003年10月15日見路邊一輛面包車沒有上鎖,即將車開走,前往A市。行駛途中,行人乙攔車要求搭乘,甲同意。甲見乙提包內有巨額現金,遂起意圖財。行駛到某偏僻處時,甲慌稱發生故障,請乙下車幫助推車。乙將手提包放在面包車座位上,然后下車。甲乘機發動面包車欲逃。乙察覺出甲的意圖后,緊抓住車門不放,被面包車拖行10余米。甲見乙仍不松手并跟著車跑,便加速疾駛,使乙摔倒在地,造成重傷。乙報警后,公安機關根據汽車號牌將甲查獲。訊問過程中,雖有乙的指認并查獲贓物,但甲拒不交待。偵查人員丙、丁在這種情況下,十分氣憤,對甲進行毆打,造成甲輕傷,甲供述了以上犯罪事實,同時還交待了其在B市所犯的以下罪行:2003年6月的一天,甲于某小學放學之際,在校門前攔截了一名一年級男生,將其騙走,隨即帶該男生到某個體商店,向商店老板購買價值5000余元的高檔煙酒。在交款時,甲聲稱未帶夠錢,將男生留在商店,回去拿錢交款后再將男生帶走。商店老板以為男生是甲的兒子便同意了。甲攜帶煙酒逃之夭夭,公安機關查明,甲身邊確有若干與甲騙來的煙酒名稱相同的煙酒,但未能查找到商店老板和男生。本案移送檢察機關審查起訴后,甲稱其認罪口供均系偵查人員丙、丁對他刑訊逼供所致,推翻了以前所有的有罪供述。經檢察人員調查核實,確認了偵查人員丙、丁對甲刑訊逼供的事實。問題:請根據我國刑法和刑事訴訟法的有關規定,對上訴案例中甲、丙、丁的各種行為及相關事實分別進行分析,并提出處理意見。案例分析侵犯財產罪案例分析(1)甲開走他人面包車的行為構成盜竊罪,即使面包車沒有鎖,但根據社會的一般觀念,該車屬于他人占有的財物,而非遺忘物。刑法二百六十四條規定盜竊罪是以非法占有為目的,秘密竊取數額較大的公私財物或者多次盜竊的行為。本案,甲以非法占有為目的,開走在路邊一輛沒有上鎖的面包車,秘密竊取了他人財物,構成盜竊。案例分析侵犯財產罪案例分析(2)甲對乙的行為構成搶劫罪,甲雖然開始打算實施搶奪,但在乙抓住車門不放時,甲加速行駛的行為已經屬于暴力行為,因而不是轉化型搶劫,而應直接認定為搶劫罪,而且由于暴力行為導致乙受重傷,屬于搶劫罪的結果加重犯。案例分析侵犯財產罪案例分析(3)甲隊男生的行為構成拐騙兒童罪而不構成拐賣兒童罪。表面上看甲以兒童換取了商品,但這種行為并非屬于出賣兒童,商店老板也沒有收買兒童的意思。刑法第二百六十二條規定拐騙兒童罪是指拐騙不滿十四周歲的未成年人,脫離家庭或者監護人的行為。刑法第240條規定拐賣兒童罪是指以出賣為目的,拐騙、綁架、收買、販賣、接送、中轉兒童的行為。案例分析侵犯財產罪案例分析(4)甲對商店老板的行為構成詐騙罪。甲將拐騙的男生留在商店,目的是想取老板的信任從而騙到高檔煙酒。刑法第226條規定的詐騙罪是指以非法占有為目的,捏造事實、隱瞞真相而騙取他人財物的行為。案例分析侵犯財產罪案例分析(5)丙、丁對甲的行為構成刑訊逼供罪。刑法第二百四十七條規定刑訊逼供罪是指司法工作人員對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實行刑訊逼供或者使用暴力取得證人證言的行為。本案丙、丁作為司法工作人員,在對甲的訊問過程中采取了刑訊逼供的行為,并造成甲受輕傷,故構成刑訊逼供罪。案例分析侵犯財產罪案例分析(6)甲雖然翻供,但對于甲盜竊面包車、搶劫乙的巨額財物的犯罪行為仍可認定。但拐騙兒童罪、詐騙罪只有口供,沒有其他證據證明,因而不能成立。丙丁因刑訊逼供獲得的甲的供述,不能作為證據使用。案例分析侵犯財產罪案例分析(7)因拐騙兒童罪、詐騙罪不能認定,甲的特別自首也不成立。案例分析侵犯財產罪案例分析陳某見熟人趙某做生意賺了不少錢便產生歹意,勾結高某,謊稱趙某欠自己10萬元貸款未還,請高某協助索要,并承諾要回款項后給高某1萬元作為酬謝。高某同意。某日,陳某和高某以談生意為名,把趙某誘騙到稻香樓賓館某房間,共同將趙扣押,并由高某對趙某進行看管。次日,陳某和高某對趙某拳打腳踢,強迫趙某拿錢。趙某迫于無奈給其公司出納李某打電話,以談成一筆生意急需10萬元現金為由,讓李某將現金送到賓館附近一公園交給陳某。陳某指派高某到公園取錢。李某來到約定地點,見來人不認識,就不肯把錢交給高某。高某威脅李某說:“趙某已被我們扣押,不把錢給我,我們就把趙某給殺了”。李某不得已將10萬元現金交給高某。高某回到賓館房間,發現陳某不在,趙某倒在窗前已經斷氣。見此情形,高某到公安機關投案,并協助司法機關將陳某抓獲歸案。事后查明,趙某因爬窗逃跑被陳某用木棒猛擊腦部,致趙某身亡。案例分析侵犯財產罪案例分析(1)陳某將趙某扣押向其索要10萬元的行為構成何種犯罪?為什么?構成搶劫罪而非綁架罪,因為陳某是直接向趙某索取財物,而非向第三者索取財物。案例分析侵犯財產罪案例分析(2)高某將趙某扣押向其索要10萬元的行為構成何種犯罪?為什么?構成非法拘禁罪,因為高某并無綁架的故意,而以為是索要債務。案例分析侵犯財產罪案例分析(3)陳某與高某是否構成共同犯罪?為什么?構成共同犯罪。因為根據部分犯罪共同說,陳某的搶劫罪與高某的非法拘禁罪之間成立共同犯罪。案例分析侵犯財產罪案例分析(4)高某在公園取得李某10萬元的行為是否另行構成敲詐勒索罪?為什么?不另外構成敲詐勒索罪,因為高某的行為屬于拘禁他人之后,索取債務的行為,缺乏非法占有的目的。案例分析侵犯財產罪案例分析(5)陳某對趙某的死亡,應當如何承擔刑事責任?為什么?不另定故意殺人罪,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